初中化学 2.3.1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中的电子学案
3.2.1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上,我尝试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突破重难点,比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我发现这种做法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度不高,可能还需要我在未来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3.教学媒体使用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动画和元素周期表,辅助讲解;同时,提供实物模型和实验器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发布关于原子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和“如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巩固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
-通过拓展资源,开阔知识视野。
-反思学习过程,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描述原子的基本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并理解它们在原子中的功能。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指出原子核和电子云的位置。
-解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在小组项目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荷)
-中子(无电荷)
初中化学_《原子中的电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年级:九学科:化学使用人:课型:新授周次: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总课时数主备人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3、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离子的形成,能区分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学会书写离子符号,并能说出符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模型化、视频等多种活动方式形成对电子、离子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教学重点1.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2.了解离子的形成,能区分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学会书写离子符号,并能说出符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阅读短文提出问题:原子是由那些粒子构成的?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板书课题探究活动一: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视频内容小结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1、高速运动;2、无规则运动,无固定的轨道;3、分层运动,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探究活动二: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导学生看课本,了解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简单表示方法。
演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介绍各部分的表示意义以及注意事项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观看视频,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听讲、理解、记忆学以致用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小组交流火眼金睛找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小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探究活动三:核外电子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观察前十八位原子结构示意图出示资料卡片,介绍相对稳定结构出示问题,进一步探究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不同特点观看视频,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板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总结离子的概念和写法完成表格小结: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 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愿意为科学献身的情感。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建立基本的探索微观世界的方法方法讲解、类比、引导探究、练习手段多媒体教学活动学生活动通过观看小视频,引出原子结构的课题思考有关原子的问题踏着历史的足迹,感受科学的发展,认识到微粒的可分性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出现的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有哪些问题讲述原子的发展史,德谟克利特-道尔顿-汤姆森-卢瑟福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出新问题,从而导出新课感受科学的进步,并且培养学生的质疑精象,分析原因,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感受原子核非常的小学生已经知道原子核还能再分通过预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各个粒子的带电情况,给出核电荷数的定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存在的质量关系。
通过对各个部分质量的对比、分析通过表格找出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这一规律,再通过原子的结构理解这一规律知识归纳,联系巩固,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分析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原子核与原子的大小关系并且过渡到原子核还能再分成质子和中子。
引导学生从原子不显电中得出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这一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深入地理解各个部分的结构。
指导练习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课外知识有限,而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篇一: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比照、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主题一】复习:上一课题的主要内容【主题二】引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那么利用其它方法原子是否可以再分?【主题三】原子的构成【主题四】核外电子的排布【主题五】原子结构示意图【主题六】练习【主题七】小结【主题八】布置作业:金牌学案 p28 页第一大题六、板书设计课题 2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中子:原子核 1、原子核外电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原子呈电中性一个电子带一个负电荷2、原子中:质子数等=电子数=核电荷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原子结构示意图【篇二: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欢送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
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_《原子的构成》参考教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参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一、原子的构成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
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
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
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3)请你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原子的结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题内容,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需要边讲边创设情景来展示原子内部的结构,让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
重点是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了解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③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④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2过程与方法: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③通过对原子结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理论的探究方式及方法。
2.1 教学重点①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认识。
②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①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②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3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4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5 教学过程直接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3.2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视频引入,归纳总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回顾分子、原子的定义,完成课件上的练习,让学生回答填空,书写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并评价,讲解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个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应,提出问题:“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展示课件[讲解]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20世纪初,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曾用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数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有很大影响。
3.会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书写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学习难点: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学习过程:导入:在氢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如何运动呢?探究一: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观察氧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特点,根据课本5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1.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有什么特点?(二)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课本55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的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你能指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精讲点拨:核外电子的分区域运动。
认真观察下表,找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完成下列填空。
2、仔细观察屏幕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_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
(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3.请你写出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二: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的影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结合课本55页多识一点对子间相互合作观察①氦、氖、氩②氮、磷、氯③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稀有气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探究三:离子的形成阅读课本56页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之后变成什么微粒呢?显电性吗?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探究四:原子、分子、离子的比较思考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表格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核外电子有哪些新的认识?作业:通过本节课以原子中的电子为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
初中化学原子与电子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电子教案主题:原子与电子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3. 理解原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2.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1. 原子结构的三维模型。
2.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实验器材:简易模型或模型图。
3. 教学资源:化学教材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原子与电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原子结构(15分钟)1. 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解释原子的云层结构以及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作用。
3. 使用幻灯片或模型图来展示原子的结构。
三、讲解电子排布规律(20分钟)1. 介绍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即电子壳层结构。
2. 解释原子序数与电子排布的关系。
3. 使用模型或图像演示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可以自行操纵模型进行电子排布的实验操作。
2. 观察不同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五、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操作的体会和观察结果。
2. 教师指导学生探讨电子排布规律的发现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研究性任务,巩固学生对原子与电子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掌握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
原子的构成学案
课题二《原子的构成》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2、知道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知道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
4、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5、培养善于想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复习旧知:(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1、什么是分子?2、什么是原子?3、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三、自学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原子的构成表示出来。
2、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
带电的原子叫。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
例如,水的构成粒子是,铁的构成粒子是,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和。
3、右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数为,核外有个电子,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电子。
(三)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2、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四)巩固练习:1.原子的组成中,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绕着做高速运动。
占据原子的绝大部分体积,集中原子的主要质量。
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3.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 gB. 1/12C.12D.1.993×10-26 Kg/12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分子()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②③⑤ D.以上都可以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6、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C.核外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7、据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原子的构成》教案《原子的构成》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
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
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
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第三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教案 (1)
课题2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建立模型——解释模型”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教学重难点原子的构成;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可以再分吗?一、知道原子的结构【投影展示】展示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创建和修正的历程。
学生回答: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从学生物理中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学生不会觉得困难太大。
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原子结构模型的变迁,认识科学的发展史探索新知:认识原子的结构【讲述】经过许多科学家不断的实验探索,人们终于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53内容,并根据图3-9所示和表3-1所示内容,你能从中获取关于原子构成的哪些信息?【总结】原子的构成及粒子的带电情况。
同时介绍核电荷数的概念。
展示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问题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寻找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问题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学生倾听、体会。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展示观察分析回答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非所有原子核内够有中子4、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理解电子云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微观世界观念,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子云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原子结构的图片和动画。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显微镜、示波器等。
3. 准备学生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器具,如荧光粉、显微镜等。
4. 准备教师讲解视频,包括原子结构的动画和电子云的空间分布演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新的观点原子。
(2)介绍原子的定义和构成,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 探究活动(1)通过实验展示原子核、核外电子以及电子层等观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加深对原子结构理解。
(2)通过观察模型,了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空间运动轨道。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电子层中电子的数量规律。
3.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探究效果,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疑惑。
(3)归纳总结各组讨论结果,强调重点和难点。
4. 稳固练习(1)设计针对性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师批改学生练习题,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 作业安置(1)根据教室所学内容,安置适量的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6. 教室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印象。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原子结构模型,能够诠释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2.1原子的构成及电子排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与原子质量数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理解电子的排布规律,包括电子层、亚层以及轨道的概念,掌握电子层填充顺序和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等基本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复习已学的物质组成和分类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2.提问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如“物质由哪些基本粒子组成?原子在这些基本粒子中有什么特殊之处?”
3.过渡语:通过复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原子的构成及电子排布规律。
-展示与分享:各小组将研究成果整理成PPT或海报,进行课堂展示和分享。
5.反馈与评价: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相互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评价,以提高作业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拓展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业布置力求紧密结合课堂所学,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原子构成及电子排布知识。
4.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原子的构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电子层、亚层和轨道的概念,以及电子排布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原子结构知识。
3.教学步骤:
a.介绍原子的基本构成,讲解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之间的关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 原子的构成 学案(无答案)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4.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重难点】1.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一、原子的结构1.讨论交流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2.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200年前提出:“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
你认为道尔顿的论断科学吗?你的依据有哪些?3.阅读课本认识原子的结构,思考交流: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小结: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4.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若能分你的证据是什么?小结: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约为电子质量的____________倍。
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每个____________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___电荷,而____________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核内质子的数目。
5.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数目都不同,同类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二、认识原子中的电子1.阅读教材,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并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尝试画出钠原子、氯原子(17个质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对原子的性质的影响,分析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的可能情况。
小结:离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和原子中的电子(总第5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学习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1 :认识原子的结构
学习活动1:讨论交流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
学习活动2: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200年前提出:“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
你认为道尔顿的论断科学吗?你的的依据有哪些?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第43页,认识原子的结构,完成以下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观察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片,思考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小结: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的。
2、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若能分你的证据是什么?
小结: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和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约为电子质量的倍。
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每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而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核内质子的数目。
4、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和数目都不同,同类原子的
相同。
任务2、认识原子中的电子
阅读教材第45页,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并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尝试画出钠原子、氯原子(17个质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对原子的性质的影响
属原子
分析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的可能情况:
小结:离子的概念。
二、合作共建
1、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2、完成第46页《交流共享》比较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三、系统构建
四、诊断评价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
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体积大小不同(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拉瓦锡(B)汤母森(C)道尔顿(D)舍勤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一定比分子小(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和个电子【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