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10课第一框题

合集下载

第10 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练习-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10 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练习-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10 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1.(2021·广东珠海模拟)2020年8月,珠海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

围绕庆祝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主题,珠海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微纪录片大。

小王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珠海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短视频。

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①外景:某村村委会门口悬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横幅②内景:几位村民讨论要不要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去做工③近景:站在船头的村民老赵听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笑得很开心④特写:粮票,村民老王手拿着粮票,在供销社门口排队等待采买年货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2.(2021·江西赣州七校联考)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

“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是()①有利于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战略支撑②有效激发市场主体转换动力,催生新产品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人新动能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保障和完成稳增长、稳就业、促创新等多重任务④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黑龙江哈六中质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山东借助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势,大力培育“新六产”,即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

继续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发展,形成农村多元化新产业新业态,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
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 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 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创新
发展动力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 系。

第十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十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③贯彻绿色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④拓展金融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需要坚持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坚持协调发展 理念,促进乡村振兴,故选 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要 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但不是减少干预,要 减少对市场的微观干预,加强科学调控,故舍去①。新 时代经济要培育新动能,保持中高速发展,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故舍去④。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4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4日星期六2021/9/42021/9/42021/9/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42021/9/4September 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42021/9/42021/9/42021/9/4
【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2017 年 12 月 18 日至 20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
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经济高

九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 苏教

九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 苏教

想 阅读课本P124知识讨论交流:

想 议 一
1、什么是集体经济?他和国有经济有何
不同?
含义、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作用(意义):a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
收社会分散资金;b缓解就业压力;c增加公共
积累和国家税收;d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积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最终确立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 此观点是错误的。
•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私 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充 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 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 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们生活。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

浏览课本P124-125的内容,搜寻圈点,并激情回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试举例说明。

2、我国现阶段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它们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理发店、小吃铺、小商店、小卖铺等。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a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 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b有 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c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
自读课本 思考讨论问题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 2、什么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 哪些领域?有何作用?
• 3、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有何作用? •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

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训练

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训练

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训练选择题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B.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答案】B【解析】A说法不对,我国的小康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我国的小康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不足,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正确。

C中已经实现全面小康,说法不对。

D中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说法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B。

选择题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镇政府的做法()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②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③未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④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住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镇政府的做法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建设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未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故①③符合题意,背离了②④说法的要求,选择D。

选择题“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以下符合这一目标的有()①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②工业化基本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④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①④C.②③D.①②【答案】C选择题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答案】B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里的“全面建设”是强调()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②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平衡发展、同步发展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增强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全面发展不等于是同步发展,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增强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应该是整体实力,故排除。

2019届政治江苏专版讲义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0课 含答案

2019届政治江苏专版讲义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0课 含答案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6·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4、2015、2016、2017·简析,2013·探究)。

考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1)目标: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到2020年,要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3)新要求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点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

典例1(2017·全国Ⅰ)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GDP的理解。

依据材料对GDP的定义,A属于个人消费,B属于交换,均不属于生产或劳务,不选;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不能计入中国的GDP,C不选;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应当计入我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总和,答案为D.跟踪训练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十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1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识别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具体内容。

2、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3、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目标?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要求?5、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 )说明:2、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2南京质检]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2、[2012宿州模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3、[2013高考,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编号:11001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来的。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困扰中国人的()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A.吃饭 B.穿衣 C.住房 D.交通5、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关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7、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完整版)经济生活新版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试题

(完整版)经济生活新版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试题

经济生活新版第十课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表格内。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二阶段,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B.二〇〇〇年二〇五〇年C.二〇三〇年二〇四五年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2.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目前,我国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是()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B.地区发展不平衡C.行业发展不协调D.城乡发展不平衡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全党全国贯彻_________发展理念的________和_________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A.创新目的性实效性B.绿色自觉性主动性C.协调计划性自觉性D.开放包容性主动性4.下列属于我国新征程第二阶段要实现的目标是()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④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⑤⑥⑧D.①②④5.下列属于我国新发展理念的是()①创新②包容③绿色④开放⑤共享⑥协调⑦率先⑧智慧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⑧D.②④⑥⑦⑧6.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___问题。

()A.发展不平衡发展动力B.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C.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D.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7.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_________的开放战略,遵循___________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十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课标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本课时间框架】一、“各具特色”——古代中西方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人类居住形式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一)村落的产生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识提升1:全面理解村落产生的影响?(1)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2)提高了生活质量(3)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促进文明的发展;(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产生1、产生原因: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根本原因)2、过程: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分离→集聚交换生活所需→商人出现→迅速繁荣、经济中心→保护财富筑垒设防需要→集镇产生知识提升2:中国古代集镇的特点?(1)经济:商业手工业繁荣;(2)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3)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中国古代的集镇:(1)职能: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①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①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发展演变①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工商业市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时期: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知识提升3: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1)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

(2)规模扩大:人口显著增长,规模日益扩大(3)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工商业集镇。

知识提升4:中国古代集镇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1)原因: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因素(2)影响:①促进商业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沟通城乡,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③推动城市化发展(三)城市的产生【概念】古代的“城”专指用城墙围起来的防御性设施,一般都有驻军,而且是正规军。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

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1.判断(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85探究问题【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提示】(1)约10%。

经济生活第9、10课

经济生活第9、10课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点拨 高考中对国家宏观调控知识的考查主要表 现为:①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②结合财政和税收政 策,考查宏观调控所起到的作用;③立足资源配置考查宏 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国家经济政策,以及 具体经济案例,考查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重点考查市场 秩序、市场经济的缺陷,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原因类、 措施类为主,考查对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分;材料题主 要以原因类和措施类为主,主要考查资源如何配置及其具 体措施。

命题角度3
宏观调控的手段
[2012· 新课标北京卷]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 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确的选项 是( D ) 经济衰退期 经济过热期 选 项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A B C D
税收减少 企业投资减少 物价上涨 失业增加 增加税收 降低利率 提高利率 减少税收 失业减少 税收增加 企业投资增加 物价上涨 降低利率 减少税收 增加税收 提高利率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调不着”: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不能 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部门等。 (2)“调不动”:如地区差别、经济总量平衡、财政收 支平衡、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 总需求的平衡等,必须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才能奏效。 (3)“不能调”:如枪支弹药、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 依靠市场调节。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命题角度1
命题探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2012· 江苏卷] 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 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 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C )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10课 第1框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10课 第1框
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 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 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小康社会时间表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导学线索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主干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民收
入倍增,既要做大 “ 蛋糕 ” 又要分好 “ 蛋糕 ” ,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
(2) 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3% ,城乡居
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 8.8%和 9.9% ,翻一番的目标是可 行的。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经济生活学案第十课

经济生活学案第十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习目标】1、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以及经济建设的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3、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自学导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预习填空】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⑴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⑵具体表现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强。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小康。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1、增强______________,努力实现经济_________发展。

2、全面__________生活3、建设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自主探究】①小康标准是人均GDP为800美元。

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

2000年还有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材料二: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而我国的上述指标在2001年分别为15%,50%,37.66%。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探究二:2005年6月17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第10课-第1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教版必修3)详解

第10课-第1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教版必修3)详解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要 推动(tuī dòng)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 集体主义为原则,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
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
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拾荒助 学子的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用行动诠释了( )
A.甘于清苦的作风
B.崇仁厚德的品质(pǐnzhì)
C.坚守职业的信念
D.永不言败的精神
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5.教材P108“探究问题”
提示:励志——业精于勤,荒于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求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
奉公(fènggōng)——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勤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探究提示
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1.教材P105“探究问题(wèntí)” 提示:(1)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 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发展,是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②雷锋精神具有 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有利于先进文化建设。
____________的基础工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9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编写:郑来福时间:2012.12.6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小
康的美好愿远景。

知道全面小康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
平衡的。

具备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知识自主探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5-86页前三段,完成以下填空:
1.了解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______________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
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总体小康的表现为: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________问题
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_________型消费,部分向
____________
____消费迈进。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47.3万亿元……
3.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
平衡的小康。

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小康:
(1)实现时间:2020年。

(2)特点:__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
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
有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_________,
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6页最后两段和87页前三段,完成以下填空: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3)建设,基本形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

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有条80 77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78 79
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 ;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 。

【探究案】
86
【拓展案】
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目标是
A.实现温饱
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全面实现小康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第二步目标的实现取得的成就从宏观上看,表明
A.
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我国已实现现代化
C.社会已经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D.我国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A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 右边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5.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