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区域发展分析与启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区域发展分析与启示
表 2 截至 2 0 0 7年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设立情 况
名称 成 立 日期
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总数
14 7 30 3
l 8 2 278
l3 7 294
常熟农 村商业银行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
江阴农 村商业银 行 吴江农村商业银 行
2 0 】 8 0 l 2 I 2 0 l 8 0l l2
20 0 3年 启 动 的农 村 信 用 社 改革 目前 已取 得 阶 段性
成 果 ,东部 和 中部 部 分 地 区 由 于 经 济较 为 发达 、资本
充 足 ,建 立 了股 份 制 的农 村 商业 银 行 和 股 份合 作 制 的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 村 商 业 银 行 设 立 情 况 见表 2) 经济 农 。
中图分类号 :F 3 . 8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12 0 (5- 04 0 0 7 9 4 - 090 )0 3 - 3


我 国 农村 合 作 金 融 机构 发 展 的 区域 特 征 分析
( )经 济 发 达 地 区农 村 合 作 金 融 机 构 向 商 业化 二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的区域发展分析 与启示
周 世 友
( 中农 业 大 学 经济 管 理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华
4 07 3 0 0)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 的多层次 、商业化 、多元化 区域特征 ,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的原因 ,提出应因地制 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区域发展 ;启示
2 0 9 0 51 0 2 2 0 9 0 61 2 2

农村金融发展方式转型研讨.pdf

农村金融发展方式转型研讨.pdf

一、“需求追随”和“供给引导”: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帕特里克(Patrick)就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提出两种模式: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和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模式[1]。

需求追随型金融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带动作用。

该模式认为,随着经济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将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的、随意的应对。

即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早期的金融即是为了迎合实际经济部门对金融融资和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

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

该模式认为,金融机构的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领先于金融需求,特别是现代的、增长部门企业家的需求。

供给领先的作用在于将资源从传统的、非增长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并促进和刺激现代部门中企业家的反应和需求。

但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了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它代表的是一种引致实际经济增长的机会。

因此,它有可能在增长过程的初期阶段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金融发展的供给引导模式也有其危险,不应被低估。

例如,供给领先发展中资源的利用,尤其是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才能,或明或暗的补贴成本必须要能够产生充足的利益,刺激实际经济的发展。

实践中,尽管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两种现象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之间有一个优先顺序。

在持续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以前,供给引导的作用更强。

此时,金融部门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

特别是在金融部门能更有效地为包含技术创新的投资者提供资金时,更体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供给引导作用。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发展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经济如果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综合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资料法、图表分析法和数量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恶劣、农村金融服务较差、民间借贷的冲击、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不良贷款率高还有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2016年各地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

通过研究得出的政策建议为:(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2)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4)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5)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6)加大农村对于两权抵押的扶持本文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2)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过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很恶劣。

(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比城市差了许多。

(4)银行网点的大量退出,导致资金的缺乏。

(5)虽然有两权抵押的提出,但是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还是比较高。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不良贷款率目录1 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3 研究方法 (4)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4)2 理论基础 (5)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5)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5)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6)3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7)4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9)4.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9)4.2 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恶劣 (9)4.3 农村金融服务较差 (9)4.4 民间借贷的冲击 (10)4.5 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 (10)4.6贷款不良率较高 (12)5 发展农村金融的建议 (14)5.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4)5.2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14)5.3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14)5.4 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14)5.5 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15)5.6 加大对农村关于两权抵押的扶持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概述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金融服务覆盖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防控能力较弱,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探讨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

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思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金融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和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金融服务不足、信贷资金短缺、风险防控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探讨农村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将梳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成就,分析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将结合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其原因和症结所在文章将提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以期为政府决策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2 0 0 9年 第 2期
重庆三峡 掌院学报
No 22 O . .o 9
第 2 5卷 ( 16期 ) J U NA H N I GT R EG R E NI E ST 1 O R LOFC O GQ N H E O G SU V R IY
V 1 5 No 1 6 0 . .l 2

9- 5

科 :对 我 国 农 村 金 融 制 度 改 革 的 思 考
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 “ 脱钩 ”,恢复具有独立
法人地位 的合作金融组织性质 。 0 3年 8月,由政 20 府主导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试 点拉开 了序幕 。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具有两个 明显特 征: () 1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 自上而下
( )我 国农 村金 融的诱致 性制度 变迁 及其 二
绩效 分析 ‘ 1我 国农村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
我 国农 村金 融 的诱致性 制度变迁 是 以农村 非
正规金融 为代表 的。中国的民间金融之所 以历经二
人地位和权利 的易位 ,而非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动 以
及金融产权主体的让渡 。即都是形式上的变化 ,非
业银行成立, 此后农业银行又多次被撤并, 17 年农村信用社才正式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 到 99 走上了
“ 官办”的道 路 。 (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 “ 3 脱钩 ”,并划归人民银行管 理。l 9 94
年 农村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 ,专 门经营从农业银行剥离 出来的农村 政策性金融业务 。19 96
的矛盾 ;信用社贷款程序和 附加成本与农村金融需 求不协调 ,贷款程序复杂 、审批时间长;信用社对 农村资金投放不足 ,导致农村资金外流;资金使用 效率不高;信用社产权主体缺位 ,产生了 “ 内部人 控制 ”和 “ 外部人干预 ”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 以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策分析

政经视点
我 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 策分析
祝 伟 杰
( 西安 交通 大学经济与金 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 6 ) 1 0 1 0
【 摘
要】 农村金 融是 现代 农村 经济的核 心。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提 出要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 为深化农村金 融改革指 明
了方 向 在农村建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国有银行 、 村镇银 行、 贷款公 司、 农村 金融互助合作社等组成 的多元化农村金 融体 系, 是解 决农村 资金缺 乏
在农村 的经济 结构有了很大 的变化 , 从过去 的简 单的耕作 向农 解决农 村融 资难 问题 , 实和完善 涉农贷 款税收优 惠、 向费 落 定 产 品的精加工 和深加 工转变 ,从粗放 型经济 向集约 型经济转 用补贴 、 量奖励 等政策 , 一步完 善县域 内银行业金 融机构 增 进 变, 农产品也从简单 的粮油 作物向多种经济作物转 变 。二 是农 新 吸 收 存 款 主 要 用 于 当地 发 放 贷 款 政 策 。加大 政策 性金 融 对 农
外, 不利于 中央的宏观调控 。 二、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研究
用 权等抵押 贷款和应 收账款 、 单 、 仓 可转 让股权 、 专利 权 、 商标
专 用权 等权 利质押贷 款。抓 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 向实行税收减
美 国耶 鲁 大 学 教 授 休 ・ 帕特 里 克 针 对 农 村 金 融 提 出 过 两 种 免 和 费 用 补 贴 、政 策 性 金 融 对 农 业 中长 期信 贷 支 持 的 办 法 , 放 模 式 : 求 追 随 模 式 和 供 给 领 先 模 式 。需 求 追 随 模 式 认 为 , 着 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 的呆账核销条件 。 () 需 随 3 扶持农村 合作金

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农信社长期存在着产权不清、 行政干预、 效率低
[ 金项 目] 基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项 目《 加大“ 三农” 投入力度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问题研究) 0BY 0 ) (7 J 1 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 7 [ 作者简介 ] 彭克强 , , 男 湖北枣阳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 究生 , 研究方 向: 村财政与金融 ; 春玲 , , 农 刘 女 湖北大悟人 , 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工 商管理学 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农产品国际贸易。
题 就 在预料 之 中 了。
立 、 风险 能 力增 强 、 抗 支农 能 力提 高 等 , 成 效 的 形 但
5次 级行 动 团体④路径依 赖 。路径 依 赖 , . 最初 指
式大于实质 , 然存在许多深 层次 问题有待 突破。 仍
存量 改 革 的 问题 主要 有 目标 定位 不 够 理 性 、 乏 突 缺
谢平 的看 法基 本 代表 了学 术 界 的 主 流 观 点 , 即 中 国现 有农 信社 已经 严 重变 异且 积 重 难返 。官方 对 存 量 改 革 的态度 也 在 不 断 变 化 : 开始 强调 存 量 改 一
自 19 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 , 96 随着商业银 行的陆续撤出 , 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更加 突 出。 中央 高 度 重 视农 信社 改 革 , 将 其 作 为 并 整个农 村 金 融 改 革 的 核 心 。从 19 96年 的 “ 社 脱 行 钩” 到 20 年 8省 ( ) 20 , 03 市 和 0 4年 2 省 ( 、 ) 1 区 市 深 化改革试点, 直至 20 年 8 07 月海南农 信社省联社成 立, 标志着农信社新管理体制框架 已全面建立和第 阶段改革试 点基本完成 , 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迎 来新起 点 。 然 而 , 中 国合 作 金 融 从 来 就 没 有 真 正地 存 在 在

浅谈农村合作银行有效转型的战略选择

浅谈农村合作银行有效转型的战略选择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荣冶,男,满族,吉林四平人,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经济师,研究方向:三农经济。

浅谈农村合作银行有效转型的战略选择荣 冶(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吉林四平 136000)摘 要: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进入新格局,农村合作银行的传统竞争优势被削弱和部分业务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农村合作银行急需转型升级。

应当在坚持业务发展与加快战略转型等原则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其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转型;战略选择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09(2011)01-0047-03一、农村合作银行加快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进入新格局目前,农村合作银行的竞争主要来自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具体来说,农业银行是当前农村合作银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农业银行高调重归“三农”定位,成立“三农”金融服务部;推广惠农卡、拓宽小额农贷覆盖面。

这些措施必将与农村合作银行在县域中高端客户上形成正面竞争。

邮政储蓄银行是最重要的潜在竞争对手:定位农户小企业等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邮政储蓄银行,依托全国性结算渠道正在不断拓宽业务领域,40余种中间业务、本外币理财和基金业务基本填补了农村合作银行的业务空白领域;信贷业务虽处于“业务练兵”阶段,但发展步伐很快。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除小额贷款外,还开办了公司业务,抵押贷款最高额达几百万元,这些都将对农村合作银行造成巨大冲击。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竞争的新生力量: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以及近年来进军县域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形成了农村银行业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而且竞争局势将日趋白热化。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传统竞争优势被削弱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产品优势、利率优势、机制优势的减弱上。

在产品上,以前,只有农合行开办保证贷款业务,但现在被其他银行效仿。

而且各大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如工行的网贷通、商品质押;农行的小企业迅捷通、金穗惠农卡;中行的中小企业中心模式;建行的“速贷通”、“E 贷通”;邮政储蓄的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等等都对农合行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试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试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试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体系不断的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市场逐步规范化,农村逐渐形成了一个主导的正规性金融与补充的非正规性金融相互配合的金融体系。

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仍旧存在不少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与城市金融体系相比,由于农民收入偏低,心理特点等原因,农村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章主要就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改革方向,以期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改革方向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实现规范化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健全,金融市场也不断地规范化,形成了由正规性金融为主导和以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双层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了“三农”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

主导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1.农村信用合作社。

2.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不仅是商业性的业务银行,同时还是一个承担政策性业务的银行,但是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不直接和农民产生关系,而是通过向供销社或者是粮食局等一些国有农业的经营机构投入和向一些乡镇级别的企业投资。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这是于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

4.农村邮政储蓄。

农村邮政储蓄在2007年之后开始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开始存贷业务的开展。

此外,农村金融体系的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包括农村中一些法定之外的金融机构的融资,或者是农民之间,农村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融资等各种民间的融资模式。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日趋完善,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市场,但是,仍然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首先,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供给。

农业发展银行并不是直接向农民发放贷款的银行,即使有涉及到农业贷款等方面,也是以农村的工业企业或者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方向的贷款。

再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

再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

再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3摘要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从新中国诞生之初成立到今天已经60多年了。

这些年来,它一直是充当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特别是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发展之后,到如今为了适应农村新形势,满足“三农”对资金的多层次需要,由政府主导对其进行了多次改革,形成了目前的不同发展路径。

文章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围绕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路径所展开的理论讨论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并以此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一、传统农村合作金融的定义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个人或集体集资联合组成、以彼此互助为主要宗旨的一种合作金融组织形式。

它的经营目标是依靠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用贷款服务,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及群体解决资金困难。

信用合作组织的最基本准则就是:入社及退社实行完全自愿的原则;管理上实行普遍的民主,入社成员具有平等的权利;主要经营目标是为社员提供服务而不是为了盈利等。

在它成立之初,国家的设计是让它服务农村经济,承担农村信用合作金融的任务,按合作金融的原则运作。

它也确实对新中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的发展,它表现出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需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形势也随之水涨船高,农村信用合作社更是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三农”对资金的多层次的需求。

改革农信社的呼声从没断过,国家也多次发文、主导改革。

到目前为止,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多次改革后其功效、作用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有的想让它变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按合作金融的模式发展;有的想让它成为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按商业化模式运作。

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种路径操作的。

论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

论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

农 村信 用社等 。 它们 是合 作金融研 究的
主体 。

当成用来改善和改变私有财产制度和市
场 自 由竞 争 的 一 种 手段 , 在 建 设 全 民所 有 制 或 国 家 所 有 是

农 村合作 金 融组织 的变迁
制 的 “ 银 行 ” “ 金 融 ” 程 中选 择 的 一 种 介 于 自由 资 大 和 大 过 本 主 义 的 股 份 金 融 和 国 家 主 导 的 社 会 主 义 金 融 间 的第 三 条 途 径 , 一 种 过 渡 的 和 低 级 形 式 的 金 融 制 度 。 作 金 融 是 合 组 织 是 国 家 银 行 的 助 手 , 有 半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 必 须 向 具 它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的 更 高 级形 式 的金 融 制 度 发展 。 这 种 理 念 在 和 认 识 的 支 配 下 , 国农 村 信 用 合 作 社 “ 办 化 ” “ 营 中 官 、国
维普资讯
农 橱 金 ■
摘 要 : 章 从 我 国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文 阴 等地 建 成 。 为 合 作 金 融 主 体 的 中 国 作
组 织 变 迁 的 外 因入 手 , 分 析 农 村 合 作 在 金 融 制 度 约 束 的基 础 上 , 出农 村合 作 得
合作金融 在中国 发展 、 化过程 中受到 变
的 非 正 式 规 则 及 国 家 政 策 指 导 上 的 约
束。 ( ) 府金 融指 导 思 想 导 致 农 村 信 一 政 用 合 作 社 强 制性 制度 变 迁
合作金融经济是整个合 作经济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简称 合 作金 融 。 凡是 以金 融
资产形式参 与合 作 , 并在规 定范围 内专 门从事金融 活动的经济 成份 , 我们都可 以称作是合作金融 。 具体说来 , 作金融 合 是指按照 国际通行 的合 作原则 , 以股金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路径依赖问题研究——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路径依赖问题研究——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
革 举 步维 艰 ,其商 业 化 的改革 取 向 、治 理结 构 的 内部 人控 制 和 外 部 人干 涉 使得 组织 无法 实 现信 贷 可得 性 和 盈利 性 的统一 ( 陆磊 、 丁 俊峰 ,2 0 ) ,现存 社 区性 资 金互 助社 和 各 类小 额贷 款 组织 同 08
在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家庭承包责任制 的推行使得广大农民由原来集体经济的劳动者转变为独立的商品 生产者 ,他们面临着 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样的需求 ,资金需
村合作基金会 ( 以下简称基金会)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
了 ,农村 合作 基 金会 曾 经一 度使 得 当 时 中国农 村金 融 焕 发新 的 活
其次 ,农 民自身与合作经济组织积累能力低下。据农村固定
观 察 点 18 年度 调 查汇 总 报告 ( ) ( 民 日报 ,I8 ) ,18 96 七 农 97 96
年有近4 %的调查村的村合作组织 自身没有资金扩大再生产,样 4
本 户 户 均 收入 3 1 .元 。扣 除 当年 家庭 经 营 费 用 14 2 、缴 纳 73 9 .元 l 税 费6 .元 、上 交 集 体提 留8 .元 、用 于 购置 固 定 资产9 .元 、 45 41 38 生 活 消 费2 2 .元 以及 其 他 非 借 贷性 支 出 189 之 后 ,全 年 剩 04 9 6 .元
支持 存 在 明显 的信 贷 配给 问题 ,对 广大 个 体农 户 贷款 的 大 门基本 是 关 闭 的 , 农村 经营 项 目的 多 样性 和 农 业对 资 金需 求小 额 、分 散 、急迫 性 、周 期 性 、 自然 和市 场 风险 大等 特 殊性 ,往往 使这 些 正 规 的农 村 金融机 构 疲于 应付 、力 不能 及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很多学者梳理了、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改革方面,主流观点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应该走商业化和合作金融并行的路径,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具有互补关系,并基于此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产权机制、管理模式、经营目标等方面的建议。

黄学华(2006)研究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使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实施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曹协和(2008)对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回顾,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问题,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设计与创新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结论是,要充分、有效地将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持续地创新与发展。

钱水土(2009)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三十年,梳理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提出建议: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创新产品和服务等。

彭艺(2010)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建国以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日趋完善,形成了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

孙刚,齐明(2010)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研究。

在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给出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构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

武霞(2013)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的“三元架构”模式,研究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如何各自实现自身功能并协调配合,共同促进三农发展。

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制度经济学视角

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制度经济学视角

“ 支农 ”作 用 日益 空 洞 、信 贷 风 险值 得 关 注 、上 下改 革 动力 冲突 等 。
( )存 量 改 革 难 的制 度 分 析 。 二
1 、合 作 范 围超 越 效 率 边 界 。据 产 权 经济 学 的一 般 理 论 ,合 作 的 边 界 应 被 限 定 在 合 作 组 织 内 部 交 易 费 用 等 于 市 场 交 易 费 用 或 其 它合 作 组 织 内部 交 易 费 用 的 那 个 点 上 。 若 超 越 了此 边 界 ,则 合 作 就 缺乏 效 率 。 而 我
这种草 根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改
革 正 处 在取 得 重 大 历 史 性 突破 的 前 夜 。至 此 ,有 必 要
对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做 出实 践 考 察 与制 度 分 析 以 及 前 瞻 性 理 论 探 讨 ,以利 于 中 国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事 业 今 后 能 既 快 又 好 地 发 展 。本 文 试 图 超 越 现 有 存 量 视 角 ,而 以整 个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发 展 为 着 眼 点 ,对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未 来 发 展 的 若 干 理 论 问题 进 行 深 度 研 究 ,并 提 出 了 发 展 农 村 合 作金 融 的 政策 建 议 。
彭 克 强 ,陈 池 波
(中南 财 经政 法大 学工 商 管 理 学 院 ,湖 北 武汉 406 3 0 0)
摘 要 :20 0 6年底 农村 资金互助社合法化文件 的出台和 2 0 年 8 07 月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深化改革试点工 作的 基本完 成 ,标 志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 正处 于历史性突破 的前 夜。为更好推进农村合 作金融发展 ,本文在对农村合 作金融存量 与增量发展 中存在 的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分析 的基础上 , 发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入 “ 存量改革难”与 “ 增 量发展受 阻”的双重困境 ,并揭示其深层原 因 ,其 中最主要原 因是政 府在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 发展中存在严重路径 依赖 ;最后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若 干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存量改革 ;增量 发展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的探讨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的探讨
7 % 。面 向 “ 0 三农 ” 的金 融 机 构 ,既 要 与 “ 农 ” 有 较 密切 的联 系 ,能够 适 应 “ 散 、小 额 、面广 ” 的 服 务 对 分
1 产权 主体 地位不 明 晰 _ 1
农村信用社初始产权的确立是政府主导下的社员非 自 愿
入股 ,当时农民不知何为 “ 合作 ” ,只是心怀对 政府的信任 , 政府的选择代替了农 民的选择 , 就是说 ,全体社 员对他们 也 出资组建 的信用合作社只是名 义上的产权 归属关系 ,而实 际 上 的产权所有者却是国家或者集体一 这个集 体并非全体社 员组成的集体。可见 , 全体社员作 为产 权主体 的地 位事实上 被架空 ,他们本该享有 的权利大多数都名存 实亡 。 1 信贷 资产 质量差 ,亏损 严重 . 2 虽然 目前我 国农 村合作金融从 总体上看 有较大 的发展 , 但发 展却很不 平衡 ,存 在 明显 的两极 分化 。一 部分 农 村信 用合 作社经 营状况 比较好 ,存 、贷款 超亿 元 ,实现 了规模 经 营 ,信贷 资产质量 优 良 ,经济 效 益好 ,形成 了 良性 发展 机制 ,但这部 分农村信 用合 作 社所 占比例很 小 。相 当大 比
融在农 村金 融 中的主 力军作用 ,支持 农 民 、农业 、农 村经
济 的发展 。具体 来说 ,主要有 以下对 策 : 2 认 识到 农村 合 作 金 融 的重 要 性 ,明 确农 村合 作 金 融 . 1 的发 展方 向 根据最 近 国家政 策 ,对 于农村 合作 金融 的发展方 向始 终不 变 的规定 是 “ 作 制 ” 应 始 终作 为我 国农 村信 用 合 合 作社 的发展 方 向 。农村 信用合 作社 在我 国金融体 系 中的定 位及 农村 经济发 展状 况决定 了它 应 当走 合作 制的道 路 。农 业是 我 国国 民经 济 的基础 ,我 国农 村人 E 占全 国总人 口的 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组 织构成 。农 信社 作 为农 村合 作金 融 的主体 , 在发 展过 程 中与政 府联 系密 切 , 随着 国家经 济 、 治 政
的变化发生着强制性的制度变迁 , 并在这种变迁中发生改变 。尽管国务院多次明确要求把农信社真正 办成农 民群众的合作金融组织 , 然而并没有改变农信社是行政主导型的合作金融组织 , 把农信社办成
论, 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率的、 能够 自我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2 世纪 8 0 0年代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替代 了农业信贷补贴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是在批判农业 信贷补贴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 它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 其理论推理 : 农村资金缺乏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
中不合理的金融安排(口 女政府管制、 利率控制等) , 抑制了其发展 ; 加上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 , 导致贷 款回收率降低回 该理论的政策主张 : 。 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储蓄动员 , 充当农村内部的金融 中介 ; 利
率市场化 , 实际存款利率为正 , 实现储蓄动员和平衡资金供求 ; 评判农村金融体系运转成功与否的标准是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中介量和经营的 自 立性与可持续性 ; 主张取消专项特定 目标贷款制度 ; 适当发展非 正规金融市场等。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 , 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干预 , 特别强调利率市场化。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 0 0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应运而生。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 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 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的情况存在着不完全信息 , 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一个农 村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 主张政府与市场同时发生作用 , 认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 , 可以弥补市场 自身缺 陷 , 但政 府 只能成 为市 场 的有 益补 充 。该 理论 的政策 主 张 : 政府 在不 损害 金融机 构动 员储 蓄 的同 时从外部供给资金 ; 鼓励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 、 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 , 利用担保融资、 使用权担保 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 ; 通过融资与实物买卖 (E 、 H 料 作物等 ) 相结合确保贷款 回 收; 给予金融机构一定 的特殊政策 , 促进其发展 ; 通过政府的适 当介人 , 提高非正式金融市场 的一般效 率。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出现之前 , 政府通过干预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是休 ・ ・ T 帕特里 克于 16 年在一篇研究“ 96 供给超前” 融资优点和潜力的论文 中提出来的。 金融制度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先导。 制度经济学认为 , 效率边界限制合作范围。 当合作范围超越了效 率边界时 , 效率会下降。当制度安排改变了潜在的利润或者当创新成本降低 , 使制度变迁变得合理时, 就会发生制度创新 。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 , 合作的边界应被限定在 合作组织 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合作组织 内部交易 的边际费用的 那个点上[ 3 1 。合作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交易的联合 , 合作 的动 因是处于彼此之间的利益 。 完整的利益概 念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合作者 的社会地位 ) 。按照现代金融制度理论 , 金融制度可以成为经济进 步的工具 , 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 的障碍。内生的制度性因素对结构性因素 、 金融市场内生风险等其他因 素具 有直 接和本 源性 的影 响 。经 验显示 , 一个 地 区要形 成金 融发展 的 内生机 制 , 着重 在金融 制度 安排 应 上下功夫 。 就理论而言, 任何制度都只是服务和服从于特定制度 目标 , 即制度有特定的边界。 迄今为止 , 制度经济学对合作金融组织的权利与责任 、 开放与稳定、 转让与控制等理论问题缺乏合理解释。 只有具有内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最有生命力 , 合作金融组织最根本 的优势在于为社员所有 、 接近

[中国,农村,思想]探究“中国农村派”的合作金融思想

[中国,农村,思想]探究“中国农村派”的合作金融思想

探究“中国农村派”的合作金融思想中国农村派是民国中后期一支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农村经济学研究群体。

它以研究中国农村问题、改造中国农村社会为主要任务,以关注中国农村问题的期刊《中国农村》为主要阵地,聚集了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千家驹、冯和法、骆耕漠、姜君辰、孙晓村、狄超白等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

这些经济学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深入中国农村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论证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现状与经济性质,批评了各种改良主义思潮,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元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金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商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大量资金涌入都市,出现了都市资金臃肿和农村资金枯竭的矛盾局面。

广大农村资金缺乏的结果是,一方面农民无法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又助长了农村高利贷的猖撅,加剧了地主和商人对贫苦农民的剥削。

为了挽救农村经济,在南京国民政府和上海银行界的主导下,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信用合作运动。

一、抗战前的合作金融思想(一)对信用合作社整体绩效的评析1927-1937年,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努力倡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信用合作运动发展非常迅速。

据统计,仅1928-1935年,全国的合作社就由933个增加到26 224个,社员由27 000人增加到1 004 402人,分别增加了28倍和37倍。

①从数字上看,合作金融事业的确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所起的作用实际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农村派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1.信用合作社在农民借贷来源中的地位十分有限。

骆耕漠根据1933年12月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江浙陕甘等省举行全国农民借款来源的调查结果中发现,信用合作社在农村现金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仅是1.3 %,可谓微乎其微。

而农民向地主富农商人钱局等所借高利贷,则占90%以上。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问题与对策分析

其资金流 向与 国家宏 观 经 济政 策 、 产业 政策 不相符 , 使 农 民 正 常 的 生 产 和 生 活 , 须 通 过 设 置 风 险 分 散 机 制 来 降 性 , 必 而 低农业风险 , 目前我国农业 保险 仍然 非常滞 后 , 能适应 国家 宏 观调 控 政 策 难 以 落 实 , 且 缺 乏 法 律 约 束 很 难 对 其 但 不
村和农业的发展 。
1 2 农 业保 险缺 位 . 业 生 产 易 受 灾 害 影 响 . 农
经 济 生 活 中普 遍 存 在 着 。它 们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具 有 一 定 的合
理 性 , 的 地 区 民 间 金 融 所 占的 市 场 份 额 甚 至 远 远 地 大 于 有
对 促 农 业 是 一 个 受 自然 因 素 影 响 较 大 的 高 风 险 性 基 础 产 正 规 的金 融 机 构 , 活 跃 农 村 市 场 、 进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起 到 了一 定 的作 用 。但 由 于 民 间 融 资 具 有 一 定 的盲 目性 、 利 趋 业, 农业 自然灾 害严重威胁着 农业 和农 村经 济发展 , 胁着 威
潜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 绝大 多数 农 民没有 参加农 业保 险 , 进 行 金融 监 管 , 在 的 金 融 风 险 较 大 。 1 5 农 民 、 业 企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贷 款 困 难 . 农 遭 受 灾 害 的损 失 得 不 到保 险 赔 偿 , 后 复产 非 常 困难 。 灾 贷 款 困难 在 农 村 是 普 遍 存 在 的 现 象 , 因 主 要 有 以 下 原 目前 我 国 农 业 仍 然 主要 依 靠 两 种 传 统 的 农 业 风 险 保 障 一 各 途径 , 民政 部 门 主 管 的 灾 害 救 济 和 中 国 人 民 保 险 公 司 以 两 点 : 是 农 村 金 融 市 场 高 度 垄 断 , 类 金 融 机 构 在 农 村 的 即 金 导 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 险。 由于承保 面小 、 障程 度低 , 保 赔 网点 设 置 呈 收 缩 的 态 势 , 融 服 务 品 种 单 一 , 致 农 村 金 融 农 付 条 件 苛 刻 , 农 业 保 险 的 保 障 作 用 十 分 有 限 , 不 能 满 足 服 务 供 给 不 足 。而 农 户 、 业 企 业 以 及 各 类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使 远 对 贷 款 的需 求 却 非 常 旺 盛 , 此 贷 款 困 难 。 二 是 农 村 贷 款 因 农 村 和 广 大农 民 为 应 付 自然 灾 害 对 保 险 的 需 求 , 业 保 险 农 的供 给 与 需求 之 间 很 不 平 衡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股, 农 村 合 作银 行 的经 营 者则 坚 持 效 益 性 和 安 全 性 等 的经 营 原 则 。
( 三) 农 村 商 业银 行
资的多方面需求 , 我国对农 村信用合作社 进行 了改革调整 , 农村合作社 成为集体金融组织 . 在组织 上。 管理 上等多方面恢复力农 村信用合作社 的合作性质 , 随着农民受益的增加 , 农 村信 用合作社还开展了多种金融
持与帮助。
( 一) 农 村 信 用社
村合作社的归属权先后属于人 民公社 、 生 产大 队, 导致了合作社 经营权 的丧失 , 以及之后 经历的“ 文化 大革命 ” 导致 了合作社 经营的混乱 , 给合
作社带来了极大的损伤。到 1 9 5 8年 农 村 社 会 主 义改 造 的 基 本 完 成 , 合 作 社 管 理 权 的 下 放也 到 给合 作 社 带 来 了损 害 。1 9 5 7 —— l 曲折 发 展 甚 至 是 停滞 状 态 。 ( 三) 改 革调 整 阶段 ( 1 9 7 9 —— 1 9 9 5年 ) 十 一 届 三 中 全会 以 来 ,随着 农 村 家庭 联 产 承 包 责任 制 等 的 土 地 改 革, 农 民生 产 积 极 性 极 大 地 提 高 , 农村经济快 速发展 , 为 了满 足 农 民 融
正 规农 村 合 作 金 融 的各 组 成 部 分 都 有 其 不 同 的 组 织 形 式 ,农 村 信 用 社 主 要是 以 县 为 单 位 的统 一 法 人 社 的形 式 存 在 .该 组 织 形 式 运 用 的 是合作制的原则。
( 二)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 以股份合作制 为其 组织形 式的 ,股份合作制是一 种新形式的合作方 式, 这种合作方式 的运用 主要是 坚持合作制 的原则 , 并且在此基础 上吸收股份制 。农村合作银行 的主要入股人员是其辖 区 下的农 民, 工商 户 。 企业法人 等 . 入 股 人 员 坚持 自主 自愿 的 原 则 参 与 入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与理性思考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与理性思考

摘 要: 文章升我 国农村金 融组 织的现状进行 了分折 , 出 指 农村 经济 的发展 需要夸作金 融组织 , 必颓建立 符夸夸作 制原 但
则 的 农村 旮 作 垒 融 组 织 。
要 求农 村建立 合作金 融为基础 的农村 金融服 务体 系 , 这是 困 为合作 金融这种 组织 形式适 合 于农业 生产 特点 和农 村 区域广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合作金融组织 阔、 经济力量较弱特点 。特别 是我 国农 村 已发展成多种 经济并 个体 、 家庭及台作 经济 占主体 的新 格局 , 在这种经济格局中 , 合作 金融是合作经 济大范 畴 中的一 个分支 , 它是人 们在经 存 , 济和社会活 动中 , 为改 善生产及 生活条件 , 获取融资服务 , 按照 商业银行与政策银行 难 承 担农村经 济发展 中的资金主要供给 而合作金融组织别太有作为。那么 .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 自愿A 股 民主管理 、 助互利 的原则组织起来 的一种信用活动 者角色 , 互 形式。合作金融具有 合作 经济 的基本 内含和特 征 。19 9 5年 国 否符合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要 求?是否适应农村经 济发展 的需 际合作联 盟大会 总结 世界各 国台 作经 济发展 的经验 , 确立 了合 要?下面笔者从农村合作金融 的基本特征 出发 分析 目前我 国农 作制的七条原则 :1 自愿和开放 的社 员原则 ;2 社 员民主管理 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 。 () () 二 农村台作金融组织发展 的现状 的原则 :3 盈利 主要 用 于积 累和 利益接 交 易量 适 当返 还 的原 () 则 ;4 自主 、 () 自立 、 自担风 险 的原则 ; 5 教 育和培 训社 员 的原 () 我国目 前农村金融体系是 由农业发展银 行 、 农业银行 l 农村 则 ;6 合作 社间合作 的照则 ;7 关 心社 区的原则 。根据这些 原 信用合作社 构成 的。农 业 发展银 行是 国 家农业银 行政 策性 银 () () 则 的基本精神 , 结合我 国农 村的实 际情 况 , 可 形 成发展我国农 行 , 农业银行属于我 国 四大 国有商业 银行之 一。在 目前 的概念 村合作金融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 社员 自愿人股 ; 实行 社员 民 中 农村信用杜似乎就是合作金 融组 织。但是 , 农村信用杜 产生 0 0年代初 的农 业合作 化运动中 , 按一人一股 或一户 主管理 ; 优先为人股社 员提供服 务。也就是说 , 必须具备这三个 于 2 世 纪 5 基本特征 的农村金融组织才能说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股 的合作 原则组建 的, 几次 的重组合 并及长期 采取行政性 计 已使 为社 员服务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起始于农 村 , 当时 由于 改变 了不适 应 划管理模式 . 农村信用杜的合作性 质面 目全非 , 于农村生产力发展 的管理方式 , 大地 激发了农 民的劳动热情 . 极 的宗 旨完全 改变 17 99年农 业 银行恢 复 后 , 归 农业 银 行领 划 加上农业科技进 步 , 食问题很快 解决 了。伴 随着 2 粮 0多年的改 导 , 实行“ 行杜合一 的体制 ,9 4年改由农业银行 代管 . 18 随后 进 三性 的改革 ,行社 分设 并成 立 了县 级联社 , “ , 但并 革开放 , 以及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 农村的经济结构和 行 了恢复“ 生产方式也发 生了很太变 化 , 出现 了农 民办企业 、 土地 的使用权 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 内部管理 和业务经 营仍然在较 大程度 其 96 向种植 太户转移 、 农产品 深度加工 、 多种经营 的发展 、 各种经济 上受农业银行 的控制。19 年农 村 信用合 作杜 与农 业银 行脱 同时 联合体的发育 和成长等新情况 , 的金融服务需求 日 农村 趋增 加。 钩 , 国务 院统一部署按 合作 制原则重新 规范农村信 用杜 的 从 19 9 7年开始 , 国农业生产在解决 了长期困扰 中国的农产 品 改革 , 我 希望恢复农村信 用杜 的合作金融性质 , 以适 应农 村经济 发 从农村合作金融 的基本特征来看 , 这转 供求 中数量不足 的矛盾 的同时 , 品种 、 质量 问题 的矛盾开 始凸显 展 的需要 。到 目前为止 , 出来 , 我国农村 又面临着经济 结构 和增 长方式 的战略 性调整任 变过程似乎还很漫长 。 1社员股 份很少 , 体股 比重过太 。社 员人股是农 村合作 集 务, 由过去 粮为主的追求 数量 的外延式扩 张 向以经济作物 为 主的追求质量 的内涵式 扩张转 变 , 这种转变 也需要 多样化的 金 金融组织 的产权组织形式 , 是构成社员关心 、 也 参与合作 的物质 融 支持 。农村 经济 的进一 步发展 , 迫切需要 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 基础。在改革 过程 中 , 多农 村信用杜 保留 了大 部分集体股 和 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