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增加风险
当前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当前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doc当前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一、经济风险1、财政风险: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较低,对于政府来说,支出受到财政赤字以及负债水平的限制,而财政赤字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政府的信用水平,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2、汇率风险:汇率变化常常是造成我国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汇率波动会对国家外汇储备和贸易余额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3、通货膨胀和物价风险:中国的物价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如果没有及时的措施,将会引发很大的问题,可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4、金融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使整个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二、政治风险1、社会不稳定风险:由于社会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分歧也在不断加深,这会对我国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2、政治风险:有时我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政府机构的改革或者政治安排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
3、安全风险:安全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会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国内和国际安全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会影响人们的感官安全感,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三、环境风险1、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比如气候变暖带来的洪水灾害、森林火灾以及森林植被破坏等,都会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
2、资源短缺风险:由于资源的短缺,缺乏清洁的能源以及足够的水资源,都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3、污染风险:环境污染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威胁之一,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都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恶性竞争加剧,给中国出口和外贸带来了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和金融风险隐患。
这些问题和挑战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造成影响,需要通过政策调控来稳定和改善经济形势。
近期,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采取“三降”(即降准、降息、降费)的方式,以促进流动性增加和传导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的热情。
财政政策主要实施减税降费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以支持民营企业、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强抗风险能力等。
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任务和挑战:一方面,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防止“硬着陆”和金融风险积聚。
当前,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出现一定放缓,如GDP增速下降、出口下滑、投资增速下行等。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加强政策协调和联动,稳定社会预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
另一方面,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强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需要通过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和降成本等措施,加快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和改善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
当下,中国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力度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存在瓶颈和问题。
为此,需要通过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强产业转移和均衡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总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需要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强政策协调和联动,稳定经济基本面,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其经济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这种强劲的增长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
过去4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次独特的经济转型,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化为一个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全面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中国未来的发展既充满着机遇,又充满着风险。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经济现状非常值得人们关注。
去年中国GDP过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5.4%。
按照各国人均GDP的标准却只是61岁世界初人类发射人工卫星的状态。
这样的差距看似相当突兀,实际上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较长时间内采取了封闭的宏观经济体制,直至30年前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了6.1%,并未出现普遍担忧的“硬着陆”。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在这些政策中,加强金融监管,调整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的产业结构,都对中国当前经济的保持稳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它仍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人口问题。
由于过去的早期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几乎已经达到了峰值,并开始下降。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尽管放宽限制后,人口数量又开始出现了逐年的上升,国家近几年一直在积极的推进相关的公益活动以及制度建设,支持民众尽快组建家庭,毕竟这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态”。
此外,中国面临着由于未来出口市场的减少而产生的贸易压力。
由于全球市场虽然依旧活跃,但已逐步分化成了由各个大洲主导的市场体系。
以至于,“中美贸易战”这样的事件也常常笼罩于外。
一季度增长稍有放缓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
由于最近 的消 费价格 上涨, 实际短期存款利率仍位 于很深 的负 区间。 统计局公
布的数据 显示,3 月份 C I 比创下 1 年新高的 2 P仅 1 月份 C I P 小幅下降。3 月份消费价 格指数同比增长 83,而2 .% 月份是 87, .% 整个一季度 C I P 比去年同期上涨 80。 .% 通
前景 展望
随着 中国经济进入 2 0 年 , 8 它面临着 日益增 多的问题。 0 美国经济低迷 的消极 影 响, 再加上欧盟和 日本 的增长放缓 , 中国出口增长预计将继续缓和。 随着外部环境
中的下行风 险增加 , 在高通胀将破 坏消 费者购买能力情况下, 央行需要更多的货 币 紧缩政策控制持续的投资繁荣带来 的风 险。 但是 , 币紧缩政策将在另一主要增长 货 动力 ( 出口) 放缓情况下,剥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另外,美联储积极 的货 币
维普资讯
综 合 评 论
一
季度 增 长 稍 有放 缓
中 国经济硬 着 陆风 险加大
【 台湾 《 球观察 4 1 全 月 6日】 一季度增长速度稍 有放缓
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失去 了一些动力 , 但增长率仍然超过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 布 的数据 显示, D 增长 1.% GP 6,比去年第 四季度 的 1.% 0 2 有所放缓 。 1 这意味着 中国 经 济实现 了连续第 9 个季度 的两位数增长 。 此前普遍 的市场预期是 , 增长率将显著
放 缓到 1. % 0 左右 。 0 .
在1 月份暴风 雪肆虐 中国中部和南部地 区以及 出 口增 长继续趋 于放缓后,中国 经济被 认为失去 了一些动力。 年初 的恶劣天气导致工厂关 门, 摧毁 了庄稼 , 并基本 破坏 了供应和物流体 系。 政府估计恶劣天气导致中国经济损 失10 5 亿美元左右。 同时, 季度 贸易盈余 自2 0 年来 出现首次下滑。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 贸 04 易盈余为 442 1. 亿美元,同比减少 1.% 08;出口总额 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 00 14 。 这一增 长速度尽管仍 然很快 , 但与上一个季度 的 2 . % 比已有所放缓。由于 出口 78 相
特伦斯·切克奇:全球经济“硬着陆”风险增加
不劳而获 的发 展方式 , 这就决 定 了美
国需要把这个 依靠过 度负债 、 过度 消 费 、过度货 币发行 的循环走下 去 , 还
国需要扩大主权信贷 ,替代过度地引
进外资和外债 ,在制定 国内宏观调控
需要把不 劳而获 的成 本转移 出去 。 这
济 的直接影 响主要表现为 中国投资 者 的资产 损 失。 中国金 融机构 、 企
面对这些影 响,中 国现阶段亟需
在金融 、外 贸政策上全面落实科学发
以说 , 石油 、 食 、 粮 矿产 品等大 宗商 品
体。
展观 , 变经济金融 的发展方式 , 改 使对 发展的成果 为国内人 民共享 。需要重
3 人民 0 论坛. 论双周刊 政
年 无论 在吸 收投 资和 经济增 速 方面
; 都将 出现 较 大 幅度 滑坡 。
所博士 乞 圈 后) 蛋
责 编/ 青 常
金融危机对我 国的影响
■ 丁 刚
2 %- 0 0 4 %,次级债券将 高达 9 .%0 6 5 中国工商银行是 国 内最 大的受害者 , 持有 雷曼兄 弟公 司债 券及 与 雷曼信
中 国作 为美 国不 劳 而 获 的循 环 中
一
其次 , 中国需要认识 到 , 当前通货
膨胀 的主要根 源是外部 成本 的输入 ,
因此 , 各 国积 累的财富在其 货 币贬 值 中 , 全 是美 国转嫁 自身危机 的一部分 。
宏 观调控政策 制定要增 加针 对性 、 定 向性 ,避免伤害到外 贸相关度低 的国
国规模 巨大的外汇资产 ,不仅面对美 行业和家庭 的收入。粮食价格 的上涨 元 贬值 的汇率风 险, 还会 因美 国国债 、
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
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经济软着陆”的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年度间经济增长率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围绕潜在增长能力上下波动,形成扩张与回落相交替的一条曲线。
国民经济的扩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具有连锁扩散效应,在投资与生产之间具有累积放大效应。
当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超出了其潜在增长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于是经济增长率将回落。
“软着陆”即是一种回落方式。
在这里,“软着陆”也是相对于“硬着陆”,即“大起大落”方式而言的。
“大起大落”由过度的“大起”而造成。
国民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于是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降落。
采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次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牺牲较多的国民收入将通胀率降到正常水平,优点是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到了政策目的,缺点是经济震动较大。
软着陆着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的将通胀率降下来,优点是收入相对牺牲较少,缺点是时间较长,且受公众预期影响变数较大,不一定能达到合适的效果。
【“软”和“硬”的区分】“软着陆”和“硬着陆”的指标主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扩张。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国就要利用紧缩性政策来压制通胀,但是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者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经济“着陆”。
但是,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
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
软着陆的基本指标:经济增长率>7%失业率≤4.5%,但在中国现阶段不是很现实,在4.5-6%区间是可以接受的通涨率≤4.5%,在中国现阶段,小于3%的理论指标是不现实的“软着陆”和“硬着陆”的指标主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扩张。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模式转变路径及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影响
经济难以为继 ;人 口红利逐 步衰减,老龄化加 大社会压 力;房地产 泡沫化 ,经 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货 币
供应过 剩 ,中长期 通胀压 力较大。未来中 国经济增 长模 式将 由投 资拉 动转 向消费拉 动,由重工业拉动转 向服 务业拉 动 ,由政府 主导投 资转向私人 主导投 资。 同时 ,通过 改善劳动者报 酬、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 深化 财税改革 、提 升人 民生活水平 、促进 消费升级 ,增 强经济增 长的 内生动力。未来中国经 济增 长不再 高速 但更加稳健 ,石油消 费增速随之放 缓 ;大消 费时代带来 乘用车保 有量快速增 长支撑 汽油需求刚性持
来 中国经济 的快 速增长 ,但 同时也 造成 了产能 对外贸易总额占G D P 比重一度高达6 6 %。从出口总 过剩 、持续性 不足 、投 资效率低 下 、借贷 风险 量来看 ,2 0 1 1 年 ,我国出口总额为3 . 6 万亿美元 ,
上升等问题 。 占全球近1 1 %份额 ,是世界第一 出口大国 。严重
■
战略论坛
中 国经济发展 面临的风 险和模式转 变路径 及对 国内石油市场的影响
戴家权 郭一凡 董振 宇
( 中 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
摘 要 中国经济在取得 巨大成就的 同时 ,也积 累了诸 多问题和 隐患,并在金 融危机爆 发后愈发 凸
显 , 集 中体 现 在 :政 府 主 导投 资 造成 行 业 产 能过 剩 、投 资 效 益低 下 ;全球 化 红利 逐 步释 放 , 出 口导 向 型
续增加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服 务业 占比提 升 ,柴油需求受到抑制 ;房地产降温 ,下游化工品需求增速 下降 ;中西部 地 区将成为拉 动成品油需求的新 亮点。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投 资效益 老龄化 房地 产泡沫 通胀 增 长模 式 石 油需求
中国经济面临的四大风险。
祝宝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胀压力并存12月22日,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理财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在出席此次论坛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压力共存的局面。
祝宝良指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其次是国内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长期问题以及未来的风险;第三是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和政府换届创造条件。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风险与世界经济的稳定程度有关,如果世界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有可能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而如果政府能够将经济关系理顺,维持经济的稳定,明年的经济发展能够维持。
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祝宝良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学家的观点太过乐观,在今年8月份美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此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缓慢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他指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估计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世界经济不会出现严重的衰退,但是世界经济的复苏也不容乐观。
祝宝良表示,目前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在依靠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但目前货币政策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
对于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即美欧经济的恢复,他认为目前欧洲经济的问题已经演变成政治问题,未来发展无法判断,而美国经济不会继续出现衰退,但是增长速度会相当缓慢。
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美国的个人消费率或者储蓄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10月份一直在下降,降到4%,储蓄率降到4%意味着美国的消费没有很高的增长。
其次,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由于美国的两党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在明年大选结束以前,美国经济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只有在大选结束以后,才会坐下来谈一谈美国经济究竟应该怎么发展,在这中间可能会适当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带来问题。
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出口、投资和消费等“三驾马车”,从这个三方面分析,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 ,现在 的地 方 政府 基 本 是 一 次性 确 认 所 有土 地 收 入 ,违
反 了收入 确认 的稳 健原 则 。
从 成 本 费 用角 度 看 ,显然 不 只 三 公 消费 那 么 简单 ,中 国的运 营 成本 被 大 大低 估 ,如 自身 资源 价 格 被低 估 , 比如极 低 的 工 人 工 资 ,被 污 染 的 环 境 ,不 完 善 的卫 生 、社 保 、 医疗 、教 育体 系 ,这 些 成本 其 实 应 该更 大 ,但 现在 没 有 支 付 出去 ,可 是 ,没 有 来 的 总 会 来 ,没 有 付 的帐总 要支 付 。 现 金流 量表 :靠 筹 资累积 的现金 流 “ 国”这 家公 司 的 现金 流 量 主 要 是依 赖 中 国众 多企 业 的 良 中
较 好 的公 司 了 , 由此推 而 广 之 ,就公 司 的整体 经 营 活 动 现金 流 而 言 ,情 况显 然不 容 乐观 。
中 国 目前 能 够 筹集 到 较 多 资金 ,但 三 大 筹资 通 道 存 在很 大 风 险 ,任 何 一个 预 期 落 空都 将 是 致命 的 。在 储 蓄方 面 ,由于 负利 率 已 经让 存 款流 出银 行 体 系 ,出现 了 存款 荒 ,另 根 据第 六 次人 口普
把 中 国 比做 一 家 大公 司 ,打 开 损益 表 ,近 年来 每 年 营 业收 入
都 在 增 加 。但 事 实 是 ,结构 失 衡 严 重 。具 体 表 现税与 非 税 收入 )增 加 ,但 非 主 营业 务 ( 地 出让 金 )增 长 得 更快 。统 计 数据 显 示 ,2 1 年 中 国 土 00 国有土 地 使用权 出让收入 29 亿 元 ,占地 方财 政收 入 的6 .%。 .万 59
极 踹 “ 着 陆 ” 派 硬
“滞涨”与“硬着陆”
本刊战略合作伙伴
北京安邦咨询公司 供稿
机构观点
近期,唱空中国经济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 的话题。综合来看,在国内,代表性的观点是“超 调”论和“硬着陆”论。有担忧认为,随着第三季 度“去库存运动”的到来,在宏观调控难以放松 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再次上升。 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 在“滞胀”与“硬着陆”担忧弥漫之际,下半年中 国投资减速趋势已很明显。因此,下一步货币政 策不可盲动,要降低操作频率,防止超调。
上述看法也得到了国外一些机构和学者的 “响应”,集中表现为“地方负债大爆发”和“金融
系统风险全面显现”。其中最典型的是穆迪,其 发布报告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或比审计 估算数字多 3.5 万亿元,并将包括银行在内的几
. All Rights Reserve十d家. 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公司的信贷展望转为负 面。“末日博士”鲁比尼在上海更是抛出看空中 国的论调,称中国经济在 2013 年后“硬着陆”的 可能性将增至 40%。 这些观点和潮流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中国的 宏观决策。一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所不 愿看到的,创造就业以避免社会动荡更是中国 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在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 看来,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头脑清醒,把握好形 势,坚持合理的政策格局不动摇。 国 家 统 计 局 公 布 的 上 半 年 数 据 显 示 ,GDP 规模 204459 亿元,同比增长 9.6%;社会投资尤 其是非国有企业投资,以及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投资都保持了较高增速;与此同时,上半年外贸 出口增速虽然出现回落态势,然而增长依然达 到 24%;尽管居民消费额增速出现回落,实际增 长率也超过了 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 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社会总需求继 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这是决定经济增长 水平的基本因素。而最新发布的 2011 年 7 月份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50.7%,环比 仅回落 0.2 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市场预期。 这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劲 惯性。也宣告所谓的担心实际上杞人忧天。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doc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doc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失业人数增加、消费需求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金融风险:中国金融系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如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资产泡沫的出现、金融创新带来的新的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
3. 人口结构风险: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养老金负担加重等问题可能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4. 外部冲击和贸易风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5. 环境风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下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
问题与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
认清了问题和挑战之后,我们完全可能应对好挑战,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前行。
⊙李佐军随着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随着中国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事实和趋势。
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已降到了7.6%。
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趋势。
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很可能下降到7-8%左右,到202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美国,开始进入到“高收入国家”门槛。
据国际经验,到这个阶段后,即2020-2030年期间,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5-6%左右。
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后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2-4%左右。
总之,过去三十多年来持续保持10%左右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年份达到10%以上。
其次,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滑?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各种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支持的最优增长率。
过去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是太大,加上制度变革释放的生产率较多,故可以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但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制度变革释放生产率的空间也相对缩小了,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下降了。
二是经济开始进入到大调整时期。
要进行持续若干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在比较合理的增速下进行。
因此从经济调整来看,经济增速也存在下降的需要。
实际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增速目标只是7%左右,2012年确定的增速目标只有7.5%。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悲观者认为中国经济进入“增长的黄昏”。
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2012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维持较快的增长?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被一些海外媒体称为“悬在银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就是国内悲观学者的一位代表。
他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十年的最低点。
快速行进的中国经济列车到2011年年底,在十年高歌猛进之后油箱里可能没油了。
在他看来,人口红利(劳动力从低效产业到高效产业的转移,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转移来提高效率,即获得所谓“人口红利”)、出口红利以及楼市红利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三大动力正在消失或消退。
人口红利的消退使得人力成本不断趋高;人民币升值和外需弱化使得中国的出口放缓,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为负;房地产调控大网不断收紧,由于限购、限贷等政策,不动产投资进入降温通道。
他认为,三大引擎同时熄火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可能进入“增长的黄昏”。
国外预言家的悲观预言:成功预测了金融危机的美国学者鲁比尼预言,“由于投资过剩,中国大概会在2013年后遭遇一场硬着陆。
”鲁比尼看空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内部到处充斥着在实物资本、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方面的过量投资。
所有与过度投资有关的历史场景,都会以一场金融危机和长期的低增长来谢幕。
”在他看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发展速度,在将50%的GDP重新投资的情况下最终不可避免遭遇巨大的产能过剩和令人忧心的不良贷款问题。
”悲观者认为,有可能造成中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风险是房地产市场的崩盘,以及银行业遭遇危机。
中国的银行业易遭受坏账上升的打击。
但目前来看这两方面的风险还都处于受控状态. 尽管中国房价处于历史高位,并且还在缓慢上涨,越来越成为公众担心的一个领域,但中国家庭的负债水平仍然很低. 据美银美林的数据,截至去年末,中国家庭负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远低于美国在2008年96%的水平. 由于在中国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款比率分别为30%和60%,银行对价格的波动也有较大的缓冲. 迄今为止,银行业和专家勾勒的最坏设想仅是房价温和下跌10%,因中国的紧缩政策只是让买方离场,而房市必定会受到供给短缺和收入增长的支撑。
外国专家唱衰中国经济的17个理由
外国专家唱衰中国经济的17个理由IBTimes中文网实习研究员吴惟国外的专家学者开始认为,中国经济的炙热增长已经成为历史。
随着GDP逐年增长,中国执政者开始推行新的改革:冷却房地产市场、规范金融体系、整治腐败、调整经济以驱动消费,而非输出。
然而,这一系列行为却导致了经济增长减缓。
再加上公共以及私人金融负债堆高,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担忧中国经济将会经历一次“硬着陆”--经济增长减速约5%,影响失业率,导致社会不稳定。
如图折线所示,三个季度的GDP预期值均呈快速下降趋势。
以下是17个外专不看好中国经济的理由:1. 私营部门的杠杆化程度在一定水平上加剧了中国的信用危机。
(直线:私营部门债务与GDP比例虚线:30年趋势)瑞士信贷(财富500强公司之一)认为:“私营部门债务与GDP比例已经比30年趋势高出约17%。
据BIS分析,当超过10%时,就会造成信用危机。
”2.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比美国“垃圾级企业”的更糟。
(总财务杠杆中位数值柱形图:黄色为私营企业,绿色为国有企业。
)投资公司摩根士丹利评价说:“近年来,除了中国外,美国、东地中海以及亚洲区域的公司杠杆化程度都在上升。
但中国的步伐之快、数量之多使得它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程度比五年前高出3倍,超过美国次级投资公司。
”3.中国拥有全亚洲最多的杠杆化公司。
渣打银行的Stephen Green说:“中国企业杠杆化程度最大,面临的偿还挑战最为艰巨。
”(图为亚洲各地公司债务与危及利息比例。
绿色柱形为2012年中位数值,蓝点为均值。
)4.亚太地区,中国信贷增长步率最快。
(图为亚太地区5年信贷增长的复合年增长率减去GDP增长的复合年增长率。
)5. 中国在杠杆率上升的问题上尤为突出。
(信贷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图。
蓝线为名义GDP,棕线为信贷总额,灰线为银行贷款。
)法国兴业银行的Wei Yao认为:“信贷增长已经超过经济增长五个季度了。
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两难困境
中国经济的两难困境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一片质疑声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企稳迹象,漫长的经济“萧条”牢底似乎终被“坐穿”。
7月数据普遍有不少好消息。
官方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0.3,不仅高于6月水平以及50的荣枯线,更是远高于仅为47.7的汇丰PMI指数,令外界的担忧稍有平复;工业以及外贸等数据都有所起色,工业增加值7月同比增长了9.7%,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2217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5.1%,进口同比增长10.9%,均高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一度令人困扰的通胀威胁减弱,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为2.7%,距离官方目标仍旧有充裕空间。
经济数据普遍好于经济学家预期,并不是实际状况一夜之间变暖,而是之前集体预期过于悲观。
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库存周期开始变化,好消息是经济漫长的探底过程或告一段落,坏消息是经济仍旧面临两个两难处境。
第一个两难是经济继续放缓与去杠杆进程的矛盾。
今年以来,无论官方口径还是业界总结的李克强经济学,去杠杆总是热门词汇,这也意味着必须控制甚至降低债务比率。
期待很美好,现实更骨感,伴随着信贷的积累以及过剩产能的恶化,或许仍旧不得不面临进一步加杠杆的压力。
近期虽然社会融资总量下降,但央行公布的广义货币量有所反弹,同比增速14.5%,高于6月以及市场预期。
同时,多地传出地方政府私下接受信贷刺激的传言,似乎暗示着中国经济对于债务扩张已经患上依赖症。
经济一旦接近杠杆顶峰,其脆弱性则超出预期,不经意的变化也容易造成经济雪崩。
也正因此,如果当下强行去杠杆,那么硬着陆风险加大,如果不去杠杆,那么加杠杆最终带来的债务风险也会有清盘之日。
第二个两难在于如果默认经济不得不继续加杠杆,那么这也意味着资产价格必须维持高位,那么当下需要人民币维持强势,但是强势的人民币显然不利于当下出口,进而也会影响经济复苏。
如果不能维持人民币的强势,那么国内资产价格面临重估之虞,这并不美妙。
中国经济规模越大 硬着陆越危险
出却约为美 国固定投 资支 出的近 6% 0。 中国以投资和出1为主导的大幅增长, : 3 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值得注意的
是, 这并不仅仅是出1和投资问题以及对发达国家的就业和实际工资产生影响的问 : 3 题,它还对工 业原材料及其他 商 品市场造成 了越 来越 大的冲击。在城 市化、 基础设 施和工 业化 等大宗商 品密集 型活动 的推 动下, 中国 已成为 影响全球 大部分 战略性原 材料需求的主导力量。仅 20 年,中国在全球铝消耗量的增长总额中就 占到5% 05 0; 其他工业原材料的比较数位也几乎是创记录的——铁矿石增长 了8% 钢铁产品为 4, 18 ,水泥 1 5 ,锌 1 0 ,铜 3 7 ,而镍 更 大大超 过后 一个数 字。 0% 1% 2% 0% 随着保 护主义压 力的增 加和产 能过剩风险 的增 长 ,中国的 “ 大量消耗商 品”工 业化模 式已快走到尽头 了, 中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 以实现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 从而降低商品在GP D 中所 占的比重。 06 20年初 出现的以投资和出1为主导的爆发性 : 3 增长,只能是使这种转变显得更加紧迫。
消费为主导的增长 , 而降低商品在GP 从 D 中所 占的比重。 6 2 0年初 出现的以投资和 0 出口为主导的爆发性增长,只能是使这种转变显得更加紧迫。 如果 中国迟迟 不采取更具 实质意义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 并继续倚 重投 资和 出 口却忽略 了个人 消费部分 , 么拖的 时间越长 , 那 出现可怕硬着 陆的可 能性也就越 大。 中国经济 出现 了两年来 的第二次过热 , 而中国 3局又一次采 取渐进 的措 施来解 _ 决这 一问题。 虽然这种 策略 过去 曾起到相 当好 的作用 , 这一次的情况 可 能不一样 但 了 —— 中国的经济 规模越 大 , 改革道路上走得越 远 , 么靠渐进 的政策调整来 弓 在 那 l 导经济发展的难度也就越大。 中国需要在稳定政策的问题上采取新的做法, 不然就
警惕并预防中国经济运行的“硬着陆”及风险
模 重复 建设与大工程大项 目投 资热 潮催生的 。第一个 “ 万 十
亿泡沫 ”是指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的十万亿债 务泡沫 。20 、 0 9
助宏观调 控实 现 “ 软着陆” ,但是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增
长所 积累的 “ 负荷 ”及各地 “ 万 亿刺激经济增 长计划便 搭4 车 ” 的大规模 重复 建设 与大工 程 大项 目投 资热潮 ,加 剧 了 “ 硬着 陆”的可能 。中国经济运行 “ 着陆”过程 中,既受到
引言
沫 ”形成及三大类资产价格暴涨 。 “ 三个十万亿泡沫 ”与三大类 资产 下跌 ,成 为影 响中国 经济 “ 着陆 ”的两大不确定性因素 。 11 “ . 三个 十万亿泡沫 ”对 中国经济运行 “ 着陆 ”的影响
“ 三个 十万亿泡沫 ”是由20 、2 1年 以来新一 轮大规 09 00
2 1 年5 0 2 月 总 第2 期 6
现 代工 业经 济和信 息化
M oder I n ndus r alE conom y ti and nf m at oni I or i zat on i
M a y, 201 2
经 济 研 究
T ot l of2 a 6
运 硬 警 惕 并预 防 中 国经 济 行 的 “ 着 陆 " 及 风 险
【 作者简介】文 宗瑜 ,财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财政科 学研 究所 ,博导。
个 “ 十万亿泡沫 ”是指 房地产沉淀的债务资金泡沫 。对房地
一
一
产限 购限 价限贷 的调 控 ,使 整个房 地产业 的 流动性 急剧 收
2 1年各级 地方政府依托各种 各样 的城 投公司或市政公 司等 00
融 资平 台 ,从银 行获得 了 l.万亿贷 款 。这 l . 0 7 07 万亿 主要 用 于 各地 大工程大项 目的配套基础 设施 、土地整理及开发 、重 大市政 配套类的投资 ,大多形 成的是非流动资产 ;从财 务会 计 的角度看 ,地 方政府融 资平台的 1 . O7 万亿投 资在短 中期 内 几 乎无收益 、无 现金流 ;基本可 以判 断这l .万亿银行贷款 07 额的绝 大部分都无法按期还本付 息 ,即使银行把贷款 展期 , 仍 存在收回本息 的严重 困难 ,由此形成的泡沫显然而见 。地
招商银行支行负面清单整改情况总结
招商银行支行负面清单整改情况总结第一,经济硬着陆的宏观风险。
发生可能性:四成,破坏性:五成。
国债跟西方不同,我们国家的国家有很多资产,因此对国债我不太担心。
但是房地产投资确实是大问题,以房地产及其上下游在GDP中所占比例,银行资产跟房地产的相关性最高,假如三、四线城市出现崩盘,大量小开发商倒闭,这种情况下银行坏账应该会有一个高点。
招商银行的风控做得再好,不能回避系统性风险。
这种情况下关键要看经济危机的规模有多大,考虑到中国政府的资源和控制力,危机能得到控制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就算亏损,估计一年后可以恢复。
第二,高层反映错误造成的风险。
发生可能性:八成,破坏性:两成。
我是个经济右派,我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什么都不管。
但我们国家显然是型右实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反应可能会改变经济本来自然发展的流向,例如四万亿救市,又例如全民创业。
但我们国家在治疗经济症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缓解短期问题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届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第三,招商银行自身风控出现问题,造成的重大资产质量、舞弊风险。
发生可能性:一成,破坏性:九成。
招商银行一直是国内最稳健、风险控制最好的银行。
财务报表也是最全面、真实、透明的。
但这不代表将来就没有这方面的风险。
一个体系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控制代理问题,局部出现风控盲点是有可能的;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考量,对报表进行粉饰、虚报,也是有可能的;最坏的是风险控制判断错误,陷入某个巨大的债务危机,例如当年的亚洲纸业(招行恰恰是逃脱了这次危机,让我印象深刻),又例如富国银行在西海岸的房贷危机。
我认为招行陷入这类困境的概率很小,但也不能不做好心理准备。
第四,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发生可能性:三成,破坏性:两成。
美元正处于加息周期,是剪羊毛的时候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主要经济体都不会太稳定,欧洲出了乌克兰危机,我们则是东海、南海冲突,将来还有香港泛民问题和台湾地方选举问题。
我不认为近期有发生战争的风险,但紧张局势还是有可能出现的,一旦国际形势不好,对出口、汇率会有一定影响,央行届时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适度偏向稳定币值,银行会因此受到一些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硬着陆增加风险
摘要:巴曙松认为,美、欧、中三大经济体增速放缓共振,将首先从需求端冲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原油等资源品价格有进一步回落可能,短期制造业去库存风险加剧。
“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过程或引发新一轮共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金融大家谈”栏目采访时表示,随着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范围内将形成新一轮去库存浪潮,这将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
巴曙松认为,美、欧、中三大经济体增速放缓共振,将首先从需求端冲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原油等资源品价格有进一步回落可能,短期制造业去库存风险加剧。
中长期看,外部经济风险升温,外需羸弱将导致出口减速,而国内货币政策一紧再紧,超调风险不断累积,如果与外部冲击叠加,中国经济重演2008年四季度“硬着陆”的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
巴曙松向“金融大家谈”表示,全球经济基本已经渡过了危机后的快速复苏阶段,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
首先,美国货币及财政刺激触及瓶颈,而技术突破尚未形成,增长将进入低谷。
其次,欧洲债务问题长期萦绕,南欧经济增长前景黯淡,民众态度对政策决断压力逐渐增大,中期希腊债务重组难以避免,这或将触发欧洲银行系统新危机,冲击脆弱的复苏基础。
再者,中国政策已向常态回归,在“超常规政策插曲”退出之后将继续面对转型与结构调整矛盾,刺激退出与结构转型压力叠加,经济增长中枢将平稳下移。
据巴曙松预测,“去库存化”将在三季度持续。
结合过去几轮的库存调整周期判断:产成品库存的调整滞后于原材料库存调整1到2个季度,原材料库存的调整领先于经济周期,而产成品库存调整滞后于经济周期。
通过观察原材料库存的变化,巴曙松认为本轮库存调整的周期起点为二季度初。
同时,从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数据来看,原材料库存价值是产成品库存价值的2.6倍左右,且原材料库存的波动更大,从数量和波动层面来看,原材料库存变动对于经济的影响更大。
结合上述两个指标得出的判断是,在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库存回补之后,企业正在面临库存高位回落的“去库存”阶段,随着大宗商品原材料的逐步回落,这一过程可能在三季度加速进行。
巴曙松表示,受终端需求放缓和大宗商品冲击的影响,此轮去库存具有全球一致性。
年初以来上游商品价格的飙升分别从终端消费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冲击美国经济。
在需求方面,通胀上升侵蚀实际收入增长,导致消费需求不振;在生产方面,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而终端需求不振又导致成本向下游转嫁途径不畅,企业随之放缓生产投资活动,新一轮去库存起始,欧洲等其他海外主要经济体也均面临相似的局面。
他认为,去库存的长度和深度取决于政策因素所导致的资金情况。
本轮经济调整中,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影响尤为明显,表现在实体经济层面,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冷热不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旱涝不同。
因此在总量层面上,可能难以全面观察到严重风险,但是在结构层面上,部分行业和企业过分承担了经济调控的大部分成本。
表现在库存调整中,即为全行业的库存调整风险不大,但是中小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库存调整压力。
对于信贷受到挤压的中小企业而言,货币紧缩将提高现金的边际价值,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被动削减库存以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这一去库存的行为最终将因为企业的共生效应传导到与中小企业具有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中,从而产生去库存的扩散效应。
就调研的情况来看,真实利率水平已经高企,中小企业信贷受压情况严重,中小企业去库存行为还将持续。
就整个工业企业而言,应收账款增速上升迅速,而销售产值增速已经下滑,二者之间的缺口不断增加意味着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可能面临资金压力导致的货款回流缓慢。
这一情况也可以作为企业层面资金紧张的一个旁证,信贷收缩导致的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上升将带来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的风险,并最终通过信贷联系传导至其他企业,最终影响工业产出。
在这一轮企业去库存过程中,去库存的时间长度和程度将受约于“紧缩加时赛”的时间和长度。
现在看来,CPI在三季度见顶后将逐渐回落,同时实体经济已经先期回落,因此继续紧缩的经济基础将不复存在。
下半年在紧缩政策暂停之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将得到逐渐恢复,从而带动实际利率的下行和需求的缓慢回升,企业库存将得以重建。
如果这一情况发生,企业去库存的长度将不超过半年,幅度也较小,经济很可能在“软着陆”之后重新加速。
但政策紧缩带来的中小企业调整压力以及相应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