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说猴]意涵丰富的“文化猴”

合集下载

猴年说猴,漫谈中国猴文化

猴年说猴,漫谈中国猴文化

猴年说猴,漫谈中国猴文化说起猴子,中国人会有一种亲切感,猴子活泼伶俐,谁不喜欢呢,何况还是人类的近亲。

当然对中国人而言,对猴子的感情还和中国人的偶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分不开。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将中国的猴文化上升到了一种国人的精神,美国电影有各种英雄超人,而孙大圣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神话和英雄代表。

猴年马上到了,在等待中先来看看中国的猴文化。

生肖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称为“申猴”。

伴随着中国的生肖文化,猴文化也代代流传。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每年的春节,中国人庆祝节日都会与当年的生肖联系起来。

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民俗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

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文学除了谐音取意吉祥外,汉语中有不少关于猴子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

在中国古诗里,猴的形象也经常出现,最为流传的应该是诗仙那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啼,已经成为古诗的一种意象,颇为有趣的是,猴子活泼,但猿啼浸染了浓浓的乡思和凋零孤独之感。

古诗里的猿啼,带来了一丝古意,合着水墨渐远的意境,掠过一点怅惘。

2018-2019-猴年说猴作文素材-word范文模板 (1页)

2018-2019-猴年说猴作文素材-word范文模板 (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猴年说猴作文素材农历岁次甲申,以十二生肖纪年序列是“猴年”,猴年说猴作文。

在生肖纪年中,猴是很受青睐的。

猴年临至,絮说猴文化别有一番情味。

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

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

从唐、宋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

“猴”与“侯”同音。

“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

《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的封侯拜将。

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

在民间吉祥物图案中,留下不少猴形象的印记。

例如: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

猴子骑在马背上的画,则取“马上封侯”之意。

如画着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背”与“辈”同音)上,它即表示“辈辈封侯”。

画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因松树被人视为长青之木,赋予延年益寿、长青不老的吉祥寓意。

而九(久)猴又可以表示长久富贵的意思。

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

猴桃瑞寿。

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

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

如上图中表现一只令人喜爱的猴子,憨态可掬,胸前捧着一只带有绿叶的仙桃,正体现顽猴灵气的特征,也具有“蟠桃瑞寿”之意,极尽喜庆气氛,充满传统色彩,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当撩开窗的刹那,当推开门楣的倥偬,当抬头仰望天空时刻,秋阳光芒,总是令你防不胜防,把它光和热,幻化成清晰影子,将你打得,招架难熬,只有默默承受,从早到晚,变为它之囚徒,渴望于之脱逃。

猴 年 说 猴

猴 年 说 猴

猴年说猴今年是中国农历丙申年,俗称猴年,盛世年华舞太平,人们正在兴高彩烈、意气风发地迎接猴年的到来。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聪明勇敢正义的不凡气势给新的一年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令人喜悦。

猴,从来都是孩子们的喜爱之物。

小学课本里有两篇写猴子的,已经根植于人们的记忆中。

一篇《小猴子下山》,说小猴子下山来,掰玉米、摘桃子、抱西瓜、追兔子,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教育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另一篇《猴子捞月》,猴子们一个连一个,倒挂着捞掉进井里的月亮,当小猴伸手碰水时,月亮就碎了,抬头一看月亮就在天上,原来井里的是影子,讲不要做无用之功,做没有意义和结果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猴子那种伶俐逗趣、可爱喜人的形象。

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比较深厚的积极文化蕴含。

《说文解字》称猴为善于攀爬跳跃的动物,一种会模仿人类且聪明无比的动物。

在甲骨文中猴是桃形脸大眼、长臂、长尾的动物形象。

长期以来,猴一直被当作权势和智慧的象征,为人所喜爱,由于它的形象与性格玲珑乖巧,故赋予了它人性的正义美德与机智勇敢,成为用来纪年的十二生肖之一,而且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猴的这一品质得到完美展现的,要算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历经千险,终成正果,也炼就可贵品质,古往今来,莫不为人们赞叹、讴歌,对一代代人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我国的许多成语典故中,就有不少关于猴伶俐风趣的说辞: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等等;“猴”与“侯”同音,“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古建筑往往雕有猴在马背上即取“马上封侯”之意,猴骑猴背表示“辈辈封侯”,世代富贵。

这些意蕴非凡,说明猴不但有神力、灵气,还是权位升迁的象征。

不止如此,中外文学、美术、宗教等各个领域,猴的形象也是无所不在。

十七世纪法国作家拉.封丹《猴子和猫》里“火中取栗”的聪明猴子,伊索寓言《猴子与骆驼》、《猴子与海豚》中的猴子以及丹青“猴仙”徐培晨之《群猿卷图》中的猿猴都是形神兼备,出神入化,通过浅显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小学优选作文之八年级关于猴年说猴征文

中小学优选作文之八年级关于猴年说猴征文

八年级关于猴年说猴征文【第一篇】农历岁次甲申,以十二生肖纪年序列是“猴年”,猴年说猴作文.在生肖纪年中,猴是很受青睐的.猴年临至,絮说猴文化别有一番情味.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从唐、宋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猴”与“侯”同音.“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的封侯拜将.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在民间吉祥物图案中,留下不少猴形象的印记.例如: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小学六年级作文《猴年说猴作文》.猴子骑在马背上的画,则取“马上封侯”之意.如画着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背”与“辈”同音)上,它即表示“辈辈封侯”.画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因松树被人视为长青之木,赋予延年益寿、长青不老的吉祥寓意.而九(久)猴又可以表示长久富贵的意思. 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猴桃瑞寿.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如上图中表现一只令人喜爱的猴子,憨态可掬,胸前捧着一只带有绿叶的仙桃,正体现顽猴灵气的特征,也具有“蟠桃瑞寿”之意,极尽喜庆气氛,充满传统色彩,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第二篇】猴属灵长类,与人类可谓同宗、本家,在基因图序中仅差千万分之一,典型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不过它在动物界是最接近人类的高等动物之一。

它有一定的思维、记忆、摹仿、识别等高级脑的功能,能直立行走、蹲坐,甚至用前肢使用工具(如用石砸开硬果),相互梳理皮毛,捉虱子,这些均属人的智商动作。

猴年说猴

猴年说猴

猴年说猴作者:来源:《青岛画报》2016年第02期2016年,农历丙申,猴年。

猴年说猴,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身负七十二般变化,闹天宫,窃蟠桃,盗仙丹。

古往今来,人们喜欢大圣的神通广大、刚正不阿和放荡不羁。

“大圣”有猴王之誉。

“猴”,古为“候”。

据东汉《白虎通义》记载:“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候”乃等待,意思是说,人们猎猴时,在地上埋设机关,内放食物引诱。

猴子想去吃,又生怕上当不敢马上去吃,便在高处东张西望,伺机而食。

于是,人们就叫它为“候”。

到了晚周、战国时期,因为它是兽类,故在“候”的左边加上了反犬旁,成为“猴”字。

猴子的祖先和人类的祖先有着最亲密的关系,猴子和人类都属于灵长类动物,有很高的智力,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

而在我国猴文化中,自古就融汇了吉庆元素,象征着封侯挂印、长寿健康,传递出一种特有的文化内涵。

猴票流行许多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枚生肖邮票是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庚申年猴票。

1979年,国家邮政总局前总设计师邵柏林来拜访黄永玉,邀请他设计新中国成立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

黄永玉为了纪念刚刚逝去的爱宠小猴,于是欣然应允。

后来,邵柏林在黄永玉画作的基础上,精心再创作,最终由姜伟杰雕刻。

猴票背景为红色,采用影写版与雕刻版混合套印的方式印刷,由北京邮票厂印刷。

猴票尺寸为26×31毫米,齿孔11.5度,一版80张(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3)中记载的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

这枚猴票有很强的写实意,装饰性强;大红暖色衬底,增添了节日气氛,又为生肖邮票的设计开了个好头。

首套新邮票、新邮品均蕴有一种“龙头效应”,集邮者的求全心理,往往使这些首套邮品身价不凡,增值可观。

尽管猴票发行之初很多人并未留意,但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地诸多邮市相继建立,集邮所蕴涵的经济意义愈发显露出来,猴票也就随之紧俏起来。

猴年戏说猴文化

猴年戏说猴文化

杭州|生活品质Hangzhou | quality life34 2016.2猴年戏说猴文化亦名吐蕃,其先祖就是以猴为图腾的。

在我国早期女娲“抟土为人”的母系氏族传说中,就出现了泥猴。

相传今日河南的太昊陵,是埋葬始祖伏羲氏头骨的地方,那里出卖的“人祖”,就是猴面人身的。

古代传说中的猴王、神猴,“目光如电”“遍体皆如铁”“力能杀人”,又“喜美酒,往往致醉”,而且在飞行时“如匹练”“半昼夜往返数千里”。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还有这样的记载:“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千岁则变为老人。

”而且猿的寿与蟠桃的寿相连接。

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曾在二万七千年前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住,受到惩罚。

他神通广大,见义勇为,自愿帮助三藏法师取经,一路上斩妖擒怪,获得取经的成这样的情节,正是美猴王——孙悟空故事的前身。

它的形象有点“俏”。

由于猴子像人,所以捏猴车,民间也叫捏“人儿”。

东南沿海一带还顺着当地的方言土语,把猴子的性格形容为“猴子六子”,即滑稽可笑的意思。

民间原有民俗工艺品“三勿猴”,即三只被塑在一起的小木猴玩具,一个捂眼,一个捂口,另一个则捂耳,通过“不正经”的猴儿来讽刺封建礼教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煞是有趣。

它的习性有些“理”。

猿猴崇拜应是较早产生的动物图腾崇拜之一。

这是由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

猿猴外形似人,动作敏捷,善于攀援树木,采摘野果,不仅能给以采集生活为主的原始人提供找寻食物的线索,而且也能放哨瞭望,通报敌情,使人类得以及时躲避凶猛野兽的袭击。

猿猴的习性与原始人也很相近。

这使童年的人类对猿猴产生敬畏、感激和崇拜的心理,并将它们视为神灵加以膜拜。

农历丙申新春佳节悄然来临,根据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今年属于猴年。

猿猴、猕猴、猢猴被人们喜称为“美猴王”。

关于“美猴王”与“喜”(福、禄、寿、喜、财,为中国五种传统俗信)结缘,到底有什么来历呢?它的来历有点“神”。

【猴韵】猴年说猴,中国的猴文化你知道多少

【猴韵】猴年说猴,中国的猴文化你知道多少

【猴韵】猴年说猴,中国的猴文化你知道多少辽报君说liaobaojunshuo送走金羊,迎来瑞猴,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猴子聪明伶俐、活泼讨喜,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文化记忆……今天是大年初五,在猴年里辽报君向小伙伴们说说关于猴子的那些事儿。

猴子为何成生肖猴入选生肖,民间故事传说是老虎向天王引荐的。

那时,老虎早已经入选生肖,一次老虎误入猎人的网,猴子解救其出来。

老虎心存感激,应猴子要求举荐其为生肖。

这个故事当然只是一个传说,可古今学者对猴能成为生肖之一,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十二生肖依照十二种动物的活动时间来确定。

其中,申时( 15 ~17 点)太阳偏西,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

说法二:“申”为什么是猴?也有说申者伸也。

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

说法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申为字像猴之形。

”是又一解。

说法四: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语:“猴者候也。

见人设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因状定猴之名。

说法五:明代李长卿认为,申时与猴子的生活习性有关。

他在《松霞馆赘言》中说:“申时,曰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意思是申时正值日落之际,猴子在此时啼叫并且活动手臂,兴奋异常,所以人们便将申时与这一时段内最活跃的猴子联系了起来。

说法六:明代郎瑛认为,十二地支与十二个动物的性格有关。

他在《七修类稿》中对申猴的解释是“申为三阴,阴性则黠,以猴配之,猴性黠也”,认为猴子聪敏、狡猾的性格造就了它成为当值日落之际、‘三阴”时辰的生肖。

尽管对于申猴的由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猴子以它的机智、灵动、活泼的形象获得人类的认同和喜爱却是一致的。

猴的种类猴,属灵长目动物,灵长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

地球上的灵长类动物只有三种:人、猿和猴。

猿猴的种类众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有六百多个品种。

它们属于不同的进化等级,比较低等的有亚洲的懒猴、非洲的婴猴等;中等进化的猴有亚洲的杂食猴子、非洲的各类卷尾猴等;高等猴类有各种长臂猿等。

金世通告诉你不知道的猴文化

金世通告诉你不知道的猴文化

金世通告诉你不知道的猴文化金世通在猴年说猴,告诉你不知道的猴文化。

本命年的朋友也可以一起来学习下吧。

古文中原没有“猴”字,而是以“候”代表猴,因为猴子聪明、矫捷,每遇猎人设饵诱捕时都先“观望”,不容易上当,后来才加一“犬”边作为区别。

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

古代猴在许多地区受到崇拜。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谓家喻户晓。

在吉祥图像中,猴因为谐音“侯”,被赋予马上封侯、辈辈封侯、封侯挂印的祝福美意。

金世通·金猴聚宝,造型独特、富有艺术价值。

适合本命年或驿马年佩戴,可促进早日获得驿马星动,加官进爵。

人们喜爱猴,因为猴为灵长目动物,通身透着机灵活泼,滑稽有趣。

特别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

《山海经》和《吕氏春秋》上称其为“犭爰”,《抱朴子》中称之为“猿”,至晋文学家傅玄作《猿猴赋》有云“戏猴而纵猿”之句。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猿和猴都可称为“犭爰”。

《楚词》里尚有“猕猴”,晋阮籍作有《猕猴赋》沿承此名。

“猕”音之变异又有先秦时期的“母猴”和《汉书》里的“沐猴”之称,类乎后来的“马猴”“毛猴”之俗称。

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

金世通·金猴聚宝,是一种生活美学,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哲学。

后汉王延寿称其为“王孙”,“胡”与“孙”便与猴结了缘,于是它又有了“猢狲”之名。

《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

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给“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

在自然界,猴子是唯一与人类同属灵长目的动物。

“灵长”意为“万物之灵众生之长”,与其他哺乳类动物相较。

猴子躯体四肢灵活,智力较为发达,与人类体型最为接近。

猴年说猴:看我七十二变

猴年说猴:看我七十二变

032绍剧猴戏表演 袁云/摄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看我七十二变文丨公孙好 沈海滨 图丨袁云猴子的文学史猴年说猴,自然要从生肖开始。

十二生肖,猴曰申猴。

“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

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申,猴也。

”其实,在我国古书中,并未将猿猴做明确区分。

尽管有不同的名称来指代,比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猶、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但“猿”与“猴”更多被视为同义词。

谈诗,最早莫过于《诗经》,其中就有关于猿猴诗句。

《小雅·角弓》中写道:“毋教猱升木,如涂每个中国人的梦里都有一只猴子,从童年开始它便驾着五色祥云迤逦而来,然后在各种比喻、象征中追随我们成长的脚步,直到老去还有人带着自嘲与欣喜而自称“老猴子”。

猴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带着浓重的中国文化基因,渗入民众生活的细节之中。

在猴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以文明的视野来审视猴子。

穿越尘封的厚重典籍,在唐诗宋词的青天白日下,谈论猴子其实也是谈论我们的文化。

猴事七十二变,每一“变”都是人心。

猴年说猴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

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

”这大约是迄今最早的涉及到猴的诗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语“教猱升木”。

当然,这里的猴子似乎不是什么好形象。

《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过猴子,说一个养猴人,拿橡子喂猴,对猴子说:“朝三而暮四”,猴子听后都很生气。

于是,养猴者改口说:“然则朝四而暮三”,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源头,当时指反复无常,用诈术来欺骗人。

虽然讽刺的是养猴者,但猴子的智商显然也很堪忧。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讲了另外一个典故“沐猴而冠”:“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019年猴年说猴作文

2019年猴年说猴作文

取 “ 马 上 封 侯 ” 之 意 . 如 画 着 一 只 猴 子 骑 在 另 一 只 猴 子 的 背( “背 ” 与 “ 辈 ” 同 音 ) 上 , 它 即
第 1 页 共 2 页
表 示 “ 辈 辈 封 侯 ” .
画 九 只 猴 子 攀 牵 或 坐
在 一 棵 松 树 中 , 因 松 树 被 人 视 为 长 青 之 木 , 赋 予 延 年 益 寿 、 长 青 不 老 的 吉 祥 寓 意 . 而 九 ( 久 ) 猴 又 可 以 表 示 长 久 富 贵 的 意 思 . 在 剪 纸
猴年说猴
农 历 岁 次 甲 申 , 以 十 二 生 肖 纪 年 序 列 是 “ 猴 年 ” , 猴 年 说 猴 作 文 . 在 生 肖 纪 年 中 , 猴 是 很 受 青 睐 的 . 猴 年 临 至 , 絮 说 猴 文 化 别 有 一 番 情 味 . 猴 与 人 类 的 缘 分 很 深 . 猴 在 我 国 传
艺 术 形 式 中 , 其 图 案 上 表 现 一 只 猴 子 屈 蹲 在 桃 树 上 , 猴 子 两 只 手 臂 弯 伸 在 耳 朵 两 侧 , 宛 似 一 对 蝠 形 状 , ( “蝠 ” 与 “ 福 ” 同 音 ) , 构 成 “ 福 寿 双 全 ” 的 画 面 . 猴 桃 瑞 寿 . 在 吉 祥 物 中
图 案 中 , 留 下 不 少 猴 形 象 的 印 记 . 例 如 : 一 只 猴 爬 在 枫 树 上 挂 印 , 这 样 一封 侯 挂 印 ” , 小 学 六 年 级 作 文 《 猴 年 说 猴 作 文 》 . 猴 子 骑 在 马 背 上 的 画 , 则
第 2 页 共 2 页
统 文 化 中 占 有 一 定 地 位 . 从 唐 、 宋 开 始 传 统 民 俗 便 以 猴 为 吉 祥 、 显 贵 、 驱 邪 纳 福 的 象 征 . “ 猴 ” 与 “ 侯 ” 同 音 . “ 侯 ” 为 中 国 古 代 的 爵 位 之 一 . 《 礼 · 王 制 》 中 记 载 : “ 王 者 之 禄 爵 , 公 、 侯 、 伯 、 子 、 男 , 凡 五 等 . ” 自 此 以 后 , 五 爵 虽 有 变 化 , 但 历 代 都 有 侯 爵 . 如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列 国 诸 侯 , 秦 汉 时 代 的 封 侯 拜 将 . 人 们 希 望 加 官 封 侯 , 于 是 封 侯 使 “ 猴 ” 增 添 了 一 种 吉 祥 、 富 贵 的 象 征 意 义 . 在 民 间 吉 祥 物

猴年说猴_700字

猴年说猴_700字

猴年说猴_700字
2016年按十二生肖排列,属猴年。

在我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还有禺、果然、独、狨等。

据《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

”侯,是等待、观望的意思,古人猎猴时,在地上埋伏机关,内放食物引诱,而猴生性聪明,知其有诈,怕上当不肯去取,就在树上或高处侯望,待人离去才去取食,于是人们就叫它“侯”。

为了说明它是兽类,后又加上了“犭”旁。

猴为灵长类动物,有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

在我国,有不少猴种被列为保护对象,如金丝猴、台湾猴、法氏叶猴等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猴与我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吴承恩笔下的猴王孙悟空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令人百看不厌。

在我国文学中,更有“沐猴而冠”、“杀鸡儆猴”、“尖嘴猴腮”等成语;有“猴吃辣椒———抓耳挠腮”、“火烧猴屁股———团团转”等歇后语;有“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莫叫猴子去看果,莫叫水獭去守鱼”等谚语。

猴,也是文人墨客吟哦的题材,咏猴诗中之玑珠,妙趣横生。

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大抵因猴与“侯”谐音,侯是古代爵位,《礼·王制》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古人将猴描在年画、剪纸、刺绣上,或绘于什器、玩具、文具之上,如吉祥图“马上封侯”,画面是一猴骑在马上;“封侯挂印”,画面是一猴手提金印往枫树上挂。

猴与舞蹈、戏剧、电视剧也攀上了亲。

早在战国及汉代时,就出现了一种“沐猴舞”,其动作模拟猕猴,以前进后退时曲腰为特点,男女共表演。

汉代还出现“沐猴狗斗舞”,动作上模仿猴与狗斗的形态。

当代,。

猴年话猴

猴年话猴

龙源期刊网 猴年话猴作者:缪士毅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1期2004年是农历甲申年,也是猴年。

猴为灵长类动物,性机灵、活跃、精明,深受人们喜爱。

猴年说猴,更添几分情趣。

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有长尾猴、眼镜猴、长鼻猴、猫猴、卷尾猴、黑叶猴等。

在我国,有一些猴种被列为保护对象,如金丝猴、台湾猴、法氏叶猴、白臀叶猴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豚尾猴、猕猴、熊猴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在猴的家族中,有不少奇闻趣事,如南美袖珍猴仅手指大小,估计为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生活在赤道西非的山魈,是世界上体重最重的猴子;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只名叫“波波”的猴子,在1985年安然度过了它的50岁生日,据说是一只世界上年纪最大的猴子;生长在巴西东南部的金臀猴,目前数量仅数十只,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猴子之一。

猴与我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吴承恩笔下的猴王孙悟空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令人百看不厌。

在我国文学中,有“打虎要力,捉猴要智”、“猴子不钻圈,多筛几遍锣”、“莫叫猴子去看果,莫叫水獭去守鱼”等谚语。

猴,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如李白的“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苏东坡的“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黄遵宪的“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等,堪称咏猴诗中之玑珠,低吟高哦,妙趣横生。

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大都认为猴与“侯”谐音。

侯是古代爵位,《礼·王制》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古人希望加官封侯,猴便成了人们企望升迁的吉祥物,或描在年画、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上,或绘于什器、玩具、文具等之上。

如吉祥图:“马上封侯”,画面是一猴骑在马上;“封侯挂印”,画面是一猴爪提金印向枫树上挂。

北京年节庙会上的小工艺品毛猴、河南淮阳县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庙会上出售的民间泥玩具人祖猴等,也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

而河南澄泥砖雕《西游记》组画中的“石猴称王”,堪称砖雕艺术中的上品。

中国民间故事:猴年说猴

中国民间故事:猴年说猴

中国民间故事:猴年说猴春节将临,举国欢庆新春,今年为“甲申年”,申即猴年。

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的象征,尤为青年喜爱。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猴祖”的说法,古籍如《诗经》、《礼记》、《尔雅》、《庄子》、《列子》、《山海经》、《淮南子》、《世说》等均有记载;笔记、野史、小说等记载尤多。

记载名称各异,遂有猴、猿、猨(音‘猿’)、猱(音‘挠’)、狙、猕猴、禺、沐猴、狖(音‘又’)、参军、王孙等均指猿猴。

《诗经·小雅·角弓》中的“毋教猱升木。

”就是说:猴不用人教,就会攀木,说明古人对猴有仔细的观察。

汉代王延寿撰有《王孙赋》,唐柳宗元有《赠王孙》赋等都是写猴。

人们利用猴的攀缘特点,经过对它训练演示杂技,如宋代陈暘所撰的《乐书》,就有“汉世有猕猴缘杆之技。

”李昉的《太平广记》也有“蜀人阳千度弄胡孙(猢狲),饲养十余头,会人言语。

令骑马作参军戏。

”可见中国的“猕猴戏”由来甚久。

今之耍猴杂技,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

“申,猴也”见于汉代王充所撰的《论衡·物势》中,说明十二属相与十二种动物相配,自古就成为既定规范的习俗。

“申”为什么是猴?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

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申为字像猴之形。

”是又一解。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语:“猴者候也。

见人设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因状定猴之名,也较合理。

自古以来,关于猴的神话、传说,故事非常之多,其中以《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记载最为动人:“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其他如《搜神记》、《齐东野语》、《墨客挥犀》等书,均有此类大同小异的记载。

“断肠”便成为典故,被历代诗人用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年说猴]意涵丰富的“文化猴”徐悲鸿《十二生肖图册·猴》沐猴而冠美猴王皮影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收藏猴年印章文并图:齐志侯天柱灵羊将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

猴年春节,与猴相关的诗、画、生肖物品、年历等早早登场,猴文化遂成为人们的谈资。

中国古代猴被分为许多种类,也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等。

猴生性机灵、好动、通人性,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

猴为申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所谓“申猴”。

据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

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申,猴也。

”“侯”姓出自黄帝时史官仓颉,本为侯冈氏,后简称侯姓。

我国自商、周以降,以“申”为地名、为姓氏的很多,不知是否与猴有关。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属猴,与猿猴有关的人实在太多。

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

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

《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猴吉祥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猴子曾当过图腾,但一直视猴子为吉祥物。

在我国猴年的挂历、台历上,通常都少不了这样的画面: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题字“花开富贵,辈辈封侯”。

显然,这是在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

猴之吉祥在于它与“侯”同音。

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古人希望升官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为此,人们还创造了许多吉祥图案。

例如: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

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

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

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

2016年是猴年生人的“本命年”。

按民间习俗要穿红裤头或系红腰带,一是图个吉利,二是红色“辟邪”。

但年轻人对此已不以为然了。

人们对猴年生人的评价:精力旺盛,活泼好强,处事头脑灵活,敢于坚持真理;竞争意识强,从不随波逐流;女性更是聪明灵动,善解人意。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创造性并具有吃苦精神,倘干事业常是大赢家。

猴宝库诗、成语、歇后语、谚语、戏、姓氏、地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猴的影子。

以“猴”入诗的不少。

如“生不愿封万户侯”、“侯门深似海”、“粪土当年万户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妇孺皆知,脍炙人口;许多成语中也嵌上一个“猴”字。

如沐猴而冠、心猿意马、惊猿脱兔、教猱升木、猴穴环山等;歇后语则有: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树——拿手好戏,猴子骑马——一跃而上,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耍大刀——胡砍等;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

这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

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猴戏令人捧腹。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猴戏剧目中永远的主角。

他敢于反抗天庭、蔑视权贵的气概,和戏弄强敌于股掌之中的幽默感,一直令观众赞叹不已。

以他为主角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曾荣获国际大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得到海内外的广泛好评。

以“猴”命名的地名甚多。

如连云港花果山上的“猴子水帘洞”,黄山上的“猴子观海”,神农架上的“猴子石”,雁荡山上的“老猴披衣”等十分形象有趣,这些形象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中的猴猴在典籍中是有名一族。

《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记载。

当然,猴的称谓不一,据说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

《山海经》、《吕氏春秋》、《抱朴子》称其为“猿”;《诗经》称之为猱,“毋教猱升木”;《楚辞》里有“猕猴”。

东汉王延寿《王孙赋》有“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西晋阮籍有《猕猴赋》,刻画了一个“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纯”、“性褊浅而干进”的猕猴形象,借以鞭挞那些贪求利欲、献技逞巧、人面兽心的小人。

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

《世说新语》云:“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

”“断肠”遂成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诗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

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

柳宗元撰有《憎王孙文》,有“王孙兮甚可憎”等句,托物言志,意在人而不在王孙,与《猕猴赋》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猿猴还会“造酒”,明代李日华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清代李调元在其著作中说:“琼州(今海南岛)多猿……。

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张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宾国。

史言‘沐猴而冠’,以‘沐’为‘沐浴’之‘沐’者,非是。

”(彭竹兵)寓言中的猴“射猴戒友”“射猴戒友”的寓言见《庄子·杂篇·徐无鬼》:吴王渡江狩猎,到猴山,群猴惊走,惟有一猴从容跳跃。

王射之,猴机敏接箭。

于是王命随从射之,猴即死。

吴王以此开导其友人颜不疑说:“这猴子以其机巧灵便傲视我,所以致死,应当引以为戒啊,为人不可傲慢。

”颜不疑果然以此为鉴,终于有所成就。

“猕猴救月”“猕猴救月”的寓言出自佛经(唐代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从前有一群猴子,见到井里的月影,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于是它们一个拉一个,倒悬着去捞月亮,月亮没捞到,他们却坠井而死。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把虚幻当作真实,否则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会付出惨重代价。

“猕猴王”“猕猴王”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六:从前有一群猴子因天旱饥饿,猴王带它们到国王的园子去吃果子,被国王的人包围。

猴王把自己的肢体和树藤连在一起,让数百只猴子从身上通过,救了猴群,自己却耗尽体力,被国王捉住。

“猕猴救人”“猕猴救人”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五(又见于《菩萨本生鬘》二四):一人坠入深谷,猕猴将他背上平地。

那人却想打死猕猴喝它的血。

他用石头打猕猴的头,血流一地。

猕猴却毫无憎恨之意,反而将他送上回家的路。

大约是受这则寓言启发,明代宋濂也创作了一则寓言“衣冠禽兽”(见《燕书》):西王须山中迷路,被一猩猩救助。

后来友人来救他,他却想杀猩猩取血。

友人谴责西王须:“猩猩倒像是人,你却是兽。

”选摘自薛克翘《中国猴文化漫谈》古诗中的猴“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猴的诗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小雅·角弓》)这四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

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

”尽管这不是专门咏猴的,而只是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衬托“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但它毕竟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涉及猴的诗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语“教猱升木”。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一代枭雄曹操在《薤露行》中有“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诗句。

汉灵帝死后,少太子刘辩即位,朝中宦官作乱,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

不料,计划泄露,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张让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前往小平津,后来被率兵进京的董卓劫还。

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引来关东各州郡的兵马起兵讨伐董卓,社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曹操写下这句诗,就是讥讽何进,认为他本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脑子里少根筋还妄想干大事。

在曹操的眼中,猴依然是负面形象。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这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当中的诗句。

时逢乱世,原本是汉室贵公子的王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大约公元208年左右,王粲到荆州投奔刘表,但没有得到刘表的重用,心里感到十分苦闷。

流逝的水波激起清脆的响声,猴猿靠近江岸发出阵阵悲吟。

面对他乡的景物,怀才不遇的王粲触景生情,久客思归的乡愁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他写下的诗句里,用猴猿寄托了他的乡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圣杜甫《登高》中的诗句。

这首诗被誉为唐代第一七言律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时创作的,不仅写了自然的秋,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秋强烈的感情色彩。

杜甫一生飘泊,潦倒不堪,晚景凄惨。

在诗人笔下,秋风劲疾,天朗气清,传来的却是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在杜甫的诗句中,猿是悲苦的。

“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唐代诗人卢仝在《出山作》中写到“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在卢仝眼中,猿猴聪明活泼,一点不怕人,又野性不改,喜欢模仿人类活动。

如果家僮的钓鱼竿丢失了,就一定会是猿猴在作案。

虽然有讽刺意味,但猿猴的顽皮、大胆还是让人莞尔一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