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及孙悟空及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与孙悟空及中国文化
中国的诗人中最著名,也最潇洒的无过于“诗仙”李白,而神话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孙悟空了,在我眼前不知怎么二者常常会重叠。
李白出身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五岁时迁居四川,他的种族问题一直是唐诗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他的思想是兼具儒、道、侠诸矛盾的混合体。而孙悟空竟然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的神通来自于道家,而西行路上一路宣扬的却是佛家理念。李白与孙悟空好像都无法用传统说法来界定身份及思想倾向。正因为这种超越种族与地域的气位,使他们具有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神秘。
李白被称为“谪仙”,其才华无疑是超然绝伦的,孙悟空的通天彻地、神通广大,二者具有同样的“仙气”。而孙悟空本身是一只猴子,而李白身上似乎也和他一样具有着“猴气”。
首先他们都自恃才华而天真得令人无语。孙悟空自认神通广大而自称“齐天大圣”,李白更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异类,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为了实现他“奋起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仗剑专国、辞亲远游”意图“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甚至天真地幻想:“如逢谓川师,犹可帝王师”。意图和封建制度中的君王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这和“齐天”的想法何其相似。
其次作为猴性的另一方米,他们不屑于去做具体的事,也没有足够的耐性和毅力去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孙悟空想做“齐天大圣”,结果做了管“蟠桃园”的园丁,李白像做辅弼(宰相),结果做了“翰林侍诏”,一个写诗作曲的御用文人。不过回头想一下,如果他们真
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以孙悟空的猴子性格一定令王下大乱的,而李白好像除了“谈笑三军却”“调笑可以安储皇”之类的豪言壮语外,也没有什么能证明他的政治才能。按其浪漫主义的性格,即使搞政治恐怕也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实际的操作性,弄得更混乱也说不定。晚年追随志大才疏的李璘导致失败也许就是一个证明。
二者更相像的无疑是其叛逆的猴性了。孙悟空因为嫌官小,大闹了天宫,挥起了金箍棒“造反了”。而李白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能生闷气,乱撒气。于是有了《清平乐》三首之中的“借问汉宫谁得志,可怜飞燕倚红妆”的暗讽,有了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之美的传说故事,最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了。
同时二人又都是孤傲的。孙悟空虽然天上地下的神仙朋友很多,但其大闹天宫,出事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帮他。甚至他的七大结义兄弟也只是闹天空前来和他喝了一通酒就再无踪影了。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也没有人来看望。而李白在长安和贺知章、张旭等结友,号称“酒中八仙”(不知是不是巧合,孙悟空也是“八大圣”),失意时一起饮酒高歌,而李白“放金赐还”时,好像他的酒友视乎也没办什么忙。究其原因他们身边并没有真正的朋友,他们有才华,率真,狂放,人们愿意接近,但是他们二人太超群了,身边的人羡慕他们的才华,,只是亲近地仰望,而不是真正交心的朋友,充其量只能称为“粉丝”。也许李白一生,只有那个小他十多岁的杜甫才是真正的朋友吧。绝佗的李白留给世人的只是一个绝世独立的孤傲的背影。
李白和孙悟空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也许承恩先生在塑造孙悟空的
时候,潜意识中的仿照李白“儒、道、侠”的气质写了“人、仙、猴”的形象。我们很赞赏杜甫的精神品格,但艺术是这样的诡异,有大道德的人,往往让人感到不爽利。于是我们刚向往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更向往“大鹏一风随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的血脉贲张;更向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更向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骨。这种向往是中国文化中名士风度潇洒的背景。也许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中国文人有太多的压抑,太多的不甘,太多的屈辱,,于是有了太多的对于人性的呼唤,有了太多的实现自我的炽热而纯粹的生命之血。
李白和孙悟空不是楷模,但他们是千秋万代的偶像。正如李白的诗,倾倒众生,但无人能学!他本身就是诗的化身,是盛唐的元气,是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人最缺乏的带着野性的人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