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1
《渔父》全词翻译赏析
《渔父》全词翻译赏析《渔父》全词翻译赏析《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渔父》全词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渔父》全词翻译赏析篇1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译文]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出自] 五代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注释:①此词调名亦作《渔父》,《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
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
②浪花:《词谱》、《花草粹编》中均作“阆(láng)苑”。
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有本作“有情”。
千重雪:《词谱》、《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中均作“千里雪”。
千重,千层,层层叠叠。
③桃李:《历代诗余》、《全唐诗》、《诗话总龟》中均作“桃花”。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言春色正浓,春意盎然。
④身:《南唐二主词汇笺》中作“轮”;《诗话总龟》中作“鳞”。
一竿身:一根钓竿。
⑤侬(nóng):指我,江南口语。
快活:《诗话总龟》中作“世上”。
⑥纶:《五代名画补遗》中作“轮”。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句解: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这两句诗写渔父所处的生活环境——船头浪花翻滚如白雪般一望千里;岸上桃林里的桃花,默默地竞相开放,点缀得春日美景如画,万紫千红。
“有意”、“无言”二词用得妙,使“千里雪”、“一队春”成为有意识的活动,给人以新鲜、动感,增强了感染力,读来韵味深长。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①侬:江南一带称自己为“侬”。
②渔父:词牌名,此处亦实指。
这两句是说,渔父孤身一人,生活在船上端来一壶酒自斟自饮,只有一竿竹篙陪伴,还在自我安慰:世上像我这样乐哉优哉能有几人?俨然一幅图画,画面简洁、明朗、素描韵味很浓。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渔父》ppt课件1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
渔父 唐.张志和
如画的河面
西塞山渔翁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归的渔翁
西塞山渔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16岁,写折 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 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 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 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 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渔歌两首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父 唐.张志和
“蒙面”的渔翁
西山渔翁
渔翁夜傍 西宿岩,晓汲 清燃湘 。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一声乃 。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 云相。逐
奇趣的写法
西山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
多余的两句?
西山渔翁
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渔翁
西塞山渔翁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 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世人那得识深意, 此翁取适非取鱼。
你更喜欢哪个渔翁?
心灵净土
《庄子·渔父》
《庄子·渔父》曰: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
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
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
此四患也。
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
为人有八种毛病,做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
不是该管的去管,越俎代庖,叫做总揽;人家不喜欢听、没人理会,还说个没完,叫做佞;迎合对方,捡好听的说,叫做谄;不分是非,巴结奉承,叫做谀;喜欢背地说人坏话,叫做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做慝;不分善恶美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没有原则,用不同的面孔去应对,暗中捞自己的好处,叫做险。
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对外则坏别人的事,对内则伤自己的身,因而有德的人不以他们为朋友,圣明的君主不任用他们为臣。
所谓四患,好大喜功,变化无常,用以沽名钓誉,这是利欲薰心;聪明自恃,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这是贪得无厌;知过不改,逆反心理,越是劝他,他越要坚持,这是很犟;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这是自矜。
这就是四种祸患。
能够清除八种毛病,远离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
渔父__张志和
渔父——[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江面春潮荡漾,夹岸桃花盛开,白 鹭在碧空里飞舞盘旋,鱼儿在绿水中畅游嬉戏。
பைடு நூலகம்
江上有位垂钓的渔翁,头顶着青色的斗笠,身 披着绿色的蓑衣,全不顾细雨斜风,乐而不疲, 忘了回家。
诗歌简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词人开篇便以欢快的笔调热情洋溢的描绘 了江南春天的山光水色。 西塞山前,春水荡漾,桃花盛开,鸟儿盘 旋在碧空之上,鱼儿嬉戏于绿水之中,涌动着 生命的活力,充满着春的无限生机,给人以向 上希望,给人以美的向往。 这两句词在描绘早春时节的美丽图景的同 时,还巧妙地交代了所写景色的地点——西塞 山前,时间——“桃花流水”时节。
诗歌简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这三句词中,词人将作品人物从前两句美 丽如画的背景中浓墨重笔隆重推出,令人读过便 会终生不忘。 一位年迈的老翁,头顶着青色的箬笠,身披 着绿色的蓑衣,尽管清风裹夹着绵绵细雨,但他 依然垂钓不已,乐而忘归。 “不须”二字,用语果断,表明渔翁的执着。 这位渔翁在整首词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 画面十分鲜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诗歌简析
在这首词中,老翁当然其志不仅仅在于 钓鱼,而在于山水之乐,在于追求远离世 俗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张志和早年为官,肃宗时曾做翰林待诏, 后来因事被贬,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 徒”。由此可见,词中的渔翁有可能就是 词人的自画像,词人是在欣赏美景,也可 能是在欣赏自己。
•
诗歌简析
这首词的画面感很强,有青山、桃花、青 箬笠、绿蓑衣,色彩鲜明;又有白鹭飞、流水、 鱼跃,整个画面动感十足且有声有色。足见词 人是饱蘸着情感为我们描绘了这幅极具神韵的 湖山春钓图。尽管描绘得如此声色并茂,却仅 仅出自于白描得手法,足见词人运用笔墨的超 凡功力。
楚辞渔父原文及翻译注释
楚辞渔父原文及翻译注释作品原文渔父屈原既1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3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4。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5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7?”屈原曰:“吾闻之,新沐8者必弹冠,新浴9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10,受物之汶汶11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12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13而笑,鼓枻14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15,可以濯16吾缨17;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18,不复与言19。
[8]注释译文词语注释1.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2.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
3.三闾(lǘ)大夫:楚国官职名,掌管教育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
屈原曾任此职。
4.是以见放,是:这。
以:因为。
见:被。
5.淈(gǔ):搅浑。
《说文》:“淈,浊也。
从水,屈声。
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
”6.哺:吃。
糟:酒糟。
歠(chuò):饮。
《说文》:“歠,饮也。
”醨(lí):薄酒《说文》:”醨,薄酒也。
”成语:哺糟歠醨7.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
举,举动。
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8.沐:洗头。
《说文》:“沐,濯发也。
”9.浴:洗身,洗澡。
《说文》:“浴,洒(xǐ)身也。
”洒,古同“洗”。
10.察察:皎洁的样子。
11.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9]12.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13.莞尔:微笑的样子。
14.鼓枻:摇摆着船桨。
.鼓:拍打。
枻(yì):船桨。
15.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
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
高中语文最新课件-高二语文渔父1 精品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以抒情的笔调,对屈 原(或司马迁)写一段话,寄 托你对他的情思。
择生者,以生践志;
择死者,以死明志。
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汩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 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 纵有多少无奈 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 躺在静湿的江底 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解开你深邃的面 容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着亘古以来的萧条凄 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 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你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 阳光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楚辞· 渔父》
国 魂 屈 原 颂
——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 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 对诸侯。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一个“憔悴枯稿”,一个 “怡然莞尔”, 本文如何表现这不同?其内在原因何在?
对屈原和渔父所持的处世观, 你更认同哪一种?为什么?
①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 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须归。
面对生死难题,司马迁选择 忍辱而生,屈原毅然赴死。这 两种选择中有什么相同的东西?
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殷华军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1
泰州中学 殷华军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余光中
精品PPT课件
请根据预习情况,提出疑难字词,交 流讨论。
精品PPT课件
归纳总结本文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①颜色憔悴 ②形容枯槁 ③何故至于斯 ④何故深思高举
精品PPT课件
2.判断句式特点
① 行吟泽畔 ② 是以见放 ③ 圣人不凝滞于物 ④ 自令放为 ⑤ 以身之察察 ⑥ 受物之汶汶者 ⑦ 遂去,不复与言
精品PPT课件
3.一字多义 于 游于江潭
至于斯 凝滞于物 葬于鱼腹
之 吾闻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 葬于江鱼之腹中
精品PPT课件
而 见而问之
而能与世推移
淈其泥而扬其波 餔其糟而歠其醨 而蒙世俗之尘埃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精品PPT课件
与 子非三闾大夫与 遂去,不复与言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失其所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我与点也
举 举世皆浊我独清 深思高举
函谷举 精品PPT课件
见 是以见放 慈父见背 风吹草低见牛羊
精品PPT课件
问题探讨: 1、本文分别塑造了渔父和屈原的形 象,阅读课文后加以概括。 渔父:古道热肠 ,与世推移,随遇 而安。乐天知命。
分角色朗读
精品PPT课件
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 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浊世, 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 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 的超越。魂魄归去,汨罗江的墨汁中正 气升腾了千年。
精品PPT课件
本课件共有17张PPT, 课件播放完毕!谢谢你 的观看!
屈原: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不苟合, 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五代]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注释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棹(zhào):摇船的工具。
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纶:比较粗的丝。
《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
茧,茧丝。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
此外各本作“满”。
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顷:土地面积单位。
一百亩为一顷。
赏析: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
“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
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
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
“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
“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
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
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渔夫》战国•屈原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赏析】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两句,是《渔父》中的名句,交代了屈原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世人都是迷醉的,唯独我清醒,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那么多人都在同流合污或随波逐流,那么多人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屈原就做不到?因为他的理想是至高至洁的,不允许沾有一丝的污浊思想;况且,他是一个纯粹之人,更不懂俗世庸人的“装糊涂”。
然而,正是由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性格,他才遭人妒忌诽谤,以至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而屈原恰恰又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因此,屈原没有听从渔夫的忠告,甘愿“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
这两句显示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
扩展阅读:屈原的文学成就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李淑贤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苏教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
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 世俗之尘埃乎? ------洁身自好、刚直不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 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
渔 父 《
楚
辞 》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 2、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 态度;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 人生负责的态度。
古今异义词
颜色憔悴
脸色
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
何故至于斯
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可以用来
圣人不凝滞于物
拘泥、执着
何故深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 名作动 ,敲打
特殊句式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 • 屈原既放 被动句 • 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句 • 是以见放 被动句 宾语前置 • 行吟泽畔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 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 自令放为 被动句 宾语前置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 见放。 普天下都浑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 只有我还醒着,因此被放逐。
合本文和学过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孔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 ————文天祥
吾路 将曼 上曼 下其 而修 求远 索兮
虽亦 九余 死心 其之 犹所 未善 悔兮
高中语文 文言文 屈原《渔父》原文、译文
屈原《渔父》原文、译文渔父作者: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赏析
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 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 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 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 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 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 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 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 忘归。“斜风”指微风。
【词赏析】
词中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桃 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 风、细雨等九种景物,构成了一幅 美丽的春雨垂钓图。白色的鹭和红 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 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 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鹭飞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 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 的悠闲自得。
李中的诗词《渔父》译文
李中的诗词《渔父》译文《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译文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
打鱼人家打开房门出来迎接我的到来,小孩子偷偷的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
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的酒喝。
渔人殷勤的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渔船也归来了。
扩展阅读:李中的简介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
字有中,江西九江人。
仕南唐为淦阳宰。
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南唐升元六年(942)与刘钧等同读书白鹿洞的庐山国学,博取功名。
有诗《壬申岁承合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
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
考壬申年为972年,是年诗人赴淦阳任命,经过九江重游故地,写下了这首诗。
又诗人好友孟宾于癸酉年(973)为时在淦阳令的李中自编的《碧云集》作序。
文中也说道:“公理淦民,饮淦水,清白著矣”,可知其972-973年知淦阳,约三十年前读书庐山国学,当在942年左右,是否登进士,不考。
后显德中任淮西某县令。
周世宗南伐,陷于周师,受新命。
六年(959),以兄弟亡故,两亲在堂,上表请归故国,得周帝恩准,弃官归南唐亲养。
宋乾德初任吉水尉,历新喻、安福、晋陵等县令。
开宝五年(972)任新淦县令。
973年任淦阳宰时,编成自己诗集《碧云集》,共有二百余篇,时晋天福中进士孟宾于任水部郎中,为其诗集作序。
未几卒。
《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
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
《全唐诗》编为四卷。
诗人一生多任县级小吏,政治上并不得志,加上连年战乱,亲人离散,朋友远别,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生活上不甚如意。
但诗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在病中,在别离中,在怀念中,在高兴中都忍不住赋诗,有“诗魔又爱秋”、“禅外诗魔尚浓”等句,深思苦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
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林玲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苏教1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 林玲
•精品PPT课件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 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 创作的诗歌总集。 屈原代表作有 《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 《远游》《卜居》。
返回首页
•精品PPT课件
•屈原的遭遇 •皇室贵族 小人谗言
•才华横溢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
•少年得志 两次流放
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的诗 人,政治家。名平,字 原;又自称名正则,字 灵均。出身为楚国贵族。 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 张推行“美政”,改革 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 攻击,被迫去官。楚顷 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 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 遂投汨罗江自杀。
颜色憔悴
脸色(古今异义)
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古今异义)
何故至于斯
到(古今异义)
举世
全,整个
是以见放
被
•精品PPT课件
第2段重点字词: 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 何故深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自令放为
自令:令自,宾语前置,让自己、使 自己。 放:被放逐。 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精品PPT课件
第3段重点字词: 新浴者、新沐者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
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
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
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
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
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 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精品PPT课件
概括情节
•时间:屈原被流放后 •地点:湘江一带 •人物:屈原和渔父 •事件:一次对话,思想的交锋 •结果:开放式结尾
渔父
一、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行吟〕
〔三闾大夫〕。
〔是以见放〕
〔圣人〕
〔不凝滞于物〕
〔扬其波〕
〔啜.(chuò)其醨.(lí)
〔怀瑾握瑜〕
〔弹冠〕
..
〔察察〕
〔汶汶
..(ménmén)〕。
〔常流〕
〔皓皓之白〕。
〔行吟〕边行走边吟唱。
〔三闾大夫〕官名。
〔是以见放〕因此被放逐。
〔圣人〕聪明通达的人。
〔不凝滞于物〕不为事物所拘束。
凝滞,停滞,有拘泥、执着的意思。
〔扬其波〕推波助澜。
〔啜(chuò)其醨(lí)〕喝那薄酒。
啜,喝。
,薄酒。
〔怀瑾握瑜〕喻指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瑾、瑜,都是美玉。
〔弹冠〕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
〔察察〕洁净的样子。
〔汶汶(ménmén)〕浑浊的样子。
〔常流〕即长流,指江水。
〔皓皓之白〕比喻品德的高尚纯洁。
皓皓,皎洁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父
《楚辞》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
2.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2.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方法导读—赏读—拓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思考人生重大抉择。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屈原》歌曲,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二、走近屈原了解屈原走过的人生路
播放《屈原简介》录音
三、导读课文感知形象
提问:文中塑造了哪两个人物?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刻画这两个人物?
明确:屈原和渔父;从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
四、赏读课文把握形象
(一)赏读刻画屈原的文字,探讨屈原的人生态度。
讨论后明确:屈原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坚贞不屈;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赏读刻画渔父的文字,探讨渔父的人生态度。
讨论后明确:渔父的人生态度: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乐天知命、明哲保身、潇洒豁达、超然洒脱
(三)文中塑造渔父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塑造这一形象就是要反衬屈原,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凸现屈原崇高的人格。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1、屈原的死让很多同学都觉得非常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请你为屈原设计几条其他的人生道路。
然后小组讨论,这些路能否行得通?
2、屈原、渔父、司马迁,面临人生的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请联系现实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呢?
六、布置作业:以“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