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预习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学案课文精讲激趣导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
学习要点一、重点1. 重点掌握“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及“之、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
2.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难点1. 领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观。
2. 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风格。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文体知识·序“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2. 走近作品①《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2.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3.品味本文优美清新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一、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2、羲之其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
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3、羲之其事(1)袒腹东床(2)鹅池(3)以书换鹅(4)王羲之书六角扇(5)戒珠寺的故事(6)入木三分的故事二、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高三、曹秀娟一、学习目标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三、【背景资料】1.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2.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
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3.序“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教案7篇
《兰亭集序》教案7篇《兰亭集序》教案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兰亭集序》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兰亭集序》教案篇1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研读步骤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
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
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预习案编号10编:王森审:倪翠英时间:2013.9.21班级:姓名:学号:一、【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三、【课前自学与检测】1、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2、文学常识C级作者王羲之(321~379),字,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因曾官右军将军、右将军,人称“”。
他的书法能继承各种字体的优秀笔法,“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一代新风,被人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有“”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3、创作背景《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状态。
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政治极为黑暗,因此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行,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4、给加点字注音C级癸丑()会稽()修禊()楔子()契合()激湍()流觞()彭殇()管弦()游目骋怀()形骸()嗟悼()感慨系之()虚诞()垂涎三尺()四、【课文知识梳理】C级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导学案 3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导学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文意,学生互助合作质疑探讨重要的文言知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掌握“修、期、次、致、临”等实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品味文中精炼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学习难点]深刻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正确积极地看待生死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衔接]1、解题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
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
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3、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
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
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
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
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王羲之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法,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高二语文教案:兰亭集序学案
高二语文教案:兰亭集序学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语文教案:兰亭集序学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教案:兰亭集序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
二、预习内容
1、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着名书法家。
《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其书法作品《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1《兰亭集序》学案(1)
兰亭集序【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2.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准确流利背诵课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
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多种方法结合解决文本中作者的生命之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旷达胸怀。
2.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学习重难点】背诵课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
【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
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2.“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3.文化常识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
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
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
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
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
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二、重点字词1.加点字注音。
岁在癸.(guǐ)丑会稽.(kuài)山悟.wù)言一室之内流觞.(shāng)曲水游目骋.(chěng)怀禊.(xì)事放浪形骸.(hái)趣.(qǔ)舍万殊兴.(xīng)感之由临文嗟.(jiē)悼彭殇.(shāng)清流激湍.(tuān)2.积累词语: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
兰亭集序学案4
语文必修二学案兰亭集序(1)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第一课时(预习案)一、文体简介(有关“序跋”)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于书序。
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二、作者介绍关于王羲之(1)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杰出的书法家。
(2)王羲之自小文才出众,深得当时学界名流重视。
时太尉郗鉴求婿,遍观王氏子弟,待选者中惟王羲之若无其事,卧东床坦腹饮食自若,郗鉴叹息道:“这才是我真正的佳婿。
”乃以女妻之。
这是“坦腹东床”这句成语的来历,此后人们也把女婿称为“东床”。
(3)王羲之先后在东晋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后人称“王右军”。
(4)晚年,他常和一些道士隐者,游历名山大川,最喜与志同道合之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赋诗。
著名的《兰亭集序》便在此时写成。
(5)王羲之七个儿子,有五个“并工草隶”,以王献之最为知名。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
《兰亭集序》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课时安排:2课时使用班级:A班班别:高一( ) 姓名:学号:学习小组:【预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背诵本课出现的名句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学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二、学法指导1.走近作者: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
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2.文体简介(有关“序跋”)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3.学方法:讲授、探究;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翻译有问题的地方做出标记;3.完成以下练习,不会的或不确定的请做出标记。
字词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________ (2)会稽.________ (3)修禊.________(4)流觞.________ (5)游目骋._______ (6)彭殇.________(7)放浪形骸.________ (8)临文嗟悼..________ (9)娱.乐________(10)清流激湍.________ (11)契.约________ (12)嗟悼..________【答案】(1)ɡuǐ(2)jī(3)xì(4)shānɡ(5)chěnɡ(6)shānɡ(7)hái(8)jiē(9)yú(10)tuān(11)qì(12)jiē dào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兰亭集序》预习案
预习案预习目标: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
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2、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
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癸丑()修禊()清流激湍()流觞曲水()形骸()游目骋怀()趣舍万殊()若合一契()齐彭殇()二、解释下列划线字: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列坐其次()3信可乐也()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6不能喻之于怀()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8齐彭殇为妄作()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①是日也②茂林修竹③所以游目骋怀④信可乐也⑤向之所欣⑥列坐其次四、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1、群贤毕至2、少长咸集3、无丝竹管弦之盛4、一觞一咏5、齐彭殇为妄五、判断下列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3、当其欣于所遇4、不能喻之于怀5、仰观宇宙之大6、俯察品类之盛Ⅱ课堂练习案一、名句填空:1、群贤毕至,。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是日也,天朗气清,。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二、一词多义:①乃重修岳阳楼邹忌修八尺有余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茂林修竹修禊事也②终期于尽度已失期不期修古行有期年③其致一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此人可就见,不可曲致也家贫,无以致书以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④临文嗟悼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⑤列坐其次引次江北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⑥是日也,天朗气清惟进修是急觉今是而昨非⑦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三、复习巩固1.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言必信,行必果C.文信美矣D.便可断来信2.就句子省略的成分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3.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付方09.03【教师寄语】生是一个偶然,死也是一个偶然,在某种意义上说,生比死更难。
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
对于一个坚强的人,痛苦和不幸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2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一、所、夫、修、致、次)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预习资料包1.解题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者,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土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kuài)稽(jī)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尊为「天下第一行书」。
本文作为一篇宴游诗序,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篇首的叙事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下文引出的感慨,议论,思绪深沉,低回曲折,深而不晦。
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情景交融,文简意深,是山水游记散文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2、作者介绍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字逸少。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
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兰亭集序》学案24(语文版必修3).doc
《兰亭集序》导学案【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结合作品背景,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思想感情。
【导学流程】【课前预习】参见学案设计【课堂研习】一、导入课文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三、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思想感情。
四、赏析第一段1.齐读第一节,思考: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从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美景几个方面考虑。
2.指名学生评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3.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文人高雅之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以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临清赋诗,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旷达情怀,表达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4.齐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并加以评析。
在这里,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
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
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5.再读第一段。
(女生读)五、研读第二、三段1.齐读第二、三段,思考讨论:纵观全文,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什么样的看法?讨论后明确: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
兰亭序集预习学案
兰亭序集预习学案兰亭序集预习学案【自读导言】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
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1、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2、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3、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1、根据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知人论世)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名句,掌握“修、次、一、所以”等词的多义性;2、诵读,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探究其原因,理清行文思路;3、感悟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树立积极进取人生观;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式;2、诵读,把握情感变化脉络;教学难点1、感悟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学授时一课时课前预习一、字词正音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会kuāi稽jī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感慨系xì之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情形(一觞一咏)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随堂演练:归纳整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一词多义修: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整治)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3、词类活用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7课 兰亭集序学案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7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积存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情景融合、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在反复的朗诵中,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得作者情感。
一、了解作家作品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迁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为“书圣”。
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假设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绩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有效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及其高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进程、写作目的、要紧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情形,帮忙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明白得。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二、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那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那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以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确实是《兰亭集序》。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癸.丑( ) 会稽.( ) 修禊.事( ) 清流激湍.( ) 流觞.曲水( ) 形骸.( ) 悟.言( ) 趣.舍( ) 虚诞.( ) 彭殇.( ) 2、翻译以下句子。
①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因此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教师和同窗探讨解决。
一、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点,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二、文中“信可乐也”句中的“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第三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二、全文在亦“乐”亦“痛”当中抒发了一种如何的情怀?第一部份:点叙宴集盛况(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预习学案
一、运用字、词典,疏通全文,读准句子,尝试口译全文,标出难解字词(读一读、译一译、标一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癸.丑()⑵会稽
..()⑶修禊.()⑷激湍.()⑸流觞.()
⑹行骸.()⑺趣.舍()⑻骋.怀()⑼彭殇.()⑽嗟悼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⑴列坐其次
..古义:
⑵俯察品类
..之盛古义:
⑶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古义:
⑷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古义:
⑸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
3.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群贤毕至⑵少长咸集
⑶一觞一咏⑷所以游目骋怀
⑸足以极视听之娱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⑺齐彭殇为妄作
4.一词多义(查字典梳理)
信
修
二、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晋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家,被后人尊称为“”。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3、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写写自己的人生观(想一想,写一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