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疏通文意,体会作者“乐-痛-悲”的情感历程。

3、体会作者感叹人生苦短、时不我待较为积极的人生观。

4、积累本文的优美词句,并尝试运用。

二、时代背景导读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三、基础知识导学

(一)、文学常识

1、有关“序跋”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2、《兰亭集序》作者,字,(时期)琅邪临沂人。

有之称

(二)、朗读课文,掌握下列重点词句:

1、给加点字注音,并翻译词句

会稽.()山

癸.()丑:

修禊.():

流觞.():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临文嗟.()悼: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信可乐也:

2、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今:

是.日也

古:今:

向.之所欣

古:今:

3、句式判断

1)死生亦大矣。()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志一也。()

4)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6)悟言(于)一室之内。()

4、词类活用

(1)、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

齐:

三、(三寻三议)

研读分析文本,培养从文本中找关键词句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读第1段,思考:

1、一寻“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文中寻找关键词句作答。

2、一议这种感情从何而来?

(二)读课文2段,思考:

1、二寻文章前面写乐,这里感情突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关键词句作答。

2、二议这种感情从何而来?

(三)读课文3段,思考:

1、三寻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寻找关键词句作答。

2、三议这种感情从何而来?

四、巩固提高

(一)、名句默写

1、仰观宇宙之大,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4、是日也,惠风和畅。

(二)翻译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五、拓展练习

本文语言的简洁优美是一大特色,请学以致用,使用本文中的词语,结合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写一首小诗。

参考答案

一、

1、叙、引、引言、前言

2、王羲之、逸少、东晋、“书圣”

二、

1、字词略

2、古:旁边,水边。今:次序。

古:这。今:判断词。

古:过去,以前。今:方向。

3、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

4、极:穷尽。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把……看作什么一样。数词活用作动词

齐:把……看作相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三(一)

1、“信可乐也。”乐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与贤人交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环境优美,活动高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俯察”,“足以极视听之娱”。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在这里极力抒发了生之快乐。

(二)

1、岂不痛哉!”痛

2、第二段中,由“乐”转“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低头抬头之间,一辈子就过去了)(中心句,接上启下)。“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暂得快然”“所之”“既倦”→“向之所欲”,“不能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

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

1、“悲夫!”悲“

2、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但是,作者在文中写出了相反的看法。“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悲来自于对生死问题的看重,因为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因此要珍惜人生,乐观进取。否定了糊涂名士们“一死生”“齐彭殇”的玄理虚无主义。

四、巩固提高

(一)、名句默写

1、俯察品类之盛。

2、齐彭殇为妄作。

3、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4、天朗气清

(二)翻译(略)

五、拓展练习环节

例:《读兰亭》

贤雅休禊聚兰亭,

亦觞亦咏畅幽情。

取舍万殊叹俯仰,

世殊事异犹同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