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所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近邻的冲击
——读《“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所感
10101110224 金天
1862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的历史新起点,这一年是在北京政变之后的同治改元,因此是同治元年,中国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地方藩王发起尊王攘夷号召倒幕,锁国百年多的日本也面临了和中国这个老邻居相似的困局,那就是如何在西洋文明的冲击下以得生。

因此在日本开国不久,1862年德川当局就派了“千岁丸”官船率团来中国上海考察,时间为两个月。

这两月里留下了大量的日本船员记录的见闻集,展现和见证了上海,这个中国当时最为典型的对外开放门户,在华洋文化交织下的新影。

视角范围虽然只有江南的一隅——
上海,但是这片小小的地界,却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性文明。

它呈现的虽是华洋两界不同的建筑、市政、环境等风貌,而更深的,体现的是两种文明对比之下的巨大反差,是先进和落后之别。

也让日人看见了近代文明带来的震撼,这是对于日本之后的维新,效法西洋的一次先声,给了日人一次巨大的文明教育,和无限启迪。

其中最吸引我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上海当时的社情,以及日人此行时的心理活动与想法感受。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对上海现在的繁华很自豪,同时又对过去的旧上海风貌很感兴趣,毕竟这是上海成长崛起为世界都市的一个过程。

上海在近代开埠以前,就已经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重镇,纺织业等十分发达。

又由于战略位置处于南北海岸线的中心,交通便利,使得上海在日后的历史舞台越发显得重要。

因此洋人开我国门圈我租界,首选便是上海,尤其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区域。

上海因此被分割为老县城的华界和洋人租界区域,而租界区域里又分着华洋不同居住区。

这种独特罕见的城市布局,使得日本藩士十分感兴趣,他们走到各处,都喜欢记录下看到的一切。

根据他们所记录的,那时上海的防卫力量布局是吊诡的,没有炮台的吴淞口,把持的却都是外国炮舰,扼守着大清的长江入海口,
而上海县城却是壁垒森严,严防的是自己的国民。

吴淞口聚集着大量不同国家的据点,官方说这是“以夷制夷”的手段。

这种弱国海防论对日本藩士来说是十分触目惊心的。

一方面,他们惊叹老大帝国辉煌不再,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对西洋人的武器感到恐惧,为日本的命运做更多的思考。

再然,他们在城里看到的上海外国租界——
“夷场”,是高楼林立,马路整洁,各种新式的市政工具琳琅满目,另人不得由衷赞叹。

就如名仓予何人写的:“上海夷场,甚广袤,大屋宇,结构极宏森,其数几千百屋云”。

这样的视觉冲击,令他们对于国门开放所带来的城市面貌变迁更多的充满了肯定,而减低了疑虑。

因为相比较之于租界,华界的脏乱差令他们倍感不适。

“粪芥满路,泥土埋足,臭气穿鼻,其污秽不可言状”这几句话充分表露出一种嫌弃之感。

虽然他们也赞叹上海的繁茂与规模之大,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以官府为主而以市井居民为主,但是喜爱干净的日本人是不能接受这种对比之下的不卫生的。

不少船员在喝了不洁的水后病死在了上海,这更加对他们是一种刺激。

他们更加深刻了解到,上海哪怕繁华到船都数不过来,商馆如何之多,那也只是一种外围的表象,是属于洋人造就的,而上海本地居民生活的环境,依然很是恶劣,两种文明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诚然应该感谢日本人的记述,不论到底是不是有夸张,但他们的心细让人有目共睹。

对上海城市的规模、人员聚集情况都给予了数字的约概,是对于上海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是对外国在上海的殖民历史的生动描述。

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所谓上海比大阪还繁华,和东京无异,更是可信,足见上海在远东即将作为一个巨大都市,缩影已经初步显现。

而关注日本随行船员在日记和见闻录中透露出的心声,则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审视我国当时世情民情的绝佳方法。

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文化相近的民族。

在历史上曾经与我国交往密切,关系特殊。

记得葛兆光教授在《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当中就曾提到,自17世纪中叶明王朝终结以后,日本和朝鲜对于中国,情感态度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宣告了传统文化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的断裂瓦解。

当时不少中国商船去日本长崎做生意的时候,就已经
感觉到了日本对于清人发自心里的蔑视,觉得他们不再代表中华,是野蛮无知的;同时认为自己继承了真正中华的“衣钵”,甚至拿出来传自唐朝的服饰来讥笑留着辫子、服饰已易的清人。

有了这样的感情基调以后,就不能指望日本能像自古以来的那样尊奉中国。

对朝壬辰之役已经代表了日本不再畏惧老大帝国,而是一种后来居上,企图平起平坐的心态了。

这样的想法在平民心中尚且如此,那么在官僚、统治者那里更是如此,作为官方派遣来沪的“千岁丸”,其船员也应该具有如是的一种心态。

他们发现,上海、清朝在西方文明的映衬之下,日益的显得衰败无比。

这个由吴淞口不设炮已经得到体现,说明中国已经得了恐洋症;而对自己臣民的严格防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不自信。

纳富介次郎发现看守上海城门的法国人旁晚闭门后让日本人通过而不让当地人通过,甚至官员也被法国人用手杖连击数下阻于门外,不禁叹道:“呜呼,清国已衰弱到如此地步,令人哀叹。

”更震惊的是团员峰洁说的那句:“清兵卒敝衣、垢面、徒跣、露头、无刀、皆乞食,没有一个有英勇气概可见。

像这样的士兵,我一人可敌五名。

若给我一万骑,率之征战,可纵横清国。

”这样的一个曾经日本上古学习的对象,落到这个地步,不知是同情好,还是作何感想,只能用“哀其不兴,怒其不争”来形容吧。

同时,对西洋文化和近代化的憧憬深深根植在了这些能够出国考察的藩士心中。

当然,作为同属一个文化圈的国家,对于中国的各种情况,他们还是很关注和留意的,心细而好问的他们,仔细记录从中国人那里问来的学校制度、科举制度、文物官员回避制度、医药制度等等情况,并与日本国内作比较。

这显示了日本人同样的一种危机感中的进步意识,要不落得中国的下场,就一定要知道中国为什么会这样,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至于日本也同样在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战争代价,也要捷足先登,未雨绸缪,对进步的东西要及时吸取,对于落后的东西要舍得淘汰和摒弃。

日本就这样,在东亚文化圈的边缘开始离心转向,不再只是望闻中国这个曾经的中心,开始翘首等待西方文明的滋润。

日本开国之后对于开发的力度和积极性主动性之高,与中国对于洋人的那种文化歧视截然成了对照对比,而明治维新改革后的日本迅速发展,至少证明了在选择道路上,日本比中国更明智,因而结果比中国好。

毋宁说崇洋会导致
自身文化的衰弱,日本人实实在在的是享受到了近代文明的滋润和好处,经济发展,民生幸福上升,一切似乎都在奔驰前进。

日本对华既是亲切,又是轻蔑,这是因为它身处在两强(中华——
西方)之间的独特位置而产生的情绪。

之后这种情况的发展是很遗憾的,那就是同情感的渐渐退去,而征服欲(或者说与列强共同瓜分之欲)的步步增强,最终导致了中日的战争悲剧。

这些都是后话了,归根结底,这次“千岁丸”之旅在主要的意图上,是友好善意的,是来研究中国的,所以他们收到了中国人的欢迎。

用“两千年玉帛,一百载干戈”这句话可以很好形容,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是双方外交历史长河中的主线,互为师生彼此学习,才是两国社会共同进步的方向指针。

这样一本异国之书,这样的一次友好之旅,让中国更加了解近邻眼中的自己,让日本更加看清强国之路在何方,也更加能惜知彼此。

它为这段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得以现在我们来了解处于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上海社会风貌和晚清社情,是具有独特的史学贡献的探索。

最后我想说,中日是永远的邻居,这是天赐的安排,那么就让彼此更多的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为下一个世代,照亮和谐与幸福的前程。

参考文献:
【1】葛兆光:《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版。

【2】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
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