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为调查地,从就业渠道、务工目的、工作时间、工薪报酬、工作环境和合法权益等方面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状况作了详细深入地分析。
结果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的就业形式,务工目的在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基础上因年龄段而显现出差异性,工作与加班时间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工作报酬低,工作环境不理想,合法权益频受侵害。
究其原因,城市管理体制与外来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间的不平衡性是其宏观原因,而外来务工人员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则是其微观因素。
一、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况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又称作“农民工”、“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
他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这一群体工作状况令人堪忧:劳动就业受限制,工资报酬低;工作环境差,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劳动强度大、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接受文化教育机会少,经济赔偿难以落实等,这直接影响着其生存状态改善的同时,又势必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伴随改革进程,上海市成为“国际都市”,同时已成为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据最新统计,2008年,本市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888.46万人,比上年增加30.38万人,增长1.6%。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371.0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为517.4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由上年的26.9%上升到27.4%。
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社会学家形象的称为上海市现代化建设的“手脚架”。
但有关调查也反映,这一群体的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社会保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甚至被冠以“捞佬”“捞妹”等鄙视的称呼。
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根据最新的数据,现在全国有数百万的外来务工青年,他们从全国各地涌向沿海和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他们的到来给城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青年的状况,我们对数百名外来务工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一、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1.年龄结构调查发现,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是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
其中,20~25岁的青年人占比最高,占到了总体的45%左右。
2.性别比例外来务工青年中男性占比远远高于女性,调查显示男性占到了80%以上,女性占比仅仅为20%左右。
3.文化程度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调查显示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到了总体的16%左右。
二、生活状况1.居住状况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大多数选择住在工厂宿舍或租房子。
其中,工厂宿舍占比较大,租房子的人数比较少。
2.收入情况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普遍较低,调查显示,月收入只有2000元以内的人占比最高,约占到总体比例的60%左右。
3.精神生活由于长期疏于家乡,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比较单调,他们除了工作基本没有娱乐活动。
三、健康状况1.身体健康调查发现,外来务工青年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比较良好。
但由于工作累、睡眠不足等原因,一些人发生了疲劳、失眠等身体不适。
2.心理健康由于长期的单调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部分外来务工青年产生了情感问题,如孤独、抑郁等。
四、对未来的期望1.自我发展调查发现,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都渴望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如培训、晋升、涨工资等。
他们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提高,可以取得更好的职业前景和人生路程。
2.梦想生活外来务工青年的梦想生活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如有足够的资本去创业,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让亲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等方面。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外来务工青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外来务工青年也需要自己积极面对现实和未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迎接挑战和发展机遇。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对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就业状况: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从事低端劳动力工作,如建筑、清洁等行业。
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较低,许多外来务工者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社会保障待遇有限。
2. 居住条件:外来务工者通常居住在工厂宿舍、出租屋或拥挤的低收入社区。
居住条
件非常简陋,缺乏基本设施和卫生条件。
3. 教育问题:许多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无法享受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只能就读于
劳动力子女学校或民办学校。
教育质量有限,教学条件差。
4. 医疗保障:外来务工者很少能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他们通常只能自费就医或
寻求廉价的医疗服务。
5. 社会融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务工者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他们往
往面临歧视和排斥,缺乏社会支持和保障。
总体而言,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较为困难。
他们在城市中承担重劳动、低收入、缺
乏社会保障和受到限制。
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保障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资源,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发展。
外来务工青年生活状况考察报告
【导语】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定的科学标准,亲⾃进⾏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章。
以下是整理的外来务⼯青年⽣活状况考察报告,欢迎阅读!【篇⼀】外来务⼯青年⽣活状况考察报告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收⼊500元以下;⽤⼯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和⼯伤医疗保险的寥寥⽆⼏;他们缺乏⾃⼰的⽂化和教育活动阵地,他们的孩⼦⼊学不得不“打游击”;在烈⽇下挥汗如⾬⼲着重体⼒活的他们,希望靠⾃⼰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成为被⼈尊重的独⽴的⼈,能够像“城市⼈那样”活着……共青团**省委近⽇公布的⼀项调查表明——XX百万外来务⼯者活得好⾟苦。
时下正值酷暑难当的季节,⼤多数市民呆在空调房⾥享受清凉,⽽那些在烈⽇下露天⼲着重体⼒活的民⼯兄弟⽇⼦却极难过。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他们的⽣存状况如何?他们跟农民和市民相⽐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记者⽇前对他们的⽣活状况进⾏了较全⾯的了解。
在长江路拆迁⼯地,记者看到了不少年轻民⼯,与城市同龄⼈相⽐,酷暑下他们的⽇⼦要艰难得多。
他们⼏⼗个⼈睡在⽤⽊板拼起来的床上,不少⼈没有蚊帐和电扇,更没有卫⽣间,要洗澡只得避开其他⼈对着⽔龙头的⽔冲,内急了只得跑到离⼯地数百⽶的公厕去。
晚上10点多钟,记者经常看到他们三三两两地睡在马路边上,他们告诉记者,⼏⼗个⼈睡在⼀起太热了,出来起码透点风。
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数不胜数。
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区保洁员、建筑⼯地的⼯⼈、理发店的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活中扮演重要⾓⾊的“⼩⼈物”,⼤部分来⾃外地,⼲着绝⼤多数城市⼈不愿⼲的活。
团**省委近⽇公布的⼀项调查表明,XX有120万外来⼈⼝,他们绝⼤多数从事建筑、饮⾷、美发、保洁、经商、收旧等⾏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
据了解,在XX100多万外来务⼯青年中,30岁以下的占了82.2%,他们中初中以上⽂化程度的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每⽉收⼊在500元以下。
青年务工调研报告
青年务工调研报告青年务工调研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到外地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为了解青年务工群体的状况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对象主要是在外务工的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的青年。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了100份有效问卷。
首先,我们了解到,青年务工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外地务工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并希望通过储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此外,还有一些人选择外地务工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青年务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
首先,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外地务工遇到了生活适应困难。
他们不习惯陌生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缺乏社交圈子。
此外,由于赚钱的压力,他们往往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疏远。
此外,青年务工还面临劳动权益保护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外地工作时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包括低工资、长工时和严重的劳动强度。
他们普遍认为,青年务工群体的劳动权益保护亟待加强,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对青年务工群体的关怀和帮助,包括提供住宿、就业和生活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外地生活。
其次,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保障青年务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青年务工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综上所述,青年务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有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加强对青年务工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保障。
外出务工青年调研报告
外出务工青年调研报告刘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青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不仅让他们的生活面临困顿,也为社会埋下了不容忽视的不稳定因素,这次利用暑假对周围的一些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走访问卷,更加全面了解他们生存的困境,深刻地认识了当代社会的隐忧。
一、外出务工青年的工作状况1.工作环境较差,工资水平低,福利无保障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例如建筑,运输,纺织等工种,这些劳动强度大的体力活,工作环境一般较差,较脏。
然而工资水平并没有与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相适应.三险一金基本没有企业去愿意替他们缴纳,甚至有些老板拖欠工资。
2.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加班费达不到国家标准,精神生活匮乏由于在工厂的基本工资低,他们常常是靠加班提高自己的工资,有的每天的工作量甚至超过十二小时。
但超额的劳动虽然牺牲了他们难得的休闲时间,但却没能拿到应得的报酬。
一般加班费只是在平常工资上稍稍增加,甚至不加。
工作外的娱乐生活匮乏,致使部分务工人员白天像机器人,晚上像木头人。
内心压抑而脆弱,去年富士康接连的年轻工人自杀事件,不能说不与此相关。
二、年青外出务工人员对未来的憧憬与现实的冲突1.身份认知的迷茫与失落80后90后的务工者,一年的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城市里,他们喜欢城市的繁华,习惯城市里的节奏和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也穿名牌,喝红酒,去迪厅。
他们来自农村但他们普遍不会务农,更没想过回去务农。
他们对于农村的眷恋,常常是那里的亲情,而不是像父辈们一样眷恋那里的土地。
他们想要脱离农村,但城市却还没有接纳他们的准备。
过着和城里人一样节奏的生活,但依然被贴上农村的标签。
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让他们免不了对现实的尴尬和对未来的迷茫。
2.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心理落差及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犯罪冲动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基本属于生活在城市的低收入者,但他们有时尚的消费观念,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但往往自己的工资应对高消费时显得捉襟见肘。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社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2. 分析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3.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状况。
三、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城市内的10个拥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业区进行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数据。
四、调查结果1. 就业岗位分布: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50%)、建筑业(20%)和服务业(30%)等行业。
2. 就业形式: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以正式雇佣形式(60%)就业,还有一部分以临时工(25%)和合同工(15%)的形式就业。
3. 就业稳定性:45%的外来务工人员曾经经历过多次换工作经历,其中60%是由于工地停工或岗位调整。
4. 工资待遇: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月工资为2500元,较低工资水平也是他们就业的主要困扰之一。
5. 经济压力:70%的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销。
五、就业问题分析1. 影响就业的因素:缺乏职业技能、教育水平低、语言不通和歧视等因素给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带来了困难。
2. 就业短期流动性: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多次短期流动。
六、政策建议1. 提高职业技能: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 加强教育支持:提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3. 完善就业保障: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减少非法用工和欠薪现象。
4. 改善公共服务:建设更多的公共托儿所、医疗服务点和住房保障,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
七、政策推行需求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和扶持力度。
2. 企业责任:企业应承担起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责任,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 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应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推动改善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条件。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城市的工厂和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访问,并发放了1000份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生活条件、社会支持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在参与调查的外来务工者中,男性占62%,女性占38%。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年轻人。
受教育程度方面,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
2.工作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外来务工者从事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
其工作时间长,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占比高达74%。
工资水平较低,超过一半的外来务工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3.生活条件住房状况较为拮据,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住在工地或者集体宿舍中,占比超过80%。
宿舍条件普遍较差,室内空气质量差、卫生条件欠佳等问题普遍存在。
4.社会支持四、调研结论1.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不尽人意。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工地的监管,确保外来务工者的工资待遇合理,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
2.拓展外来务工者的社交圈子,增加他们与当地居民的接触,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政府可以引入更多的社区活动和文化娱乐项目,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机会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和退休保障,减少他们在生活遇到困境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
4.改善外来务工者的住房条件,提供清洁、安全和舒适的集体宿舍,提高宿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外来务工者的居住需求。
五、调研建议1.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法律教育和知识普及,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渠道。
2.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改善中,提供相关服务和帮助。
3.加大对外来务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青年由于工作压力、社交关系等问题,常常面临焦虑 、抑郁等情绪困扰。
心理适应问题
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外来务工青年需要面对 心理适应问题,如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语言沟通等。
自我认同和归属感
外来务工青年在新的城市中,需要建立自我认同和归属感,这对 其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他们意识到社会保险对自己的长 远利益至关重要,因此积极参保 。
对于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他 们有了更敏锐的察觉能力,积极 向有关部门反映。
权益保障需求
法律援助
外来务工青年在面对权益受损时,需要法 律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培训机会
他们希望获得更多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的 培训机会。
子女教育
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希望能获得更 多支持,如公立学校的名额等。
居住条件
居住类型
多数外来务工青年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或 合租房中。
住房条件
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存在住房面积小、设施简陋 等问题。
居住环境
居住周边环境较差,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
03
教育和培训状况
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
大部分外来务工青年只有初中毕业,其中一部分人 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继续升学。
研究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对于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促进城市 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为制定相 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
02
外来务工青年基本状况
人口特征
年龄结构
外来务工青年的年龄结构以 80后、90后为主,其中90后 占比最高。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中国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社会融入、职业发展和社保福利等方面的困难。
本报告旨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有关改善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建议,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融入。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规模持续扩大。
这些外来务工青年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而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从事低技能劳动。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自身的发展和融入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
调查结果:1. 外来务工青年队伍规模庞大: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持续增长。
这些青年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2. 社会融入存在困难:调查数据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中面临着社会融入的困难。
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身份认同等因素,他们往往被边缘化,很难融入城市社会。
3. 职业发展受限: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从事的是低技能劳动,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他们普遍缺乏职业培训和提升机会,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4. 社保福利待遇不公平:外来务工青年普遍面临着社保福利待遇不公平的问题。
他们通常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保福利待遇,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建议和展望:为了改善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职业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职业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
2. 推动社会融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与本地居民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
提供一些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3. 改善社保福利待遇:政府应制定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保政策,确保外来务工青年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保福利待遇。
同时,鼓励企业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更多的社保福利。
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有限公司团委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团中央“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和团市委将今年作为“服务年”的有关精神,更好地服务外来务工青年,从而传递党团组织的温暖,引导这批青年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付诸了有益的实质性工作推进。
(一)深入调研,提高认识,明确共青团组织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职能定位。
自团中央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以来,华申集团公司团委一方面根据团市委的有关精神,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司所属各企业中外来务工青年的实际,组织力量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了当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新的时代特点和各种需求。
专门成立了由集团公司团委委员和相关单位团书记组成的“外来务工青年课题工作小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高认识,不定期的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所涉及的队伍状况、青年需求、工作难点和具体操作进行专题研讨。
集团公司团委经常带领“外来务工青年课题工作小组”的成员多次深入外来务工青年中,到他们工作的车间去,到他们生活的宿舍去,与这一群体“零距离”接触,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他们交知心朋友,直接倾听外来务工青年的呼声和要求。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调查和研讨,指导了今后的工作。
华申集团公司团委确定了为外来务工青年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学习成才,鼓励他们岗位建功,支持他们合理要求的工作职能定位。
(二)领导重视,横向协作,促使全公司各个方面共同关心外来务工青年工作。
服务好外来务工青年,光靠共青团一方之力是不够的。
集团公司团委积极争取和依靠党政的领导,动员各方力量,注重横向协作,定期向党委汇报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进展情况,集团公司党委高度关注。
今年1月,由党委所召开的华申集团公司第一次青年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到了外来务工青年工作,同时把这一方面的工作放在了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高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集团公司团委还带动基层团组织主动会同相关企业的党政领导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沟通与协商,形成共识,取得了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企业的有关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精心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根本状况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
成因及对策1:问卷调查法2:主要以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
调查好外表,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
也就是说。
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
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
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
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立、农民养老问题。
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立的意愿比较强烈。
1、农村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兴旺地区经济开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开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最新-关于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精品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内容提要外来务工青年工作是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工作,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工作。
近年来,一大批外来务工青年参与了上海纺织的创业,他们立足本职,勤奋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
在各级党政领导共同关心和重视的前提下,共青团组织作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有必要研究好、策划好、部署好、落实好这项工作。
本文立意于以先前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为基础,对华申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感性的或理性的剖析,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已付诸实施的工作措施及具体做法,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外来务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
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关注着这方面的问题,如团中央于1997年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今年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实施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将这件事作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事情来对待,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我司外来务工青年的总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达1500人之多,其中团员数为65名。
在许多企业的一线职工队伍中,外来务工青年占有较高的比例,甚至以这支队伍为主。
由此可见,当前抓好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华申集团公司团委在前阶段以所属4家企业为施测对象,对35周岁以下的外来务工青年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共回收277份调查问卷。
同时还辅以了大量的个别对象访谈及座谈等。
调查问卷绝大部分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共49题。
本文首先采用较为严格的以客观、实证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方法,对企业内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作一剖析。
一、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分析一基本状况1、性别和年龄构成以25周岁以下的女青年为主。
在此次参与调查的277名外来务工青年中,男青年占83;女青年占917。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李楝开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渐渐地成为了城市的建设者,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我市就业,生活,慢慢的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我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成为推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外来务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的我市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学习状况基本情况,近期,我通过走访,问卷和电话等形式,对我市个别外来务工青年学习基本状况开展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二、调查时间:2012年3月28日——2012年5月8日三、调查地点:从化市新世纪广场四、调查对象:从化市新世纪广场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五、调查方式:访问调查、问卷调查、间接询问(一)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3名外来务工青年主要来自郊区,农村等地,年龄20-30岁,谋取就业渠道方面,基本上是通过熟人和老乡介绍或者企业直招到目前的工作,月收入在1500-2500元。
调查表明,这3名外来务工的青年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只有小学或者初中还没到的文化,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不求过多的回报,只是在本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
没有过多的考虑去再接受别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去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来适合社会的工作资源和发展。
我们作为这个城市的主人翁更应该打造一个和谐的就业环境,来关心一下外来工青年的生活,就业和外来工青年的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平稳的心态,是促进我市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手段和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风向标。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主要特点1.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状况与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尚有差距。
在访谈中,他们对学习状况和工作健康和收入状况只有2名外来务工青年表示感觉“一般”,1名认为自己收入学习水平较低。
被调查的外来务工青年,均有认为“自身技能和学习状况有待提高”,他们希望国家会有这么一些职能课程能免费提供给他们就读,或者迫切希望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更有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能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
势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
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
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三年以上的占,二年以上的占。
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永远不回乡的”占,表示“说不清”的占。
三项之和为。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
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
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
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
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
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扩大为1995年的1:。
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
在本次调查中,有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施展才
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
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
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和,三项相加为;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
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
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
比1997年上升了。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
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
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上海(26)、烟台(14)。
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其次为25-28岁()、19-24岁(27)、岁()。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就业。
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
从事个体经营的占,四项合计为。
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
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在接受本次调
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400元至799元的占,800元至999元的占,1000元至1999元的占,2000元以上的占。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
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回答没有收入的达,两者之和为33。
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
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
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的外来务工青年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和,三项之和为;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