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所得税——效率与公平的再探讨

合集下载

负所得税问题

负所得税问题

负所得税问题【摘要】负所得税是一种政府通过给予低收入家庭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来提升他们的收入的政策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负所得税的概念,探讨了其实施方式和影响。

然后分析了负所得税在社会中引起的争议,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国际比较。

结论部分总结了负所得税的作用,对其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并讨论了负所得税的合理性。

负所得税的出现为缓解贫困和促进经济公平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但其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争议。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负所得税政策,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负所得税,背景介绍,定义解释,研究目的,概念,实施方式,影响,争议,国际比较,作用,推广前景,合理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负所得税政策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旨在通过将税收分担转移到收入较低的家庭,来实现税收的社会调节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负所得税政策在欧洲和其他地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负所得税政策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也逐渐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在国际上,负所得税政策的实践经验丰富,相关研究和案例不断涌现。

各国在实施负所得税政策时,通常会考虑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税收制度的特点以及政府的财政实力等因素,以制定符合国情的具体政策措施。

1.2 定义解释在负所得税问题中,定义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负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低收入个人提供的补贴性税收政策,其目的是通过给予低收入群体财政支持,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负所得税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在税制中引入负税率,让低收入人群在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负所得税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似的,即通过给予低收入人群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增强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负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的,降低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负所得税是一种灵活的税收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帮助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和谐。

有关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若干思考

有关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若干思考

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若干思考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来支持政府的运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所得税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低收入人群的负担较重等。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关注并提出了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想法。

本文将探讨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若干思考,并对其可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什么是负所得税制度?负所得税制度是一种与传统所得税相反的税收制度。

在传统所得税制度中,人们需要根据其收入水平向政府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款。

而负所得税制度则是针对低收入人群而设立的,即政府向低收入人群支付一定比例的所得税。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低于特定的门槛,政府将向其提供额外的财政补贴,以改善其生活状况。

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优势1. 缓解贫富差距负所得税制度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

传统的所得税制度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负,而且可能导致贫困陷阱。

通过引入负所得税制度,政府可以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贫困现象,并为他们提供过渡性的支持,使他们逐渐走出贫困。

2. 激励就业和劳动力参与传统的所得税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和劳动力参与造成阻碍。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因为纳税的负担而选择放弃工作机会或减少劳动时间。

而负所得税制度可以通过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纳税负担,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3. 简化税收制度目前的税收制度往往非常复杂,需要纳税人了解各种规则和条款,这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困扰。

负所得税制度可以作为一种简化税收制度的手段之一,通过减少税率和简化税款计算方式,使税收制度更加透明和易于理解。

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挑战尽管负所得税制度有其优势,但其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1. 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建立负所得税制度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特别是用于支付财政补贴的部分。

这可能对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经济状况不佳或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

因此,政府需要仔细评估负所得税制度的财政可行性,确保其长期的可持续性。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财政走向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公平性与效率是税收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本文探讨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一、什么是税收制度的公平性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指税收在实施过程中不偏袒某些群体而影响其他群体的财产和收入,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1、税法平等原则税法平等原则代表了税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它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

税法平等原则要求对等情形下,相互享有相同的税收义务和相应的税收权利。

规定财产、收入等的纳税人,在同等情况下应该负担相同的税收。

2、税收调节作用税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税收的收取范围、调节力度等,都应该是合理的,以达到公平的收入和财产分配。

二、税收制度的效率税收制度的效率包括税收征收的效率和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

1、税收征收的效率税收征收的效率是指采用税收征收手段时,要使税收成本最低,税收收入最大化,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指在达到主要政策目标的前提下,为保证内部安排和管理的正常运转,使税收所得的使用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要控制税收的支出,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平衡。

三、税收制度的优化税收制度的优化是指在坚持公平性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的,对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税收制度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税收制度的合理性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该符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实现不同政策目标。

2、税收调节力度的强度税收制度的调节力度应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结合,合理调整税收体系,将税收的调节力度和目标进行统一。

3、税收科技化税收科技化提高了税收执法的效率,提高了税收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实现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管理。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从公平的依据引发的思考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从公平的依据引发的思考

igeut ot jrs fc ny u e ltnhpi nt n f r ry nt r es f aigteck ,hy n q i f niue ie c.B thir aosi o oeo i i .I epo s o kn ae t y e n e i t re i s pot h c m h e
维普资讯
[ 经济与人文]
贵州 财经学院 学报
2 0 年第6 总第 1 5 06 期( 期) 2

文章编号 : 0 63 ( 06 0 0 8 —)6— 0 9 0 ; 0 F3 ; A
A s atT eh m ns iyhsbe ujc t tok d f a n t a l n oi w a r a erao re — bt c h u a o e a ensb to w i so l r ct e n w. a r w ads a l .N t a l i t s nf f ul a cl a u l w sh e o i
fl w e c t e ie s a o .T e e oe,i i n c s a y t a e o r x mu f c e c t h n mu e p n e o ol a h oh r l h d ws h r fr o k t s e e s r o t d f f i m e in y a e mi i m x e s f r o ma i t e u t d ba e o rma i m q i tte mi i m x e s fe ce c . q i a d f f x mu e u t a h n mu e p n e o f in y yn o y i K yw rs e u t e od : q i y;e ce c ;n tr a i f i n y au a lw;s ca a l o i lw l

负所得税问题论述

负所得税问题论述

负所得税问题论述1. 引言负所得税是一种政府通过支付给个人或家庭的补贴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贫困率的税收政策措施。

相较于传统的所得税制度,负所得税的引入可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讨论负所得税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效果和挑战。

2. 负所得税的定义和目的负所得税是一种在个人或家庭的所得低于某个阈值时,由政府向其支付补贴的税收政策。

其目的是通过改变收入的分配方式,减轻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负所得税的实施可以为低收入者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脱离贫困,并鼓励劳动力参与市场活动。

3. 负所得税的实施方式负所得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3.1 税收退款政府可以通过向低收入者提供税收退款来实施负所得税。

当个人或家庭的所得低于一定阈值时,政府将向其支付一定比例的所得税退款,以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向低收入者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增加劳动参与。

3.2 免税额调整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免税额来实施负所得税。

当个人或家庭的所得低于一定阈值时,政府将提高免税额,减少他们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直接向低收入者支付补贴的情况下,达到相似的效果,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3.3 社会保障福利负所得税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福利机制来实施。

政府可以向低收入者提供现金补贴、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需求,全面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状况。

4. 负所得税的效果和挑战负所得税的引入可以有以下几个效果:4.1 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负所得税将提高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

这将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增长,提振经济发展。

4.2 改善社会公平负所得税可以减轻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它将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增加社会凝聚力。

4.3 鼓励劳动参与负所得税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支持,鼓励他们增加劳动参与。

“负所得税方案”解决我国扶贫效率问题浅探

“负所得税方案”解决我国扶贫效率问题浅探
个 人所 得 税 的 负收 入 , 以 称 为 负所 得 税 。这 种称 法 也 强 调 了 扶 贫 的开 展 落实 势必 要 受极 大影 响 。 所 它 与现 行 的 所得 税 之间 , 概念 与 方 法 上 的 一致 性 。西 方经 济 在 扶 贫要 讲 究效 率 。不仅 地 方政 府 对贫 困 户的 经济 补 贴应 如 学 界普 遍 认 为 , 所 得 税 是 由 诺 贝 尔 经 济 学 奖 获得 者 、 币主 此 , 央对 地方 的扶 贫 也 应这 样 。国家 扶 贫 资金 的投放 , 负 货 中 更要 有
维普资讯
“ 所 税方 ” 我国 贫 率问 浅 得 案 解决 扶 效 题 探 负O陈 瑶 Nhomakorabea 易婷 洁
( 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03 ) 305
隐瞒 【 要 】 负所得 税 理 论 的提 出和 应 用 , 对现 有 的 补 贴 支 多 的保 障金 , 自己 真实 情 况的 现象 。 摘 是

效 率

负 所得 税 理论 的提 出
负 所 得 税 是 以 政 府 向 个 人 支 付 所 得 税 来 代 替 社 会 福 利 补 醒 : 贫 , 确得 讲 效 率 。某 些贫 困地 区 形 成 了靠 天 吃 饭 , 扶 的 靠政
助的一种形式 。由于是政府向个人支出所得税 , 对政府来说 , 是 府 救 济 的惰 性 , 不 愿 吃苦 耐 劳 , 变 贫 困状 况 。长 此 以 往 , 人们 改
们却未必真想脱贫。戴着“ 贫困地区” 的帽子 , 不仅 中央要拨给
补助 , 兄弟 地 区 也得 进 行 支援 。用 “ 享其 成 ” 形容 这种 现 象 , 坐 来 并 不 过 分 。 当然 , 种 现 象 也 并不 普 遍 , 至 少 给 我们 提 了 个 这 但

所得税征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分析

所得税征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分析

所得税征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分析所得税作为一种主要的税收方式,对维护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进行所得税征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分析,探讨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公平性分析公平是税收征收的首要原则,针对个人所得税征收,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纵向的纳税人之间的公平以及横向的不同纳税人之间的公平。

1.纵向公平纵向公平主要关注不同收入层次的纳税人之间的公平。

在税负分配上,应该根据个人财富水平和实际所得能力进行差别化征收,以引导资金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流动。

因此,建立渐进税率体系是实现纵向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高收入者通过各种逃避手段来降低纳税额,导致实际纳税金额与其财富和能力不成比例。

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强税收监管,打击逃税行为,确保高收入者的纳税公平性。

2.横向公平横向公平关注的是在相同收入水平下不同纳税人之间的公平。

为了实现横向公平,应该根据个人家庭的人口数量、生活成本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和不合理分配的问题。

一些高收入家庭通过虚报家庭成员数量等手段来获得不当的税收减免,这严重影响了横向公平的实现。

政府应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管,建立公正的审核机制,确保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二、合理性分析所得税征收的合理性主要从税法设计、征收成本和税基的确定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税法设计税法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在税法的透明度、简洁度和可操作性。

税法应当具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和规定,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述,以便纳税人能够准确理解相关税收政策。

此外,税法的条文应具有明确的时效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

2.征收成本征收成本即纳税人和税务机构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和时间。

征收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积极性和纳税合规性。

因此,减少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率,是提高税收征收的合理性的重要途径。

我国建立负所得税制度浅析

我国建立负所得税制度浅析

我国建立负所得税制度浅析作者:杨丹来源:《商情》2015年第34期【摘要】市场竞争追求高效率的结果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政府实施的有助于增进收入公平分配公平的各项福利措施,往往容易影响经济效率。

负所得税制度在增加劳动供给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公平与效率,这是对差额补贴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一种延伸和改善,实施负所得税制度是政府福利计划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负所得税;差额补贴;个人所得税一、绪论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的问题。

在现行的大多数国家中对低收入家庭最主要的福利措施是—差额补贴,即国家制定一个最低生活保障线,对生活在低于这条保障线下的居民进行全额补贴,而对于收入高于这条保障线下的居民不在进行补贴。

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了公平而忽视了效率,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批评该法的原因。

二、负所得税概述基于差额补贴法的缺点,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负所得税制度的概念。

负所得税是指,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

换句话说,这些低收入家庭将“支付”一种“负税”。

三、负所得税的优点(一)与差额补贴制度的对比传统的差额补贴制度(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侧面是不鼓励人们提供劳动的(假设人们的收入全来自于提供劳动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假设社会中的居民全都是理性人,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接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居民就会想,只要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指标以下我就会得到政府的补助。

而我多提供劳动,我的收入就会增加,从政府得到的补助就会减少。

我少提供劳动虽然我的工资收入较少,但是我能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补贴,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还是那么多。

干与不干的结果是一样的,根据理性人激励的原理,很多居民就会选择不劳动或少提供劳动。

这样差额补贴制度就会造成一种社会现象――“养懒汉”现象。

与差额补贴制度相比,负所得税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养懒汉”现象。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的财税体制不断的深化,所依据的税收原则公平与效率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基本理论,回顾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进而分析了不同的时期中国依据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不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应该建立以公平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税制改革;公平优先1.引言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和促进作用,是一个存在很大分歧的难题。

在中国深化税制改革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能够完善中国的税制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公平是基本的税收原则。

国外学者对此比较统一的定义为:税收公平,是指纳税人之间在税收的负担上应公正、平等,即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相均衡。

税收效率是指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

然而,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矛盾统一的: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但是,在具体税种的设计上,二者又是相互矛盾的,往往难以兼顾。

2.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基本理论税收公平包括:一是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二是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不产生影响,从而使税收额外负担最小,额外收益最大。

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公平原则强调的是税收负担,而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对经济产生干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会产生贫富差距,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但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方面来看,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

只有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则为前提,才能谈及效率问题。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混合1103 曾洋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中国也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在世人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然中国人却深知,中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搁浅”!关键词: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效率与公平,相信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的每位大学生对这组词都不陌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至中央领,下到普通百姓都对效率与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公平问题极为关心。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国人对公平问题尤为纠结,而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不公平事件”越来越多,譬如就业靠“拼爹”拼关系、“我爸是李刚”、郭美美炫富、国企老总被爆出天价年薪、垄断行业“盈利”能力超强等又重新掀其了人们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的大讨论。

而本文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进行探讨,并将着重借助基尼系数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甚至渐渐出现的两极化趋势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造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基本不存在太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改革以前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公平的而改革后的则过于注重效率而渐渐忽视了公平。

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确实确实对收入分配的公平造成一定影响。

这表现在过度地强调效率激励机制也许会产生不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主体的个人意识也许强过了集体意识,市场的开放给了部分私利者以可趁之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等。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而以前的制度就是公平的、完美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1956年至1978年这二十多年时间)在收入分配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如果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这么说:改革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或不平等程度很低的社会,但同时也存在着和隐含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

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

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

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
张誉琳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随着贫富差距问题的突出,许多人开始怀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指导思想,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观点.于此,我个人认为仍须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总页数】3页(P217-218,222)
【作者】张誉琳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相关文献】
1.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J], 文宇;
2.海南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J], 吴晓博
3.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J], 李永顺
4.“新农村建设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从农民的需求角度出发深入研究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J], 无
5.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
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J], 曾建平;丁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关于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关于建立负所得税制度的思考引言负所得税制度是一种反向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即政府通过向低收入群体提供财政补贴来减少其税负。

与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相比,负所得税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生活水平,并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学和社会公平的角度,对建立负所得税制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经济效益激发劳动力供给负所得税制度能够提供给低收入人群额外的收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工作的意愿。

在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下,低收入人群面临较高的税负,这可能使得他们对工作的动力减弱。

而通过负所得税制度,政府可以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市场,从而增加整体的劳动力供给。

促进经济增长负所得税制度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

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低收入人群可以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其消费支出。

这将促进经济的需求扩大,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消费也有助于减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减少福利依赖负所得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效益是减少福利依赖。

在传统的福利制度下,低收入人群往往需要依赖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和补贴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而通过负所得税制度,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提供财政补贴的方式,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对福利的依赖性。

这将使得低收入人群更有动力自立自强,减少政府的福利支出,提高整体的社会效益。

社会公平减少收入差距负所得税制度作为一种纠正收入不平等的工具,能够有效减少收入差距。

在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下,由于高收入人群面临较高的税收负担,其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而负所得税制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实现了向低收入人群的资源再分配,从而减少收入不平等的现象。

实现基本需求的平等负所得税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低收入人群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政府可以帮助低收入人群支付基本生活费用,如食品、居住和教育等。

我国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

我国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

《税务研究》 2005 年第 7 期总第 242 期我国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张巍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不足,强调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中各税种应当扮演不同角色,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及社会问题,而不应仅将税收作用侧重于收入职能一端。

关键词:所得税效率公平与商品税类相比,我国的所得税在收入取得方面不如商品劳务税类那样明显。

2004年,所得税类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2.60%。

同期相比,商品税的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8.91%。

尽管如此,所得税类的税收收入保持着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个人所得税。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公众逐渐将目光的焦点放到了个人所得税是否公平这一问题上。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始于1994年,其收入份额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1.51%。

此数据生动地表明,在税法颁布之初,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还无法达到征税标准,相应地政府也更多关注增值税和消费税这类更易取得收入的税种。

然而,从“八五”期间到“九五”期间,城市家庭人均年可控收入从2816.8元上升到5511.7元,同期在农村,人均年可控收入由1042.6元上升到2128元;③2003年,这个数字分别上升到8472元和2622元。

④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也增加了,2004年此项收入已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75%,成为当年的第四大税种。

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人们不禁要问,谁应当负担税收,应当负担多少。

在北京市丰台区地方税务①②⑤工薪税收入的48.04%;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元的,其适用税率在20%~45%之间,收入仅为898万元,占工薪税收入的13.06%。

另一个数据表明,工薪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比例为40%。

与其他国家比较,这是一个合理的比例。

但是,也有观点表明,在基尼系数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占据全部人口的比例却呈下降态势。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一、引言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面临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探讨2.1 公平与效率的定义公平是指资源、权力和机会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涉及到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优利用程度,包括生产效率和资源分配效率。

2.2 公平与效率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强调公平的情况下,有时会牺牲一定的效率;而注重效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受到不公平待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公平与效率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和依赖的关系。

三、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3.1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我国收入分配不均,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等问题。

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3.2 收入分配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平等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的增加,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挑战。

四、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思考4.1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调整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以确保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这包括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措施。

4.2 增加社会投资与公共服务通过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领域的投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

4.3 加强监管与合法权益保护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五、结论公平与效率是我国收入分配中互为依赖的两个重要因素。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监管和合法权益保护,以实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

对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

对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

对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摘要】在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单纯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而缺乏发展效率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都相同低下。

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的通告。

但收入分配不公平这个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有研究也表明,过大的贫富差距也会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

所以正确处理好现阶段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已是耽误之急。

【关键词】分配效率一、文献回顾对于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争论主要是体现在一下三个观点中: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种观点认为生产发展第一,只有先做大“蛋糕”,才能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效率和公平并重。

这种观点认为生产环节注重效率,分配环节注重公平,两者属于不同领域但同等重要。

第三,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同一辩证的。

公平效率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二者具有同一性。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与公平的目标选择上。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罗宾斯等人主张效率优先。

他们主张自由经济,任何外界都会破坏效率,政府应该优先注重效率。

罗尔斯、勒纳等则主张公平优先。

他们认为不公平会损害人们的自尊,打击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效率。

萨廖尔森、阿瑟·奥肯等则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

他们的观点是,在市场经济下,自然会产生效率,但不会产生公平,所以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调节。

布坎南则认为需要社会制度的调节。

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效率和公平往往很难同时兼顾。

这个问题可从传统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总体福利取决于整体成员的个人福利,一个有n个成员的社会可用函数:W=F(U1,U2,U3,…Un)来表示社会福利与个人效用的关系。

假设:人们有只取决于收入相同的效用函数;收入边际效用递减;收入总量固定。

当社会所有成员边际效用相等即:MU1=MU2=…=MUn时,社会福利值达到最大值。

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摘要2018年是我国施行年所得l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方法的第三年。

我国自1981 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对税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90年代的的分税制改革拉开了中国的税改序幕。

当前,专门是自这几年中国经济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信贷危机、金融风暴以来,国内学者们关于加快税制改革步伐,建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呼声越来越多。

税改成为了2018年一个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高房价、贫富收入差距突出、就业难等现实,尽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等政策,而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仍旧专门高。

本文选择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为话题,用公共经济学理论讨论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面对现时期富人逃税现象严峻、逃税消弱个税“二次”分配和促进公平效应等问题,本文也欲用规范和实证分析工具透析存在于我国的躲避个人所得税问题。

一、我国个税制度综述个人所得税是当今世界各国最通行的税种之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通常被作为制造财政收入的要紧税种。

而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占国家税收收入的比例,近几年一直徘徊在4.4%一6.8%的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30%、进展中国家平均15%的比例。

因此说,个人所得税尽管是我国目前的第四大税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要成为国家的要紧财政收入来源还不现实。

在我国当前进展时期,个人所得税制度更重要是被作为“二次”分配手段,它承担着社会对公民收入分配调剂、促进税负公平的期许。

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2007年,依照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作了第四次修正;随后又依照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作了第五次修正。

27年,国家依照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形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治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浅析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效统一的负所得税制度

浅析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效统一的负所得税制度

浅析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效统一的负所得税制度
袁满;汪金川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7S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实现财政分配的重要政策目标。

旨在通过对负所得税制度的研究,实现所得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融合,达成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实施负所得税制度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提出负所得税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2页(P103,93)
【作者】袁满;汪金川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湖北黄石435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更加注重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J], 杜佩莲
2.实现公平和效率统一的路径探析——从制度安排走向个人伦理 [J], 孟海丽;祝宝超
3.浅析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效统一的负所得税制度 [J], 袁满;汪金川
4.建立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激励机制——茂名市供销社工业品公司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浅析 [J], 梁茂坚
5.从制度入手实现初次分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所得税——效率与公平的再探讨
作者:周昊天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11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补贴支付体系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仍然不够完善,依然存在着法制不全、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等问题。

负所得税理论的提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它不仅对传统的补贴支付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而且也为我国扶贫事业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

【关键词】负所得税;公平;效率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仅倚重于外需的拉动效应,更加侧重于内需的拉动作用,而内需难振的主要症结之一在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庞大的社会低收入群体较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1]。

为了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悬殊,国家也推行相应的税收制度,其目的仍然是把“公平性”作为出发点。

但是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多头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带来了效率方面的损失。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综合考虑了诸多的因素,但效率与公平之间却面临着两难选择。

例如社会保障支付方面有特定的项目和制度约束,保障的群体本身具有确定性;定额补助下“临界点”附近的不公平现象;失业率增加,“福利病”膨胀等[2]。

这两种制度单独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解决两者之间的联系效应,实现两种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负所得税制度正好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从而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

二、理论概述
负所得税是由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曼在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主要是用以代替现行的对低收入者补助制度的一种方案。

负所得税,是政府针对那些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人,按照他们的实际收入和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收入水平差额,通过税收这种形式,提供给他们的一种自动补助的方法。

本质上,它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财政收入的来源,政府通过负所得税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克服现存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社会生活保障制度中的固有缺陷,实现财政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目标。

其计算公式为:
负所得税=收入保障数-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率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
在现存的正所得税中,个人有一部分数额的收入是不用缴纳税款的,这个数额主要由以下几项组成:标准扣除额、低收入补贴以及个人限额,三部分之和就相当于一般的赋税信用额[3]。

但是总会有一些人通过一些手段在免征限额中加入一些条款,从而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中获取一些利益。

通常而言,如果个人的实际收入超过免征限额,那么超出部分的收入就要按照累进税率纳税;如果个人的实际收入低于免征限额,在现行的制度下,免征限额对于个人而言只意味着不纳税。

如果连续两年每年的收入都等于免征限额,那么这两年每一年都不用纳税;如果两年的总收入不变,而第一年赚得更多,因此第一年必须纳税,而第二年应税收入为负值,所以不用纳税;最终的结果是,在现行税制下,两年所缴纳的税款,要比总收入每年一半时缴纳的更多。

但是在负所得税制度下,个人便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没有使用的限额中的部分作为补贴,补贴率取决于未使用的限额数量。

收入高于限额,个人就需要纳税;收入低于限额,个人就将得到补贴,这样无论总收入在两年中如何划分,个人所缴纳的税款总额是相等的。

在这种税制下,每个家庭都拥有了最低的收入保障。

收入的波动因素也被考虑在内,同时也避免了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每个人都有动力和责任感去工作而不是消极等待政府的补贴。

因此,负所得税制度较好地将传统意义上相互割裂的起“兜底”作用的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制度和起“调高”作用的税收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有机整合[1]。

三、负所得税的具体实施方法
负所得税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低收入者。

其具体实施过程如表中所示,其中,对于负所得税标准额以下部分课征30%的税收;对于负所得税标准额以上的部分课征20%的税收,单位为元。

当个体的收入是2000元,政府所愿意提供的补贴限额是3000元时,个体可以先得到2000元的基本津贴,然后再为其额外收入缴纳30%的税款,这样,他本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就为:2000+1000*70%=2700元。

以此类推,这样的结果是:高收入者可以保留其所赚的收入的大部分;同时,低收入者也可以在获得一份工作的条件下保留其收入的大部分。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该计划定义了三种税收标准:
收支平衡以下的部分,个体将会得到补偿,即个体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收支平衡点的部分,该个体不用缴纳税款;收支平衡以上的部分,个体将按照所得税的标准照常纳税。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当居民的个人收入越低时,他能得到的转移支付收入就越高;当居民的个人收入越高时,他能得到的转移支付收入就越少。

所以,负所得税制度,一方面,既维持了低收入者的最低收入水平,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个人收入由于差距过大而造成的分配不公的问题,具有公平分配效应,与此同时,也在维护公平的条件下使得效率的损失尽量最小化。

四、意义与展望
负所得税一方面保证了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同时也避免了现行福利计划的一些缺陷,与一般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者个人所得税制度相比,它兼顾了双方的长处,并且通过负所得税的转移支付这种手段,其发挥的效果可能更加显著,它具有如下的优点:
(一)兼顾公平和效率
与众多现行的福利制度相比,负所得税消除了定额补助条件下所产生的无效率和不公平现象,由于其所实行的自动累进机制,个人的福利水平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样使得公共基金既有效地集中用于低收入群体身上,资金分配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改善了社会的保障机制,使公平和效率均都有所提高;
(二)培养自生能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造血”能力
在传统的福利计划下,对于低收入群体所得的每一份额,政府的的援助支付将减少相应的份额,这样安排的结果是低收入者缺乏明显的激励效应。

在负所得税制度下,低收入群体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他们的货币收入,他们被当作认真尽责的同一对象来对待,而不是以“弱势群体”的标准来对待。

对于他们的所得,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激励,因此,他们也更加明确自己的福利状况和责任,激发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购买力,扭转市场需求的窘态,从而扩大内需,激活市场;
(三)耗费较少,普惠范围更广
传统福利计划受到许多具体项目的约束,往往低收入水平群体得不到相应的补助,并且其涵盖的内容繁杂,牵涉部门众多,代价高昂;相对于传统福利计划,负所得税惠及的群体主要是低收入人群,税收方案主要是用一个统一的现金收人,其补助计划更加规范统一,目标更加明确,所以,它既可以帮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又可以减少耗费;
(四)克服官僚主义及政治贿赂
负所得税制下,现行的那些累赘、代价高昂的福利官僚机构将被取缔,机构更加精简;税收方案将更加透明、简便,一改现行的救济和补助形式多样、乱撒“胡椒面”等问题;目标定位
明确,职员责任统一;有助于节约行政管理的成本和政府的公共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官僚主义、政治贿赂、寻租与腐败等弊端。

但是负所得税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方案的贯彻实施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总体来说,用负所得税方案来完善现行福利制度的不足,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鑫、聂佃忠、李庆梅.负所得税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破解[J].财会研究,2011(10).
[2]曾凡林、孙俊.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负所得税[N].经济参考报,2005(005).
[3]米尔顿·弗里德曼.从摇篮到坟墓[M].自由选择,20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