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通假字
高中通假字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 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奉:通“俸”; 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 两手托着。动词。 “而察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 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衡:通“横”; 跟竖、直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 梗塞,指不顺。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与纵相对,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通“横”; 与竖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左手倚一衡木”
华: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混黄华叶衰。”
道: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 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盍出华林部远甚。”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通假字大全
• 必修1 • 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 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代指 彤管。3.归通馈,赠送。 • 4. 匪通“非”,不是。 • 5.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 6.无通毋,不要。 • 7.于通吁,表感叹。8.说通脱,解脱。
• • • • • • • •
• 32.匪通非,不是。33.虾通蛤。34.那通哪。 35.坝通耙,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36.见通 现,现成的。
• 必修4 • 37.无通毋,不要。38.颁通斑。39.涂通途,道路。 40.輮通煣,使……弯曲。41.有通又,暴通曝, 曝晒。42.知通智,理智。43.生通性,本性,这 里指天生的资质。44.衡通横。45.从通纵;举通 与,交好。46.弊通敝,困顿。47.景通影,影子。 48.棘通戟,一种兵器。49.受通授,传授。50.读 通逗,停顿。51.属通嘱,嘱托。52.曾通增,增 加;内通纳,交纳。53.辟通避,退避。54.振通 震,震慑。
• 选修9 • 95.面通偭,以背相向。96.汝通汝,你。97. 畔通叛,背叛。98.县通悬,悬挂。99.旃通 毡,毛织的毡毯。100.去通弆,收藏。101. 亡通无,没有。102. 亡通无,没有。103. 见通现,表现。104.衿通襟,衣襟;决通诀, 辞别。105.乡通向,向着;欧通呕,呕吐。 106.宿通夙,早;昔通夕,晚。107.壹通一。 108.隤通颓,毁坏。
9.泮通畔,边,岸。 10.锡通赐,赐给。 11.辟通僻幽僻。 12.道通导,引导 13.正通证,作证。 14.取通娶,娶妻。 15.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6.纫通韧,柔韧牢固。
• 17.藏通脏,脏腑。18.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 必修2 • 19.属通嘱,劝酒。20.而通你,第二人称代 词。21.阖通合,关闭。22.彀通够。23.念 通廿,二十。24.冥通溟,海。25.垂通陲, 边际。26.反通返,返回。27.知通智,智慧。 28.辩通辨,区别。29.而通能,能耐。30. 有通又,反通返。31.辩通变,变化。
高中语文课文常见通假字(一)_
高中语文课文常见通假字(一)_案:通按 ,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仰:通昂 ,抬起。
例:乃欲仰首信眉。
(《报任安书》) 伯:通霸。
例:权倾五伯。
(《报任安书》)颁:通斑 ,黑白相间。
例: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倍:通背。
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弊:通敝。
例: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辩:①通辨,区别。
例1: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例2:辩乎荣辱之境。
(《逍遥游》)例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秋水》)②通变变化。
例:而御六气之辩。
(《逍遥游》)裁:通才。
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财:通裁。
例:不能引决自财。
(《报任安书》)采:通彩,彩色。
例: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绌:通黜。
例:屈平既绌。
(《屈原列传》)卒:通猝 ,匆忙。
例:卒然问曰。
(《孟子见梁襄王》)丁宁:通叮咛。
例: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反:通返。
例1:必勿使反。
(《触龙说赵太后》)例2: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项脊轩志》)奉:通俸 ,俸禄。
例:奉厚而无劳。
(《触龙说赵太后》)不:通否。
例:可与不。
(《廉颇蔺相如列传》)共:通供。
例: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何:通呵。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惽:通昏。
例:吾惽,不能进于是矣。
(《齐桓晋文之事》)纪:通记。
例: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决:通诀。
例:公子与侯生决。
(《信陵君窃符救赵》)具:通俱,全部。
例1:具以事告。
(《鸿门宴》)例2: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信陵君窃符救赵》)距:通拒。
例: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倔:通崛。
例:倔起阡陌之中。
(《过秦论》)离:通罹遭遇。
例: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敛:通殓。
例:敛不凭其棺。
(《祭十二郎文》)缪:通缭。
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列:通裂。
例:列缺霹雳。
(《梦游天姥吟留别》)免:通娩 ,分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通假字总汇 (按音序排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通假字总汇(按音序排列)A001、案,通“按”召有司案图(审察,察看)(《廉颇蔺相如列传》)B002、颁,通“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花白)(《寡人之子国也》)003、倍,通“背”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违背,背叛)(《鸿门宴》)004、弊,通“敝”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顿,失败)(《过秦论》)005、篦,通“鎞”钿头银篦击节碎(钗子)(《琵琶行》)006、辩,通“辨”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007、辩,通“变”御六气之辩(《逍遥游》)008、宾,通“傧”设九宾(傧相,迎宾赞礼的人)(《荆轲刺秦王》)C009、卒,通“猝”卒起不意(仓促,突然)(《荆轲刺秦王》)卒惶急无以击轲(《荆轲刺秦王》)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010、淬,通“焠”使工以药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油中)(《荆轲刺秦王》)011、错,通“措”偭规矩而改错(措施)(《离骚》)D012、丁宁,通“叮咛”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E013、尔,通“薾”彼尔维何(花盛开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F014、反,通“返”今日往而不反者(《荆轲刺秦王》)延伫乎吾将反(《离骚》)旬有五日而后反(《逍遥游》)015、匪,通“非”匪来贸丝(不是)(《诗经·卫风·氓》)016、不,通“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如果不这样)(《鸿门宴》)或师焉,或不焉(《师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017、父,通“甫”长乐王回深父(名字下加的美称)(《游褒禅山记》)G018、共,通“供”共其乏困(供给)(《烛之武退秦师》)H019、曷,通“何”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归去来兮辞》)020、何,通“呵”陈利兵而谁何(呵问)(《过秦论》)021、衡,通“横”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与“纵”相对)(《归去来兮辞》)022、画,通“划”曲终收拨当心画(用拨子拨)(《琵琶行》)023、还,通“环”秦王还柱而走(绕)(《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绕)(《荆轲刺秦王》)024、驩,通“欢”请毕今日之驩(欢乐)(《苏武传》)J025、机,通“几”所赖君子见机(预兆)(《腾王阁序》)026、籍,通“藉”杯盘狼籍(《赤壁赋》)027、衿,同“襟”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苏武传》)028、距,通“拒”距关(把守)(《鸿门宴》)029、决,通“诀”请辞决矣(诀别)(《荆轲刺秦王》)030、决,通“绝”。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例句释义出处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说”通“悦”《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烛之武退秦师》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勾践灭吴》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勾践灭吴》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勾践灭吴》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勾践灭吴》无不餔也,无不歠也“餔”通“哺”,给人食物吃“歠”通“啜”,给人水喝《勾践灭吴》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勾践灭吴》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勾践灭吴》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盛气而揖之“揖”通“胥”,等待《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触龙说赵太后》必勿使反“反”通“返”《触龙说赵太后》鼓瑟希“希”通“稀”《侍坐篇》莫春者“莫”通“暮”《侍坐篇》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侍坐篇》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寡人之于国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莩”通“殍”《寡人之于国也》輮以为轮“輮”通“煣”《劝学》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pù)《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劝学》泾流之大“泾”通“径”,直《秋水》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秋水》二、一词多义12345678910、知11、复12、既131415、当16、朝17、孰18、诚19、善20、间21、方22、质23、及24、甚25、少26、异27、如28、与29、数30、发31、直32、兵33、胜34、绝35、强36、假37、望38、闻1、名词作状语:例句释义出处夜.缒而出当晚《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在庙堂上《勾践灭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触龙说赵太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劝学》秋水时.至随着时令《秋水》2、名词作动词:例句释义出处晋军.函陵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唯君图.之计划,考虑《烛之武退秦师》宦.士三百人于吴做帝王的奴隶《勾践灭吴》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勾践灭吴》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穿《勾践灭吴》朝服.衣冠穿戴《邹忌讽齐王纳谏》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触龙说赵太后》质.于齐做人质《触龙说赵太后》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侍坐篇》鼓.瑟希弹奏《侍坐篇》风.乎舞雩吹风、乘凉《侍坐篇》曾皙后.落在后面《侍坐篇》填然鼓之鼓.打鼓《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穿《寡人之于国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称王《寡人之于国也》之有也王无罪.岁怪罪《寡人之于国也》非能水.也游泳《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跨出十步《劝学》3、动词作名词:例句释义出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烛之武退秦师》其继.有在乎继承人,后嗣者《触龙说赵太后》请以战.喻战争《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寡人之于国也》輮.使之然也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劝学》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秋水》4、形容词作名词:例句释义出处越国以鄙远.远地、远方《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犹不能恃无功立尊.重器《触龙说赵太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事;大事《侍坐篇》5、形容词作动词:例句释义出处臣之妻私.我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寡人之于国也》轻.伯夷之义轻视《秋水》6、使动用法例句释义出处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使……削减《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使……得利《烛之武退秦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却《勾践灭吴》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干净,使……美丽,《勾践灭吴》使……充足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勾践灭吴》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死以闻.使……听到《触龙说赵太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触龙说赵太后》可使足.民使……富足《侍坐篇》移.其民于河东使……迁到《寡人之于国也》7、意动用法例句释义出处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境《烛之武退秦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秋水》四、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设宴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谋臣与爪牙..之士武士坏人的党羽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原野黄河中下游地区丈夫..二十不取男子女子的法定配偶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讽刺,诽谤明日..,徐公来第二天今天的下一天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某一区域宫妇左右..莫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旁边年几何..矣多少数学的一门科目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即荒年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毒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增加金.就砺则利金属制品黄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学识渊博蟹六跪.而二鳌脚,腿两膝着地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身,容身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资料来源: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
高中语文必修全册通假字.doc
高中语文必修全册通假字高中必修人教版全册通假字通假字,高中,必修通假字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何厌之有?(“厌”,通“廣”)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肖>J减)《荆轲刺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U”,已经)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设九宾(“宾”通“滨”僅相,迎宾赞礼的人)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鸿门宴》成五采(“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不者(“不”通“否”)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必修2《诗经》两首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通“吁”,叹词)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口归口归,岁亦莫止(“莫”通“暮”,晚)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荣”,花盛开的样子)岂不日戒,獵猊孔棘(“棘”通“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离骚》节选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曲。
)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固时俗之工巧兮,面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通“罹”,遭受)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读zhang,显著)晶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知识复习篇目:《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氓》——诗经1、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3、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4、特殊句式:秋以为期(宾语前置)5、一词多义夙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采薇》——诗经1、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孔棘(棘通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2、古今异义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3、词类活用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屈原1、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2、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今:技艺巧妙)3、词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通假字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快乐。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附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假设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附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通假字句子解析鼓瑟希.同“稀”,稀疏莫.春者同“暮”,“暮春”即春末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童子童子..六七人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师旅加之以师旅..古义:军队。
今义:军队的编制单位。
3.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风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端、章甫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鼓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冠冠.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后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小、大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相;大,大相4.一词多义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词,正、将要、才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名词,方形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名词,地域、边境知不吾知.也动词,了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动词,知道孰为汝多知.乎同“智”,名词,智慧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连词,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连词,或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动词,比得上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到作铿尔,舍瑟而作.动词,起身、站起来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动词,振作青春作.伴好还乡动词,当作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与吾与.点也动词,赞成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遂与.外人隔绝介词,和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尔.何如代词,你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铿尔.,舍瑟而作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然”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相当于“于”,比风乎.舞雩介词,相当于“于”,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相当于“于”,与、和何伤乎.语气助词,呢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用(一说同“已”,止)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做为国以.礼介词,用以.俟君子连词,表顺承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状语后置句以吾一日长乎尔“乎尔”是“长”的状语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是“异”的状语浴乎沂,风乎舞雩“乎沂”“乎舞雩”分别是“浴”“风”的状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师旅”“以饥馑”分别是“加之”“因之”的状语为国以礼“以礼”是“为国”的状语定语后置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童子”的定语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不吾知也两个“吾”分别是动词“以”“知”的宾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齐桓晋文之事》1.通假字句子解析王说.,曰:……同“悦”,高兴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同“型”,典范、榜样,这里作动词,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同“网”,这里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通假字总结
必修二
5、离骚
屈原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 2. 忳郁邑余侘傺兮( “邑”通“悒”,忧愁、苦闷 ) 3.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圆形 ) 4. 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 5.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 6.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
1.契阔谈( “”通“宴”,宴会
)
必修二
8、兰亭集序
王羲之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
必修二
8、赤壁赋
苏轼
)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2. 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缠绕 ) 3. 举酒属客( “属”通“嘱”,嘱托、叮嘱 ) 4. 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嘱托、叮嘱 )
必修三
4、《蜀道难》
李白
“匪”通“非”,不是
《诗经—氓》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匪来贸丝
)
必修三
8、《国人之于国也》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
《孟子》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 ) 2. 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必修三
11、师说
韩愈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受”通“授”,传授 ) 2.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不这样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通假字九则辨正
的最 佳渠道 ,因为 开课对 象恰好足大 学一年级川入校 的新生 ,在 新 环境 中做好新的角色转变 足大多数学生 面临的 问题 。人学生正值青 年期 ,足健康人格形成 的重要时期 ,也 足个 体社会化 过程 质的飞跃 时期 。他们在人格——行 为发腱上必须 完成 一项任 务: J解和发展 , 务 。青年期是健康 人格一 行 为形 成的重要时期 ,新 的社会角色及其
2 1 年 0 1
《 [ 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 》 和 I J
J1 0 1 3 u. 1 第 O卷第一期 2
总第 6 9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通假字九则辨正
刘珊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4 5 ) 56 0
[ 要] 假 足 古 中 殊 用 现 , 量 字 现 字的某些 注释不 如人意 ,这 单就其 9例 的注释进 行商榷, 以就教 摘 通 , 我困 文 特 的 字 象 大 通假 的出 给
过 :“ 教育不仅 足文化 的传递 ,更足人 格心灵 的唤醒 。 这要求 思 的要求 不满足于理 论的满掌灌 。课堂 足他 们获得信息 的~个渠道 , ” 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 能拘 泥于知识 的传授,更要注 重建全人格 的塑 教师传递 的语 言信 息和个人信息有 多少能被学生接受 ,取 决于教师 造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对于人学生而 苦,教师的苦传和身教都很重 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小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包括课余师 要,二者之间的互动深深 影响着教育主 体的情绪 ,决定着 教育信息 生之 间面 对面的 、网络 的、邮件的等 互动 交流。在这个过 程中 ,教 破接纳的程度。言传和身教最终统一于人格——行为的相互影响关 师和学生双方在人格和行为上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交流,斯教师的人 系中,并将教育者和受教育l紧密联系起来。由此,教师的言传身 格——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可以具体地 解学生的人 者 教影 响着学生人格——行 为的发展 。一位合 格的教帅 ,首要的足尊 格— —行 为发展程度 以及人格需要情况 ,以便掌 实施教育 策略的 重 自己所 从事的职业,做到为 人师表 ,返 也足对教育土 体的尊重 。 更好方法 。人的一 切行 为都是在相应 需要 的推动 下进行 的。大 学生 在此基础 h ,教师和学生,人格塑造和行为培养之间才能建 起良 处在青年期,其人格的需要结构正逐步成熟。那些与他们的人格需 性互动 关系 ,最终达到促进人格——行 为的互动发展 。 要及利益相 关的事物 ,往 往具有更大 的影 响力和吸引力 ,也足他们 2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 中以心 理健康教育 为于段 ,塑造 大学生 健 最 感好奇和 容易产生迷 惑的。在大学单他们对 教师有特殊信任 感, . 康人格—— 行为模式。人格—— 行为的养成 个体的心理 发腱足分 他们 也最想 从老师这 罩获 得相关信息 。如果 这种 需要被忽视 ,好奇 不开 的。思 想政治教育与入 的知、情 、意 、行密切相关 ,其 目的就 心得不到满足 ,在生理 、心理上没有得到必 需的关怀时 ,不但 他们 足培养健全人 格。心理健康足指人在 知 、情 、意 、行方面 的健 康状 的主观 能动性 不能得到完全 的发挥,还会在 内心产 生接受某种 事物 态,包括发育 正常的智力 、稳定 快 乐的情绪 、 苗尚的情感 、 强 的内部障碍 。 此 ,人文 关怀 势必成为大学 思想政 治教育 内容 的重 的意志 , 良好的性格及 和谐的人 际关 系等 。 心理健 康的人充 满生 要组 成部分 。 命活力 ,能充分 发挥 其身心的潜 能。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于思想政 治 由此可 以看 出,人文关怀 足教育者和教 育主 体之间人格—— 行 教育就足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 为互动的有效润滑剂。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高中语文教材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注释辨正
高中语文教材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注释辨正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是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汉字形体结构的变异。
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解释古代作品用字时,注意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区别。
但在注释中也有失当之处:古今字和异体字混注;通假字和古今字混注;异体字和通假字混注;误释;前后注释矛盾。
标签: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汉字形体结构的变异,学习古代作品应当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汉字异形有所认识。
记录同一个词的汉字本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写法,但由于汉字的流传历史长,使用的地域广阔等原因,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记录同一个词的字有多种写法的复杂现象,这种现象在古代典籍里大量存在。
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情况虽然比较复杂,在学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在意义相关性上存在不同特点。
古今字的今字的意义范围比古字小,只是分离了古字当中的一部分意义,或本义,或引申义,或假借义,意义只是部分相同;异体字两个字的意义重合,意义完全相同;通假字的两个字意义上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因两个字的语音相同或相近而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包括读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古文注释上用术语“同”和“通”来区别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如:(1)佗邑唯命。
[佗,同“他”](《郑伯克段于鄢》)①(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鸿门宴》)(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祭十二郎》)(4)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
] (《廉颇蔺相如列传》)(5)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促织》)(6)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通“已”](《报任安书》)(7)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谏太宗十思疏》)语文教材这样注释,对古汉语教学和学生了解汉字的历时和共时的复杂现象以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
但我们也注意到教材用“同”和“通”这两个术语交叉注释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这样就出现了注释上的混乱。
高中语文通假字梳理总结
过秦论
纳
接纳
拒
拒守
氓
早
早些
隙
隔阂
背
背弃
离骚
邀
邀请
座
座位
纵
合纵
释
舍弃
孔雀东南飞
借
借给
够
能够
廿
二十
才
兰亭集序
翌
第二天
震
威吓
石钟山记
辩
分辩
鲁
鲁莽
俱 全、都、详尽
曝
暴露
倘
如果
餍
满足
原字 已 知 内 然 累 泮 行 龟 絖 当 亡 有 指 绌 从 详 质 畔 旃 去 亡 决 以 景 乡 无 说 泮 辟 错 圜 章 报 帘 纫 藏 悟 趣
翼日 振 辨
卤莽 具 暴 当 厌
通假字
词义
篇目
煣 用火烤使弯曲 《论语》十二章
又
再
智
见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性
天性
授
传授
《老子》四章
否
嘱
劝请
凭
乘
五石之瓠
缭
盘绕,围绕
圆
兼爱
彩
彩色
稀
稀疏
暮
迟,晚
屈原列传
已
停止
肢
肢体
型 典范,做榜样
返
回到
盍
何不
苏武传
途
道路
矣
语气词
网 张网捕捉,陷害
斑 斑白,头发花白
响
盍
何,怎么
高中通假字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篇目 劝学
师说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鸿门宴
谏逐客书 与妻书 促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
通假字(必修1~5)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
《诗经两首》
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
39、彼尔维何。
(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
《离骚》
40、偭秦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
41、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
)
42、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43、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
44、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45、终老不复取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46、箱帘六七十奁,梳妆匣子。
47、虽与府吏要邀,邀请。
48、蒲苇纫如丝韧,柔软而结实。
49、摧藏马悲哀脏,脏腑。
50、府吏见丁宁叮咛。
《兰亭集序》
51、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
5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趋”,取)
5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同“犹”)
《赤壁赋》
5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55、山川相缪
(通“缭”,环绕)
56、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57、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人饮酒)
5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
5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
60、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
61、杯盘狼籍(“籍”通“藉”。
)
《游褒禅山记》
62、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
63、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子。
64、曲终收拨当心画划。
用拨子拨。
《寡人之子国也》
6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66、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
6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6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69、虽有槁暴(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
7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71、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72、輮以为轮 (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过秦论》
73、合从缔交从,通“纵”。
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7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75、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76、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77、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78、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师说》
7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80、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81、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
《廉颇蔺相如列传》
82、肉袒伏斧质。
(质,通“ ”,铁砧。
)
8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不,通“否”)
84、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8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8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8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8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8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吗)
《苏武传》
90、女为人臣子(“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91、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9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9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4、法令亡常(“亡”通“无” )
95、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衿”同“襟”。
“决”通“绝”)
9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9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98、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乐。
)
《张衡传》
99、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员,通“圆”)
100、傍行八道(傍,通“旁”)
101、一时收禽(禽,通“擒”,捕捉。
)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0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10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与“纵”相对)10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影”,日光)《腾王阁序》
105、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106、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107、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逍遥游》
108、北冥有鱼“冥”通“溟”
109、而征一国“而”通“能”
110、小不知及大知“知”通“智”
111、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112、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
113、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陈情表》
114、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115、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116、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117、四十有四(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