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合肥市休闲农业开发探析

合集下载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城市与乡村经济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作为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安徽省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其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选题意义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2.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产业共同繁荣,加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增加农民收入。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4. 推进乡村振兴。

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外流”,乡村经济缺乏活力,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推动乡村振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构成和发展现状。

包括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方面,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状态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 探讨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提出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合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对策和措施,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成果:1. 描述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发展现状。

2. 发现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提出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4. 为推动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合肥新农村建设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合肥新农村建设

“三区”308.35 万亩,面积、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增产幅度
均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
2005 年以来,滁州市天长、全椒、定远三县(市)先后
全市小麦“三区”面积 71 万亩,其中核心试验区 1 万
承担了国家、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稻麦核心县、水稻示范 亩,示范区 10 万亩,辐射区 60 万亩。 经测产,三区平均亩
三是突出抓好农村基础建设,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 础工作。首先,狠抓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实出解决生产、生 活用水,确保生活用水优先。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质量决 定生命质量 。 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 安全问题,是一项功德无量的民生工程。 其次,加快农村 道路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出的去 ,进得来的问题。 第三,大 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种农业信息资源,构建农
(作者单位:合肥市科技局)
扶贫开发水平。 要充分利用省会优势,准确把握城中、城
责任编辑:刘赞扬
34 2009年第 1 期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以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为目标,重点抓好优质 种业、无公害蔬莱、畜牧养殖、苗木花卉、瓜果等五大农产 品生产基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构建产业链。 发展果业、 菜业、乳业及肉制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一批绿色农业企 业 。 引进和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建设一批与龙 头企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产业基地, 改造一批农产品综 合批发市场,把合肥建成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 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强化 售向集团资金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要 济实力不断增强, 努力使合肥市的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

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

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

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

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

“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

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

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

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

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初步研究

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初步研究
是新 农 村建设 中能够 直 接 带 动农 民增 收 、 动 城 乡 推 我 国休 闲农 业起 步 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期 , 是 统筹 、 进社 会 和谐 发 展 的新 兴产 业 。古代 文 人 墨 在世 界休 闲农 业成 功 发展 的背 景 下 , 着 城 市化 进 促 随
合 肥 市休 闲农 业发 展 战 略初 步研 究
蒋燕 蜀 , 良庆 赵
( 安徽农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合肥

20 3 ) 30 6
要: 通过 对合 肥市休 闲农 业现状 的分析 , 针对合肥市休 闲农业存在 的问题 , 从休 闲农 业竞争优势 、 竞争劣势 、
潜在机会及外部威胁等方面对合肥市休 闲农业进行 了 S T分析 , WO 并提 出了合肥市休 闲农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 休闲农业;WO S T分析 ; 发展 战略
2 合肥市休 闲农业 S T分析 W0
2 1 竞 争优 势 ( ) . S
长点 。20 ”09年 合肥 市 客 运 量 1 4 5O4万人 , 运 量 货
1 6 万吨。 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 、 小 3 5 6 _ 8 大 中、
型旅 馆 、 店俱 全 。20 饭 0 9年底 , 市 有 二 星级 以上 全 饭店 4 6家 , 客房数 765间 , 4 床位 数 1 9 275张 , 客房
型。根据 2 1 年合肥市政府网公布数据显示 ,00 22 1 发展历史较短, 00 2 1 .. 规模较小 合肥市休闲农业 还 处 于起步 阶段 , 大圩 乡 20 第一 届葡 萄节 开 从 03年 年合肥市接待国内旅游者 260万人次 , 7 实现旅游 总收入 27 4 亿元 , 合肥市的旅游总收入 、 国内游客总 始 , 至今 只有 8年 的 时间 , 与北京 、 深圳 、 上海 等大 城 量 已超越南 昌、 太原 , 连续 3年增幅居 中部省会城市 市相比时问较短。同时 , 合肥市 的休 闲旅游景点分 规模 相 对 较 小 , 游 目标 定 位 不 明确 。 旅 第一。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合肥市的休 闲农业发 布 相对 分散 , 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 中国休 闲农业的发展也 为合 以“ 农家乐” 为例 , 合肥市部分 “ 家乐” 农 采取 “ 一家 的经 营模式 , 由于 这 种模 式 规模 小 , 营 者 之 经 肥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 了可借鉴的模式 以长丰 户 ”

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近年来,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动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方式。

一、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现状合肥市地处江淮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合肥市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同时,合肥市还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方面,合肥市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出台扶持措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农民也逐渐意识到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

二、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挑战和困难然而,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农民缺乏足够的产业化经营知识和技能,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

其次,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不平衡,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再者,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为了更好地推动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方式。

首先,合肥市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措施。

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企业,引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和知识学习,提高他们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意识。

另外,合肥市可以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业产业链条的整合和延伸,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协同发展。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总之,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农业资源分析合肥市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人力资源。

合肥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耕地面积约为1500万亩。

气候资源适宜农业生产,年均温度15-16℃,年均降雨量约为1000毫米。

水资源充足,主要流域有淮河、长江和皖河。

人力资源丰富,农业从业人口占比较高。

二、土地利用分析合肥市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为主,其中水田占比较高。

合肥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较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利用面临较大挑战。

三、种植业分析合肥市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作物。

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如茶叶、蔬菜、水果等也有所发展。

合肥市的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和周边地区。

四、养殖业分析合肥市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家禽等为主。

养殖业发展较快,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

五、农业市场分析合肥市的农产品市场主要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较大。

六、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的农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未来合肥市农业主要发展方向是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等。

七、对策建议为了促进合肥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种植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发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树立合肥农产品的良好形象。

5.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八、总结合肥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通过对合肥市农业可行性研究,我相信只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合肥市农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为合肥市农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也希望合肥市农业能够迎来更好的明天。

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影响和挑战。

城市化改变了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刺激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面积减少和土地利用问题城市化对农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农业面积的减少和土地利用问题。

大量耕地被城市与工业占用,农村居民也将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卖给开发商,原本广袤的农田面积逐渐减少。

这对粮食生产、生态保护和农村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此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保护好农村土地资源,加强土地使用监督和管理,鼓励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土地、纯净的水资源和健康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城市化改变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农民不再只是生产者,而是发展多种产业的经营者,如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

这些新型产业利用了乡村资源和特色文化,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

同时,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这为农业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乡村淘宝、大众点评等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农产品和农村旅游的消费渠道和知名度。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积极推动和引导,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农村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三、农民迁移和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化是农民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人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由于文化背景和技能水平等不同,他们往往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就业环境。

另外,农民迁移也带来了社会保障问题,如养老、医疗、居住等。

政府应当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对迁移农民提供工作培训、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人权保护。

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城市化对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农药、化肥和生产废水等污染问题,短期内带来了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难以挽回的。

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合肥北城幸福庄园概念规划为例

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合肥北城幸福庄园概念规划为例
因地 制宜的原 则 , 合理布局 特色 项 目, 有效 组织 旅游线路 。 应 立足现 在 , 着 眼未 来 , 合 理规划 , 分 期实 施 , 使 园区 能够持 续健康地 向前 发展 。 [ 关键 词] 休闲 农业 园 客源 市场 特 色项 目策 划 中图分 类号 : TU 9 8 6 .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5 ) 4 8 — 0 2 3 0 — 0 1

3 . 4 规 划功 能分 区
业 经营 、 农业设 施 、 农 耕文 化、 农 家生 活等资 源 . 通 过科学 规划和开 发设 计 , 为游 客 提供观 光 、 休闲、 度假、 体验 、 娱乐、 健 身等 多项 需求 的新 兴产 业 园。
2 . 2 休闲 农业 园普遍 存在 问题 ( 1 ) 缺少“ 特 色” , 旅游 形象 定位 模糊 。 许多休 闲农业 园除 了吃饭 、 打牌 、 钓鱼及 瓜果采 摘 , 缺少有 “ 特色 ” 的娱 乐休
城 乡与 环境
C h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h no l o gy R e v i e w
休 闲农 业 园规 划 设 计 研 究一 一 以合 肥 北 城 幸 福 庄 园概 念 规 划 为 例
邓 磊
合肥 2 3 0 0 规 划 设 [ 摘 计 应 要 坚 ] 休 持 闲 生 农 态 业 优 园 先 想 要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中 占 得 先 机, 需 要 找 到 合 理 的 项目 定 位 , 特 色 化 和 多 样 化 的 产 品 设 计 , 并 有 效 落 实 宝 间 戈 ! 中 。 休 闲 业 的
合肥 北城幸 福庄 园规 划 占地 l O O O  ̄, 根据 功能不 同划 分为人 口服 务 区、 婚 礼 接待 区、 采 摘体 验区 、 种植 体验 区 、 亲 水娱 乐区 、 四季花卉 区 、 餐饮 休闲 区 、 休 闲 度假 区 、 拓展 训 练 区等 。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合肥农业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合肥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数据收集和分析2.1 农业资源情况:根据合肥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合肥市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耕地总面积约为XXX万亩,其中农作物种植占比约为XX%。

2.2 农业产出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在过去五年中,合肥市农业产值呈稳步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X%。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2.3 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通过分析合肥市及周边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变动情况,发现农产品需求量呈增长态势,尤其是优质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

3. 可行性分析3.1 土地利用可行性:合肥市拥有大量的耕地资源,可以进一步合理规划和利用。

通过引进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此外,可考虑发展城市农业,如在城市周边建设设施农业和垂直农业,以缓解城市压力和提供更多农产品供应。

3.2 农产品种植可行性: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和种植技术,可以发现合肥市农产品种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在优势农产品种植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培育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3 农业科技可行性: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可行性至关重要。

合肥市可以积极引进农业科技,并加强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动合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风险评估4.1 自然灾害风险:合肥市位于江淮平原,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洪涝、旱灾等。

在农业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

4.2 市场波动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需求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在农业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做好市场调研,降低市场风险。

5. 建议与对策5.1 加大政府投入:合肥市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民种植高效、优质农产品。

合肥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绩、经验及启示。

合肥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绩、经验及启示。

成绩、经验及启示。

合肥在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市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提升,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向高效、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合肥注重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条件改善等措施,改变了传统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通过推动乡村旅游等非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在结构调整方面,合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例如,合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乡村振兴方面,合肥采取了综合措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合肥着重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项目,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此外,合肥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成绩和经验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启示。

一方面,合肥的成功经验表明,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注重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农民素质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合肥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表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多元化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新时代区域性休闲农业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基于合肥实践研究

新时代区域性休闲农业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基于合肥实践研究

·13·1.相关文献梳理休闲农业最早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休闲农业竞争力研究。

杨雨蓉等(2018)认为休闲农业应从提升顾客满意度、创新营销对策、增加文化内涵三方以提升品牌竞争力。

二是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胡晓燕(2016)从发展的依托方式进行划分:近郊市场依托型、稀缺资源依托型、特色产业依托型、大型景区依托型。

三是休闲农业影响研究。

于文环,薛永基(2017)认为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带来更多正向的积极影响。

王明康(2019)认为休闲农业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

四是休闲农业发展实证研究。

叶露等(2018)利用海南岛259家休闲农业企业的地理数据,依据布局特征提出优化对策。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把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专家学者对于合肥休闲农业专注度不高,研究文献很少。

本文拟通过对合肥休闲农业的实证研究,剖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相应的路径,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合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合肥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县,打造高星级的农家乐。

2018年合肥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3300多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总收入突破30亿元。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系统的全域规划布局没有形成对乡村规划研究不够深入,县级村庄规划编制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够好,听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得少。

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执行随意性较大,刚性不强。

目前,合肥大部分县(市)区没有整体的规划布局和科学的论证,缺乏系统的休闲发展规划,各区域休闲农业呈现点多面广,过于分散,不能形成集中成片、各有景象、系统完善有机结合机制。

2.2财政投入机制体制创新不足依靠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缺少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导致相关基础设施及服务滞后。

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K)’’
KK’$!" 年第 #$ 卷第 !$ 期
文献著录格式% 韦传慧;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C. ;浙江农业科学( ’$!"( #$ # !$$ % !)’’?!)’#; NF<! !$2!#!)% 9,2QYY-2$(’%?"$!)2’$!"!$$(
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合肥市为安徽省省会&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 市(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推进( 休闲农业也随之蓬勃 发展起来( 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 如综合诊断 合肥市休 闲 农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发 展 对 策 -&?#. (
或基于信息化建设探讨合肥市休闲农业云服务平台 的构建 问 题 -). ( 又 或 从 休 闲 农 业 的 主 体’’’游 客 视角研究合肥市观光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 素-%. & 合肥市休 闲 农 业 园 的 景 观 提 升 策 略-". ( 另 有研究者立足休闲农业的客体’’’资源( 以合肥市 大圩镇为例( 进行了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 建的实证研究( 以期为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规划提供 依 据-!$. , 纵 观 已 有 文 献( 尚 未 见 到 关 于 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因此( 本研 究着重探讨合肥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期 为合肥市休闲农业的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促进合肥 市休闲农业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 ^^2345,
韦传慧% 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休闲农业的总体分布情况, 为避免信息误 差( 对各个示范点名称& 位置进行了逐一核实, 地 图数据主要是利用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 :::2:Pa5R823-$ 提 供 的 全 国 ! g!$$ 万 基 础 地 理数据( 运 用 DV3E<=!$2$ 软 件 提 取 得 到 合 肥 市 区 划图( 各示范点的经纬度数据通过在线地图经纬度 查询网获得, )0’ 1 研 究 方 法 !2’2! K 最 邻 近 指 数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张扬王光宇方文红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8期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分的两个概念。

它们是农业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和消费业态。

安徽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备优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配套设施,业已形成五类主要的经营模式。

经营业绩可观,发展前景看好。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创意设计、基础设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弊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分类引导、强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等措施予以完善和标准化。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安徽省;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04-05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Zhang Yang1 et al.(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There are both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 between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but they are all new operating model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increasing income of peasants and rural-ubran integr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of our economy.It has come into five type of management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some priority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location,potential of market,policy,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which help to achieve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a bright future.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weak of creativity,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which seek the improv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with depending on top-level design,guidance,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Rural tourism;Anhui Province;Suggestion1 引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在用地政策、扶持项目、发展类型、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乡,寻找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农家乐旅游在合肥市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进行探析,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1.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合肥市地处丘陵地带,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

合肥市农田面积广阔,农产品品种丰富,是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理想之地。

2. 农家乐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合肥市的农家乐旅游逐渐兴起,一些农户开始将自家农田、果园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

游客可以在农家乐享受农家饭菜、体验农耕生活、参与农业劳作等活动,感受农村的田园风光。

3. 旅游设施待完善虽然农家乐旅游初具规模,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较为简陋,配套服务不完善,游客的居住、饮食、交通等需求难以满足,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和吸引力。

1. 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合肥市的农家乐活动大多是由各个农户自发开展,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导致农家乐项目之间缺乏协调,资源利用不够合理,发展不够有序。

2. 产品同质化严重由于缺乏差异化的经营理念,一些农家乐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限制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空间。

3. 缺乏专业经营许多农户开展农家乐项目时,缺乏专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团队,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4. 交通不便一些农家乐项目地处偏远农村,交通不便,游客前往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 制定规范管理制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家乐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和标准,提升农家乐的品质和形象。

2. 提倡特色化经营农户在开展农家乐项目时,应注重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独特魅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淮河流域、江淮平原腹地,距离南京、上海、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及大都市陆路交通便捷,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压力也不断增加,城市居民日益增加旅游休闲及度假的需求。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这一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到合肥周边的农家乐旅游,加之安徽省的“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在合肥市周边乡村地区,“农家乐旅游”逐渐成为了一项备受欢迎的新兴产业。

目前,合肥市周边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较为火热。

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至少拥有50余个乡村度假村落,其中,农家乐旅游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村落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包括特色住宿、农家餐饮、休闲娱乐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然而,合肥市的农家乐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家乐旅游的安全问题。

一些农家乐旅游项目,其安全标准不高,防火、防盗等方面落后。

其次是农家民宿的质量问题。

在现有的农家民宿市场,质量良莠不齐,存在一些在清洁、卫生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农家民宿所处的环境、周边交通配套、供暖等方面也需要得到改善,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最后是农家乐旅游业户面精细化问题。

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一些农家乐旅游业主关注的主要是短期收益,很少注重营运规模和旅游业绩的长远发展。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合肥市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资源非常适宜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同时农家乐旅游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推进农业丰产、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因此,未来几年,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结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合肥市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面临着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合肥市的发展现状出发,探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合肥市发展现状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较为突出。

但与此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肥市的发展仍然有待提升。

当前,合肥市的文旅产业尚未形成完整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1.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2. 拓展经济增长点:文旅融合发展可以为合肥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3.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旅游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1. 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合肥市可以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机的空间支撑和产业集聚。

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文艺演出、文博展览等项目,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产业链,提升合肥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2.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合肥市可以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供游客选择。

例如,可以开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历史文化遗址旅游等,通过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3. 加强文旅融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合肥市可以加大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文旅产业的发展中来。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提供金融支持,为文旅企业提供场地和场所支持,从而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

4. 强化文旅融合发展的组织和管理合肥市可以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实施。

城镇化背景下合肥市农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合肥市农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城镇化建设 中,合 肥 市城 乡建设 用 地存 在粗 放利 用 现 象。征收的土地多用来 进行 房地产开发 、工业 园区建设 。以 致住 宅用地和工业 用地 占的比例过大 ,甚 至还有大量土地 由
地 ,可能在教育 、社保、就业 、医疗卫生 以及住房保 障等方
面 受 到 影 响 ,这 是 农 民群 体 从 心 理 上 难 以 接 受 “ 非 农 ” 的
得 到 了解决 ,放 活了土地 经营权 。当前 ,合肥 市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关键 时期 ,对土地的 占用逐渐增加 ,文章主要 研 究
了合肥市农地 “ 三权 分置 ”工作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措施 ,这 已成为可持 续利用土地的 紧要课题 。 [ 关键词 ]三权分置 ;问题 ;对策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6 . 4 7 . 2 0 3
年始 ,陆续开展农地 确权登记 颁证工作 ,但 从调 查结果 看 ,
盖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 保障体系 ,让农 民放心 流转 土地 、安
心进城落户 ,推进 以人 为核 心的新 型城镇化进程 ” 。
各 区域进展缓慢 ,工作进度 和工作质量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1 . 2 . 2 在土地征迁环节 ,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土地征 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 了广 阔的空 间,也带来诸多
直观原因之一 。合 肥市 的农 业转 移人 口市 民化形 势不 容 乐
观 ,当前急需大胆改革 ,不断创 新 ,积极探 寻破 围之路 。 1 . 2 政府服务功 能尚不到位 ,农 民土地利益难 以保 障
规的事件 时有发生 ,农 民不满安置补偿导致 的群体性事件 和
上访 事件在 合肥 市 辖各 县 ( 市 ) 区近几 年 都相 继 发生 过 。 媒体 披露 ,合 肥市 “ 征地 拆迁 安 置乱 象迭 出 ,贪 腐案 件 多 发” ,蜀山区在实施 “ 大建设 ”征迁改造 安置 中腐 败现象也 是多发。在低 价征 收和高价 出让 之间 ,农 民没有享受城镇化 发展的成果 ,土地 财产权益 受到侵害 ,给农村 的发展 和稳定 留下了隐患。 1 . 3 在土地规划和利 用方面 ,思路不够科学严谨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乡村旅游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城市的农民纷纷转型升级,开办农家乐等项目,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也已经逐渐成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会对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进行探析。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的重要区域经济中心。

在这个城市里,不仅能够感受到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便利和气息,还能够领略到传统农村的淳朴与丰富的民俗文化。

由于近年来合肥市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也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市场逐渐成熟:随着各类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开发,合肥市的旅游市场已逐步成熟。

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游客的接待质量逐步提高。

2.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在大量的农家乐项目中,品质各异,有些农家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品牌的支持。

然而,在未来,随着农家乐品牌建设的不断完善,品质较好的农家乐会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农业休闲体验成为新卖点:农业休闲体验将会成为合肥市未来农家乐旅游的一个重要卖点。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提高,人们对于农业知识的需求也增加,农村休闲度假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1.规划管理不到位:由于农家乐在不断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规划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些农家乐项目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划标准,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2.缺乏标准和规范:农家乐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可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和规范。

这导致游客在选择农家乐时难以透彻了解其的服务标准和价格体系,不免会给游客带来消费不透明和信任问题。

3.缺乏成熟的经营理念:当前,大多数农家乐项目的主要发展思路是单纯的农家餐饮或住宿项目,甚至有些农家乐的项目开发还是缺乏深度与差异性。

关于合肥特色的城镇化战略研究与探索(王爱华)2

关于合肥特色的城镇化战略研究与探索(王爱华)2

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探讨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摘要: 21世纪以来,作者为探讨具有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合肥市城镇化发展背景即全球城镇化发展特点、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目标等方面入手,分析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研究提出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思路和指导原则,并提出了实现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中心城市突破”理念。

关键词: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合肥,具有长江中下游和华东地区的区位优势,其地域的城镇化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

深入研究和探讨创造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合肥尽快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背景1.1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现代城镇化的世界性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

战后重建工作及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利益调整,促使城镇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随着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陆续独立,城镇人口迅速上升,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在当今达到空前的水平,纵观全球城镇化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1)发展中的国家成为推进世界城市化浪潮的主体;(2)居住在大城市中的人口增多,大城市发展速度加快;(3)世界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交通业、信息业革命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4)全球城镇化水平的严重不平衡,表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和城镇规模大小的区域差异。

据有关资料预测全球城镇化水平:到2000年,世界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6.6%,2010年超过50%,2025年达到60%。

(附表1,2,3)附表2 部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1.2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1)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特点: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工业化污染防治、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动化的进程同步发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养城市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克服“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弊病,切实提高我国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式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合肥市休闲农业开发探析作者:甄丽君陈秀楼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2期摘要基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一研究背景,认为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产业形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化、特色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等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合肥市;休闲农业;对策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2-11383-03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Hefe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ZHEN Lijun, CHEN Xiulou(Anhui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59)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parties, as a form of industry pattern of modern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new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Hefei, som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such as standardization,specialization, deep culture mining and so 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Newtype urbanization; Hefei; Leisure agriculture; Countermeasure1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背景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从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推进”工作稳健与高效,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速已势不可挡。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而乡村旅游中的都市、城郊休闲农业的开发,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有许多契合之处。

因此,创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保护和兼顾农民利益,更是推进城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强大动力。

就合肥而言,2013年6月20日公布的“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大合肥”的四大定位之一就是“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旅游休闲目的地”。

“1331”的最后一个“1”就是“创新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

笔者希望以此为视角,探索出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2 合肥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业态,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2]。

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和重要科研教育基地,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

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县以及1个县级市巢湖,共有45个街道、65个镇、19个乡。

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城镇化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增长,合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3年全市星级“农家乐”已达162家,其中五星级达18家,包河区大圩镇2012年评为“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

涌现出肥西老母鸡家园、寿子湖畔、德兰堡生态农庄、鱼丰农庄和小团山香草农庄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产业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3]。

2013年全市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游客1 5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7亿元,其游客接待人数已达全年游客接待量的26.6%,涵盖水产基地型、畜禽养殖型、果蔬基地型、科技农业型、花卉苗木型、滨水度假型、山地生态型、岗地生态型、田园生态型、名村名镇型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农业体系已经形成。

同时,相继培育打造出合肥龙虾节、长丰草莓节、陶楼“桃花节”、大圩“菜花节、葡萄节”、“三十岗西瓜节”、“长临垂钓节”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节庆经济项目,推出了绿色大圩游、红色畅想游、怡情山水游、草莓采摘游、包河区特色乡村游、巢湖水上风情游等3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3 合肥休闲农业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3.1 地方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发展瓶颈难以逾越,发展后劲不足合肥休闲农业应该说开始于2002年“长丰草莓采摘一日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多数区县乡镇还没有形成休闲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特别是地方主管部门认识不足,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明确,单纯看重经济功能,跟风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将农业资源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文化优势、旅游文化市场紧密结合。

土地多以租赁方式取得短期使用权,经营户不敢投入过多,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后劲。

贷款难是限制休闲农业发展的另一瓶颈,70%以上的经营户将资金视为经营的第一大困难。

3.2 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产业体系不完整休闲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

调查发现,该市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多为农村劳动力和当地村民,家族式经营为主,组织松散,服务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服务行业培训,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均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整个行业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发展方式单一,主要是餐饮、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投资多是单户,规模小,产业链短,和休闲农业相关的特色娱乐项目太少,没有集群效应可言;经营管理不规范,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如合肥大圩镇葡萄种植面积达5 000余亩(1 hm2=15亩),大多数以家庭承包方式进行管理,农民通过承包几百亩的果园,进行葡萄种植,并种植蔬菜、挖鱼塘、养鸡,自己经营餐饮,接待的游客大多以自驾游为主,提供的休闲娱乐项目多为釆摘、垂钓等传统休闲项目。

没有将葡萄的产业链进行延伸。

3.3 产品开发偏重资源导向,同质化高,文化底蕴不足由于休闲农业门槛较低,大多是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几道土菜、挖个鱼塘、刨一块菜地”开发的“农家乐”项目,数量上的快速增长造成竞争激烈。

总体上来说普遍缺乏特色,产品质量低,单纯停留在餐饮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很少,缺乏与合肥自然、地理环境相融合,与合肥历史文化相渗透的特色项目。

经营类型主要是观光娱乐型,基本都是上午摘草莓、采葡萄、钓鱼,中午吃农家菜,下午打麻将、打扑克,游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

而知识型、疗养型、体验型的经营者很少。

如原先肥西三岗很有名气的仙湾湖山庄由于周边地区的“农家乐”同质化严重,再加上恶性竞争,导致亏本运营,如今已经转让改为“疗养院”。

3.4 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优于城市的自然环境,而传统的乡村由于大量旅游者的涌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大大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多数经营者环境意识淡薄,接待设施的“三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自然风貌,不利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游客观光休闲过程中随地乱扔垃圾,践踏草地、庄稼,采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经营户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通自来水,卫生条件堪忧;多数休闲农业景区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大部分休闲农业景区没有城市公交线路直达;特别是有不少临河、临湖、临渠休闲农业项目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

3.5 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意识,公众认知度偏低长期以来,农业的功能一直局限在传统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工业原料供应上,对休闲农业的生态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教育功能等常常予以忽略。

大部分经营户的营销意识还比较薄弱,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发传单、发名片、靠回头客等传统手段,再加上本身“小、散、弱”,也没有资金进行相应的营销宣传。

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景区由于设施不完善,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不大,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一村一品”的良性发展模式。

在宣传手段上,也没能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如开通营销网站、微博、微信的还很少,许多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园不被人所认识,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认知度较低。

4 合肥休闲农业开发对策与建议4.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整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休闲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前期规划、中期实施还是后期完善,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调控。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休闲农业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互衔接。

可围绕“森林合肥”建设,用足用活城市、山、岭、水、圩、湖等六大资源,深入推进产业、资源和空间整合,加快特色产业板块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风情观光游、湖岛渔家风情游的现代休闲农业空间格局,构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农业体系[4]。

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休闲农业企业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如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村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积极吸收个人老板和企业组织的投资;鼓励农民以土地的经营权出让入股等形式和手段来拓宽休闲农业的有效融资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