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四)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作业】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4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4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建议用时:分钟)一、选择题.(·滨州高三期末)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并立,各司其事,互不统属,彼此牵制。

明中后期,中央派遣巡抚、总督等大员掌管军政事务,起初只是临时差遣,置罢不常,后来常驻久任、开府置幕。

这反映了明代(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政治制度不断成熟.地方机构办事高效解析:选。

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派遣的地方大员,直接掌控地方权力,表明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故项正确;中央派遣专职官员掌管地方军政事务,使得地方的权力削弱,故项错误;中央派遣地方专职要员并不代表政治制度的不断成熟,故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地方机构办事效率的相关提及,故项错误。

.(·重庆模拟)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削弱六部加强君权.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分割事权相互牵制解析:选。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项正确;由材料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不能推断出加强君权,故项错误;、项材料没有涉及。

.(·惠州模拟)始纂于弘治十年(年)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

这主要是因为( ).内阁地位无足轻重.皇帝权力过度膨胀.内阁不是法定机构.阁臣多来自翰林院解析:选。

内阁地位举足轻重,却始终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既无实际决策权,也无行政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项正确;明代内阁地位举足轻重,故项错误;内阁本身就是皇权膨胀的产物,且材料中明代官修史书没有把内阁单列为典章制度,其原因与皇帝权力膨胀无关,故项错误;项不是主要原因,与材料缺乏严密的逻辑,故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B.废除丞相C.设三司使D.设军机处,不是明太祖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与此对应的措施是废除丞相,故B项正确;设三司使是宋朝为弱化相权在财政方面采取的措施,故C项错误;设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故D项错误。

2.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

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不能说明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也没有取代六部,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内阁参与国事决策,故D项正确。

3.明初,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到永乐时期,“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嘉靖时,阁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万历初年,张居正任首辅,“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这一变化过程说明()A.内阁始终不掌实权B.内阁权力逐渐坐实C.皇帝专制得到抑制内阁始终不掌实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阁臣“预机务”“列六部之上”“威柄之操,几于,反映了内阁的权力在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皇帝专制得到抑制,而且内阁本身的出现和存在就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尽归内阁,故D项错误。

4.下面为一部史学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前言 .................................................................................................................................................................. 第一章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 第一节大位、大权、大政 .......................................................................................................................... 第二节强化皇权的措施 .............................................................................................................................. 第三节皇权在国家机制中的运作............................................................................................................... 第二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 第一节三公三孤 .......................................................................................................................................... 第二节内阁 .................................................................................................................................................. 第三节中书舍人 .......................................................................................................................................... 第四节尚宝司 .............................................................................................................................................. 第五节六科 .................................................................................................................................................. 第六节翰林院 .............................................................................................................................................. 第七节詹事府 .............................................................................................................................................. 第三章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A.《唐代政治史略稿》B.《元朝政治制度述略》C.《明代国家机构研究》,题干中并未提到三省,故A项错误;元代辅助皇,而题干中并未提到中书省,故B项错误;明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机构为内阁,题干中提到内阁,故C项正确;清代雍正时期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为军机处,题干中并未提到军机处,故D项错误。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27)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

由此可知,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答案 A解析从材料“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可知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2.(2018·绵阳模拟)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

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

据此可推知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B.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答案 D解析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是在清朝,故A项错误;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是每个读书人终身追求的目标,“乞休”无法说明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故B项错误;传统家国同构随着宗法制的瓦解而瓦解,故C项错误;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说明“乞休”的官员有了新的自我实现途径,故D项正确。

3.(2018·惠州4月模拟,27)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

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阁臣多来自翰林院答案 C解析纵观明代政治,内阁地位举足轻重,故A项错误;内阁本身就是皇权膨胀的产物,且材料中明代官修史书没有把内阁单列为典章制度,其原因与皇帝权力膨胀无关,故B项错误;内阁地位举足轻重,但却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国家机构,既无实际决策权,也无行政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缺乏严密的逻辑,故D项错误。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44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44张)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读史指导】 (1)史料一从皇帝在内阁到不在内阁逐步成为惯例、内阁权力来 源及内阁与皇帝、太监的关系来说明内阁的地位。 (2)史料二反映的是军机处处理事务保密性强及泄密情况,说明 君权事实上的弱化。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 出它所反映的实质。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 八股取士。 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密 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 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 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 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明朝 1.废除宰相
权势过重 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1)原因:宰相___________
(2)废除:1380 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 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3)影响:___________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 (3)评价:内阁是___________
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 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 受到很大限制。

2020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高考模拟训练: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高考模拟训练: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

这一规定反映出明代( )A.皇权专制开始渗入各部门 B.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C.内阁大臣的职权得到扩大 D.行政决策正确性得到提高答案:B。

据材料“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可知,这个过程反映了皇权至上,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故选B项。

2.(2020·重庆期末)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想出关打猎游乐,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仗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

后来武宗乘张钦巡视他处之机,黑夜微服偷偷出关,一路都生怕张钦追拦。

这一史事表明(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监察制度走向成熟C.官僚体制制约皇权 D.北方边防体系严密答案:C。

据材料“武宗被巡关御史张钦仗剑挡驾……武宗乘张钦巡视他处之机,黑夜微服偷偷出关”可知,皇帝受到官员的制约,这一史实表明官僚体制制约皇权,故选C项。

3.(2020·乌鲁木齐第一次诊断)清初,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将明太祖谕令工部铸造铁牌严禁宦官干政的传说付诸实践,并利用修史的机会,将明代尚存争论的这一故事坐实。

其根本目的是( )A.杜绝宦官干预朝政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采用明朝的统治措施 D.认定“铁牌”内容的真实性答案:B。

清初将明太祖严禁宦官干政的传说付诸实践,直接目的是杜绝宦官干预朝政,根本目的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选B项。

4.(2020·宝鸡一模)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这体现了( )A.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清朝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答案:B。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

这反映出,在明代( C )A.中央行政关系紊乱B.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D.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解析] 内阁与六部之间互争雄长的原因是由于内阁没有法定地位,而不是由于中央行政关系紊乱和皇帝制度已经成为摆设,故排除A、B项;没有法定地位的内阁之所以能够与六部互争雄长,主要是因为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选C项;题意反映了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故排除D项。

2.(2019·北京朝阳期中)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随着内阁地位的上升,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

宣德时期,经过内书堂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

这一现象表明( B )A.君主权力日渐衰落B.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变化C.宦官掌握决策权力D.内阁完全丧失议政功能[解析] 根据材料明朝阁臣在宣德时期,“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故选B项。

明清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故排除A项。

君主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排除C项。

材料中“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D 选项不符合材料意思,故排除。

3.(2019·湖北武汉市联考)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

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

”材料现象( A ) A.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B.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C.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D.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作业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 )A.设置三省六部B.废除宰相制度C.设置军机处D.废除科举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明太祖朱元璋废掉宰相的基本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B。

答案:B2.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 )A.御史大夫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解析:明太祖废丞相后,处理全国政务感到力不从心,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故选C。

答案:C3.(2017·潍坊期末)“(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材料反映了内阁( ) A.地位提升权力扩大B.获得统领六部的权力C.大学士拥有决策权D.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解析:从“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重大,地位提升,故A项正确。

答案:A4.“机构精简,行政效率提高,遇事不互相推诿,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机构设置的作用( )A.清初内阁B.中书省C.军机处D.清初六部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机构精简”“迅速处理军国大事”。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答案:C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解析:钱穆主张政府和王室应该分离,政府的代表是丞相,王室的代表是皇帝,两者相互牵制。

明清时期,丞相被废除,与钱穆的观点相悖。

答案:D6.(2017·嘉兴期末)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

2020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题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制度(1)出现:(2)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1.清朝初年的中央体制(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辩]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

[联]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与此同时,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拓]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重难点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一)读图明史——明代内阁的权力[解读]“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充分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

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大一轮课件(含2019届新题):第一单元 4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大一轮课件(含2019届新题):第一单元 4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内阁 设立_______
强化内阁
(2) 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 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 (3)评价:内阁是___________
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 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 受到很大限制。
图证历史——军机处的职责及特点
【解读】
图片反映的是军机处机构设置的情况及职能情况。
【结论】
军机处的特点
(1)满文文书由满人军机章京来处理,汉文由汉人军机章京来处 理,军机处的房屋分为满屋、汉屋,分别处理日常的实际业务。 (2)在军机处人员安排上满人、 汉人兼用, 实际上仍以满人为重。 (3)军机处主要职能是国家文书撰制,以皇帝名义下达的各种诏 令、谕旨,对全国重大事件奏章、疏表的批复,都在军机处拟 制、缮写、分递,以达到有效管理国家的目的。 (4)管理档案工作,在日常值班工作中的文书登记、立档及归档 后的保管、检阅、编写、大事记等。
3.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即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 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 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 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少数 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 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 统治。
2.措施
南书房 (1)康熙帝设___________ ,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 军机处 。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2)雍正帝设置___________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含解析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含解析

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说明了()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内阁权力扩大,拥有决策权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居正为政,以尊主权……”可知,张居正生前内阁职权很大,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情况发生转变,反映张居正之后内阁职权很小,这是皇权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

只有皇帝才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

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故C项错误。

题意没体现内阁与六部的关系,故D项不选。

答案:A3.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

“之国”的出现()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B.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C.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答案:B4.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由材料可见()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解析:议会具有限制君权,体现民主的特征,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不具有议会特征,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只是能够限制君权,不可能高于皇帝,故B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为对西北用兵,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正确。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强化:第4练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强化:第4练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练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

厂卫的设置反映了( )A.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B.传统司法体系的崩溃C.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D.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2.明代皇帝用印章,在文书制度基础上还增加了行移勘合制度。

据《明实录》记载:“以簿册合空纸之半,而编写字号,用内府关防印识之,右之半在册,左之半在纸。

册付天下……收之,半印纸藏于内府。

”明代这一做法( )A.加强了居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B.促使中枢机构的职责不断健全C.提高了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3.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作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

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

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B.皇权专制空前加强C.“无为而治”的治国模式有效D.宋明理学迅猛发展4.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

这反映出明代( )A.地方权力的扩大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官员能力专业化5.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

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6.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中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新人教版1.(xx·广东江门质检)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

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解析结合史实可知,秦朝、唐朝、宋朝都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但也采取不同方式限制和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体现出“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明太祖废除丞相,使皇权强化,故体现出打破这一规则,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xx·浙江东阳二模)“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官员晋升相对容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信息可知,明朝初年对中枢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即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选拔趋向严格,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3.(xx·山东菏泽质检)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

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解析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均是中央正式的行政机构,根据材料“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故A、B两项错误;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形成时间较长,且与六部、司礼监等矛盾重重,故C项正确;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故D项错误。

答案 C4.(xx·江苏盐城三模)“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

”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解析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加大,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

课时达标训练(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初,中枢机构的设置结束了1 600多年的宰相制度。

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A.直接对皇帝负责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2.自秦代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3.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D.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4.《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5.“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这种情况的影响是()A.强化了皇权B.限制了皇权C.被历代沿用D.提高了行政效率6.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

这表明()①内阁已形同虚设②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③行政效率有所提高④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单项选择题:1.明初因胡惟庸案所引起的政治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A.以中书省总政务B.罢中书省,政事分隶六部C.废行省,分设三司D.设殿阁大学士备顾问2.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3.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C.清顺治时 D.清康熙时4.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是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5.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6.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7.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9.当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开辟新航路C。

进行政治革命确立民主政体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0.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点,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A皇帝直接统领六部B.明中叶后,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C.清初军国重务一般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D.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11.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

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二、非选择题:12.请你读一读下面这段史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

课时检测(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

由此可知,明初()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是皇权加强而非受到了制度化制约,故B项错误;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故C项错误;材料中“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内阁,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2.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

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它既不能实行分权与制衡,也不能限制君主专权,排除A、D两项。

材料所述为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而非缓和国家的阶级对立,故排除C项。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有利于国家机器的合理运作,故B项正确。

3.(2019·石家庄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项错误。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新人教版201903112359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新人教版201903112359

课时规范练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

”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D.给予内阁实权,故A项正确;废除宰相制度,客观上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提升六部地位并不是明太祖的目的,故B项错误;明朝的宰相就是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明太祖废除了中书省,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在明太祖时期内阁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2.(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单科质检,6)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

这表明( )A.内阁非法定机构B.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C.大学士地位提高D.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正二品)来兼任”,可知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A项正确;内阁首辅并非宰相,六部尚书兼任内阁阁臣,并非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故B项错误;由“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可知大学士地位不高,故C项错误;内阁的设置加强了皇权,而非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故D项错误。

3.(2018安徽安庆二模,2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内阁制彻底瓦解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D.内阁首辅无权,说明内阁制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据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可知宦官操纵权柄的原因来自于掌印,即来自于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的宦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上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司礼监掌印权力很大,“权如外廷元辅”表明内阁首辅仍旧非常重要,无法体现其无权,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

由此可知,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是皇权加强而非受到了制度化制约,故B项错误;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故C项错误;材料中“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内阁,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2.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

这表明明朝内阁制() 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它既不能实行分权与制衡,也不能限制君主专权,排除A、D两项。

材料所述为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而非缓和国家的阶级对立,故排除C项。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有利于国家机器的合理运作,故B项正确。

3.(2019·石家庄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 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项错误。

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解析:选D“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形式没有僵化,也不是注重“经世致用”,故A、B两项错误;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故C项错误;“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考核内容全面,故D项正确。

5.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这反映出当时()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解析:选C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决策权仍旧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和“采纳内阁‘票拟’”可知内阁只具备建议权而不是决策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中枢权力的运行有序,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宰相具备一定的决策权,内阁只有建议权,故D项错误。

6.《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

”这本质上反映了()A.内阁制彻底瓦解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D.内阁首辅无权解析:选C结合“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内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C 项正确。

7.明太祖曾指出:“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

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

”(《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也认为:“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明太宗实录》)以下对史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B.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C.两部实录均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D.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解析:选D明朝是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其“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不能因两位皇帝的观点而以偏概全,故D项正确。

8.(2019·吉林一模)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

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

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

材料表明()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解析:选A从材料中内务府是管理皇室事务的自成体系机构,但是它的收入与支出却是既有皇帝也涉及国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

9.(2019·南宁摸底)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始终受到城隍老爷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B.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民间信仰发生变化D.封建迷信甚嚣尘上解析:选B据材料“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可知君主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

10.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个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

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析:选C题干并没有反映雍正帝对法律的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皇帝在决策方面更具有随意性,而没有反映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皇帝对官员处理的随意性和政策实施的摇摆性,即反复无常会使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故D项错误。

11.“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

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选A“廷寄”上谕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军机处无决策权,故B 项错误;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是总领全国政务,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无监察权,故D项错误。

12.(2019·济宁模拟)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

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

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D.削弱了中枢权力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得出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决策失误的减少体现在多人参与,故B项错误;政治清明体现在多人参与决策,题目中并未牵涉,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不相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太原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贞观十四年(公元641 年),魏征上书唐太宗,说:“臣闻君为元首,臣做股肱……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

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另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

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明中期以后,“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

于是“科道”谏言,“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

天启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12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到明君臣关系演变的根源。

(5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第二个省略号分层,结合两层的信息和唐朝的政治体制综合分析原因所在。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命大臣于帝陵外另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

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可知群臣对皇室有违礼仪加以谏争极力反对;根据材料二“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群臣对皇室等占夺民业的现象予以反对;根据材料二“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群臣反对宦官专权。

第二小问,官僚对皇室、宦官集团的指责,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易引发党争加剧。

第(3)问,由材料一唐代君臣共治到材料二的君臣冲突,可知君主专制强化,引发官僚集团对权力的向往与争夺。

答案:(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

(2)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

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3)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官僚集团争权夺利。

14.(2019·邢台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2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从材料“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有两类,一类是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种”“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中分析归纳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观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