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题型拆解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含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点分析和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点分析和例题解析一、环境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与散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在景物特点及技巧等方面绝大部分是相同的。
如果有区别的话,区别在于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更尊重小说的文本特征,更贴切小说的文体特征来分析、作答。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渲染故事气氛。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5.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社会环境。
二、情节“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①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
②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候要求考生用--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时候要求考生就某一角度对小说情节(情感变化)进行概括。
概括情节的角度:1.找出线索,理清文脉。
线索是贯串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一篇小说可以以物或人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空间为线索。
找出了小说的线索就把握了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2.明确冲突,把握矛盾。
小说情节的发展是矛盾冲突。
激化的体现,因此概括小说的情节要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
3.简明扼要,全面概括。
概括情节要言简意赅。
一般采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形式概括情节。
概括时不要遗漏要点,一定要概括全面。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三、鉴赏小说的结构艺术(一)叙述技巧1.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小说阅读之环境情节含解析
专题21:小说阅读之环境情节(讲)目标明讲1.了解高考常见题型,准确鉴赏小说环境描写,正确分析小说的情节。
2.掌握鉴赏小说环境描写、正确分析小说情节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环境描写【真题回放】1.(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回家啰!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
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
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
”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
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
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却有来历。
——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
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①,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
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
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碗!”“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枕头边!”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小说阅读第4讲分析环境描写__聚焦人物读懂风景练习含解析
第1讲分析环境描写——聚焦人物读懂风景(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炖马靴(节选)迟子建马靴又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
父亲说几乎是打个哈欠的工夫,它们就在寒风中凉透了,再打个哈欠的工夫,就冻硬了。
父亲将它们当点心,分别揣进裤兜,然后取下篝火上的铁锅。
热锅落在雪地时,雪发出“吱吱——”的叫声,父亲说锅底下的雪被烫得不轻,破了很大一片,流出汩汩雪水,但热锅烫伤的雪,很快结痂,寒风也让热锅成了冷锅。
父亲抬头望望天,雪停了,但夜空还没晴朗,望不见北斗星,父亲不知置身何方。
夜晚的山岭,看上去都一个模样,按照父亲的比喻,它们就像一把把钢刀插在那里,阴森恐怖,让人觉得是在屠宰场。
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他不知该走向哪里。
天明后,他能从太阳判断方向。
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它们窸窸窣窣冲出灌木丛,走向篝火。
父亲说当它们离自己仅有五六米远时,在它们斜对面,借着残余篝火,望见一生难忘的情景,两只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高大威猛,后面的矮小瘦削。
前狼挣扎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
父亲认出后狼就是瞎眼狼,说从未见过狼眼会泛出红光,前狼试图奔向篝火旁边的人时,眼睛漫溢的就是这种光,也不知是不是篝火映的。
父亲“嗨——嗨——”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
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往回拽前狼,前狼尾巴绷得直直的,像一支在弦之箭,就要绷不住了,它尾巴随时有被扯掉的危险,痛到极点,叫声格外瘆人。
最终前狼让步,瞎眼狼将它生生拖回灌木丛。
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他根据西北风吹来的方向判断,要撤退到队伍的密营,得与风向逆向而行。
结果他走了一两里路,风竟然休克,没了,他等于丧失唯一的路标,又不知所向。
按照父亲的说法,当时森林整个冻僵,树枝动也不动,连一声野生动物的叫声都没有,他感觉自己在地狱中。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小说的环境(分层练习)(解析版)
考点11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小说的环境(练)(一)热身练一、【2020·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灵之夜[法]莫泊桑她去世时并无痛苦,就像一生无可指责的女人那样平静地死去。
现在她的脸纹丝不动,闭着双眼躺在床她那银白色长发梳理得很精心,好像刚刚打扮过。
苍白的面容非常宁静、安详、虔诫。
显然,这躯壳里的灵魂多么的温顺。
心地纯洁的老妇人度过的一生是多么的安谧。
这个贤淑的妇人死得一定从容不迫,问心无愧,这是善良妇人的命运。
她的儿子——知名的执法严厉的法官,跪在床边。
他的姐姐欧拉莉娅,出家做了修女。
他们已经泣不成声。
从儿时起,母亲教他们养成坚定的道德品质,本着严格的宗教教义精神培养他们,按着无条件执行义务的精神培养他们。
他,儿子,做了法官,握着法律宝剑,无情地惩治那些走入歧途的败类。
她,女儿,在这个家教严格的家庭中,熏陶出高尚品德,由于憎恨人类犯错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上帝。
他们全然不记得自己的父亲,只知道他给母亲带来不幸。
修女发狂般吻着死者垂下的手,一只像躺在床上的耶稣圣像的象牙色的手,另一只手还保持临终前抓床单的姿势。
不知放在什么地方的座钟,在黑暗中有节奏地发出嘀嗒声。
一阵关于草和树林的柔和的气息,伴着淡淡的月光从开着的窗户飘进来。
偶尔听到青蛙的聒噪声,有时,夜间昆虫像子弹一样飞进窗口,撞在墙上,发出嗡嗡的叫声。
此外,村中一片寂静。
一种神秘的倦意和安详的平静笼罩着死者。
好像一切都是由她身上发出的,使万物都安静下来。
法官一直跪在床前,头埋在被子里,用一种低沉的、令人心碎的声音,呼唤着:“妈妈!妈妈!”姐姐则仆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像癫痫发作似的,全身颤抖,呻吟:“主啊!主啊!妈妈,主啊!”俩人悲痛欲绝,哭得喘不上气来,声音都嘶哑了。
很久之后,他们站起来,又悲痛地看着刚刚故去的亲人。
遥远的回忆,昨天的欢乐,而今如此痛楚的回忆,又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他们想起了她的音容笑貌,想起她生活中的各个片断情景,她再也不能和他们说话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题型拆解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含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题型拆解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含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题型拆解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含解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考点阐释◇高考要求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具体内容的环境描绘去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即为通过情节刻画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
小说考查既可以就是短篇乃至微型小说,也可以就是中长篇小说的摘录;既可以就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也可以就是外国小说。
且多经过命题人的删减。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的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
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品酒小说的环境描绘”就是小说写作中“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的一个关键考查内容,在小说写作中就是常考题。
小说写作又就是现代文写作之文学类文本写作的关键内容,文学类文本写作通常考查现当代小说、散文(也可能将托福剧本和诗歌)。
“品酒小说的环境描绘”属“品酒评价”部分,建议对小说中的环境描绘展开分析和品酒,即为融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代普雷环境的特点,表示环境描绘的手法,分析环境的促进作用等等。
能力层级为c。
如何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分析其具体的作用是高考的核心要求。
◇命题思路从历年考题看看,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绘多为主观题,环境既有社会环境,也存有自然景物,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居多,命题者往往从以下角度考查: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赏析环境描绘,包含分析环境描绘所用的手法,归纳环境的特点;3.说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包括对塑造人物、安排故事情节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赏析环境描写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练习:赏析环境描写赏析环境描写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特点的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这是与散文的不同之处,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
小说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
常见的设问形式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首段或末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方法指导1.判断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华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精细描摹,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知识点(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模板)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知识点
(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模板)
题型一概括、分析自然环境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题型二概括、分析社会环境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体如下: 社会环境:时--时间,时代背景、写作时间
地--地点,场所、场合、地域等
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虚化的社会环境)
事--事件、情节,在事件和情节中寻找社会环境相关的内容
题型三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题型四探究环境描写
知识储备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分专题十一一、小说阅读考点四赏析环境描写
考点四赏析环境描写题型一赏析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知识储备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体如下:所在位置作用在开头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氛围。
人物出场前引出人物,暗示人物身份。
人物描写中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情节中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为背景暗示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设问方式1.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在小说中,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人物生活的环境?试分析其作用。
3.某段文字的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答题方法概括社会环境特点①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小说中人物的人际关系;③结合描写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
分析社会环境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暗示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的因素;③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
专题04 小说阅读鉴赏环境考点解析(课件)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 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 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 。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 声哼唱小曲。
1.“环境特点概括”设题形式。 ①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凌叔华 《小哥儿俩》 ②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 有何作用?(6分)何晓《东坛井的陈皮匠》 ③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许辉《芒种 》
2.“环境特点概括”答题思路。 ①从“时”的角度思考 “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 ②从“地”的角度思考 “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③从“人”的角度思考 “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友善)等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 ,通过厘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 ④从“事”的角度思考 “事”指事件、情节,主要指从情节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作的状态中分析概括,比如“激烈残酷”。 ⑤从“景”的角度思考 “景”指“景物”,主要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要看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尤其关注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如果文中没有这些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来概括,比如“春意盎然、生机 勃勃”等。 ⑥从“俗”的角度思考 指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软”环境特征。 以上提供的思考角度,文本中不一定都体现得比较明显,分析概括时要灵活。
专题04 小说的环境描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全国通用)
题型三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
1.描写技巧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 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②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工笔(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叫细描)、细节 描写。 ③色彩的渲染、衬托等。 2.修辞角度 借助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3.写景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从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 具体细致的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由外向内 (或由内向外)等。
(1)自然环境一般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形容词表现,因此要学会利用 形容词概括自然环境的特点。(2)寻找答题区间,抓住修饰性的词语 ,即可提炼出自然环境的特点。
【自然景物特点常用词语】
宁静清幽、安适恬静、宁静祥和、生机勃勃、春机盎然 万物复苏、清新明丽、清新脱俗、轻松和谐、鲜妍明媚 温馨和谐、绚丽多彩、宏伟壮丽、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凄凉、萧瑟、寒冷、凋零、稀疏、单调、萧条、丑陋 衰败、凝重、沉郁、压抑、凄美、恶劣、恐怖、阴森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考结合(必修上册《百合花》)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 么作用?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 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 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周旋九水里德警官这几天精神高度紧张。
副局长在特别会议上说,新局长马上就到任。
新局长曾经是一个神探,破获过许多疑案大案,正因为这样,新局长也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
这是他这种神探的特点。
副局长声色俱厉,要求大家这几天务必慎重小心,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否那么留神饭碗!〞屡获嘉奖的里德被派到这个混乱的小城最繁华的黄金街当巡警,要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小的荣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里德正在黄金街上巡视,突然一个怪异的红头发的男人出如今里德的视线里。
就在二人目光相对时,红头发转身就跑。
里德感到疑惑,急忙追了过去。
这个小个子没跑多远就被里德逮到了。
里德说:“先生,看来您要到警署吃午饭了。
〞红头发耸了耸肩,表现出一种无奈。
红头发自称叫吉米,曾经是一名心理学硕士。
里德问道:“吉米先生,你见到我为什么跑?〞吉米一脸冤枉:“警官,本国法律哪一条规定公民不准在街上跑步?〞“可你是在见到我时才突然跑起来的。
〞“就算是我见到你时才开场跑的,可是你看,这有什么问题吗?〞里德听着吉米不怀好意的笑声非常气愤,但没有一点方法,只好把他放了。
第二天照旧阳光明媚,里德在黄金街上巡视时,脑中还残留着那个红头发不屑的表情,里德觉得深受侮辱。
突然,里德看到了一个红头发男人,那个小个子见到里德转身就跑。
里德犹豫了一下还是追了过去。
吉米又被带回了警署,询问的结果和昨天一样,里德只能又将吉米释放了。
他觉得吉米简直是个疯子。
里德咬着牙根冲着警署门口的一个穿灰色风衣的老人大声呵斥,他已经屡次看到他看热闹时幸灾乐祸的嘲笑,就将在红头发那里受的气,一股脑撒向这个可恶的家伙。
灰风衣耸耸肩膀踱着步分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德总是能看到那撮令人生厌的红头发,红头发也一如既往地“逃跑〞。
每次里德都想,最好让那红头发被一辆奔驰的汽车撞倒。
如今的里德假设是见不到红头发反倒觉着不正常了,甚至那个灰风衣不怀好意的嘲笑也变得像每天明媚的阳光一样寻常。
12 赏析小说环境描写的手法(从教材中来,到高考中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阅读(全国通用)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抓住关键词“开篇”“如何描写”,此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手法。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语句
手法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了鲁镇年终时放爆竹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
情景
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 从听觉和嗅觉角度写了鲁镇的热闹场景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聚焦题干关键要求“赏析”“画线”“两处描写”,定位两处描写,此题考查赏析环境描写手法。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语句
分析
效果
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 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
“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 “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 “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一个 看井人”
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赏析描写手法·关键能力】 赏析环境描写手法三步骤
【微点拨】 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3角度 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 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手法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3.从写景技巧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 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等;③写景顺序—— 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等。
最后,在如何处理敦厚遗体的问题上,村支书张大昌和油田上的领导发生了分 歧,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 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
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 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所以我们想把敦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情节讲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情节讲含解析08171122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环境情节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环境情节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环境描写【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赏析环境描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第3节赏析环境描写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
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以及环境描写手法题。
综观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两种题型上。
题型一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
一、掌握必备知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特点概括题解题“3步骤”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题型二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
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一、掌握必备知识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环境描写作用题解题“3步骤”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增是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
这里要注意区分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具体角度请回看上面“一、掌握必备知识”)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题型三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景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3角度”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考点解读◇高考要求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即通过情节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
小说考查既可以是短篇乃至微型小说,也可以是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既可以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也可以是外国小说。
且多经过命题人的删改。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的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
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中“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的一个重要考查内容,在小说阅读中是常考题。
小说阅读又是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考查现当代小说、散文(也可能考剧本和诗歌)。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属于“鉴赏评价”部分,要求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和鉴赏,即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点明环境的特点,指出环境描写的手法,分析环境的作用等等。
能力层级为C。
如何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分析其具体的作用是高考的核心要求。
◇命题思路从历年考题看,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多为主观题,环境既有社会环境,也有自然景物,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命题者往往从以下角度考查: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赏析环境描写,包括分析环境描写所用的手法,概括环境的特点;3.说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包括对塑造人物、安排故事情节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核心目标环境描写作用总结: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背景等2.渲染某种气氛3.烘托人物形象、心情、处境等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5.明/暗示文章中心/暗示人物命运6.为后文做铺垫处于不同的位置,小说环境描写有着的不同的作用:开头: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或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④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中间:①渲染气氛;②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③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①照应开头;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⑤深化主题。
答题一般思路:1.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答。
2.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3.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人物(烘托,映衬)-→③情节(推动、铺垫)-→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4.具体可这样作答: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环境本身);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指向情节);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指向人物);突出……主题(指向主题)答题规范应注意:1.踩点要全,要有多角度意识,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2.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洞。
3.准确判断环境描写的作用,语言力求精准。
4.分点作答。
典题感悟【题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2017扬州高三期中测试)白鹿原(节选)陈忠实⑴夜里落了一场大雪。
嘉轩出了街门,他此行是去请阴阳先生,想问问怎么改改白家的坏运气。
⑵村外牛车路上的雪和路两旁的麦田里的雪连成一片难以分辨。
他拄着一根棍子,脚下嚓嚓嚓响着走向银白的田野。
⑶翻上一道土梁,他无意间看到慢坡地里有一坨湿土。
整个原野里都是白得耀眼的雪被,那儿怎么坐不住雪?他怀着好奇心走过去。
裸露的褐黄的土地湿漉漉的,似乎有缕缕丝丝的热气蒸腾着。
更奇怪的是地皮上匍匐着一株小蓟的绿叶。
怪事!万木枯谢百草冻死遍山遍野也看不见一丝绿色的三九寒冬季节里,怎么会长出一株绿油油的小蓟来?⑷他蹲下来用手挖刨湿土,猛然间出现了奇迹,土层露出来一个粉白色的蘑菇似的叶片。
他愈加小心地挖刨着泥土,露出来一根嫩乎乎的同样粉白的秆儿,那秆儿上缀着五片大小不一的叶片。
他想连根拔起来却又转念一想,说不定这是什么宝物珍草,拢起来死了怎么办?失了药性就成废物了。
他又小心翼翼地把湿土回填进去,用雪擦洗了手上的泥土,又回到原来的牛车路上,不去找阴阳先生了,转道去找姐夫。
⑸白嘉轩从原顶抄一条斜插的小路走下去,远远就瞅见笼罩白鹿书院的青苍苍的柏树。
他踩着溜滑的积雪终于下到书院门口,仰头就看见门楼嵌板上雕刻着的白鹿和白鹤的图案,耳朵里又灌入悠长的诵读经书的声音。
姐夫就是白鹿书院的教书先生。
⑹五间大殿,四根明柱,涂成红色,从上到下,油光锃亮。
整个殿堂里摆着一排排书架,架上搁满一摞摞书,进入后就嗅到一股清幽的书纸的气息。
西进隔开形成套间,靠窗置一张宽大的书案,一只精雕细刻的玉石笔筒,一只玉石笔架和一双玉石镇纸,都是姐夫的心爱之物。
白嘉轩就把“奇遇”的过程详尽述说了一遍,然后问姐夫:“你听说过这号事没有?”⑺姐夫朱先生眼里露出惊异的神光,不回答他的话,取来一张纸摊开在桌上,又把一支毛笔交给嘉轩说:“你书一书你见到的那个白色怪物的形状。
”嘉轩捉着笔,有点笨拙却是十分认真地书起来,书了五片叶子,又书了秆儿把叶子连结起来。
⑻朱先生拎起纸来看看,忽然嘴一抿神秘地说:“小弟,你再看看你书的是什么?”嘉轩接过纸来重新审视一番,憨憨地说:“基本上就是我挖出来的那个怪物的样子。
”姐夫笑了,接过纸来对嘉轩说:“你画的是一只鹿啊!”嘉轩听了,就惊诧得说不出话来。
⑼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
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
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后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
白鹿跑过以后,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
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捉着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着筛子拣取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⑽一只雪白的神鹿,欢欢蹦蹦,舞之蹈之。
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毒虫减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人间盛世!“你画的是一只鹿啊!”一句话点醒愚人,一切都豁然朗然了。
⑾白嘉轩在回去的一路上脑子里都浮动着那只白鹿。
白鹿已经溶进白鹿原,千百年后的今天化作吉兆只显现给他一人看。
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神灵给他白嘉轩的精确绝妙的安排。
第⑸⑹两段描写书院的环境和陈设,其目的是什么?(4分)【答案】通过对白鹿书院环境和陈设的描写,表现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1分)侧面表现了朱先生作为书院教书先生的博学和见多识广(1分)以及人品的高洁(1分),为下文白嘉轩相信朱先生的判断增加了可信度。
(1分)【解析】描写书院的环境和陈设的目的,其实就是分析作用。
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点明对主旨的作用。
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
如本题表现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侧面表现了朱先生作为书院教书先生的博学和见多识广以及人品的高洁。
【题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2017苏北四市一检)素姑师陀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一个像春天般温柔,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婉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
孟林太太这时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觉。
院子里有个开始凋零的丝瓜棚,自早晨就没有人来过,就在这种静止气氛中,素姑正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素姑十二岁就学会各种女红。
她给自己缝绣,也给亲友们和邻舍家的女友们。
于是一年,十年……唉!后来连比她小十岁的的少女也出嫁了。
现在素姑是二十九岁!没有人能计算她总共绣过多少!时光无声地过去。
素姑低着头已经绣了半只孟林太太的鞋面,在青缎的底上绣完两朵四瓣梅了。
“妈,几点钟啦?”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
孟林太太早已醒了,正一无所欲的在床上领略午睡后的懒倦。
“瞧瞧看。
”这是她照例的回答。
那放在妆台上的老座钟...,不知几时就停摆了。
素姑手中捏着针线,惆怅的望着永远是说不尽的高和蓝而且清澈的果园城的天空;天空下面,移动着云。
于是,是发黑色的树林,是青灰色的天陲,是茅舍,猪,狗,大路,素姑上坟祭扫时候看见过的;是远远的帆影,是晚霞,是平静的嫣红发光的黄昏时候的河,她小时候跟女仆们去洗衣裳看见过的。
她想的似乎很远很远……一个沉重的脚步声蓦地里走进来,素姑吃了一惊。
“老王,老王!”她转过头去喊。
“嗯!”送水的这样应着,一面担了水急急往厨房里走。
忽然间她自己也觉得好不奇怪,真个的,她喊老王做什么呢,老王每天在这个时候进来,给孟林太太家担水快二十年了。
“果园里的果子卸光了吗?”她高声问。
“卸光了,小姐;早就卸光了。
”老王并不回头,说着时早已走过去了。
庭院里接着又恢复原有的平静,远远的有一只母鸡叫着,在老槐树上,一只喜鹊拍击着树枝。
“早就卸光了。
”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
时光是无声的,但是每一个小城里的日子都有一种规律。
“还不该烧饭吗,刘嫂?”素姑抬起头来问。
刘嫂——孟林太太家的女仆,这天下午到河上洗衣裳去了,也许正在大门口和果园城的兴致永远很好的娘儿们闲谈。
那个老座钟...,我们说过它早就停了。
正在这时走进来一个卖绒线的。
她走进来的时候并不曾呼喊,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以前她是每天都来的。
“买点什么吧,小姐?”素姑并不要买什么,然而她仍旧想看看。
于是在天井里,就在泥地上,卖绒线的坐下去,随后打开篮子,一些红的绿的绫绢露出来。
素姑拣块杏红绫子,接着她又看中一种羽毛辫条。
忽然间,仅仅是忽然间,当她想到这些东西该配到哪里最合适时——“不要了。
”她说。
她什么都不要了。
她把卖绒线的货篮推开。
“你明天出嫁时候用得着的,小姐。
”卖绒线的发慌的喊。
素姑感到受了一下更重的打击。
她站起来,不,她什么都不要了,卖绒线的从后面望着她走进寂静的又深又大的上房。
“外面是什么人?”孟林太太大声问。
这时候她已经起来,在床上坐着,她的耳朵近几年有点聋。
素姑没有回答就走进自己的闺房。
她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一本展开着的不知几时忘记收起来的“漱玉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接着,她的手又废然垂下去,她的眼睛移到面前的镜子上去了。
在镜子里,一个长长的鹅蛋形脸蛋儿;一绺散乱的头发从额上挂下来;一双浅浅的眉在上面画了两条弧线;眼的周围有一道淡黄的灰晕;她的嘴唇仍旧是好看的有韵致的,却是褪了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