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方体(二)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展开方法,并能运用展开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它们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展开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展开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展开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展开图的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以及展开图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二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页的例2。
1.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明确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的棱长。
3.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模型。
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口答)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
提问:这是不是一个长方体?(不是,它是正方体)小组讨论它不是长方体的依据。
学生甲: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而这个物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长方体的6个面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这个物体6个面都相同。
学生丙:长方体的12条棱中,每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但这个物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师:听了他们三位同学的意见后,你们还有其他补充吗?学生丁:我觉得这个物体也可以说是长方体,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2条棱都相等,也可以看作三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都相同,也包括了相对的面相同。
教师及时评价:你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说得都很有道理,我同意你们的想法,而且学生丁也说得很有道理,这个物体具备了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长方体,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了自己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三条棱长度相等)教师讲述: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作正方体。
刚才几个同学在判断这个物体时,分别从它的面、棱两方面进行了观察,现在请你们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顶点)请学生拿出自己的正方体学具,分别从它的面、棱和顶点去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进行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面:6个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棱:12条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请判断这两个物体是什么形状。
(1)判断。
出示一个长方体。
学生:这是长方体,因为它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一个正方体。
学生:这是正方体,因为它具备了正方体的特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正方体 棱长×棱长×6a ×a ×6=62a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53表示3个53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3是多少?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7、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二)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二)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0分)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h ,如果长增加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增加()立方厘米。
A.4abh B.(a+4)bh C.4bh D.4ah2.用棱长1分米的小正方体模型搭成一个模型,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模型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6 B.7 C.11 D.123.一种长方体形状的盒装果汁,从包装盒的外面量,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
它标注的净含量是250毫升,这样的标注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有可能正确D.无法确定4.把一个长8 cm、宽6 cm、高3 cm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 )图中的切法增加的表面积最大。
A.B.C.5.甲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乙正方体表面积的4倍,甲正方体的体积是乙正方体体积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二、填空题(34分)6.填表.写出下面各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名称表面积体积长方体正方体7.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_________)号,与6号面相对的面是(_________)号。
8.用6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如下图所示的形状,它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立方厘米,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9.至少要(___)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0cm3=________dm3________cm³ 0.8m3=________dm3=________L4.08L=________ml=________cm35000cm2=________dm2=________m2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二
答: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1232平方厘米。
÷
7.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长方体影集封套(如图),长 31厘米,宽27厘米,高2.5厘米, 封套的左面不封口。 做这个封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31×27+31×2.5+27×2.5)×2-31×2.5 =1964-77.5 =1886.5(平方厘米)
20×20×6=24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硬纸板2400平方厘米。
÷
5.写出表中的物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再计算表面积。
名称 长/cm 宽/cm 高/cm 表面积/cm²
正方体 12
12
12
86412
10
18
1032
÷
6.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 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如图), 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练习二
÷
1.一个长方体如右图。
(1)上、下每个面的长是(4 )厘米, 宽是( 3 )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2)前、后每个面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 2 )厘米,面积是(8 )平方厘米。 (3)左、右每个面的长是( 3 )厘米,宽是( 2 ) 厘米,面积是( 6 )平方厘米。
27cm
答:做这个封套至少需要1886.5平方厘米。
÷
8.学校生物小组做了一个昆虫箱(如图)。昆虫箱的上、 下、左、右面是木板,前、后两面装防蝇纱网。制作这 样一个昆虫箱,至少需要木板和纱网各多少平方厘米?
35cm
40×25×2+25×35×2 =2000+175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练习(2)》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练习(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练习(2)》主要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进行整理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于他们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的运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能运用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计算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计算方法。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图片、例子等。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4.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水果、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形状,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实物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体积计算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PPT课件
2、稍复杂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特点:已知一个数的量(部分量或相差量)和各部分 量的比,求总量或其他部分量。 方法:1.(归一法)先求每份数,再求几份数是多少。
7立方厘米 6立方厘米 10立方厘米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 集装箱的体
6( 立方厘米)
积大约是40
( 立方米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水桶的容积大 西瓜的体积大约 约是12( 升 ) 是4(立方分米)
谢谢观看!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归类总结)
分百应用题是六年级上册的重点,也是 一个难点,它涉及了第二,第三,第五以及 第六单元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很大。要想 让学生们准确地掌握好各个类型应用题的特 点,以及解答方法,首先,要对应用题进行 分类,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其次, 对于一些平时练习出现的易混易错的典型应 用题进行对比,归类,从而掌握其正确的解 答方法。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应用 题的分组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应用题的能力。
方法:用单位“1”已知的量×分率=对应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所求单位“1”的量。
例:公园里有20颗杨树,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 同时又是柏树的75%,柏树有多少棵?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从分率句入手,找准单位“1” 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设为ⅹ。
2、用单位“1”的量(x)×对应分率=对 应的数量。
2.(按比例分配法)先求总份数,再求 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或总量。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观察到三个面。
3.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和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高×宽×2=(长×宽+长×高+高×宽)×26.计算公式为S=(ab+ah+bh)×27.正方体的表面积= 6×棱长×棱长计算公式为S=6×a×a(或6×a2)8.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物体大的,占据的空间大,体积就大;物体小的,占据的空间就小,体积就小。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0.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1.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12.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为:V=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为:V=a×a×a(a3)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为:V=Sh16.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7.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8.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9.把棱长为几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面的规律:●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顶点个数=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棱的条数乘棱长减2的差=12×(n-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面数乘棱长减2的差的平方=6×(n-2)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再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丨苏教版 (共30张PPT)
相对的棱相等 每条棱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例3:一个正方体纸盒,像下面这样沿着画 有红线的棱剪开,就可以得到它的展开图.
141型: 132型: 222型: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分米,它的棱长 是多少厘米?
下面五种形状的硬纸各有若干张.选择哪几种,每 种选几张,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说一说,把两个长5分米,宽4 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拼成 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拼法?
3dm 5dm 4dm
3dm 5dm 4dm
每个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方
88÷4=22
法
二
22-12-6=4
方
法 (12+6+x) ×4=88
三
动动手:
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 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动手摆一摆看。
4.有一个正方体,在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涂了白、 红、黄、兰、绿、黑六种颜色。甲、乙、丙三 位同学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此正方体,结 果如下图,问这个正方体各个面的对面的颜色 是什么?
(√ ) ②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③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
高。 ( × )
④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
正方体。(× )
⑤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
正方体。 (√ )
思考: 1.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 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 米? 2.用一根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12厘米, 宽8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高是多少厘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现:相对的2个面在展开图中不能相邻。
正方体展开图:(11种)6种:中间四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
简称“一四一”型3种: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简称“二三一”型1种:两两相连各错一,简称“二二二”型1种:三个两排一对齐简称“三三”型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情况,能找准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s=(ab+ah+bh)×2=2ab+2ah+2bh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s= 6×a×a=6a2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4、体积概念及计算5、相关例题:(1)已知长方体a=20cm,b=5cm,h=6cm,求体积。
V=abh=20×5×6=600(cm3)(2) 已知长方体S底=100cm2,h=6cm,求体积。
V=S底×h=100×6=600(cm3)(3) 已知长方体S侧=30cm2,a=20cm,求体积。
V=S侧×长=30×20=600(cm3)(4)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6cm,求表面积和体积。
S表=6a2=6×6×6=216 cm2;V= a3=6×6×6=216 cm3发现: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原因:虽然数值相等,但单位名称不一样。
(5)测P9(5)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做成一个深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30-5-5=20(厘米)40-5-5=30(厘米) 30×20×5=3000(立方厘米)(6)测P11(4)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高8厘米,阴影部分两个面的面积和是18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0÷(12+8)=9(厘米) 12×9×8=864(立方厘米)(7)测P16(8)一个密封的长方体玻璃罐,长30厘米,宽18厘米,高12厘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公式总结以及易错题总结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公式总结以及易错题总结必记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 字母式:s=a×a×6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 字母式:s=(a×b+a×h+b×h)×2 正方体周长公式:棱长×12 字母式:c=(a×12)长方体周长公式:(长+宽+高)×4 字母式:C=(a+b+h)×4或a4+b4+h4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字母式:V=a×a×a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字母式:V=a×b×h常见问题:1、计算表面积时出现鱼缸、纸盒、柱子、游泳池、通风管……首先弄清楚,少了几个面,其次在计算式减去所少面的面积。
例如:A: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箱,底面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铁箱高5分米。
做一个这样的铁箱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最多能盛水多少毫升?2、礼盒所用绳长,要用的是周长公式,例如:1、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下图),结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多少厘米的丝带。
3:几个合在一起的图让算表面积例如:下图是一个领奖台,它由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组成,现给它表面刷漆(底面不刷)求领奖台的刷漆的面积?4、告诉你一个横截面的面积让算体积:例如给某大厅的4根方柱刷油漆,每根方柱的横截面都是0.6米的正方形,高8米。
(1)要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的油漆费是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5:、一个长方体平面展开图如右图,请根据图示数据 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6:、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放入一个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玻璃缸中,原来缸中水深20厘米,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高减少5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减少200平方厘米。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一第6~9题及“动手做”。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概括、类比等数学探究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通过对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的观察、比较,增强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增强对立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可展开);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及教科书第117、119页上的图形。
▍流程一: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借助模型,给大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指名让学生介绍。
引入:(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板书课题)▍流程二:新课教学1.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出示例3)提问:想象一下,沿着棱剪开,展开后的图形是由几个正方形组成的?为什么?明确: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课件演示例题剪开的过程,并展示展开图。
提问:请大家观察例3的正方体和展开图,你知道展开图中的正方形各是原来的哪个面吗?要求学生在书上的展开图上,标记上、下、左、右、前、后,再集体交流。
提问: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只有这一种形状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尝试沿着其他棱剪一剪,看看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提示: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直到完全展开,并且各个面要相连在一起)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将剪好的展开图在小组里展示。
提问:你能把展开图再复原成正方体吗?学生在小组里交换不同的展开图,并进行展开、复原的操作。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B.C.D.2.如图,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和高均为2厘米,将它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为()平方厘米。
A.12B.34C.23D.113.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
A.互不相等B.一定相等C.可能不等D.无法确定4.用()个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个B.8个C.12个5.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c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那么体积增加()立方厘米。
A.3ab B.3ac C.3bc D.无法确定6.有10cm、8cm、5cm的小棒若干根,用橡皮泥做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每条棱只用一根小棒),一共可以做()种。
A.4B.6C.8D.107.下面是长方体的4个面,另外2个面的面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A.28B.20C.35D.708.在一个长9分米、宽8分米、高7分米的长方体纸箱中放入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最多可以放()个。
A.24B.48C.63D.64二、填空题9.一根48dm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装框架,这个框架体积最大是( )。
10.0.35时=( )分390cm ( )3dm11.棱长5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12.如图,绳子的长是( )厘米,盒子的容积是( )。
1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6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7.0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14.( )升=4050毫升;3.05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个茶杯的容积大约是300( );一台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 )。
16.做一个长12dm,宽5dm,高8dm的长方体无盖玻璃鱼缸,至少需要________dm²玻璃,这个鱼缸最多能盛水________L。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2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和画法,能够通过展开图来还原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和画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够通过展开图来还原立体图形。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和画法。
2.难点:通过展开图来还原立体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操作实践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
2.准备展开图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展开图的特点,如:长方体的展开图有6个面,正方体的展开图有4个面等。
同时,讲解展开图的画法,如:如何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尝试自己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教材主要从以下三步来帮助学生思考、判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首先通过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2)利用可操作材料,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3)通过立体与平面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以上三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使学生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闭上眼睛想能想象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促进学生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把长、正方体展开图与表面积概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
教材首先让学生将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然后,让学生在展开图中,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
这样,便于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的每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表面积的含义。
“做一做”,与原实验教材相比,此“做一做”为增加题。
通过辩认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二、学情分析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能够很快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也有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历, 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它们的特点和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正确区分它们。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牙膏盒、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特征。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形状。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正方体三条边相等等。
六上数学空中课堂笔记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空中课堂笔记(苏教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o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o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o长方体的表面积= 2 × (长× 宽+ 长× 高+ 宽× 高)o正方体的表面积= 6 × 边长^23.体积和体积单位o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o1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分米= 1升。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o长方体的体积= 长× 宽× 高o正方体的体积= 边长^3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o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o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相乘。
2.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o在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o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o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2.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o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不统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算式进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二)
请你找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剪一剪,把你得到的展开图画下来。
全班交流,剪出了几种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说一说,分别是如何得到的。
同伴合作,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分别说出与1号、2号、3号面相对的各是几号面?
1
2345
61
2
3
4
56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上面哪个盒子的展开图?想一想,连一连。
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吗?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
3.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吗?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1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