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分娩期护理
临床护理:分娩期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妊娠经过及既往分娩史、疾病史、心理状态。
2.评估生命体征、胎心、子宫收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情况。
3.观察胎盘剥离征象、软产道情况、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4.评估新生儿情况。
(二)操作要点。
1.鼓励产妇进食及适当活动。
2.协助产妇及时排便、排尿。
3.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适时胎心监护,适时肛查。
4.准备接生及新生儿所需物品。
5.协助胎儿娩出,行新生儿APgar评分。
6.协助娩出胎盘并检查是否完整。
7.胎儿娩出后及时给缩宫素。
8.检查软产道是否有损伤,必要时缝合会阴伤口
o(三)指导要点。
1.指导产妇配合呼吸减轻疼痛的方法。
2.指导分娩时的配合要点。
(四)注意事项。
1.重视产妇主诉,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全面护理。
2.胎儿娩出后2h内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监测血压变化。
3.鼓励产妇产后尽早自行排尿。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1. 产前准备
- 确保产妇的身体状况良好,不存在严重的孕期并发症。
-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监测。
- 为产妇提供合适的营养和饮食建议,保证营养充足。
- 帮助产妇准备生育计划和出生计划。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教育。
2. 分娩过程护理
- 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和胎儿心率,确保安全。
- 给予产妇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热敷等。
- 协助产妇保持正确的呼吸和姿势。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鼓励。
-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如剖宫产等。
3. 产后护理
-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 协助新生儿喂养,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 为产妇提供恢复期护理,包括清洁、伤口处理等。
- 提供产妇和家属产后护理指导,如产后康复锻炼、乳房按摩等。
- 协助产妇处理产后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4. 出院指导
- 提供产妇和家属关于早期育儿的指导,如新生儿护理、喂养
技巧等。
- 告知产妇家属产后定期复诊和检查的重要性。
- 提供卫生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 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上是产科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和补充。
产科护理旨在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提供全面
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后护理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四.前置胎盘护理一.一般护理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产科病房护理是指对孕妇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进行的护理工作。
它涉及到孕妇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的各个阶段,旨在保障孕妇和产妇的安全、健康和快速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
一、孕妇孕期护理1. 孕期健康教育:护士应向孕妇提供孕期保健知识,包括饮食营养、锻炼、孕期常见症状的处理等方面的指导。
2. 孕期体格检查:护士应定期进行孕妇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腹围、胎动等指标的监测。
3. 孕期并发症的监测:护士应密切关注孕妇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并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
4. 孕期心理护理:护士应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的焦虑和压力。
二、分娩期护理1. 分娩准备:护士应协助孕妇进行分娩准备工作,包括清洁、灌肠、安置导尿管等。
2. 分娩过程的监护:护士应监测孕妇的宫缩情况、胎心监护、阴道出血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分娩辅助:护士应协助产妇进行呼吸指导、鼓励产妇采取适当的分娩姿势、提供疼痛缓解措施等,保障产妇顺利分娩。
4. 新生儿护理:护士应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清洁、测量体温、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等。
三、产后期护理1. 产后恢复:护士应关注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包括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排出情况、乳房充盈情况等。
2. 产后护理:护士应协助产妇进行产后清洁、更换卫生巾、协助产妇排尿等护理工作,确保产妇的卫生和舒适。
3. 乳房护理:护士应向产妇提供乳房护理知识,包括正确的哺乳姿势、乳房按摩、乳头护理等。
4. 产褥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护士应密切关注产妇是否存在产褥感染、产褥期抑郁等并发症,并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以上是产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士在执行这些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与孕妇和产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她们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分娩护理工作制度
分娩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分娩过程中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分娩护理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分娩护理工作规范》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娩护理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
以下是分娩护理工作制度的内容:一、收住对象1. 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分娩护理区。
2. 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分娩护理区。
3. 分娩护理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
二、工作人员职责1. 分娩护理人员工作职责:(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分娩护理工作制度。
(2)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协助产妇进行分娩,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4)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清理、保暖、评估和必要的护理措施。
(5)填写分娩护理记录,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2. 产科医师工作职责:(1)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2)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分娩记录。
三、护理常规1. 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
(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
2. 产后24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观察产妇伤口愈合情况,宫缩、阴道出血情况,注意预防产后出血。
(2)评估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注意新生儿黄疸、肺炎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3)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4)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产后48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继续观察产妇伤口愈合情况,宫缩、阴道出血情况,关注产妇心理状况。
护理常规
正常孕产妇一般护理常规【产前护理常规】1.孕妇入院后应热情诚恳接待,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及安全防范知识,介绍负责医师及护士,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产生信赖与安全感,并通知医师。
2.填写入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并记录。
体温37.5℃以上者,降至正常后连测3次。
3.尚未临产者,护送至病房床前,交于责任护士,采集护理资料,做好入院评估,实施护理措施。
临产者,护送至待产室待产。
4.协助孕妇更换衣裤,做好健康教育,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
指导孕妇饮食和休息,取左侧卧位。
5.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每日听胎心6~7次。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6.关心体贴孕妇,执行保护性医疗。
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健康教育】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有利于充足睡眠和休息,住院后不能随便外出,以确保母婴安全。
孕妇进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能量供应,预防便秘。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的方法并说明其意义。
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测胎动1小时,正常胎动每小时3~4次;静卧于病床上,精力集中,从胎儿开始活动至结束这一过程为1次。
意义:能及时反映胎儿是否宫内缺氧。
向孕妇说明左侧卧位的意义: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4.说明用药的目的、作用,对胎儿无影响,消除产妇顾虑,取得配合。
5.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及方法。
【产后护理常规】1.休养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清新。
2.了解分娩情况,以便重点观察及护理。
3.产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
产妇入休养室后按压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以及血压、脉搏、呼吸等,于产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4.产后嘱其多饮水,2~4小时鼓励并督促产妇自行下床排尿。
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采取措施,帮助排尿。
30分钟后仍不能自行排尿,按医嘱行导尿术,间断2小时放尿。
5.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会阴垫。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乎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以下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
1. 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是产科护理的基
本工作。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监测,以及产妇的意识状
态和疼痛程度的评估。
2. 观察产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包括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胎儿的心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医生。
3. 保持产妇的卫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护士需要协助产妇进行个人卫生护理,保持外阴和会阴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4. 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产程,护
士可以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走动、换姿势等,有助于减轻
产妇的疼痛和促进胎儿的下降。
5. 提供情绪支持,分娩是一次身心都需要极大支持的过程,护
士需要给予产妇充分的情绪支持,鼓励她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
焦虑和恐惧。
6.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同样重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产后
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排尿情况等,并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教育,指导她们正确哺乳、个人卫生和恢复锻炼等。
以上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严格
遵守这些注意事项,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三节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三节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称过期产。
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期附属物由母体产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产力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宫缩)、腹壁肌、膈肌收缩力(称为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分娩时子宫肌产生的规律性收缩,是临产后的主要力量。
子宫收缩可以使宫颈管缩短直至消失,子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儿和胎盘娩出。
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正常宫缩是子宫体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
每次宫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内松弛,宫缩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结束。
临产时子宫收缩持续30秒,间歇5~6分钟,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至宫口接近开全时(10cm),宫缩持续60秒,间歇1~2分钟。
(2)对称性和极性①正常宫缩起于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2cm/ s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15秒内均匀协调的扩展至整个子宫,此为宫缩的对称性。
②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此为宫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次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松弛但不能恢复到原长度,反复宫缩使肌纤维越来越短,此为宫缩的缩复作用。
1分娩过程中主要的产力是A.子宫收缩力B.腹肌收缩力C.肛提肌收缩力D.腰肌收缩力E.臀肌收缩力2.腹臂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第二产程末期腹压配合宫缩运用最有效。
第三产程使用腹压还可迫使胎盘向外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中,宫缩时肛提肌的收缩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旋转及仰伸等作用,胎儿娩出后,有利于协助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产科病房是专门为孕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护理的医疗机构。
在产科病房,护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以下是产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流程和标准。
1. 孕妇入院接待- 护士在孕妇入院时进行接待工作,包括核对个人信息、了解孕妇的病史和孕期情况,以及解答孕妇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指导。
- 护士应确保孕妇的隐私和尊严,并为其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2. 孕妇评估和监测- 护士应定期进行孕妇的评估和监测,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孕妇的疼痛评估。
- 护士还应关注孕妇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 分娩准备和辅助- 在孕妇即将分娩时,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分娩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分娩器械、清洁手术器械和消毒工作。
- 护士还应为孕妇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热敷和呼吸训练等。
4. 分娩过程的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孕妇的情况,包括宫缩的频率和强度、胎儿的心率等。
- 护士还应协助医生进行产程监测和分娩操作,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产后护理- 分娩后,护士应及时清洁和照应孕妇,包括清洗伤口、更换衣物和床单,以及提供必要的营养和饮食指导。
- 护士还应教育孕妇有关产后恢复、哺乳和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巧。
6. 新生儿护理- 护士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观察皮肤颜色和呼吸情况,以及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
- 护士还应教育新生儿父母有关新生儿喂养、换尿布和洗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7. 产后复查和出院准备- 在孕妇即将出院前,护士应进行产后复查,包括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和乳房状况等。
- 护士还应为孕妇提供出院指导,包括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和药物使用等。
8. 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 护士应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匡助孕妇和家人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和知识。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疾病护理常规一、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正常产前1、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作入院介绍,并通知医师。
2、填写入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3、尚未临产者,护送至病房床前,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及时送产房待产。
4、注意饮食及休息,取左侧卧位。
5、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天交接班时听胎心,发现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6、关心、体贴孕妇,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二〉、正常产后1、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
2、产妇产后2小时入休养室时、2h、3h、4h各观察血压、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一次,并记录于产后12小时观察记录上。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h鼓励并督促产妇下床排尿,第一次排尿时请家属注意搀扶。
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采取措施、诱导排尿、30min后仍不能排尿时,按医嘱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定时开放。
4、产后24h内应卧床休息,24h后鼓励下床活动,行产后康复训练指导。
5、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忌生冷、酸辣等刺激性事物。
6、协助并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7、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8、嘱其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清洗会阴至少两次。
9、每天会阴擦洗2次,擦洗会阴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红、肿、硬结者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10、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其取右侧卧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做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态度和蔼,关爱产妇,协助其洗脸、擦汗、更衣、更换床单,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减轻产妇疼痛,以解除紧张、焦虑、孤独的心理。
3、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
如阴道流血、胎膜早破、用镇静药后、初产妇宫口扩张5cm以上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3cm应卧床休息。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
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
4、每周过体重一次。
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每日清洁外阴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
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室。
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宫颈扩张期。
指从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护理评估】1、预产期、孕产史等。
2、生命体征及二便情况。
3、胎儿宫内情况。
4、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产程进展情况。
5、心理状况及疼痛耐受性。
【护理措施】1、潜伏期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数一分钟。
听胎心在宫缩停止15秒后开始。
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应立即给予吸氧、变换体位(左侧位)通知医生。
2、潜伏期每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摸一次宫缩,注意宫缩强度,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
3、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若有异常酌情增加测量次数。
4、潜伏期每4小时查阴道一次,活跃期每间隔2小时查一次并及时画产程图。
如有异常,及时检查并通知医生。
5、破膜后立即听胎心,注意羊水性质、色、量、并记录。
6、鼓励产妇少量多餐,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保持液体量。
7、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产科病房是为了满足孕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产后期的医学护理和康复需求而建立的特殊病房。
病房内的护理员主要负责孕妇的健康管理、分娩帮助、产后护理等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科病房护理常规,包括孕妇的观察与评估、孕妇的日常护理、分娩辅助与产后护理等内容。
一、孕妇的观察与评估:1.孕妇入住病房后,护理员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与评估。
包括孕妇的身体状况、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此外还需要观察孕妇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护理员还需要了解孕妇的妊娠阶段、妊娠期间是否有过高血压、糖尿病等高风险疾病史,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二、孕妇的日常护理:1.孕妇在住院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护理员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噪音和干扰,保证孕妇的睡眠质量。
2.孕妇需定时进食,护理员应监测孕妇的饮食摄入情况,保证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
3.孕妇每天要进行必要的洗漱,保持个人清洁,护理员需要协助孕妇完成洗澡、更换干净衣物等个人清洁工作。
4.孕妇需要坚持适量的运动,护理员可以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产前体操、散步等活动,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三、分娩辅助:1.孕妇进入分娩期时,护理员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胎儿的胎动情况以及宫颈口的开口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协助医生判断是否到了产妇入室分娩的时机。
2.分娩过程中,护理员需要提供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等,如果孕妇需要镇痛或其他特殊维持手段,护理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操作。
3.分娩时,护理员需要保持产妇、胎儿及旁人的安全,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
四、产后护理:1.孕妇产后需要休息,护理员应提供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干扰,保证产妇的休息质量。
2.产后护理过程中,护理员需要关注产妇的乳房情况,如通畅度、疼痛程度等,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并及时解答产妇育儿上的问题。
3.护理员还需做好产妇的伤口护理,包括对剖宫产伤口的观察及换药,对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伤口的观察及换药等。
分娩护理规范 (2)
露的排出和身体的恢复。
新生儿护理要点
保暖
新生儿需要维持适宜的 体温,注意调整室温并
适时增减衣物。
喂养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喂 养,一般建议按需哺乳
。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及时更换尿布,防
止红臀等皮肤问题。
健康检查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 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情
国内分娩护理实践
国内分娩护理实践正在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人 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流程不够规范等。
国内分娩护理培训
国内分娩护理培训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 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研究与实践展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分娩护理理念和技 术,提高国内分娩护理水平。
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 的研究,为分娩护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理论支持。
推进分娩护理实践改革
推进分娩护理实践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分娩护理服务体 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分娩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
产前并发症预防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妇存在的健康 问题,降低分娩并发症的风险。
控制孕期疾病
孕妇应积极控制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以降低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孕 妇体重和血糖水平,降低分娩并发症的风险。
产后并发症处理
1 2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应采取有效的止 血措施,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和感染。
产科护理常规
第二节产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1、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观察孕妇临产先兆(宫缩、阴道见红、破膜情况),测量胎心、胎动及血压。
3、定时监测胎心音变化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增加监测次数。
4、每周测体重一次。
5、教会并督促孕妇自测胎动,每日三次,左侧卧位,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6、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
7、指导孕妇掌握分娩先兆。
8、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工作。
(二)产后护理常规1、产妇回病室,详细了解分娩经过,做好床边交接。
2、产后四小时内每半小时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压宫底一次,观察阴道流血量、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留血垫,计量24小时出血量。
3、鼓励产妇多饮水,产后四小时内尽早排尿,第一次排尿应防止发生体位性休克。
若有排尿困难应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保留导尿。
4、产妇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异常,第二天可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5、会阴护理每天2次,有会阴伤口者应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处理,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勤擦洗。
6、指导并协助新生儿母乳维昂,做好乳房异常情况的护理(如乳头皲裂、奶胀等)。
母婴分离者,24小时挤奶8次以上。
7、保持床单元整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避免孕妇受凉。
8、定时巡视病房,了解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生理、心理需求。
(三)剖宫产护理常规术前1、按腹部手术要求备皮,协助完善术前准备,准备麻醉床、监护仪等。
2、观察产妇胎心、宫缩、血压、羊水情况。
3、指导择期手术者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急诊产妇立即禁食禁水。
4、指导协助产妇更衣、修剪指甲、取下首饰、义齿等物品。
5、护患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紧张情绪。
术后1、按腹部手术和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禁食6小时后改忌糖、奶的半流质至肠蠕动恢复后改软食、渐进普食。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1次,共四次,平稳后根据产妇情况或遵医嘱测生命体征。
产科十项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分娩护理常规分娩全过程是从有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免出为止,称总产程。
临床上以不同阶段的特点分为3个产程。
一、第一产程的护理第一产程是从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的过程。
初产妇约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一)护理评价1、病史:查阅产前检查的有关记录,了解待产妇的一般情况及产科情况,健康教育程度以及本次妊娠的经过,同时还应了解目前入院的主诉。
2、症状及体征:评估生命体征、水肿情况以及宫缩、胎位、胎心音、产程进展。
3、心理社会反应:待产妇由于对正式临产的状况感到生疏,对宫缩痛特别敏感,对待产室环境陌生以及不知结局如何,而感到孤独、无助。
4、辅助检查,通过胎心监护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
(二)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2、无能为力3、精神困扰4、疼痛(三)护理措施1、入院护理及一般护理。
(1)填写病史;记录入院主诉,通知医师。
(2)检查记录身心状况数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水肿程度;产科检查的各项数据,并描记产程图,如遇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3)做好外阴皮肤准备。
(4)环境介绍。
(5)排空直肠、膀胱。
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小于2cm,无禁忌症者,遵医嘱给予0.2%温皂水500—100ml灌肠。
禁用生理盐水。
(6)测T、P、R1次/日,测BP 2次/日,发现高血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注意产妇自觉症状。
2、产程观察(1)胎心音监测:潜伏期1—2h/次,活跃期30分钟1次,有异常变化时,如宫缩频、强、妊高征、过期产、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病理产等增加监测次数。
注意胎心节律、速率、强弱,一旦发现胎音异常,即让待产妇左侧卧和吸氧,并报告医生,执行进一步处理,做好记录。
(2)子宫收缩:细致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包括正规宫缩开始时间、间歇时间、持续时间、强弱及规律性,并作记录。
(3)肛查:潜伏期2—4h/次,活跃期1—2h/次,同时也要根据宫缩情况及产妇的临床表现,适当地增加检查次数,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有阴道流血或疑有前置胎盘者禁止肛查,产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分娩期护理常规
分娩期护理常规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有规律宫缩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期分为四个产程: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约6-8小时;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一般需1-2h,经产妇需数分钟至1h;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一般需5-15min,不超过30min;第四产程为胎盘娩出后2h。
第一产程:1.热情接待待产妇;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对初产妇或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再次进行骨盆外测量,有异常者,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做好健康教育。
2.产程进展情况观察(1)宫缩: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
每次连续观察20-30min或至少观察3-5次宫缩,并做好记录。
(2)肛查及阴检:适时在宫缩时行肛查,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10次为宜,每次检查者不超过2人。
潜伏期2-4h查肛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繁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3-4cm送入分娩室。
肛查可以了解宫颈松软度、宫口扩张程度、内骨盆情况、是否破膜及胎先露下降程度,若肛查不清,可行阴道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绘制产程图,有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3.待产妇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血压。
正常情况下,第一产程期间,每个3-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通知意思给予相应处理。
4.胎儿情况监测潜伏期1-2h听胎心一次,每次至少听诊1min,宫缩较密者可增加听诊次数。
活跃期15-30min听胎心一次,若有异常,行胎儿心电监护,并通知主管医生。
5.清洁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大小便后及时冲洗会阴。
6.活动与休息产程早期鼓励待产妇下床活动,但下列情况者需卧床:a胎膜已破者b阴道流血者c心脏功能Ⅲ级以上或者有其他内科合并症者d血压≥150/100mmHg者e孕妇发热或怀疑胎儿宫内窘迫者。
产科护理常规范文
产科护理常规范文一、孕期护理1.健康评估:孕妇进入产科病房后,产科护士首先进行孕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孕妇的体重、血压、血红蛋白水平等生理指标的检查,以及孕妇的情绪状态的了解。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及时发现孕妇的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个体化护理计划:二、分娩期护理1.分娩准备:在孕妇出现分娩迹象时,护士会为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工作。
包括为孕妇准备分娩所需的物资,如分娩床单、产妇护理包等;为孕妇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安排孕妇的家属进入产房,并解释分娩的整个过程等。
2.分娩辅助护理:产科护士要全程协助妇产科医生进行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要为孕妇提供相应的物理和心理支持。
包括帮助孕妇保持正确的分娩姿势,鼓励孕妇屏住呼吸和用力推产,帮助孕妇缓解疼痛和紧张等。
三、产后期护理1.新生儿护理:产科护士要为新生儿提供全面的护理。
包括为新生儿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基本数据;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活动等生理指标的情况;为新生儿进行常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
2.产妇护理:产妇在产后也需要得到细心的护理。
护士要为产妇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出血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等;帮助产妇清洗、更换卫生巾和调整躺卧姿势;指导产妇进行恶露排出的方法等。
3.早期哺乳指导:产科护士要为产妇提供早期哺乳指导。
指导内容包括正确的喂奶姿势、供乳时间和频率的安排、哺乳的注意事项等,以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哺乳技巧和习惯,促进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总结:产科护理常规是对孕妇从孕期到分娩期再到产后期的全程护理。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评估工作,护士可以及时发现孕妇的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分娩期,护士要为孕妇提供物理和心理的支持,并全程协助医生进行分娩。
在产后期,护士要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确保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在早期哺乳指导方面,护士要为产妇提供正确的指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哺乳技巧和习惯。
产科护理常规的贯彻执行能够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分娩期护理常规
分娩期护理常规第一产程观察及处理1、一般护理1)热情接待产妇,态度亲切和蔼,仔细认真。
2)全面了解产妇的情况,特别是既往生产史及目前的情况。
3)有下列情况者必须卧床休息:胎膜早破、先露高浮、胎位不正阴道流血、妊高征、心脏病、严重肺结核等。
4)鼓励产妇进食进饮,一般以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为宜,不能进食者酌情给予输液。
5)产妇合并有传染病者,应做好隔离措施。
2、产程观察1)宫缩。
包括宫缩开始的时间、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及强度,如宫缩不正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
2)胎心音●有正规宫缩后每小时听1次。
●行人工破膜后应立即听胎心音。
●胎心异常者每15分钟听1次,或酌情增加听胎心次数。
●胎心音在120次/分以下或160次/分以上、或快慢不规则时应立即吸氧,更换体位并告知医生,作好记录。
必要时可行肛诊或阴道检查,排除脐带脱垂的可能。
3)血压。
入室后测血压1次,两班交接必须测血压,妊高征病人遵医嘱定时测量血压。
4)肛诊。
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肛诊,了解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
产前出血者禁止肛诊和灌肠。
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有产后大出血史、羊水过多、双胎产妇、肝功能异常者,应常规备血。
6)产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产程进行受阻或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告知医生,尽早结束分娩。
7)排尿的护理随时注意产妇排尿情况,膀胱充盈经一般处理无效者应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对试产及产程异常者应注意尿色变化,如有血尿,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尽早结束分娩。
第二产程观察及处理1、产程观察1)初产妇宫口开全、儿头拨露,经产妇宫口开大3厘米、宫缩较强者,准备接产。
2)每15分钟听胎心音1次,如胎心出现异常,应尽快结束分娩。
2、接产1)心理护理2)专人守护,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消除其紧张、恐惧感,宫缩间歇时协助产妇饮水。
3)行会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若宫口已开全,胎膜未破者可行人工破膜。
4)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宫缩间歇时注意休息。
5)保护会阴,可用拇指法,握拳法,手掌法,按接产者习惯选用。
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常规
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常规(一)、胎膜早破病人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宜左侧卧位。
胎先露未衔接者,太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
2)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进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对症护理1)密切观察羊水性状、颜色、量。
按时听胎心音,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2)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0.5%碘复棉球擦洗外阴2次。
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3、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讲解胎膜早破的知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二)、脐带异常(脐先露、脱垂)病人护理常规1、紧急处理1)立即取头低臀高位,并告知医生,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或行脐带还纳术。
2)脐带还纳术失败者,若胎心音正常,应立即就地性剖宫产术;若胎心音已消失,确定胎死宫内,应经阴道分娩。
3)临产后胎先露部未入盆者,尽量少做肛诊和阴道检查,破膜后应行胎心监护。
2、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以配合顺利结束分娩。
3、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当胎膜破裂、阴道流液时立即平卧。
入院后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
对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的孕妇,在临产前加强监护。
(三)、胎儿宫内窘迫病人护理常规1、紧急处理⑴、胎心音在120次/分以下或160次/分以上、或快慢不规则、或羊水粪染,应及时告知医生。
⑵、产妇取左侧卧位、吸氧。
⑶、严密观察胎心变化,必要时行胎心监护并作好记录。
⑷、胎儿娩出钱,禁用乙醚。
吗啡等药物,以免抑制呼吸。
⑸、向家属交待病情。
2、观察产程观察产程进展,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如宫口开权应尽快助产结束分娩,短时间无阴道分娩条件者可行剖宫产,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
3、心理护理向孕妇提供相关知识,取得配合,减轻其焦虑。
4、健康教育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应不超过3~5次,12小时内胎动累计大于10次。
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都应及时告知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地点:
内容:分娩期护理常规
主讲人:
参加人员: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有规律宫缩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期分为四个产程: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约6-8小时;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一般需1-2h,经产妇需数分钟至1h;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一般需5-15min,不超过30min;第四产程为胎盘娩出后2h。
(一)第一产程
1.热情接待待产妇;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对初产妇或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再次进行骨盆外测量,有异常者,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做好健康教育。
2.产程进展情况观察
(1)宫缩: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
每次连续观察20-30min或至少观察3-5次宫缩,并做好记录。
(2)肛查及阴检:适时在宫缩时行肛查,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10次为宜,每次检查者不超过2人。
潜伏期2-4h查肛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繁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
3-4cm送入分娩室。
肛查可以了解宫颈松软度、宫口扩张程度、内骨盆情况、是否破膜及胎先露下降程度,若肛查不清,可行阴道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绘制产程图,有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3.待产妇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血压。
正常情况下,第一产程期间,每个3-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通知意思给予相应处理。
4.胎儿情况监测潜伏期1-2h听胎心一次,每次至少听诊1min,宫缩较密者可增加听诊次数。
活跃期15-30min听胎心一次,若有异常,行胎儿心电监护,并通知主管医生。
5.清洁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大小便后及时冲洗会阴。
6.活动与休息产程早期鼓励待产妇下床活动,但下列情况者需卧床:a胎膜已破者b阴道流血者c心脏功能Ⅲ级以上或者有其他内科合并症者d血压≥150/100mmHg者e孕妇发热或怀疑胎儿宫内窘迫者。
鼓励孕妇自我放松,对潜伏期延长、进展慢或疲乏的产妇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以促进产程进展。
7.饮食鼓励待产妇进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及充足的水分,对进食差或呕吐者,以及产程延长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8.排尿与排便鼓励待产妇没2-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以下情况禁灌肠: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先露部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过强估计1h内即将分娩、合并心脏病等。
9.心理护理加强沟通,环节待产妇恐惧及紧张心理,使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以顺利分娩。
10.疼痛管理评估待产妇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指导其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行腰骶部按摩等,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分娩镇痛。
(二)第二产程
1.心理护理产妇被送入分娩室后,助产士应及时提供产程进展信息,给予安慰与鼓励,环节其紧张和恐惧,同时主动向家属介绍产妇及胎儿情况以缓解家属的不安情绪。
2.母儿监护与产程进展观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胎心音变化以及产妇整体情况,最好采用胎心电子监护。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接生物资及人员准备。
第二产程开始时常规阴检一次,进一步明确宫
口、先露、内骨盆及胎方位情况,可以继续试产者,指导其正确屏气用力。
3.接产①会阴冲洗消毒后,经产妇宫口扩张3cm,初产妇抬头拔露时,接产者洗手,铺巾;②导尿③1%利多卡因20ml+生理盐水对半稀释,行阴部阻滞及侵润麻醉④正确保护会阴,根据会阴条件酌情行会阴侧切术,防止会阴撕伤。
4.胎儿娩出及处理胎头免除后先挤出口鼻内粘液及羊水,再协助胎肩、胎体娩出,巡回护士记录胎儿娩出时间。
胎儿娩出后1-2min 内断脐;若有脐带绕颈不能推开或松解时,先断脐带,再娩胎肩、胎体。
(三)第三产程
1.新生儿护理
(1)清理呼吸道:置新生儿于辐射台,取仰卧头低位,用负压吸引器洗出口鼻粘液和羊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羊水、粘液吸净后仍未啼哭,可轻拍新生儿足底,刺激其啼哭。
若有窒息应立即进行抢救(见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2)结扎脐带:先用碘伏消毒脐轮及脐轮上5cm的脐带,再将套好气门芯的血管钳距离脐轮0.5cm处夹紧脐带,并将两个干棉球置于血管钳两侧,与血管钳上0.5cm处剪断脐带,将气门芯套住脐带,再用
另一棉球擦去断端血后用5%碘酒烧灼断端,最后用无菌小纱布包裹残端,无菌纱布卷饶腹部固定。
(3)一般护理:填写新生儿记录单,并将新生儿信息输入电脑;打足印(男左女右),将腕带按男左女右系在新生儿手腕级足腕上,抱给母亲看清性别和面容后将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允,然后将新生儿送入新生儿接待室行进一步护理。
2.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遵医嘱给予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加快第三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
3.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有胎盘剥离征像时,一手轻拉脐带,一手放在腹部同时加压宫底,协助胎盘娩出。
胎儿娩出后,阴道有活动性流血超过100ml或10min后胎盘未娩出,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胎盘娩出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并正确判断产后出血量。
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测量胎盘体积和重量、脐带长短,注意胎盘及脐带有无异常,并做记录。
若检查发现有残缺胎盘、胎膜,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根据情况行钳夹或清宫术。
4.检查软产道:急产、助产术后或阴道有活动性鲜血流出时,应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伤,发现裂伤应予缝合,缝合后常规做肛门检查,如发现缝线穿过直肠粘膜,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
(四)第四产程
1.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及母儿护理知识。
、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按摩子宫以协助宫腔内积血排出。
若发生产后大出血,立即按摩子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通知医生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3.若2h后产妇及新生儿无异常,将其送入母婴同室区休息及观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