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阿根-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9)校际合作式
校际合作式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互访互助的教师培训活动。
(10)网络交流式
网络交流式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教师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
(11)教育教学论坛式
教育教学论坛式是利用教育教学论坛、专题研讨会、学术(论文)交流等形式,发表自己的文章、见解,达到互相交流、学习、提高的一种培训形式。
内容选择要经过参训者的同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3)校本培训内容选择的过程
应体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重协调和沟通过程
(4)校本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
模块式:
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将校本培训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如:师德培训、教育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教育教学能力技能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生成问题培训。
2、校本培训的内容
把握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个性化要求,确定适当的校本培训内容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关键。
(1)校本培训据培训对象选择 关注教师分类 关注教师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 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 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
(2)校本培训内容选择的主体
需要专门机构和专家的协调
(6)研训一体式
研训一体式是一种将教研、科研、培训熔于一炉的一种培训形式。
(7)专题讲座式
专题讲座式又称直接传授式,是指培训者直接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系统地向多个受训者同时传递培训信息的一种培训方式。
(8)师徒结对式
师徒结对式是学校让年轻教师跟随熟练(老)教师特别是德艺双馨的专家型教师学习的一种培训方式。
问题式:
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安排培训内容。
01
教育科研问题
添加标题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的设计

操千剑而后识器----萧山中学校本参与式培训的实践与成果

操千剑而后识器----萧山中学校本参与式培训的实践与成果

作为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我校始终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学校能否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能,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句话,促进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

基于这些认识,为了在我校建立既能继承和发展学校教育文化传统又能适应新教育发展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 使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适应,不断创新,不断地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运用科学原理改进教育实践,从而获专业与业务发展的成功,我校在教师的校本培训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

1、教学论坛——创设相互学习的教研环境我们以研讨为中心,通过“实践、反思、研讨、技术培训”的不断循环,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论坛,培养教师。

对于资深教师,我们围绕“我的教学思想”“我的教学方法”这两个主题,以“上示范课”“做专题报告”为实践活动的载体,开展“教学论坛”,组织全体教师分组研讨。

一方面促进资深教师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促进全体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我们与浙江大学合作,在学校内开设了研究生课程班的专业理论培训,为他们在反思过程中创设了理论学习的环境。

并在学习期间,安排了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的优秀成果展示,以“上一节课”“做一个教学有关的报告”为活动载体,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并组织教师分组研讨,在思想的碰撞中促进教师提高理论修养的愿望,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对于青年教师,我们以“一节课、一篇论文、一个课案、一个课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五项教学技能的培训为载体,通过技术培训与学习研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评比考核,使他们在教学入门期,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在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交流教学思想为研讨的主题,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规范了研讨的过程。

2、以老带新——加快新老教师的衔接过渡我们成立了由校级领导组成的“以老带新”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科处、各个教研组长认定指导教师资格高级教师和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与带教过程中考核待合格的被指导教师,并确立工作具体内容:指导教师每学期听被指导教师的课在6次以上,并有较详细的记录;每学期指导教师指导被指导教师完成教案一份、试卷一份、教学心得或者论文一篇、并由指导教师做鉴定并签名;每学期指导教师指导被指导教师完成录象课光盘一个,并对其中的教学内容做书面点评;指导教师指导被指导教师参加学校上级的各项比赛,并对比赛日程及注意事项等做记录。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学习主题
什么才是有效的开放
学习对象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生活数学、信息技术、算法多样化等一系列新名词,这些都体现出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开放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封闭式教学中“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单向过程,使教学交流更加多元、立体,更能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地发展。封闭式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开放式教学的价值取向则在于追求自主与创新.
巩固练习的补充。经常听到教师抱怨新教材配备的练习偏少。不可否认,教材需要修改、完善,但教材不是题库,面对减轻学习负担的社会诉求,教材中的习题必须严格精选。因此,即便改进之后,还会众口难调。比如20以内退位减法,可以用“破十法”,也可以用“连减法”.诸如此类的针对性练习,教材难以一一提供,只能由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制”,自行补充,当然教学参考书可以也应该给予提示。
备注
下柴市中心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
时间
年月日
主持
学习主题
训练也是学习
学习对象






竖式除法是学生学习运算中的一个难点。余数问题、商的数位问题、单位问题等类似错误常常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中。表面看这些错误各不相同,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错误的根源在于不理解竖式算法的意义。
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技术手段,但并不一定是科学手段。教师应当改进教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困惑,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寻“根”究“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
备注
下柴市中心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
时间
年月日
主持
学习主题
有过程的教学促进高水平的理解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一)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1.学科理论和知识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力量站在讲台上,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教育的规律,而不是在迷惑和混沌中进行,简单地说,每个教师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教育理念是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背景和力量的源泉。

理论的学习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基础。

教师所担任的学科在不断发展,教师自身的知识也应随之不断更新,教师不能用陈旧的知识去教育每天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如饥似渴地接受新事物、获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教师掌握学科新的理论及信息十分必要。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最早是由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这种知识属于学科知识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学科内容和它的可教性方面的知识”,“它是特定的内容与教育学的混合物,是教师独特的领域,是他们专收理解的特殊形式”,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独特体现。

舒尔曼和西尔克思(Shulman & Sykes)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内涵:理解学科的中心主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教给特定年级的学生,能对每一主题提出“什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概念、技能和态度?此主题中哪一部分是学生较难懂的?什么是学生最大的内在动机(兴趣)?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前概念或知识背景的学生,有哪些模拟、譬喻、举例、明喻(Simile)、示范、仿真、操作等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关于此主题明确的观念或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原有概念?”等问题。

随后,舒尔曼于1987年重新定义学科教学知识,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

这是一种使得教师与学科专家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

总之,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有别于学科与教学知识领域的一种知识体系。

同时,亦强调此种知识是教师在面对特定单元与学生时,其学科知识的表征方式与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等内涵的知识。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精选5篇)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精选5篇)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精选5篇)校本课程培训心得(精选篇1)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20___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六枝影剧院进行校本教研专题培训。

特别是对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感触颇深,现谈谈我的体会。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校长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讲座很精彩,他让我们认识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了,他才喜欢学习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和做,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学生挺费力的做还是出错(她列举了一个画图的事例),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而现在的教学讲究互动,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杨咏梅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推行、实践。

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

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本培训学习内容

校本培训学习内容

2019.9.1新课程理念培训(一)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

从孔子办私学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

在二十年代,杜威的经验为本的课程观已在我国广泛流行,但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一直处于主宰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深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按照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

“大陆人士对‘课程'的概念,有所谓‘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019年北京市为了制订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方面的调查,在教师队伍中,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持经验为本课程观的约20%。

因为,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

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

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

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草根校本研训的实践与反思(教学管理与教研管理)

草根校本研训的实践与反思(教学管理与教研管理)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我校英语的“草根”校本研训为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武康中学林芳【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惑,但仅靠一个教师很难甚至无法去解决,它必须通过“校本研训”激发每一教师的智慧,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使“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为现实。

所以“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可持续性等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校本研训草根性专题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校本研训它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

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将教学、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具有专题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在我校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导学稿为抓手,通过导学稿与课改学习小组的有效整合;实施“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必由之路。

现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英语组在不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校本研训,本文主要浅析了我们组的几点做法和感受。

一、校本研训的“草根性”。

传统的教育理念只关注是否把知识准确无误地灌输给了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考试是否合格,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如何?教师是在怎样的教学理念下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因为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深入的思考,所以发现不了这些情况,甚至即使发现了,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解决。

传统的思想认为校本教研和培训是学校领导、教育专家的事,我们只要听从领导和学校的安排就行,与我们普通老师无关。

我认为校本研训应该与学校、教师实际紧密相扣,也就校本研训应该是具有本土味的草根校本研训。

草根性是指校本研训大众性、朴素性、实践性。

所谓大众性是指教师即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研究对象,每一位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研究者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人人参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一种教学探索、交流、研讨活动;朴素性是指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以及学生学习障碍为研究对象,从小问题着手,不需要追求华丽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形式,使校本研训问题化、主题化,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一种教学探索、研究活动;实践性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从问题中来,到实践中去。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校本课程早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

我国过去实施的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开发课程改革,从单一的国家课程结构发展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具体情况,开发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的校本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和教师的关注,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也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校作为新生成的江苏省示范初中,根据自身办学的理念,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我们语文教研组群策群力,开发了《说话的艺术》的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的开发也正在酝酿之中。

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对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落脚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蓝图,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依据。

教师遵照大纲和教科书所罗列的内容进行教学。

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内容是教学的上限。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科书,即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而绝不敢超越雷池半步,否则即视为“超纲”。

这就必然抑制了师生的创新思维。

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封闭的,教条的,没有生机的,更不必社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培养总目标定位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由此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开放性。

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点,是底线,而不是全部内容。

而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生水平和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去开发教学内容和供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源,树立“用教科书去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新理念。

校本培训(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校本培训(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实施方案与要求一、组织机构: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苏剑波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李怡华组员:各备课组长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专家组。

组长:苏剑波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组员:李怡华苏明杨仕如谭自红负责指导和验收工作。

二、职责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培训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副组长:落实校本培训的具体工作;戈国军副校长负责指导初中部的工作;杨志远副校长负责指导小学部的工作;李怡华主任负责总体培训工作。

组员:谭自红、苏明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各备课组组长负责收集、检查本组成员的各项材料。

三、培训时间及安排1、培训时间: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2、学校组织不少于10学时的讲座,具体由到昆明参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培训和鄂嘉中学参、大庄小学观学习的教师主讲,分别是:苏剑波李怡华戈国军杨志远谭自红杨仕如苏泽东杨军才王存梅普文生苏明彭发昌李秀芝彭发明戈国艳余艳郭兴宇等教师。

3、学习时间的安排:(1)、集中培训时间:利用教师例会和晚自习时间集中培训。

(2)、培训形式:a、外派教师经验交流;b、各备课组组观看杜郎口教学光碟(4次)。

4、自学阶段: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各教师完成计划、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设计。

5、检查验收:各备课组第一次:2011年11月5日——11月11日;第二次:2011年11月25日——30日;第三次:2011年12月20日——24日。

专家组:2011年12月25日——28日。

6、整改提升:2012年2月——4月四、培训要求:1、每位教师要写1份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培训计划。

2、完成5000字学习培训的读书笔记。

3、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培训总结或心得、反思。

4、完成一个1课时的教学设计。

5、各备课组在学习期间对本组教师进行三次督查并进行批注和评定。

6、专家组对每位教师进行三次总体评价。

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来自曹杨中学的报告

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来自曹杨中学的报告

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来自曹杨中学的报告
徐家良
【期刊名称】《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 上海市曹杨中学是一所区重点中学,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九五"后期到"十五"初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一方面,高中入学高峰的到来,使学校高中部迅速扩展,由18个高中教学班扩展到36个教学班.另一方面,学校老教师成批退休,中年教师缺乏.于是学校吸纳了大批新教师,又从外省市引进了三十几位具有中级或高级职称的教师.目前,35岁以下教师共78人,占该校教师总数44.4%,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又正是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期,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积极推进,构建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使教师培训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和紧迫.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徐家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三位院长、博士生导师评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报告——《央行文化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探索》正确的逻辑框架:文化、企业文化到央行
文化 [J], 冯根福
2.新高考视角下高中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索——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 [J], 侯文英[1]
3.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语学科的实践融合——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 [J], 罗珏
4.西安分行课题研究报告:《央行文化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探索》正式发行 [J],
5.创“环境素养培育”特色校育核心素养曹杨人——上海市曹杨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溪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培训

罗溪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培训

进行“怎样开发校本课程”的校本培训
11月9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教科室柳国良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怎样开发校本课程”的校本培训。

培训中,柳国良老师围绕学校“敞海纳之怀、行溪水之路、育上善之德”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溪水文化”建设,通过在全国、省、市获奖的“走进大棚”“废物回收与再生资源”“拒绝再生油食品”“今天你低碳了吗”“清水养植与无土栽培”“革除用水陋习,留住一桶水行动”“节粮我能行”“灭害灵的功与过的调查”等具体的学生实践活动,从“校本课程建设的任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校本课程开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编制校本课程方案、校本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指导与解读。

本次培训,基本上让教师们懂得了要养成生成的课程观,要注重教师在课程问题上的基本权利,把自己看成是课程由静态设计到动态实施并进入学生生活领域的重要要素和设计主体。

教师要时刻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改造预设的课程,教师就是课程本身。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的各种有意义的背景,并以此去改造“给定的知识”。

中小学校本研修理论及实践

中小学校本研修理论及实践

中小学校本研修理论及实践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徐世达一、校本研修的思想和理念(一)什么是校本——“以校为本”◆目标:为了学校。

为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为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动力:基于学校。

只有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了,学校才有可能充满活力。

◆场所:在学校中。

只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境、扎根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并被教师所认可的改革,才能积淀为学校的血肉、风格、传统和文化。

1.校本培训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英美产生,是相对于单纯的高校培训而提出的。

美国“能力为本的师范教育”主张以“学校为基地”培训模式,1968年霍姆斯小组倡导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英国1972年发表的《詹姆斯报告》建议“教师的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 以学校为中心”,并与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相结合,设立了专业指导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具体负责教师进修。

以后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教师专业进修的主流方式。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校本培训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国内有组织、有规章的校本培训兴起于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同时师范司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正式开展了校本培训。

2.校本教研2001年课改开始,又进一步催生了校本教研的概念。

2002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江苏锡山召开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专题研讨会”,会上朱慕菊、余文森、顾泠沅等提出了在新课程中,要重建教研方式与教研制度,其中余文森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说,并为大家广泛接受。

2003年3月31日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正式提出了“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立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校本培训:架好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校本培训:架好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校本培训:架好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许俊霞
【期刊名称】《今日教育》
【年(卷),期】2011()3
【摘要】一、培养教师用理论指导来研究实践问题的思维习惯教育家李燕杰先生说:“所谓课改其实就是人改,所谓人改其实就是脑改。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培训首要任务是引导教师多问“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是一开口就问“怎么办”。

【总页数】1页(P53-53)
【关键词】校本培训;实践;桥梁;思维习惯;改革背景;李燕杰;教育家;教师
【作者】许俊霞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十四中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2
【相关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主题性校本培训的探索——以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专题活动为例 [J], 薛文山;陈胜利
2.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井冈山大学为例 [J], 付八军;冯晓玲
3.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来自曹杨中学的报告 [J], 徐家良
4.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探析 [J], 王月玲
5.对“校本教师培训”实践的反思——兼议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依赖及改革与传统的对立融合 [J], 康建琴; 张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一五南洋中学校本培训简况

十一五南洋中学校本培训简况
“十一•五”南洋中 学校本培训简况
领导小组:(根据人事变化,已作调整)
组长:王民政 副组长:于东航 组员:帅俊平 郁晓隽 杨杰 杜文发 郑蓉 李瑾 奚天敬 曹钊俊 陆栋梁 胡奭敏
四门申报学分校本培训课程简况:
1、“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已完成,学分 1分): 本次培训在2006年6月23日到7月10日,以组 织全校教职工观看影像资料、听取辅导讲座、网上 自学与撰写体会相结合,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师德 建设,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 学生服务的意识。
3、研训一体,贴近工作: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无 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质内容上均贴近一线教育教学与 科研工作,力求实效。 4、聚焦特色,持续发展:校本培训紧密联系学校 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如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 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科德育。
诚挚感谢!

校本培训特色:
1、领导重视,推进有力:学校成立了行政与专家共 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力求推进有序、教学有效、监控 有力,参与率高。 2、弘扬师德,岗位奉献:校本培训重视师德建设, 无论是区域统一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还是学 校组织的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班主任论坛、组室工 作交流等,均凸现“学高为范、身正为师、师爱为 魂”。
2、“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已完成,学分3 分): 本次培训从2007年6月到2007年12月,通过 专题讲座、案例撰写、教学反思、组本研修、全校 交流等,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并通过学校教学竞赛,为教师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展 示交流的平台。
3、“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心理务实”(已完成,学 分3分): 本次培训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培训结 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机制和教师自身心理修养几方面 入手。采用主题讲座、、交流研讨、听课观摩、拓 展训练等方法,是教师增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学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更注重对学 生的心理关注;同时学校在示范校展示活动开设的 心理课、心理班会受到同行及国外专家的好评。

促进观念转变 推动课程领导

促进观念转变 推动课程领导

促进观念转变推动课程领导
徐阿根
【期刊名称】《今日教育》
【年(卷),期】2007(000)04S
【摘要】正确的观念指引正确的行动.同样,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将指引教师的教育行动朝着课改指引的方向正确发展。

校长要加强课程领导.就应当把学校若干办学、育人理念向教师公布、解读,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逐步形成共同愿景。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徐阿根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6
【相关文献】
1.『中学生领导力开发』r课程对促进高中生领导力发展的研究报告 [J], 林少惠
2.强化领导细化设计深化措施提升课程领导力,促进课改新发展——重庆市第110中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行动 [J], 彭贤勇;
3.以课程领导理念促进成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J], 蒋丹兴
4.领导观念转变与体制改革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一个战略课题 [J], 李南熏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领导体制改革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J], 刘纯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的关键

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的关键

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的关键
吴学军
【期刊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3
【摘要】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结果.教师成为研究者依赖于一定的师训机制和环境.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形式.文章着重探讨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校本培训模式,阐述校本培训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吴学军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科所,四川,成都,61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2
【相关文献】
1.让校本培训走向更有效——"介入式"校本培训构想 [J], 缪剑峰
2.架设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金桥——湖南省桃江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回顾[J], 李云高;丁原明
3.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 [J], 陈大伟
4.走向研究者之路:中小学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J], 肖钰士
5.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中心三峡基地挂牌仪式暨第二届校本培训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秭归县召开 [J], 王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校本培训的三点思考

对校本培训的三点思考

对校本培训的三点思考
丁晓东
【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8)6
【摘要】虽然校本培训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已有多年,但校本培训的内涵、根基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明确.校本培训应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中,从而把握校本培训实质,克服校本培训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从根本上实现校本培训的宗旨.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丁晓东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0
【相关文献】
1.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的探索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校本培训为例 [J], 刘惠东;吴永红;江海波
2.构建校本培训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边远农牧区构建校本培训文化的思考[J], 虎技能
3.论新课程校本培训--关于以"自修--反思"模式进行校本培训的思考 [J], 徐亚妮
4.“三点半难题”及“后三点半时间”思考 [J], 裴娜;张伯成
5.“三点半难题”及“后三点半时间”思考 [J], 裴娜;张伯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静心研究和实践 校本研训课程教材建设
1、编制校本教材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 2 、编制校本教材主要从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入手, 更能贴近实际; 3 、编制校本教材能发挥学校教学组织的集体智慧, 有利于教师团队意识的增强; 4 、校本教材的编写,通过不断地筛选、修改、充 实,进行归纳、综合和整理,是学校发展的财富。
(五)直接传授式研训
所谓直接传授式研训,是指直接用语言表达的 方式,系统地对研训对象发送信息的一种研训方 式,这种方式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讲座。 综合报告是将若干个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串联起 来,综合编排成课程教材进行讲授。它的特点是 知识容量大,涉及领域广,有利于拓宽研训对象 的知识面。而专题讲座是以某一学科,某一专业 领域或学校改革发展中某一“热点”问题为中心, 来组织设计研训课程教材。它的特点是内容单一、 问题集中、针对性强,能满足研训对象的需求。
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种研训形式。
1、基本要点 (1)以工作的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自主开发学习资源 (3)要积极反思 (4)要重视他人意见
2、主要利弊 (1)自主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研训中的盲目 性 (2)研训的效率较高 (3)需要必要的专业引领和导向
(3)要重视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和推广运用
2、主要利弊 (1)有助于研训对象的全面提高 (2)能体现学校全方位的工作
(3)研训周期相对较长、工作任务重、风险大、见
效慢
(四)自我反思式研训
所谓自我反思式研训,是指教师在自我学习的
基础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做出的决策和
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用科
1、基本要点 (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清楚、 重点突出 (2)讲授的语言要平民化,力求清晰、生动、风趣
2、主要利弊 (1)研训周期短、成本低、时间集中、见效快 (2)研训对象被动接收信息,缺乏互动,不易消化 吸收
三、校本研训的操作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研训需求的确立 (1)了解学习要求和建议 (2)深入教学第一线调研 (3)研究书面文件和调研结果 (4)分析研训涉及哪些结果
(1)精心选好能有效完成研训目标的案例
① 选取的情节必须是真实的、典型的。
② 情节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 ③ 能促进研训对象内省,揭示出一定的教育教学 规律。
(2)精心撰写有效案例 ① 主题与背景的说明。 ② 客观情景的生动描述。
③ 问题的归因和解读
(3)精心引导研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准确分析案例
2、主要利弊
2、主要利弊 ① 为执教者的专业成长搭建了有效平台。 ② 为研训对象提供了先进经验、技能物化过程
③ 容易产生“花架子、不实际、不易学”等负面
作用。
(二)案例分析式研训
所谓案例分析式,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的
描述,并进行剖析与诊断,让研训对象对已发生
的问题或正在发生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研训。
1、基本要点
所谓课堂教学式,就是让研训对象到课堂教
学现场观看、交流、相互学习,以开阔研训对象
的视野。
1、基本要点 (1)课例的选择要有较强的示范性,要让研训对象 有受益匪浅之感。 ① 根据研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听课主要解决什么 问题。 ② 根据问题,选择好课的类型。 ③ 找准问题和开课的结合点,设计好教学流程
(2)执教者的选择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① 根据课的意图,确定执教教师。 ② 执教者明确上课目的,精心设计教学课。 ③ 现场实施,不要试教。 (3)研训对象必须带着问题去听课、评课。
校本研训的理论与实践
徐阿根
引言:
近年来,一种借鉴国际上教师教育先进经验的 “校本研训”模式作为全员研训的主要形式得以广泛 运用,并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有
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必需植 根于教育情景和教育实践。
4、研训方式的选择
(1)研训形式必须与研训内容相适应 (2)研训形式必须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如现
代技术不要攀比、套搬)
(3)研训形式要以研训对象为主体,合理选择。
(二)实施阶段
1、协调各方,务求研训工作有序 2、关注主要环节,务求研训工作扎实
(三)小结阶段
1、研训项目的背景介绍 2、研训项目实施的概况 3、研训项目实施的综合分析 4、研训项目实施的经验、体会、问题及建议 5、必要的附件说明
(二)校本研训的特点
1、针对性
(1)针对学校的发展 (2)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
2、自主性
校本研训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
研训自主权。
(1)自主制定和实施研训方案 (2)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研训资源 (3)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3、灵活性 校本研训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在内容设置、 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 的灵活性。 (1)研训内容灵活性 (2)研训形式灵活性 (3)研训对象灵活性 (4)研训时空灵活性
(三)校本研训的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 (1)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德育、教学、人 事)是研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研训中起主体 作用。 (2)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就在学校 接受全面的研训。 (3)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训的方案、计划,建立 校本研训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从 而保证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要有常规性的全员 研训模式和非全员性个别化的研训模式。
2、推进学校的发展
(1)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因此校本研训是学校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 (2)以校为本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校本研训实效性 的惟一体现,对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最具实际意 义。 (3)校本研训有助于校本教育行动研究,学校在此 基础上具有发展活力。
二、校本研训的主要形式
(一)课堂教学式研训
2、青年骨干教师的综合型的校本研训,主要内容有: (1)现代教育论与课程教材改革 (2)班主任工作新的思考 (3)教育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4)学科教学改革的任务与实践 (5)教育研究的方向 (6)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7)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3、班主任工作的校本研训,主要内容有: (1)重新认识班主任职业道德修养 (2)班主任的教育质量观 (3)班级管理中先进文化的建设 (4)现今高中生的行为变化和对策 (5)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6)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1)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架设了一座桥梁
(2)有助于研训对象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分析问题
的能力
(3)案例的操作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
(三)研训结合式研训
所谓研训结合式研训,是将教学研究、教学科 研和校本研训融于一体的研训。让研训对象以提 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切入点,使理论与操作
实践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了按需施培的原则。
结束语
校本教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可缺失的研 训形式,它对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深入研究“校本研训”理论,广泛 开展“校本研训”实践应是校长办学的重要环节。 愿更多的校长有校本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校长负责原则
(1)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2)校长是校本研训的引导者和学习者。
3、教师需求原则 (1)坚持满足教师群体和个体的需求,以需定训。 (2)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以求定训。
(四)校本研训的目标
1、促进教师发展 (1)教师群体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这里要从 学校发展目标中去研训教师群体。 (2)教师个体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发展。这里要区别 对待。
是否有研训的必要
排列研训需求的顺序
处理研训需求涉及哪些人员
采取怎样的方式研训的效果最好 什么时间研训最适宜 需要哪些资料和信息
2、课程目标的确定
(1)课程目标的可接受性 (2)课程设置如何满足研训对象的最大需求
(3)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研训资源
3、研训方案的编制
(1)广泛收集与研训工作有关的信息资料 (2)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调整充实课程内容 (3)关注研训对象的已有经验,转化为研训课程资 源 (4)课程内容研训的显现形式
改进教学方式,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理性的认识校
本研训,掌握其基本特征,对于校长开展教师继续教
育,促进教师发展极有帮助。
(一)校本研训的意义
1) 校本研训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
临的问题的研训。
2) 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研 训机构与校本研训是指导与合作的关系。
3) 校本研训既是满足教师的需要,也是满足学校发 展的需要,两者有机协调和统一。 4) 校本研训应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 系。
四、对校本研训的两点感受
(一)大力关注和实践以不同对象来进行校 本研训。
它的重要性在于: ▲ 教师队伍的衔接和队伍水平的稳定性 ▲ 有助于学校教学品牌的创立 ▲ 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1、骨干教师研究型的校本研训,主要内容有: (1)自主学习的理论与策略 (2)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 (3)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地工作 (4)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 (5)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 (6)新教师的指导研究 (7)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1、基本要点
(1)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截体
① 是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② 是真实的问题,而不是假设的问题 ③ 问题具有时间性、典型性、时代性 ④ 本校教师通过努力实践可能解决的问题
(2)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使之将问题转化为理性
思考
① 捕捉值得设计或有研究价值的小问题
② 有计划地着手开展多种方式的教科研活动
2.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习得”过程,并
将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