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与老年社会工作:善终乐活

合集下载

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以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为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与重要性临终关怀是指在老年临终患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护理工作,旨在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

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在于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尊严、关爱和舒适,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提供平静和安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以尊严和安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身体护理方面的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中,身体护理是最基本的一环。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

这包括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疼痛管理、体位转换、饮食调理等。

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三、心理护理方面的临终关怀老年临终患者常常面临着来自疾病、痛苦和失去的困扰,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孤独和无助。

在这个阶段,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应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和情感表达,给予他们情绪支持和安慰。

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面对死亡、接受自己的病情,并激发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精神护理方面的临终关怀精神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意义,提供相应的心灵慰藉和宗教仪式。

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五、家属支持与安慰在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家属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除了要给予患者关怀外,还应积极与家属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护士可以向家属解释病情,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建议。

同时,护士还应关注家属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面对失去和悲伤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

六、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为了提高老年临终患者护理的质量,护士们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对临终关怀的培训。

此外,医院和护理机构也应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完善护理流程和制定相关政策,为护士提供必要的工具和环境,以保证临终关怀的顺利进行。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终关怀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日益重要的领域。

临终关怀服务是指为生命垂危或不可治愈病人,提供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位照顾,帮助他们达到舒适、尊严和满意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必要性因为它能够提供针对临终病人和其家属的全面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不仅仅是医疗服务,更需要提供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位的照顾。

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面对死亡和悲伤。

社会工作师能够根据患者和家属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最佳的临终关怀服务。

其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必要性因为它能够提供病人和家属的信息和教育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需要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各种信息和教育服务,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药物咨询等,同时也需要介绍如何实施病人的护理和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注意事项。

社会工作师具备信息和教育提供的能力,并且能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有效的建议。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社会工作师通过提供全面服务,提供信息和教育服务以及与其他医疗工作者和主要家属形成跨专业医疗团队,能够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最好的关怀。

这些服务可以改善病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最终实现三方面的愿望:尊严、舒适和满足。

临终关怀获奖的社会工作案例

临终关怀获奖的社会工作案例

临终关怀获奖的社会工作案例临终关怀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痛苦,许多社会工作项目在临终关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了奖项的认可。

下面是一些获奖的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案例:1. “和煦之家”临终关怀项目:该项目由一家社会工作组织发起,旨在为临终病人提供家庭式的关怀环境。

项目成立了一支由专业社工、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队,通过提供身心关怀、疼痛缓解、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病人在家庭的温暖中度过最后的日子。

该项目通过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卓越的效果,获得了社会工作领域的创新奖。

2. “阳光寿终”社区临终关怀项目:该社区社工团队针对社区内的临终病人,开展了一系列的临终关怀服务。

团队成员通过定期探访、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家属解决困难等方式,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该项目凭借其在社区内的广泛影响和良好口碑,获得了社会工作卓越奖。

3. “生命之音”临终关怀音乐疗法项目:该项目由一家医疗机构的社工团队发起,通过音乐疗法来缓解临终病人的身心痛苦。

社工团队与专业音乐治疗师合作,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通过音乐的力量帮助病人舒缓压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该项目赢得了临终关怀创新奖。

4. “爱在身边”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项目:该项目由一家社会工作机构组织,通过培养一支专业的临终关怀志愿者队伍,为临终病人提供陪伴、照料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病人,为其提供温暖和关怀,并协助病人和家属处理各种问题。

该项目因其志愿者服务的专业性和社区影响力,获得了临终关怀志愿者奉献奖。

5. “无畏关怀”医院临终关怀项目:该项目由医院的社工团队发起,旨在为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关怀。

团队成员与医护人员合作,通过提供疼痛缓解、心理咨询、丧葬安排等服务,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程的支持。

该项目获得了医院质量奖,成为医院临终关怀工作的典范。

6. “生命之花”临终关怀院校社工项目:该项目由一所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发起,旨在培养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在临终关怀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是针对临终病患和其家庭提供的综合性服务,旨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物质、精神和社会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疼痛控制
临终病患常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影响其身体和心理的舒适度。

社工可以通过协调医疗资源,提供病患合适的药物治疗和疼痛管理方案,以减轻病患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心理关怀
临终病患和家属往往面临心理负担和困扰,包括焦虑、抑郁、绝望等。

社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支持组织和心理干预等方式,为病患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三、社会支持
临终病患和家属常面临着社会孤立和不适应等问题,社工可以通过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家庭照料、亲友支持、义工服务、临终关怀课程等社会支持,为病患和家属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

四、宗教/文化关怀
临终病患和家属往往有宗教或文化信仰,社工可以根据其宗教文化背景,提供宗教/文化关怀服务,为病患和家属提供精神安慰和支持。

五、临终关怀计划制定
社工可以通过与病患和家属沟通,了解其医疗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临终关怀计划,为病患和家属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六、末期医疗决策
临终病患常常需要面对末期医疗决策,包括放弃治疗、维持治疗等选择。

社工可以通过与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的沟通,协助病患和家属作出合理的医疗决策,为其提供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社工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临终病患和家属的需求。

临终关怀与生活

临终关怀与生活

临终关怀与生活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已由过去朴实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从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去关心人,而不是单纯关心病,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从心理学角度缓和和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死去;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

“临终关怀”这一医学形式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说明人类进一步认识了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因此也可以说,临终关怀全部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

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事实上,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

病人的尊严是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其家属的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

临终照料主要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当病人无法选择家庭照料时,临终关怀照料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

立足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安详、平静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终点。

医护人员应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家属,用适宜的医学手段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与折磨。

要使社会公众认识到,保全生命质量比延长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更重要,临终关怀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处。

临终关怀提高死亡价值死亡的经历是个体生长的最后一次机会,把死亡和生命看作是对立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而现在随着死亡教育的进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步接受了死亡和出生是对立的,承认死亡还是生命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死亡仍是生命的一种延续。

敬老院临终关怀制度

敬老院临终关怀制度

敬老院临终关怀制度介绍敬老院临终关怀制度是为了尊重和照顾在敬老院度过晚年的老年人,在他们需要亲切陪伴和医疗支持的最后阶段提供专门的服务。

该制度旨在确保老年人在临终时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关怀。

目标-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确保老年人在临终阶段得到专业和细心的照顾。

- 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尽力减轻他们在临终时可能面临的痛苦和困难。

-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宁的环境,帮助老年人与家人团聚和宽慰。

- 尊重老年人的宗教和文化,为他们提供符合其个人和价值观的终末关怀。

重要组成部分1. 临终护理团队:组建由医疗专家、护士、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团队,负责提供全方位的临终护理服务。

2. 疼痛管理:确保老年人在临终阶段不遭受过度的疼痛,提供必要的药物和疼痛缓解手段。

3. 家庭支持:支持老年人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允许家人陪伴老年人度过最后的时刻,并为家人提供支持和安慰。

4. 心理辅导:为老年人和其家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以帮助他们面对临终阶段可能引发的情绪和困惑。

5. 宗教和文化尊重:尊重老年人的宗教和文化,为其提供符合其个人需求和价值观的终末关怀。

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临终关怀制度方案,明确和规范各项服务内容和流程。

2. 培训敬老院的医护人员,提高他们在临终关怀领域的专业能力。

3. 设立临终护理团队,并确保成员间的协同工作和沟通。

4. 加强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老年人在临终阶段的舒适与尊严。

5. 提供培训和辅导,帮助医护人员应对与临终相关的心理挑战。

6. 与家属合作,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让家人参与临终关怀的过程。

7. 尊重老年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为其提供符合其个人需求和的服务。

结论敬老院临终关怀制度的实施将确保老年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得到尊重、关怀和舒适。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心理和精神支持,我们能够为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安宁和宽慰。

这一制度将帮助我们建立一个以尊重和关怀为核心价值的敬老院。

养老院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养老院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养老院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 怀服务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介绍 • 服务内容 • 服务团队 • 服务场所与设施 • 服务模式与流程 • 服务效果与社会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介绍
服务对象与年龄段
服务对象
临终老年人,多为70岁以上且身患重病、绝症的老人。
年龄段
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
资源合理分配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养老院的专业服务,能够合理分配社会 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养老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能够减轻医疗体 系的负担,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专业培训与就业机会
养老院提供的关怀服务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 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养老院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能 够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相关行 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提高临终关怀 服务的普及程度。
多元化服务模式
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如医院、 养老院与社区结合的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水 平和质量。
02
服务内容
常规服务
日常生活照料
提供饮食、起居、清洁等基本 生活服务。
健康管理
提供定期的身体检查、药物治疗 管理、健康咨询服务。
养老院对于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视程度
1
养老院积极推广临终关怀服务,为老人提供全 方位的照顾和关爱。
2
养老院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关怀计划。
3
养老院会培训员工提高临终关怀服务技能,注 重老人心理和情感需求。
临终关怀服务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探讨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探讨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探讨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临终关怀问题也日益凸显。

临终关怀作为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种全面照护,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身心痛苦,并帮助家属面对丧亲之痛。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政策支持等专业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

我们将概述临终关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当前老年人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社会工作思路,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政策支持等。

我们将展望社会工作在老年人临终关怀领域的未来发展,以期为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二、临终关怀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临终关怀,又称为安宁疗护或缓和医疗,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生命末期提供全面照护的服务模式。

它强调在尊重生命和死亡自然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层面的支持与安慰,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并帮助其平和、有尊严地走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临终关怀的理论框架建立在人的生命尊严、权利和平等基础之上,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在生命末期得到尊重与关怀。

这一框架强调跨学科合作,包括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共同为临终患者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服务。

在社会工作领域,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需求,还注重其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信任关系,评估其需求和资源,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协助患者及其家庭应对临终阶段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还倡导社会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支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临终患者创造更加友善的社会环境。

在临终关怀的理论框架中,尊重生命、关注患者需求、提倡跨学科合作、强调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等核心原则贯穿始终。

老年社工——临终关怀

老年社工——临终关怀

【老年社会工作作业】感悟社会工作专用价值“尊重”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近日,老年社会工作课堂上看了一期鲁豫有约,内容是有关一所叫松堂的临终关怀医院的故事。

在这期节目中,通过陈鲁豫对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院长和护士长的访谈,我了解了这个特殊的医院。

它是中国成立的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在那里,每一个身处死亡边缘的生命都是真诚和无微的关怀下,笑着离开的。

看了节目,医院里工作人员对死亡的关注,对死亡的尊敬,真的很让我很感动。

感动之余,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份尊重与关怀的力量。

而这种尊重和以人为本的关怀,也正是我们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所强调和必须具备的。

尊重是社会工作者在操作层面应具有的专业价值观之一。

而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尊敬人”,被当做社会的高级价值或者专业价值。

对每个社会工作者来讲,人生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奉献,这就必须尊重人的价值,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特别是在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中,面对的案主是老年人,社会工作者不但不能用厌恶、嫌弃的眼光接触案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社会包袱,还应当把他们看作是社会的财富。

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命走到尽头的老年人而言,社会工作者拥有尊重的专业价值观,并把这样的价值观投入到与他们的接触与工作中,树立平等、互助、合作的观念,使社会工作成为沟通和调节人际关系以及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桥梁的同时,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人身体的各器官、记忆力都在以一定的速度减退,但人作为社会的人,作为有需求的个体,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他们都还是需要外界的尊重、了解与认同。

在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老年人属于成年后期,他们会出现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阶段,除了面临的冲突,他们还拥有此阶段特殊的需求。

其中,尊敬需求就是老年人的需求之一,也是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静需求、尊重需求、求偶需求这六大需求中对不容忽视的。

他们离开自己原有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导致自我地位得不到认可,社会认可的削弱,使情绪绪低落。

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

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

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一、引言临终关怀是一项为临终者提供全面关怀和支持的服务,旨在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舒适、尊严和安宁。

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主要居住场所之一,承担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责任。

本工作手册旨在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临终关怀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为临终者提供关怀和支持。

二、临终关怀的定义和目标临终关怀是一种为临终者提供全面关怀和支持的服务,旨在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舒适、尊严和安宁。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缓解临终者的身体和心理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提供支持和安慰。

三、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精神护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具体来说,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护理:临终关怀的身体护理包括疼痛管理、症状控制、营养支持和护理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身体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包括情感支持、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

精神护理:临终关怀的精神护理包括宗教信仰支持、生命意义探索和精神安慰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精神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精神护理服务。

社会支持: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社区支持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社会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支持服务。

四、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具体来说,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临终关怀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评估、心理状况评估、精神状况评估和社会状况评估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服务。

1. 2. 3. 4. 1.计划:临终关怀的计划包括身体护理计划、心理护理计划、精神护理计划和社会支持计划等方面。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提供心理支持:临终者和他们的家人通常处于情绪和心理上的压力之下,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以缓解他们的痛苦和焦虑。

2. 提供信息和资源: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临终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如医疗服务、法律咨询、财务规划等。

这些信息和资源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协调医疗服务:协调临床医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可以确保临终者和家人在最后时刻得到最好的医疗护理。

这包括在医院、疗养院和家里提供药物和医疗服务。

4. 帮助临终者和家庭规划: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临终者和家庭规划最后的日子。

这包括确认遗嘱、财务规划、去世后善后等事项。

5. 提供社区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为临终者和家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在临终时保持联系,并在需要时寻求帮助。

这包括与社区组织和资源建立联系以寻求支持。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为临终者和家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老龄人群的临终关怀如何开展

老龄人群的临终关怀如何开展

老龄人群的临终关怀如何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老龄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临终关怀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临终关怀旨在为生命即将结束的老龄人群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地度过。

那么,如何开展老龄人群的临终关怀呢?首先,要了解老龄人群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可能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他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在临终阶段,他们的身体可能会更加虚弱,疼痛加剧,甚至失去自理能力。

同时,老年人在面对死亡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孤独、失落等复杂的情绪。

基于这些特点,建立专业的临终关怀团队至关重要。

这个团队通常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等。

医生和护士负责评估老龄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控制疼痛和缓解症状。

心理咨询师则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

社工和志愿者可以协助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提供陪伴和关爱。

为了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舒适的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包括人文氛围。

在物理空间方面,病房应该布置得温馨、舒适,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配备方便患者使用的设施,如扶手、呼叫按钮等。

在人文氛围方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应该以友善、关爱、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沟通在临终关怀中起着关键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与老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坦诚、深入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意愿和需求,包括治疗偏好、临终愿望等。

同时,也要向家属传达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气,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硬的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

疼痛管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

老龄患者在临终阶段往往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融入社区服务体系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融入社区服务体系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融入社区服务体系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旅程。

而当生命的终点渐渐临近,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能给予即将离世的人以温暖和安慰,也能让其家属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得到支持和帮助。

那么,如何将临终前的生命关怀融入社区服务体系,使其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临终前生命关怀的内涵和意义。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并非仅仅是医疗护理,更包含了心理、精神和社会层面的全方位支持。

它旨在帮助临终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能够保持尊严、平静和安宁。

对于家属来说,生命关怀能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慰藉,指导他们如何陪伴亲人走过最后的日子,以及在亲人离世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恢复。

要将临终前的生命关怀融入社区服务体系,第一步是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

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需要接受专业的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培训,了解临终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护理方法。

例如,如何与临终者及其家属进行坦诚而温暖的交流,如何帮助临终者缓解疼痛和不适,如何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

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提供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奠定基础。

建立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中心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中心可以提供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静的环境。

中心可以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为临终者提供身体护理、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综合性的服务。

同时,中心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音乐疗法、艺术创作、回忆分享等,帮助临终者丰富生命的最后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社区还应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医疗机构在临终关怀方面具有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资源,社区可以与附近的医院、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医疗机构可以为社区提供专业的医疗指导和支持,社区则可以为医疗机构分担一部分临终关怀的工作,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服务网络。

例如,医院的医生可以定期到社区进行巡诊,为临终者提供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社区可以将病情稳定的临终者接回社区进行护理和照顾,减轻医院的压力。

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

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

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关键词】老龄化;临终关怀;死亡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老龄化社会划分的标准,我国到1999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9%,已跨入老龄化社会。

同时,我国81%的临终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人〔1〕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往往相对缓慢,对老年人来说,除遭受肉体上的痛苦之外,还承受着心理上忧郁、孤寂、恐惧的煎熬。

为此,帮助老年患者实现“活得好”又要“死得好”的愿望,临终关怀是最好的举措。

1 开展临终关怀的意义1.1 适应了人口老龄化的需要预计2025年,≥60岁的老人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4%;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4.5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占亚洲老年人口的36%。

也就是说到那时地球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的〔2〕。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潜在的临终服务需求,在中国大力推广临终关怀已刻不容缓。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疾病谱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这些疾病均表现为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致使大多数老年病人在疾病与死亡之间徘徊。

而现代社会1对夫妻1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愈来愈多,这些人在临终之际将会只有1个子女照护,其精力往往不够。

因此,临终关怀护理是满足临终老年患者“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

1.2 彰显了人道主义的真谛“人道”指关爱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地位、价值等的思潮和理论。

在以孝道为根基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背景下,“善终”既是老年人在人生最后阶段的道德选择,更是孝子的道德义务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

在中国古代的父权家长制下,老年人处于霸权地位,他们在家族中的权威是不容侵犯、不可动摇的。

当家族的年长者生病或至临终阶段时,全力救治、给予其伦理关怀不仅是孝道,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固有的道德方式。

作为最普遍、最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当今社会老年伦理关怀的底线。

养老机构中的临终关怀及实行

养老机构中的临终关怀及实行

养老机构中的临终关心及实行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标准〔试行〕》等。

二、工作人员:以社工、医护人员和护理员为主。

三、相关基本概念1、临终关心服务: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使临终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阶段;同时使其家属身心得到保护和慰籍。

2、临终老人:经医疗机构确诊为晚期/终末期癌症、其它疾病终末期者或器官衰竭治疗无望,预计存活期不超过6个月,不以实施抢救措施和延续生命为目的老人(以下简称“老人”)。

3、临终关心的宗旨、原则和理念:以提高老年人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为宗旨。

尊重临终老年人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生活习惯。

保留个人隐私权利和对治疗护理方案的知情权。

关注临终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心理变化,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4、临终关心服务对象包括老人及其家属。

5、临终关心服务合作团队:以养老机构为主导,由医护人员、护理员、社工、义工、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组成。

6、社会支持:为临终者提供法律服务、资金担保、监护和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组织以及支持性团体。

四、基本要求1、机构设置: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可设置独立的关心科/室;无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可与附近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或签约服务关系,设立关心科室或区域,共同开展临终关心服务。

2、服务团队3、服务对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并签署放弃抢救及心肺复苏同意书的:a) 经医疗机构诊断为癌症晚期/终末期、其它疾病终末期或器官衰竭治疗无望者,预计存活期不超过6个月;b) 各种原因导致多器官衰竭的老人;c) 其他疾病失代偿期,有服务需求、自愿接受临终关心服务协议录的老人。

4、培训教育服务团队 管理人员:养老机构关心科/室的管理人员,应由具有医疗或护理专业技术执业资格人员担任专业医务人员: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临终关心科/室,每20位老人配备至少1名执业医师、2名执业护士。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老年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的关系老年社会工作包含许多内容,涉及不少领域,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就成为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不能回避的话题。

因此,与濒临问题是老年社会工作重要部分,也是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如何帮助病痛中的面对濒临的过程,如何帮助家属面对丧亲的现实。

这些决定了要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个是帮助老年人面对,包括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和亲人的;二是帮助家属或其他相关的人面对的问题,如一些善后事宜等。

这一切都汇集于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服务中。

如,面对,协助树立正确的观。

应用个案或小组的工作方法,与老年人一起探讨的话题,使老年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的恐惧心理。

二、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一)临终及其家属的需求一个临终的,在即将辞别人世的最后岁月中,身体通常已饱受病痛折磨,不仅身体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的活动能力,疾病与的预期,也给临终的带来了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其次他们通常久卧病床,久违了朋友交往等社会活动。

因此,临终需要他人给予身体、心理情绪、精神乃至社会生活方面的关爱与满足。

临终的家属在照顾,陪伴临走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包括在长期照料生病的的艰辛过程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和身体的劳累,另一方面,面对的过程与现实,均能引发家属悲伤的情绪,带来精神上的震动。

因此,临床终家属也需要被支持和帮助。

他们需要社会帮助其舒缓因照料临终而产生的种种压力和负担,需要获知临终关怀的理念、生命教育和教育的知识。

(二)临终关怀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的工作中,承担着案主情感支持及组织与协调作用,其次还承担部分资源整合作用。

社会工作者要为临终及其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在临终服务开展的过程中,临终及其家属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心理情绪上的困扰。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计划书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计划书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计划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而以“临终关怀”为主题的社会工作也应运而生。

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人员的健康、家庭和心理需求提供支持的社会工作,重点关注他们特殊的关怀和特殊的需要。

临终时的人们多处于精神和身体上的孤独,因此,为他们提供有温暖且有意义的关怀是十分必要的。

临终关怀工作事关人们的精神安全和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

在目前形势下,家庭关怀工作是临终关怀工作的主要形式,但是,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担起重任,起到支持作用,准备全面打造一套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工作机制,以确保临终关怀工作的落实。

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制定多样化的服务政策,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等参与者的作用,并确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以确保每一项服务活动的质量。

第二,大力推广临终关怀的文化。

应该把临终关怀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地传播给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的重要性,通过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影视传播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临终关怀的价值和意义,唤醒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第三,新建并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中心。

可以新建临终关怀服务中心,由各类专业人士组成,专职于临终关怀工作。

服务中心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构建一个全流程的关怀链条,做到有效和无遗漏地对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效地补充家庭关怀服务中的不足。

第四,完善人权立法。

应进一步加强临终关怀保护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患者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妥善保障,给患者的家人可遵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建立一套临终关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贫困病患的特殊关怀,确保其权利得到妥善保障。

以上就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计划书》提出的社会工作方案,希望通过全面的落实,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多的社会关爱和支持,营造一个更加关爱人性的社会环境。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老年人临终期间,面对着漫长的病痛,时间变得更为宝贵,因此,在这期间,我们要为老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关怀和照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人临终关怀时要遵循的基本流程吧!第一,要做心理支持,平时与老年人一起活动,保持情感沟通,不断给老人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有温暖、有家人在一起,心里是坚强的,温暖的。

第二,要提供营养支持。

老年人身体虚弱,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多给予老人滋补的营养支护,给予充足的休息,保证他们的营养摄入到位,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恢复。

第三,要做药物支持。

老年人疾病多发,最终会有药物治疗阶段,此时,要把药物服用做好,在药物服用上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超剂或者少投,以防发生意外。

第四,要做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临终期间,老人会发生各种状况,有时候他们可能会需要护理服务,此时,我们要及时找到护理人员,为老人做好护理,让他们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五,要给予合适的环境支持。

护理环境对老人临终时关怀十分重要,家庭要保证护理环境舒适,要让老人有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让思想平静,心情舒畅。

第六,要提供文化支持。

老人临终时,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和药物这些硬件要求外,还有软件的要求,即心灵上的照顾,家庭要给予老人陪伴、给予的关怀,内心的安慰,让老人感到温馨。

第七,要做精神支持,让老人明白自己的身体虽然没有力量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是强大的,可以把看不到的拥抱传递给家庭成员,让他们安心离去。

以上就是临终关怀老人的基本流程,关怀老人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家庭成员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在老人临终关怀期间,以一颗坚贞的心,一份温柔的关怀,让老年人在最后的时光里,也能感受到家人深深的爱,心里有一份坚定的安慰,最终离开时也带着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养老院临终关怀与处理制度

养老院临终关怀与处理制度

养老院临终关怀与处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在养老院中,提供临终关怀与处理制度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养老院临终关怀与处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

一、养老院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安身之所,其应承担起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怀,特别是在老人临终时给予特殊关注。

以下是养老院临终关怀的重要性:1. 尊重个人意愿:每个老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临终时的处理方式,养老院应当充分尊重老人的意愿,提供符合其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临终关怀。

2. 缓解病痛:临终时,老人可能会面临病痛和身体不适,养老院应提供相关医疗护理和疼痛缓解措施,以减轻老人的痛苦,使其在平静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3. 心理疏导:面对临终,老人可能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焦虑,养老院应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老人面对临终的不确定性和困惑。

4. 家属陪伴:养老院应鼓励老人的家属在临终时到场陪伴,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这有助于老人感受到家人的陪伴与关爱,同时也减轻老人家属的负担和焦虑。

二、建立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满足老人的需求,养老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制度。

以下是建立这一制度的重要性:1. 尊重老人权益:建立临终关怀制度能够确保老人在临终时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保障其权益不受侵犯。

2. 专业护理保障:建立制度能够提供专业的临终护理和医疗保障,确保老人在临终时能够获得恰当的照顾和治疗。

3. 有效组织管理:临终关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充分调动养老院内部的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提供高效的临终服务。

4. 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制度能够为养老院提供质量监控的依据,确保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和规范。

三、完善养老院临终处理制度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满足老人的临终需求,养老院应该考虑以下几点来完善临终处理制度:1. 明确政策和规范:养老院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和规范,包括临终护理的原则、流程和标准,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移情与反移情
死亡对老年人的意味
• 老人对死亡的情绪反应
• 经历完整人生无遗憾 • 经历周围人的离世,有准备
• 家人对死亡的态度对老人的影响
一个要离世的人,当没有人跟他说
话,也不会很开明地让他开口谈论自己 的死亡,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五种主要的死亡认知形态
死亡是顺其自然
死亡是不安
死亡是熟悉又陌生
学习帮助临终者,就是开始对自己的临终不畏惧和负责
任,并在自己身上发起不曾觉察的大慈悲心。
-- 《西藏生死书》第十一章“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 谢谢聆听!
哀、愤怒、怨恨、害怕或恐慌。
• 老人还需要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即将离世这一现实。
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
濒临死亡的人需要跟家人和朋友保持接触,尽管 此时他本人和家人、朋友常常相互都有退缩行为。
临终前的时间短暂而宝贵。
为死亡做准备
• • • • •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制造珍贵回忆 为生命喝彩 了解死亡前的时刻 让挚爱离世
应对哀伤
写我心情: • 悲哀? • 不安? • 无助?
哀伤钟摆
在哀伤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来回反复的钟摆状态。
以缺失为主导的哀 伤反应
以复原为主导的活 动状态
情绪急救箱
• 当我感到 我会 • 当我感到
我会
订立日程
明天的日程 • 7点钟 • 8点钟 • 9点钟
订立目标
目标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下周 • 下个月
死亡是与另外一个世界的界限
死亡是忌讳
五福临门
• • • • • 长寿 富贵 康宁 好德 善终
很难说死亡在哪里等候着我们,让我们时
时刻刻等候着它。有准备地迎接死亡,就是有 准备地迎接自由。 —蒙田
濒临死亡的人的身心特点
• 在离去世还有一到三个月的时候,随着本人意识到或在潜意识里感 觉到死亡不可避免时,他可能会疏远家人和朋友,开始与他们分离。 • 在离去世一到二周的时候,人可能会开始糊涂,大部分时间都在睡 觉。他可能头脑混乱或者似乎在跟已经去世的人说话。 • 去世前几天,人可能会突然回光返照,精力旺盛,头脑不再糊涂和 混乱。然后情况很快就会急转直下。
我的墓志铭
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聂耳: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海明威:恕我不起来了!
亲友纪念的方法
• • • • • • • 留在心里 把照片放在: 供奉香火 放花 写信 节日拜祭 其他
• 在我生命中最感动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满足的时刻
生命线
顺境 • 喜乐 • 幸福 • 忠诚 • 安稳
生命线
逆境 • 疾病 • 孤独 • 倦怠 • 危难
人生回顾成果
人生意义
Frankl(1984)提出三种人生意义:
创造价值(creative values)
经验价值(experiential values) 态度价值(attitudinal values)
给挚爱的礼物
• 我会把这些有纪念价 值的物品留给我的家 人和亲友 • 我把 给予 因为 • 我把 给予 因为
真爱不是只让我们 感动。更是一份承诺, 深思熟虑的决定 —M.Scott Peck
叮嘱:生命的智慧
献给: • 我希望你会记住 • 我的人生哲学 • 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信念、 价值和见解 • 一起度过的时刻 • 我对将来和后人的期望
– 在我无法做出医疗决定时替我做主的人 – 我希望或不希望接受的医疗方式 – 我想获得的舒适 – 我希望别人对待我的方式 – 我想对亲人说的话
欢送会
• • • • • • 时间 地点 形式 内容 嘉宾名单 将会赠送的纪念品
殡葬的意愿
• • • • • • • • 仪式 进行地点 接待地点 宗教仪式 灵堂布置 致悼词的人选 播放的歌曲 瞻仰遗容安排
丧亲后的反应
行为反应 • 失眠 • 食欲障碍 • 心不在焉 • 避免与人接触 • 梦见逝者 • 害怕触景伤情 • 重游旧地 • 珍藏遗物 情绪反应 • 悲哀 • 愤怒 • 内疚自责 • 忧虑 • 寂寞 • 无助 • 麻木
应对哀伤
认识身体反应 • 在身体图中画出你感 到不适或痛楚的部分。 这些跟你的哀伤有什 么关系?
无悔今生
五个简单的句子“请原谅我”、“我原谅
你”、“多谢”、“我爱你”、“再见”能有效
舒缓人们在临终时所面对关系上的紧张(Byock,
2004)。
无悔今生
• • • • • 给 给 给 给 给 请原谅我。 我原谅你。 多谢 我爱你 再见
爱的鼓励
• 面对我的离世,我希望你可以
• 面对你的人生,我希望你可以
面对丧亲后的生活
• • • • 接纳哀伤,与情绪共存 自我肯定,面对环境冲击 重新回忆,建立延续联系 面对将来,重建人生意义
从哀伤中成长
• 接纳丧亲的经历 • 适应没有逝者的生活 创伤和丧亲过后,人们 往往会有所成长:
• 与逝者建立心灵上的 联系 • 探索自我和人生观的 改变
• 个人层面:解决问题 的能力、独立能力 • 关系层面:对人有更 深切的同理心
善终乐活: 临终关怀老年社会工作实践
你来到这里,请记住我 因为现在的你,是曾经的我 现在的我,是未来的你 请为死亡做好准备吧 然后,跟我来 --1830年美国康涅狄格州一个刻墓碑的人的碑文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你对死亡的感觉, 你会选什么颜色?为什么?
老年社会工作的挑战
• 社会文化对于老年的刻板印象 • 社会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
我的童年
• • • • • • 我住在 我与谁同住 我儿时的玩伴 我最爱的游戏 我最爱的食物 我最爱的假日
我的家
• 父系
• 母系
我的父母
• 母亲 • 父亲
珍贵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艰苦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难过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幸运的时刻 • 在我生命中最勇敢的时刻
人生回顾
Bulter: 人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疾病和生命 终结时都会回顾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值 得去检视所有有关生死的课题。通过检视 和整合过去,人会渐渐接纳或转化过去人 生中的矛盾和遗憾,为人生赋予意义、建 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及接纳自我。
人生回顾工具:出生
• • • • • • • • 谁给我取的名字? 我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我在哪里出生? 我是怎样出生的? 我的出生日期和时间? 我出生的体重和身高是多少? 我有胎记吗? 我出生时的天气怎么样?有什么事情发生?
丧亲后的我
• • • • • • • 我现在最珍惜的是 对于生命我学习到 我现在想做些什么 对于死亡我学习到 现在我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我仍然感到谁在关心和爱我 我仍然热衷的事情
给自己的礼物
• 礼单 • 。。。。
加速自己成长的方法,莫过于照顾临终者,因为他 让你对于死亡做一个深度的观照和反省。当你在照顾临 终者时,你会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
临终老人身体方面的需要
– 控制疼痛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尽可能长久地保持能接 受得了的外表。
情感方面的需要
• 需要尽可能长地保持对自己生命的某种掌控感。
• 濒临死亡的老人需要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他们可
能会有的多种多样的感受的氛围里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
接受濒临死亡的现实是个伤痛的过程,老人可能会感到悲
• 人生观方面:对生命 意义有所反思
丧亲后的反应
生理反应 • 胃部空虚感 • 胸口及喉咙绷紧 • 对声音敏感 • 感觉有如行尸走肉 • 呼吸困难 • 肌肉无力 • 缺乏精力 • 口干
思想反应 • 不能相信死亡的事实 • 反复思索有关逝者的片段 • 困惑和迷茫 • 感觉看见或听见逝者 • 感觉逝者仍然存在
我的快乐回忆
爱和回忆能跨越死 亡,成为你与亲人心 灵上的联系。 • 他/她的个性
• 你们的关系
• 你们最快乐的片段 • 你最喜欢他/她什么
丧亲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显示,丧亲悲伤的调适状况对丧亲者的
身心健康和日后Hale Waihona Puke 生命观、价值观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等,
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自我与人生观
丧亲前的我 • 我的梦想 • 我的个性 • 我的成就 • 我的信念 • 我最爱的活动 • 我最擅长
此时此刻
• 我珍惜每一天。 • 在将来的每一天,我会用尽心力完成我想 做的事情,为生存的每一天添上意义,令 此生无憾。 • 接下来的一星期我会 •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 •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会
预嘱
• • • • 预留医疗指示 预留临终照顾计划 器官捐赠 遗嘱
临终问题处理
五个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