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分享]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分享]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吴某性别:男年龄:73岁二、个案来源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重要引发事件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

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

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1.自我调试: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

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某社区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叫李大爷的老人,他是一位丧偶多年的孤寡老人,没有子女,生活十分困难。

李大爷曾经是一名农民,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已无法继续从事农活。

他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社会救助和邻居的帮助,但由于社会救助的限制和邻居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李大爷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

老年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立即展开了帮助他的工作。

首先,他们为李大爷申请了更多的社会救助金,帮助他缓解了一部分生活压力。

其次,他们联系了社区的义工组织,组织了一些志愿者为李大爷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比如购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

此外,老年社会工作者还帮助李大爷建立起了一套社会支持体系,让他在生活上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帮助李大爷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十分不佳,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治疗,但他由于经济困难,一直没有去医院。

于是,老年社会工作者又为他联系了相关的医疗机构,帮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

此外,由于李大爷长期生活在孤独中,精神状态也比较低落,老年社会工作者还为他安排了一些社交活动,让他能够和周围的人多交流,增加生活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和关怀,李大爷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他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生活变得有了希望。

他也在社区里结识了一些朋友,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扬,他们的工作不仅帮助了李大爷,也为社区的老年人群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群的生活状况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老年人能够过上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和回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他们能够为社区的老年人群带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

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工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工个案分析

⼀、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H阿姨(化名) 性别:⼥ 年龄:71岁 ⼆、个案来源 ⼯作单位查阅服务对象资料时发现,后经社⼯家访及在与服务对象集体活动时建⽴专业关系后经评估后确定介⼊。

三、个案背景资料 (⼀)引发/重要事件:案主的⽼伴患脑中风,曾经经历两次开颅⼿术,第2次⼿术后半⾝瘫痪,并丧失语⾔能⼒,更要紧的是在此后不久案主的⽼伴出现了精神问题并出现严重的暴⼒倾向,动则对案主拳脚相向。

这给案主带来了很⼤的精神压⼒,常常因照顾⽼伴失眠,同时还要忍受来⾃⽼伴的暴⼒。

(⼆)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1.案主为了缓解照顾⽼伴的压⼒请了多个保姆,但均因照顾压⼒太⼤,⽣活环境恶劣⽽在短期内相继离开; 2.案主所在的单位的⽼同事处于关⼼曾经尽⼼⽤各种⽅法帮助她,但是成效都不明显,案主⾃⾝的压⼒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照顾的压⼒仍然存在。

(三)⾏为表现 案主是所在单位的活跃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中担任⼀定的职务。

(四)⼈际关系:案主的⼈际关系良好,和单位的同事相处融洽。

但是在当地除了⼉⼦和⼥婿,没有太多的亲⼈和朋友。

(五)情绪状况:情绪状况⼀般,容易抱怨。

(六)精神病纪录:⽆精神病纪录 (七)健康状况:长期劳累,⼼理负担过重以致⾼⾎压等⽼年病。

(⼋)经济状况:案主及其⽼伴都有较⾼的退休⼯资,经济状况尚可。

(九)暴⼒倾向/虐待记录:⽆ (⼗)⽀援络(能获得的资源): 案主和⽼伴同为安置在深圳市的军队退休⼲部,⽣活和医疗待遇都⽐较好,但是因为案主⽼伴的病情过重,医院不愿意收治,案主⼜不愿意将⽼伴送⼊养⽼机构进⾏照顾,所以正规的照顾缺失,只能由案主在家⾥对其⽼伴进⾏照顾;案主原来和⼦⼥同住,但是因⽼伴的照顾问题引起了⼉⼦和⼉媳的⽭盾,遂搬离⼉⼦家⾥⾃⼰居住,⼉⼦忙于⼯作,较少和⽗母沟通。

(⼗⼀)总体评估显⽰,案主的⽀援络不⾜以让她的压⼒得以缓解,社⼯在这个⽅⾯为其进⾏了资源的争取: 1.医疗照顾⽅⾯:在了解了居家养⽼服务的申请条件和程序之后,发现案主的⽼伴符合申请条件,社⼯在和案主讨论⽅案后,案主决定委托社⼯为其申请这⼀服务,社⼯在短时间内向其所在街道申请了居家养⽼服务。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报告一、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弱势群体的专业,老年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中的经验和收获。

二、个案背景个案对象为一位80岁的老人,名叫李奶奶。

她是一位丧偶多年的退休教师,身体虚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济状况也不理想。

她住在一个老年公寓中,但由于缺乏社交活动,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三、个案目标1. 提高李奶奶的生活质量:通过提供社交活动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克服孤独感和无助感。

2. 改善李奶奶的身体状况:协助她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并提供医疗帮助。

3. 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李奶奶解决经济问题,确保她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四、工作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我与李奶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她的需求和困惑。

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我逐渐赢得了她的信任。

2. 社交活动:我组织了一些老年人社交活动,如集体旅行、文艺表演和手工制作课程。

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娱乐和交流的机会,还增强了老人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3. 心理支持:我与李奶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她排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

通过倾听和鼓励,我帮助她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健康管理:我协助李奶奶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

我还安排定期体检,并与医生合作,提供医疗帮助和药物管理。

5. 经济援助:我帮助李奶奶申请社会福利和救助金,确保她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还与社区组织合作,为她提供兼职工作的机会,增加她的经济收入。

五、工作成果1. 李奶奶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她参加了许多社交活动,结识了新朋友,不再感到孤独。

她的心理状态也明显好转,积极面对生活。

2. 李奶奶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她开始注重饮食和运动,体检结果显示身体状况良好。

她也能够及时就医,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3. 李奶奶的经济问题得到解决:她获得了社会福利和救助金的资助,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老年个案工作分析报告

老年个案工作分析报告

老年个案工作分析报告...一、引言和背景老年个案工作是指为年长者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和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个案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突显。

本报告旨在对老年个案工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应对措施。

二、工作描述老年个案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为年长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这项工作通常由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承担。

他们通过与个案老人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援助。

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等。

2. 进行全面的需求评估,确保提供的服务和援助符合老年人的真实需求。

3. 协调各种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经济援助、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服务。

4. 提供日常生活指导和咨询,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

5. 进行必要的家访,了解老年人在家庭环境中的需求和安全情况。

6. 组织开展适龄老年人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工作意义和挑战老年个案工作的意义在于为年长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与老年人建立密切的联系,个案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援助。

然而,老年个案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1. 资源不足: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某些地区或社区的老年个案工作受到限制。

2. 人员不足: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至关重要。

但目前,相关专业人员的供给严重不足。

3. 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个案工作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如何应对大规模的老年个案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四、发展趋势与建议在面对老年个案工作的挑战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 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2. 加大资源投入: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个案工作的资源投入,包括经济、人力和社会资源。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

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

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

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

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

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

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

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

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独居老人个案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独居老人个案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独居老人个案一、案例背景:服务对象72岁,妻子于2008年因病去世,唯一的儿子也接连生病,几年后因车祸离世,儿媳和孙女在甲地生活,服务对象独自一人居住。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服务对象深受打击,把自己封在家里,不外出与人交流,不愿意接触身边人,常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阳台里看向窗外发呆,身体状况愈发下降,许多病症都接踵而来。

二、分析预估:1.心理方面:服务对象在妻子和独子的去世后遭受到很大的打击,心理非常悲痛,不愿意出门面对别人,也不愿意跟外人交谈,需要得到心理的疏导。

2.家庭环境:服务对象的儿媳和孙女住在了太仓,离他居住地较远,因为孩子的学业繁忙,不能经常来探望他。

3.生活方面:因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太好,导致各方面都很不便利,例如测血压、检查煤气表、查看药品的使用说明、分类药品、标注药品信息等,需要有人帮助,但又不想麻烦他人。

三、理论支持: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对使用者构成了行动的外部环境,纯社会环境可简称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社工通过社会环境理论,帮助服务对象缓解悲伤情绪,教服务对象使用血压监测,帮助服务对象查看药品日期、将药品分类等日常生活问题。

四、服务目标:1.总目标:提供心理需求、生活照顾等服务,逐步改善缓解服务对象悲伤的情绪,打开自己的内心,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态度,建立对生活的信心,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2.分目标:①陪伴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沟通聊天,缓解其悲伤情绪。

②倾听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经历,更进一步的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关怀与支持,减轻服务对象的孤独感。

③教授服务对象如何使用血压监测,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查看药品日期、药品分类、标注药品信息等生活的部分难题。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

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

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

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

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

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

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

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

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通过一个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来介绍相关参考内容。

案例:李奶奶是一位80岁的老人,她的子女都已经搬到了其他城市工作,生活上无法给予她太多的照顾。

李奶奶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行动不便,也感到孤独无助。

社区工作者决定对她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1. 综合评估:社区工作者首先对李奶奶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她的生活状态、身体状况、社会关系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她的主要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 确认需求:在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工作者确认了李奶奶的主要需求是生活照料和社交需求。

老年人常常面临着生活照料、情感支持、社交参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需求对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 制定计划:社区工作者与李奶奶及其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份个人计划。

计划包括每天上门帮助李奶奶做家务、购物等生活照料工作,并且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帮助李奶奶扩大社交圈子。

4. 行动实施:社区工作者开始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每天按时上门给李奶奶提供帮助,做家务、购物等。

此外,社区工作者还联系了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李奶奶参加活动,结识其他老年人,增加社交。

5. 监督和跟进:社区工作者定期与李奶奶和家人见面,了解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服务计划。

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和医疗服务,确保李奶奶的健康状况得到关注。

6. 资源整合:社区工作者会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包括志愿者、老年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

7. 长期计划:除了当前的需求,社区工作者还要与老人及其家人讨论长期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老人的住房问题、养老院选择、护理等重大决策。

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和家人了解各种选项,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以上个案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老年社会工作不仅仅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社交需求。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六、案例总结与反思
3、要贯彻案主知情同意的原则,适时抽身,杜绝“救世主” 情怀。社工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者,而非万能的助人者。当 面对服务对象时,社工应在秉持“保护生命”的至上原则 下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自决权。
摘自李丹 多子女家庭老人赡养问题的社工介入初探
第二组帮助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
一、案例回顾
• 老牛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人,性格乐观,他有两处房产价 值200多万,还有一些存款,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是水管工, 小儿子在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老牛一直觉得生活很幸 福。但最近他老伴去世了,大儿子骗光了老人所有存款并擅 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买了自己的 结婚住房。两个儿子都不愿赡养老牛,由于小女儿自小送人, 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无奈之下选择去了养老院。原来积 极乐观的老牛变得郁郁寡欢,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岁,身体情 况也每况愈下,觉得生无乐趣,只好干熬。
四、制定服务计划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 一 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 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了 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 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 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 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 况, 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宜低 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足。
8.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 在 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 的 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工作的进行,老牛的问题也一一得到解决,这 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分为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以及第三方评估。 过程评估 主要评估在我们为老牛服务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完成, 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结果评估 评估服务效果,老牛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 是否需要转案或继续服务。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空巢老人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空巢老人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空巢老人一、背景介绍:服务对象张三阿姨,一位年近80周岁的空巢老人,自上海迁居至本地商品小区已有八年之久,办理了居住证。

尽管居住时间较长,张三阿姨却因商品小区的封闭性和独立性,难以融入当地社区,导致社交圈子狭窄,深感孤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老伴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老年疾病症状开始显现,引发了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此外,张三阿姨唯一的儿子在上海工作繁忙,无法提供足够的关心和照料,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二、需求分析预估:(一)问题分析:1.社区融入困难,缺乏社交活动:张三阿姨和她的老伴搬迁到甲地本地小区生活成为甲地镇新居民,由于生活在具有封闭且独立的商品小区,虽然已经居住了八年,但仍然难以融入当地社区,这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非常有限,又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他们经常感到孤单。

2.家庭陪伴缺失:由于儿子在上海工作繁忙,且未退休,每年能来看望的次数很有限,无法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照料。

这使得服务对象张三阿姨和老伴在情感上缺乏支持,感到无助。

3.随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三阿姨和她的伴侣开始感受到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发关注。

一些典型的老年疾病症状,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开始显现,引发了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二)需求分析:1.社交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参与社区活动,与周围的邻居建立联系和交流;创造机会与同龄人互动,建立朋辈支持体系,协助张三阿姨建立和扩大社交网络,减少孤独感,增强归属感。

2.心理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情感支持和倾听,以减轻的焦虑和孤独感。

同时需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老年生活挑战的信心。

3.健康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专业的健康咨询,了解如何预防和管理老年疾病,以及了解和获取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和营养指导。

(三)理论支持:本案例主要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社会支持理论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了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的社会关系,获得情绪、信息、物质以及实际援助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应对压力和适应生活挑战的能力。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和计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和计划书

个案案例1:马大爷今年78岁,老伴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他孤身住在一个单元房里。

唯一的女儿离他住的地方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已经结婚了,单独居住.马大爷最近在外面溜达时被自行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看医生之后还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女儿自己身体也不太好,不能照顾他,很担心父亲不能再独立生活,找来社工咨询该怎么安排马大爷的照顾问题。

1.马大爷和女儿要处理哪些问题?居住安排所需服务2.关于机构照顾的最佳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①照顾的性质:如照顾的程度,开支等②照顾的类型:医疗、护理、康复等③环境方面的需要:舒服、和家人接触等个案案例2:某小区有一位80岁的王大妈,老伴已去世多年,生育了4个孩子,平时她和还没成家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3个孩子在外地工作.去年冬天,王大妈的小儿子不幸发生车祸死亡,王大妈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生活的孤独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王大妈的小儿子去世后,其他三个子女对母亲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不愿照顾赡养老人。

现在体弱多病的王大妈一个人生活,行动不便使她很少出门,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1.在这个案例中,王大妈面临哪些困难?①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顾;②年老多病;③身边无人陪伴,比较孤独,缺乏精神慰藉。

2.针对王大妈的困难,社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1.与三个子女联系,邀请他们协商确定照顾老人的方案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王大妈检查开展医疗服务;3.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王大妈,关心她。

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名称二、基本理念三、主要理论四、目的和目标五、服务对象和招募方法六、活动安排七、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法八、评估方法九、经费预算十、其他事项1、小组名称:老年生活趣多多2、理念: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一)个人情况:1、年龄方面:案主62岁,刚进入老年阶段。

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

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

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二)家庭情况: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和工作,近四年才回来探望一次,很少回家,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女儿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

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三)社会情况: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案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

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

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社区资源及服务相对缺乏: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标题: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及参考内容引言:老龄化是当代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参与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职能,扮演着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和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某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为例,分析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供参考内容以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案例描述:在某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有一位叫李奶奶的老年人,她已经丧偶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她。

由于年纪上的限制,李奶奶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例如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

她长时间处于孤独和缺乏社会支持的状态,生活质量较低。

问题分析:1. 生活照顾问题:李奶奶由于身体状况和年龄原因,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生活照顾方面的支持。

2. 社交孤立问题: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李奶奶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缺乏社会支持和社交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社交支持和帮助她建立社会联系。

3. 心理支持问题:长期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李奶奶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孤独感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参考内容:1. 生活照顾方面的支持:- 派遣社工或志愿者定期为李奶奶购买生活用品,解决她物质生活上的需求。

- 安排志愿者或社区保洁员每周定期到李奶奶家中进行卫生打扫和清洁工作,确保她生活环境的卫生。

- 协助李奶奶申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提供送餐服务、随访看护等。

2. 社交支持和建立社会联系:- 组织社区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增加李奶奶的社交机会,并帮助她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 安排专门的社工或志愿者定期陪伴李奶奶,与她聊天、散步、做手工等,减轻她的心理孤独感。

- 建立老年人互助小组,让李奶奶与其他老年人分享生活经验和感受,共同解决各自的问题。

3. 心理支持和关怀:- 定期开展心理支持讲座或活动,提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李奶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计划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计划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计划方案一、案主基本情况。

1. 个人信息。

张大爷,70岁,男性,独居老人。

老伴儿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探望。

住在老旧小区的一套小房子里,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有所下降,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关节炎。

2. 社会支持网络。

与邻居关系一般,平时交流较少。

社区偶尔会组织一些活动,但张大爷参与度不高。

子女虽然会定期打电话,但无法给予日常的陪伴和照顾。

二、问题分析。

1. 生理健康问题。

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和服药,但张大爷有时候会忘记。

关节炎也影响他的日常活动,比如上下楼梯会比较困难。

2.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独居,缺乏陪伴,导致张大爷有些孤独和失落。

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里发呆,对生活的热情不高。

3. 社会交往问题。

与外界接触少,缺乏社交活动,这使得他的生活比较单调,也不利于他的身心健康。

三、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1 2个月)帮助张大爷建立规律的服药习惯,缓解关节炎带来的不适。

提高张大爷对生活的兴趣,减少孤独感。

2. 中期目标(3 6个月)改善张大爷的身体机能,增强他的自理能力。

拓展张大爷的社交圈子,增加他与邻居和社区的互动。

提升张大爷的生活质量,让他能够积极乐观地度过晚年生活。

加强张大爷与子女的联系,让子女更加关注老人的生活需求。

四、服务计划。

# (一)健康管理。

1. 定期提醒服药。

制作一个简单的服药时间表,用大字体打印出来,贴在张大爷家显眼的地方,比如冰箱门上。

给张大爷的手机设置闹钟,提醒他服药时间。

同时,教会他如何使用手机的日历功能,在上面标记好每次去医院复查的时间。

2. 关节炎护理。

联系社区的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张大爷进行关节炎的护理指导。

教他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操,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

给张大爷准备一个热水袋,让他在关节疼痛的时候可以热敷,缓解疼痛。

# (二)心理关怀。

1. 陪伴聊天。

每周至少安排两次上门陪伴时间,和张大爷聊天。

聊聊他年轻时候的事情,他的兴趣爱好,或者是最近的新闻热点。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一、背景介绍(一)基本资料服务对象:案主性别:男年龄:56社会工作者:督导:(二)个案来源接案原因:来院后不适应新环境,特别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不适应。

途径:主动求助(三)重要事件丧偶,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需要有人照顾。

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不在身边。

(四)曾作出的调试及成效想邀请同房间老人一起逛院内公园,但是遭到拒绝。

(五)行为表现积极主动想适应院内环境,但找不到方法。

(六)人际关系年轻时,因工作需要到各县区下乡,认识的朋友多;喜欢打牌等娱乐活动,与邻里乡亲友好,社会交往广泛。

(七)情绪状况与他人意见不同时,易急躁,发脾气。

(八)精神病记录:无(九)健康状况案主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等生理问题。

(十)经济状况无退休金,经济来源有儿子提供。

(十一)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无(十二)支持网络1.个人系统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等生理问题,家庭情感缺失。

2.家庭系统父母已过世,丧偶,一儿子,不在身边;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

入院前独居。

3.社会系统年轻时,去各地唱戏,认识的朋友多;喜欢打牌等娱乐活动,与邻里乡亲友好,社会交往广泛。

二、案例分析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根源是问题解决理论,属于一种用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心理、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短期介入模式。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折中性质的“行为”、“认知”和“自我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本案例中的案主由于患有糖尿病、右肩有肿块等生理问题,家人在外地无法照顾,于是将案主送到之家,希望案主能够受到专业照顾以及颐养天年。

社工接案后及时从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并结合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在饮食、环境熟悉、人际等方面提供专业介入与服务。

三、服务计划(一)服务计划实施初期1.服务目标与案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2.服务策略及程序生活上关心案主,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二)服务计划实施中期1.服务目标帮助案主熟悉之家,介绍案主与其他之家的老人认识,结交新朋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老年人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着身体健康、心理需求、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社工人员,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个体情况,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

李奶奶,78岁,是一位独居老人。

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

李奶奶身体虽然健康,但因为年龄的增长,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她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生活比较孤独,情绪也比较低落。

在社工人员的介入下,我们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首先,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一个社交支持网络。

我们联系了当地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她加入了一些兴趣小组,让她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减轻她的孤独感。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她提供一些家庭帮助,比如购物、清洁等,让她的生活更加便利。

其次,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健康管理计划。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她制定了健康管理方案。

我们还为她安排了定期的康复训练课程,帮助她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状态。

通过这些措施,李奶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最后,我们还帮助李奶奶进行心理支持。

我们安排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她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她排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还鼓励她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她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通过以上的社会工作服务,李奶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在社交、健康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支持和帮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也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过上幸福、健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总而言之,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的机会。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

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工作报告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报告1. 引言老年人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旨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供社会支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我所进行的一个老年人社会工作个案的工作过程和成果。

2. 背景本个案的工作对象是一位70岁的女性,名叫李阿姨。

她是一位退休教师,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由于孩子们工作繁忙,她经常感到孤独和缺乏社交活动。

她也有一些健康问题,需要定期服药和医疗关注。

3. 工作目标在与李阿姨的初次接触中,我们确定了以下工作目标:- 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活动,减轻她的孤独感;- 协助她获得医疗和健康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帮助她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增加社会参与度。

4. 工作过程4.1 初次接触和需求评估我与李阿姨进行了面对面的初次接触,了解了她的个人背景、家庭情况和需求。

通过与她交流,我发现她对参加社交活动和获得医疗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

4.2 社交活动组织为了满足李阿姨的社交需求,我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了一系列适合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如老年舞蹈班、手工艺课程和健康讲座等。

我帮助李阿姨注册参加这些活动,并亲自陪同她参与其中,以减轻她的不安和不熟悉感。

4.3 医疗资源协助为了提高李阿姨的医疗资源获取能力,我帮助她建立了一份医疗档案,并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安排她定期体检和接受必要的治疗。

我还为她提供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信息,帮助她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4.4 社区支持网络建立为了增加李阿姨的社会参与度,我鼓励她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并介绍她加入当地老年人俱乐部。

我还与社区组织合作,为李阿姨提供了一份社交支持名单,其中包括志愿者、邻居和其他老年人,她可以随时联系和交流。

5. 工作成果通过我的努力和李阿姨的积极配合,我们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果:- 李阿姨参加了多个社交活动,结识了新朋友,减轻了她的孤独感;- 她成功获得了医疗资源,定期接受体检和治疗,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李阿姨加入了老年人俱乐部,并与社区志愿者建立了联系,增加了她的社会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与评估
•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牛大爷的问题在于: 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 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造成了老人家庭角色的部 分丧失,给老人带来了很大冲击;两个儿子的不孝顺,又 致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老人怕 疾病缠身,不愿给女儿带去负担,又有愧对女儿的心理存 在,致使老人宁愿去敬老院。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 动,使老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造成了老人巨大的心理落 差,使老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 1.老人希望自己能重回社会,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工作,哪怕 没有工资也行;老人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孝顺一点使自 己不至于去敬老院生活。 2.工作者认识到解决老人问题的核心在于消除老人对敬老院 的错误认识,重塑老人对靠女儿养老这件事的看法,改善 老人与儿女的关系。
结案
由于案主已经可以不依靠工作者而达到独立、自助的 状况,因此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决定逐渐的进入到结案阶段, 并承诺结案后仍然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进服务,以此确认案 主确实已达到原有的目标。
执行计划与评估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案主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不仅身体更加硬朗,而且又变得乐观开朗。因案主经常帮 助其他老人,在敬老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且案主 和子女的关系也日渐好转,子女也经常定期来看案主。 • 工作者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案主和子女的一致好评。 • 案主的生活步入正轨,工作者的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建立关系
• 工作者在了解了牛大爷的相关个人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后, 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 同理心与牛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关系。牛大爷对工作者倾诉了自己心里的苦闷。老人表示, 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养了两个不孝的儿子;老伴去世后, 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虽然愿意养自己,但自己 很愧对女儿,女儿自小就送了人,现如今在农村,生活也 很苦,自己不能拖累女儿;有儿子,却去女儿家养老,让 邻里笑话。工作者表示很理解老人的想法,并承诺一定尽 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 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 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 有找自己的原因。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 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 也很没办法。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 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 弟很失望。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郑 州 大 学
个案分析 之 老牛家的战争
案例:老牛是一60多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 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 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 农村。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老人 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 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 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 了自己的结婚住房。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由于 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 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 多岁。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
3.找寻合适的机会,使案主和儿子进行沟通。运用“回忆 ”的治疗方式,让案主和儿子一起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一 起回顾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使儿子意识到案主养儿的不易, 从而激起两个儿子的良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 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 员了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 更好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 员继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 起参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 关心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 况,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 宜低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 足。
制定服务计划
• 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制定了服务计划: • 1.通过支持性技巧的运用,介绍敬老院以及入住的其他人 的情况,来改变案主对敬老院的传统认知,不要认为入住 的老人都是孤寡老人或者是被子女抛弃的老人。同时运用 间接治疗方式做配合,组织其他老人为案主介绍敬老院以 及自身的情况。让案主意识到敬老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 庭。 • 2.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 在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 的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外在的 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