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1. 引言1.1 教学背景教学背景是指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背景通常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因素。
初中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过渡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各异,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程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现代数学教学已经逐渐转向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程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1.2 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重要性生活化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感知方式。
生活化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数学概念,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活化情境创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2. 正文2.1 教学案例分享教学案例分享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我经常使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来设计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数与代数中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
数与代数中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数与代数在中学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的过程,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与代数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影响。
一、从具体情境出发理解数量关系数与代数的学习往往从具体情境入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旅行、运动等方面,学生会遇到各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境。
通过这些具体情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并建立起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
在购物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数量和优惠活动,来理解和运用百分数、比例和代数方程式等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数量关系意识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量关系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以代数方程式为例,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信息,建立代数方程式并解方程,从而求解问题的未知数。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筛选、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数与代数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数与代数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它还涉及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
通过学习数与代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与代数的应用也能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总结回顾通过对数与代数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它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影响。
从具体情境出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概念和模型,进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积极运用数与代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初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初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学习心得2023年,《初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深刻理解到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这样的问题情境。
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学到了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讲解知识点和计算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创设问题情境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创设问题情境。
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我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让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强问题的可感知性和可理解性。
我还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问题情境时,我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此外,我还了解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即使问题情境设计得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情境的不足之处,进而对问题情境进行修正。
而且,在实施问题情境后,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
最后,这门课程也让我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和帮助。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汲取对方的经验和思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
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集体智慧和合作能力。
总之,通过学习《初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问题情境,并且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
摭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教学篇•教学创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在数学教学中,良好、适宜、正确的情境创设就像撬起地球的支点一样,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
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将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
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产生共鸣,也为学生探索新知、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
一、温故知新即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去联想和探索新知,同时教师应做好新知识的脚手架,使学生更顺利地接受、理解新知。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1)求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2)不解方程观察此方程两根和与积分别与各项系数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对(1)(2)的解答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从而使学生求知欲被激发,联想到是否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都有这样的关系,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势而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得出结论。
二、生活情境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被广泛应用。
因此在课堂上应巧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例如,升国旗时,小明站在操场上距离国旗20m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顶端时,小明看国旗的仰角为42度。
若小明双眼距离地面1.6m,你能帮助小明求出旗杆的长度吗?升国旗是同学们每周都会遇到的生活事例,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三、问题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每一个教学目标创设一系列问题,制造认识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现今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渐提升,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课堂教学质量随之提高,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和掌握数学的逻辑性,学生不仅能形成数学思维,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数学;实践活动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情境教学法逐渐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课堂中,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根据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探索和思考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对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强调教学的形象性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情境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弱化知识的抽象性。
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会有更为深刻、直观、形象的认识,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课堂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其在弱化知识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能够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
情境教学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对此,在情境教学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趣味性、生活化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欲望的情境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也能够掌握数学思维逻辑,进而提高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发展性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存在一定的区别,学生在面对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较强的知识时会产生畏难心理,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 —— 不 断 尝 试 ( 强 信 心 ) — 下 决 增 —
教 究》 学研 教学反 - … … … 恩 一 …
… … ‘ 数学教学通讯( 师版 J 1 , 教
’ … _ 1 投稿部 sk v 湘3 O _ ’ _ 箱: ] i .r  ̄ @ p Ge
( 上接 第 3 )n = N 5- 8 s a +2 / i
学 生 的思 维 最 近 发 展 区 . 探 究 问 题 的通 性 通法 . 密 切 注 意 多 要
出发 , 学 生 能 够 以熟 记 新.在 因 材施 教 的 同 时 将 两 种 方 法 灵 使 活应 用 , 掌握 提 问及 给 出答 案 的恰 当 时机 。 整 思 路 , 服思 维 调 克
将 原 题 进 行 一 下 转 换 , 学 生 走 进 题 目 让
数学 的情景教 学可 以这样来理 解 : 在教 学 环 境 的 制 约 下 , 模 仿 数 学 家 的 以
思 维活 动过程 , 发 数学 认 知动 机 、 激 挖 掘 内 在 联 系 以 及 知 识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情 节 为主 的 教 学 手 段. 在运 用这种教 学方法 的过程 中 . 我
3 .解 决 问题 : 着 就 让 学 生 A提 出 接
选人的方案.
情 感 、 志 、 平 . 学 生 在 兴 奋 状 态 下 意 水 使 经历 “ 伏—— 存 疑—— 豁 然开 朗 ” 潜 的
过 程 , 就 是 “ 出 问 题 — — 展 开 尝 也 提
课 堂 气 氛 。 可 以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还
爱 .本 文 通 过 实 例 说 明 如 何 合 理 恰 当
地进行数学情 探 究 过 程 .教 学 上应 按 这 样 的 过 程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学习和提出问题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别从中小学数学情境学习和提出问题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
一、中小学数学情境学习所谓情境学习,是指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进行学习。
对于数学来说,情境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情境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案例:在教学中引入购物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购物情境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通过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找零等。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数学计算,还能够了解购物的实际流程,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情境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中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教学除了情境学习外,提出问题教学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提出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提出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通过求解实际生活中的距离、速度等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提出问题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游乐园情境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让学生计算游乐园门票的价格,计算玩具的面积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并通过提出问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及其理念
我们希望的课堂教学,应是高效 益的教学!
31
5、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创造史。一 切科学知识的诞生及其理论的应用都是创造性 智慧的结晶。比如: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 物。 因此,数学具有创造的本性。数学的创 造本性赋予了数学教育的创新使命,数学成为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
② “科学”课的
“情境——问题——探究” 教学模式
16
③ ―英 语”课的
● 巧设情境,导入主题——利用情境,巩固 主题——情境表演,拓展主题教学模式 ● 创设情境,教师提问——朗读训练,学生 提问——听说练习,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④ “信息技术”课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再创情境,发现问 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21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从事教学活动的环 境,产生教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 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相关信息的内在 联系,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 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 对数学的热爱等。
22
20
问题意识的行为表现:
好奇心;怀疑;困惑;探究;揣测。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 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的点拨、示范, 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 生正确的质疑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 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切入 点。
41
(8) 不要硬拖着学生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问 题”教学轨道,要善于利用学习的“生成点” 进 行教学; (9)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10)运用启发式教学讲授,注重提出问题与解决
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它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
文章主要探讨分析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情景积极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69-011 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情境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该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激发学生对中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舞台,也使得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并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教学活动,巧妙的设置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中学数学教学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情境教学对中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情境教学,根据课堂实际采取相应的策略。
(1)创设概念情境。
概念情境是中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之一,它是指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关系,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设置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看法论文
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看法“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
”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
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消除紧张的情绪,控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
为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
通过精心创设的愉悦情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及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等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教学中情境创设基本原则的探析“思维自疑问及惊奇开始”。
这说明合理的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情境教育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重要的编写思路之一。
“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应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种有情有趣有助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动式的广阔空间。
情境教育要服从教学内容、教材体系、课标原理、学生心理及生活情境等基本要素,特别要强调的是它应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转换、心理状态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
1.暗示诱导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应根据数学教育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所教年级的学生特点,运用多媒体、相关图画、数字材料、数学史、数学模型等一系列感观材料,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数学场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
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并激发出对数学学习的独特情感,迅速地对数学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学生数学习潜能的重要通道。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境 也 可 以 使 学 生 集 中 注 意 力 . 起 数 学 唤 学 习 的 兴 趣 .激 发 探 究 知 识 的 欲 望 . 产 生 逼 人 等 待 的数 学 魅 力 .情 境 讲 究 学 生 积 极 性 的 调 动 . 调 兴 趣 的 培 养 . 倡 强 提 让 学 生 通 过 观 察 . 断 积 累 丰 富 的感 性 不
使 他们在 轻轻 松松 中 自觉主 动地学 习
数学.
学 习 环 境 .学 生在 这 一环 境 内能 自我 产
( 中学 数 学教 学 中 刨设 情境
的意义
课 堂 教 学 是 由 教 师 的 教 与 学 生 的 学 所 组 成 的 教 育 活 动 .是 学 生 学 习 知 识 、 展 智 力 、 高 素 质 的 主 阵 地 , 实 发 提 是
认 识 .让 学 生 在 实 践 感 受 中 逐 步 认 知 、 发 展 . 至 创 造 . 提 高 学 生 的 数 学 素 乃 以 质 . 堂教 学 的 事实 也证 明 , 有 当 学 生 课 只 被 设 计 的 课 堂 情 境 所 感 染 或 是 思 维 进 入 预 定 的 情 境 之 中 时 才 能 取 得 预 期 的 结 果 .因而 精 心 设 计 各 种 触 发 情 感 的 情
奋状态 . 引导 学 生 对 数 学 问题 做 层 层 深
过 程 中 具 有 特 殊 的地 位 和 作 用 . 因而 创 设 最 佳 教 学 情 境 以调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从 而 获 得 最 佳 教 学 效 果 . 越 来 越 受 到 已
移 , 而 使 学 生 理 解 并 掌 握 所 学 的数 学 从
度 , 而 很 多 学 生 觉 得 数 学 难 学 . 乏 因 缺
中学教学方案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中学教学方案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构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中学教学方案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学习在情境中进行,学生通过与情境的互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情境导入: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情境中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2. 问题导入:在情境中引入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反思总结: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得到巩固和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教学方案中的运用在中学教学方案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作文写作。
比如,在教授一篇古文时,可以通过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意义和价值。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写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授平面几何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推理解决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概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无疑应随着学习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而发展和变革。
资料和事实表明,9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从认知转向情境,并且认为“情境理论对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变革理所当然地要在认知学习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使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学习与情境学习兼容并蓄,相承相济,籍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与认知学习观不同,学习的情境观从关注个体的内部活动,转向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
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也不同,学习受到具体情境特征的影响”。
一、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1.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和情感等都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善于创设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开放式数学教学环境,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学生感到亲切。
不但不压制学生交头接耳,而且还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说,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他们所具有的创新潜力,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提出来,供他人评价,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体验成功的快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兴趣有赖于成功,每当解决一道难题时,那种涌泉般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
经常性的成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加强。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中学学习的核心科目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情境创设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情境创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通过真实的例子和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情境中的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实施方法1.选择合适的情境情境创设应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协调。
情境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设计引导性问题在情境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组织讨论和合作学习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及时反馈和总结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进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总结和归纳学生的思考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案例分析假设教师要教授一年级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来教授学生。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内容提要: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神秘、好奇、疑惑,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情境学习兴趣好奇欲望竞争欲望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标志,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神秘、好奇、疑惑,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和体会。
一、直观设境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内容他们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
如果能把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教具来演示,加强直观教学,则有助于兴趣的激发。
每堂课的一开始,便提出鲜明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奇异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
如;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日出或日落的图片,再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思考,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激发起学生要探索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置悬设境思维从疑问中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于本节内容有关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如讲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节时,授课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吗?”司祭长告诉他:“没有,我的孩子,古代草片文书没有告诉我这个,而我们今天的知识使我们甚至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
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对中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
在教 学中创设情 境 ,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
习效率 , 培养创新能力 。 这样
的观点早 已有之,但在新课
程理念下情境教学的优越性
j 以分现也起较 : 充 体 ,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 的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 与学生的智力 和知识
水平相适应。太 简单 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 , 太 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 文有三要素 , : 即 写好的句子组合成短文。 - 难 的又让学生感 到高不可攀 。如果在 学生 的 论点 、 论据和论证。 论点必须正确 。 作者对 自己 ・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 考虑用什 么作论据 “ 最近发展区” 提出问题 , 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 论述的观点是清楚 的, 但在将观点传达给读者 : 来证明, 怎样来论证 , 然后得出结论 。 它可 以是
章的时态、 语态等。 议论文常用一般现在时, : 但
3 .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 方面进行对照, 然
通过 “ 上数学课拿 竹竿做什么” 这个悬 念 述说过去的事实时,可用过去时态; 预测将来 ・ 后加 以分析, 出结 论。 得 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教学上来 了。 时。 妻用将来时态; 也经常使用被动语态; : 4 有时 . 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 然后加以逐
2例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 .
() 1创设悬念 情境 : 悬念情境 能激 发学生
题, 始终牢记“ 读者明不 明白” 才是判断写作是 ・ 地从事实 中分析出道理 , 归纳引 申出一个新的 的好奇 心 , 使学生 欲罢不能 , 从而促使学生积 否成 功的最重要标 准。论据是为说明论点 服 结论 ;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 出一个人们关心 极思考 , 主动探究。悬念设置于课头 , 以一开 务的。 可 要充 分, 事实胜 于雄辩 , 最好 的论据 。・ 是 的问题 , 然后一一作答 , 逐层深入 ; 还可以把两 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若设置于课尾 ,
情境创设在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应用
情境创设在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情境创设要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情境创设只有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能激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趣。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笔者曾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商业利润问题。
例如,某商场试销一种成本为60元/件的t恤,规定试销期间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又获利不得高于40%。
经试销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符合一次函数y=kx+b,且x=70时,y=50;x=80时,y=40。
①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
②若该商场获得利润为w元,试写出利润w与销售单位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销售单位定为多少时,商场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此例中的各种变量关系都很明确,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设出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其中的系数,从而确定解析式(解析过程略)。
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本题中二次函数w=-(x-90)+900,当x=90时,y有最大值900,但是当x=90时与题意不符,所以只能在函数有意义的60≤x≤84范围内考虑。
由此,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学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二、情境创设要与数学内在发展的逻辑线索默契配合在日常教学中,人们只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却不大注意问题情境创设与数学内在发展的逻辑线索默契配合,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深入持久地发展。
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王青春课堂情境下数学
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王青春课堂情境下数学摘要:一、引言1.介绍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2.介绍王青春老师3.课堂情境下的数学教学二、王青春老师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2.互动式教学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三、王青春老师的教学成果1.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2.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3.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四、王青春老师的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本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总结1.回顾王青春老师的教学特点2.展望王青春老师未来的教学发展正文: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位于我国东北的一座小镇,这里有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老师——王青春。
她的课堂充满活力,通过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王青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她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同时,她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王青春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通过王青春老师的课堂,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青春老师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她的教育成果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成为了怀德镇第一中学的明星教师。
总之,王青春老师在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学岗位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教育热情和责任感。
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教学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一、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概述为了改变我国中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相对薄弱、数学问题解决偏重结果忽视过程等状况,贵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的教师们从2001年起在西南地区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研究(以下简称“情境-问题”数学教学). 八年多来,该教学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果,在国内外数学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 “情境—问题”数学教学的基本内涵“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环节,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该数学教学实验研究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实到“以问题为纽带”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找到了切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1-4].2. “情境—问题”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所倡导的数学教学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在基本模式的四个环节中,创设数学情境是前提,它对于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起着思维导向、激发动机的作用;提出数学问题是重点,这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实在窗口和有效切入点;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解决非常规问题)是核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数学应用是目的,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这对于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这一模式的四个环节又是互相联系、互为前提的. 因为在数学情境中可以提出数学问题,同时一个好问题又可以作为一个新情境呈现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形影相伴、携手共进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同时,一个好的数学应用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好的数学情境. 所以,该数学教学模式构成了“情境—提问—解决—应用—情境—提问—解决—应用……”不断延伸的数学教学程式,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动态的”数学教学基本模式.二、情境认知理论概述继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之后,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又一重要研究取向.情境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朗、科林斯与杜基德(Brown、Collins & Duguid)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 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5]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关注的是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认知的突出特点是把个人认知放在了更大的物理和社会情境脉络中,这一情境脉络是互动性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6]随着情境认知理论的发展,教育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并把它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且围绕情境认知理论进行一系列教学模式建构、教学策略探讨等的尝试.三、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是一项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实验研究,该教学实验强调数学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向、激发动机的作用,强调由情境引出问题、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把在情境中习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数学情境,强调在情境学习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1.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数学情境创设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十分看重数学情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模式的起点,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思维导向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应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等特点.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1)以数学故事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2)以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创设知识型问题情境;(3)以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4)制造“数学悬念”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5)以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创设活动型问题情境;(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动画型问题情境.2.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数学问题提出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实践共同体对个人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认为知识的建构只能依赖共同体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协商、交流和互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十分关注在情境学习中的学习者自主参与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质性的和有意义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这尤其体现在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环节.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创造型的教师.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型的教师必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造型的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认真对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创造型的教师不是急于给出解答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中,关于如何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之,数学教师要考虑5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希望学生提出什么问题?(2)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3)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合理性?(4)教师该怎样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5)怎样促使学生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提出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数学问题,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师生交流、同伴合作互助中发展数学问题意识,形成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数学问题解决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兼顾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和经历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中,提倡如下的数学问题解决理念:(1)数学问题解决活动应由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数学情境中主动、独立(或合作)地进行,教师的指导应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提问、启迪学生数学思考上;(2)创造性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体现在提出数学问题和具体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从情境中质疑、探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去质疑、思考、发现相关的数学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把已经解决的问题作为新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反思、质疑又提出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3)数学问题解决与提出数学问题携手共进,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强调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交流,提倡问题在情境中产生并把已经解决的问题作为新的数学情境以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4.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境认知理论重视学习者在真实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中通过自主参与、亲身实践获得知识的社会建构.为此,提倡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生活的、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十分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且强调让学生从给定的数学情境中自主(或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教师在运用“情境—问题”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型数学情境,促使学生从中提出应用型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所以,“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从数学情境中提出应用型数学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以上论述表明,“情境—问题”数学教学是一项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切合中国数学教育实际、具有实践基础和理论指导的前沿性与探索性的数学教学实验研究(注:与该教学实验有关的教学案例可以参阅《数学教育学报》近几年各期).在各位数学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关心下,在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获得更大的发展.■参考文献:[1] 吕传汉,汪秉彝.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9-14.[2] 吕传汉,汪秉彝.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72-76.[3] 杨孝斌,吕传汉,汪秉彝. 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76-79.[4] 杨孝斌,汪秉彝.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84-87.[5] BROWN J S,COLLINS A, 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6] 喻平. 数学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概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无疑应随着学习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而发展和变革。
资料和事实表明,9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从认知转向情境,并且认为“情境理论对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变革理所当然地要在认知学习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使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学习与情境学习兼容并蓄,相承相济,籍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与认知学习观不同,学习的情境观从关注个体的内部活动,转向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
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也不同,学习受到具体情境特征的影响”。
一、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1.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和情感等都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善于创设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开放式数学教学环境,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学生感到亲切。
不但不压制学生交头接耳,而且还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说,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他们所具有的创新
潜力,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提出来,供他人评价,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体验成功的快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兴趣有赖于成功,每当解决一道难题时,那种涌泉般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
经常性的成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加强。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一次习题课上,一位学困生主动上讲台板演解答了一道练习题,虽然答案及解题过程都不完美,但我以此为契机,对这个同学作了充分的表扬肯定,同时让全班学生掌声鼓励。
此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纷纷踊跃探索和回答问题,学习气氛空前浓厚。
教师要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业必须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请学生解决问题要因人而异,力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遗余力地表扬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激发探究欲望是刺激学生思维的灵丹妙药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窦时,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这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为此,在新知识学习中,教师应善于刺激学生的丰富想象,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
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探索,积极思考。
在心欲通而未能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关键之处,适当点拨,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感受。
4.诱发学习动机是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笔者曾经观看了一堂《黄金分割》的教学录像,授课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情境设计令人拍案叫绝!她首先出示同一个人不同的两张照片(分别穿高跟鞋和平底鞋)让学生观察,问学生:“哪一个身材好看?”并以电视屏幕的比例以及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应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给观众以最好的形象等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出发引入
新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求出“黄金比”,并让学生举出他们所知道的生活中运用“黄金分割”的实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最后,要求每个学生课外为自己的母亲买一双合适的高跟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同化和顺应这一思维过程得以水乳交融,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情境教学理论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已取得很大的影响,但是,情境学习理论目前仍处在发展进程之中。
driscoll(2000)认为,
虽然在情境学习理论家看来,该理论在教育中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尚未“足够强壮”。
笔者虽属情境学习理论的热情支持者,但仍觉得有必要对情境学习理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
分析,以期对情境学习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首先,在一些重要概念上存在着定义与使用不一致的地方,使得支持者与批评者之间的争论有“隔山打牛”之感。
此外,“学徒制”在欧洲的历史传统中具有许多负面的涵义,学徒经常受到欺压与限制,在他们参与师傅的真正工作之前的许多年,只做一些最卑下的类似于仆人的工作。
其次,尽管现代技术给情境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知识与技能必须先打包呈现给学习者,这就导致高级思维技能不能很好地迁移。
再次,境学习面临着许多困难。
第一,认知学徒制与抛锚式教学的目标不能与目前大多数标准化测验所强调的特定目标和成绩相
匹配。
对测验成绩下降的担心使得情境教学疑虑重重,妨碍了对情境学习理论的运用。
第二,学校很少有真正的实践共同体,学校与课堂中缺乏情境学习理论所描述的共同体的文化(carretal,1998)。
第三,情境学习理论要求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或者是学习伙伴,必要时甚至要向学生学习。
可是,教师可能不太情愿放弃在群体中的中心地位,而学生也已习惯于教师把知识打成整齐的一小包然后再喂给他们。
家长可能也会对教育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抱有戒心。
第四,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等策略的实施需要
教师与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种时间与精力的消耗可能要大大超过可接受的标准。
最后,由于与环境和主体相关的变量经常发生变化,需要开发出新的研究方法。
此外,由于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可能带来一种危险,即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只与那些学习的情境联系在一起。
再则,baraband duffy(2000)认为,目前比较流行的“贾斯珀系列”及其拓展性的“smart项目”(改善思维的专用多媒体平台)仍属于“实践场”(practice field)范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共同体,因而学生还无法形成共同体成员的身份。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22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