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4)资 ①此帝王之资也(名词,凭借,依靠) ②资治通鉴(动词,帮助,资助) 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物资) 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名词,凭借,依靠) 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动词,积蓄)

(5)次 ①引次江北(动词,驻扎) ②余船以次俱进(名词,次序,顺序) ③列坐其次(名词,临时停驻之所) 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 次一等)



(6)难 ①五万兵难卒合(副词,不易) ②安能抗此难乎(名词,灾难,危难) ③今操芟夷大难(名词,灾难) 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动词, 驳难,反驳) ⑤齐人难之(动词,问难,责备) 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动词,发难,反抗,叛乱)



(7)方 ①地方数千里(名词,四周,周围) 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将要) ③助画方略(名词,方法,计策)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副词,当) (8)吊表二子(吊:动词,慰问) (9)上建旌旗(动词,竖立,竖起) (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赞:动词,帮助,辅 助,协助)


⑩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 ⑾田横,齐之壮士耳(判断句) 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动句) ⒀刘豫州今欲何至?(宾语前置) ⒁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定语后置) 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定语后置;被动句) ⒃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语后置;判 断句) ⒄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⒅何以言之(宾语前置) ⒆欲安所归乎(宾语前置) ⒇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语后置) (21)裹以帷幕(状语后置) (2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被动句)


(2)济 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动词,成就, 完成) ②旦余济乎江湘(动词,渡河) (3)办 ①卿能办之者诚决(动词,处置,对付) ②船、粮、战具俱办(动词,备置,备办) ③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动词,办 理,治理) 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动词, 创办,创设)

《赤壁之战》学案

《赤壁之战》学案

《赤壁之战》学案【学习目的】1、能识记《资治通鉴》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展示故事情节的方法。

4、围绕中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习时数】5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时19年主编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得6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叙事清晰,文笔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有一定文学价值,宋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3、学生上网查阅东汉末年尤其是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温故知新你知道我国古代史书体例有哪几类吗?三、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注音。

巡刃簇倘聘弦韩卒舵雌2、解释下列成语。

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⑵骄兵必败:⑶波浪滔天:⑷隐隐约约:⑸以弱胜强:⑹丢盔弃甲:⑺得意忘形:⑻以卵击石:⑼知己知彼:⑽敌众我寡:⑾敌强我弱:⑿以少胜多:3、给下字选列子注音。

离弦[ ]的箭混[ ]成一片逃窜[ ] 无心应[ ]战4、多音字组词。

shuài() jiānɡ ( )率将lǜ() jiànɡ ( )tiáo ( ) jiànɡ ( )调降diào ( ) xiánɡ ( )5、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

幔()倘()雌()刀()拈()堕()漫()淌()雄()刃()沾()随()四、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编制者:郑召叶使用时间:2010-9-3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8、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13.不复料.其虚实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17.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8.愚谓大计不如迎.之19、兼仗父兄之烈.20、成败之机.,在于今日21、向.察众人之议22.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23、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24、将兵与备并力逆.操25、品.其名位26、乘犊车,从.吏卒27、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二、一词多义1、卒(1)鲁肃闻刘表卒(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3)五万兵难卒合(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济(1)宜别图之,以济大事(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3)同舟共济(4)为求援救,以济其患3、将(1)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将信将疑(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暂伴月将影(7)宫使驱将惜不得(8)将功赎罪4、治(1)同心一意,共治曹操(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3)尧求能治水者(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5)不效则治臣之罪(6)以乱攻治者亡5、次(1)引次江北(2)余船以次俱进(3)列坐其次(4)全军为上,破军次之6、比(1)比.至南郡(2)其两膝相比者(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4)每自比于管仲乐毅(5)又比杀三赵王(6)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7、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蒙冲斗舰乃以千数(3)骑乃得过(4)乃罢会(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8、故(1)故木受绳则直(2)累官故.不失州郡(3)马无故而亡入胡(4)君安与项伯有故(5)广故数言欲亡(6)此物故非西产(7)父母俱存,兄弟无故(8)暮去朝来颜色故三、文言文阅读练习(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题。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

引导学生从《赤壁之战》中吸取智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课文2.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赤壁之战产生兴趣。

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学生书面回答问题。

2. 评价内容: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的理解。

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掌握。

对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课文2. 图片或视频资料: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参考书籍: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书籍或资料。

六、教学步骤:1.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2.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给予评价。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描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

能够分析并评价三国时期的军事策略和人物形象。

能够运用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了解赤壁之战的地理环境和军事部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言:引入《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介绍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和影响。

2. 赤壁之战的起因:讲述曹操东征的原因和目的,分析曹操的优势和劣势。

引导学生思考刘备和孙权的联合抗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 赤壁之战的经过:详细描述赤壁之战的战役过程,包括曹操的军事部署和孙刘联军的战术。

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事件和军事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赤壁之战》的相关文本,理解并掌握主要内容和细节。

设计阅读题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形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赤壁之战中的不同角色。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题目和考试,评估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检查学生对文本中的细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情感态度。

评估学生对角色心理和动机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赤壁之战》的相关文本,包括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

三国时期的地图和图表,展示赤壁之战的地理环境和军事部署。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4)资 ①此帝王之资也 ②资治通鉴 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5)次 ①引次江北 ②余船以次俱进 ③列坐其次 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6)难 ①五万兵难卒合 ②安能抗此难乎 ③今操芟夷大难 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⑤齐人难之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方 ①地方数千里 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③助画方略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吊表二子 (9)上建旌旗 (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4、文言虚词 于 ①言与孙权曰 ②寄寓于表 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④受制于人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5、词类活用 (1)名状 ①而琮已降,备南走 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赤壁之战》篇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学法指导: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知识链接:●赤壁之战的典故和典故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苦肉计官渡之战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成语三分天下鞠躬尽瘁●历史已经随着江水远去,硝烟已经散尽,很多人说曹操如果听取贾诩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但我想曹操有他自己的看法在感叹曹操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羽扇纶巾”的周瑜,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和乌林那惊天动地的一把大火公元20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被映红了……此正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复习提纲:教材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将军禽操2.五万兵难卒合3.顷之,烟炎张天4.雷鼓大震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荆州与国临接2.备南走3.致殷勤之意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7.鼎足之形成矣 8.刘琮束手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11.权起更衣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3.地方数千里 14.当横行天下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邂逅不如意17.初一交战 18.去北军二里余19.北军大坏 20.北面而事之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敬贤礼士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3.必蹶上将军4.乘犊车,从吏卒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6.可烧而走也7.瑜等率轻锐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0.操悉浮以沿江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一)实词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8 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13.不复料其虚实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24.上建旌旗2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二)虚词1.比至南郡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3.向察众人之议4.累官故不失州郡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6.顷之,烟炎张天五.特殊句式1.刘备天下枭雄2.我,子瑜友也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豫州今欲何至5.行将为人所并6.我,子瑜友也7.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于)江东8.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导学案2(鲁人教版必修1)《赤壁之战》教案设计5(鲁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一)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2)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3)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特点;(4)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理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2)认识历史人物的英勇无畏和智慧谋略;(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节选自《三国演义》,主要描述了曹操大军与东吴联军在赤壁展开的一场激战。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中的矛盾冲突。

3.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国演义》和赤壁之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梳理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形象。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笔记,巩固所学内容;2. 结合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战争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增强课堂互动;3.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4.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不同版本的《赤壁之战》,探讨各自的特点和优劣;5.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历史知识。

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的角色。

分析并解读文中重要的句子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会使用历史分析方法,对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故事中人物的英勇和智慧,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原文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的角色。

文中重要的句子和词汇的理解和解读。

3. 教学难点:历史背景和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赤壁之战》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阅读理解测试:学生对《赤壁之战》原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阅读理解测试:正确理解故事情节,解读重要句子和词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赤壁之战》原文文本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显示屏,用于展示文本和图片。

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历史知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

2.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朗读原文,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赤壁之战的紧张气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三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学习方针】:掌握常用文言句式、常用文言词语。

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描写战争的手法。

第一、二课时自主学习一.相关知识:见《非常学案》50页二.初读:正音、感知三.结合注释,通译全文四.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列出结构图:五.完成《非常学案》49-50页“基础梳理”【自主检测】:重点语句翻译:1.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2.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3.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大将军”。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6.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8.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第三课时合作探究1.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2.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范例战例。

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在孙刘联军中,你最服气的人是谁?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4.本文是写赤壁之战的史实,为什么要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况?第四课时拓展阅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文言文复习学案——《赤壁之战》高考考点:1.掌握重点实、虚词2.学习用课本素材写作教学流程:一.重点字词解释:(15分钟)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致殷勤...之意3.江标英雄咸.归附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邂逅..不如意 6.此帝王之资.也7.与曹有隙.8.宜别.图之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11.初一..交战12.地方..数千里13.北面..而事之14.当横行..天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兵精足用15. 将军中诸将,务有彼些16.足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今为君计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8.为17. 事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北而事之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引次江北操军方连船舰20.次19.方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余船以次俱进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挟天子以征四方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乃罢会21.乃骑乃得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二.语段翻译:(20分钟)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

2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5.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6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三.120个实词积累(10分钟)相1伯乐学相马 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与蔺相如》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3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4夙兴夜寐5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赤壁之战》延伸阅读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教案(推荐3篇)

赤壁之战教案(推荐3篇)

赤壁之战教案(推荐3篇)【赤壁之战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给段落分层的能力。

3、理解本课“调兵遣将、自不量力、不计其数”等重点词。

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计策的依据及实施“火攻”计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败于仅三万的周瑜的军队。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第一段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曹、周两军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现文章结构。

提问:(一)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样做的呢?随课文理解“夺取”、“调兵遣将”的意思。

(二)双方作战的兵力又怎样呢?(板书:3万,80万)二、学习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战前他们各自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带着这个总是齐读课文第二段,学生读后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

继续追问:(1)曹操为什么“铁索连船”?这样做好不好呢?(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火攻)三、学习第三段:(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军分哪几步?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划分层次用“/”线表示,并用简短语言概括。

(同座位交流后回答)多媒体逐步展示:写信诈降、乘风行船、火烧曹船、曹军大败。

(二)学习第一层展示黄盖给曹操写信的内容(个人读)引导学生分析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从信中找出原因。

(理解“自不量力”)2、周瑜既然准备用火攻攻打曹军为什么还要写信诈降呢?3、要想使火攻得以实现,还需要什么自然条件?(东南风)(三)学习第二层展示两军对阵图体现东南风对火攻的作用思考讨论:1、课文中哪几处写到东南风?(用“”线在文中标出)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先让同座学生交流,再请一位学生到屏幕前用教棒叙述)2、东吴乘风而来的船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大组讨论,允许争论)分析比较句子:①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②里面是芦苇,……附问题: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船里面是芦苇,而要写船里装的不是士兵,不是粮食而是芦苇,……(四)学习第三、四层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激烈战斗的意境之中。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大约发生在公元208年左右。

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关键之战,奠定了今日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思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一、课程分析1.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学习牟实、准确的历史表达方式,运用人文思维去描述局面和情况。

2. 教学内容(1)历史发生背景。

(2)赤壁之战发生的原因。

(3)赤壁之战的经过。

(4)赤壁之战的胜败原因。

(5)赤壁之战的意义和影响。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和今日的影响。

二、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将学生引入当时的军事环境,让他们想象并感受当时的气氛、压力等。

2.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 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旨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或小组项目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此事件的理解和研究。

4. 布兰考夫教学法布兰考夫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疑虑、想法等来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影片、图片等方式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 问题探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胜败原因等方面。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作者:————————————————————————————————日期:2五、赤壁之战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②将军禽操,宜在今日③卿能办之者诚决④五万兵难卒合⑤顷之,烟炎张天⑥雷鼓大震2、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①致殷勤..之意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③鼎足之形成矣④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⑤权起更衣⑥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⑦地方数千里⑧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⑨邂逅不如意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⑾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⑿挟持思虑,深失所望(⒀北面而事之3、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1)治①同心一意,共治操军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③刘表治水军④故治国无法则乱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⑥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⑦不效则治臣之罪⑧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济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②旦余济乎江湘(3)办①卿能办之者诚决②船、粮、战具俱办③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3 / 8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4)资①此帝王之资也②资治通鉴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5)次①引次江北②余船以次俱进③列坐其次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6)难①五万兵难卒合②安能抗此难乎③今操芟夷大难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⑤齐人难之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7)方①地方数千里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③助画方略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8)吊表二子(9)上建旌旗(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4、文言虚词于①言与孙权曰②寄寓于表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④受制于人⑤业精于勤荒于嬉5、词类活用(1)名状①而琮已降,备南走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4 / 8③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④操军败,必北还(2)敬贤礼士(3)使动①必蹶上将军②乘犊车,从吏卒③诸人持议,甚失孤望④可烧而走也⑤操悉浮以沿江(4)英雄乐业(5)恐为操所先(6)瑜等率轻锐继其后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言与孙权曰②刘备天下枭雄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⑤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④恐为操所先⑤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⑥巨是凡人⑦行将为人所并⑧我,子瑜友也⑨子瑜者,亮兄瑾也⑩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⑾田横,齐之壮士耳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⒀刘豫州今欲何至?⒁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⒃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⒄卿欲何言?⒅何以言之⒆欲安所归乎⒇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1)裹以帷幕(2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5 / 81.下列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沃.野(wò) 殷.富(yān) 枭.雄(xiāo) 结盟.(ménɡ) B.敬贤.(xián) 讨虏.(lǔ) 强弩.(nú) 轻骑.(qí) C.贵胄.(zhòu) 遁.逃(dùn) 鲁缟.(ɡǎo) 疲敝.(bèi) D.更.衣(ɡēnɡ) 鼎.足(dǐnɡ) 稿.草(ɡǎo) 累.官(lěi)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受制于.人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亮见权于.柴桑C.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D.小人役于.物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C.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英雄乐.业 B.操悉浮.以沿江C.必蹶.上将军 D.从.吏卒5.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寄寓于表 B.受制于人C.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D.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五万兵难卒合 B.将军禽操C.烟炎张天 D.今卿廓开大计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讨虏聪明..仁惠(有智慧)操军不利,引次.江北(驻扎)B.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权起更衣..(上厕所)6 / 8C.当横行..天下(纵横驰骋)致殷勤..之意(热情周到)D.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赞赏)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课题】《赤壁之战》【学案序号】4【课型】复习【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整理实词“卒”“治”“故”的一词多义,梳理总结虚词“以”的用法。

3.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自主学习一、参照课下注释,解释词语此帝王之资也二子不协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如其克谐比至南郡今操芟夷大难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初一交战上建旌旗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北军大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二、文言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进住鄂县之樊口() 2.将军禽操,宜在今日()3.五万兵难卒合()4.卿能办之者诚决()5.烟炎张天()6.雷鼓大震()(二)词类活用敬贤礼士备南走吴巨有旧敬贤礼士除残去秽轻锐继其后必蹶上将军从吏卒甚失孤望可烧而走也(三)整理本课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

合作探究一、梳理并掌握以下实词1. 卒(1)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2)鲁肃闻刘表卒(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4)五万兵难卒合(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高考链接: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2010 山东卷﹚2. 治(1)同心一意,共治曹操(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3)故治国无法则乱(4)明于治乱,娴于词令(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6)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7)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8)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高考链接: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2010重庆卷)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2015江苏卷)3故:(1)名词①缘故,原因。

例句《曹刿论战》②旧交例句《鸿门宴》③事故,变故例句: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报刘一丈书》(2)形容词①旧有的,原来的例句②衰老例句(3)副词①故意,特意例句《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故去,从前例句《项脊轩志》③仍然,仍旧例句《赤壁之战》④本来例句此物故非西产。

赤壁之战复习教案

赤壁之战复习教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1、重点实词: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共治曹操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如其克谐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比至南郡晨夜兼道肃径迎之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敬贤礼士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必蹶上将军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以实校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近者奉辞罚罪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向察众人之议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品其名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兼仗父兄之烈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而操舍鞍马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徒忌二袁、吕布因拔刀斫前奏案不复料其虚实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船、粮战具俱办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助画方略引次江北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上建旌旗盖以十舰最著前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北军大坏时操军兼以饥疫引军北还2、词类活用: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敬贤礼士必蹶上将军为汉除残去秽可烧而走也瑜等率轻锐继其后引兵北还乘犊车,从吏卒操军破,必北还3、辨别下列词语的用法:致殷勤之意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鼎足之形成矣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地方数千里初一交战,操军不利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邂逅不如意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4.找出下列的通假字:将军禽操,宜在今日五万兵难卒合卿能办之者诚决顷之,烟炎张天雷鼓大震5.于:言于孙权曰寄寓于表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受制于人豫州军虽败于长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与操遇于赤壁系于其尾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权以示群下挟天子以征天下动以朝廷为辞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将军以神武雄才此天以君授孤也今以实校之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先以书遗操盖以十舰最著前余船以次俱进而:若据而有之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为:恐为操所先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行将为人所并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动以朝廷为辞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为汉家除残去秽请为将军筹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保为将军破之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辨别句式:言于孙权曰此帝王之资也刘备天下枭雄寄寓于表恐为操所先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豫州今欲何至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我,子瑜友也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田横,齐之壮士耳况刘豫州王室之胄此乃天也受众于人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曹公,豺虎也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操悉浮以沿江卿欲何言不足与图大事何以言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与操遇于赤壁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山东省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学生版):32、《赤壁之战》复习学案.doc

山东省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学生版):32、《赤壁之战》复习学案.doc

学习目标:1、识记字音字形2.掌握各类文言现象及一些基本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重点:掌握各类文言现象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回顾•预习(一)、找出并解释通假字1、顷之,烟炎张天2、啡办之訓决3、雷鼓大黑4、五万兵难卒合5、将军薛,宜在今日(二)、古今异义1、何不按兵東甲北面而事之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賊也3、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4、初一交战,操军不利5、子布、各顾6、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二、自主合作探究(一)、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备南走2、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3、敬贤礼士4、晨夜兼道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6、必蹶上将军7、乘犊车,从吏卒8、为汉家除残去秽人9、可烧而走也10、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队学习指导即时感悟自己动手查字典,掌握字音字形。

独立思考;积极探讨。

(二.)、特殊句式刘备天下枭雄:羸兵为人马所蹈藉: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田横,齐之壮士耳: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权以示群下:恐为操所先:欲安所归乎?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行将为人所并三、当堂达标: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汲取精神食粮。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及其运用。

3.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及历史背景。

2. 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贡献。

3. 赤壁之战中的著名战略战术,如火攻、苦肉计等。

4.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及其运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赤壁之战》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了解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分组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及其运用,分享讨论成果。

4. 分析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

5. 总结《赤壁之战》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赤壁之战》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给予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赤壁之战》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赤壁之战》的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相关书籍等。

3. 多媒体资源:赤壁之战的图片、地图、视频等。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历史背景和人物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

鲁教版必修一《赤壁之战》word复习学案

鲁教版必修一《赤壁之战》word复习学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05——《赤壁之战》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教学目标】1. 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3.当横行天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邂逅不如意()6.地方数千里()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9.鼎足之形成矣() 10.刘琮束手()11. 宜别图之() 12.此帝王之资也()13. 与曹有隙() 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 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 18.动以朝廷为辞()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二、一词多义:足 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 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 1.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4.北而事之()方 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2.操军方连船舰()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挟天子以征四方()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卒 1.鲁肃闻刘表卒() 2.五万兵难卒合()次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3.次第岂无风雨?()乃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三、翻译句子:(20分钟)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复习学案《赤壁之战》.doc

复习学案《赤壁之战》.doc

2.与操有xi () 5.季夷大难() 8. din g ()足之形11. k u d ()开《赤壁之战》复习学案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o1. x i a o ()雄 4. 及个备使抚表众() 7. 必j U e ()上将军 10.烟炎张天()13善阳() 14撷兵-()二、 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 卿能办之者诚决:3. 雷鼓大震: 5.烟炎张天7.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了 3.今将军分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3.表卷其能() 6. 王室之z hou () 9. 今以实核之() 12.拔刀所前奏案()15.1官固不失州郡也() 2. 五万兵难卒合: 4. 将军禽操: 6.助画方略2.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I 目 4. 必眼上将军5. 为汉家除残去秽 7. 乘犊车,丛吏卒9. 可烧而正也. 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I. 备南正3.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5. 刘琮柬手7.愚谓大计不如炒之9.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II. 当模可天下 13.邂逅不如意15.匕画而事之 . 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I)子瑜者,亮兄瑾也。

(3)巨是凡人。

(5)田横,齐之壮士耳。

(7)行将为人所并。

(9)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II) 豫州今欲何至?6.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8.众人持议,甚失孤望 10.瑜等率孩贺继其后2. 致殷勤之意 4. 鼎足之形感矣 6. 方与将军舍猬于吴 8.权起更衣10. 地方数千里 12. 元表诸人各顾事于 14. 初下交战(2)我,子瑜友也。

(4)刘备天下枭雄。

(6)恐为操所先。

(8)受制于人。

(10)逼(于)兵势耳。

(12)卿欲何言?七.翻译下列句了. 1.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编也。

2. 权以不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3. 操当以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4. 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使用时间:9月号班级:姓名:小组:
第一段:
此帝王之资也二子不协
刘备天下枭雄(句式)与操有隙
宜别图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式)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备南走,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行将为人所并
我,子瑜友也(句式)子瑜者,亮兄瑾也(句式)
第二段
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今操芟夷大难故豫州遁逃至此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安能复为之下乎
受制于人(句式)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句式)必蹶上将军荆州之民附操者(句式)
操军破,必北还(句式)成败之机
第三段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句式)曹公,豺虎也(句式)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句式)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向察众人之议乘犊车,从吏卒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第四段
兼仗父兄之烈地方数千里而操舍鞍马,仗舟楫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此天以君授孤也而操皆冒行之
第五段
今以实校之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五万兵难卒合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第六段
可烧而走也裹以帷幕(句式)
先以书遗操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
顷之烟炎张天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句式)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引军北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