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复习3》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数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系统、全面,涵盖了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应用等方面。通过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突出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相似图形的知识。
此外,本案例还注重以下方面的教学实践:
1. 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思维方法,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讲授新知
1.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点,进而引出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 结合课本,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如AA、SSS、SAS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相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以下问题:
1. 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图形的例子?
2. 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重视小组合作,通过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注重反思与评价,提升自我认知
本案例强调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学习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能运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运用比例线段、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地图比例尺的计算、物体放大与缩小的比例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 》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全章教案本文已经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了,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以增强文章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第一节课重点讲解了相似图形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了相似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
同时,老师还通过线段的长度比例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了相似图形的比例关系。
在例题讲解中,老师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们运用相似图形的特征,判断哪个图形与左边的图形相似。
同时,老师还给出了一道关于比例尺的例题,让学生们运用相似图形的知识,计算出实际距离。
第二节课重点讲解了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和识别方法。
老师让学生们了解到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识别相似多边形,并运用其性质进行计算。
总的来说,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实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研究第26页的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对应角是否相等,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要说明两个多边形不相似,则必须说明各角无法对应相等或各对应边的比不相等,或者举出合适的反例。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依靠直觉观察是不可靠的。
课堂引入:1.对于图中的两个相似的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
2.相似多边形的特征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3.相似比是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
4.当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全等,因此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
例1(补充)(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因为任两个正方形的各角都相等,且各边都对应成比例,因此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例(教材P26例题):要求相似多边形中的某些角的度数和某些线段的长,可以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来解题。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3)》教案
“三部五环”教学模式设计《27.2相似三角形(3)》教学设计活动六 回顾总结,反思提高通过归纳、作业,巩固自己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教 学 程 序问题与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活动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问题:(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如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 2=AD •AB , 那么△ACD 与△ABC 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3)观察两副三角尺,同样角度的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它们相似吗?——引出课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学生思考回答,同时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到黑板上。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熟练回答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是否熟练。
用已学的知识能否顺利完成练习。
复习旧知,承前启后;通过本环节的复习和情景创设,让学生达到复习旧知,为新课做好铺垫的目的。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活动2 尝试实践 探究新知 1、投影显示问题:在△ABC 与△A`B`C`中,如果满足∠A =∠A ’, ∠B =∠B ’,那么能否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画图探究。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 △ABC 和△A ’B ’C ’,使得∠A =∠A ’, ∠B =∠B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个角∠C 与∠C ’相等吗? (2) 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并计算''B A AB 、''C B BC 、''C A AC,你有什么发现?(3) 将你的发现用文字叙述出来。
学生探究。
通过猜想——验证(测量)——得出结论(相似)。
得出结论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教师先将课前准备好的纸发给学生,并出示投影指导学生完成作图:“任意画△ABC ,再画△A`B`C`,使得∠A =∠A ’, ∠B =∠B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解答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在不断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我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此外,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我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新的解题方法,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设置合适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节奏,让学生在不断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掌握的程度,我在课前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举例讲解、引导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似图形的性质,如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以几何软件或实物模型为辅助工具,动态展示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通过示例,讲解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面积、长度等。
4.引导学生发似图形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为主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在教学案例中,我首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图形,如服装设计、建筑图纸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魅力。接着,我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相似图形的性质,如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等,从而让学生在探讨中掌握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实际场景中的长度、面积等问题。在练习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课堂讨论和练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2.直观演示与动态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工具,直观地展示了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变化。通过动态展示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相似图形的性质。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第二十七章相似复习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 测高
(2) 测距
5. 位似: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也称为位似比)
(2) 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一条直线上.
(3) 位似性质的应用:能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合作探究】
5. CD 是⊙O 的弦,AB 是直径,CD⊥AB,垂足为P,求证:PC2=PA ·PB.
【拓展训练】
如图,在□ABCD 中,点 E 在边BC 上,BE : EC =1 : 2,连接AE 交BD 于点F,则△BFE 的面积与△DFA 的面积之比为.
【课堂检测】
7. 如图,△ABC 在方格纸中.
(1) 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 (2,3),C (6,2),并求出B 点坐标;
(2)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2,在第一象限内
将△ABC 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A′B′C′;
(3) 计算△A′B′C′的面积 S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主要讲述了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章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定义、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圆的性质和判定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和判定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
3.图形变换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想象能力。
3.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相似的图形,如字母“A”和“a”,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物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相似》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相似》复习课,是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所设计的优秀教学案例的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复习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在复习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针对这一情况,我制定了以“激发兴趣、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深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在直观的动画和图片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了以下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挑战。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次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相似》复习课中,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设定了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态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演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通过动态图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实施: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实施:教师给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3.教学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2.教学实施: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强调重点、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对判定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九年级数学下册 27 相似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七章相似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2.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含义,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3.了解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5.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6.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能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图形的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8.了解在同一坐标系中位似变换后图形的坐标变化.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9.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1.结合相似图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探索与证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2.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和转化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探索问题的信心和热情.前面学习了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也研究了几何图形的全等变换,“全等”和“相似”都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全等图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图形,所以本章相似形的学习,以全等形和全等变换为基础,是全等三角形在边上的推广,比全等形更具有一般性,是前面学习图形全等的拓展和发展.本章内容是对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是通过许多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研究相似图形的.在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使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按照研究对象的“一般→特殊→特殊位置关系”的顺序展开研究.首先,教科书从现实世界中形状相同的物体谈起,然后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图形,举例说明了放大、缩小两种操作与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接着教科书把研究对象缩小为特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由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推出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于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教科书以三角形为载体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和应用.最后,教科书研究了一种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图形——位似图形.本章的知识不仅将在后面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和“投影与视图”时得到应用,而且对于建筑设计、测量、绘图等实际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在本章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此外,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学生前面学过的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包括实际问题)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在推理论证方面的难度,本章加强了证明思路的引导,或者用分析法分析出由条件到结论必需的转化,或者提示了证明的关键环节;为了降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难度,本章专门设置了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从不同角度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出示范.【重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应用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2.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画法.【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2.位似变换的坐标表示.1.初中数学从《全等三角形》开始,已经进入了推理证明阶段,本章的学习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必要的推理证明,本章的证明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包含相似的知识,也有很多是和三角形、全等、平行、勾股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的,例如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中利用了全等三角形作为“桥梁”,性质的证明借助了代数运算,因此推理论证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做到以新带旧、新旧结合;也要注意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加强证明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确定证明的关键环节,指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同时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安排相应的训练,让学生能够逐步达到独立分析、完成证明.2.学生通过前面对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学习,对于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问题、思路和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贯穿全章的教学.例如,在教授本章之前,可以让学生类比对全等三角形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应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构建本章内容的基本线索,使他们对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本章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现性质,再给出证明.3.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相似的例子,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实例很多,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实际背景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每个课时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27.1 图形的相似2课时27.2 相似三角形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课时)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课时)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6课时27.3位似2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27.1图形的相似1.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认识相似图形,理解和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2.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3.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含义,会判断是不是成比例线段.4.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并能计算和相似多边形有关的角度和线段的长.1.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辨析相似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观察、测量、辨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相似多边形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通过应用成比例线段定义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体会方程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通过观察识别相似图形,渗透生活和数学中美的教育.2.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3.在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4.在观察、操作、推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重点】1.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特征.2.能利用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难点】1.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2.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中的“对应”关系.第课时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相似图形,理解和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2.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定理,掌握相似图形的判定定理.1.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辨析相似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测量、辨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相似图形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1.通过观察识别相似图形,渗透生活和数学中美的教育.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共同探究的合作意识.3.通过识别生活中的相似图形,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重点】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及特征.【难点】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P24~25.导入一:欣赏图片.【课件1展示】(1)汽车和它的模型(2)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3)大小不同的两张照片【引导语】上面各组图片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这些图形涉及的就是我们这章要学习的相似形问题.导入二: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导入三:【复习提问】1.什么是全等形?全等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全等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全等形?如何判断?(下列两幅图片均是全等形.判断依据: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中的美.在欣赏国旗上的五角星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通过复习全等形的概念及全等形的判定,为本节课相似形的学习做铺垫.[过渡语]在上面的全等形的图片中放大或缩小其中一张图片,得到的图片与另一张图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这一类图形.思路一【思考1】以上展示的图片之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点拨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等.共同归纳本节课学习重点——相似形的概念.【结论】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思考2】全等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相似图形一定全等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导入中图片,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归纳全等形与相似形之间的关系.【结论】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全等图形一定相似,相似图形不一定全等.【思考3】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通过生活中相似图形的实例巩固相似图形的概念,教师对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鼓励.思路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全等形的形状和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全等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观察上述图片,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形状相同、大小不等)(3)你能给出相似图形的定义吗?(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形)(4)全等图形一定相似吗?相似图形一定全等吗?(全等图形一定相似,相似图形不一定全等)(5)归纳全等图形和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6)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积极思考回答,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最后课件展示探究结论.【结论】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殊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分析、探究,根据图形特点归纳出相似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经历相似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二、相似图形的特征【课件2展示】观察下列每组图形,是不是相似图形?【思考】(1)两个相似的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两个相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如何判定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4)相似图形的大小是不是一定相等?(5)相似图形是否可以看作其中一个图形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组成果,教师点评,共同归纳相似图形的特征.【结论】相似图形的特征是:形状相同.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两个图形就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的大小不一定相等,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归纳出相似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例题讲解[过渡语]我们了解了相似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相似图形.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女孩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思考】(1)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的形状 ,大小,则从平面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与女孩相似图形(填“是”或“不是”).(2)哈哈镜里看到的形象,有的被“压扁”了,有的被“拉长”了,所以哈哈镜中的像与物体的形状 ,大小,则从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与女孩相似图形(填“是”或“不是”).〔解析〕女孩从平面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形象是相似的;女孩从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不是相似的.〔答案〕(1)相同相等是(2)不同不相等不是【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点评.观察下列图形,哪些是相似图形?第一组:第二组:【师生活动】教师引导、点拨、分析.要找出图中的相似图形,只要仔细观察每个图形特征,通过图形变化后是否具备“形状相同”这一特征.学生观察后回答即可.解:第一组图,图1,2,5是相似图形.第二组相似图形分别是:(1)和(8);(2)和(6);(3)和(7).[设计意图]通过经历对例题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相似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所谓“形状相同”,就是与图形的大小、位置无关,与摆放角度、摆放方向也无关.有些图形之间虽然只有很小的形状差异,但也不能认为是“形状相同”.1.相似图形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2.相似图形与全等形之间的关系.3.相似图形的特征:形状相同.1.下列四个命题:①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④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1个解析:所有的正方形的形状相同,所以③正确;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菱形的形状和内角有关,角度不同,图形的形状就不同,所以所有的直角三角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所有的菱形不一定相似.故选D.2.下列图形是相似图形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观察图形可得①②③中图形的形状相同.故选A.3.下列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A.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张大小不同的照片B.用放大镜将一个细小物体图案放大过程中原有图案和放大图案C.某人的侧身照片和正面照片D.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解析:某人的侧面照片和正面照片形状不相同,不是相似图形.故选C.4.如图所示,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应该属于()A.相似变换B.平移变换C.对称变换D.旋转变换解析:相似图形的形状相同,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所以用放大镜放大图形属于相似变换.故选A.第1课时1.认识相似图形2.相似图形的特征3.例题讲解例1例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5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27页习题27.1第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图形中,相似的一组图形是()2.下列属性中,是相似图形的本质属性的是()A.大小不同B.大小相同C.形状相同D.形状不同3.下列图形中,不是相似图形的有()A.0组B.1组C.2组D.3组4.下列四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A.正方形和矩形B.正方形和菱形C.菱形与菱形D.正五边形与正五边形5.如图所示的是小华拍摄的足球的照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足球上所有“黑片”形状相同B.足球上所有“白片”形状相同C.足球上“黑片”“白片”形状相同D.足球上“黑片”“白片”形状不相同6.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图形.哈哈镜中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图形(填“是”或“不是”).7.下列各组图形:①两个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圆;③两个矩形;④有一个内角是8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⑤两个正六边形;⑥有一个内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8.如图所示,各组图形中相似的是.(只填序号)9.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下图中,形状相同的图形有哪几组?10.如何将图中的图形ABCDE放大,使新图形的各顶点仍在格点上?【能力提升】11.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12.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在下图中,形状相同的图形有哪些?【拓展探究】13.用相似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生活中有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我们可以用相似图形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例如:已知如图(1)所示的是由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商标图案,请你参照此图案用相似图形设计出几个你喜欢的图案,并联系实际为你的设计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下面举两例供参考,如图(2)所示)【答案与解析】1.D(解析:观察各图形,只有D中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相等.故选D.)2.C(解析:相似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所以形状相同是相似图形的本质属性.故选C.)3.B(解析:(1)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2)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3)中形状不相同,不符合相似形的定义;(4)中形状相同,符合相似形的定义.故不是相似图形的有1组.故选B.)4.D(解析:正方形和矩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相似;正方形和菱形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菱形与菱形对应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正五边形与正五边形的形状相同,所以两个图形相似.故选D.)5.C(解析:“黑片”是正五边形,“白片”是正六边形,两个图形的形状不相同.故选C.)6.是不是(解析:放大镜下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相等,所以是相似图形;哈哈镜中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不同,大小也不相等,所以不相似.)7.②⑤⑥(解析:两个平行四边形的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两个矩形的边不确定,所以不一定相似;80°的内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所以形状不一定相同;两个圆、两个正六边形、一个内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相同,所以图形相似.故填②⑤⑥.)8.②③(解析:观察图形可得:②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等.故填②③.)9.解:(1)中的左边图形是圆,右边图形是椭圆,形状不同;(2)中的左边是正六边形,右边不是正六边形,形状不同;(3)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4)中的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形状不同;(5)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6)中的左边是圆形脸,右边是椭圆形脸,形状不同,故(3),(5)组中的图形形状相同,(1),(2),(4),(6)组中的图形形状不同.10.如图所示.11.15°(解析:用放大镜看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相等,角放大后度数不变.故填15°.)12.解:(1)和(3),(2)和(13),(4)和(11),(5)和(10),(6)(7)(8)和(9).13.解: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观察和欣赏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感受数学和生活中的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然后归纳结论,得出相似图形的特征,相似图形只与形状有关,与图形大小、位置无关,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归纳的能力,例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尤其在举生活中相似图形的实例时,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本节课比较简单,通过观察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发言积极,虽然有些学生发言不够准确,但可以看出大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的状态.但是在简单课时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拓展,如在探究图形相似的特征后,可以让学生在网格图中画相似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的特征,归纳总结相似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总结全等图形与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由于课时内容较少,学生易于掌握,在教学时用多媒体多展示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可以用一些图形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即可,让学生多参与、思考、归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练习(教材第25页)1.解:相似.2.解:(d)与(1)相似,(e)与(2)相似.(1)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本章是在研究了图形的全等及图形的一些变换后,进一步研究的一种变换——相似,本课时重点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但要注意教材中“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相似图形一定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辨析,从而理解和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2)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易理解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通过辨析图形是否为相似图形,探索相似图形的特征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图所示,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解析〕因为图A是把图拉长了,而图D是把图压扁了,因此它们与左图都不相似;图B 是正六边形,与左图的正五边形的边数不同,故图B与左图也不相似;而图C是将左图绕正五边形的中心旋转180°后,再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到的,因此图C与左图相似.故选C.如图所示,下列四组图形中,两个图形相似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解析〕观察图形可得,四组图形的形状都分别相同,只是大小不同,所以四组图形都是相似图形.故选D.第课时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2.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3.能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判断及有关计算.1.通过观察、测量、辨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相似多边形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应用成比例线段定义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体会方程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及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2.在探索相似多边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在观察、操作、推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重点】1.理解并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性质.2.能利用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难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7章-相似-全章教案
初三数学九(下)第二十七章:相似第1课时图形的相似(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2、能力目标:在相似图形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分析问题.3、情感目标:在探究相似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相似.教学难点: 理解相似图形概念.一.创设情境活动1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课本图27.1-1)( 课本图27.1-2)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教师活动:什么是相似图形?学生活动:共同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学生归纳总结:(板书)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归纳相似图形的概念;活动2思考: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二. 通过练习巩固相似图形的概念活动3练习问题:1.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2.如图,图形a~f中,哪些是与图形(1)或(2)相似的?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在练习中检验学生对相似图形的几何直觉.三. 小结巩固活动3(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课外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2、填空题1、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或而得到的。
课后反思:第2课时 图形的相似 (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相似比; (2)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同步教学设计
(3)解答题:运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解答: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性质及其实际应用。
2.学生反馈: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出疑问。
3.分析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的比例关系,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结合实例: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如地图比例尺、摄影作品中的相似图形等,讲解相似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3)相似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发现。
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相似知识。
2.练习题类型:
(1)判断题:判断给定图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相似图形的相关知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判定方法,并学会运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相似图形的概念,通过示例进行解释,使学生理解相似图形的内涵。
2.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而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几何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相似》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相似》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相似》主要介绍了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点奠定基础。
本章内容涉及的概念和性质较多,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相似图形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能理解并运用平行、相交、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
2.学会判定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判定两个图形相似的方法。
3.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几何画板软件展示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理解和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相似图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应的教案和教学课件。
2.准备实物模型和几何画板软件。
3.准备相关案例分析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几何画板软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和几何画板软件展示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图形,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面积、比例问题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相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照片的放大与缩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相似图形的奥秘。
另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相似知识的应用还不是很熟练。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相似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
1.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
a.对应角相等
应边成比例
3.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a. AA相似定理
b. SSS相似定理
c. SAS相似定理
4.应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相似的图形,理解其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相似图形的特征;
2.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相似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3.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发现、探索现实世界中的相似现象的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相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3 位似 优秀教案
位似(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二、重点、难点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3.难点的突破方法(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例2),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中的图2与图3).三、例题的意图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补充的一个例题,通过辨别位似图形,巩固位似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2)两个相似图形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二者缺一不可.例2是教材P61例题,通过例2 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讲解例2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画出所要求作的图形,要让学生通过作图理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这和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位似中心O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外,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内,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 中的图2与图3),因此,位似中心的确定是作出图形的关键.要及时强调注意的问题(见难点的突破方法④),及时总结作图的步骤(见例2),并让学生练习找所给图形的位似中心的题目(如课堂练习2),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与作图.四、课堂引入1.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所给的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问:已知:如图,多边形ABCDE ,把它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应该怎样做?你能说出画相似图形的一种方法吗?五、例题讲解例1(补充)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分析:位似图形是特殊位置上的相似图形,因此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位似图形,首先要看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再看对应点的连线是否都经过同一点,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解:图(1)、(2)和(4)三个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分别是图(1)中的点A ,图(2)中的点P 和图(4)中的点O .(图(3)中的点O 不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故图(3)不是位似图形,图(5)也不是位似图形)例2(教材P61例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 2 .作法一:(1)在四边形ABCD 外任取一点O ;(2)过点O 分别作射线OA ,OB ,OC ,OD ;(3)分别在射线OA ,OB ,OC ,OD 上取点A ′、B ′、C ′、D ′,使得; (4)顺次连接A ′B ′、B ′C ′、C ′D ′、D ′A ′,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 ′B ′C ′D ′,如图2.问:此题目还可以如何画出图形?作法二:(1)在四边形ABCD 外任取一点O ;(2)过点O 分别作射线OA , OB , OC ,OD ;(3)分别在射线OA , OB , OC , OD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 ′、B ′、C ′、D ′,使得; 212121OD D O OC C O OB B O OA A O ='='='='21OD D O OC C O OB B O OA A O ='='='='(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3.作法三:(1)在四边形ABCD内任取一点O;(2)过点O分别作射线OA,OB,OC,OD;(3)分别在射线OA,OB,OC,OD上取点A′、B′、C′、D′,使得;(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4.(当点O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或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时,作法略——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六、课堂练习1.教材P61.1、22.画出所给图中的位似中心.1.把右图中的五边形ABCDE扩大到原来的2倍.七、课后练习1.教材P65.1、2、42.已知:如图,△ABC,画△A′B′C′,使△A′B′C′∽△ABC,且使相似比为1.5,要求(1)位似中心在△ABC的外部;(2)位似中心在△ABC的内部;(3)位似中心在△ABC的一条边上;(4)以点C为位似中心.教后反思:27. 3 位似(二)一、教学目标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二、重点、难点1.重点: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2.难点: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3.难点的突破方法21ODDOOCCOOBBOOAAO='='='='(1)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个基本变换,因此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2)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出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或-k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的关键是要确定位似图形各个顶点的坐标,而不同方法得到的图形坐标是不同的.(4)本节课的最后要给学生总结(或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四种变换的异同: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变换后,虽然对应位置改变了,但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即两个图形是全等的;而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变换)之后是相似的.并让学生练习在所给的图案中,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三、例题的意图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教材P63的例题,它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出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后的一个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的题目,其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知识,此题目应让学生用不同方法作出图形.例2是教材P64的一个问题,它是“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四种变换的一个综合题目,所给的图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因此应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并在顺利完成这个题目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四种变换的异同.四、课堂引入1.如图,△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1)将△ABC 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A 1B 1C 1,写出A 1、B 1、C 1三点的坐标;(2)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三个顶点A 2、B 2、C 2的坐标;(3)将△ABC 绕点O 旋转180°得到△A 3B 3C 3,写出A 3、B 3、C 3三点的坐标.2.在前面几册教科书中,我们学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某些平移、轴对称、旋转(中心对称)等变换,相似也是一种图形的变换,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3.探究:(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线段AB 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2)如图,△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 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归纳】 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或-k .五、例题讲解例1(教材P63的例题) 31分析:略(见教材P63的例题分析)解:略(见教材P63的例题解答)问:你还可以得到其他图形吗?请你自己试一试!解法二:点A 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6×,6×),即A′′(3,-3).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具体解法与作图略)例2(教材P64)在右图所示的图案中,你能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吗?分析: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如:它可以看作是一排鱼顺时针旋转45°角,连续旋转八次得到的旋转图形;它还可以看作位似中心是图形的正中心,相似比是4∶3∶2∶1的位似图形,…….(答案不惟一)六、课堂练习1. 教材P64.1、22. △ABO 的定点坐标分别为A(-1,4),B(3,2),O(0,0),试将△ABO 放大为△EFO ,使△EFO 与△ABO 的相似比为2.5∶1,求点E 和点F 的坐标.3. 如图,△AOB 缩小后得到△COD ,观察变化前后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积比.七、课后练习1.教材P65.3, P66.5、82.请用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四种变换设计一种图案(选择的变换不限).3.如图,将图中的△ABC 以A .为位似中心,放大到1.5倍,请画出图形,并指出三个顶点的坐标所发生的变化.教后反思:)21(-)2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备课精品 教案(三)
课题: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知道相似图形的意义.2.经历观察、猜想和分析过程,知道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反之亦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意义.2.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两张全等的图片)大家看这两个图形,(稍停)这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它们叫什么图形?生:(齐答)叫全等图形.师:(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大家看这两个图形,(稍停)这两个图形只是形状相同,它们叫什么图形?(稍停)它们叫相似图形.也可以说,这两个图形相似(板书:相似).师:和全等一样,相似也是两个图形的一种关系.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章,这一章要学的内容就是相似(在“相似”前板书:第二十七章).(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大家把课本翻到第34页,(稍停)34页上有几个图,左上方是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它们是相似图形;还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它们也是相似图形;还有一辆汽车和它的模型,它们也是相似图形.师:看了这些相似图形,哪位同学能给相似图形下一个定义?生:……(让几名同学回答)(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师:请大家一起把相似图形的概念读两遍.(生读)师:(出示两张全等的图片)全等图形,它们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也相同;(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而相似图形,它们只是形状相同,它们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师:明确了相似图形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来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谁先来说?生:……(让几位同学说,如果学生说的题材不够广泛,师可以再举几个例子.譬如,放电影时,屏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实际的建筑物与它的模型是相似图形;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是相似图形)师:好了,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1.下列各组图形哪些是相似图形?(1) (2) (3)(4) (5)(6)2.如图,图中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下图)师:(指准图)这个三角形和这个三角形形状相同,所以它们是相似三角形.从图上看,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角有什么关系? 生:∠A=∠A ′,∠B=∠B ′,∠C=∠C ′.(生答师板书:∠A=∠A ′,∠B=∠B ′,∠C=∠C ′) 师:(指图)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让生思考一会儿) 师:(指准图)AB 与A ′B ′的比是AB A B ⅱ(板书:AB A B ⅱ),BC 与B ′C ′的比是BCB Cⅱ(板书:BC B C ⅱ),CA 与C ′A ′的比是CA C A ⅱ(板书:CAC Aⅱ),这三个比相等吗? 生:(齐答)相等.师:为什么相等?(稍停后指准图)△A ′B ′C ′可以看成是△ABC 缩小得到的,假如AB 是A ′B ′的2倍,那么可以想象,BC 也是B ′C ′的2倍,CA 也是C ′A ′的2倍,所以这三个比相等(在式子中间写上两个等号).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师出示下图)///B A C C B A ////A B C D D A BC师:(指准图)这个四边形和这个四边形形状相同,所以它们是相似四边形.从图上看,这两个相似四边形的角有什么关系? 生:∠A=∠A ′,∠B=∠B ′,∠C=∠C ′,∠D=∠D ′.(生答师板书:∠A=∠A ′,∠B=∠B ′,∠C=∠C ′,∠D=∠D ′) 师:(指图)这两个相似四边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生:AB A B ⅱ=BC B C ⅱ=CA C A ⅱ=DA D A ⅱ.(生答师板书:AB A B ⅱ=BC B C ⅱ=CA C A ⅱ=DAD Aⅱ) 师:(指式子)这四个比为什么相等?(稍停后指准图)四边形A ′B ′C ′D ′可以看成是四边形ABCD 放大得到的,假如AB 是A ′B ′的一半,那么可以想象,BC 也是B ′C ′的一半,CD 也是C ′D ′的一半,DA 也是D ′A ′的一半,所以这四个比相等. 师:从这两个例子,大家想一想,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等到有一部分同学举手再叫学生)生:……(多让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 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一起来读两遍.(生读)师: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实际上,这个结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反过来怎么说? 生:……(让几名学生说)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师:请大家把反过来的结论一起来读两遍.(生读)师:我们知道,形状相同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但是,什么样才算形状相同呢?(稍停)从这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到,对多边形来说,所谓形状相同,实际上指的就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给相似多边形下一个更明确的定义.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师:下面我们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来做两个练习. (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则∠C ′= °,B ′C ′=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 (2)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 ( ) (3)两个矩形一定相似; ( ) (4)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 )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C /110533//B A A B C师:(指准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什么叫做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从这两个结论,我们进一步发现,对多边形来说,所谓形状相同指的就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所以我们又给相似多边形下了一个更明确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也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作业:P35练习1.P38习题1.4.)课题:27.1图形的相似(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证明,知道相似比的意义.2.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证明.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进行证明.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1) 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2)相似多边形对应相等,对应的比也相等;反过来,对应相等,对应的比也相等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图形的概念,还通过观察图形得出了相似多边形的两个结论.(师出示下面板书)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师:本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两个结论来做两个题目,先请看例1.(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例1)例1 如图,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角α、β的大小和EH的长度x.(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课本第37页所示)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填空: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 则a= ,b= , c= ,d= . (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2)例2 如图,证明△ABC 和△A ′B ′C ′相似.(先让生尝试,然后师分析证明思路,最后边讲解边板书,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在等腰直角△ABC 和△A ′B ′C ′中, ∠A=∠A ′=45°,∠B=∠B ′=45°,∠C=∠C ′=90°. 而, A ′B ′∴AB 1A B 2==ⅱ,BC 51B C 102==ⅱ,CA 51C A 102==ⅱ. ∴AB BC CAA B B C C A==ⅱⅱⅱ. ∴△ABC 与△A ′B ′C ′相似. (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如图,证明△ABC 与△A ′B ′C ′相似.(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在课的最后,我们还要介绍一个概念.(指准例1图)我们知道,这两个四边形相似,它们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对应边的比等于多少?(稍停)等于1824(板书:1824),约分后等于34(边讲边板书:=34).34叫什么?叫相似比.一般来说,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板书: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1010///A B C 55B C A 21///A CB AC B 30︒30︒师:好了,两个例题一个概念,这些就是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作业:P 38习题3.5.)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类比、猜想过程,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会简单运用这三个定理.2.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2.难点: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 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三角形三 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如果两个三角形两 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3)如果两个三角形两 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4)如果两个三角形两 对应相等,并且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本课时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建议把本题提前留作作业)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那么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稍停)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师:对两个三角形来说,形状相同是什么意思?(稍停)就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所以相似三角形还有一个更明确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师出示下图)师:譬如△ABC 和△A ′B ′C ′,如果∠A=∠A ′,∠B=∠B ′,∠C=∠C ′(边讲边板书:A /B /B CA /C如果∠A=∠A ′,∠B=∠B ′,∠C=∠C ′),A B B C C AA BB C C A ==ⅱⅱⅱ(边讲边板书:AB BC CAA B B C C A ==ⅱⅱⅱ),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边讲边板书: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边讲边板书:记作△ABC ∽△A ′B ′C ′). 师:(指准板书)相似三角形的这个定义,可以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但利用定义判定,既要证明三组对应角相等,又要证明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所以比较麻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稍停)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我们知道,除了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定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还有四个简便的判定方法.哪四个简便的判定方法?(稍停)就是SSS 、SAS 、ASA 、AAS.同样,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没有简便的判定方法?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生思考,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师: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考虑这个问题.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 是怎么说的?(稍停)如果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类似的,也有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师:(指板书)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B BC CAA B B C C A==ⅱⅱⅱ,那么△ABC ∽△A ′B ′C ′(边讲边作如下板书). AB BC CAA B B C C A==ⅱⅱⅱ ß△ABC ∽△A ′B ′C ′师:这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判定定理.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 是怎么说的?(稍停)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类似的,也有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师:(指板书)如要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B ACA B A C =ⅱⅱ,夹角∠A=∠A ′,那么△ABC ∽△A ′B ′C ′(边讲边作如下板书). AB ACA B A C=ⅱⅱ,∠A=∠A ′ß△ABC∽△A′B′C′师:这是相似三角形的又一个判定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判定定理.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AAS都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对相似三角形来说,具备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有这样一个判定定理.(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师:(指板书)如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A′,∠B=∠B′,那么△ABC~△A′B′C′(边讲边作如下板书).∠A=∠A′,∠B=∠B′ß△ABC∽△A′B′C′师:(指板书)这就是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之所以称它们为定理,是因为它们都是可以证明的.证明的过程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课本,课堂上我们就不证明了,只要求大家能够理解这三个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下面我们就来运用判定定理.(师出示例题)例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A=120°,AB=7,AC=14,∠A′=120°,A′B′=3,A′C′=6;(2)AB=4,BC=6,AC=8,A′B′=12,B′C′=18,A′C′=21;(3)∠A=70°,∠B=60°,∠A′=70°,∠C′=50°.(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1)(2)题解题过程如课本第44页所示,(3)题解题过程如下)(3)∠C=180°-∠A-∠B=180°-70°-60°=50°.∵∠A=∠A′=70°,∠C=∠C′=50°,∴△ABC∽△A′B′C′.(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1)∠B=100°,∠C=30°,∠A′=50°,∠B′=100°;(2)∠A=40°,AB=8,AC=15,∠A=40°,A′B′=16,A′C′=20;(3)AB=4,BC=2,CA=3,A′B′=6,B′C′=3,C′A′=4.5.(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指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三个定理,并记住它们.(作业:P习题2)54四、板书设计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1.会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出边角关系.2.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难点:找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 相等,并且相应的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 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1) △ABC 与△DEF ;(2) △OAB 与△ODC ;(3) △ABC 与△ADE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的板书)F E D C B A 2.52547 3.636305445O A BC D 110︒40︒30︒E A B C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指板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请大家一起把这三个定理读一遍.(生读)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本节课我们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几个题目,请看例题.(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例题)例 已知:如图,AB ∥DC.求证:(1)△AOB ∽△COD ; (2)OA ·OD=OB ·OC. (先让生尝试,然后师分析证明思路,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证明过程如下)证明:∵AB ∥DC ,∴∠A=∠C ,∠B=∠D. ∴△AOB ∽△COD.∴OA OBOC OD=. ∴OA ·OD=OB ·OC.(列OA OBOC OD=时,要让学生自己找OA ,OB 的对应边,并告诉找对应边的方法)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已知:如图,DE ∥BC ,求证:(1)△ABC ∽△ADE ;(2)AB ·AE=AC ·AD.4.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B=∠ACD. 求证:AC 2=AB ·AD.证明:∵∠B=∠ACD ,∠A=∠A ,∴△ ∽△ .∴AB AC ()()=. ∴AC 2=AB ·AD.5.选做题:已知:如图,AD=2DB ,AE=2EC.求证:(1)DE 2BC 3=; (2)DE ∥BC.(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了几个题目,通过做这几个题目,你有什么体会?生:……(让几名学生说)A B C DOE AB CD ADB C EAB C D(作业:P 54习题3(2).4.5.)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1.会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出边角关系.2.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2.难点:找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 ) (2)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 (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 (4)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 (5)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6)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7)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8)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填空:(1)如图,BE ∥CD ,则△ ∽△ ,AB AE BE ()()()==;(2)如图,AB ∥DE ,则△ ∽△ ,AB BC CA ()()()==;(3)如图,∠B=∠ADE ,则△ ∽△ ,AB BC CA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了几个题目,这节课我们再来做几个题目,先看一道例题.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题)例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上的高.A D BCE ABCDA BCED ABC求证:(1)△ACD ∽△CBD ; (2)CD 2=AD ·BD.(先让生尝试,然后师分析证明思路,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证明过程如下)证明:在Rt △ABC 中,∠A=90°-∠B , 在Rt △CBD 中,∠BCD=90°-∠B ,∴∠A=∠BCD.而∠ADC=∠CDB=90°, ∴△ACD ∽△CBD.∴CD ADBD CD =. ∴CD 2=AD ·BD.(列CD ADBD CD =时,要让学生自己找CD ,AD 的对应边,并强调找对应边的方法)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D ⊥AB 于D. 求证:(1)△CBD ∽△ABC ;(2)BC 2=AB ·BD.4.已知,如图,△ABC ∽△A ′B ′C ′,AD 和A ′D ′分别是BC 和B ′C ′上的高.求证:AD ABA D A B=ⅱⅱ.(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指准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两个直角三角形已经有一个直角对应相等,所以只要证明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就能得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课外补充作业: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DE ⊥AB 于E 点, AE=3,AD=4,AB=6,求AC.6.已知: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上的高,CD 2=AD ·BD. 求证:(1)△CBD ∽△ACD ; (2)∠ACB=90°. /D C //B /A B A C E AB C D DC B AC AD B四、板书设计(略)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1.会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与圆有关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出边角关系.2.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与圆有关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难点:画辅助线,运用圆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 (1)如图,AB ∥CD ,则△ ∽△ ,OA OB AB()()()==; (2)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上的高,则△ ∽△ ∽△ . 2.填空:(1)如图∠A=∠ ,∠D=∠ ;(2)如图∠PAD=∠ ,∠B=∠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了几个题目,这节课我们再来做几个题目,先看一道例题.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题)例 已知:如图,弦AB 和CD 相交于⊙O 内一点P.求证:PA ·PB=PC ·PD.(先让生尝试,然后师分析证明思路,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证明过程如下)证明:连结AC 、BD. ∵∠A 和∠D 都是CB 所对的圆周角, ∴∠A=∠D. 同理∠C=∠B.OA BC D P A D C B D CB AA C BD O .PA DC B∴△PAC ∽△PDB.∴PA PCPD PB=. 即PA ·PB=PC ·PD.(列PA PC PD PB=时,要让学生自己找PA ,PC 的对应边)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填空:如图,PA=3,PC=2,点P 是AB 的中点,则PD= .4.已知:如图,弦BA 和DC 的延长线相交于⊙O 外一点P.求证:PA ·PB=PC ·PD. (提示:连结AC )5.填空:在上题中,如果PA=3,AB=2,PC=2.5,则PD= .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做了几个题目,做这几个题目不仅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还用到了一些圆的知识.譬如用到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用到了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在有关圆的图形中,因为相等的角比较多,所以常常会有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就能得出线段的关系.(指例题)这是解决和这个例题类似问题的一般思路. 课外补充作业: 6.已知:如图,AB 是直径,PB 是过点B 的切线.求证:PB 2=PA ·PC. 四、板书设计(略)课题:27.2.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测量问题.2.培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测量问题.2.难点:探索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测量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从初一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图形的知识,我们学过相交线平行线,我们学过三角形四边形,我们学过圆,这些天我们又学了相似三角形.这些关于图形的知识是怎么形成的呢?(稍停)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埃及的尼罗河水每年都会泛滥,两岸的田地就被淹没,水退后人们要重新划定田界,这便促使人们学会了计算简单图形边长、面积的方法,逐步形成了图形的知识.可见,图形知识是由于测量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本节课我们要学的也与测量有关,我们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一个测量问题,先来看这样一个实际问题.P A C B D .O A P D CB.PCA B O(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下图) 师:(指图)这是旗杆,旗杆很高,怎么测量出旗杆的高度?请大家想出一个可行的测量办法.(让生思考一会儿,等到有一部分学生举手)师:有些同学已经有了办法,大家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生:……(让几名同学说,师作适当评价,譬如有些想法只是一种想法不具有可行性)师:测量旗杆的高度有很多办法,其中有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是利用相似三角形来测量,怎么利用相似三角形来测量?师:旗杆在地上会有影子,假如这条线是旗杆的影子(边讲边画图).我们在旗杆影子的顶端立一根木杆(边讲边画图),木杆在地上也会影子,这条线是木杆的影子(边讲边画图).现在连结这两条线段(边讲边连结),就构成了两个三角形,我们把三角形的顶点都标上字母(标字母,画好的图如下所示).师:(指准图)△ABC 与△DEA 相似吗? 生:(齐答)相似.师:为什么相似?(让生思考一会儿再叫学生) 生:……(让一两名学生回答) 师:(指准图)因为旗杆和木杆都垂直立在地上,所以∠C 、∠DAE 都是直角(边讲边在图中作直角符号). 师:(指准图)而DE ∥AB ,为什么?(稍停)因为DE 是太阳光线,AB 也是太阳光线,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所以DE ∥AB. 师:(指准图)因为DE ∥AB ,所以∠BAC=∠D (边讲边在图中作角的符号),所以△ABC ∽△DEA.B C师:假如我们量出旗杆影子AC 的长度为8米(边讲边在图中标:8m ),木杆的高度为2米(边讲边在图中标:2m ),木杆影子的长度为1.6米(边讲边在图中标:1.6m ),那么旗杆高度是多少米?(边讲边在图中标:?)大家算一算.(生计算)师: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生:(齐答)10米.师:好了,下面我们把求旗杆高度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 (以下师边讲解边板书,解答过程如下) 解:∵DE ,AB 是太阳光线, ∴DE ∥AB.∴∠BAC=∠D.而∠C=∠DAE=90°, ∴△ABC ∽△DEA.∴BC AC EA DA =,即BC 82 1.6=. ∴BC=10(米).因此,旗杆的高度为10米.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1.填空:如图,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同时测得一栋高楼的影长为90m ,则这栋高楼的高度是 m.2.填空:如图,测得BD=120m ,DC=60m ,EC=50m , 则河宽AB= m.(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了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测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可以直接测量的,譬如,我们的身高,教室的长度,马路的宽度,这些都可以直接测量.另一种是不能直接测量的,譬如,旗杆的高度,珠峰的高度,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这些1.8m90m都不能直接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怎么解决?(稍停)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实质上是把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指准图)譬如,旗杆的高度是不能直接测量的,但它的影子,还有木杆及影子的长度都是可以直接测量,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师:不能直接测量就利用相似三角形间接地测量,这种想法很巧妙很高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看到数学的价值,看到人的聪明才智.(作业:P习题10.11.)55四、板书设计(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三角形三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C(3,1),试将△ABC放大,使放大后的△DEF与△ABC对应边的比为2∶1.并求出放大后的三角形各顶点坐标.
1.如图(1)火焰的光线穿过小孔O,在竖直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长度BD=2 cm,OA=60 cm,OB=15 cm,则火焰的长度为________.
(1)(2)
2.如图(2),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若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17 cm2,周长为20 cm,那么
8、经过不同位似中心将同一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试问放大后的图形和缩小后的图形能否也是位似图形?谈谈你的看法.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12cm,OB=6cm,点P从O点开始沿OA边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O边向点O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
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________,周长为________.
3.已知,如图2,A′B′∥AB,B′C′∥BC,且OA′∶A′A=4∶3,则△ABC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OAB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
图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当时,设,,求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写出的取值范围.
(3)在满足(2)中的条件时,若以为圆心的圆与相切(如图2),试探究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板 书
知识梳理习题
教学后记:
A.位似图形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B.位似图形的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C.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不只有一个
D.位似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之比都相等
5.小明在一块玻璃上画上了一幅画,然后用手电筒照着这块玻璃,将画映到雪白的墙上,这时我们认为玻璃上的画和墙上的画是位似图形.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位似图形来?并说明一对对应线段的位置关系.
《第二十七章相似复习3》教学设计
课题:相似复习3
讲课教师:
学科:
课时:
总课时数:115——1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并掌握位似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互动复习,独立解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几何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位似及应用
教学难点
位似及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1)设△POQ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2)当△POQ的面积最大时,△POQ沿直线PQ翻折
后得到△PCQ,试判断点C是否落在直线AB上,
并说明理由。
(3)当为何值时,△POQ与△AOB相似?
28.(12分)如图1所示,在中,,,为的中点,动点在边上自由移动,动点在边上自由移动.
(1)点的移动过程中,是否能成为的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指出为等腰三角形时动点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