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重点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植物营养肥料学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植物营养学主要任务: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3、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5、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农业产量的增加份额中,有40%〜60%归功于化肥的施用。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7、最小养分律(1843年),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8、李比希观点认识的不足与局限性: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作用认识不够。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一、名词解释1、植物必须营养元素2、养分的长距离运输3、生理酸性肥料4、复混肥料5、沤肥6、矿质营养学说7、植物营养临界期8、最小养分律9、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10、报酬递减率11、根外营养12、长距离运输13、扩散14、磷的固定作用1、简述养分从土壤到达植物叶片的几个步骤?2、为什么要提倡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3、简述铵态氮肥的合理施用方法?4、苹果“小叶病”、白菜“心腐病”、花椰菜“鞭尾病”、油菜“花而不实”分别缺乏生命元素引起的?5、举例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养分在韧皮部中移动性之间的关系?6、植物体内NO3-含量与哪些因素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植物体内NO3-的含量?7、简述普通过磷酸钙的有效施用原则及方法?8、简述叶面营养的特点和适用范围?9、在酸性土壤上花椰菜出现“鞭尾病”,其原因是什么?如何纠正?10、简述有机无机配施的有点?1、钾肥中的K+ 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淋失,因而可以表施。

2、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甚少,因此他们对植物营养的重要性不及大量元素。

四、论述题1、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有何不同?在生产上应如何合理使用此三类肥料?2、试述如何通过合理施肥减少施肥对环境的污染?五、分析题1、多雨季节,某地石灰性土壤上植物出现缺钙症状。

请分析其可能原因及解决办法。

2、在根系阳离子代换量的测定实验中,某一组同学的结果偏大很多,试结合实验原理分析其主要原因。

3、“化肥能直接提供植物速效养分,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因此施肥应以化肥为主,有机肥可施可不施。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养分的科学领域,是植物生长学的重要分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这一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植物的生长与养分的吸收息息相关,因此植物营养学对于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优化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植物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镁、硫、钙、铁、锰、锌、铜、钼和硼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不同的作用,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或发生病害。

了解不同养分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吸收规律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植物养分吸收的途径植物养分主要通过根系吸收,根系是植物体内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根系分为根尖、根发育区、根毛和根主体等部分,每个区域的特异性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

除了直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外,植物还能通过与微生物共生的方式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植物在生长初期对氮、磷、钾等养分需求较大,随着生长阶段的推进,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了解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助于科学施肥,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施肥原则与技术根据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科学合理施肥是保证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

合理施肥需要结合土壤养分状况、植物品种特性和生长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施肥均衡、追肥及时、选肥质优的原则,避免过量施肥或养分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选择合适的施肥技术,如滴灌、喷施、基肥追肥等方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流失,保护环境。

结语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营养的重要学科,对于了解植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科学施肥提高植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吸收养分的机制、养分吸收的途径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等方面,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植物营养学整理

植物营养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目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减轻环境污染。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K:品质元素, 提高蔗糖、淀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果蔬色泽、风味,贮藏和加工性能。

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李比希的三大学说:①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的。

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②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③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6、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①生物田间试验法;②生物模拟试验法;③化学分析法;④数理统计法;⑤核素技术法;⑥酶学诊断法7、生物田间试验法的优缺点:优点:①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②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足:①田间自然条件有时很难控制,不适合进行单因素试验。

植物营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营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营养知识点总结植物营养是指供给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了解植物营养知识对于优化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几个重要的植物营养知识点,助您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相应的管理方法。

一、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植物主要需要氮(N)、磷(P)、钾(K)这三种元素,被称为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

氮元素参与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磷元素则对植物的能量转移、DNA合成和根系发育等起重要作用;而钾元素则是调节植物的渗透压、促进养分吸收和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的关键。

除了主要营养元素外,植物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较小,但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样不可或缺。

二、植物营养的形态吸收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形态主要分为离子形态和螯合形态两种。

离子形态的养分以带电的离子状态存在,如氮元素以硝酸盐(NO3-)和铵盐(NH4+)形式吸收;磷元素以磷酸盐(H2PO4-)和亚磷酸盐(HPO42-)形式吸收;而钾元素则以钾离子(K+)形式吸收。

螯合形态的养分则通过植物根部和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来吸收。

例如,铁元素会与螯合物形成络合物,然后被植物吸收利用。

三、植物养分的缺乏和过量症状植物营养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养分缺乏和过量的症状:1. 氮元素缺乏:植物叶片逐渐变黄,生长缓慢,幼嫩叶片呈现绿色。

2. 磷元素缺乏:叶片呈紫红色、暗绿色,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矮小。

3. 钾元素缺乏:叶缘呈现干枯、焦痂状,叶片边缘出现焦黄斑。

4. 微量元素缺乏:铁元素缺乏时,叶片出现黄化或白化症状;锌元素缺乏则导致叶片出现白斑和褪绿症状。

5. 养分过量:氮元素过量会导致植物长势过旺,易发生病虫害;磷元素过量会抑制植物吸收其他营养元素;钾元素过量则会抑制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其他元素。

四、植物养分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植物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方法:1. 肥料施用:合理施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肥料,确保植物的养分供应。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1.额和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称为营养.。

2、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

3、新陈代谢:营养元素转变(合成与分解)为细胞物质或能源物质的过程.。

4、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5、施肥与功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6、李比希的三大学说: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7、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的,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8、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9、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生物田间实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酶学诊断法。

11、生物模拟法是借助盆钵、培养箱(盆)等特殊的装置种植植物进行植物营养的研究。

12、盆栽试验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土培法、砂培法、营养液培养法(水培法)。

12.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必需性、不可替代性、直接性。

13.必需元素:大量元素:CH O N P K中量元素S Ga Mg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Cl十六种+Ni(镍)=十七种。

15、氧的营养功能:①在呼吸链的末端氧气是电子和质子的受体②根系进行有氧呼吸时,植物吸收养分量明显增加③氧对豆科作物固氮有影响。

16、植物体内氧自由基有两大清除系统:酶系统、抗氧化剂系统。

17、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CA T)、过氧化物酶(POD或POX)。

抗氧化剂系统:维生素E、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细胞色素f。

18、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19、氮素过多过少的危害:外在(过多:肥大、深绿色);(过少:瘦小、浅绿、发黄)。

植物营养学复习材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材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材料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各种元素在生活过程中的去向、代谢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学科。

考生在复习植物营养学时,可以从植物所需元素、元素途径运输、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方面入手。

以下是一份植物营养学的复习材料,供考生参考。

植物所需元素:植物所需的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元素(宏量元素),另一类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1.碳(C):是构成有机物质的基本元素,参与光合作用。

2.氧(O):构成水和有机物质的基本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氮(N):构成蛋白质、核酸和植物激素等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4.磷(P):构成核酸、磷脂和ATP等物质,参与能量代谢和遗传物质合成。

5.钾(K):参与调节植物渗透压和开花结实等生理过程。

6.钙(Ca):构成细胞壁,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7.镁(Mg):构成叶绿素和植物色素,参与光合作用。

-微量元素:1.铁(Fe):构成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

2.锰(Mn):参与光合作用和酶的激活。

3.锌(Zn):促进生长、开花和果实发育。

4.硼(B):参与细胞壁合成和花粉管生长。

5.铜(Cu):促进叶绿素合成和蛋白质代谢。

6.钼(Mo):促进固氮细菌的生长和通气孔形成。

元素途径运输:植物中的元素通过根系吸收,经过根、茎和叶的运输系统,输送到需要的部位。

根系吸收的元素主要通过根毛吸收,转运到根的内部,并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

根是元素吸收的主要场所,而茎和叶则起到输送和储存的作用。

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各不相同,下面列举部分元素的功能:1.氮(N):构成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

2.磷(P):构成ATP、ADP和磷酸,参与能量代谢。

3.钾(K):调节植物体渗透压,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4.钙(Ca):构成细胞壁,参与细胞分裂和质壁延展。

5.镁(Mg):构成叶绿素和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

6.铁(Fe):构成叶绿素,参与水和电子的转运。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植物营养?什么是植物营养学?答: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化学物质,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李比希提出的植物营养“三大学说”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矿质营养学说:驳斥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若不及时归还被带走的养分,土壤地力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受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并随之增减而增减。

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称为最小养分。

3.试述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答:研究范畴:植物营养生理学(营养元素生理学、产量生理学、逆境生理学);植物根际营养(根-土界面、植物-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植物营养遗传学;植物营养生态学;植物的土壤营养(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肥力学);肥料学与现代施肥技术。

研究方法: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模拟试验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分析法(同位素标记);酶学诊断法第二章植物的元素营养1.什么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其判别标准是什么?答:植物必需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其判别标准是:①必要性: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②专一性: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③直接性: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2.高等植物的必需元素有哪些?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将N、P、K称为“肥料三要素”?答: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目前有16(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氯、(镍)。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知识(一)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1.必需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入植物代谢作用.2.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1)大量营养元素: C、H、O、N、P、K;(2)中量营养元素Ca、Mg、S;(3)微量营养元素: Fe Mn Cu Zn B Mo 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3.有益元素: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等.4.为什么大量施肥并不能获得高产?(1)各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有最缺乏的营养元素决定的,要想节约肥料的投入成本又能获得高产,必须做的平衡施肥。

(2)常见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表植物营养学知识(二)植物如何吸收养分1.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植物所获得的养分大部分是通过根系的吸收获得的,根部营养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前提与保证。

(1)根部吸收养分的过程1)通过交换吸附将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所谓交换吸附是指根部细胞表面的正负离子(主要是细胞呼吸形成的CO2和H2O生成H2CO3再解离出的H+和HCO3-)与土壤中的正负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将土壤中的离子吸附到根部细胞表面的过程。

2)离子进入根部内部:①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根部内部,质外体是指植物体内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所构成的允许矿物质、水分和气体自由扩散的非细胞质开放性连续体系。

离子经质外体运送至内皮层时,由于有凯氏带的存在,离子(和水分)最终必须经共质体途径才能到达根部内部或导管。

植物营养学复习点(最后一节课提及)

植物营养学复习点(最后一节课提及)

植物营养学复习重点1.常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比较肥料特点有机肥化肥种类多较多有机质含量高无养分全面,但含量较低较单一,含量高肥效缓慢,有后效迅速,难持久改土作用良好无直接改土作用2.有机肥料的分类按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可归纳为:1)粪尿肥:人粪尿、畜粪尿、禽粪、厩肥等2)堆沤肥:秸秆还田、堆肥、沤肥和沼气池肥3) 绿肥:野生绿肥和栽培绿肥4)杂肥:城市垃圾、泥炭、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污水污泥等2. 热性肥料:纤维素含量高,疏松多孔,水分易蒸发,含水少,同时,粪中含有纤维细菌很多,能促进纤维素分解,在堆放过程中能产生高于50℃以上的高温,这一类肥料统称为热性肥料。

如:马粪、羊粪、纯猪粪、蚕粪、禽粪、秸杆堆肥等。

冷性肥料:也叫凉性肥料。

凡是堆制过程中不能产生高温,温度低于50℃者,统称为冷性肥料。

如:土粪、各种泥土粪、牛粪、人粪尿(或粪稀)等。

4.有机肥为什么要腐熟?1)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是迟效的,养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2)没有腐熟的有机肥C/N比高,施入土壤后易出现微生物与植物竞争氮素3)没腐熟的有机肥会传播病菌和虫卵5.堆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动物性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经微生物腐解转化而成的有机肥料。

按堆积方式分类:普通堆肥、高温堆肥。

相反如果在嫌气或淹水条件下沤制而成的有机肥料称沤肥。

6.厩肥: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入作物秸秆、草炭或泥土等垫圈材料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7.秸秆还田的作用1)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对土壤养分的激发效应,活化土壤潜在养分,促进土壤有机质更新。

对土壤氮的缓释作用,秸秆C/N高,可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

为土壤固氮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能源,提高土壤生物固氮量。

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效果显著,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多糖类物质可直接用于团粒的形成,同时微生物菌丝体也增加了多糖类物质,促进团聚体形成。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第1章、植物营养原理1、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a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b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c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碱性有利于吸收阳离子d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偏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a截获,质流,扩散。

b影响因素: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

(1.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养分数量多,截获多;(2.浓度梯度大时,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3.水分多时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养分多。

3、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

如豆科植物-钴,人参-哂。

4、大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以上,包括C、H、O、N、P、K、Ca、Mg、S等九种。

5、微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一下,包括Fe、B、Mn、Cu、Zn、Mo、Cl(Ni)等七种。

6、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a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b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他元素均不能替代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c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7、同等重要率: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与其在作物中的含量无关。

8、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a构成植物的结构、贮藏和生活物质;b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c其他特殊作用,参与物质的转化与运输、信号传递、渗透调节、生殖、运动等。

9、有害元素:Al、Mn、Fe,重金属。

Al的毒害:抑制根系的生长;抑制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抑制生物固氮10、有益元素:Na、Si、Se、Co等。

植物营养学期末总复习要点

植物营养学期末总复习要点

1.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2.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称为营养元素。

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4.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5.氧自由基(活性氧):由氧转化而来的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由于它们都含氧,且具有比氧还要活泼的化学特性,所以统称为活性氧。

固氮酶:是豆科作物固氮所必需的,它由两个对氧敏感的非血红蛋白所组成。

一个是含铁和钼的蛋白,也称钼铁蛋白;另一个是铁氧蛋白。

6.有益元素:在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些营养元素,它们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目前主要包括硅、钠、钴、硒、镍、铝等6种。

)7.生物有效养分:指存在于土壤的离子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内能够移动到位置紧挨植物根的一些矿质养分。

8.化学有效养分:指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化学有效养分主要包括可溶性的离子态与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和交换吸附态养分以及某些气态养分。

)9.截获:指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

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1.养分的扩散作用:当根系通过截获和质流作用所获得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求时,随着根系不断地吸收,根际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的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的梯度差,从而引起土体养分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这种养分的迁移方式叫养分的扩散作用。

12.根际: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13.根分泌物: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4.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第⼀章、植物营养原理1、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得外界环境条件a温度,在⼀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有利于⼟壤中养分得溶解与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得吸收b通⽓状况,良好得通⽓状况,可增加⼟壤中有效养分得数量,减少有害物质得积累c PH,⼟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壤养分得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偏碱性有利于吸收阳离⼦d⼟壤⽔分,⼟壤⽔分适宜有利于养分得溶解与在⼟壤中偏移,但⽔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得淋失2、⼟壤养分迁移得主要⽅式及影响因素a截获,质流,扩散。

b影响因素:⼟壤养分浓度与⼟壤⽔分含量。

(1、浓度⾼时根系接触养分数量多,截获多;(2、浓度梯度⼤时,扩散到根表得养分多;(3、⽔分多时⽔流速度快,浓度⾼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养分多。

3、有益元素:⾮必需元素中⼀些特定得元素,对特定植物得⽣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

如⾖科植物-钴,⼈参-哂。

4、⼤量营养元素:⼲物重得0、1%以上,包括C、H、O、N、P、K、Ca、Mg、S等九种。

5、微量营养元素:⼲物重得0、1%⼀下,包括Fe、B、Mn、Cu、Zn、Mo、Cl(Ni)等七种。

6、确定必须营养元素得三条标准:a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命周期。

b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得症状,⽽其她元素均不能替代其作⽤,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c直接性:这种元素就是直接参与植物得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得营养作⽤,⽽不就是改善环境得间接作⽤。

7、同等重要率: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长得作⽤就是同等重要得,与其在作物中得含量⽆关。

8、必需营养元素得⼀般营养功能:a构成植物得结构、贮藏与⽣活物质;b调节植物得新陈代谢;c其她特殊作⽤,参与物质得转化与运输、信号传递、渗透调节、⽣殖、运动等。

9、有害元素:Al、Mn、Fe,重⾦属。

Al得毒害:抑制根系得⽣长;抑制⽔分、养分得吸收;抑制地上部分得⽣长;抑制⽣物固氮10、有益元素:Na、Si、Se、Co等。

植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植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植物营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小结: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 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今后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合理使用化肥而不是只需施用有机肥。

5.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该有针对性、合理施肥。

6.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第二章小结:复习题一: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理论上,根系的数量(总长度)越多,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率也就越大。

3.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型,须根系由于其在土壤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直根系则相反。

4.水稻根系的颜色较白,表明根系的氧化力较强,亦即根系的活力较强,因此,吸收养分的能力也较强。

5.根系还原力较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易缺铁。

6. 根际是指由于受植物根系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厚度通常只有2mm。

7.植物根系吸收阴离子(a.大于;)阳离子时,根际pH值有所将上升;8. 水稻根际的Eh值一般 (a.大于;)原土体,因此,可保护其根系少受(a.氧化物质;) 的毒害。

复习题二:1. 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养分向跟表面迁移、养分进入质外体和养分进入共质体等三个阶段。

2. 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截流、质流和扩散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

4. 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载体解说和离子泵假说。

5. 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提高养分利用程度和减少能量损耗。

复习题三:1.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和养分浓度等。

七年级下册生物植物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植物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植物的营养知识点生物植物的营养知识点植物是一种自养生物,在自然界中拥有特殊的营养方式。

本文将介绍生物植物的营养知识点,涉及植物的各种营养需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植物如何在光合作用中制造食物等方面。

一、植物的营养需求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自养的关键过程,需要光线、水和二氧化碳三种因素。

植物通过叶绿素在叶子中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和氧气。

2. 水分和矿物质植物也需要水分和矿物质来生长。

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细胞膜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 其他营养物质植物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这些元素通常来源于土壤中的化合物或有机物。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主要是通过根吸收和叶片吸收两种方式进行的。

1. 根吸收根吸收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主要途径。

根毛增加根的表面积,加强与土壤中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吸收的效率。

吸收到的水和矿物质经过根的细胞膜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2. 叶片吸收叶片吸收主要是指气孔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

叶片表面的细胞膜上也有一些小管道,可以吸收某些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利用光能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该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

1. 光能的吸收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电子能。

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色素体中,给叶绿素分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跳到分子中心,进一步激发一些反应。

2. 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内后,结合水进行反应,生成叶绿体中的半乳糖和磷酸氢根离子,然后这些离子再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糖类和氧气。

3. 糖类的形成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糖类和其他有机物成为植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植物可以通过糖类储藏物质进行代谢和消耗。

综上所述,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和矿物质等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并利用它们进行生命活动。

植物营养学整理重点

植物营养学整理重点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元素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1. 遗传因素 2. 环境条件(生长环境)第二节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及种类(一)标准(定义)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二)种类和含量目前已确认的有17种铜铁锰硼锌钼镍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大量元素:C、H、O --天然营养元素非矿质元素来自空气和水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Ca、Mg、S --中量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Ni)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元素毒害症”四、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第三节植物的有益元素一、有益元素的概念某些元素适量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是某些特定的植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这些类型的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表)本章复习题: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

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硅(Si) 对于水稻、钠(Na) 对于甜菜、钴(Co) 对于豆科作物、铝(Al) 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第三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根部吸收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叶部吸收第一节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一)根的类型从整体上分:1)直根系2)须根系从个体上分:1)定根2)不定根(三)根的构型: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

植物营养重点总结

植物营养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李比希的“三大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的要点:√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随最少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指出了营养平衡的作用,表明施肥应有针对性。

第二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在不供给该元素的条件下进行营养液培养,根据植物的反应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必需。

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不可缺少: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对高等植物来说,即由种子萌发到再结出种子的过程。

2、不可替代: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其他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代替其营养作用。

3、直接作用: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化学元素才能称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大量(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占干物重的0.5%以上,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占于物重在0.1%-0.5%,它们是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平均含量一般占于物重在0.1%以下,有的只含0.lmg.kg-,它们是铜、锌、铁、锰、硼、钼、氯和镍。

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同等重要律:虽然17种植物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差异很大,但是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出现缺素症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不可代替律: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特殊的生理功效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四、肥料三要素★氮、磷和钾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或“植物营养三要素”。

五、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除了17种必需营养元素外,还有一些元素:1,不是所有高等植物所必需,但为某些植物必需的;2,能在某些专一性较低的功能上替代其它矿质养分的作用;(钠-钾)3,是食物链中所必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大纲? 第一章绪论? 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营养学、肥料)?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比希的三个学说)?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本章复习题: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和的规律,以及植物与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具有、和等作用。

3. 李比希创立的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在实践上,促进了和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今后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

5.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该。

6.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和。

第二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内容:1、植物的营养元素(了解/掌握)2、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了解3、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掌握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了解/掌握5、植物叶部对养分的吸收了解6、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了解/掌握第三章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 主要内容:1、养分的短距离运输了解/掌握* 2、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了解/掌握* 3、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了解/掌握* 4、养分的再利用了解/掌握第四章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第五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一、矿质养分供应的生长效应曲线二、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第二节库源关系与产量一、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的运输及其调节二、库-源关系的转化三、植物激素在库-源关系调节中的作用第三节矿质营养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第四节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一)氮肥与品质的关系(二)磷肥与品质的关系(三)钾肥与品质的关系(四)钙、镁、硫与品质的关系(五)微量元素与品质的关系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第六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第七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与改良第八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主要内容:1. 植物的氮素营养掌握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了解 (结合土壤学掌握转化)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掌握4. 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5.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本章小结:1. 植物的氮素营养 (掌握)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4. 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5.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 本章复习题:1. 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

2.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形态的和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氮。

3. 旱地植物吸收NO3- 以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必需先还原为。

4. 植物在吸收NH4+时,会释放等量的,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

5. 酰胺具有、、等作用。

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8.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在特性方面有何区别?9.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水稻烟草马铃薯甜菜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10. 尿素属形态的氮肥,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的尿素会在的作用下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

而铵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

11. 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范围,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

12. 长效氮肥可分为和两大类。

13. 怎样测定氮肥利用率?我国的氮肥利用率约为多少?14. 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5.如何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6. 如何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7. 如何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8. 怎样估算氮肥的用量?目前氮肥适宜用量的范围是多少?19. 为什么提倡氮肥深施?具体如何实施?20. 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21. 为什么氮肥要与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第九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主要内容1. 植物的磷素营养掌握2.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了解,结合土壤学掌握转化3. 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掌握4.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5. 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本章小结:1. 植物的磷素营养 (掌握)2.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3. 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4.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5. 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第十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主要内容:1、植物的钾素营养掌握2、土壤中的钾素及其转化了解3、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掌握4、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本章小结:1. 植物的钾素营养 (掌握)2. 土壤中的钾素及其转化 (了解)3.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 (掌握)4.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本章复习题:1. 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 C.生命元素)。

它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A.一样;B.相似;C.不同),主要以( )(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为主。

2. 钾对植物具有多方面的营养作用,如能、、、,并能增强植物抵抗、、、、等功能。

3. 缺钾时,水稻根系呈现颜色。

因此,在淹水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根系的,防止还原性物质的危害。

4. 土壤中钾的形态,以其对作物有效性来分,可以分为,、和。

5. 氯化钾和硫酸钾均是生理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和,植物则可能。

因此必须配施和。

6. 草木灰中的钾90%左右以( )(A.KCl; B.K2CO3; C.K2SiO3)为主,属(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其中的磷属(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因此对作物都是( )(A.有效的;B.迟效的;C.无效的) 。

7.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合适的钾肥:烟草马铃薯黄麻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8. 如何缓解我国钾肥的供需矛盾?9. 土壤有效钾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10. 如何根据土壤性质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11. 如何根据作物需钾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12. 如何根据钾肥的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13. 如何通过肥料的配合提高钾肥的肥效?14. 如何科学有效地施用钾肥?第十一章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与钙、镁、硫、硅肥本章小结:1. 钙、镁、硫、硅元素的营养作用2. 植物缺乏钙、镁、硫、硅的主要症状3. 含钙肥料的性质和施用4. 镁肥的性质和施用5. 含硫肥料的性质和施用6. 硅肥的性质和施用第十二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本章小结:1.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掌握典型的缺素症)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3.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合理施用土壤施用固体微肥会出现什么问题?(1) 有效性降低:在pH高、含有碳酸钙的土壤中,由于碳酸钙对锌的吸附,会影响锌肥的有效性。

(2) 施用不均匀: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局部土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危害。

因为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而使作物中毒。

(3) 易污染环境:许多微量元素既是营养元素,又是重金属。

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环境。

有碍人畜健康。

只有在土壤极度缺乏时才采取土施基肥的方法。

为什么叶面喷施微肥的效果好?(1) 用量少,比较经济土壤施用微肥,一般作基肥用,所以用量大,一般亩施0.5~2.0公斤,而叶面喷施,浓度稀,比较经济。

(2) 避免固定叶面喷施微肥,养分可以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不和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土壤固定,提高有效性。

(3) 养分吸收快,效率高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

(4) 易于控制浓度叶面喷施微肥,浓度容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

(5) 减少污染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本章复习题:1. 植物必需微量元素是指 ( ) (A.土壤;B.植物;C.肥料) 中含量<0.1%的元素。

2. 请用连线把下列元素与缺素症状连起来:-Fe 苹果“簇叶病”、玉米“白苗病”-Mn 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Zn 椰子叶片出现黄色斑块-Cu 柑桔“黄叶病”-B 大豆“褐斑病”-Mo 小麦新叶及麦穗发白干枯-Cl 大豆不结根瘤、烟草“鞭尾状叶”3. 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形态主要是( ) (A.矿物态; B.吸附态;C.水溶态)。

4. 微量元素肥料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和等类型。

5. 微量元素在施用方法上可作、种肥和。

作种肥时可采用、和等方式。

6. 土壤pH<6.0时,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和的有效性较高;则相反。

因此,酸性土壤上易缺。

另外,有机质土壤上生长的植物易缺。

第十三章复混肥料主要内容1、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掌握基本概念2、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施用掌握主要品种3、复混肥料的配制了解4、复混肥料的效果和施用了解本章复习题:1复混肥料是指的肥料。

一般可分为、、和等。

2. 瓜果类蔬菜复肥12-22-12-3(MgO)中含有12%的、22%的、12%的,另外还有3%的3、复混肥料有、、、和等优点。

4. 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肥料的、、、和等。

5. 二元复合肥通常是通过方法制成,常用的氮磷复肥有等;氮钾复肥有;磷钾复肥有。

6. 混合肥料按剂型可分为、、、和等。

7. 三元混合肥料根据其中的氮素形态可分为、和。

8. 混合肥料的配制原则是①;②;③;④。

9. 肥料混合有三种情况:①;②;③。

以下肥料:尿素+磷酸铵+草木灰属于第种情况;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钾属于第种情况。

10. 复混肥料在施用方法上通常用作第十四章有机肥料小结:1. 古代中国是最早使用天然肥料的国家2. 李比希对中国农业的评价:中国式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耕地长期使用地力却不会下降,是施用有机肥的结果3. 生物废物:资源(肥料资源);污染源(脏、烂、臭)4. 传统农家肥:商品化有机肥(城市堆肥工厂)5. 我国的施肥制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无机配合的优越性:1.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所含养分的种类和含量个不相同,能互补长短2.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肥效快慢、长短各异,能相互祢补3.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培肥改土,协调土壤养分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