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全套道德与法治教案(共36课)
初中九年级全套道德与法治教案(共36课)
初中九年级全套道德与法治教案(共36课)
第一课 - 诚实守信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理解诚实守信对个人
和社会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分享相关的案例和故事,
进行小组讨论,以及开展相关的活动和角色扮演。
第二课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加深对公民责任
的认识。
-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
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珍惜这些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继续写入第三课到第三十六课的内容)
第三十六课 - 法制教育
- 教学目标: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分享法律知识、案例和法制宣传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及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活动。
以上是初中九年级全套道德与法治教案的简要内容介绍。
共有36课,每课包含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
这套教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提升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2. 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
3. 实践指导法: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
4. 实践指导: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
5. 总结: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尊重他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制定一个尊重他人的行动计划,践行尊重他人。
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负责任的行为,提升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2. 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负责任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
3. 实践指导法: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负责任的行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
4. 实践指导: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负责任的行为。
5. 总结:强调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制定一个负责任的行为行动计划,践行负责任的行为。
第三章:诚信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2.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尊自信1. 自尊的重要性2. 自信的培养3. 自尊自信的表现第二单元:诚实守信1. 诚实守信的意义2. 诚实守信的实践3.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第三单元:团结互助1. 团结的力量2. 互助的意义3. 团结互助的实践第四单元: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的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尊重他人的实践第五单元:热爱祖国1. 祖国的重要性2. 热爱祖国的表现3. 热爱祖国的实践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增进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思考深度等。
3. 实践活动中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等。
4. 期末考试评价: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册思想品德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周。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2课时第三单元:2课时第四单元:2课时第五单元:2课时六、教学策略1.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道德规范。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道德素养。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籍3. 网络资源:关于道德典范的新闻、故事等4. 视频资源:有关道德教育的影片、短片等5. 实践活动资源: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单位提供的实践机会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生命,珍惜生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懂得尊重生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价值。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如何珍惜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
1.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生命和关爱他人的看法。
制定个人计划,记录每天生活中的点滴珍惜。
第二章:学会合作,共同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团队精神的培养,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
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场景。
小组讨论,分享合作中的心得和经验。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
3.2 教学内容责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讨论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制定个人目标,制定计划并跟踪进度。
分享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四章:理解和尊重多样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多样性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
培养学生包容心,增进与他人之间的理解。
4.2 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尊重和接纳他人的重要性。
如何增进理解和尊重多样性。
4.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多样性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多样性的意义。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和接纳他人的看法。
角色扮演,模拟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场景。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教学内容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良好习惯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5.3 教学活动讨论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制定个人习惯计划,跟踪执行情况。
分享培养良好习惯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鼓励。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2. 教学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针对每个层面的价值观,教师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践行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案例,如教育、医疗、环保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从中汲取经验。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践行意愿。
2. 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尊自信第1课:自尊的重要性第2课:如何培养自尊品质第二单元:自立自强第3课:自立的意义第4课:自强的力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单元测试:每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册内容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安排每学期共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8课时第1课:2课时第2课:2课时第3课:2课时第4课:2课时第二单元:8课时第5课:2课时第6课:2课时第7课:2课时第8课:2课时剩余课时:14课时用于讲解、讨论、实践等其他教学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程》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资料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案例、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程。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1.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举办主题班会: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道德素养。
3. 开展道德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等进行道德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九、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公开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国家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3.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4. 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观念5. 我国经济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三、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作用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和联系3. 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观念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观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经济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体验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观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经济制度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经济制度: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经济制度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观念。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基本经济制度时,适时提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环节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分享心得: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实例,增进彼此的了解。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集锦5篇)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集锦5篇)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5篇《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笑对学习压力一、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1、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定压力,我们要正确面对待学习压力。
⑴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我们要辨证的看待学习压力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发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②学习压力过大,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会导致过度紧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⑵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有自身方面的因素和外在方面的因素。
①自身因素:对自己期望过高,考试准备不充分,过于计较成绩与名次等。
②外在因素:父母期望过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
⑶面对学习压力,积极态度是调节自身状态,正视面临的负担和压力,将学习压力转换为学习动力。
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②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③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信心和勇气;④和知心朋友交流,寻求帮助。
2、考试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⑴适度考试焦虑能使考生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⑵过度考试焦虑会影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3、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⑴特定的应试情景,身体不适,自身知识储备不足;⑵缺乏自信,害怕失败,追求完美等。
4、过度考试焦虑是一种消极情绪,采用科学的调控方法,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过度焦虑。
⑴自信训练法;⑵认真学习,复习,制定合适的目标,平时勤奋学习;⑶进行深呼吸和积极的自我暗示;⑷寻求心理咨询。
第4课时教学设计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⑴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学习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⑵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
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学习效率;⑶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应做到:①强化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②讲究学习方法,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③正确对待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确立终身学习意识。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 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3.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第三章:法治中国1. 学习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3. 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 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 学习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3. 采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 运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中的一致性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2. 辅助资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网络资源:适度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4. 实践基地:利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课,共计45分钟/节。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自尊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自尊自信的思考。
2. 讲解自尊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析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
2.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表现。
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诚实守信的思考。
2. 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第三章:责任意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3.2 教学内容:责任意识的定义和表现。
责任意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思考。
2. 讲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具体表现和技巧。
团队合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思考。
2. 讲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团队合作的具体表现和技巧。
4. 讨论团队合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让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特点。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尊自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分享经验和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自尊自信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检查学生对培养自尊自信方法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自立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实现自立自强的目标。
2.2 教学内容自立自强的定义和特点。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实现自立自强的方法和步骤。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立自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现自立自强的目标,分享经验和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检查学生对实现自立自强目标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诚实守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原则。
3.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特点。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原则,分享经验和方法。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做自尊自信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与表现2.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3. 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出自尊自信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自尊自信的定义与表现。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的价值。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培养自尊自信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制定一个培养自尊自信的计划,为期一个月。
第二章:自立自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依赖心理。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做自立自强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定义与表现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3. 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立自强的意义及其培养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自立自强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出自立自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立自强的定义与表现。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4.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自立自强的过程。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培养自立自强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立自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制定一个培养自立自强的计划,为期一个月。
第三章: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第一章:自尊与自信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2. 教学内容自尊与自信的定义与表现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尊与自信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尊与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尊与自信的表现和培养方法。
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尊与自信的含义。
新课导入:讲解自尊与自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尊与自信的表现。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与自信,分享彼此的体会和心得。
5. 作业与评估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尊与自信的短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分析。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自尊与自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责任与担当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与担当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面对集体和个人的事情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
2. 教学内容责任与担当的定义与表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责任与担当的概念和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责任与担当的具体情境。
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责任与担当的含义。
新课导入:讲解责任与担当的定义和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责任与担当的具体情境。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分享彼此的体会和心得。
5. 作业与评估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责任与担当的短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分析。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诚信与信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与信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诚信与信任的定义与表现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诚信与信任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诚信与信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学为具有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时代1. 课程内容: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2. 教学重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第二单元:我们向往公平1. 课程内容:公平的含义与表现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公平的方法和途径2. 教学重点:公平的含义与表现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公平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评估学生对每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时代(4课时)第二单元:我们向往公平(4课时)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珍爱生命1. 课程内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预防危险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2. 教学重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预防危险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我们尊重他人1. 课程内容:尊重他人的含义与表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和途径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含义与表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和途径八、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我们承担责任1. 课程内容:责任的含义与表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承担责任的方法和途径2. 教学重点:责任的含义与表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承担责任的方法和途径九、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领悟思想品德的真谛。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作用。
自尊自信的培养方法。
自尊自信的实践应用。
1.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自尊自信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自尊自信品质。
4.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尊自信的短文。
制定一个自尊自信的行动计划。
第二章:自立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自立自强。
2.2 教学内容自立自强的定义和作用。
自立自强的培养方法。
自立自强的实践应用。
2.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自立自强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自立自强品质。
4. 小组讨论:如何实现自立自强。
2.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自立自强的短文。
制定一个自立自强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诚信守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守则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遵守诚信守则。
3.2 教学内容诚信守则的定义和作用。
诚信守则的培养方法。
诚信守则的实践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诚信守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诚信守则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守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如何遵守诚信守则。
3.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诚信守则的短文。
制定一个诚信守则的行动计划。
第四章:责任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4.2 教学内容责任意识的定义和作用。
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
责任意识的实践应用。
4.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思想品德教育核心要义;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品质;3. 培养学生拥有共同进步的意识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2. 培养学生的共同进步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品质;2.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共同进步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课堂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内容(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分别是指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3. 学习新课内容(3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黑板展示相关信息,向学生介绍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事件中的实践意义。
(3)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
(4)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 深化理解,合作学习(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从生活中选取一个实际案例,讲述该案例中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具体表现。
(2)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议。
(3)学生根据讨论和展示的结果,总结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归纳,反思提升(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习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个人对未来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努力方向。
六、课堂作业:根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写一篇作文,描述一个你见到过的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场景,并给出你的感想和启示。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教案5篇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握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资料,及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进共同理想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2、我们的理想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4、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二、同绘小康蓝图1、历史性的跨越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模块一:前人梦想展示资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的大同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讨论)这些都是前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归纳: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参考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参考教案-精品完整版第一章:自尊自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2.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自尊自信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
第二章:自立自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定义和表现。
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立自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自立自强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立自强。
第三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定义和表现。
2.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诚实守信。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诚实守信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诚实守信。
第四章:责任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内容】1. 责任意识的定义和表现。
2. 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责任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责任意识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意识。
第五章:团队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定义和表现。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九年级人民版思想品德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重要意义,了解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掌握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主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爱国爱家乡、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课程设计思路本教案围绕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2.1 导入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者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探究欲望。
2.2 知识讲解:对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包括主题、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等。
2.3 学习练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2.5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2.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主动发言、合作探究等方面。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课堂练习以及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九年级思品人民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思品人民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掌握九年级思品人民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积极投身实际工作和社会实践中。
二、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习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融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九年级思品人民版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本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步:教材学习(2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完成相关的思考题或讨论题。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由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七、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展示。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思辨能力较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执教人:施光荣班级:301班时间:2012、12、25下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切实感受目前我国人口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积极支持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解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讲授等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分析材料.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我国面临的人口国情,了解计划生育的必要性,知道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总体趋势。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提高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能力。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设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难点: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课时安排
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此框分2课时,本
节课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内容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一课时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教学过程
一、设置活动导入新课
活动一:分析人口数据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需要对全球和我国的人口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学们请打开课本50页看图并阅读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口数据纵向变化)。
应明确:
(1)两个纪念日;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要达到90亿。
其中,绝大部分新增人口来自欠发达国家。
学生思考;人口负重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有什么意义?
应明确:日益增多的人口已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就是提醒世界各国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那么,我国现在的人口状况如何呢?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页,找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提示:归纳一下共有几条,其中基本特点又是什么?)二、展示数据归纳特点
活动二:师生互动,展示一组组数据,并请同学们据材料认真归纳。
1、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13.7亿(含港、澳、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总人口相当于美、英、法、澳、意、加、日7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总人口。
归纳:人口基数大。
2、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5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十分拥挤的国土上;地球每绕太阳一周,我国就要新增加人口1200万(十年就是一个亿),这个数字相当于澳大利亚总人口。
归纳:新增人口多。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低于初中二年级教育程度,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的水平。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和科技人员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归纳:人口素质偏低。
4、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美国为10%左右,我国13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
归纳:农村人口多
5、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5亿,占总人口的13.26%,并以每年3.2%的速度在增长。
据推算,到2040年,世界上每4个老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归纳: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6、我国95%以上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其面积只占46%,对比西北部面积占56%,而人口只占5%。
归纳:人口分布不平衡。
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男女性别比为119.3(以女性100为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为105.2(以女性100为例。
有的省份这一比例更高。
据专家分析,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20~49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
归纳:男女性别比失衡。
师:同学们从以上材料中归纳整理出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共为7条,
其中前三条是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它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51页用一句话作概括)
三、你说我说展示交流
应明确: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它带来一系列问题:
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人称“三难”
教育经费短缺
社会保障压力大
自然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粮食供应不足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深入探讨寻求对策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探讨,我们已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形式的严峻,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同学们思考用一句话回答。
应明确: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学生阅读课本51页和52页内容,了解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规定,师生互动作总结:
实现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1、目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意义:三个“有利于”。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交流了解了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特点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清了形势的严峻,懂得了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之一,下节课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另一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六、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1、我国人口国情: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现状特点及影响
人口基数大
基本特点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影响我国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目的
3、计划生育要求基本国策
意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