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5篇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5篇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5篇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接下来是关于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1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二)能力目标: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

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范文第一节:案例简介1.1 案例名称:校园欺凌事件处理1.2 案例概况: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小明在校园里遭到同学的侮辱和体罚,严重影响了小明的身心健康。

学校接到举报后展开了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但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第二节:案例分析2.1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危害:校园欺凌是指学生在学校内进行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侮辱、伤害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学校教育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2 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和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

要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保障其身心健康;要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惩罚,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行为;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第三节: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危害和处理方法。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处理校园关系,避免参与或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4.1 知识点导入:通过播放相关校园欺凌事件视瓶、图片或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和危害。

4.2 教学重点: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危害和处理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

4.4 教学过程:(1)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以及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如何避免校园欺凌、如何帮助受害者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拟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过程,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和责任。

第五节:教学反思5.1 效果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观察学生的表现和接受程度,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校园欺凌事件,并提升其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18篇)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18篇)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18篇)篇1: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三、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四、教学手段和准备:学生:每人想象面临重大考试的时候的心理反应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你是如何调节的,平静下来的?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五:教学过程:(一)升学与考试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

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二)就业与择业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

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六、板书设计: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一)升学与考试3、考试焦虑的影响一、直面升学与择业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1、就业机会多。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1《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的含义使用信用卡的优点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尊自信第1课:自尊的重要性第2课:如何培养自尊品质第二单元:自立自强第3课:自立的意义第4课:自强的力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单元测试:每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册内容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安排每学期共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8课时第1课:2课时第2课:2课时第3课:2课时第4课:2课时第二单元:8课时第5课:2课时第6课:2课时第7课:2课时第8课:2课时剩余课时:14课时用于讲解、讨论、实践等其他教学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程》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资料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案例、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程。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1.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举办主题班会: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道德素养。

3. 开展道德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等进行道德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九、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优秀4篇篇一: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案篇一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知道对待生活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展和成功却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品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自立精神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关于学生个人,名人自强的故事,并作好小品的表演准备。

教学过程: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明白人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一、声情并茂,采用flash,达到视听的效果(本环节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自强的含义):师: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多媒体展示),现在的人也说自强,他们是怎么说自强的呢?(生思考,言语中尽是疑惑)师:或许你们看完下面这则flash,会有所启发。

(多媒体播放flash《男儿当自强》)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男儿当自强!师:古代和现代都在说“君子”、“男儿”当自强,可是,我们现在在场的除了男生之外,还有女生,那女生该不该自强呢?生:该!师: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男儿当自强”,而是“人生当自强”。

教学实践案例初三思品(3篇)

教学实践案例初三思品(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权利与义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我在初三思品教学中选取了《公民权利与义务》这一课题。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幅漫画,内容为一名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家长找到学校领导投诉,要求给予学生“道歉”。

2.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问题?3. 引入课题:公民权利与义务。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1)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

(2)义务:公民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如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等。

2. 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2)权利与义务相互制约: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案例一:某学生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被依法处罚。

(2)案例二:某公民因履行义务,获得荣誉称号。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观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漫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 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3.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第三章:法治中国1. 学习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3. 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 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 学习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3. 采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 运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中的一致性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2. 辅助资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网络资源:适度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4. 实践基地:利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课,共计45分钟/节。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自尊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自尊自信的思考。

2. 讲解自尊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析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

2.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表现。

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诚实守信的思考。

2. 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第三章:责任意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3.2 教学内容:责任意识的定义和表现。

责任意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思考。

2. 讲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讨论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并强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具体表现和技巧。

团队合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思考。

2. 讲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分析团队合作的具体表现和技巧。

4. 讨论团队合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让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特点。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尊自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分享经验和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自尊自信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检查学生对培养自尊自信方法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自立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实现自立自强的目标。

2.2 教学内容自立自强的定义和特点。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实现自立自强的方法和步骤。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立自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现自立自强的目标,分享经验和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检查学生对实现自立自强目标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诚实守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原则。

3.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特点。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原则,分享经验和方法。

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治国”主题教学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治国”主题教学案例
问题:你能说出以下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哪些社会公共事务?(文化稽查队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公安部门依法清理流动人口;等等)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案例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31日上午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9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9月14日 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
案例三: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执法必严)。
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方面内容?
4.探究: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师: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教学环节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讨论: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主要内容如下。
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那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呢?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做自尊自信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与表现2.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3. 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出自尊自信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自尊自信的定义与表现。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的价值。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培养自尊自信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制定一个培养自尊自信的计划,为期一个月。

第二章:自立自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依赖心理。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做自立自强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定义与表现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3. 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立自强的意义及其培养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自立自强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出自立自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立自强的定义与表现。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4.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自立自强的过程。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培养自立自强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立自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制定一个培养自立自强的计划,为期一个月。

第三章: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2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2
在竞争与合作中人们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公平。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公平,维护社 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合作不断延续,能促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发展,保证社会长治久安。 暴风雨之夜你能否安眠:
从前有一位农场主,在大西洋沿岸耕种一块土地。他总是不断的张贴雇用人手的 广告,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他的农场工作。因为大西洋沿岸的风暴总是总是摧毁沿 岸的建筑和庄稼。直到有一天,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人找到农场主应聘。 “你是一个好帮手吗?”农场主问他。“这么说吧,即使飓风来了,我都可以睡着。”应 征者得意的回答。虽然这听上去有点狂妄,农场主心里也有点怀疑,但是农场主还是 雇用了这个人,也难为他太需要人手了。新来的长工把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从 早忙到晚,农场主十分满意。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狂风大作。农场主跳下床,抓起一 盏提灯,急急忙忙地跑到隔壁长工睡觉的地方使劲地摇晃着睡梦中的长工,大叫到: “快起来!暴风雨就要来了!在它卷走一切之前了个身,梦呓一样的说:“不,先生我告诉过你,当暴风雨来得时候我能睡的 着。农场主被他的回答气坏了,真相当就把她解雇了。 他强压着火气,赶忙跑到外面,打算一个人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准备。不过令他吃 惊的是,他发现所有的干草堆都早已被盖上了焦油防水布,牛在棚里,鸡在笼中,所 有房间门窗紧闭,每件东西都被拴得结结实实,没有什么能被风吹走。农场主这时才 明白长工的话是什么意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肥东圣泉中学;刘广东
猴子也渴望公平: 美国埃默立大学的两位教授曾对一些卷尾猴进行了这样的实验:让它们把礼券
递给研究人员,并以此来换取食物。 实验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卷尾猴都很愿意配合实验,将礼券递给研究人员,然后得 到同样的奖赏——一片黄瓜。就是说,有 95%的卷尾猴很高兴地把礼券地给研究人员, 然后心满意足地接受并享用一片黄瓜。 但后来,研究人员开始给两组猴子不同的待遇:给其中一组的奖赏是葡萄,给另一组 的依然是一片黄瓜。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作用。

自尊自信的培养方法。

自尊自信的实践应用。

1.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自尊自信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自尊自信品质。

4.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1.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尊自信的短文。

制定一个自尊自信的行动计划。

第二章:自立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自立自强。

2.2 教学内容自立自强的定义和作用。

自立自强的培养方法。

自立自强的实践应用。

2.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自立自强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自立自强品质。

4. 小组讨论:如何实现自立自强。

2.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自立自强的短文。

制定一个自立自强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诚信守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守则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遵守诚信守则。

3.2 教学内容诚信守则的定义和作用。

诚信守则的培养方法。

诚信守则的实践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诚信守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诚信守则的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守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如何遵守诚信守则。

3.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诚信守则的短文。

制定一个诚信守则的行动计划。

第四章:责任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4.2 教学内容责任意识的定义和作用。

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

责任意识的实践应用。

4.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教案5篇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握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资料,及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进共同理想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2、我们的理想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4、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二、同绘小康蓝图1、历史性的跨越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模块一:前人梦想展示资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的大同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讨论)这些都是前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归纳: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2.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尊自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自信的含义。

2. 讲解:详细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尊自信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自尊自信的短文。

2. 设计一个自尊自信的行动计划。

第二章:自立自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定义和表现。

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立自强。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立自强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立自强的含义。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立自强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立自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自立自强的短文。

2. 设计一个自立自强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定义和表现。

2.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诚实守信。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诚实守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诚实守信的含义。

九年级政治教案教学设计最新5篇

九年级政治教案教学设计最新5篇

九年级政治教案教学设计最新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给您带来九年级政治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九年级政治教案1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监视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才能:进步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才能;培养学生运用监视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国家、集体、别人的利益的才能;培养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才能。

知识:知道青少年应该自觉守法、护法,学会监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因为中学生无权立法,也不处于执法的地位,所以落脚点应该是自觉守法。

为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懂得以下道理:(1)倘假设法律法规得不到公民的自觉遵守,法律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变得形同虚设;(2)公民不遵守法律法规,就会扰乱社会秩序,个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3)自己可以从别人的守法中获得利益,且自身的守法行为也有益于别人。

只有学生意识到了有法可依的意义和有法不依的危害才会在生活中做到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监视权,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一内容是本课课标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监视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达;在坚持依法治国的今天,公民增强监视意识,学会使用监视权,对保障法律有效施行和司法公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的根据:有关监视的知识,学生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作为中学生对监视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由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往往认为“权”大于“法”,所谓的监视不过是空中楼阁,甚至还会遭到打击、报复;增强监视意识,学会使用监视权的要求是一个比拟高的要求,很难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实现目的。

知识要点:(1)怎样做一个合格护法小使者?依法治国对中学生的要求?①、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含义,认识到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2. 培养学生积极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3. 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4. 教育学生学会在选择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关系,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在选择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喜悦和成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培养责任意识。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互相促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承担责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案例: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承担责任的经历和感悟。

4.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引导全体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求。

五、课后作业1. 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做到不言代价与回报。

2. 实践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负责任的习惯。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以“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责任的认识。

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

3. 举办责任故事分享会:邀请有责任感的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评价学生的责任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面对毕业班,我们倍感压力。

针对具体后期单项问题研究与教学,我也试图在系统和整体上进行深度剖析。

举例说明之。

我在进行关于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

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

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

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

(一片掌声)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

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

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

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

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

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铺垫。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灯不挑不明,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所以,某一次的尴尬,某一次的突如其来,某一次的偶发事件,它不是一件坏事,它迫使我们教者去反思,去思考,去体味。

汲取和总结经验和不足。

那些不足是我们的教学中的红灯提示,那些好的教学经验,是对教学最有效的帮助。

已经走上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研究的我,一次的尴尬,一点的感悟,真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感悟,才会有进步,愿我的一点点感悟能为新课改添上一点新绿,为新课改日臻完善献上微薄之力。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高璐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建构,以“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国情教育”为重点,以“实现理想选择人生”为落脚点。

为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适应有效教学的要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应结合思品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科特点:
一、树立“依标扣本,不唯教材”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提供一种凭据,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教学中决不能照本宣科,教材不是“唯一”。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使教材同学生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为此,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就显得很重要。

比如:在学《走科教兴国之路》一课时,结合“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这一热点时事,结合教材进行补充,这既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又体现了时事,符合中考的要求,突出了思品学科的特点。

所以,在以政治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平台。

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因此必须夯实基础,提高技巧。

每上一节课,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两备”——备教材,备学生;抓好“三基”的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这种理念做支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营造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

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认真贯彻“三为主”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强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时政,点击教材。

新课程强调:思品课必须回归生活,思品课的生命力源于社会,所以,必须联系实际,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将教材激活,并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转变成为鲜活的永不枯竭的能力。

俗话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及时联系身边发生的事例,结合教材,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切入点,教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九年级政治教学的一个重点。

比如:第一课《在社
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可以结合的时事就是“抗洪救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结合的时事就是“台湾问题”、“两岸三通直航”等;灿烂的中华文化所结合的时事就是“2010年世博会”等等。

通过联系时政,点击教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是学生感到学习政治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