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奉献班会主题的教案

奉献班会主题的教案

奉献班会主题的教案
《奉献》班会主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奉献的定义和意义
2.培养学生奉献的品质和精神
3.激发学生奉献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
1.奉献的含义
2.奉献的种类和方式
3.奉献的好处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观看一段视频或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思考奉献的意义,引出本次班会主题。

2.讲解
通过对奉献的定义和意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奉献的含义,包括物质奉献、精神奉献等。

同时介绍奉献的种类和方式,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3.案例分析
以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故事为例,让学生了解奉献的好处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奉献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

4.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的精神,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选取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讨论过程,互相交流学习。

6.总结
通过学生小组的展示和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奉献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四、课后延伸
1.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奉献的文章,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或计划。

2.活动安排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进行志愿活动,实践奉献的精神。

五、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奉献主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奉献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激发了学生奉献的愿望和行动。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精神。

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

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德。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1. 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其内在的奉献动力。

2.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和感悟。

2. 案例分享:a. 教师呈现关于奉献的感人案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

b. 学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品质。

3. 小组讨论: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如帮助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b.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4. 行动计划:a.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提出行动计划。

b.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践行奉献精神,并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6. 课后作业:b.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培养自觉践行奉献精神的习惯。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其对奉献行动的实践和体会。

3.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考察其奉献精神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感人案例素材:关于奉献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相关资料。

2. 课堂讨论工具:白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感悟文章、课堂表现记录等。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其在行动计划中的实际表现。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奉献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态度,促进班级团结。

二、活动准备1. PPT幻灯片:包括奉献的定义、种类、意义等内容;2. 视频:如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活动视频等;3. 活动道具:奉献的象征物品、做手工的材料等。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引入:老师通过展示PPT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奉献的定义和种类,引发他们对奉献的思考和兴趣。

2. 活动互动:a)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什么是奉献,他们对奉献有哪些了解或体验,以及他们对奉献的看法和感受。

b)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意见交流和补充。

3. 活动展示:a) 观看视频:播放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活动视频,让学生感受他人的奉献精神。

b) 展示道具:老师展示奉献的象征物品,如鲜花、捐款箱等,并解释象征物品背后的寓意和意义。

4. 活动讨论:a) 在学生对奉献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机会奉献,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奉献他人,如帮助他人的学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

5. 活动总结:老师通过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要时刻关注他人的需求,乐于奉献。

四、活动延伸在班级中可组织一些奉献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组织公益募捐活动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五、活动评估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的方式,对学生对奉献主题的理解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根据活动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做出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活动心得通过这次奉献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对奉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乐于奉献的态度。

希望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奉献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奉献的含义:解释奉献的概念,强调奉献无私、付出的特点。

2. 奉献的价值:阐述奉献对于个人成长、集体利益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 奉献的精神:介绍奉献精神在我国的历史传承和现实表现,如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等。

4. 奉献的行动: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如关爱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等。

5. 奉献的故事:分享一些奉献精神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奉献的短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意义。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奉献的含义、价值和在行动中的体现,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每组分享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故事,让大家感受奉献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奉献的含义、价值和在行动中的体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奉献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奉献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经验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的奉献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分组讨论时提出的行动计划,评价学生的实践意愿。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4.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后是否积极参与奉献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奉献的短片或故事视频。

2. 搜集一些奉献精神的典型事迹。

3. 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或白板,方便学生记录行动计划。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一种无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来加以引导。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奉献主题班会的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奉献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体验奉献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了解奉献的内涵和意义。

3.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关注社会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活动准备1. PPT:包含奉献的相关图片和引导问题。

2. 视频素材:选择一些有关奉献的视频片段。

3. 实践案例:准备一些关于奉献精神的实践案例。

4. 材料准备:纸张、笔、分组标签等。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a. 播放一个有关奉献精神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b. 提出问题:“什么是奉献?奉献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2. 知识讲解a. 通过PPT介绍奉献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奉献的种类和形式。

b. 讲解奉献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奉献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性。

3. 实践案例分享a. 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或参与过的奉献活动案例。

b. 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对于这些实践案例的感受和启发。

4. 小组讨论a. 在讨论中,指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出怎样的奉献,并列举具体的行动计划。

b. 引导学生思考奉献行为对于他们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意义。

5. 回顾总结a. 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行动计划。

b. 强调奉献是一种快乐和充实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活动延伸1. 班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奉献活动,如志愿者义工、环境保护行动等。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家务,关心和帮助家人等。

3. 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奉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或设计一份海报。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的质量,了解他们对于奉献的理解和认识。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第一部分:引入(200字)主题班会内容:奉献班会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并激发他们对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和贡献愿望。

班会引导语(可在黑板或PPT中展示):大家好!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是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与热爱。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奉献者,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奉献精神的意识和行动。

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将一起探讨奉献的意义和重要性,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并积极践行奉献精神。

第二部分:探讨奉献的意义与重要性(400字)1. 奉献的定义奉献是指将个人的能力、时间、财富等无私地给予他人、社会或事业。

它代表着对他人的关怀、爱心和责任感。

2. 奉献的重要性奉献精神的培养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层面:奉献能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同志情,并增强个人的归属感、幸福感。

社会层面: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公平。

国家层面:奉献体现了国家公民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对国家的进步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3. 奉献的途径奉献不一定需要巨大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奉献。

家庭:可以通过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关心亲人健康等方式来奉献家庭。

学校:可以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奉献学校。

社会:可以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捐款帮助有需要的人等方式来奉献社会。

第三部分:奉献的案例分享(500字)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经历的事例或者社会上的奉献活动进行分享。

1. 学生经历:从学生中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分享他们对家庭、学校或社会的奉献经历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感受。

例子:某位同学每天放学后帮助年迈的邻居买菜;另一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为弱势群体提供义务辅导等。

2. 社会奉献活动:通过讲述社会上的一些奉献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满足感。

例子:某基金会定期组织义工活动,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某医院的医生经常义务为贫困地区的患者提供免费诊疗等。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到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奉献的定义与意义2. 奉献在不同领域的体现3. 培养奉献精神的途径4. 奉献故事分享5. 班级奉献活动策划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奉献事例,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奉献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奉献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在不同领域中展现奉献精神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如何践行奉献。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策划一次班级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代表分享活动策划结果,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 班级活动策划的创意与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奉献事例素材。

2. 活动策划模板。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奉献事例,整理活动策划模板。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课后跟进:检查班级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践行奉献的积极性。

八、教学关键:1. 让学生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九、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

2. 教学素材准备。

十、教学反思:课后对学生参与班会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后参与志愿者活动或组织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引导学生将奉献精神与个人成长目标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班会是学生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班会的组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

本次主题班会以“奉献”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二、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 理解奉献的含义,明确奉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激发学生对奉献事业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4.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激发学生思考(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例如:“你对奉献一词有何理解?你身边有哪些人在进行奉献?你认为奉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学习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并讨论一个奉献的案例,如一位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连续工作15个小时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以及奉献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与奉献有关的话题,如“如何在班级中发挥奉献精神?”“怎样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等。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介绍讨论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5. 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可以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奉献的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义工协会的成员,为社区里的老人提供服务,体验如何通过自己的奉献行动改变他人的生活。

6. 整合总结(15分钟)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同时,提醒学生将奉献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他人着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扩展1. 预习拓展: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读后感,进一步拓展奉献主题的理解。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或校内的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奉献的喜悦与成就。

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背景近年来,社会对于奉献精神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而奉献他人的行为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奉献他人、成就自己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了解奉献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2.认识奉献他人可以带来的积极影响,启发学生主动奉献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参与奉献活动,提升班集体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安排第一部分:开场导入1.播放相关奉献精神的视频,唤起学生的共鸣;2.班主任围绕奉献他人成就自己的主题做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部分:主题教育1.分组讨论,学生围绕自身的奉献经历或感悟展开分享;2.组织学生观看奉献精神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行动力;3.班级设计奉献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第三部分:总结反思1.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分享今后如何将奉献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中;2.班主任进行总结发言,强调奉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四、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来评估本次主题班会的效果,鼓励优秀表现的同学,促进共同进步。

五、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定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践行奉献精神;2.开展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绘画、摄影比赛,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相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奉献他人、成就自己的意识,培养学生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灵基础。

愿学生在奉献他人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快乐,实现自我价值。

特殊应用场合一: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增加条款:•增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广和宣传: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奉献精神的体现;•增加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和计划: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参与。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解决方法: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奉献主题班会I. 引言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精神,它体现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与贡献。

本次班会将深入探讨奉献的重要性,通过激发同学的思考,激励他们积极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II. 课堂活动1. 个人分享让同学们用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分享一次自己为他人奉献的经历。

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讲述他们的经历,并引导他们从中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和意义。

2. 奉献故事选择一到两个关于奉献的真实故事进行讲述,让同学们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力量。

故事可以包括志愿者活动、献血救人、救灾救援等方面的案例,以引发同学们的共鸣和思考。

3. 奉献素质讨论全班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出奉献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包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团队合作、关心社会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等等。

鼓励同学们从自身出发,思考并提出关于奉献素质的补充和改进。

4. 创意展示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根据自己对奉献的理解,设计并展示一种创意形式,如图片、海报、诗歌、动画等,表达对奉献的认知和感悟。

同学们可以共同合作,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5. 资源共享鼓励同学们分享关于奉献的知识和经验。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份小册子或电子版的资源,包括相关书籍、电影、纪录片、网站链接等,以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奉献的意义和途径。

III.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班会的互动和讨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奉献的含义和方式。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奉献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关心他人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奉献不仅可以改变他人的生活,也会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和有意义的人。

IV. 附录本教案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教师在引导同学们思考奉献的内容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的观点和见解,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语: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本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公民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教案内容:一、出发点与目标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目标: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引入1. 环境准备:在班级中摆放一些与奉献相关的图片或文字,如志愿者的照片、社区服务的宣传册等。

2. 引导问题:- 你们觉得什么是奉献精神?- 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在做出奉献?三、认知提升1. 概念解释:通过投影或黑板书写,向学生解释奉献的概念,包括奉献的内涵和外延。

2. 奉献英雄故事欣赏:播放一些奉献英雄的故事片段,如雷锋、邓稼先等。

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奉献精神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四、情感体验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需求,展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研究和想出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奉献主题,总结出对社会作出奉献的方法。

五、行动计划1. 学生行动: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个人奉献计划,并将其写在行动计划上。

可以包括个人行为或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2. 班级行动: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如何进行奉献,组织一次班级活动或社区服务。

六、反思与总结1. 小组反思: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并分享他们完成行动计划的心得和体会。

2. 班级总结:全班共同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体会。

七、延伸与拓展1. 展示与分享:邀请学生在课堂展示他们完成的个人奉献行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激励其他学生参与到奉献活动中来。

2. 社区联系:联系附近的社区组织,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实地的社区服务活动。

结语:通过本次奉献主题班会,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出贡献的力量,并从小事做起,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语: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人们为他人和社会利益而努力付出的精神行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场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教案,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奉献的重要性,并提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我们的目标是:1. 让学生们了解奉献的概念和重要性;2. 激发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和社会的能力;3. 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人物的奉献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奉献的定义和意义。

2. 了解奉献(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奉献的理解;- 小组代表总结并向全班汇报。

3. 奉献案例分享(15分钟)- 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关于奉献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家庭奉献等;-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奉献经历。

4. 奉献心得交流(10分钟)- 随机挑选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奉献过程中的体会和成长;- 班级展示奉献心得手抄报,并对每一份手抄报进行点评。

5. 实践奉献(15分钟)- 组织学生们分小组,让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奉献计划;-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计划,并讨论如何落实到行动中。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学生代表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并分享自己对奉献的新认识;- 老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和反思,强调奉献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们思考和参与,增加互动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奉献案例,引导学生们体验和思考奉献的意义;3. 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制定奉献计划和行动,培养学生们付诸实践的能力;4. 反思与总结:通过学生代表的回顾和老师的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案例分享:通过学生分享案例,评价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讨论参与: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3. 个人心得:评价学生撰写的奉献心得手抄报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言】班会是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和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次班会主题为“奉献”,旨在培养学生们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奉献精神。

通过本次班会教案的设计,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从小事做起、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活动一:奉献与快乐】目标: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奉献与快乐的关系。

时间:10分钟步骤:1. 给学生们讲解奉献的定义:“奉献是指无私地付出和贡献,不计较回报。

”2. 引导学生们讨论奉献的例子,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弱势群体等。

3. 提问学生们:“你们认为奉献可以带来快乐吗?为什么?”4. 鼓励学生们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活动二:我们的奉献行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出改善学校或社区的奉献行动计划。

时间:15分钟1.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改善项目,如组织义务清洁服务、筹款购买图书等。

2. 引导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奉献计划,包括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3. 鼓励学生们分享和交流各组的奉献计划,并对其进行讨论和改进。

【活动三:名人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名人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奉献意识。

时间:15分钟步骤:1. 挑选几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名人如李白、孙中山等,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贡献。

2. 提问学生们:“你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值得学习的奉献行为?”3.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奉献行为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活动四:奉献小卡片】目标:制作奉献小卡片,激励学生们自觉奉献。

时间:10分钟1. 发放彩色纸和装饰材料给学生们。

2. 引导学生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能够做到的奉献行为,并用装饰材料进行装饰。

3. 鼓励学生们将卡片送给自己要奉献的对象,如父母、老师或社区的其他人。

【总结】本次班会主题为“奉献”,通过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对奉献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他们对奉献与快乐的关系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到奉献社会的行动中,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内容:主题:奉献之美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奉献的意义,树立奉献精神,并以实际行动奉献他人。

教学方法:讲述、小组讨论、游戏、互动问答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2. 班级信息卡片(让每位学生填写自己对奉献的理解)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问候学生,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热烈氛围。

(5分钟)二、导入1. 展示“奉献”两个字的意义和表情,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奉献的理解。

(5分钟)2. 通过展示一些奉献的图片和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奉献的重要性。

(10分钟)三、知识讲解1.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们将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填写在班级信息卡片上,然后交换卡片进行小组讨论。

(15分钟)2.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展示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结论和观点。

(10分钟)3. 教师进行简要的知识讲解,包括奉献的定义、奉献的种类、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等。

(10分钟)四、情感培养1. 执行游戏环节:学生们分成小组参加游戏,在限定时间内用他们身上的物品或手中的道具进行奉献,看哪个小组奉献的物品比较有创意和实用。

(15分钟)2. 学生们观察游戏中的奉献行为,讨论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和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影响。

(10分钟)五、实践应用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奉献的项目,例如清洁校园、帮助贫困学生等,自行策划并实施。

(15分钟)2. 学生们在一周后进行项目汇报和反思,分享奉献的体验和心得。

(10分钟)六、总结1. 教师进行班会总结,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奉献他人。

(5分钟)2. 学生们填写“奉献承诺书”,表达自己在奉献方面的决心和行动计划。

(5分钟)七、结束1. 教师感谢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奉献精神。

(5分钟)2. 散会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们对奉献的理解得到了拓展,并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奉献的力量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4. 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开始(5分钟)- 主持人简单介绍班会主题和活动目标。

- 引入话题:什么是奉献?2. 奉献的意义(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奉献行为和事迹,鼓励学生从他人的奉献中感悟到责任与价值。

3. 团队建设游戏(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

- 设计一项团队建设游戏,如传递球、拼图等。

-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与奉献的关系,并进行讨论。

4. 学生分享奉献经历(15分钟)- 在班级内部创建一个奉献经历交流的平台。

-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参与过的奉献活动,并向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

-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学生的奉献事迹供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5. 观看奉献主题影片(10分钟)- 播放一部关于奉献主题的短片或纪录片。

- 学生观看后进行简短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

6. 氛围营造(10分钟)- 老师准备一些奉献相关的图片、海报或名言,贴在教室的墙上。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和名言背后的含义,并进行交流。

7. 设计奉献计划(15分钟)-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个奉献计划。

- 学生需要明确奉献的对象、方式、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提出创意和创新,可以是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捐助贫困学生等方面。

8. 分组展示奉献计划(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奉献计划。

-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提出建议,共同完善和改进计划。

9.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老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活动过程,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奉献精神。

- 学生表达对本次班会的反思和感悟。

- 发放本次班会的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四、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奉献的乐趣与意义。

二、教学内容1.奉献的含义和种类的介绍;2.奉献的重要性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个人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奉献精神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奉献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展示:2.介绍奉献的含义和种类: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奉献的概念,如包括物质奉献(捐赠物品、衣物等)、时间奉献(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等)以及精神奉献(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等。

讨论:3.引导学生讨论奉献的重要性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a.为什么奉献是重要的?b.奉献的意义对个人有什么好处?c.奉献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互动活动:4.根据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内容,设计一些互动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奉献的乐趣和意义。

a.小组合作游戏: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奉献计划,包括物质、时间或精神奉献。

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奉献的过程和感受。

b.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让他们亲眼见到奉献者的努力和受益者的感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

总结与反思:5.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进行个人反思:a.对奉献有了哪些新的认识?b.自己可以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今后如何将奉献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四、教学实施1.课堂上展示引导学生思考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提供字幕或解说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奉献的内涵;2.教师配备相关数据和事例,以提供给学生参考,更加深入地了解奉献的重要性和影响;3.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良好的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设计活动时,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实际可行性,以确保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奉献的乐趣,并且没有任何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发生。

五、教学评价1.运用观察记录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2.运用问卷调查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奉献的理解和态度的变化;3.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奉献主题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与意义在校园中进行一次奉献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义务与责任,并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生将学会奉献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方式和途径。

二、活动内容1. 观看短片《奉献的力量》在班会开始前,播放一段有关奉献精神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兴趣。

2. 分享社会公益活动经验选择几位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曾经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经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其他学生参与类似的活动。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邀请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发言邀请一位或几位来自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到校参加班会,让他们向学生介绍该组织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以及如何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加入并积极参与其中。

5. 分发奉献行动计划册根据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编制一份奉献行动计划册,向每位学生发放一本。

计划册中包括介绍各种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式、时间和地点,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活动并报名参加。

三、活动实施方法1. 班会时间:一般为班级上午或下午自习时间。

2. 活动地点:学校班级教室或多功能室。

3. 观看短片:为确保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观看,建议提前测试播放设备,确保正常运行,以避免出现播放故障。

4. 分享社会公益活动经验:提前通知有经验的学生准备并安排讲台时间。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经验。

建议学生准备简洁、有趣的PPT,以增强讲述的效果。

5. 分组讨论: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分组数量确定每个小组的人数。

可以根据年级、班级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组。

6. 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发言:确保提前与代表沟通,确认其发言时间和相关要点。

为避免时间冲突,最好在班会开始前到达,并与负责班会的老师协商好时间和顺序。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概述主题:奉献班会形式:主题班会适用对象:中学生主题班会时间:60分钟二、主题班会内容1. 班会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你认为奉献是什么?为什么奉献是重要的?- 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奉献主题的思考。

2. 定义奉献(10分钟)- 向学生解释奉献的概念:奉献是为了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主动付出的行为。

- 引导学生讨论奉献的好处,如培养责任意识、提升人格魅力、促进友谊等。

3. 分享奉献的故事(15分钟)- 向学生讲述一些真实的奉献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奉献故事,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男主角阿九为女主角小沈阳写日记、雷锋的奉献精神等。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奉献的意义、方式和途径展开讨论。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5. 角色扮演(10分钟)- 安排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奉献的场景。

- 可以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

6. 总结奉献的重要性(10分钟)- 提醒学生们,奉献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够给自己带来成长和快乐。

- 引导学生总结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7. 结束班会(5分钟)-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以积极的方式奉献爱心和力量。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奉献,提出行动计划。

三、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以及对奉献的理解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能否准确地理解和诠释奉献的概念,以及是否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出奉献的行为和精神。

四、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奉献实践,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奉献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对奉献的认识和理解。

3. 可以邀请社区的志愿者或慈善组织的代表来班会上分享他们的奉献故事和经验,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奉献热情。

奉献成就他人教案

奉献成就他人教案

奉献成就他人教案教案标题:奉献成就他人教学目标:1. 了解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奉献的定义和内涵;2. 奉献的不同形式和方式;3. 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4. 奉献的案例和故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或目睹过的奉献行为,让学生感受奉献的力量。

知识讲解:1. 讲解奉献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奉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2. 分析奉献的不同形式和方式,如物质捐赠、时间奉献、知识分享等;3. 探讨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如提升个人幸福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等。

案例分析:1. 分享一些奉献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力量和影响;2.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了解的奉献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奉献的精神和价值。

活动设计: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项奉献计划,可以是针对学校、社区或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确定奉献计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奉献计划,并邀请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4. 小组实施奉献计划,并记录下实施过程和成果。

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实施奉献计划的经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奉献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3. 总结奉献的重要性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

拓展延伸:1. 邀请社区或慈善机构的代表来校园分享奉献经验和案例;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奉献活动,如义务劳动、慰问老人、帮助弱势群体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2. 学生完成奉献计划的实施报告,包括目标、过程和成果的描述;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的积极程度。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相关素材;2. 小组活动设计表格;3. 社区或慈善机构的联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献他人,成就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并且寻找到奉献精神的真谛。

2、帮助学生发现在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适合初中生的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为班级学校奉献,有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共同发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教学重点:
1、奉献精神的真正理解
2、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3、良好行为习惯自觉养成,迎接“世博”争当文明小东道主
三、活动形式:
以主题班会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以小故事,诗歌朗诵,大家交流心得等节目共同组成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奉献精神
主持人A:3月5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每年我们却用它来纪念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雷锋。

今天,我们同样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也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七四班“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B:我们一直在说奉献精神,那么真正的奉献精神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来进行领悟吧:
节目一:(奉献精神的小故事)
(1)阿基米德献身科学: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他曾经对国王说:“假如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移动地球!”阿基米德不仅发现了杠杆原理,而且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明了抽水机、投石机和聚光点火的方法,还发现了力学中重要的“浮力原理”。

阿基米德把一生献给了科学。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偷袭叙拉古成功。

一队士兵闯进阿基米德的家,他正在后院画几何图形,阿基米德斥责敌人:“别踩了我的画图。

我得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

”无知而残暴的士兵用长矛刺穿了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的胸膛。

(2)为国家奉献,捐献战斗机的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生前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事业、蜚声海内外的名人。

在旧社会她曾多次义演,赈灾济民,为家乡修筑堤坝。

解放后的抗美援朝之初,她亲自率团义演150多场,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极大地鼓舞了中朝人民的斗志。

她的座右铭是“戏地天大”,这是父亲给她的教诲,她终生铭记。

她常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无所求,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唱好戏,让观众满意,这就是我的幸福。

”她认为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维护艺术的纯洁,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古名。

主持人A:听完这些小故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奉献精神呢?(请同学们发言)
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着无数的平凡的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做出奉献。

例如,警察叔叔,据统计,春节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市九成的民警,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你
还能说出哪些职业一直默默奉献?
主持人A:雷锋常说:“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

”他的确这样做到了,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