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的控诉(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感应性的一种形式以及向性运动的意义。
2、了解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植物的生长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与讨论,了解植物的感应性具有普遍性。
2、通过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3、通过读图、讨论、分析和概括等活动,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实验设计、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和讨论,感知生命是一个能够及时做出反应的自我调控系统,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2、通过列举植物感应性的实例,体会到植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2重点难点重点:植物感应性现象的普遍性,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感应性的一种方式。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能对植物的向性运动现象进行分析。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植物能否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趋利避害,并最终适应变化的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引入课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评述:引入简单直接,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为本课定下了基调。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植物能否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趋利避害,并最终适应变化的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引入课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评述:引入简单直接,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为本课定下了基调。
)二、新课教学1.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取校园里的一盆草本茎植物,设计如图甲,如何让其自然生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甲乙(评述:利用学生的“经验起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动物植物和我们》第三单元第2课教案
6.四人小组拿出植物,仔细观察,发现植物的生命现象。
四人小组派代表把观察结果与全班小朋友分享。
(二)模拟代言
1、师:是啊,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还会说话呢,你听到过吗?(学生说说听到过的大自然的语言)
2.看听小游戏:
A.听声音(flash“动物的声音”)
猜猜是谁(动物)在说话。
B.看图片(flash“植物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猜猜植物在说什么。
3.师:多么奇妙的动植物世界啊,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不仅有生命,还会说话呢!
运用直观发现法,了解动植物的生命现象,同时促使学生自然萌发出。怜爱动物植物之情
介绍过程约20--30分钟,让已经做过准备的小朋友畅所欲言。人人参与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其他的小朋友听有所得,使整个课堂生机盎然。
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说给同学听,可以充分展现个体感受,同时,教师及时归纳小结,便于学生整体、多元感知。
三、课后延伸
小报我来编
1.师:小朋友,大自然中美丽可爱的动植物真多啊,说也说不完!就让我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动植物编成一张简单的小报吧,展示给全班的小朋友看,好吗?
4.师:刚才,小朋友介绍了那么多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每一样都是那么可爱,他们都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我们的保护.
(齐读“聪明谷”)
(二)小交流:多种途径找资料
1.师:刚才,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的许多知识,这些资料,你们都是从哪里得到的啊?
2.四人小组交流,师引导,生畅所欲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课时教学设计感应性。
如图,不同植物的行为分别是对环境中哪种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向日葵向太阳是对环境中光刺激作出的反应,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是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捕住猎物的捕蝇草是对机械触动作出的反应。
】视频:跳舞草根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整体移动。
但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图是豆芽的向性运动。
1.向光性【幼苗向着小孔的方向生长】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思考与讨论1.在如图的实验中,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思考了解什么是植物的向性运动思考与讨论引发思考介绍植物的向性运动引导思考讨论生长(称为负向地性),所以以上实验中,横放的蚕豆的芽向上弯曲,根向下弯曲,分别继续生长。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感应性的现象。
例如,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如果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长在河堤边的植物与长在一般土地里的植物相比,根的生长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
探究: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2.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___植物的根总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初二学生授课类型:新授课(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通过前一章“天气与气候”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影响。
本章内容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的反应的等有关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植物应对环境各种刺激因素所作出的生命活动调节,即植物的感应性,包括植物的感应运动和向性运动。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此外,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实验类的探究活动,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呈现,可以让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法、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
二、学生情况分析该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
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为此,教师就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将知识点联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在做好概念转变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能够区分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
3.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以及对外界其他刺激的反应。
能力目标:1. 尝试判断和解释生活中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 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三单元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三单元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了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和环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对大自然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植物的分类、特点不够熟悉,对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深化对动植物的认识,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关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关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动植物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户外观察、调查的相关材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引导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讨论如何保护动植物和环境。
动物植物的科学写作教案
动物植物的科学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 掌握科学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科学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 科学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3. 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4. 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
1. 科学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科学写作是指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将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的一种写作形式。
科学写作具有客观、准确、清晰、简练的特点,注重数据和事实的支撑,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的夸张。
2. 科学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科学写作通常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在材料与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在结果部分要客观呈现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在讨论部分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科学观点和见解;在结论部分要总结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3. 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学写作要求作者具备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假设,善于进行实验和验证,善于总结和归纳。
要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的夸张。
4. 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科学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作者具备良好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避免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要注重文风的简练和清晰,避免冗长和啰嗦;要注重逻辑的严谨和条理,避免前后矛盾和思维跳跃。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科学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介绍科学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4《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4《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4《动物植物人》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的介绍,另一部分是关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同时,要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
2.难点: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视频或图片3.实物模型或标本4.分组合作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动物、植物和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动物、植物和人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实物模型或标本,进行生物特征的操练,加深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利用PPT进行生物特征的巩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5.拓展(10分钟)利用PPT展示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物的特征和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第一章:了解生物的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第二章:探索动物的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方法。
不同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理解。
第三章:探索植物的世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植物的分类方法。
不同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植物的理解。
第四章: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培养学生对人体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2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4.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举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体的理解。
第五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3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六章:观察身边的动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母鸡 设计学习活动 母鸡的控诉单
母鸡设计学习活动母鸡的控诉单《母鸡》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欺侮、一撮儿毛”等难读的词和多音字在课文中的读音;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颤颤巍巍、如泣如诉、警戒”等词语。
2、能够通过预习找到表达作者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相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3、联系上下文了解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的看法以及形成的原因,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的含义。
4、通过阅读,发挥想像,明白母鸡叫声所表达的含义,体味母鸡对小雏鸡那份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的看法以及形成的原因,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名言:“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读读名言,说说这是谁写的。
2、老舍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母鸡》,感受这位语言大师的魅力吧。
3、出示课题:24、母鸡,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课文。
要求:用“”划出老舍直接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
2、交流并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
理解“一向、不敢”,体会情感。
3、老舍真不愧是语言大师,看似平淡的词,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母鸡的恨之切与爱之深的强烈情感。
让我们带着情感再来朗读一下句子。
三、品评叫声,体会喜恶。
(一)研读1——3小节,深入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1、让我们根据老舍对母鸡的情感变化,给课文分成两段。
2、老舍一向讨厌母鸡,是因为(女生读1-3节)思考:老舍讨厌母鸡的什么?3、交流:叫声行为4、最最让老舍讨厌的是母鸡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细细品味老舍笔下的母鸡的叫声。
(1)自由轻声读读1、3小节,要求:a.圈出形容母鸡叫声的词。
b.感情朗读使你顿生厌恶之感的句子。
(2)师生串读第1、3节。
(3)读句品词,随机板书:无病呻吟、拼命炫耀5、母鸡的叫声的确让人讨厌,加上它还有的坏毛病。
动植物的控诉课件
破坏自然环境、伤害动植物的后果调查
谁少了 蛇
谁多了 田鼠
它们是什么关系? 蛇是田鼠的天敌
造成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它们的减少、消失或增多对我们自身会造成怎样 的危害?
蝗虫泛滥成灾
漫天飞舞的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蝗虫泛滥成灾
漫天飞舞的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田鼠来了
看着依旧整齐的道路,早已被田鼠破坏殆尽
动植物的控诉
潘先军
平息九义校
导学提示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及导学卡 后面的相关资料,采取小组合作的方 式完成探究内容。
学习展示
1、动物朋友们是在控诉谁呢?
是在控诉人类。
2、你觉得动物朋友的控诉有依据吗?请用事实 替动物朋友说说话。 有依据。 (1)、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大量的废气、 废水、废物,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人类在滥捕滥杀动物; (3)、人类在乱砍乱伐森林......
未来的地球再现往日繁荣
清凉甘甜的泉水叮咚叮咚地从绿色的山中跑出来,跳进绿荫掩映的池塘
谢谢大家!
未来的地球将再现往日繁荣
各色的花儿像彩色的云朵依偎在绿叶的怀抱里
未来的地球将再现往日繁荣
快乐的小鸟唱着春天的歌,依偎在枝头,恣意的休憩未来的地球将再现往日繁荣庞大的水牛与小巧的鸟儿和平共处
未来的地球将再现往日繁荣
调皮的狐狸在雪地里自由奔跑
未来的地球再现往日繁荣
文静的小鹿悄悄地穿过绿色飞森林
田鼠来了
成千上万的老鼠,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万亩森林正遭受着松毛虫的袭击
2007年,云 南红河弥勒县, 一夜之间,数万 亩松树被松毛虫 吞噬得光秃秃的。 昔日绿树成荫的 松树一片枯黄, 松枝条爬满了正 在吞噬树叶的松 毛虫。
动物的控诉
动物的控诉
动物的控诉
汕头市金砂小学四年3班李柏帆
今天下午,动物们在森林的空地上举办了一场控诉大会。
第一个发言的是大雁。
大雁高声地说:“人类是多么无情。
我有一个孙子就是被人们捉去了,把它拿去煲汤,然后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了还把骨头拿给狗咬。
”大雁说完,就流下了眼泪。
第二个发言的是青蛙。
青蛙大声喊到:“人类是多么无情,多么残忍。
我们的原名叫田鸡,是益虫。
我们在捉害虫的时候,人们就把我们捉住,有的拿去卖,有的拿去煲汤喝。
可人类却没有想到,只要我们一死,庄稼、蔬菜也就完了。
人们只好使用农药。
农药的毒很大,只要人们吸进鼻孔,吸久了就会生病,人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害了我们动物,也害了他们人类自己啊……”
狮子也忍不住了,气愤地说:“人们把我捉住时,我就知道人们要我上台表演。
要是没有表演,他们就用绳子打我,打到我上台表演为止。
人们总是叫我们做这做那,不做……”
动物们异口同声地说:“人类欠我们太多了,让我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美好的家园。
人类让我们家破人亡,上天一定会报复你们的。
你们无情、残忍,总有一天会……”。
《有趣的动物植物》教案
《有趣的动物植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对它们的特点和习性有所了解。
2. 培养学生对动物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 植物的特点和分类3. 常见动物植物的认识4. 动物植物的生活习性5. 保护动物植物,关爱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动物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动物植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动物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动物植物的行动。
【章节一:动物的特点和分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对常见的动物有所认识。
2. 教学内容:动物的特点,动物的分类。
3.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4.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5.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章节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对常见的植物有所认识。
2. 教学内容:植物的特点,植物的分类。
3.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4.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
5.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章节三:常见动物植物的认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有所认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内容:常见动物植物的介绍。
3.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
4.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动物植物的生活习性。
幼儿园自然探索者:动植物知识科普教案
幼儿园自然探索者:动植物知识科普教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幼儿对动植物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自然探索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本文将以幼儿园自然探索者为主题,设计一份动植物知识科普教案,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植物知识。
一、认识植物1. 什么是植物?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通常以根、茎、叶等部位构成。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种不同的植物,例如花朵、树木、草坪上的小草等。
2. 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萌发、变成幼苗,再到茎长高,开花结果,最后凋谢枯萎,这是植物生长的一般过程。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规律。
3. 植物的作用植物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建筑材料等。
还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
二、认识动物1. 什么是动物?动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能够自由运动的生物体。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种不同的动物,比如猫、狗、鸟、鱼等。
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些生活在水中,有些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是食肉动物,有些是植食动物。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学习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3.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按照生活方式、食性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比如按照生活方式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等。
三、探索活动1. 植物观察带领幼儿到校园或公园,观察不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外形、颜色、花朵、叶子等特点。
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到植物的多样性。
2. 动物观察可以观察校园或公园中的小动物,比如鸟类、昆虫等,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到动物的多样性。
3. 制作植物标本鼓励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收集一些常见的植物叶子、花朵等,制作成植物标本,让幼儿对植物有更直观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通过上述的教育活动,幼儿可以逐步了解到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力、分析能力。
也能够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提高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动植物的控诉
动植物的控诉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知道植物净化空气,懂得人类和所有动物离开植物都不能生存。
2.了解植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3.探究使植物陷入危机的原因。
活动过程一、植物的赞歌1.欣赏《树的赞歌》。
树的赞歌生在高山,把水土留住;生在河边,把河岸加固;生在沙漠,把荒凉驱逐;生在城市,把环境保护。
抗击风沙哟——你是长城;降服旱涝哟——你是水库;铺筑铁路哟——你是枕木;建筑楼房哟——你是梁柱。
即使不幸被埋在地下千年万载,在逆境中也绝不把年华虚度,变成乌亮的煤炭,用火把世上的寒冷和黑暗驱逐……活着,为人类造福,死后,赠人类财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树——人生伟大的教科书!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植物的赞美。
二、植物的危机1.植物的诉说。
学生扮演自己了解的并且喜欢的某种植物,诉说“自己”的生存状况。
如蒲公英的诉说、小草的诉说、樟树的控诉等。
2.讨论使植物陷入危机的原因。
3.探究滥砍滥伐、汽车废气等给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交流自己所能做的事情。
三、上学路上的蒲公英1.寻找自己生活周围生长蒲公英最多的地方。
教师:上学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其中蒲公英是我们最熟悉的。
请你调查一下,哪里蒲公英最多?2.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蒲公英多,有的地方蒲公英少,有的地方见不到蒲公英。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世界上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种类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使学生明白这种现象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而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组团游玩动物园1.激趣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动物园,你们有兴趣吗?2.教师:你们在动物园里看到过有哪些动物,看谁说出的种类最多。
3.学生说说他们听说过但谁也没有见过的动物的名称。
二、超级朋友见面会学生各自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和资料,分别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名称、习性、产地等。
如长毛象、西非狮、北非狮、恐龙、蛇颈龙、欧洲原牛、指猴、关岛大蝙蝠、斑驴、渡渡鸟等。
动植物的控诉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动植物的生存现状 • 人类对动植物的影响 • 动植物保护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人类对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和生态
环境恶化。
动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其生存状况直接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了解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和困 境,反思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印度犀牛曾广泛分布在南亚 地区,因过度猎杀和栖息地 丧失,种群数量大幅减少, 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案例启示
加强立法和执法
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对非法捕杀、贩卖 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植物保护的意 识和参与度。
强化国际合作
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动植物保护工作,加 强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
03
成功保护案例二:澳大利亚考拉的保护
04
考拉在澳大利亚面临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的威胁。通过立法保护、栖 息地恢复和人工饲养等措施,考拉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失败保护案例
失败保护案例一:长江白鲟 的灭绝
1
长江白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 鱼类,因水利工程、非法捕 捞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灭绝
。
失败保护案例二:印度犀牛 的濒危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 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动植物保护工作。
建立志愿者组织
鼓励和支持成立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组织,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动植 物保护事业中来。
05
案例分析
成功保护案例
01
成功保护案例一:大熊猫的保护
02
小学道德与法治_《动植物的控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植物的控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珍稀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等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并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调查、课堂朗读、课堂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珍稀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等问题,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和方法,树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1.学生调查身边动植物现状。
2.学生搜集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信息及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资料。
3、学生搜集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
4.教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好教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都说咱班的同学聪明自信,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关于动物的脑筋急转弯。
请听题:什么动物最容易摔跤?(狐狸).为什么?(因为狐狸狡猾。
)太聪明了.你知道哪些关于动物的急转弯?指生说猜。
同学们的脑筋转的够快,相信聪明的孩子们这节课也能上得精神、上得精彩。
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一、由近及远触摸地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的昨天和今天。
播放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二、融入生活探究地理悲惨的世界活动一:控诉大会——动植物的控诉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动植物们正在进行控诉大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动植物的控诉。
板书课题。
1、第一个发出控诉的是小狐狸。
播放《狐狸只有一件衣服》。
听了小狐狸的控诉,你想说什么?出示流泪和被迫害的动物的组图。
2、其实自然界中像小狐狸一样失去亲人失去生命,甚至失去家园的动植物还有很多,它们也义愤填膺,迫不及待要开始自己血与泪的控诉。
同学们,请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想一想:如果你是动植物们中的一个可怜生命,此时此刻,在控诉大会上你最想控诉什么?3、多可怜的动植物啊,其中一只渡渡鸟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下了《辞世宣言》谁来替它宣读?指生读。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2课《我喜爱的动植物》教学设计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2课《我喜爱的动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我喜爱的动植物”,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自己喜爱动植物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如何爱护和保护动植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植物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其特点、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喜爱动植物的特点、习性,学会如何爱护和保护它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保护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喜爱动植物的特点、习性,学会如何爱护和保护它们。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谈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3.观察法: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特点,增强直观感受。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的喜好,准备相关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自己喜爱的动植物,准备分享自己的心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动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自己准备的动植物资料,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习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保护措施。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和保护动植物。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动植物的控诉
龙泉五小 何小超
教学内容:《思品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77—80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1、通过“主题活动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给地球上生存的动植物带来的灾难、生态平衡破坏所引发的虫灾、人类对动物的伤害等知识。
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环境被破坏的危害。
2、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现状,并通过“动植物的控诉”活动环节来分析原因以这些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动植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和后果,教育学生保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通过“金点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珍稀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等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并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调查、课堂朗读、课堂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促思导学法(即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1)课前预习《思品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77—80页的内容,然后回答“导学卡”上的问题。
(2)根据“导学卡”来熟悉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和教师的课堂双边活动设计。
2、教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好教案、导学卡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动植物的控诉》,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可能会很好奇,动植物朋友们要控诉谁呢?为什么要控诉呢?动植物朋友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只要认真学完这节课,就会知道答案。
二、 “以前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 对比。
教师播放“以前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两组视频,播完后,师提问:你看完了这两组视频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讨论交流。
(教学设计意图:1、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使学生理解,很多年以前,地球非常的和谐,各种动植物在大自然中快乐地生活,后来大自然遭受破坏,引发了很多的灾难,从而形成对照,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环境被破坏的危害。
)
三、动物的控诉
1、师:这些害虫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灾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来听听动物们的控诉吧。
2、引出“动物的控诉”。
指名5个学生到台前朗读《动物们的控诉信》,看谁读得有感情,更打动人,其它同学则在台下倾听。
3
、引导学生了解,渡渡鸟本是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一种可爱的鸟,因遭到人类的捕杀而灭绝,这
成为生物史上一个悲惨时代开端的标志,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指名学生朗读渡渡鸟的“辞世宣言”。
(教学设计意图: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动植物那种无奈、痛苦、愤怒的心情)
四、调查人类破坏大自然,伤害野生动植物的后果。
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动植物的控诉,你认为它们是在控诉谁呢?控诉人类什么呢?
2、交流课前调查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原因以及这些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现状,并通过分析原因以及这些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动植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和后果,教育学生保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五、金点子活动
1、教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野生动物呢?
2、指导学生开展“点子大王”活动,将保护动物的点子写下来,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金点子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表达等能力,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师概括总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
(1)、不要乱砍乱伐和破坏草坪;
(2)、不要随意乱倒垃圾;
(3)、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
(4)、不要让水和空气受到污染;
(5)、劝阻亲人和周围的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
(6)、对于用珍稀野生动物做的制品,如皮衣、药品、补品等要坚决抵制;
(7)、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8)、增强法制意识,对违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象要举报、监督。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如果没有动植物的陪伴,我们人类将变得很孤单,甚至引发巨大的灾难。
因此,动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马上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去保护它,爱护它!让地球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和谐相处!谢谢大家!
七、我的教学设想:
拿到了教育局的比赛通知后,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比赛规定:每课堂的上课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我觉得25分钟根本不够用。
但是规则就是这样的,不可更改,怎么办呢?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首先精心编制导学卡,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其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
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
2、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的综合运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精心设计问题,精炼教学用语。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
例如:《动物们的控诉信》、虫灾新闻等。
以上设想,不太成熟,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