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观察(课堂PPT)
合集下载
风力作用地貌课堂PPT
3
风蚀柱
•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作 用,裂隙不断扩大,使原来块状岩石发育 成为一条条的石柱。
4
风蚀垄槽 (雅丹地貌)
• 沙漠区干涸湖底,因干缩形成裂隙,风沿 着裂隙吹蚀,形成一些鳍形垄脊和宽浅沟 槽。
5
风湿洼地
•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形成 了宽广而轮廓不大明显的、成群分布的洼 地。
主要的形态 • 沙地 • 沙丘 • 沙垄
9
覆盖沙地
• 各种形状分布的无固定形态的流沙地,如 沙舌、沙被、沙海等。
10
沙丘
•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如小山、沙堆、沙梗等具 有一定形态的堆积体。 •按照沙丘的形态可分为五种类型:
11
①新月形沙丘
• 是在一年中稳定的单向风(或者近于平行的 风)作用下,并有足够沙量供应的情况下形 成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在平面上呈新 月形。
6
风蚀谷
• 风蚀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谷无一定 的形状。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不断缩 小,最后仅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即风 蚀残丘。7 Nhomakorabea风城
8
8.3.2风积地貌形态
气流携带着沙子向前运动时,遇到地面的 障碍物或气流速度降低时,则风的搬运能 力减低,于是大部分沙粒停积下来,这种 作用称为风积作用
12
②新月形沙丘链
13
③抛物线形沙丘
14
④梁窝状沙丘和格状沙丘
15
⑤蜂窝状沙丘和金字塔型沙丘
16
沙垄
•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称为沙垄。 • 横向沙垄 ① 纵向沙垄
17
8.3.1 风蚀地貌形态
• 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
• 风蚀壁龛(石窝) • 风蚀蘑菇石和摇摆石 • 风蚀柱 • 风蚀垄槽(雅丹地貌) • 风蚀洼地 • 风蚀谷 ① 风城
风蚀柱
•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作 用,裂隙不断扩大,使原来块状岩石发育 成为一条条的石柱。
4
风蚀垄槽 (雅丹地貌)
• 沙漠区干涸湖底,因干缩形成裂隙,风沿 着裂隙吹蚀,形成一些鳍形垄脊和宽浅沟 槽。
5
风湿洼地
•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形成 了宽广而轮廓不大明显的、成群分布的洼 地。
主要的形态 • 沙地 • 沙丘 • 沙垄
9
覆盖沙地
• 各种形状分布的无固定形态的流沙地,如 沙舌、沙被、沙海等。
10
沙丘
•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如小山、沙堆、沙梗等具 有一定形态的堆积体。 •按照沙丘的形态可分为五种类型:
11
①新月形沙丘
• 是在一年中稳定的单向风(或者近于平行的 风)作用下,并有足够沙量供应的情况下形 成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在平面上呈新 月形。
6
风蚀谷
• 风蚀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谷无一定 的形状。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不断缩 小,最后仅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即风 蚀残丘。7 Nhomakorabea风城
8
8.3.2风积地貌形态
气流携带着沙子向前运动时,遇到地面的 障碍物或气流速度降低时,则风的搬运能 力减低,于是大部分沙粒停积下来,这种 作用称为风积作用
12
②新月形沙丘链
13
③抛物线形沙丘
14
④梁窝状沙丘和格状沙丘
15
⑤蜂窝状沙丘和金字塔型沙丘
16
沙垄
•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称为沙垄。 • 横向沙垄 ① 纵向沙垄
17
8.3.1 风蚀地貌形态
• 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
• 风蚀壁龛(石窝) • 风蚀蘑菇石和摇摆石 • 风蚀柱 • 风蚀垄槽(雅丹地貌) • 风蚀洼地 • 风蚀谷 ① 风城
第4章地貌第2节地貌的观察-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2.地貌形态的观察方式
观方察式 主要方面
手段
观察顺序
定性 观察
主几空程要 何 间 度包形分等括态布地、及貌 规 切的模割、有面附选图以择或必地素要采描的用图文摄等字影方描、式述做,并剖
由于观察到的 地貌有不同的 相对等级和组 合,记录时一般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5题。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4.图中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580米 B.480米
C.380米 D.680米
5.图中四个地点最有利于观察该地地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4.A 5.A
解析:第4题,从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图中甲山峰的海拔大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地貌观察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局部到整体 B.由近及远 C.由点到面 D.从宏观到微观 答案:D 解析:地貌的观察,应当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该地夏季盛行 东南风。读图,回答2~3题。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2.下列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调查发现,某类植物在乙地生长好,在甲地生长差,其原因最 可能是( ) A.甲地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B.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C.乙地位于阴坡,蒸发量小 D.乙地位于背风坡,光照足 答案:2.D 3.C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地形地貌成因专题(课堂PPT)
7、生长边界:(海岭、断层、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11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9)和 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图10)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
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12
准噶尔盆地地表主要分布草原,中部地区分布着小面积 的沙质沙漠和石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沙质沙漠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中部,草原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2分)。 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多缺口,易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水汽影响,降水较多(2分); 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小, 降水稀少,所以中部分布沙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周围有冰雪融水,所以盆地周围分布着草原 (2分)。
4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 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 教科书”之称。 依据材料二,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 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
沉积岩 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 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
17.飞来石来自于( ) A.冰川漂砾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18.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17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飞来石是一种花岗岩,D正确。 18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天柱峰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在 地势较低的 地区接受沉积,然后由岩浆侵入,形成花岗 岩,后地壳抬升,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B正确。
地形地貌成因专题
1
据图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贝加尔湖成因。
11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9)和 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图10)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
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12
准噶尔盆地地表主要分布草原,中部地区分布着小面积 的沙质沙漠和石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沙质沙漠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中部,草原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2分)。 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多缺口,易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水汽影响,降水较多(2分); 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小, 降水稀少,所以中部分布沙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周围有冰雪融水,所以盆地周围分布着草原 (2分)。
4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 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 教科书”之称。 依据材料二,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 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
沉积岩 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 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
17.飞来石来自于( ) A.冰川漂砾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18.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17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飞来石是一种花岗岩,D正确。 18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天柱峰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在 地势较低的 地区接受沉积,然后由岩浆侵入,形成花岗 岩,后地壳抬升,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B正确。
地形地貌成因专题
1
据图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贝加尔湖成因。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件20242025年高中地理
2.图中(
)
课
A.①地适合建观景平台
堂
B.②地适合修建梯田
小
C.③地适合建村寨
练
D.④地分布有季雨林
解析:①地靠近河谷,地势相对较低,视野不开阔,不适合建设观景平台,A错误;②地等高线相对稀疏,为缓坡, 适合建设梯田,B正确;③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不适合建设村寨,C错误;④地位于山顶,受人类活动影响少 ,森林主要为自然林,结合纬度特征推测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故选B。
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
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 高 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 度 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500 m, 的 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100 m,等高 判 距d=100 m。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读
①图中最大海拔(H最大) H大<H最大<H大+d ②图中最小海拔(H最小) H小-d<H最小<H小 ③图中最大相对高度(H相) H大-H小<H相<H大-H小+2d
一
凹坡和凸坡
特殊地貌的等高线特征
凹坡是下部坡度缓,上部坡度陡的坡,等 高线分布特征为下疏上密;凸坡是下部坡度 陡,上部坡度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下 密上疏。掌握凹坡和凸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 有助于突破两点间的“通视”问题。
叁
应用分层设色 图分析地貌
一
复杂的地形区,地貌类型往往彼此组合,等高线分布十分复杂。在等高线之间根 据不同高程填充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应用分层设色图可以一目了 然地感知地表的起伏状况。
区域 认知
培养学生具备对人类活 动区域(包括自然区域 和人文区域)的认知能 力。这包括理解区域的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 特征,以及区域之间的 联系和差异。通过学用 地图探究地貌特征,学 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不同区域的地貌特点 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貌的观察》公开课课件PPT_高中地理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贵州 . 开阳十里画廊
广西 . 漓江渔火
湖南 . 张家界风光
吉林 . 长白山天池
新疆 . 魔鬼城雅丹地貌
四川 . 四姑娘山
西藏 . 羊八井附近
美国 . 黄石国家公园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三种形式: (2)十二地支纪时法 [总体阐释] (二)第二个画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做“纵向思路”。纵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根据提问方式分为:笼统问、具体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要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 的艺术创造。” 【课后训练】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B.颔联直抒胸臆,言诗人久客异地,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泛”议论)
山脊 陡崖
4、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600 550 500
山顶
200 300 400
盆地
600 550 500 450 山脊线
山脊
600
550 500 450
600 集水线
山谷
4、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A
解析:图中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是100米,有两条等高线交于陡崖附近,故陡 崖的相对高度H在100~300米之间,可以等于100米。故A正确。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B____ 山顶。
解析:AD之间有一个山脊遮挡视线。BD之间没有山脊遮挡视线。所以站在B 山顶能看到D处的小船。
地形地貌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分布稀
缓 缓坡 坡 与 陡 坡 陡坡
疏,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小 等高线分布密 集,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大
景观图
山 山脊 脊 与 山 谷 山谷
等高线由 高处向低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高 等高线由 低处向高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低
(2)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C 解析: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
2.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地理兴 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在考察路线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
(3)观察地貌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
A.地貌类型
B.地形起伏
C.坡度
D.坡向
答案:A 解析:海拔一般用来区分地貌类型,故A项正确。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 其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 A.顶尖,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4.最适合兴趣小组搭建宿营地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图中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是100米,有两条等高线交于陡崖附近,故陡 崖的相对高度H在100~300米之间,可以等于100米。故A正确。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B____ 山顶。
解析:AD之间有一个山脊遮挡视线。BD之间没有山脊遮挡视线。所以站在B 山顶能看到D处的小船。
地形地貌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分布稀
缓 缓坡 坡 与 陡 坡 陡坡
疏,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小 等高线分布密 集,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
较大
景观图
山 山脊 脊 与 山 谷 山谷
等高线由 高处向低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高 等高线由 低处向高 处凸出; 中部海拔 较两侧低
(2)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C 解析: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
2.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地理兴 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在考察路线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
(3)观察地貌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
A.地貌类型
B.地形起伏
C.坡度
D.坡向
答案:A 解析:海拔一般用来区分地貌类型,故A项正确。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 其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 A.顶尖,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4.最适合兴趣小组搭建宿营地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地貌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活动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
沙丘使是其中之一。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 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 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分析图示 河谷冬春风沙活 动的沙源。 (2)简要说明 丹娘沙丘形成的 过程。
6.(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 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 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
(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 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 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 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 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 地下渗透; 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 件好。
学以致用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中的__峰__林____,该区域可能
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
_地__下__河__(_溶__洞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
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
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C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B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
沙丘使是其中之一。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 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 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分析图示 河谷冬春风沙活 动的沙源。 (2)简要说明 丹娘沙丘形成的 过程。
6.(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 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 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
(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 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 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 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 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 地下渗透; 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 件好。
学以致用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中的__峰__林____,该区域可能
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
_地__下__河__(_溶__洞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
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
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C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B )
4.1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不同点:最重要的区别是看基部是否相连,相连为峰丛,不相连为峰林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山孤
残
峰峰
丘
:
:
竖
由
立
孤
在
峰
平
演
原
变
上
而
的
成
石
。
灰
岩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 溶沟 洼地
形态特征 长条形或网格 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面积较 大 ,底部_平__坦__
峰丛、峰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 锥 状耸立
一.喀斯特地貌:
峰丛
地表喀斯特地貌
阶灰峰 段岩丛 。山:
峰基 ,部 是完 峰全 林相 地连 形成 的簇 早分 期布 发的 育石
一.喀斯特地貌:
峰林
地表喀斯特地貌
灰峰 岩林 地: 貌基 形部 态断 。续
相 连 群 峰 林 立 的 石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 Nhomakorabea峰丛和峰林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共同点都是呈锥状耸立的山群,
1. 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 2. 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 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
影响?
一 喀斯特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思考:形成喀斯特地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岩石:可溶性岩石(基本条件)厚度大,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常见地貌类型》地貌PPT课件(第1课时)
牛轭湖
牛轭湖:洪水 泛滥时,河曲 部分与河道分 离形成。
(3)河口段地貌:
1. 类 型 : 多 发 育 三 角 洲 , 由泥沙淤积形成。
2.地貌特点: 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 较细
3.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人口、城市沿岸发展 ; 适合农耕
案例探究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1984年
1994年
2004年
ADDA
当堂检测
1.读图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①_峰__林___,②_溶__蚀__洼__地___,③_地__下__河___。 2.图1所示地貌在云我贵国高__原________地区分布广泛。 3.图2中a是石_钟__乳_____,b是石_笋_____,c是石_柱______。
4.图17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的流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黄河三角洲每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 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如上图所示),同时也为我 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Hale Waihona Puke 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 和水景观类型: 地表喀斯特 地下喀斯特
课堂小结
喀常河 斯见流 特地地 地貌貌 貌类
型
河流上游:V形 河谷
二、喀斯特地貌景观分类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洼地 峰林 孤峰、残丘
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下溶洞 顶部(石钟乳、石 幔、石帘) 底部(石笋)
1.2.2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地表水流沿石灰岩坡面上流动,溶蚀和侵蚀出许 多凹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洼地
,
罗平坝子·油菜花海
坝子
桂林峰丛地貌景观
贵州万峰林景观
,
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4.其它方面:
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
南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课堂活动--观察家乡行的地貌
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②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梯田: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 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 的田地。用来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3.观察坡: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
地形图
遥感影像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learner
TWO地貌观察的内容
Content of Landform Observation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1.观察高度:
①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距离;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 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 貌的主要依据。如图甲地绝对高度为 1500m,乙地绝对高度为500m。 ②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 距离(两个地点之间的绝对高度差) 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如图甲乙 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m。
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 峭的崖壁。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 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 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4.其它方面:
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
南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课堂活动--观察家乡行的地貌
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②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梯田: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 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 的田地。用来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3.观察坡: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
地形图
遥感影像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learner
TWO地貌观察的内容
Content of Landform Observation
……
……
地貌观察的内容
1.观察高度:
①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距离;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 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 貌的主要依据。如图甲地绝对高度为 1500m,乙地绝对高度为500m。 ②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 距离(两个地点之间的绝对高度差) 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如图甲乙 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m。
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 峭的崖壁。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 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 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 地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 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 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 更小的地貌特征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利用地形图 遥感影像等
辅助观察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 坡度 坡向 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地面起伏状况 破碎程度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
相对高度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绝对高度 (海拔)
绝对高度 (海拔)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思考: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观察的内容--坡度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 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来表示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 地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 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 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 更小的地貌特征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利用地形图 遥感影像等
辅助观察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 坡度 坡向 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地面起伏状况 破碎程度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
相对高度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绝对高度 (海拔)
绝对高度 (海拔)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思考: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观察的内容--坡度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 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来表示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地貌的观察课堂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地貌的观察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目录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M为该区域的最高点。读图, 完成9~10题。
10.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B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解析 根据海拔判断地貌类型。图中海拔大致为294~432米,地貌类型为丘陵。
【基础达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01 地貌观察的顺序
02 地貌观察的内容 03课时作业
目录
拓展: 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图
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 迎风坡凸等高线稀疏 ,背风坡凹等高线密集。
01 地貌观察的顺序
02 地貌观察的内容 03课时作业
目录
地貌的观察步骤
第一步:观察视野内大的 地貌。如图甲为山地;
第二步:观察和描述次一 级地貌。如图乙为谷地, 其特征为“V”形,两侧 陡,深且窄;
目录
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周末对学校附近某地进行地貌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该地地貌 简图。据此完成4~6题。
5.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为( A ) A.高原 B.山地、高原 C.丘陵、平原 D.盆地、山地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线稀疏,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 m左右,山峰与周 围地区相对高度小,故宏观地貌为高原。A项正确。
第三步:描述更小的地貌 特征。如图丙为冲积扇, •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需要观察的范围过大、 其地貌特征为呈扇形,沉 观察的区域难以到达等原因,需要借助地 积物由谷口向外由粗变细。
形图、无人机、遥感影像等进行辅助观察。
01 地貌观察的顺序
02 地貌观察的内容 03课时作业
目录
8844米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的观察》教用ppt推荐人教版
课 时
究
分
攻 重
特点
要观察内容。(综合思维)
层
难
作
业
返 首 页
·
3
·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提
新
知 合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作
素 养
课
探
时
究
分
攻 重
层
难
作
业
返 首 页
·
4
·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新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知
提 素
养
1.地貌形态与规模
合 作
课
探 究
(1)形态:千姿百态——各种地貌混杂在一起。
时 分
攻 重 难
·
新 知
素
定性观察 态、规模、空间分布及 或素描图等,并附以必要的 养
合
作
切割程度等
文字描述
课
探
时
究
攻 重 难
利用地形图或航空、卫星照
分 层
主要是测量地貌形态的
作
定量测量
片对地面割切深度和割切密 业
相对高度和坡度
度进行统计
返
首
页
·
18
·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新 知
观察顺序
提 素
养
由于观察到的地貌有不同的相对等级和组合,记录时一般都循着由远
合
作 探
及近、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
《地貌的观察》PPT课件
❖凹形坡:从山顶 向四周,等高线 先密后疏
❖凸形坡:从山顶 向四周,等高线 先疏后密
--精品--
--精品--
盆地:等 高线闭合,四 周等高线密集, 底部稀疏,四 周的数值一般 大于500米。
四川盆地
--精品--
山地面 积广大,起 伏很大,坡 度陡峻,沟 谷幽深,一 般多呈脉状 分布。
--精品--
山地:海拔一 般500米以上, 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等高 线弯曲,比较 密集。
神农顶
--精品--
山谷山脊鞍部盆地精品精品200精品精品200500精品精品500精品精品500精品精品500200精品精品精品地图册p159精品洪积扇洪积扇等高线多呈圆弧形扇顶密扇缘等高线多呈圆弧形扇顶密扇缘疏
地貌的观察
--精品--离为绝对高度, 即海拔
1000米
--精品--
下列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 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 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
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
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精品--
四 常见等高线地貌比较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 海洋的地区,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精品--
平原:等高线 非常稀疏或几乎 没有,无闭合区 或闭合区极少, 值小。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
洞庭湖平原
--精品--
丘陵起伏 不大,坡度 较缓,地面 崎岖不平丘 陵一般没有 明显的脉络, 顶部浑圆。
--精品--
丘陵:类似 山地,一般 海拔在200 米以上, 500米以下, 起伏小。
江南丘陵
--精品--
--精品--
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图
❖凸形坡:从山顶 向四周,等高线 先疏后密
--精品--
--精品--
盆地:等 高线闭合,四 周等高线密集, 底部稀疏,四 周的数值一般 大于500米。
四川盆地
--精品--
山地面 积广大,起 伏很大,坡 度陡峻,沟 谷幽深,一 般多呈脉状 分布。
--精品--
山地:海拔一 般500米以上, 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等高 线弯曲,比较 密集。
神农顶
--精品--
山谷山脊鞍部盆地精品精品200精品精品200500精品精品500精品精品500精品精品500200精品精品精品地图册p159精品洪积扇洪积扇等高线多呈圆弧形扇顶密扇缘等高线多呈圆弧形扇顶密扇缘疏
地貌的观察
--精品--离为绝对高度, 即海拔
1000米
--精品--
下列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 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 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
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
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精品--
四 常见等高线地貌比较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 海洋的地区,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精品--
平原:等高线 非常稀疏或几乎 没有,无闭合区 或闭合区极少, 值小。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
洞庭湖平原
--精品--
丘陵起伏 不大,坡度 较缓,地面 崎岖不平丘 陵一般没有 明显的脉络, 顶部浑圆。
--精品--
丘陵:类似 山地,一般 海拔在200 米以上, 500米以下, 起伏小。
江南丘陵
--精品--
--精品--
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图
地貌的观察-优质ppt课件人教版
【解析】 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C 2.如图所示,观察者位于A点,图中各点不在观察者视野范围内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读图,图中a、b、c、d四点中,只有c点不在
观察者的视野内,原因是b、c间的山丘阻挡了观察者的
视线。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读下图,完成3~4题。
3.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
B 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B 24我们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解析】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第4题,图中 ①为山脊、②为河谷、③为山坡、④为山峰。答案 1.B 2.B
第四章 地貌
小结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随堂检测】
B 1.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广阔之地 B.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 C.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 D.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第四章 地貌
3.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 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 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二、坡向 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
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祁连山
C 2.如图所示,观察者位于A点,图中各点不在观察者视野范围内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读图,图中a、b、c、d四点中,只有c点不在
观察者的视野内,原因是b、c间的山丘阻挡了观察者的
视线。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读下图,完成3~4题。
3.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
B 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B 24我们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解析】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第4题,图中 ①为山脊、②为河谷、③为山坡、④为山峰。答案 1.B 2.B
第四章 地貌
小结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随堂检测】
B 1.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广阔之地 B.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 C.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 D.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第四章 地貌
3.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 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 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二、坡向 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
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祁连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类型组合
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是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的。在高 原上,可能既有宽广的盆地,也有高峻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 在盆地中,也可能有陡峭的山峰,深切的河谷。
6
2、选择观察点
7
8
3、观察顺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高
线
米 米
米
地 形
米
图
34
35
山顶
36
山山 脊谷
37
38
陡崖
39
40
2、坡度
地表的各种形态,可以认为是由坡和近似 水平的面所组成。坡的两个要素是坡向和坡 度,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的大小 一般用坡度角来进行表示。
41
42
43
44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5
46
47
48
49
其次是观察和描述次一级的地貌,例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19
20
地形图
21
遥感影像
22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23
1、高度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50
51
3、坡向
52
5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4
4、其他内容
55
56
57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24
海拔是划分五大基本地貌类型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
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5
26
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 高低起伏的地形 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 呢?
27
等高线地形图:
28
29
30
100米
等高线
31
200米 100米
32
300米 200米 100米
33
等
2
3
4
5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类型组合
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是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的。在高 原上,可能既有宽广的盆地,也有高峻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 在盆地中,也可能有陡峭的山峰,深切的河谷。
6
2、选择观察点
7
8
3、观察顺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高
线
米 米
米
地 形
米
图
34
35
山顶
36
山山 脊谷
37
38
陡崖
39
40
2、坡度
地表的各种形态,可以认为是由坡和近似 水平的面所组成。坡的两个要素是坡向和坡 度,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的大小 一般用坡度角来进行表示。
41
42
43
44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5
46
47
48
49
其次是观察和描述次一级的地貌,例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19
20
地形图
21
遥感影像
22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23
1、高度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50
51
3、坡向
52
5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4
4、其他内容
55
56
57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24
海拔是划分五大基本地貌类型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
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5
26
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 高低起伏的地形 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 呢?
27
等高线地形图:
28
29
30
100米
等高线
31
200米 100米
32
300米 200米 100米
33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