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推进“三个转变”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推进“三个转变”的思考 为落实十六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 领会十六大精神、认真分析四川省情的基础上,借鉴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 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于去年作出了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放手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战略部署。
三个转变集中体现了省委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跨越正确决策。
由于经济发展的源泉在三农,市场消费的主体在三农,社会稳定的根 基在三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三农。
因此,在农村加速推进三个转变是全面推进三个转变的基础与保障。
本文通过分析南部县推进三个转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因 地制宜推进三个转变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现状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 2311 平方公里,耕地 95 万亩,林地 114 万亩。
全县辖 80 个乡镇、1090 个行政村,总人口 1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18 万。
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纵向比发展速度较快,横向比发展差距较大。
2003 年,全县完成 50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6%;全县农业总产值为 2531 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 155%,占农业总产值的 471%。
农民人均纯收入 2134 元,增长 78%。
县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15 亿元, 增长 1474%,实现了当年收支 平衡并略有结余。
2003 年全县人均 3349 元,虽然名列南充市 9 县市、区的第 3 名,但 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南部县在推进三个转变的过程中,以县城为先导,以农村为重点,以 全面推进、加快发展为目的,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 转变起步良好南部县幅员面积大,土地资源规模相对较大,并具有一定的 区位优势,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整合。
1、以地融资,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通过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 完善城市功能,县城建区已拓展到 147 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增加到 13 万人,成为南充市第一个省级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全国创建文明小 城镇示范点。
为将县城建设成为川东北中等城市, 十五末将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30% 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 15 平方公里、18 万人。
在实施经营城市的战略中,运用市场机制,依法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 场,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近两年储备土地近 4000 亩,以地融资 9600 万元。
2004 年,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 4 宗 98 亩, 实现土地收益 3154 万元, 较好地发挥了第二财政的作用。
加强和完善了土地收益收支两条线管理,不但加快了土地资源向土地 资本转变的速度,提高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质量,而且还为小集 镇建设提供了经验,增强了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
2、辐射带动,城镇体系初步建成利用县城的区位优势,发展商贸业 和城郊农业,并辐射到乡镇。
目前,以县城为龙头,以 19 个国、省、市级试点小集镇为依托的国、 省道经济带为 10 个经济圈的小城镇体系已初步建立。
伏虎、 升钟、 定水等国、 省级试点小集镇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 并带动了一方产地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3、 多元投入, 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以国家项目投入为引导, 以受益群众投入为主体,以业主投入为补充,通过实施山、水、田、林、 路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改造中低产田土,配套大中型水利工程灌溉 渠系,新建和扩建农村道路。
目前, 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升钟水库控灌县内耕地 55 万亩, 65% 的农田能够得到自流灌溉和提灌,改造中低产田土 124 万亩,治理水土流 失 106 万平方公里,既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 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从而优化了土地资源。
4、正确引导,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实行自愿互利、公平公正,坚持 效益优先、规模适度,落实政策,优化服务,通过协商租赁、自主转包、 股份合作等形式,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95 万亩,经营 50 亩以上的 业主 800 余户,经营土地 100 亩以上的业主 33 户。
不但农民承包的土地开始有序流转,而且还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和四 荒资源。
二、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平台不断拓展据统计,全县有经营管 理类人才 1180 人,工程技术类人才 367 人,财会类人才 2410 人,农艺类 人才 550 人,畜牧类人才 424 人。
其中,高级职称 260 人,中级职称 2713 人,初级职称 12300 人。
在实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战略中,南部较为行行地创新了育 人用人机制,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1、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行副乡镇长公推公选取得成功经验的 基础上,对乡镇长实行公推公选,同时逐步对县级部门的副科级干部和科 级干部进行公推公选,让德才兼备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
目前,公推公选的领导干部工作努力,绩效明显,深得群众依赖。
2、推行农业科技 人员四挂钩管理办法为了实施好科教兴农战略,搞好农业科技承包,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南部县自 2000 年开始在县范 围实行农业科技人员四挂钩管理办法, 即将绩效与工资、 职称、 奖金挂钩, 并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 逗硬兑现奖罚, 既让农业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 又为其提供施展才干的用武之地。
通过实施这一办法,使国优果品脆香甜柚提纯得壮取得圆满成功,使 优质肉猪良繁体系初步建立。
三、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的机制得到激活 2003 年,南部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 600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34 元,底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361 亿元,储蓄存差 87 亿元。
农民外出务工净收入 206 亿元。
南部的民间资金蕴藏量大,在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的过程中,因 注入新机制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南部县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在政治上 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法律上保护,通过优化服务环境,扩大 投资领域,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截止 2003 年底,全县私营企业达 347 户,注册资本金 244 亿元;个 体工商户达 208 万户, 注册资本金 113 亿元,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总产值 494 亿元、增加值 187 亿元,实现税收 9690 万元。
2、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南部县在 2003 年度新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中,有 7 个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其中最典型的是实施中农合创 项目中国后发展地区农业合作创业项目,推广中农合创运作模式,发展优 质肉猪产业。
该项目在运作上,实行项目实施地政府、合作农户与项目总部三方合 作,共同投资,其中项目总部投入 40%,实施地政府财政匹配 40%,上 下游龙头企业投入 20%作为资本金,在合同合作期内按间收回成本。
这一新型运作机制,集聚了商业资本、民间资本和财政资金,规避了 投资风险,既有效地解决了优质肉猪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农民 增收。
自 2003 年 5 月正式启动项目来,已吸纳民间资金 250 万元,使母猪 的产栏数量达到了构建百万头优质肉猪强县的年度进度目标。
3、以发展优势产业融资产业是农村集聚民间资本的有效平台。
南部以优势产业吸纳分散的民间资本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发展蚕桑 产业。
成片栽植 10 万亩桑园,年产茧能力已超过 1000 万公斤,以此引进了 民间资本组建了龙头企业绿神丝绸公司,龙头企业下面还有一大批蚕桑业 主。
二是优质肉猪产业。
以年出栏百万头肉猪的产业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优质肉猪提升 传统产业,目前已将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多种资本吸引到了良种繁育、肉 猪饲养、肉食品精深加工上来。
三是发展优质枇杷。
全县统一规则,统一布局,在落实 2 万亩枇杷产业带后,从事优质枇 杷种植的业产不断增多,形成了旧业主扩大规模,新业主提高起点,加工 业主投资办厂的产业化经营大格局。
四是发展龙竹产业。
龙头企业看中南部的土地资源优势,一次性签约 18 万亩龙竹产销合 同,由业主投入种苗款,业主前期投入达 540 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南部的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和民间资金在拥有总 量大的同时,存在着人均占有量小、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等较为突出 的问题,农村推进三个转变较城市困难。
一、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土地作为资本利用的概率小目前,虽然南部 已初步显示出以县城为载体,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农
村城镇化水平低,仅国、省、市级试点小集镇建设处于持续推进,地处偏 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小集镇建设推进十分困难。
由于小集镇国家投入少,土地难增值,绝大多数只能用于公益事业建 设,用于商业、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份额极小,县内 12 个中 心集镇中,只有伏虎、建兴、定水等位于国、省道上居住人口多的集镇, 才具有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优势。
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大多数位于交通要道和自然条件好的地方, 由于这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土地租金也低,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与业 主及龙头企业合作经营的少。
二、人才缺乏,结构、数量、质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全 县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 260 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才 2713 人,初级技 术职称的人才 12300 人, 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才仅占全县总人口的 208‰。
有高级农艺师 3 人,中级农艺师 190 人,初级农艺师 357 人;高级畜 牧师 5 人,中级畜牧师 171 人,初级畜牧师 248 人。
不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而且象养蚕状元罗先锋那样的乡土人才也十 分缺乏,人才的培养和转化是一个薄弱环节。
全县现有人才,尤其是农村实用型人才与农业大县的需求极不适应。
三、民间资金外流多,民间资本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由于农村受自然条 件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农民用于子女入学、疾病治疗和购买房屋等 异地消费。
在农村民间资本用于个体经营和民营企业方面,由于农村经纪人队伍 尚不成熟,投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大量的民间资金大量外流。
以上问题,有待于在深 入推进三个转变中予以解决。
三、主要措施三个转变的宗旨在于盘活一切存量,变资源为资本,变 静态为动态,达到增值提效的目的。
盘活存量资产,资本是激活剂;加快经济发展,资本是催化剂;实现 新的跨越,资本是助推剂。
实现三个转变,前提是确立效益观,实质在坚持发展观,核心在增强 资本观,关键在更新资源观,基础在深化人才观,途径在强化市场观,条 件在拓展开放观,动力在坚定改革观,保障在树立诚信观。
因此,作为丘陵人口大县的南部在加快三个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树立 新思想新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把握时代特征,尊 重市场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创新运作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1、规范供地 行为,加强国有土地收益管理。
对试点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凡属经营性质的用地, 都必须严格实行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方式供地,对拟出让的地块,由 国土、建设等部门共同拟定方案,报政府审批后,由国土部门组织财政、 建设、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实施,接受社会监督。
对土地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收益直接 进入财政金库,对土地管理所需的费用进行预算拨付,既防止国有土地收 益流失,又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积累资金。
2、建立土地台帐,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
由农业、国土部门共同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盘查,摸清家底,建立台 帐, 分门别类, 为保护基本农田、 提供各类建设用地、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推进资本运作,加强小集镇建设。
抓住建设国、省级试点集镇的有利时机,按照资本运作的模式,借鉴 经营城市的理念与机制,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 式市场化、政府监督规范化的新机制,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 的最大化思路,将重点小集镇的范围扩大乡镇总数的 30 以上,配套户籍 制度、养老、医疗等制度改革,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重点小集镇为依托的 沿国、省道经济带和十个经济圈的小城镇体系,建成更多的类似伏虎、升 钟那样的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小集镇,把小城镇建设成乡镇工业的聚 集地、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为一二三产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和优化人口资源配置提供空间。
4、创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在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按照市 场导向、 政府引导、 业主经营、 多元投入的原则, 借鉴实践中转包、 入股、 租赁、拍卖等多种可行模式,坚持走业主+基地+农户的土地开发路子, 建立业主负责、利益直接、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经营机制,使农村土地 向业主、种田能手和龙头企业集中,培育更多的象罗先锋、唐西城、赵一 洁那样的业主, 建成更多的类似枇杷、 龙竹、 蚕桑等那样成规模的产业带, 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5、创新投入机制,提高农村土地的自身价值。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受益农户投入为主体,国家项目投入 为引导,业主投入为补充,实行多元投入,开展以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建 设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 改造中低产田土, 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善环境条件,建成更多类似望月村和满 福坝那样的文明新村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从而以提高土地的自身价值, 提高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中的规模效益。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1、以提高执 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和外挂 学习锻炼。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评价标准及干部选任管理监督机 制,不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党政人才驾驭市场经济和组织领导 一方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2、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
改进选拔任用方式,加大通过市场配置经营管理者的力度,继续推进 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工作,做好任职资格认证工作,尽快改变 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的现状,造就企业管理拔尖人才。
3、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和乡土人才,壮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以提高大农业的科技含量。
利用农广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两大阵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