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之白鹤拳(随笔)

合集下载

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
鹤翅双刀是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的随身短兵器(多为绑在腿上)。刀法有挑、砍、抹、凿、劈、削、点、缠、抽、搅、刺、架、格、截、绞、展、撩、缠头裹脑、舞刀花等,使用中刀法密集、功防兼备,常反握刀柄,前臂紧靠刀背各种功守动作,太子手(护手)紧护持刀的双手,既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又可出其不意地收缴对方的器械。
觅徒
白鹤拳练起来,有股柔柔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苏老说,这是因为创这套拳的,是一位女子。
□武林外史
七娘创下白鹤拳
这是顺治年间的事情。明朝遗民、少林拳师方种和女儿七娘来到福宁州(今霞浦)城外白莲寺栖身。七娘貌美如花,天资聪颖,尽得父亲武艺真传。一日,七娘在寺中织布,见一白鹤飞来停于梁间,昂首振翅、伸颈觅食、缠脖栖息,姿态奇妙。七娘很是好奇,用梭盒投掷过去,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投之,白鹤展翼弹落;不一会奋翅腾空,冲入霄汉。
这一推一喝,正是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招牌动作。难道,他在模仿李小龙?非也,青年自称姓苏名金毅,乃永春白鹤拳练习者。这借声发力,起势盘手的招式,正是永春白鹤拳的招式。
苏金毅讲,白鹤拳在永春流传已有三四百年,盛时几乎老弱妇孺皆会几招。如今,永春城内仍有5个武馆,一年四季传授拳法。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子死前将毕生功力传给小和尚虚竹,使他内力大增,后又得天山童老武功秘籍,小和尚迷迷糊糊间成了武林高手。记者决定到永春寻访世外高人,或许,也有虚住那样的运气,一夜之间便可纵横江湖。
师兄已经过逝,要前传后教,师傅那几代,主要是一生一世以武为生,潘世讽老师的家产很多,都花在习武上。到师傅时,家产用光了,武艺为生。
习武的人不那么用功,师傅一生一世都是以教拳为生。习武之人,晚景很凄凉。忍耐力,武德,“工夫学到哪里,脾气就改到哪里”,为人处事,跟武功是有关的。少年的时候,性格也很急噪,到老年就会经常磨练自己,反省自己,人变得看得开,开朗,爽快,幽默。

张祖仁说福州飞鹤拳

张祖仁说福州飞鹤拳

张祖仁说福州飞鹤拳
清朝中叶,永春白鹤拳名师郑礼的第三代传人、福清上周下郑村的郑纪,自幼爱好飞鹤拳,勤学苦练,终得其师拳法。

后授徒于福清、平潭、福州等地。

得其传者有平潭陈家宝等人。

陈曾一度随师外出设馆传艺。

回乡后,闭门苦练,得其尽传者,仅其子陈振礼。

另,福州郊区郭宅郭钦良,从福州高盖山定光寺寺僧释明余处学来两段一套飞鹤拳。

飞鹤拳多模仿鹤之飞翔、跳跃、展翅、拍压、行走和独立等形象动作。

舒展大方,形象逼真。

上肢动作较多,且灵活多变。

两臂弹、抖、摔,似鹤之飞、展、拍。

以意贯注,以气运行,以声助力,肌一肉高度收缩而发出颤动。

刚中有柔,柔中寓刚。

遇刚则柔,柔而不软;遇柔则刚,刚而不僵。

身法讲究吞吐浮沉,摇身吞胯。

步法迅速灵活稳固,虚虚实实。

马走边门,弹起跳跃,似鹤之冲天。

呼吸以鼻吸气,以口发声呼气。

以声助力、助胆、助形。

强调内外结合,节奏鲜明。

静如山岳,动如狂风。

套路有三战、四门、三鹤、全鹤、捆拿、飞鹤对练等。

正宗永春白鹤拳·宗鹤拳劲练法

正宗永春白鹤拳·宗鹤拳劲练法

正宗永春白鹤拳·宗鹤拳劲练法先说宗鹤拳里劲与力的区别。

物理学上,凡是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在武术上,“力”仅仅是指对重物发生作用(举或推等)的那种“气力”。

在一般的意义上,所谓“劲”,也就是力气。

而在武术上,“劲”指的是通过人体肌肉组织的迅速收缩而爆发出来的一股“弹力”。

练习鹤拳的人,经过长期的刻苦锻炼,就会变得很有劲,实际上也就是练到使肌肉组织收缩有力,富有张力及韧性,反应极迅速。

同时,因为长期的锻炼,骨组织的密度及硬度也增强了。

“劲”发出的力是一种弹力,由于反应极其迅速,加上灵巧的动作,武术师在与对方交于之时,常能轻而易举地将对方抛出数尺之外。

俗语说:“四两破千斤”,其道理就在于此。

一些功底深的鹤拳名家在与对方交手时,只要手触到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使对方感到触电似的“麻痹”,或被击倒,或被抛到数尺之外。

这就是宗鹤拳里所提到的“鹤如触电”。

武术运动上的劲是可以经过训练而成的。

一般的力一过壮年,若不经常锻炼就会消退,而劲就不一样了,有劲的人可以转衰为壮。

在技击运动上,有劲的人可以制胜有力的人,有力的人可以举起重物,却无法制胜有劲的人。

(来自“武宗”公众号)打个比喻,牛能拉动很重的大车,如把车绳套在虎背上,老虎是拉不动的,这说明老虎不如牛有力气。

但牛和老虎对斗,胜利的却是老虎,这说明牛不如老虎有劲。

就武术家来说,需要的是老虎的活劲,而不是牛的死力。

宗鹤拳流派功夫深的人发出来的劲,又名懂劲,就是说反应特别灵敏,在技击时能够得心应手地击中对方身上自已所想攻击的部位,还能够在对手进攻时恰到好处地加以应付或反击。

他们出手时似乎并不费劲,实际上是发出一种绝大的弹力来将对手击倒或抛出数尺之外。

宗鹤的劲最主要的可分为观、柔、虚、实、直、横、斜七种。

初学者多是用刚劲和直劲,进而就能辨别横劲和斜劲,再加深造就能辨别虚劲与实劲及柔劲。

这些道理说起来好象很容易,但用起来就难了。

(来自“武宗”公众号)如虎扑食,鹰捉鸡都是用直劲和横劲,至于虚劲与实劲是在对抗运动时“人实我虚,乘虚即实,人刚我柔,乘柔即刚。

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永春白鹤拳简介及简史白鹤拳发祥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福建省永春县,属南派少林武功,俗称“永春白鹤拳”。

它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拳理精辟,技法丰富,流传海内外,享誉世界武坛。

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据说七娘年方十六即精通少林拳艺。

一日,在寺中织布,忽见一只白鹤飞宿梁间,昂首振翮,舞足弄翼,姿态奇妙,七娘心甚异之,即以手中梭盒投之,又以纬尺掷之,皆被白鹤舞足展翼闪跳弹避;俄倾,鹤奋翮凌空,冲霄而去。

七娘感悟鹤之精睿骁巧,揣摩衍化,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几经推敲,创出了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白鹤拳”。

后随丈夫曾四回永春广授生徒,白鹤拳从此发扬光大。

自清初迄今数百年来,永春白鹤拳广泛流传于海内外,兼收并蓄各家之长,不断繁衍总结提高,其技术、理论大大发展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技术体系。

1929年10月,永春拳师应爱国侨领陈嘉庚之邀,组成以潘世讽为主任的“中央国术馆闽南国术团”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表演献技,传播拳艺。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武术团体出访,开创了民间武术海外交流的先河。

近年来,东南亚、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家,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武术团体或名师俊杰,纷纷来永春寻根溯源,进行友好技术交流活动。

方七娘创造了“白鹤拳”后,方七娘与永春曾四喜结良缘,将此拳传于曾四。

清康熙年间,他们回到永春县,移居西门外后庙厝开馆授徒。

从此,白鹤拳就在永春繁衍,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后人尊曾四为“前永春名师”。

传人中以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最为杰出,世称“前五虎”。

方七娘、曾四这后,郑礼的永春白鹤拳技艺最高。

据《永春县志》记载:“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

康熙年间……礼父明,赏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

”“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

白鹤拳

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

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至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拳师方种(亦名方掌光)首先传出。

方种与七娘[编辑]家中殷实富有,性好拳术,广交闻名武师而从师之,苦练不懈。

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故得其传授。

方种与方七娘确有其人,方种为明末遗臣,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方掌”和“方种”应为同一人,而“方掌光”亦应为“方种公”,此乃语音传抄之物,至于“方惠石”可能是方种在反清势力失败后,为躲避官府追捕所更用的化名。

识府姑娘-方七娘明崇祯皇帝有女,得陈永华为师(传说:反清义士方惠石,乃浙江处州丽水方掌光,精内家拳,受陈近南嘱托,辅教明崇祯皇帝之女,易名“七娘”,避居福建福州沙莲寺)。

习内家拳,拳艺精深,传拳法精要于会党,七娘本姓“朱”,官话“朱”与“识”语音雷同,尊称“织府姑娘”,死后列书为“识府姑娘”供奉为祖师。

曾四[编辑]永春人曾四,师从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与七娘结为夫妇,生有二子。

曾四与七娘同回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后庙辜氏宗祠授拳。

永春县邻近金门,为台湾门槛。

宗祠(教练寺)挂上白鹤道入的图像、故被尊敬为白鹤先师。

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厝-福建话即家)”,在那里广授生徒,后人称为“曾武馆”,白鹤拳(鹤法)就此在永春发扬光大,蓬勃发展。

明朝崇祯年间福建永春人。

白鹤拳第二代传人,与方七娘学白鹤拳,后结为夫妻。

清朝康熙年间,相继培养了“二十八英俊”,其传人之中,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人称“前五虎”。

曾四对白鹤拳在永春的传拨发展有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前永春名师”。

内容出自于白鹤先师祖传真法二十八英俊与前五虎[编辑]曾四夫妇在后庙辜厝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

二十八英俊中,乐杰居第一,王打兴居第二,曾四之子曾绿使以及李元卿,林泮,辜喜,陈传,张居,染布应,辜魁,辜班,辜助,林椎,姚虎,潘贤,叶福,刘灶等等,皆是当时高手。

咏春白鹤拳套路赏析

咏春白鹤拳套路赏析

咏春白鹤拳套路赏析咏春白鹤拳的“千字打”套路是一个直进型的追赶寻中、连续进击的套路。

它寓“千”字的撇、横、竖的笔法布局,借助三步起跳连环击打,分别从左、右、中三门斜闪进击。

结合弹、踢、蹬、顶、撞的腿法、膝法和冲、弹、顿、抓、摘、压、盘肘等拳法、掌法、肘法,在上、中、下盘马势的布局下,进行中门直进的寻中打法,故名“千字打”,亦可称“小千字打”。

该套路上下起伏,走闪腾挪,短小精悍,手、腿、膝、肘并用,边化解边进攻,舒展大方,手法丰富多变,矫健敏捷,富含技击性和观赏性。

第一节基本动作一、手型1.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图5-1-1)2.鹤翅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曲内扣。

(图5 -1-2、图5-1-3)3.鹤头掌手腕曲屈内收,虎口张开,拇指关节屈曲内扣,其余四指伸直自然分开,指尖斜朝前方,掌心微凹。

(图5-1-4~图5-1-7)4.鹤爪掌塌腕,五指自然分开,第一、第二指关节屈曲内扣,掌指关节伸直,掌心微凹。

(图5 -1-8、图5-1-9)一、步型1.平马两脚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约两个脚掌长,脚尖朝前,两腿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图5-1-10)2.四平平马两脚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约本人的三个脚掌长,脚尖朝前,两腿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图5 -1-11)3.三战马(不丁不八马)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前小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微内扣,后脚脚尖外展300~450,身体重心前三分后七分。

右脚在前为右马,左脚在前为左马。

(图5 -1-12、图5-1-13)4.弓步两脚前后开立(为本人脚长的4~5倍),前脚脚尖朝前或微内扣,屈膝半蹲,后脚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朝前方)。

右脚在前为右弓步,左脚在前为左弓步。

(图5 -l -14)5.仆步两腿左右分开,左腿屈膝下蹲,膝外展;右腿伸直,贴近地面,脚尖内扣。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图5-1-15)第二节千字打一、动作名称1.预备势2.请拳起势(将军挂印)第一段1.马步叠掌(观音叠座) 2.跳步连击拳(龙女缠袖)3.马步格拳(白鹤昂头) 4.马步连切掌(白鹤颤翅)5.马步弹击(白鹤弹翼) 6.马步叠掌(观音叠座)7.仆步挑切(金鸡仆腿) 8.马步刁切掌(青龙出水)9.马步撞拳(鸭子氽水) 10.马步抡盖拳(白鹤盖膊)第二段11.转身挑切(白鹤扑翼) 12.马步刁切掌(青龙出水)13.跳步连击拳(龙女缠袖) 14.马步格拳(白鹤昂头)15.进步砍掌(黄牛洗角) 16.进步弹击(仙人推磨)17.马步叠掌(观音叠座) 18.仆步挑切(金鸡仆腿)19.马步刁切掌(青龙出水) 20.马步勾拳(雷从地发)21.弓步双推掌(猛虎推山)第三段22.马步开合掌(白鹤相会) 23.马步弹击掌(鹤翅扑面)24.马步缠拿(白鹤缠脖) 25.转身刁格拳(风卷残云)26.后蹬腿(白马悬蹄) 27.马步双插掌(双龙抢珠)28.左右横击肘(白鹤掮胛) 29.转身劈掌(力劈华山)30.进步插掌(锦盘摇珠) 31.提膝双插掌(白鹤展翅)32.进步撩掌(仙人戽水) 33.弓步按掌(仙人摘桃)4.进步劈掌(飞天砍斧) 35.左右劈掌(十字打手)36.马步顶腕(白鹤抖翎) 37.马步昭阳手(鹤翅昭阳)38.请拳收势(将军挂印)一、动作说明1.预备势并步立正;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颈正直,下颏微收,目视前方。

永春白鹤拳学校教育传承探究

永春白鹤拳学校教育传承探究

17当代体育永春白鹤拳学校教育传承探究黄文生永春白鹤拳是一种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可以将这种武术编制成具有良好教学意义的拳操,进而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永春白鹤拳进行传承和发扬。

永春白鹤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一拳种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传承价值,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编制永春白鹤拳操并借此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以及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永春白鹤拳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编制校本教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而实现该拳种的学校传承。

1 永春白鹤拳的教学背景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承担着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锻炼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在实现强健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呈现出良好的运动技巧性,我国教育部已经将“武术”列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在2011年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提出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简单的武术套路以及一定的防生技术等。

创建于清代的永春白鹤拳在国内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且逐渐演变出众多的流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将永春白鹤拳收录其中。

福建永春县作为白鹤拳的发源地也承担着对这一拳种进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永春白鹤拳操》是福建永春县在2009年起开始在全县中小学中推广的一种体育活动。

该县中小学在体育教学中也将白鹤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而促进这一拳种的传承。

2 永春白鹤拳的学校教学策略2.1制定校本教学内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校本教学内容掌握永春白鹤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塑造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对白鹤拳的长久学习热情并对这一拳种进行传承,并且在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坚韧的品质以及合作精神。

第二,编制教程。

在制定具体的白鹤拳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武术基础等制定出难度适中的动作和套路。

白鹤拳

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

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至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拳师方种(亦名方掌光)首先传出。

方种与七娘[编辑]家中殷实富有,性好拳术,广交闻名武师而从师之,苦练不懈。

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故得其传授。

方种与方七娘确有其人,方种为明末遗臣,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方掌”和“方种”应为同一人,而“方掌光”亦应为“方种公”,此乃语音传抄之物,至于“方惠石”可能是方种在反清势力失败后,为躲避官府追捕所更用的化名。

识府姑娘-方七娘明崇祯皇帝有女,得陈永华为师(传说:反清义士方惠石,乃浙江处州丽水方掌光,精内家拳,受陈近南嘱托,辅教明崇祯皇帝之女,易名“七娘”,避居福建福州沙莲寺)。

习内家拳,拳艺精深,传拳法精要于会党,七娘本姓“朱”,官话“朱”与“识”语音雷同,尊称“织府姑娘”,死后列书为“识府姑娘”供奉为祖师。

曾四[编辑]永春人曾四,师从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与七娘结为夫妇,生有二子。

曾四与七娘同回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后庙辜氏宗祠授拳。

永春县邻近金门,为台湾门槛。

宗祠(教练寺)挂上白鹤道入的图像、故被尊敬为白鹤先师。

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厝-福建话即家)”,在那里广授生徒,后人称为“曾武馆”,白鹤拳(鹤法)就此在永春发扬光大,蓬勃发展。

明朝崇祯年间福建永春人。

白鹤拳第二代传人,与方七娘学白鹤拳,后结为夫妻。

清朝康熙年间,相继培养了“二十八英俊”,其传人之中,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人称“前五虎”。

曾四对白鹤拳在永春的传拨发展有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前永春名师”。

内容出自于白鹤先师祖传真法二十八英俊与前五虎[编辑]曾四夫妇在后庙辜厝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

二十八英俊中,乐杰居第一,王打兴居第二,曾四之子曾绿使以及李元卿,林泮,辜喜,陈传,张居,染布应,辜魁,辜班,辜助,林椎,姚虎,潘贤,叶福,刘灶等等,皆是当时高手。

白鹤拳

白鹤拳

白鹤拳,又叫永春拳,也南派少林五大象形拳之一,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西、云南、四川、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并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冲绳“传统古武道”的源祖拳。

相传白鹤拳由福建永春县女子方七娘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永春县志》载,“郑礼,和风里之大羽人,善拳术。

康熙间,有方七娘者......礼与林椎、姚虎等二十四人事焉。

七娘感其意,悉其术授之......”白鹤拳逐由方七娘的众弟子传布各地。

鹤拳以练精为主,取鹤之精足神静,故其特点以缓急适中为得宜,练时须凝精神,舒臂动气,心手相应,瞑心孤注。

身法讲究五行:肩如龟,腹如虾,腰如龙,胯如猴,马似踏轮。

本书选编的白鹤拳套路由郑靖同志提供并作示范表演。

动作名称预备式1.马步下插掌(平马双插掌)2.右虚步推掌(请拳)3.马步下插掌(平马双插掌)4.右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坐扎双插手)5.左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扎双插手)6.右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扎双插手)7.马步左双劈掌(抓手左双斫掌)8.马步右双劈掌(抓手右双斫掌)9.退步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坐扎双插手)10.退步右三角步前插掌(退马双挽花坐扎)11.退步左三角步前插掌(进马双挽花坐扎)12.右三角步右插掌(进马左啄右插掌)13.横裆步左挎肘切掌(退马割节下削掌)14.进步三角步右切掌(左下割右切)15.右弓步平插掌(右双抓跟步双平插)16.左弓步平插掌(左双抓双平插)17.右弹踢(抱印右踢腿)18.右三角步叉插掌(落步上下插)19.左三角步右撩掌(退右步摇撩掌)20.右三角步左撩掌(退左步撩掌)21.虚步鹤嘴掌(鹤嘴手)22.右双弓步前点指(鹤啄食)23.右双弓步双按掌(双压掌)24.右双弓步上顶掌(双上撞)25.右三角步前顶掌(平撞掌)26.左右抖掌(平撞掌)27.转身左弹踢(左踢腿)28.横裆步打肘弹拳(横肘抖锤)29.上步双弓步左插掌(左进步上穿手)30.上步双弓步右插掌(右进步上穿手)31.传身左双弓步顶肘(转身左撞肘)32.双擒手右顶膝(白鹤独立)33.右弹踢(独脚鹤)34.跳步三角步双切掌(跳进步双砍手)35.左三角步左弹掌(左抖翅)36.右三角步右弹掌(右抖翅)37.右弓步双指插(二龙取珠)38.退步左弓步左挑掌(退步左挑手)39.单蝶步左钩手(单蝙蝠左捞手)40.右扫腿(双鹤嘴扫腿)41.左弹踢双平插(转马双插掌左踢足)42.左双弓步右插掌(落步左下割右插手)43.左虚步推掌(左开弓)44.丁步锁喉指(沉节卡喉)45.左弓步反插掌(右挫掌)46.虚步左弹掌(左扇翅)47.退步右虚步双弹掌(双扇翅)48.右蹬脚横砍掌(剪手右展翅蹬足)49.左蹬脚横砍掌(转马剪手左展翅蹬足)50.退步虚步双擒手(落步拖腿双下割)51.右弹踢(白鹤伸腿)52.转身左弓步右撩掌(转马左割右撩手)53.右三角步双挑掌(右进步双挑手)54.右三角步双推掌(双推手)55.三角步切腹双挑掌(打腹双挑手)56.右三角步双推掌(双推手)57.右三角步双砸掌(挽花坐节)58.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59.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60.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61.跳步单蝶步双拍地(抓沙左撒右撒)62.马步双格拳(左转双截肘)63.左虚步叉抖掌(折鹤翅)64.右虚步推掌(请拳)65.马步下插掌(双下插掌)收式动作说明预备式面朝南成立正姿势,两脚并拢。

永春世界白鹤拳新闻电头作文

永春世界白鹤拳新闻电头作文

永春世界白鹤拳新闻电头作文坑仔口中学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第一章永春白鹤拳理论篇第一节永春白鹤拳简史教学目标:1、了解白鹤拳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武德和爱国主义品德。

教学重难点:武德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与教学录像教学过程:一、简介:白鹤拳是在清朝初年顺治年间由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

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

于是七娘感悟之馀,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

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

当时永春民间流传许多拳种,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一体。

太祖中有白鹤拳的技巧,白鹤拳中有太祖的套路,这两拳种又杂有达尊、罗汉、行者的拳法,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多在永春,故也将此拳称为“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师俗称“永春师”。

二、武德礼仪1、武术礼节徒手礼1、抱拳礼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

抱拳礼的涵义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抱拳礼的应用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鞠躬礼的应用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正宗永春白鹤拳·七步三战

正宗永春白鹤拳·七步三战

正宗永春白鹤拳·七步三战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

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根本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的,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高深而普世的民族文化。

武学诞生于这些优秀的文化中,历代无数武林先辈倾尽毕生心血,寒暑不易,血火交融,忍常人无法忍之痛楚,立常人无法坚持之志向,于无路处开山立派,开枝散叶,始有武术之百花争艳。

当今世界,也只有真正的中华武学可以科学而合理地阐释、修补、延长人的生命。

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

武学不仅是道学、哲学,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三战”为永春白鹤拳入广之第一套路,它朴实无华,简单明了,是最基本的练功套路。

它和“十三太保”、“十三步摇”合称为永春白鹤拳的“拳母”,顾名思义,有了“母”才能有“子”,有了根基(桩马门户)的稳固,才能使枝叶(手法腿法)繁茂。

因此套路乃进退各三步,收式一步,共计七步的实战练习,故称“七步三战”。

“三战”又叫“中”,就是要求练得一身“子午中正”,从“子午”中线变化。

通过对最基本的桩马功法、身法、步法、腿法、手法和呼吸调息法的系统性训练,使练习者端正动作规格,理解力与劲的产生和运用,领悟“吞吐浮沉、刚柔缓急”的意义。

·来自“武宗”公众号·拳谚谓“学拳三战起,三战练到死”,充分说明了练“三战”的重要性,通过演练,体现出永春白鹤拳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永春白鹤拳奠定坚实基础。

(一)、动作名称一、预备式二、起式请拳三、半月沉江四、孩儿捧花五、双枝昭阳六、双龙探海七、双枝昭阳八、双龙深海九、双枝昭阳一O、双龙探海一一、双枝昭阳一二、双龙探海一三、双枝昭阳一四、双龙探海一五、双枝昭阳一六、双龙探海一七、双枝昭阳一八、双龙探海一九、双枝昭阳二O、青龙出水二一、青龙出水二二、一枝梅花二三、将军出箭(左)二四、将军出箭(右)二五、霸王开弓二六、将军出箭二七、孩儿抱斗二八、收式请拳二九、半月沉江三O、收式(二)动作说明一、预备式两脚并拢,两腿直立,上身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手自然分开贴于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鹤拳道的简介

鹤拳道的简介

鹤拳道的简介永春白鹤拳是古老的汉族拳术之一,属于南拳。

仿生象形白鹤脚,鹤舞长空展英豪。

练武健身功效大,攻防技击价值高;内涵朴实而丰富,拳理辩证又精妙。

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称以雅。

三盘上中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

白鹤亮翅,十三步摇;七步三战,十三太保;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鹤拳道的简介。

鹤拳道的简介英文:CraneFistTao简称:CFT鹤拳道是一种注重养生与技击的南派中国功夫。

多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福建闽南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与国外。

正宗的鹤拳道主要来源于永春白鹤拳,再吸取截拳道,咏春拳,五祖拳,太极拳,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武学精华.博采众家之长而成,由福建泉州南安洪濑黄良才创立.以“发扬传承中华武学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为宗旨。

鹤拳道的主要特点以鹤法为灵性,再融入道家思想。

鹤为宗,道为法,随心所欲鹤拳道,“鹤道”也。

鹤拳道综合了传统套路的精深拳理与现代技击的实战性互补成为练功课程,使得搏击时能随心所欲,顺于自然,运手柔,着手刚。

特别讲究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

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

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拔等、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

技法要求融合阴阳八卦五行变化的道家思想,讲相生相克。

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落地生根,收手软如棉,出手弓送矢,进实退虚,借力借势,听劲,化力等等。

鹤拳道的创始人黄良才,功夫名家。

男,1973年9月出生,福建泉州南安洪濑人。

从小热爱武术,1988年毕业于洪濑新侨学校。

现任职于良才电器商场总经理,精武研究会会长,鹤拳道总教练。

央视擂台赛红方黄良才主要荣誉:鹤拳道创始人,培养武术人才无数。

2008年获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16强,第三界世界传统武术节铜牌,海峡两岸武术交流大会金牌,在央视奥运频道(央视5套),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漳州电视台,东南早报,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新浪体育,等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都有报道。

原传白鹤拳家正法

原传白鹤拳家正法

原传白鹤拳家正法 之 方七娘拳祖 摘抄《原传白鹤拳家正法》,供各位南少林拳爱好者参考。

呼吸之法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然后有日月星辰,云雾风雨,呼吸晦明山川.至于神圣三皇五帝,注大海定四方,占四时定八卦,端五行五星,致二十八宿,围绕于天地,南星北极为擎天玉柱。

天之头在南方,足立北方,手立东西,腹立中央土。

日月为天地两眼,星辰为天地孔窍,大海为天地咽喉,玉柱为天地中气,入地三十六度。

盖天以气为本,以息为元,气者呼出,息者吸入,以风为气,以雨为根,以云雾为肾,而生化万物,成于八卦。

人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主,以肾为根,以丹田为大海,前后左右为山岳,以两眼为日月,以中气为天柱,诸窍为星辰,以肾为雨露,腹内力为五星,两边胸骨为二十八宿,以脏腑为八卦,以气血为晦明。

龙骨大椎及尾椎共二十四节,两手两足十二节,共有三十六节,符合天地三十六度,所谓人身小天地者也。

凡人学习此拳,须按于天地山川江海风雨呼吸之法。

云从地中起,风从海上生,又云有风必有云,云从龙,风从虎,风能倒数落瓦,云能遮天盖地,而气力亦如之。

气之力起于丹田,而发于咽喉以及掌心。

若天地之气,呼之则海水皆转,吸之则海水皆环,若人之气,一呼则百筋皆开,一吸则百筋皆合,丹田腹肚之内俱能运动,五星之力亦能现起。

然人往往仅知咽喉之间无所关系,而不知其妙动之无穷哉。

拳法总论父子相随之法,皆按于先天八卦河图之象。

八卦生五行,五行乃头手足也。

五行定五星,五星生在腹肚之内,河图生四象,四象乃两腰、丹田、心屈也。

夫人以气为主,以肾为元。

气生筋,肾生肉,筋主气,肉生血,又人以骨为标,以髓为本,筋生于骨,髓藏于骨内。

骨者一身有六块骨剉,乃二膝二腿头二改。

二膝即膝踝之骨剉,二改改屈之骨剉,二腿头乃川贝骨之剉,此六剉俱要扯筋者,不待言而能知。

筋者乃二腰,二腰生一阴一阳,阴主气,阳主肾,今此二者俱要落,落则中气自立,有须呼吸,呼吸则气血不滞,而周身之力亦能遂行于四肢。

四肢按四时之变化,变者变拳法,化者化势力。

白鹤拳拳赋

白鹤拳拳赋

白鹤拳拳赋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

白鹤舞姿,少林拳法;强身健体,卫国保家;独步武林内家拳,蜚声中外世人夸;中国武坛瑰宝,南拳武术奇葩!拳术功夫者,国术之谓也。

南派少林五祖拳: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四罗汉,五白鹤。

永春白鹤拳,威震南天大门派,盛名远播海内外。

古邑桃源,水秀山清;五里名镇,荟萃群英;白鹤神拳,应运降生!清初民间讲故事,鹤仙教拳演传奇:祖师女侠方七娘,福宁方公独生女。

聪明俏丽,好学武艺;婚姻失意,白练为尼;拜师鹤仙,首创绝技。

教传曾四,喜结连理;逃难避灾,返乡永邑。

起居后庙辜厝,演练金峰观音亭;授门徒曾武馆,培育二十八英俊。

曾四爷、白戒叔,永春名师分前后;前五虎、后五虎,武功出众称杰作!仿生象形白鹤脚,鹤舞长空展英豪。

练武健身功效大,攻防技击价值高;内涵朴实而丰富,拳理辩证又精妙。

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称以雅。

三盘上中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

白鹤亮翅,十三步摇;七步三战,十三太保;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武术之乡,习武成风;五祖独尊,白鹤称雄;武林高手,层出不穷;四海薪传,寰宇威扬!俊英郑礼,拜师七娘;精勤不懈,深得秘传;名扬闽南,云游闽赣;以武会友,博采众长。

一代拳师出大羽,行侠仗义任逍遥;东岳少林打擂台,江西空手拔牛角;南安山岭多险恶,单枝点穴显威力;永春南洋众侨亲,安然无恙归故里!霞陵武生,林俊万青;永春豪侠,白鹤名师。

秉承家学,苦练如痴;武艺高强,名赫一时。

聚义金峰万春寨,操练魁星山门岩。

德化起兵,威震八闽;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开仓济贫。

侠之大者,救世安民;天国烈王,永垂英名!全国首届,南京国考;永春组团,十人报到;均合标准,技艺高超。

潘氏世讽,金奖夺标;林氏宝山,擂台英豪;潘氏孝德,壮士名高;国术俊选,世人称好!威武凯旋歌壮举,光前裕后谱新篇。

翁公祠国术馆,广招生徒授鹤拳;永春老牌武馆,伟烈丰功史册传!白鹤大师级,闽南国术团;巡演星马,献艺传技;弘扬国粹,为国争誉。

永春白鹤拳养生探秘

永春白鹤拳养生探秘

永春白鹤拳养生探秘康玉琨【期刊名称】《少林与太极》【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1页(P20)【作者】康玉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拳种之一,永春白鹤拳的健身、防身与传承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15年11月份,在福建泉州各地先后举办了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系列活动,其中世界(永春)白鹤拳大会来自波兰、德国、俄罗斯、美国、摩尔多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白鹤拳师和学者们,探讨更多的则是白鹤拳的健身与养生问题。

当今社会,一些武术世家的后人练武的动力,可能更多源自传承的责任,因为他们不愿意祖传的武艺在自己这一代失传。

而其他的武术爱好者,除了兴趣与防身以外,无疑更多的是想达到健身与养生的目的。

诚然,许多体育运动也是可以健身的,“生命在于运动”嘛。

不过,武术的健身效果明显更好,且大多没有副作用。

不像一些体育项目,只是把身体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同时,却也给身体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不少体育运动员年龄不大就疾病缠身就是明证。

武术运动员,尤其像白鹤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传人,除拥有高强的武功外,还往往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且大多因之得以延年益寿、寿终正寝。

比如,永春县著名白鹤拳师郑文存老先生,90岁高龄时,表演起“八分寸劲”来,还是招沉力猛、形神兼备。

笔者发表于《搏击》(2013年第7期)的《低调的白鹤拳师老黄》一文写到的“老黄”,也因修习白鹤拳而让自己的身体受益匪浅,在同一批患尘肺病的病友中,他是活到最后的一个。

永春白鹤拳等武术为什么会有显著的养生效果?主要在于其把身体当作一个整体,强调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形神兼备。

比如《方七娘拳祖》、《桃源拳术》等白鹤拳古籍就认为,白鹤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飞禽。

白鹤拳既是象形拳,又是内家拳。

在外形上,要重视吞吐浮沉,做到吞如老猫等鼠,吐如虎子伸腰,浮如白鹤欲飞,沉如落地生根。

在内功上,要重视白鹤拳独特的调息固气和导引吐纳方法,做到蓄气于丹田,运劲于手足,达到内外兼修之效果。

白鹤拳的简介

白鹤拳的简介

白鹤拳的简介白鹤拳鹤拳注重两臂弹抖之劲,出手如弓发箭掌法,实进虚退,借势使力。

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

采用不丁不八步。

讲究摔弹,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

各枝鹤拳有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名称及操练方式。

白鹤拳的术背景时方种年已六旬,妻室早亡,仅生有七娘一女而已。

"七娘容貌绝世,年登十六,好少林拳艺",深得方种疼爱,故传之最力。

方种意欲并传其未婚婿陈,岂知陈乃负义之人。

七娘誓不从,婚姻失意,又素有贞静之念,即持节投白莲练寺礼佛。

方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翩,舞脚弄翼,引椽衔毛,伸颈觅食、缠脖栖息,姿态奇妙,心甚异之。

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

于是七娘感悟之馀,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白鹤拳"。

方七娘为纪念在"白莲练寺"中创出白鹤拳,乃将此寺号为"教练寺",以寓不忘,并在寺中教传拳法,广授生徒,声誉大噪,名闻遐迩。

当时,有永春人曾四与其师颜起诞又名颜上观,擅长棍法,云游各地,以武会友,慕名寻访教练寺。

及至该寺,恰遇暴风骤雨,站在寺门外暂避,方种见状,询及居处,曾四答是"永春县人,教杖棍功夫的"。

方乃延请入寺,颜曾师徒拜谒叙及渊源,方种知是少林本派,所以留下他们加以款待。

曾四与方七娘谈论棍法拳法,深觉七娘技高一筹。

而颜起诞乃刚性燥烈之人,流露出不悦之色,其娘以言讥笑之。

起诞不服,心想七娘乃一小小女流,纵然技精,也难胜我盛壮男儿,便要与七娘比试。

七娘欣然答应,遂一手擎起,两足并立,以待来势。

起诞以左手擒拿单鞭势攻之,七娘忽然变换招数,食指一转而入,起诞受伤倒地,深为之叹服。

他对曾四说,我所学的都是那些粗硬浅窄功夫,还未达到精微神化之境,你应当诚心向他们求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外兼修之白鹤拳(随笔)
康玉琨
白鹤拳属南派少林武功,因发祥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福建省永春县,俗称“永春白鹤拳”。

它是清朝顺治年间,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经过“二十八英俊”、“前五虎”、“后五虎”等历代白鹤拳名师的传承发展、总结提高,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理论、包含108个技法的自成一派的拳法。

清康熙年间,永春白鹤拳流传至福州地区,衍化成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五种风格各异、套路纷繁,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福州鹤拳。

1929年10月,永春武术界人士曾组成以潘世讽为主任的“闽南国术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巡回表演献技,开创了我国以武术对海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先例。

因此得到爱国侨领陈嘉庚的赞赏和大力支持,并赠对联两幅:
其一
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
且看中华国术我武惟扬。

其二
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
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

近年来,东南亚、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团体或知名拳师、武术爱好者,纷纷来永春寻根谒祖、拜师学艺,永春白鹤拳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优秀拳种之一。

永春白鹤拳是以鹤为形,以形为拳。

讲究内外合一,意守丹田;吞吐浮沉,寸劲节力;似刚非刚,似柔非柔。

以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善于近身搏击,利于防身健身而著称于世。

武术运动员,尤其像白鹤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传人,除拥有高强的武功外,还往往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且大多因之得以延年益寿。

比如,永春县著名白鹤拳师郑文存老先生,95岁高龄时,表演起《八分寸劲》来,还是招沉力猛、形神兼备。

永春白鹤拳等武术为什么会有显著的健身养生效果?主要在于其把身体当作一个整体,强调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子午归正。

比如《方七娘拳祖》《桃源拳术》等白鹤拳古籍就认为,白鹤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飞禽,白鹤拳既是内家拳,又有象形拳的一些特点。

在外形上,要重视吞吐浮沉,做到吞如老猫等鼠,吐如虎子伸腰,浮如白鹤欲飞,沉如落地生根。

在内功上,要重视白鹤拳独特的调息固气和导引吐纳方法,做到蓄气于丹田,运劲于手足,达到内外兼修之效果。

《方七娘拳祖》一书强调指出:“夫人以气为主,以肾为元。

气生筋,肾生肉,筋主气,肉生血;又人以骨为标,以髓为本,筋生于骨,髓藏骨内。

”因此,要求白鹤拳传人要重视并加强内气的养成与运使练习。

1921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秘诀》指出:“欲学技击必先学三事:一曰不动心;二曰数息;三曰破生死关头。

”该“秘诀”认为:“数息之功,即不动心之道。

心与气本属一体,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

技击臻此境界,而后可称上乘。


《易筋经·膜论》说:“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

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

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


方七娘的白鹤拳是在少林武术的基础上创立的,自然与少林功夫一样讲究吐纳之术。

中国台湾名师王于宁在《白鹤拳的身体哲学》一书中指出:“白鹤拳的吐纳之术乃以经络为基
础,融合白鹤拳特有之‘四功(吞、吐、浮、沉)’与‘四形(飞、鸣、宿、食)’,不断在升降沉浮、阴阳虚实的行拳炼气过程中,以‘下丹田’作为内气收放的营运中心,汇聚成武术技击的能量图。


这些武术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医学观点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在《类经·运气类》一书中,曾总结指出:“盖以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也由乎此。

此气不可不实,能实其气,则延年之道也。

”张介宾的话可谓道破天机之至理名言。

明白了以上道理,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武者但凡要想有所成就,并得以延年益寿,当如朱子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源头“活水”不断,常练常新。

【本文发表于《中华武术》2018年第4期(总第4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