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05-4管理统计试题
《工商管理统计》作业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统计作业第一次一、单选题:1、c 2、c 3、 b 4、b 5、a 6、d 7、b 8、b 9、A 10、D 11、C二、多选题:1、 d e 2、b c e 3、 b c d e 4、 b c d e 5、 a b e 6、A B三、判断题:1、错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四、名次解释:1、茎叶图:(课本第27页第二段)茎叶图可用于原始数据的分布,同时保留原始数据在图形里面。
茎叶图又“茎”和“爷”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
2、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课本第16页最后一段到数第6行)离散变量,可以去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数位断开,可以一一列举,如“企业数”。
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误差”。
3、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
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4、参数和统计量:(课本第15页)参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通常是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总体比例。
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如:样本平均数。
5、总体和样本:(课本第13、14页)总体是包含速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它通常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的许多个体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6、箱线图:(课本第29页)箱线图示由一组数据的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
它由一个箱子和两条线段组成。
7、四分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处在25%和75%位置上的数称为四分位数,其中25%位置上的称为下四分位数,75%位置上的称为上四分位数。
8、尖峰分布和平峰分布:峰态是对数据分布平峰或尖峰程度的测度,峰态小于0时为平峰分布,峰态大于0时为尖峰分布。
五、简答题1、根据计量层次,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三种。
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如:性别分为男女两类;顺序数据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确定哲学类别的优劣或顺序,如: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数值型数据是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行计量的结果,其结果表现为数值,如:长度。
管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1. 定义题(1) 什么是管理统计?简要叙述其概念及作用。
(2) 解释“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在管理统计中的重要性。
(3) 说明“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的区别,并分别列举其适用场景。
2. 样本调查设计(1) 解释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在进行样本调查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请阐述至少三个重要因素。
3. 数据收集与整理(1) 列举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并选取一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2) 数据整理的步骤是什么?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4. 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1) 解释描述统计的含义和主要方法。
(2) 说明推论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答案部分1. 定义题(1) 管理统计是一种应用数学方法研究管理问题的学科,它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和制定战略。
管理统计的作用包括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绩效和发现问题等。
(2) 数据收集是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对于管理统计而言,准确且全面的数据收集是进行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它能帮助管理者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和规律,从而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2. 样本调查设计(1)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每个样本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是一种公平且无偏的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特定的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系统抽样是以固定的间隔在总体中选择样本。
(2) 在进行样本调查设计时,我们应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抽样误差和抽样周期等因素。
样本的代表性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抽样误差的控制对于决策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抽样周期则需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3. 数据收集与整理(1) 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
其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反馈。
(2) 数据整理的步骤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数据输入和数据验证等。
管理统计学题库
管理统计学题库1. 什么是描述性统计?答:描述性统计是一种通过图表、表格和数学指标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
它提供了数据的概括性信息,包括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
2. 请解释以下术语: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
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各个数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是一组数据各个数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也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3. 请解释以下术语: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
答: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是无法直接观测或测量的。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观测值,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4. 请解释以下术语: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
答: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一个或多个统计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置信区间是用来估计一个未知参数所在的范围。
显著性水平是用来衡量统计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种标准。
5. 请解释以下术语:相关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答:相关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6. 请解释以下术语:偏度、峰度、异常值。
答:偏度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正偏表示数据右偏,负偏表示数据左偏。
峰度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正峰表示数据分布比正态分布更陡峭,负峰表示数据分布比正态分布更平坦。
异常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相比明显不同的数值。
7. 请解释以下术语: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因子分析。
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协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方法。
统计学试题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 2.普查是比较容易取得全面系统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方法。 ( 3.P 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 ( ) 4.环形图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结构性问题。 ( ( ) )
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因而,在总体中众数必定存在,而且是唯一的。 6.变量值越大,标准差越大。反之,变量值越小,标准差越小。 ( 值。 ( ( ) ) 分数 评卷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 《统计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需要携带计算器) 题 号 分 数 阅卷人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元、5000 元以上几个组,那么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 2000 B. 1500 C.1000
) 。 D. 1800 ) 。
9.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 95,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 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 95 C. 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 95
1.近日推出的一项网络调查,旨在分析二手车购买市场需求及主要的消费群体。此次共有超 过 24 万人参与了这次网络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购买二手车意向的 80 后群体 占总体的 54.98%;而有近七成的投票参与者家庭月收入在 8000 元以内,二手车市场已基本 被家庭月收入中等以上的 80 后群体所占据, 而价格和安全是决定他们是否购买二手车的首要 因素。 (1) 这一调查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 (2) 这一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3)“月收入”是什么变量? (4) 此次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什么? 3.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 60 千克,标准差为 5 千克;女生 的平均体重为 50 千克,标准差为 5 千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体重差异大?为什么? (2)粗略地估计一下,男生中有百分之几的人体重在 55-65 千克之间? (3)粗略地估计一下,女生中有百分之几的人体重在 40-60 千克之间?
工商管理统计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工商管理统计综合练习题单项选择题从四个被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统计数据的一致性是指(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A、最低的随机误差B、最小的偏差C、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D、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并公布数据2、统计数据的关联性是指(满足用户需求)。
A、最低的抽样误差B、最小的非抽样误差C、满足用户需求D、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3、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最小的非抽样误差)。
A、最低的抽样误差B、最小的非抽样误差C、满足用户需求D、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4、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
A、总体数据B、样本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5、箱线图是由一组数据的(5 )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
A、5B、4C、3D、26、下四分位数是处于数据(25% )位置的值。
A、50%B、40%C、80%D、25%7、当一组数据的分布为左偏时。
最好用(众数)作为该组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A、众数B、均值C、最小值D、最大值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容量与边际方差的平方成反比)。
A、置信概率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也就越小B、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C、样本容量与边际方差的平方成正比D、样本容量与边际方差的平方成反比9、在方差分析中,随机误差(既存在于组内方差,又存在于组间方差中)。
A、只存在于组内方差中B、只存在于组间方差中C、既存在于组内方差,又存在于组间方差中D、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10、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A、参数B、频数C、众数D、组数11、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假定各组数据在该组内服从(均匀分布)。
A、对称分布B、正态分布C、均匀分布D、U型分布12、在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中,如果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这是指(无偏性)。
A、准确性B、无偏性C、有效性D、一致性13、下列中,与样本容量成反比的是(边际误差)。
A、置信概率B、总体均值C、总体方差D、边际误差14、回归直线拟合的好坏取决于SSR及SSE的大小,(SSR/SST越大,直线拟合得越好)。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 1 (专科)05工商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2005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中级)
2005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中级)2005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制定企业战略过程中,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A.核心能力B.资金状况C.核心产品D.设备状况2.某企业过去长期生产经营家电,今年投入巨资进入汽车行业。
该企业实施的新战略属于()。
A.关联多元化战略B.前向一体化战略C.无关联多元化战略D.后向一体化战略3.根据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A.竞争战略B.公司层战略C.业务层战略D.职能层战略4.为了提高原材料质量和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某中成药生产企业投资开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这种战略属于()。
A.后向一体化战略B.前向一体化战略C.专业化发展战略D.集中化发展战略5.根据BCG矩阵法,企业“吉星”类业务应采取的经营战略是()。
A.抽资转向战略B.扩张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稳定型战略6.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与个性化的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这时企业应积极实施()。
A.成本领先战略B.无差异战略C.集中化战略D.差异化战略7.在约定的区域和有效期内,被许可方向许可方支付的使用费最高的许可证贸易形式是()。
A.排他许可B.独占许可C.普通许可D.特许经营8.从价值链角度看,贴牌实现的是生产环节与()的战略联盟。
A.供应环节B.科研环节C.营销环节D.加工环节9.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因素很多,人员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属于()因素。
A.企业技术B.企业规模C.企业制度D.企业外部环境10.甲公司现有职工2000人,高层的管理幅度为4-5人,中层的管理幅度为5-6人,基层的管理幅度为10-15人;乙公司现有职工4000人,高层的管理幅度为8-10人,中层的管理幅度为10-15人,基层的管理幅度为20-28人,则()。
北京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统计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北京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统计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是()。
A.回归分析用于估计和预测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C.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D.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2.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而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A.错误B.正确3.时期指标的基本特征是()。
A.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B.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D.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4.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抽样平均数的抽样标准差减少到原来的1/3,则抽样单位就须()A.增大到原来的9倍B.增大到原来的3倍C.比原来增加9倍D.比原来减少8倍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这两个变量是()。
A.负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不完全相关关系6.工人工资(元)和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0+80x。
这意味着()。
A.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30元B.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80元C.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130元D.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工资为80元7.增长速度是指()。
A.发展速度与1之差B.报告期比基期水平之差同基期水平之比C.报告期比基期水平增长的程度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8.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低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9.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服从或近似服从()分布。
A.二项分布B.超几何分布C.正态分布D.泊松分布10.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企业数B.产品数量C.体重D.职工人数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C6.参考答案:AB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ABD。
《管理统计》模拟自测题
《管理统计》模拟自测题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流量与存量主要是 ( )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质量指标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5.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6.已知某种商品每件价格为4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 。
A、指标B、变量C、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9.调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
A、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填表人B、表头、表身和表脚C、栏号、计量单位和填表人D、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填表人10.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11.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12.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6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工商05-4管理统计试题
工商05-4班《管理统计》试题及答案命题人:成榕、任蕾、李长华、朱燕飞、刘安英一、单项选择题(从四个被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0.5分,共5分)1、上、下四分位数在数据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5%,50%B、25%,75%C、50%,25%D、75%,25%2、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A、Z分布B、t分布C、2 分布D、F分布4、在方差分析中,如果认为不同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
A、组间方差仅存在随机误差B、组间方差仅存在系统误差C、组间方差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D、组间方差不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r≤0B、0≤r≤1C、-1≤r≤1D、-1<r<16、某连续变量取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某公司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
试问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3.7%B、50%C、150%D、3.7%8、某公司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5%,生产费用增长了9%。
则单位产品成本是()。
A、降低了67%B、降低了5.2%C、降低了40%D、降低了6%9、当需要输出5个最大值与5个最小值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10.当需要输出四分位全距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二、多项选择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相应的括号内。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试题一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判断题(把“/或“X”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每小题 2分,共10分)1.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 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2.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旧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 )3.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 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 1: 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2分) 1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社会总产值 C .产品总成本2.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3.统计整理的关键在(2013年1月产品合格率 人口总数A .二者是一致的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 .二者没有关系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编制统计表4.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百分比形式5.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准确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 C .可靠性原则灵活性原则6•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 56十8x,这意味着( A .废品率每增加 l %,成本每吨增加 64元B .废品率每增加 1%,成本每吨增加 8%C .废品率每增加 1%,成本每吨增加 8 元D .废品率每增加 1%,则每吨成本为 56 元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 2分,共 8分) 1.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A .大量观察法 C .综合指标法 E .归纳推断法 2.在工业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就是组平均数 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4.测定现象之间有元相关关系的方法有(E .计算估计标准误四、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分组。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试题二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试题二1“教育”期末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试题二2021年1月一、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1.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总体的**个方面.()2.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4.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5.计算平均速匿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这种调查方法是()A。
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普查3。
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4.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6.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A.越接近于一1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0 D.在0.5和0.8之间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十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8分)1。
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
最新版工商05-1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变量名书写正确的是:(B )A .学生总成绩B .女生身高C .ALLD .ab/c 2.对于“238”用科学计算表示法表示错误的是: (D)A . 2.38D2B . 2.38E+2C . 2.38+2D . 2.38D-2 3.数据排名选择的命令是:(A )A .Transform---rank casesB .Transform---sort casesC .Transform---rankD .Transform---sort 4.指定加权变量的命令是(B )A . Transform ---weight casesB . Data -- weight casesC . Data---countD . Transform---Record 5.茎叶图的适用范围:(D )A 刻度级样本数据B 名义级样本数据C 序次级样本数据D 顺序级及刻度级样本数据 6.如果一个表格中输出的Kurtosis 为正值,表示(C )A 正偏差数值较大,为右偏B 负偏差数值较大,为左偏C 比正态分布高峰更加陡峭,为尖顶峰D 比正态分布高峰更加平坦,为平顶峰 7.箱形图的适用范围(C )A 顺序级样本数据B 名义级样本数据C 刻度级样本数据D 顺序级及刻度级样本数据 8.在假设检验中,通常把(A )错误控制的比较小A 弃真B 存伪C 弃真和存伪D 既非弃真又非存伪 9.Wilcoxon 序号和检验法适合于(C )A 多个独立样本B 多个配对样本C 两个独立样本D 两个配对样本 10.做相关分析中,等级相关数据使用于(B )A 刻度级和刻度级的配对样本B 顺序级和刻度级的配对样本C 名义级和名义级的配对样本D 顺序级和名义级的配对样本二、填空(每题2分)1.刻度级数据是数据类型中的最高级别,它分为两个子级别:比率级 和 间距级,其中 间距级测度的变量之间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2.除了用表格法以外,还可以用 累积频率的条形 图来表示一个数据集合的累积频率分布状况。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应用统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应用统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四分位极差是指:()A.最小的25%与最大的25%的数据去掉后,剩下数据的极差B.数据排序后中间一半数据的极差C.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为数D.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为数2.对于数值变量,当样本容量较大时,不适合用点线图表示。
()A.正确B.错误3.如果散点是很宽松地分布在回归直线附近,那么点与直线的距离远,意味着残差平方和大,所以相关系数也大。
()A.正确B.错误4.事件A发生的概率p=1/3 ,则在15次实验中,下列事件那个概率最大?()A.A发生7次B.A发生5次C.A发生15次D.A发生10次5.如果大量样本的样本统计量的均值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则这种样本统计量是该参数的:()A.准确估计B.无偏估计C.有效估计D.一致估计6.某快餐公司承诺90%的订餐可在10分钟内送到。
对随机抽取的100份订餐调查显示,82份在承诺时间内送达。
显著性水平为0.01,我们是否可以说在10分钟内送到的订餐比例少于90%?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A.H0:π≤0.9;H1:π>0.9B.H0:π>0.9;H1:π≤0.9C.H0:π≤0.82;H1:π>0.82D.H0:π>0.82;H1:π≤0.827.下列哪些图形,不会丢失原始的数据信息:()A.盒形图B.点线图C.直方图D.茎叶图8.卡方分析可以用来分析()A.自变量因变量都为分类变量B.自变量是数值变量,因变量是分类变量C.自变量是顺序变量,因变量是分类变量D.自变量是分类变量,因变量是顺序变量9.样本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出来的数。
()A.正确B.错误10.两个数值变量在做回归分析时,选哪个变量做自变量并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D8.参考答案:ACD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05-4班《管理统计》试题及答案命题人:成榕、任蕾、李长华、朱燕飞、刘安英一、单项选择题(从四个被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0.5分,共5分)1、上、下四分位数在数据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5%,50%B、25%,75%C、50%,25%D、75%,25%2、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A、Z分布B、t分布C、2 分布D、F分布4、在方差分析中,如果认为不同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
A、组间方差仅存在随机误差B、组间方差仅存在系统误差C、组间方差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D、组间方差不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r≤0B、0≤r≤1C、-1≤r≤1D、-1<r<16、某连续变量取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某公司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
试问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3.7%B、50%C、150%D、3.7%8、某公司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5%,生产费用增长了9%。
则单位产品成本是()。
A、降低了67%B、降低了5.2%C、降低了40%D、降低了6%9、当需要输出5个最大值与5个最小值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10.当需要输出四分位全距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二、多项选择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相应的括号内。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9分)。
1、下列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有()。
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B、小学、中学、大学C、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D、1号、2号、3号……E、1等品、2等品、3等品、等外品2、关于直方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直方图的矩形高度表示频数和百分比B、直方图的矩形宽度表示组距C、直方图的矩形宽度是固定的D、直方图的矩形通常是分开排列E、直方图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3、下列中,受极端值影响的统计量有()。
A、众数B、中位数C、均值D、极差E、平均差4、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A、总体服从正态分布B、总体服从F分布C、各总体的均值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相同E、观察值独立5、与箱线图有关的特征值是()。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最小值E、最大值6、用于分析时间序列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A、发展速度B、发展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增减量E、平均增减量7、按月平均法是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之一,下面()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是对的。
A、根据各年同月的数据来计算出各年的同月平均数B、计算出总的月平均数C、将各年的同月平均数与总的月平均数进行对比,即得各月的季节比率D、计算调整系数,将调整系数分别乘以各月的季节比率E、计算趋势增量8、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
A、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B、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的销售收入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9、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前提是()。
A、各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B、各因素指数之和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C、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D、各因素指数与总变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E、构成指数体系的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三、判断正误题(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填入“ ”;否则,填入“×”。
每小题1分,共5分)1、如果数据分布右偏,则其众数最小,均值最大。
( )2、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即使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均值也服从正态分布。
( )3、在假设检验中,当备择假设H1为真时作出接受原假设H0的判断,则犯了弃真错误。
( )4、如果样本相关系数很高,则总体相关系数也必定很高。
(×)5、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四、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6分)1、Wilcoxon序号和检验法适合于两个独立样本。
2、做相关分析中,等级相关数据适合于顺序级和刻度级的配对样本。
3、刻度级数据之间非要分析相关关系,必须选择列联系数。
4、.跨度是将两种样本混合并升序排列后,控制样本中最小的秩与最大秩之间观察值的个数。
5、众数的定义样本数据集合中出现频次最高的那个样本值。
6、234、279、225、212,它们的茎节宽度应取为107、游程检验是考察两个独立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分布的总体8 、个案简明统计报表的英文写法是Cases Summary,它是计算指定变量的分组统计量9、两配对样本均值的T检验SPSS实现过程Analyze-->Compare means-->Pared-Samples T Test10、箱形图数据仅适用于刻度级的样本数据。
11、Power estimation:转换幂值估计,表示对每一组数据产生一个中位数范围的自然对数与四分位数范围的自然对数的散点图。
12、Somers’D值,取值范围【-1,1】13、Nominal by Internal适用于一个为名义变量,另一个为等距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14、Skip lines before break:在后面的框中行间距数值,最多为20 行的空白区。
15、单一样本均值的T检验,点击Analyze→Compare Means→One-Sample T Test16、检验两个总体的分布是否相同的序号和检验法适用条件两个独立样本且可以颠倒顺序17、Friendman检验要求数据是等距的。
18、等级相关系数适用于顺序级和刻度级的配对样本。
19、非要用品质相关来处理的问题,在个体的特征中,至少有一个是名义级的变量。
20、进行品质相关分析,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21、Gamma适用于名义级和顺序级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22、单元值的修改方法:<1>双击该单元格<2>Edit→find<3>Data→goto case23、Dependents together:所有因变量生成一个箱形图,比较分组变量同一水平上各个因变量值的分布情况。
24、单因素方差分析点击Analyze→Compare Means→One-way ANOV A25、Wilcoxon和Sign检验法适用于多值的检验。
26、双因素方差分析点击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27、Kappa系数,它只适用于行变量和列变量的水平值相同的现象。
28、McNemar只适用二值变量29、M-estimators做中心趋势的粗略最大似然确定输出4个不同权重的最大似然确定数。
五、名词解释题(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
每小题1分,共5分)1、判定系数:是回归平方和占总变差平方和的比例,它测定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它的实际意义是:在因变量y取值的总变差中可以由自变量x取值所解释的比例,它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取值的决定程度。
2、茎叶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原始数据分布的统计图形。
它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通常以数据的高位数值作为树茎,低位数值作为树叶。
3、回归系数:即xˆˆyˆ1β+β=中的1ˆβ,是回归方程中的参数之一,也称斜率。
它表示当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
4、估计标准误差:是度量拟合效果的统计量,它是根据残差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n-p-1)后再开方计算出来的,其作用与标准差类似,反映各观察点在直线周围的分散状况。
5、箱线图:是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等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它由一个箱子和两条线段组成。
通过箱线图的形状可以看出数据分布的主要特征。
六、简答论述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20分)1、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8分)方差分析是通过对各观察数据误差来源的分析来判断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观察数据的误差包括组内误差和组间误差。
组内方差衡量同一水平下样本数据的方差。
组间误差衡量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各样本之间的方差。
组内误差只包含随机误差。
如果不同水平对观察值没有影响,则组间方差只包含随机误差。
这时,组间误差与组内误差的比值就会接近于1。
如果不同水平对观察值有影响,则组间方差除包含随机误差外,还包含系统误差。
这时,组间误差与组内误差的比值就会大于1。
当这个比值大到某种程度时,就可以认为不同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2、在双侧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规则是什么?(7分)使用正态分布进行检验时,若检验的统计量αZ Z >或2αZ Z -<(注意:答2αZ Z >也对)时,拒绝原假设。
当使用t 分布进行检验时,若检验的统计量2αt t >或αt t -<,(注意:答2αt t >也对)时,拒绝原假设。
当使用2χ分布进行检验时(对总体方差的检验),若检验的统计量222αχ>χ或2122αχχ-<时,拒绝原假设。
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有何不同?(5分)相关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它所使用的工具是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虽然也是研究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但它侧重于研究变量之间的数量伴随关系,并通过样本数据建立变量间的数学关系式,即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的目的就是要考察自变量的变动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七、计算与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根据以上资料,您认为哪个班的同学考得好些?为什么?乙班的同学比甲班考得好。
理由如下: ⑴乙班考试成绩的均值(91.4)大于甲班(86.3)。
⑵乙班考试成绩的标准差(3.7)小于甲班(11.1)。
乙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系数为 3.7÷91.4=0.04;甲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系数为11.1÷86.3=0.13。
这说明乙班考试成绩的均值更能概括全班的水平。
⑶乙班考试成绩基本上是一个对称分布,其均值、众数和中位数的值基本相等;而甲班考试成绩是一个左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值相差很大。
若取概括性较好的中位数来比较,乙班仍然比甲班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