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练习-元素周期律-提高题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中显示时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但下载后在word中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①3517X ②3717X ③④A.①③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从给定的选项中可知①②③质子数均为17,属同种元素。
答案:C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B.ClC.Ar D.K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B、C、D均不正确。
答案:A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15C.16 D.17解析:该原子的各层电子数应依次为2、8、5,所以其质子数为15。
答案:B4.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面的微粒可以归为此类的是( )解析:都为金属阳离子。
答案:C5.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是8个电子,并与Li+相差两个电子层的是( )A.F-B.Mg2+C.S2-D.Na+解析:Li+只有一个电子层,符合该要求的微粒应该有3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8、8,选项中只有S2-符合要求。
答案:C6.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解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D7.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H2O B.F-C.Na+D.NH3解析:OH-和F-均含有9个质子,10个电子。
答案:B8.已知a X m+和b Y 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A.b+m+n B.b+m-nC.b-m+n D.b-m-n解析:a X核外有a个电子,a X m+核外有(a-m)个电子;b Y核外有b个电子,b Y n-核外有(b+n)个电子,所以有a-m=b+n,即a=b+m+n。
高中化学必修二苏教版全册课时训练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目录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 - 3 -第1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 3 - 课时1 核外电子排布................................................................................................... - 3 -课时2 元素周期律(一)........................................................................................... - 3 -课时3 元素周期律(二) ................................................................................................ - 5 -课时4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一)........................................................................... - 7 -课时5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二)........................................................................... - 9 -第2单元他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12 -课时6 离子键............................................................................................................. - 12 -课时7 共价键............................................................................................................. - 13 -课时8 分子间作用力................................................................................................. - 14 -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 16 -课时9 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 16 -课时10 不同类型的晶体........................................................................................... - 19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21 -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限度............................ - 21 -课时1 化学反应速率................................................................................................. - 21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 24 -第2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 26 -课时3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 26 -第3单元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 - 28 -课时4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8 -课时5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30 -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与氢能的利用..................... - 32 -课时6 太阳能、生物质能与氢能的利用................................................................. - 32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 - 34 -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 34 -课时1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 34 -课时2 石油的炼制乙烯(1) .................................................................................... - 36 -课时3 石油的炼制乙烯(2) ...................................................................................... - 38 -课时4 煤的综合利用苯......................................................................................... - 40 -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 42 -课时5 乙醇 .............................................................................................................. - 42 -课时6 乙酸 ................................................................................................................ - 44 -课时7 酯油脂......................................................................................................... - 46 -课时8 糖类 .............................................................................................................. - 48 -课时9 蛋白质氨基酸............................................................................................. - 50 -第4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 52 -课时10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52 -课时11 有机高分子的合成....................................................................................... - 54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 56 -第1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 56 -课时1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 56 -课时2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 59 -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61 -课时3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61 -参考答案 (64)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课时1 核外电子排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8个B.18个C.32个D.2(n-1)2个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氮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9.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A.12个B.15个C.16个D.17个10.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其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A.氮和磷B.碳和硫C.钠和铝D.氟和氖11.三种元素x、y、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这三种元素是A.N、P、Cl B.P、O、S C.N、O、S D.O、F、Cl12.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这粒子是A.氩原子B.氯原子C.氯离子D.硫离子18.有X、Y、Z三种元素,X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第二层为最外层;Y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占核外电子总数的1/3;Z元素核内有13个质子。
最新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2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答案
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________。
(4)原子序数①含义:按照元素_____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②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__,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最高化合价的数值________;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________,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______。
第2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不符合以上规律。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1)Na、Mg、Al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探究]越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________,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
(2)Si 、P 、S 、Cl4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比较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________,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3)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对其他周期元素的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____________。
(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___,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对于第二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3.第三周期元素中,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
A.钠 B.硅 C.硫 D.氯4.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氧 B.氟 C.碳 D.氖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F2<Cl2 B.金属性:K<Na C.酸性:H3PO4<H2SO4 D.碱性:NaOH<Mg(OH)27.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8.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②砹(At)是第Ⅶ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9.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利正确的是( )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C.HF>H2O>NH3>PH3 D.NH3>PH3>H2S>HBr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得电子能力强11.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D.熔点:NaCl>Na>CO212.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综合练习(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综合练习(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写在题号前)1、(09广东)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2、(09山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3、(09江苏)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X Y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22X Y>X R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m m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4、(09广东)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6、下列选项中,与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有关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B、核内中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次外层电子数7、(2011福建)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8、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A.K2S B.NaCl C.MgBr2 D.SCl29、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10、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R 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A.②③ B.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1、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1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C.酸性 HClO4>HIO4 D.酸性 HClO3>HIO313、按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A.A>B>C>D B.D>B>A>C C.B>A>C>D D.C>A>B>D14、(2011年江苏无锡高一质检)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上均含有2n2个电子的元素是A.Be B.C C.Ar D.Ne15、(2011年徐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16、(2011年徐州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精编作业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解析版)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 D )A.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解析:D选项叙述的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原子序数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B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半径D.最高正化合价解析:从Li→Ne,电子层数相同(2层),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1→8),除Ne外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F无正价,O一般情况下也无正价,Ne为零价。
3.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B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解析:从Na→Cl,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4.下列各组中,所有元素是按最高正化合价由高到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D )A.Na、Mg、AlB.F、O、NC.N、O、FD.S、P、Si解析:A项中正价由低到高,错误;F无正价,O一般情况下也无正价,B、C错误。
5.下列各组元素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D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D.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解析:此题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的变化。
A、B、C 选项均正确,D选项中原子半径应是依次减小。
6.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D )A.图①可以表示Na、Mg、Al、F四种原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图②可以表示H、Li、Na、K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C.图③可以表示原子序数在11~17的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D.图④可以表示原子序数在11~17的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之和解析:根据原子半径的比较依据可知,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序数越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A项正确;H、Li、Na、K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只有一个电子,B项正确;对于原子序数为11~17的各元素而言,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越来越多,而元素的最高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C项正确;对于第3周期的元素而言,Na、Mg、Al没有负价,D项错误。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附详细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课时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元素周期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离子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7、不同类型的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8、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9、化学反应的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10、化学反应中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12、化学电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1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1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15、天燃气的利用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16、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17、石油炼制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18、煤的综合利用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19、乙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20、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21、酯油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22、糖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23、蛋白质和氨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24、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25、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26、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B.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解析:由原子变成离子时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导致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电子层数也可能变化,但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变。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练习-元素周期律--基础题
元素周期律(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A.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逐渐增大,量变引起质变B.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2.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A.化合价B.原子半径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D.相对原子质量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4.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A.HX B.H2X C.XH3D.XH45.某元素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RH4,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H2RO3B..H2RO4C.HRO3D.H3RO46.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 C.Z>X>Y D.Z>Y>X 7.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K2S B.MgO C.MgS D.NaF8.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D.X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比Y的低9.某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其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5,则该非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8 B.14 C.19 D.3210.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最高化合价逐渐升高11.下列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Na、Mg、Al B.Cl、S、P C.Be、N、F D.Cl、Br、I 1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C、N、O、F B.K、Mg、C、SC.F、Cl、Br、I D.Li、Na、K、Rb13.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锂B.钠C.氟D.氯二、填空题14.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核电荷数依次______,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_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__,得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_,所以金属性依次_______,非金属性依次__________。
高中化学 1.1.2 元素周期律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试题
元素周期律1.19世纪60年代,化学家已经发现了60多种元素,并且发现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它们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电子层数逐渐增加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解析: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可知: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D2.X、Y为两种金属元素,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OH>Y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比Y活泼B.Y比X活泼C.X、Y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D.X、Y的最高价相同,都为+2价解析: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OH>YOH可知,X比Y活泼;X、Y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最高价都为+1价。
答案:A3.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硫>氯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D.热稳定性:HF>NH3>H2O>CH4解析:钠、磷、硫、氯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因为非金属性:F>O>N>C,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NH3>CH4。
答案:D4.下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于水一定是强碱溶液的是(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解析:A、D均有例外,如H元素。
B可能是,即为K,其对应的碱为KOH;也可能是,即为Na,其对应的碱为NaOH。
C选项有可能是,符合条件,但Mg(OH)2不是强碱。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同步练习2苏教版 必修2
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A.HXB.H2X C.XH3D.XH42.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SiO2<CO2<SO3<P2O5B.SiO2<CO2<P2O5<SO3C.CO2<SiO2<P2O5<SO3D.CO2<P2O5<SO3<SiO23.下列叙述中的非金属元素,其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4.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5.X、Y、M、N四种非金属元素,X、Y在反应中各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放出能量Y>X;氢化物稳定性HN<HX;原子序数M<N,其稳定结构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据上述条件判断这4种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M>NB.X>Y>N>MC.Y>X>N>MD.Y>X>M>N6.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7.已知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大8.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D.X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比Y的低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10.具有下列特征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B.有负化合价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D.单质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11.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少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的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的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3.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高中化学课时作业2元素周期律苏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业考模拟元素周期律基础巩固1.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量变引起质变B.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明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答案:C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业考模拟.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原子N S O Si半径/ 10-10 m 0.7南京市学业考复习模拟1.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业考模拟0.74 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0.80×10-10 m B.1.10×10-10 mC.1.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业考模拟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磷的原子序数在S和Si之间,故半径应在这二者之间。
答案: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C.从Li→F,N 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 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H、He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业考模拟,D错误。
答案:B4.前18号元素中,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离子A n+、B 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关系是C>B>AB.粒子半径关系是B n-<A n+C.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一种原子D.原子半径关系是A<B解析:由于A n+、B n-、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原子序数A>C>B,粒子半径A n+<B n -,原子半径A>B。
答案:C南京市学业考复习模拟.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②砹(At)是第Ⅶ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①③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④⑥解析: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递减,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②错;第二周期中氮元素的氢化物NH3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碱性,④错;第ⅢA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铊只与盐酸反应,⑤错。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3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体现Word版含答案
第 3 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表现一、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1)把 ________同样的元素,按原子序数 ________的次序从 ________到 ________ 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2) 把 ________________ 同样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次序由 ________到 ________ 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构造(1)周期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____个周期。
②特色: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同样。
③分类:第 1周期:种元素短周期第 2周期:种元素第 3周期:种元素周期第 4周期:种元素长周期第 5周期:种元素第 6周期:种元素不完整周期:第 7周期:当前只发现26种元素,未排满(2)族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②特色: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
③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 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如周期表中第 6 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__族。
0 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He 为 ________) ,其化合价定为________。
Ⅷ族:周期表中第________纵行。
④常有族的特又名称:第Ⅰ A族:________元素;第Ⅶ A族:________元素;0族:________ 元素。
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生性质的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 ( 罕有气体元素除外) 的原子, ______________同样,跟着核电荷数的递加,最外层电子数渐渐________ ,原子半径渐渐________ ,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渐渐________,失掉电子的能力渐渐________,金属性渐渐________,非金属性渐渐________。
2.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1)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纵行,属于第 ________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每课一练:1.1.2《元素周期律》.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1.2 元素周期律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2)[基础过关]一、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半径越小,其原子序数越大B.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易失电子C.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D.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金属性越强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A金属比B金属活动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二、元素的化合价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①C、N、F ②Na、Mg、Al ③F、Cl、Br ④P、S、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3的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3和9 B.7和1C.13和17 D.15和176.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小于18,该元素的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元素可形成含氧酸HR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R元素的最高正价是+5价②R元素还可形成其他含氧酸③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④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2-3n B.3n-12C.3n-10 D.6-3n三、微粒半径大小比较8.下列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A.Na、Mg、Al B.Na、O、FC.P、Si、Al D.C、Si、P9.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r(K)>r(Na)>r(Li)B.r(Mg2+)>r(Na+)>r(F-)C.r(Na+)>r(Mg2+)>r(Al3+)D.r(Br-)>r(Cl-)>r(Cl)10.已知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的离子a A m+、b B n+、c C m-、d D n-(m>n)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能力提升]11.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程度X>Y>Z12.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二学练测精练:专题 第单元 第课时 元素周期律 含解析
专题1 第一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C.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选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仅限于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还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等,故A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没有正价,故C错误;电子层数为1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到2个,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A.NaOH B.Mg(OH)2C.KOH D.Ca(OH)2解析:选C Na、Mg在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Mg,所以碱性NaOH>Mg(OH)2,同理K、Ca在同周期,所以碱性KOH>Ca(OH)2,而钾与钠同主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钾的金属性强于钠,所以碱性最强的是KOH,故选C。
3.A、B两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强于B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解析:选C A、B两元素电子层数相同,表明A、B处在同一周期。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原子序数A<B。
非金属性A<B,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 强于A,故A错误;非金属性A<B,所以A的气态氢化物不如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故B错误;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故C正确;非金属性A<B,所以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强,故D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化学每课练1.1.3《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元素周期表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元素周期表的构造1.以下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加的次序从左到右摆列的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必定同样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同样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罕有气体结束2.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 ) A.第ⅠA族第 6 周期B.第Ⅷ族第6周期C.第ⅢB族第6周期D.第ⅢA族第6周期3.以下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 ,此中合理的是() 二、确立元素在周期表中地点的两种方法4.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测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已知某离子的构造表示图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元素位于第 2 周期ⅡA 族B.该元素位于第 2 周期Ⅶ族C.该元素位于第 3 周期ⅡA 族D.该元素位于第 2 周期 0 族6.据外国相关资料报导,在“独居石”中,查明有还没有命名的116,124,126 ( 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 等的磷酸盐号元素。
试判断116 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A.第 6 周期,第ⅣA 族B.第7 周期,第ⅥA 族C.第7 周期,第ⅦA 族D.第8 周期,第ⅥA 族三、周期表中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7.已知 A 为第ⅡA 族元素, B 为第Ⅲ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 B 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以下关系式错误的选项是( ) A. n=m+ 1 B. n= m+ 11C. n=m+ 25 D. n= m+ 108.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中数字为原子序数,此中M的原子序数为37 的是( )9.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可能是A. x+2B. x+ 4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C. x+8 D. x+ 18[ 能力提高]10.若把周期表原来的主、副族号撤消,由左到右按原次序编为18 纵行。
(学习方略)高中化学.1.2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卷 苏教必修2
课时提升卷(二)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B.磷、硫、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C.碳、氮、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2.(2013·杭州高一检测)A、B、C、D、E是原子序数在11~17之间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B.E、C、D、B、AC.B、A、D、C、ED.C、D、A、B、E3.(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1·山东高考)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2011·天津高考)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2011·山东高考)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2011·天津高考)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4.(2013·宁波高一检测)已知a A+、b B2+、c C-、d 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b>a>c>dC.离子半径:D2->C->B2+>A+D.失电子能力:B>A,得电子能力:D>C5.(2013·南京高一检测)1号~18号元素中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 Y Z W原子半径/pm 160 143 104 66主要化合价+2 +3 +6、+4、-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3C.X、Y元素的金属性X>YD.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Z>W6.(能力挑战题)(2013·沧州高一检测)有W n+、X m+、Y m-、Z n-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m>n),且W、X、Y、Z四种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练习:《元素周期律》.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元素周期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选B。
由于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引起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D中,最外层电子数并非严格从1个到8个变化,而是1→2,1→8,1→8……变化。
C中O、F无最高正价,故最高正化合价变化规律不是从+1价→+7价严格变化。
2.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2-3n B.3n-12C.3n-10 D.6-3n解析:选B。
由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H n RO2n-2,可计算出R的最高正价,n+x +[-(4n-4)]=0,x=3n-4,R在氢化物中显负价,再根据同种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则|最低负价|=8-最高正价=8-(3n-4)=12-3n,故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为3n-12。
3.(2011年福建莆田高一质检)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变小的是(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半径D.简单离子半径解析:选C。
因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均为第3周期元素,其原子均有3个电子层,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依次由1递增到7,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简单离子半径由Na+到Al3+逐渐减小,由P3-到Cl-逐渐减小,但由于P3-比Al3+多1个电子层,故P3-的半径比Al3+的半径大得多。
4.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最高化合价相同解析:选C。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训练题:课下能力提升(二) 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答案
课下能力提升(二) 元素周期律1.HCl和PH3的稳定性相比前者和后者的关系为( )A.大于B.等于C.小于 D.不能确定2.对于Na+、Mg2+、Al3+三种离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半径大小顺序Na+<Mg2+<Al3+C.核外电子数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下列比较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方法或依据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失电子的多少来确定,失电子较多的金属性较强B.用Na置换MgCl2溶液中的Mg,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MgC.根据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性:Al>MgD.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4.利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判断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5.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是XH3< H2Y <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ZB.原子得电子能力X<Y<ZC.原子半径X<Y<ZD.离子还原性X3-<Y2-<Z-6.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n-2 B.3n-12C.3n-6 D.n-10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8.关于11~17号元素性质的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能力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2、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3、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5、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离子半径:Na+<Mg2+<Al3+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6、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H2RO3 B.H2RO4 C.HRO3 D.H3RO4
7、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Mg、Ca、K、Na B.S2-、Cl-、K+、Na+
C.Br-、Br、Cl、S D.Na+、Al3+、Cl-、F-
8、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12-5n) B.-(12-3n) C.-(6-3n) D.-(10-n)
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的质子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D.X是金属元素,而Y是非金属元素
10、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C.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 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弱
D.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11、已知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
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减弱
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大
12、半径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一组微粒是
A.H+、Al3+、Mg2+、K+ B.O、P、S、Cl
C.S2-、Cl-、K+、Ca2+ D.Na、Mg、Al、K
二、填空题
13、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CO3H2SiO3,H2SiO3H3PO4
(2)碱性:Ca(OH)2Mg(OH)2,Mg(OH)2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
(4)还原性:H2O H2S,H2S HCl
(5)酸性:H2SO4H2SO3,HClO4HClO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
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
③元素的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
⑤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
14、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
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8。
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酸,则: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_。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氢氧化物反应后可生成_____ 种盐,化学式分别为______ _ 。
(4)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