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视听基本元素【参考仅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声:因影视作品的表现主体是人,所以影片中 的声音也主要表现人。人对人声最敏感,人的形 象、气质与声音密切联系。
医学参考A
26
语言的特征
直观性:电影对象是直观的,没有可见的物体则 不能被拍摄。语言文字可面对抽象而电影则无法 表现抽象概念。
多义性:抽象的东西——具体物——抽象的东西 (此过程中产生多义性)
32
灯光运用的分类: 自然性光效 戏剧性光效
例:《角斗士》中的光效 处理
医学参考A
《角斗士》片首
《角斗士》片尾
19
“光”的作用类型
1. 主光和辅光:主光一般在人物正前方45°,辅 光则把暗部加亮,但不可超过主光。
2. 轮廓光:令人物与背景相区别。 3. 眼神光:朝人物眼部打光可使眼睛像镜面般透
亮,但不能与主光相冲突。 4. 环境光:即底子光-加亮场景。 5. 逆光:采用侧逆光会令画面层次丰富。
色彩还具有叙事意义,但不常介入叙事。
光色的混合性表现力——色彩由光决定。
医学参考A
22
“色”的作用类型
主体:构成被摄体的一部分,运用光线可描绘 环境,表现景物轮廓及质感情趣等,其表现性 对人的心理有很大的暗示作用。
医学参考A
23
“色”的作用类型
恰当地运用色彩的叙事功 能,可以让影片叙事更为 简练。
人声由于熟悉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音响效果却 有可模拟性。
医学参考A
27
环境声与空间
环境声:现实中的声音主体,起一种陪衬作用, 任务是选择性纪录(非加工性)。
音响动作效果源于舞台效果。
好莱坞声音主要录台词,而欧洲的电影中自然声 较大,把空间音响提得很高。
医学参考A
28
有源音乐与效果
有源音乐:与环境声有相似性,但更带有设计色 彩。
医学参考A
20
“光”的作用类型
主光、辅光和眼神光
侧逆光和轮廓光
医学参考A
逆光和环境光
21
五、视听元素之“色”
色:一切被摄物的外因,同光密不可分,若光线 不同,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色是不同波长的光线投射到人眼中而产生的感觉, 同人的心理有很大联系。
色彩大部分呈表现性,色的表现性依赖于人的社 会经验以及社会文化影响。
《猿族崛起》中猩猩的成长
医学参考A
24
“色”的作用类型
手段:构成整个画面的视觉基调,做到与上下 镜头衔接及与整个视听风格的融合。
《黑客帝国》的两种色彩基调
医学参考A
25
六、视听元素之“声”
语言:所指为文字意义之外的内涵,源于剧本的 半成品性(导演、演员进行的后半诠释)。导演 对剧本的理解,不同演员的个性化诠释赋予台词 以生命。
旁白并非纯粹起叙事和说明作用,可用作表示内 心活动,甚至只作为一种声音元素或一种音效存 在。
医学参考A
30
本讲小结
人、景、物、光、色、声是影视视听语言的六 大基本元素。
P.S. 戏剧的六大表现元素: 布、灯、服、道、效、化 景、光、装、具、果、妆
医学参考A
31
电视剧《红楼梦》的摄影棚
医学参考A
医学参考A
5
人的组成要素具体包括 相貌、衣着、构成心态 表象的动势、姿态,以 及用来叙事的角色对白。
医学参考A
6
“人”的表现方式
1. 脸:第一主体,是角色形 象塑造最重要的方式。一 个人的性格、心理、经历 都集中在脸上,每张脸都 是一个故事。
2. 手:第二主体,包括形体 动作、形体语言和手势等。 性格、气质不容易改变, 肢体语言却千变万化。
视听语言
第二讲 视听基本元素
医学参考A
主讲:徐征
1
上讲回顾
视听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电影语言-蒙太奇-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 影像-声音-剪辑 视听语言的本质与特质 两大特质:内容与形式
内容-被摄物(演员、场景、道具) 形式-拍摄法(景别、角度、运动)
医学参考A
2
本讲要点
视听语言的六大基本元素
光: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一切形象存在的基础 条件。
形式:直射、反射、散射。 1. 高色温-5600(仿日光) 2. 低色温-3000(白炽灯)
电影胶片采用3200的色温,动画制作中也需 要考虑色温问题。
医学参考A
18
“光”的分类方式
传统意义的自然光和人 工光。
耗资越大的电影越讲究 用光-可控制。
效果性音乐也是有源音乐,处理得好的如《拯救 大兵瑞恩》中子弹穿透头盔声响。
电影全数字化从声音开始。 注意:区别有源音乐与配乐的模糊界限。
乐:影视广告中的音乐。 导演可用视听手段弥补剧作情节的不足。
音效:外加的声音效果,是对环境声采取的有选 择的夸张、缩小及特殊变形处理。
戏剧不能没有人演,但影视广告中不运用角色也 可以创造出戏剧性。
以角色为中心构思好环境,再展开叙事。
医学参考A
10
“景”的分类方式
内景、外景
人工景、自然景
传统意义上的内外 景是为了拍电影而 营造的人工环境, 因为电影有很多要 求,即便是自然景 观也需要一定的艺 术改造。
医学参考A
11
《 西 西 里 美 丽 传 说 》 自 然 景
医学参考A
7
努力去发现有特点的形 象,因为艺术往往表现 特殊的一面。
医学参考A
8
“人”的概念层面
电影中的人-视听语言概念下的人。 故事中的人-剧中角色的身份界定。 画面中的人-视听语言中的形式部分,即景别、
角度、运动(坐站走跑等动作)。
医学参考A
9
二、视听元素之“景”
景:故事发生的环境,影视广告中的景为角色行 动提供环境与指导。
人、景、物、光、色、声
医学参考A
3
视听基本元素
影视动画视听构成中的基本元素: 人、景、物、光、色、声 1. 视觉元素:人、景、物、光、色 2. 听觉元素:声
医学参考A
4
一、视听元素之“人”
人:镜头中的视觉主体,大部分镜头里的优先 表现对象都是人,即人物角色。
人的视觉第一性特质是现实赋予的,来自于生 活经验并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
《 斯 巴 达 三 百 勇 士 》 人 工 景
医学参考A
12
动画影片中的内外景是完全由人工制造的环
境,具有严格的假定性成分,即使写实风格
的动画作品也具有相当的提纯要素-基于写
实的超现实。
医学参考A
13
“景”的作用类型
主体:画面可视性的主体存在,具有本身的可视性及 其内在的含义。
工具:对情节的烘托、对应、暗示、互补或伏笔等。 对环境视觉化的营造-渲染的作用:创造一种意境-
现实化、心理化、情绪化。
医学参考A
14
三、视听元素之“物”
物:物件细节, 即道具。
大道具:如家 具等不便移动 的道具,往往 构成空间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 分。
小道具:也称 手头道具,主 要指角色手里 拿的,身上戴 的等可移动物 品。
医学参考A
15
“物”的作用类型
主体作用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与角色有关的重要道
具(物件细节) 导演构思的体现:道具可以
变成人的心灵外化,伴随着 剧情发展道具还可以抒情。
医学参考A
16
“物”的作用类型
主体作用之二: 与情节有关的线索道具(有
其独立地位的戏剧性道具)。 附属作用:环境、空间、人
的附属物品。 注意:景和物的区别与重叠。
医学参考A
17
四、视听元素之“光”
医学参考A
26
语言的特征
直观性:电影对象是直观的,没有可见的物体则 不能被拍摄。语言文字可面对抽象而电影则无法 表现抽象概念。
多义性:抽象的东西——具体物——抽象的东西 (此过程中产生多义性)
32
灯光运用的分类: 自然性光效 戏剧性光效
例:《角斗士》中的光效 处理
医学参考A
《角斗士》片首
《角斗士》片尾
19
“光”的作用类型
1. 主光和辅光:主光一般在人物正前方45°,辅 光则把暗部加亮,但不可超过主光。
2. 轮廓光:令人物与背景相区别。 3. 眼神光:朝人物眼部打光可使眼睛像镜面般透
亮,但不能与主光相冲突。 4. 环境光:即底子光-加亮场景。 5. 逆光:采用侧逆光会令画面层次丰富。
色彩还具有叙事意义,但不常介入叙事。
光色的混合性表现力——色彩由光决定。
医学参考A
22
“色”的作用类型
主体:构成被摄体的一部分,运用光线可描绘 环境,表现景物轮廓及质感情趣等,其表现性 对人的心理有很大的暗示作用。
医学参考A
23
“色”的作用类型
恰当地运用色彩的叙事功 能,可以让影片叙事更为 简练。
人声由于熟悉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音响效果却 有可模拟性。
医学参考A
27
环境声与空间
环境声:现实中的声音主体,起一种陪衬作用, 任务是选择性纪录(非加工性)。
音响动作效果源于舞台效果。
好莱坞声音主要录台词,而欧洲的电影中自然声 较大,把空间音响提得很高。
医学参考A
28
有源音乐与效果
有源音乐:与环境声有相似性,但更带有设计色 彩。
医学参考A
20
“光”的作用类型
主光、辅光和眼神光
侧逆光和轮廓光
医学参考A
逆光和环境光
21
五、视听元素之“色”
色:一切被摄物的外因,同光密不可分,若光线 不同,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色是不同波长的光线投射到人眼中而产生的感觉, 同人的心理有很大联系。
色彩大部分呈表现性,色的表现性依赖于人的社 会经验以及社会文化影响。
《猿族崛起》中猩猩的成长
医学参考A
24
“色”的作用类型
手段:构成整个画面的视觉基调,做到与上下 镜头衔接及与整个视听风格的融合。
《黑客帝国》的两种色彩基调
医学参考A
25
六、视听元素之“声”
语言:所指为文字意义之外的内涵,源于剧本的 半成品性(导演、演员进行的后半诠释)。导演 对剧本的理解,不同演员的个性化诠释赋予台词 以生命。
旁白并非纯粹起叙事和说明作用,可用作表示内 心活动,甚至只作为一种声音元素或一种音效存 在。
医学参考A
30
本讲小结
人、景、物、光、色、声是影视视听语言的六 大基本元素。
P.S. 戏剧的六大表现元素: 布、灯、服、道、效、化 景、光、装、具、果、妆
医学参考A
31
电视剧《红楼梦》的摄影棚
医学参考A
医学参考A
5
人的组成要素具体包括 相貌、衣着、构成心态 表象的动势、姿态,以 及用来叙事的角色对白。
医学参考A
6
“人”的表现方式
1. 脸:第一主体,是角色形 象塑造最重要的方式。一 个人的性格、心理、经历 都集中在脸上,每张脸都 是一个故事。
2. 手:第二主体,包括形体 动作、形体语言和手势等。 性格、气质不容易改变, 肢体语言却千变万化。
视听语言
第二讲 视听基本元素
医学参考A
主讲:徐征
1
上讲回顾
视听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电影语言-蒙太奇-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 影像-声音-剪辑 视听语言的本质与特质 两大特质:内容与形式
内容-被摄物(演员、场景、道具) 形式-拍摄法(景别、角度、运动)
医学参考A
2
本讲要点
视听语言的六大基本元素
光: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一切形象存在的基础 条件。
形式:直射、反射、散射。 1. 高色温-5600(仿日光) 2. 低色温-3000(白炽灯)
电影胶片采用3200的色温,动画制作中也需 要考虑色温问题。
医学参考A
18
“光”的分类方式
传统意义的自然光和人 工光。
耗资越大的电影越讲究 用光-可控制。
效果性音乐也是有源音乐,处理得好的如《拯救 大兵瑞恩》中子弹穿透头盔声响。
电影全数字化从声音开始。 注意:区别有源音乐与配乐的模糊界限。
乐:影视广告中的音乐。 导演可用视听手段弥补剧作情节的不足。
音效:外加的声音效果,是对环境声采取的有选 择的夸张、缩小及特殊变形处理。
戏剧不能没有人演,但影视广告中不运用角色也 可以创造出戏剧性。
以角色为中心构思好环境,再展开叙事。
医学参考A
10
“景”的分类方式
内景、外景
人工景、自然景
传统意义上的内外 景是为了拍电影而 营造的人工环境, 因为电影有很多要 求,即便是自然景 观也需要一定的艺 术改造。
医学参考A
11
《 西 西 里 美 丽 传 说 》 自 然 景
医学参考A
7
努力去发现有特点的形 象,因为艺术往往表现 特殊的一面。
医学参考A
8
“人”的概念层面
电影中的人-视听语言概念下的人。 故事中的人-剧中角色的身份界定。 画面中的人-视听语言中的形式部分,即景别、
角度、运动(坐站走跑等动作)。
医学参考A
9
二、视听元素之“景”
景:故事发生的环境,影视广告中的景为角色行 动提供环境与指导。
人、景、物、光、色、声
医学参考A
3
视听基本元素
影视动画视听构成中的基本元素: 人、景、物、光、色、声 1. 视觉元素:人、景、物、光、色 2. 听觉元素:声
医学参考A
4
一、视听元素之“人”
人:镜头中的视觉主体,大部分镜头里的优先 表现对象都是人,即人物角色。
人的视觉第一性特质是现实赋予的,来自于生 活经验并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
《 斯 巴 达 三 百 勇 士 》 人 工 景
医学参考A
12
动画影片中的内外景是完全由人工制造的环
境,具有严格的假定性成分,即使写实风格
的动画作品也具有相当的提纯要素-基于写
实的超现实。
医学参考A
13
“景”的作用类型
主体:画面可视性的主体存在,具有本身的可视性及 其内在的含义。
工具:对情节的烘托、对应、暗示、互补或伏笔等。 对环境视觉化的营造-渲染的作用:创造一种意境-
现实化、心理化、情绪化。
医学参考A
14
三、视听元素之“物”
物:物件细节, 即道具。
大道具:如家 具等不便移动 的道具,往往 构成空间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 分。
小道具:也称 手头道具,主 要指角色手里 拿的,身上戴 的等可移动物 品。
医学参考A
15
“物”的作用类型
主体作用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与角色有关的重要道
具(物件细节) 导演构思的体现:道具可以
变成人的心灵外化,伴随着 剧情发展道具还可以抒情。
医学参考A
16
“物”的作用类型
主体作用之二: 与情节有关的线索道具(有
其独立地位的戏剧性道具)。 附属作用:环境、空间、人
的附属物品。 注意:景和物的区别与重叠。
医学参考A
17
四、视听元素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