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小麦品质改良现状与趋势及山东省发展优质小麦的对策

合集下载

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粮食平安始终是国家和经济平安的底线[1]。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平安和社会稳定[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和外销量均居全国首位。

但与兴旺国家相比,河南省小麦在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益和加工水平,带动河南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开展。

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我国粮食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高质量开展是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所在。

1开展现状河南省位于华北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河南省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期长、籽粒灌浆期短的特点。

河南省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为主,小麦和玉米轮作,对早熟性要求较高。

1.1总产实现稳定增长自2012年以来,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540万hm2以上,2018年到达574万hm2,占全国小麦面积的25%,稳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6年小麦年产量逾3500万t的省份,2020年河南小麦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到达3753.13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5%,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表1〕。

河南省小麦总产量从2012年的3223.07万t增长到2020年的3753.13万t,增长了16.8%,年均涨幅1.8%,实现了稳定增长。

1.2小麦单产水平持续提高随着一大批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落实,河南省小麦单产水平快速提高。

2020年河南省小麦单产水平到达6.61t/hm2,居国内各小麦生产省份小麦单产的首位。

2021年修武县小麦高产示范田小麦产量到达了13.47t/hm2,较全国小麦单产纪录〔12.85t/hm2〕增加0.62t/hm2,刷新了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1.3优良小麦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河南省小麦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品种创新带来的单产提高,品种对小麦增产的奉献率达45%以上。

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面食、糕点、饼干以及酿造啤酒等食品的原料中。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小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小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从市场需求、技术革新、可持续发展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和面食的需求也在增长。

小麦作为基本粮食之一,其需求量也在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小麦被广泛消费,因为它是一种提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便宜来源。

此外,小麦制品的国际贸易也在增加,因为各国对于小麦和面食的需求不断上升。

因此,小麦产业将继续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二、技术革新的驱动技术革新对小麦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新种植技术、高产新品种以及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都对小麦的种植和收获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引入和推广这些技术,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耐候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新品种,使得小麦的产量大幅增加。

而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则提高了农民的耕作效率和收获效果。

因此,技术革新将继续推动小麦产业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议题。

小麦产业也不例外。

在小麦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消耗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麦产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精确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小麦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策支持的推动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小麦产业的研发、农药使用管理、土壤保护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

例如,鼓励种植者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加大对小麦种植基地的扶持力度,提高种植者的收益和种植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等。

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

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

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大省之一,其小麦种植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无论是从耕地面积还是产量来看,山东省都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因此小麦栽培技术对山东省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山东省的土壤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以平原、丘陵地带为主。

在进行小麦栽培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壤。

一般来说,小麦生长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pH值在6.0-7.5之间,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在山东省,选择黄淮海平原、山东半岛平原、胶东半岛等地的土壤更加适宜小麦的生长。

二、品种选择山东省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的生长,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也较多。

对于小麦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在山东省,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品种有华麦8号、鲁麦949、淄麦8号等。

这些品种适应能力强,抗病害能力高,产量稳定,非常适合山东省的种植环境。

三、播种时间山东省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小麦的生长期较短,因此播种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山东省的小麦播种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为宜。

这个时候正是气温适宜,能够保证小麦的生长和成熟。

四、施肥技术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施肥技术至关重要。

在施肥上,山东省的小麦主要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一般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追肥一般在冬小麦出苗后进行。

在施肥量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及小麦的生长期合理施肥,不可盲目追求施肥量。

应合理选择有机肥、无机肥,保证小麦生长期所需的养分。

五、田间管理山东省的小麦生长期一般在5-6月间,这个时候正值气温回升,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

在田间管理上要重点防治小麦的病虫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对小麦的危害。

同时要及时除草,保持冬小麦生长环境的整洁,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六、灌溉技术山东省气候干旱,所以在小麦栽培中要合理的进行灌溉。

合理的灌溉能够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生产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小麦生产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小麦生产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小麦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全球粮食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小麦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也愈加重要。

本文将从小麦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麦生产的现状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小麦产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市场的需求,小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每年小麦的总产量已经突破1亿吨,占据了全球小麦市场的一席之地。

2.品种不断丰富我国是一个小麦品种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全国各地都有各自适宜的小麦品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品种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目前,我国的小麦品种已经发展到了第十代,在品种的稳定性、抗逆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生产已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机械化播种、化肥施用、农药防治、机械化收割等为主要内容的小麦生产体系,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小麦生产的未来发展1.品种改良众所周知,品种是农作物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

未来,我国的小麦品种将不断提高品种稳定性和抗病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2.科技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也越来越重要。

在小麦生产中,科技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小麦生产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智能化生产,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3.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业结构调整也变得越来越必要。

未来,小麦生产也将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

小麦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小麦生产也将不断发展。

在未来,小麦生产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引言2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 (2)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2)1.2 生产结构 (2)1.3 生产成本与收益 (2)二、中国小麦市场现状 (2)2.1 市场价格 (2)2.2 市场需求 (2)三、全球小麦生产与市场 (3)3.1 主要生产国 (3)3.2 主要进口国 (3)3.3 主要出口国 (3)四、中国小麦政策环境 (3)4.1 产业政策 (3)4.2 技术环境 (3)五、中国小麦消费与结存 (3)5.1 消费情况 (4)5.2 结存状况 (4)六、全球小麦贸易与市场动态 (4)6.1 贸易格局 (4)6.2 价格波动 (4)七、中国小麦进口情况 (4)7.1 进口量与来源 (4)7.2 进口渠道 (4)八、未来展望 (5)8.1 国内小麦市场 (5)8.2 全球小麦市场 (5)结论 (5)引言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消费状况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生产、市场、消费、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对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1.1 种植面积与产量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为35440.8万亩,同比增长约0.46%。

尽管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单位面积产量为385.4千克/亩,同比下降约1.28%,总产量为13659万吨,同比减少约0.82%。

这表明尽管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产量的提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1.2 生产结构中国小麦生产结构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为辅。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春小麦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这种生产结构的形成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密切相关。

1.3 生产成本与收益随着粮食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小麦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通过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价格涨幅与种植成本提升相匹配。

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掌握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对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国内小麦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国内小麦生产现状的一些重要指标:小麦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达到xx万公顷。

小麦产量我国小麦产量一直稳步增长。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产量持续创新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xx万吨。

小麦品质我国的小麦品质也在逐年提高,对于面粉、烘焙等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品种的优化,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筋度等指标也有了显著提高。

小麦出口我国的小麦出口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国内小麦产量的增加,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

我国的小麦品质得到国际认可,成为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国内小麦生产发展趋势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近年来国内小麦生产发展的趋势:技术创新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新的种植技术、育种方法和植保措施的引入,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的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是未来小麦生产的重点工作。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灌溉管理,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环境保护小麦生产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行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提高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将进一步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小麦生产。

通过政策、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增加农民的利益,将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

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

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

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生产和食品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品质的提高。

一、现状问题1.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降雨不足、气温变化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着优质小麦的种植和生长,尤其是在西北地区。

2. 土壤质量下降:由于长期的过度耕种、施肥不当等原因,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日益显著。

3. 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一些农民还在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的品种广泛种植,导致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双双下降。

二、对策建议1. 科学种植:采用科学种植方法,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掌握合理的种植技术。

2. 改善土壤质量:加大土壤综合治理力度,合理施肥、轮作休耕,控制土壤污染等手段,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 推广抗逆品种:在推广小麦种植过程中,建议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降低小麦生长期间的损耗,提高产量和品质。

4. 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小麦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小麦生长环境、病虫害情况等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三、总结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的生产现状受到了多方面问题的困扰,但通过科学种植、改善土壤质量、推广抗逆品种和加强管理等对策的实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应当加大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希望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小麦生产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小麦产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小麦产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小麦产业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将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小麦产业进行总结。

二、小麦产业现状1. 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小麦总产量达到13145万吨,同比增长0.6%。

其中,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2. 种植面积稳定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相对稳定,2019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7亿亩。

主产区集中在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

3. 精品小麦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精品小麦发展迅速,优质小麦面积逐年扩大,品质不断提高。

其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等品种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青睐。

4. 产业链逐步完善小麦产业链逐步完善,从种子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到出口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其中,面粉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5.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及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国小麦消费量逐年上升,2019年全国小麦消费量约为1.2亿吨。

三、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1. 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并存虽然我国小麦产量稳步增长,但部分产区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部分消费者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2. 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小麦种植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种植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此外,部分产区小麦品种单一,抗病性、抗逆性较差。

3. 加工技术水平不高我国小麦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部分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产品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4. 市场监管不到位小麦市场监管存在一定漏洞,部分企业存在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现象,损害消费者利益。

5.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小麦产业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2002-5-30 13:37:44 姚金保小麦品质育种现状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工作是70年代在庄巧生先生等倡导下,逐渐通过现有品种筛选并逐步发展利用优质亲本进行杂交改良。

80年代首先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春麦育种中筛选出中7606于生产上栽培,之后在优质春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中作8131-1,这是我国面包小麦有代表性的突破。

从“七五”开始,小麦品质育种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许多省市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河北农业大学从1983年起对其收集的2000余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进行了连续5年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和连续两年的出粉率、干、湿面筋和沉淀值等项目的测定,筛选出一批优质资源,并对若干品质性状的遗传、生理、品质与环境互作等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

陕西省农科院1993年对全国25个省、市提供的2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蛋白质、赖氨酸、沉淀值、硬度等项目的分析鉴定,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发现了一批珍贵优质资源,明确了小麦品质的地理差异,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和基因工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也为建立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自1986年以来,我国曾3次对主要麦区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品质分析。

1986年在农业部农业司的主持下,对全国16省、市的79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首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8%,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27.6mL,面包体积594cm3,综合评分63。

1990年对全国17省、市的98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第2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含量29.7%,沉降值30.4mL,面包体积664cm3,综合评分72。

1994年对全国14省、市的45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第3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6.3%,湿面筋含量36.4%,沉降值44.7mL,面包体积745cm3,综合评分82,见表1。

小麦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麦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及对策2023-11-07•小麦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目录•前景展望01小麦产业现状世界小麦生产现状总体产量稳定,单产水平提高01全球小麦产量在过去的十年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呈缓慢增长趋势。

然而,单产水平却在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结构的优化。

分布不均衡02全球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然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小麦产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有关。

品质与品种差异03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麦品质和品种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小麦以高品质著称,而中国和印度的小麦则以产量大而闻名。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口粮。

因此,小麦生产在我国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重要地位我国的小麦种植区域广泛,涉及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其中,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是小麦的主产区。

种植区域广泛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结构的优化,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对小麦种植的优惠政策也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单产持续提高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产量大且稳定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河南省小麦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并在一些年份实现了小幅增长。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品质优良河南省的小麦品质较好,特别是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较高,适宜制作各种面制品。

这也使得河南省的小麦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种植结构优化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河南省在小麦种植方面也进行了结构调整。

例如,通过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提高种植效益;同时,也加大了对小麦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了单产水平。

02存在的问题小麦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农资等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降低了小麦的竞争力。

生产方面的问题生产成本高一些地区的小麦种植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种植结构不合理小麦生产的技术更新和推广速度较慢,许多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经验,难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全球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遗传育种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麦作为自受精植物,在育种过程中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较低和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

如何通过利用小麦自身的遗传资源和改良方法,提高小麦产量和抗逆性,成为当前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小麦育种目标的确定、遗传育种理论的创新、遗传育种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推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育种是提高小麦品质和抗逆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系统总结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小麦品种改良的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分析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差异和共同点,从中汲取借鉴经验,促进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重要性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遗传育种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当前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小麦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研究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小麦品质改良研究现状

小麦品质改良研究现状

小麦品质改良研究现状小麦品质一般分为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

小麦含有各种必须氨基酸,是完全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则营养品质好;但同时,小麦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为不平衡蛋白质,其第一限制性必须氨基酸是赖氨酸,其次是苏氨酸、异亮氨酸等。

加工品质又分为制粉品质和食品制作品质。

制粉品质好的指标是指出粉率高,灰分含量低,白度大,磨粉的耗能低。

小麦的食品加工品质是指面粉加工成不同食品的特性。

一般要求面粉能制作适合不同需求的、适口性好、外形美观的食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小麦品质评价的好坏,是因最终产品的不同而异:烘烤面包要求面粉的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高,品质好,才能烘烤出体积大,松软有弹性的优质面包;制作面条类食品的面粉其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但面团延伸性要大,弹性好;馒头专用面粉要求面筋强度中等;制作饼干与蛋糕则要求低面筋的面粉。

小麦品质性状表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是许多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评价小麦品质性状指标较多。

薛香等(2011)认为,通过对相关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选出重点指标,以利于育种过程中的选择和品质改良。

杨四军(2003)、康立宁(2004)等研究认为,沉降值、蛋白质、面筋、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对品质性状的贡献比较大,最有代表性。

因此,本文对上述部分品质指标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1、小麦沉降值研究状况沉淀值是反映小麦蛋白质数量及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沉降值越大,表明面筋强度越大。

目前沉降值的测定分为两种方法, 即Zeleny沉降值(AACC标准方法)和SDS沉降值(我国国家标准)。

Zeleny沉降值大小反映了小麦中面筋蛋白质的水合率和水合能力的大小;而SDS沉降值是悬浮液中的面粉面筋与表面活性剂SDS结合, 在酸的作用下发生膨胀, 形成絮状沉积物。

郑雪玲等(2007)通过对不同系统面粉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系统面粉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之间变化没有规律性; 不同系统粉中,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山东当前小麦苗情情况及问题、建议

山东当前小麦苗情情况及问题、建议

山东当前小麦苗情情况及问题、建议
近期,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小麦苗情却不容乐观。

据当地农民反映,小麦苗情偏差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苗情低迷、倒伏、生长缓慢等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天气因素。

目前,山东省的气温波动较大,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霜冻等天气现象,对小麦生长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肥料施用不当。

一些农民在施用肥料时,没有根据当地的土质和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适量施肥,导致小麦苗情低迷,生长缓慢。

三、种植品种选择不当。

一些农民在选择小麦种植品种时,只考虑了产量和价格等因素,忽略了品种的适应性和抗性等因素,导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虫害的侵袭,苗情低迷。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气象监测。

农业部门应加强对气象变化的监测,并及时向农民发布天气预警,提醒农民采取措施应对寒潮、霜冻等天气现象。

二、优化肥料使用。

农民在施用肥料时,应根据当地土质和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适量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等不当做法,从而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三、科学选用小麦品种。

农民在选择小麦种植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条件的品种,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山东省的小麦种植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苗情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我们希望农民和农业部门能够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测,
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法国

小麦是法国第一大类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
小麦总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法国种植的小麦几乎全部是冬小 麦,小麦颜色为橙黄色,几乎没有白色小麦。由于气候适宜, 法国小麦的产量很高,平均亩产接近500kg。 法国是世界小麦出口国和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 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以2007年为例,法国小麦产量约为 3400万吨,出口小麦1400万吨。
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目前仍是我国小麦高产纪录的保持地, 青海香日德农场1978春小麦最高单产曾达1013kg/ 亩,西藏日喀则地区冬小麦达871kg/亩。从以下 三个方面分析: 1.干物质积累 2.生育期 3.产量结构 4.气候条件
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1
1.干物质积累速率差异
14 187 319 529 2279.3 2023 2630 983
单产 (kg/亩)
581.3 533.0 493.1 465.5 285.0 188.2 182.5 173.3
澳大利亚
俄罗斯
1220
2292
111.3
132.1
1136
2328
141.3
130.3
(一)种植面积和单产
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最大的国家有3个,种植面积达到3亿 亩以上: 印度3.9亿亩, 中国3.244~3.419亿亩,
我国2006年主要产麦区小麦产量情况
面积前10名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产前10名 单产前10名
省份
河南 山东 河北 安徽 江苏 四川 陕西 甘肃 湖北 山西
面积 (万亩)
7510.0 5031.8 3630.0 3175.1 2602.4 1273.7 1910.6 1492.8 1192.4 1100.4

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章编号:1005-2690(2020)22-0003-09中图分类号:S512.1;F326.11文献标志码:B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张承毅,吕建华,毛瑞喜,刘华荣,张良刚,文婷婷,李延坤(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山东济南250100)摘要:调研组走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邹平市,针对优质小麦品种选育与利用、试验示范与生产推广、收储与加工企业案例分析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4个专题,分别邀请科研育种单位、相关部门、企业、良繁基地等负责人员,围绕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基本摸清了当前山东省优质小麦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今后山东省稳步发展优质小麦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小麦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贸易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有“世界粮食”之称。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对粮食安全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0%以上。

2017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详见表1。

小麦是蒸、煮、烘、烙、煎、炸各类食品的直接原料,品质比起其他作物来说更加重要和复杂。

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生产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解决温饱阶段,由于生产水平低,小麦产量低,重数量忽视品质,育种和生产上以提高产量为重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进入品质遗传改良起步阶段;1996年后,进入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阶段,随着小麦品质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日趋完善,高产优质品种的育成推广,优质小麦标准的实施,生产管理环节产销关系的不断理顺,山东省乃至我国优质小麦产业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我国的优质小麦生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虽然是全球小麦第一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小麦不但出口困难,而且在总量已经充足的情况下,每年还进口超600万t的优质小麦,山东省优质小麦的缺口每年在100万t左右。

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其开发对策

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其开发对策

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其开发对策摘要综述了我国优质小麦的生产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以期为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开发对策小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小麦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已基本解决13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品质和质量标准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市场和食品加工行业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只注重产量,忽略了质量,使我国的小麦品质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食品加工业的需求。

同国外的优质麦相比,我国大部分品种加工品质差,缺乏优良面包烘烤特性,长期以来主要靠进口面粉生产面包、糕点和饼干,靠进口面粉按比例添加到国产面粉中以提高国产面粉的加工品质。

因此,开展我国小麦品种品质研究,培育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用优质麦生产,对减少优质麦进口,节约外汇,降低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均有重大意义。

1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趋势1.1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和趋势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基本上达到了供需平衡、丰年有余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多年粮食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小麦连年丰收,库存量增加,总量相对过剩,普通小麦供大于求。

小麦播种面积从1998年开始,逐渐缩小,到2004年缩到最低,2005年小麦播种面积迅速回升,总产量也是从1998年开始处于逐年下降趋势,到2003年降到最低,2004年开始回升。

从单产水平看,总体趋势处于不断上升状态。

为了缓解优质麦供不应求的局面,1998年国家对小麦生产进行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在压缩小麦总的播种面积和低质量小麦品种播种面积的同时,扩大了优质小麦品种的面积,使优质麦的产量逐年增加。

因此,我国小麦生产已由过去的以高产为主的小麦生产结构向高产优质方面转化,特别是优质小麦品种的研究和培育。

优质麦产量及占小麦总产量的比例从1997年开始处于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06年的产量是1997年的13.5倍;优质产量比例从1997年开始逐年增加,从1997年的3.4%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54.0%,增长了15.8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蒙阴县农业科 学研 究所 , 山东 蒙 阴 260 ; . 720 2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 山东 济南 200 ) 5 10 200 5 10
3 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作 物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耍: 本文撬述 了国内外 品质改 良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 , 分析 了我 国小 麦品质改 良和优 质专用小麦生 产
作 83 、 优 1 11蒙 号及 我 省 的 P 8 H 2—2 、 17和鲁 植 7 —2 鲁 8 9

用小麦 , 如美 国分为 中部大平原 的硬红 麦 区( 产优质 面 生 包麦 )密西西 比河 以北 的软红麦 区( 产糕点 、 , 生 饼干 麦) ,
太平洋西海岸 白软医( 生产糕 点 、 饼干麦 )大平 原北部 杜 , 伦小麦( 硬粒小 麦) ( 产通用 粉 的原粮 ) 传统 的优 质 区 生 ; 小麦出 口国加 拿大 主要分 为西 部 硬红春麦 区 ( 产优 质 生 面包麦)用 于配 粉生产 高档 面 包粉 的超 强筋 小麦 , 平 , 大 原春麦 区以及硬红冬麦 区和杜伦小麦 生产 区。美 、 、 加 澳 等小麦出 口大 国明确规 定 , 只有 品 质达到或 超过 对照 品
舯 年代以来 . 了抢 占亚洲 这个 世界最 大 的小麦 市 为 场。 、 、 美 加 澳等小麦 出 口大 国除注重 面包和饼 干 品质 外 开始 重视 面条 、 馒头等 专用小 麦的研 究 , 成效显 著 , 澳 如 大利 亚标 准白麦 已成为 日本 和东 南亚优 质面条的 主要原 料 。目前美 国小 麦 品质改 良有 两大 趋势 , 是选 育硬 白 一 麦品种巷代传统 硬红麦 , 二是选 育 面包面条 兼 用型小 麦 品种 替 代 用 途 单 一 的 面 包 小 麦 品 种 … 。 帅 年代 韧 日本 和澳 大利 亚开始 对糯小麦进行 较探人 的研究 。目前 , 日本 、 澳大利亚 、 国、 拿大和德 国等都 美 加
为 了抢 占国际粮 食 贸易市 场 , 一些 主要 小麦 出 口国 把小麦品质改 良和优质专用 小麦生 产摆在 了粮食 生产 的 首要位置 , 并且按 品质 生态 区大 规模生 产不 同类 型的 专
2 1 我 国小麦品质改良的现 状 . 舯 年代我 国才开始立题研究小 麦品质 改 良。早期 的 主要工作是进行优质资源的搜集 、 整理 和品质分 析 比较。 研究结果 表明 。 国小 麦 品种 的蛋 白质平均 含量 稍高于 我 世界 平均水 平, 变异 幅度很 大 , 但 有许 多 高蛋 白品种 , 但 是小麦的面筋筋 力普遍偏 弱。针对 这一 状况 , 年代 中 舯 期 以来 , 国把 小麦 品质改 良的重点 放在 以提 高面筋筋 我 力为实质的面包小麦新品种 选育上 。经过 育种工作者 的 努力 , 帅 年代初育成推广 了初批 面包 小麦新 品种 , 于 如中
种 的新 品 种 才 能 审 定 推 广 。
1 等。与国外优质 面包小麦相 比较 。 这批 速成 品种品质
水平参差不齐 , 的品种如 中作 83 、 17等 的综合 品 有 1 1鲁 8 质水平达到或接 近 国外优质 面包 麦 的水平 , 有的 品种 但 面筋 筋力 中强 , 而蛋 白质含 量较高 , 只是通 过优质栽 培以 “ 蛋 白质含量 ) 量( 补质 ( 白质 品质 )改善 了面包烘 烤品 蛋 ” 质 。这批品种 的共 同缺点是 籽 粒产量 低 , 一般 较大 面积 推广 品种减产 1%左 右 , 0 因此 未能 真正在 生产 上发挥作 用 , 数品种虽 有一定 面积 , 也 因栽培 技术不 配套 , 少 但 品 质潜 力未发挥 。 商品粮 品质 远不及 进 口小麦 , 失去 了忧价
在 开 展 糯 小 麦 研 究 , 窖 涉 及 生 物 化 学 、 因工 程 、 子 内 基 分
的基 础 , 而限制了进一步 大面积推 广 , 质小麦 ( ) 从 优 粉 仍
然依赖进 口。经过 十几年 的 努力 , 近一 些省 市先 后育 最
成 和 推广 了一 批 产量 和 品质 都 有 长 足 进 步 的 面 包 小 麦 新
粉 和 食 品 工业 发展 的重 要 途 径 之 一 。
2日 日 的《 本农业新 闻》 报道 , 本 已将糯小 麦的研究列为 日
2 世 纪 十大 农 业 关 键 技 术 2 - E 。 l  ̄ 2 1
2 我国 小麦 品质 改 良的现 状及 存在 的 问

l 国外小麦 品质改 良现状和趋势
品种 , 如黑龙江的垦红 1、 4 安徽 的皖麦 3 及 皖麦 3 、 8 3 河南 的豫 麦 4 、 9河北 的 藁城 9 1 1 4和我省的 济南 I 0 —1 —1 7号 等, 这些优 质 面包 小 麦 新 品 种获 得 了科技 部 和农 业 部 19 99年度主要农作物优质及专用 品种后补助 。这批 品种
标记 、 遗传 、 育种 以厦 部 分 糯小 麦 与亚 洲 面条 品 质关 系 等 。到 目前为止 , 国外 已培 育 出糯 小麦新 品种 , 因农 艺 但 性状差或适应性差还无法直 接应用 于生产 。1 6年 7月 9 9
中存在的 问题 , 出了山东省发展优质小麦的对策。 提 关羹词 : 品质改 良 ; 优质小 麦 ; 山东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田分类号 :52—13 5 ¥ 1 0 .2
文献标 识号 : C
文章编号 :0 1 9 220 )1 ]5 —0 10 —44 (020 一( 3 3 0
近年来 , 随着 我国社 会经济 的发展 , 民生 活水 平 的 人 普遍提 高 , 小麦品 质受到了人们 的广泛重视 , 育和推 广 选 优质专用小麦 新品 种, 已成 为促 进农村 和农业 经济 及制
维普资讯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Sadn gi lrl c ne hnogAruta i cs c u Se
20 O2年
第1 期
国内外小麦 品质改 良现状 与趋势及
山东 省发 展优 质 小 麦 的对 策
朱连先 吕建华 刘建 军 宋建 民 刘 爱峰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