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2变形模量试验
浅论EV2/EV1比值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检测中的作用
![浅论EV2/EV1比值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检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e5ed1c581b6bd97f19ea21.png)
浅论EV2/EV1比值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检测中的作用摘要:本文通过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讨论了Ev2/Ev1比值对路基基床表层压实质量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静态变形模量Ev2、Ev2/Ev1比值、压实度1、前言我国现在迎来一个铁路客运专线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全国大力建设设计速度为350Km/h,并大量采用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这对路基填筑质量的检测技术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
借鉴外国高速铁路建设经验,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与评价采用了静态变形模量指标,也就是EV2检测技术。
2、静态变形模量EV2概念静态变形模量Ev2属于路基土体的强度指标,由平板载荷试验二次加载,测得承载板下应力σ和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来计算得到。
应力—沉降量关系方程:式中,——承载板下应力(MPa)S——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常数项——一次项系数(㎜/ MPa)——二次项系数(㎜/ MPa2)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的系数是将测试值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的。
用于计算系数的方程式为:Si—每级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σi—每级对应的应力(MPa)在测试Ev2的同时,利用第一次加载试验可测得一次变形模量Ev1,EV1和EV2的计算公式为:EVi=1.5r/(+σ1max)式中:Evi—变形模量(MPa);r—承载板半径(㎜);σ1max---第一次加载的最大应力(MPa);3、基床表层的填料及试验检测要求在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基床表层填料中一般采用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等材料填筑。
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的填料采用的是0~5mm、5~10mm、10~20mm、20~40mm四级掺配的级配碎石。
(1) 材料性能要求为:大于1.7mm集料的洛山机磨耗率不大于30%。
大于1.7mm集料的硫酸纳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
小于0.5mm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塑限指数不大于6。
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杂质。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1a570858fafab069dc026f.png)
整理课件
16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的系数是将测试值按最小二 乘法计算得到的。用于计算系数的方程式为:
n
n
n
a0.na1.ia2.i2sii1来自i1i1n
n
n
n
a a a s . . 2 . 3 .
0
i1
i
2
i
ii
i 1
i 1
i 1
i 1
n
n
n
n
a a a s . 2. 3 . 4 . 2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
整理课件
1
Ev2的基本概念
变形模量Ev2测试试验是平板载荷试验的一 种,利用30 cm 的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 ,对测试点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然后 进行第二次加载,通过计算测得的应力和 相对应的位移形成的应力-位移曲线,得出 相应的Ev2和Ev2 /Ev1值。 变形模量Ev2是反映荷载作用下土体抵抗变 形能力的刚度参数。
a1 a2 1max
式中
Evi —— 变形模量(MPa);
r —— 承载板半径(mm);
1 max —— 第一次加载最大应力(MPa); a1 —— 一次项系数(mm/ MPa); a2 —— 二次项系数(mm/ MPa2)。
整理课件
18
变形模量Ev2检测示例
• 本检测示例中Ev2测试仪测桥测量臂为杠杆式,杠杆比 hP:hM﹦2.0。
的增量逐级加载,达到最大荷载为0. 5 MPa 或沉 降量达到5 mm 时所对应的应力后,再进行卸载。 • ( 5) 按最大荷载的50%、25%、0 三级进行卸载。 • ( 6) 卸载后,再次以0. 08 MPa 的增量逐级加载到第 一次所加荷载的倒数第二级。
铁路路基压实指标K30、Ev2、Evd对比分析
![铁路路基压实指标K30、Ev2、Evd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28542c850ad02de80414e.png)
过几 年的研究 与大量工程 实践 , 目前动态变形模 量
技术 已纳 入 《 路 工 程 土 工 试 验 规 程 》( B00— 铁 T 112
20 [ 0 4)
本 文通 过对 路 基 压 实 检 测 力学 指 标
E E 、
之间检测原 理的对 比分 析 , 探讨 了 三种 压实 指标 之 间
的联系与 区别 , 出了现场压实 检测时 的合 理建议 。 提
1 各 检 测
地 基系数 K。l 表 示 土体 表 面 在平 面压 力 作 用 I _3 下可压缩 性大小 , 一个地基 刚度 系数 的概念 。 。 是 平 板 载荷试验见 图 1 它是将 直径为 3 0mm的 刚性圆盘 , 0 置 于测试路 基 土层 表 面 , 其分 级 施 加 垂直 荷 载 P , 对
E 。经过 大 量 的 高 速 铁 路 建 设 实 践 , 佗 目前 变 形 模 量 E 已纳入 了铁道 部 最新 颁 布 的《 高速 铁路 设 计 规范 》
( B 0 2 - 2 0 ) 。众 所 周 知 , 路 路 基 承 受 的是 T 10 0 0 9 铁 列车运行 时产 生 的动荷 载 , 特别 是高 速铁路 , 动荷载对 路 基产 生的 冲击力更 大 , 而无论 是地基 系数 。 还是二 次变 形模量 E 都不 能完 全真 实 反 映列 车 动荷 载对 路
Co p r tv a y i n Co p c i n I d x a 0、 2 m a a i e An l sso m a to n e s Ev a d E、 o i y S b r d n , f r Ra l d wa u g a e
Da L iGu q a iYu a o u n
变形 模量 测试 仪器及 测试标 准 。我 国在 19 9 9年 修 建秦 沈客运专 线时 , 引进 了动态变形 模量 E 技术 。经
变形模量Ev2和动态变形模量Ev
![变形模量Ev2和动态变形模量Ev](https://img.taocdn.com/s3/m/141d91049ec3d5bbfd0a74df.png)
• 式中:——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
•
——设计最高速度,km/h。
• 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 折角不应大于1/1000。
• 4.1.5无碴轨道路堤填筑后,应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观测断面沿线 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 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6~18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满足 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碴轨道。
• 4.2.2 直线地段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4.2.2所示。路基面宽度 可参照表4.2.2的规定,
• 4.2.3 直线地段路基面形状为梯形,混凝土支承层基础边缘 以外设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基床底层顶面及基床下路基面 自中心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
• 4.2.4 无碴轨道路基一般不考虑曲线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确 定。
• 4.1.3 路基工程勘察应查明地基地质状态和填料的工程性质,为地基和路基结构物的变 形状态评价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地质勘察横断面沿线路方向间距不大于50m,横断 面上的地质点不应少于3个。过渡段或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密,并应在横断面之 间作物探检查。
• 4.1.4土质地基路基均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在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 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 量15mm;长度大于20m沉降比较均匀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 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 4.1.6地质复杂、工后沉降难以控制或地下水位较高、路基易产生冻害和存在其他不稳
定因素的路基区段,不宜铺设无碴轨道。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d41ef476eeaeaad1f33054.png)
测量仪器
• 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器应包括承载板、反力装置、 加载装置、荷载量测装置及沉降量测装置。
沉降测量装置:
• 沉降量测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测桥的测量臂可采用杠 杆式(见图1)或垂直抽拉式(见图2)。测量臂应有足够 的刚度。
图1 杠杆式测量臂 1—触点 2—承载板 3—千斤顶 4—加长杆件 5—反力装置 6—沉降量测表
7—支撑架 8—杠杆支点 9—测量臂 10—支撑座
图2 垂直抽拉式测量臂 1—触点 2—承载板 3—千斤顶 4—加长杆件 5—反力装置
6—沉降量测表 7—支撑架 8—垂直支架 9—支撑座
试验方法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
Ev2的基本概念
变形模量Ev2测试试验是平板载荷试验的 一种,利用30 cm 的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 置,对测试点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然 后进行第二次加载,通过计算测得的应力 和相对应的位移形成的应力-位移曲线,得 出相应的Ev2和Ev2 /Ev1值。 变形模量Ev2是反映荷载作用下土体抵抗 变形能力的刚度参数。
应力
沉降量S(mm )
变形模量Ev2的计算:
• 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所得到的应力—沉降量曲线,可 用下式表达:
s = a0 + a1·σ + a2·σ²
• 式中 σ——承载板下应力(MPa); s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a0——常数项(mm);
a1——一次项系数(mm/ MPa); a2——二次项系数(mm/ MPa2)。
1
a2 1max
E E v2 v1
结语
通过公式计算的Ev2值反映了路基的承 载力指标,路基压实质量越好,Ev2值 越大;反之Ev2值越小。变形模量Ev2指 标比地基系数K30更科学、更合理,目 前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已采用 了Ev2指标。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
![变形模量Ev2的检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a473ad102de2bd960588d7.png)
测量仪器
• 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器应包括承载板、反力装置、 加载装置、荷载量测装置及沉降量测装置。
沉降测量装置:
• 沉降量测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测桥的测量臂可采用杠 杆式(见图1)或垂直抽拉式(见图2)。测量臂应有足够 的刚度。
资料整理与计算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计算公式:
S
SM
hp hM
式中
• S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 S M ——沉降量测表读数(mm);
• hP/hM——杠杆比(在1:1至2:1范围内选择)。
•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应力—沉降量曲线(见图6.0.2),应 力—沉降量曲线上应用箭头标明受力方向。
应力
沉降量S(mm)
变形模量Ev2的计算:
• 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所得到的应力—沉降量曲线,可 用下式表达:
s = a0 + a1·σ + a2·σ²
• 式中 σ——承载板下应力(MPa); s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a0——常数项(mm);
a1——一次项系数(mm/ MPa); a2——二次项系数(mm/ MPa2)。
Evi 1.5r 1
a1 a21max
式中
Evi —— 变形模量(MPa); r —— 承载板半径(mm);
1max —— 第一次加载最大应力(MPa);
a1 —— 一次项系数(mm/ MPa); a2 —— 二次项系数(mm/ MPa2)。
变形模量Ev2检测示例
• 本检测示例中Ev2测试仪测桥测量臂为杠杆式,杠杆比 hP:hM﹦2.0。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的系数是将测试值按最小二 乘法计算得到的。用于计算系数的方程式为:
变形模量Ev2和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图文
![变形模量Ev2和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3af61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9.png)
变形模量Ev2和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图文编写:张千里2006年1月目录一、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路基部分)二、变形模量Ev2测试原理与操作要点三、变形模量Ev2测试仪A某01使用说明四、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原理与操作要点五、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ZFG使用说明六、地基系数K30与变形模量Ev及动态变形模量Evd的测试与对比一、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路基部分)2术语由平板荷载试验第二次加载测得的土体变形模量。
动态变形模量Evd:由落锤冲击施加一定大小和作用时间荷载的平板试验测得的土体变形模量。
工后沉降: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差异沉降: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桥或路隧连接处的沉降差。
折角: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基与桥梁或隧道间由于过渡段沉降造成的弯折角度。
4路基4.1一般规定4.1.1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其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边坡支挡2防护以及排水设施等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和平稳运行。
4.1.2路基工程应避免高填、深挖、长路堑和高大挡土墙。
路堤高度原则上应大于基床厚度。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不宜超过8m。
4.1.4土质地基路基均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路基在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
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长度大于20m沉降比较均匀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Rh0.4Vj2式中:R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Vj——设计最高速度,km/h。
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4.1.5无碴轨道路堤填筑后,应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
客运专线路基k30、ev2、evd检测技术
![客运专线路基k30、ev2、evd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56c5c0d5bbfd0a79567396.png)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K30、E v2、E vd检测技术1、地基系数K30检测1.1 名词解释地基系数K30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σ—s)曲线上s为1.25mm所对应的荷载σs,按K30=σs/1.25计算得出,单位:MPa/m。
1.2国内外发展现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美国提出的压实度指标,即压实系数K、相对密度D r或孔隙率n 至今仍然作为世界各国路基设计及施工控制的土的压实质量标准。
虽然压实度为参数的路基压实质量标准具有击实试验指导现场施工、现场检测简便等优点,但是,对于高速铁路或其他对强度指标要求严格的情况,仅靠压实度参数来反映填土的压实质量就有其局限性。
为了保证路基填土的强度指标,七、八十年代,许多国家开始用强度及变形指标作为路基填土质量控制参数,即所谓的“抗力检测法”。
其中包括美国的CBR(加州承载比值)标准,德国、法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的静态变形模量E v2标准,日本的地基系数K30标准等。
可见,采用强度及变形参数作为控制指标是路基质量标准的一大进步。
我国铁路系统自1985年大秦线施工引入K30平板载荷试验以来,在铁路建设中已经逐步推广应用。
从二十多年K30在我国铁路系统应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仪器设备、试验方法,还是设计标准均已比较成熟。
地基系数K30已成为新线铁路控制基床和路堤填料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并已正式列入《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
K30平板载荷试验作为一种强度及变形指标,能够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我国参照日本JISA1215-1995年修订版《公路的平板载荷试验方法》和德国的DIN18134《平板载荷试验》-1993年修订版,并吸收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施工经验,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了“K30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该方法首次正式纳入2004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变形模量Ev2检测方法
![变形模量Ev2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20bcf25901020206409cb1.png)
Q22.. . 2 为最小。因此需使:
12
n
Q n i2 n(si a 0 a 1 .i a 2 .i2 )2
i 1
i 1
=最小值
要使Q值最小,必须满足:
Q 0
a0
Q 0
a1
Q 0
a2
即: a saa a
Q 2n( . . 2 ) ( 1 ) 0
i 0 i 1
数据人工记录型的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可 根据每一级荷载的应力б和相应的荷载板中 心的沉降量s,按以下计算方法,通过相应 软件或可编程计算器计算试验结果,即根 据试验测试的每一级荷载的应力б和相应的 荷载板中心的沉降量s,确定荷载与沉降量 关系式、计算变形模量值和绘制荷载—沉 降曲线。
5.1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计算
用第二次加载测试值计算的变形模量为Ev2。
6.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含水量对变形模量Ev2和地基系数K30测试值 的影响。对于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表面容易 板结的填料,刚碾压完时,含水量偏高,路基 的变形模量Ev2和地基系数K30值较低;但随着 时间推移,填料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含水量降 低,在低含水量情况下,并当填料中含有
数a 0、a 1及 a 2。
5.4.3变形模量计算:
一次变形模量Ev1和二次变形模量Ev2分别 由第一次和第二次加载的荷载 —沉降量 曲线在0.3σ1max和0.7σ1max之间割线的斜 率求得,变形模量:
E v1.5r S
0.7 0.3
E v1.5r( .0.7
1m ax
1m ax
-----------------------
saa a . . 2 n 0 1n 2n n
式中,б1,s1; б2,s2;……;бn, sn分 别每一级荷载的应力和相应的荷载板中
Ev2实验报告
![Ev2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2a42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2.png)
Ev2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Ev2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评估地基土在静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力学参数。
二、实验原理Ev2 测试是基于平板载荷试验的原理,通过在地基土表面放置一定尺寸的刚性承载板,并逐级施加静荷载,测量承载板的沉降量,从而计算出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Ev2。
变形模量 Ev2 的计算公式为:Ev2 =15×σ/s其中,σ 为平均压力(MPa),s 为承载板的相对沉降量(mm)。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加载设备: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加载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加载力,并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和控制。
2、反力装置:由钢梁和堆载重物组成,确保在加载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反力。
3、承载板:圆形刚性承载板,直径为 30cm。
4、沉降测量装置: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为 001mm。
5、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压力和沉降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平整、坚实的试验场地,清除表面杂物和浮土,确保承载板与地基土表面良好接触。
2、安装设备将承载板放置在预定位置,安装加载装置、反力装置和沉降测量装置,并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预加载进行预加载,加载值为预估最大加载值的 5%,检查设备和测量系统的工作情况,然后卸载至零。
4、正式加载按照设计的加载等级进行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后保持荷载稳定,待沉降速率小于 01mm/min 时,记录沉降量,然后进行下一级加载。
加载等级一般为8-10 级,最大加载值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确定。
5、卸载加载至最大荷载后,按加载等级的相反顺序进行卸载,每级卸载后保持荷载稳定,记录沉降量。
6、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压力和沉降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压力沉降曲线。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以下是本次 Ev2 实验的部分数据示例:|加载等级(kN)|沉降量(mm)||::|::|| 50 | 052 || 100 | 125 || 150 | 218 || 200 | 356 || 250 | 521 || 300 | 715 |根据上述数据绘制压力沉降曲线,通过曲线的特征可以分析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K30、Ev2、Evd检测技术(改)
![K30、Ev2、Evd检测技术(改)](https://img.taocdn.com/s3/m/e0f56dd026fff705cc170add.png)
二、 K30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1、 K30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载
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由于K30的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因此 对所填路基土的颗粒粒径和级配有一定的限 值,否则颗粒粒径过大,级配不均匀,K30的 测试结果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难以真实反 映路基的压实情况。对于颗粒不均匀的碎石 土,其K30检测就难以得出准确可靠的测试结 果。
• 4、当试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如荷载板严重倾斜, 荷载板过度下沉), 应将试验点下挖相当于荷载 板直径的深度,重新进行试验。对出现的异常应 在试验记录表中注明。
四、试验结果计算及制图
1 、根据试验结果绘出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
荷载强度σ—下沉量S关系曲线
2 、从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得出下沉
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K30、Ev2、Evd检测技术
孟雷栋
一、什么是K30、Ev2、Evd?
• 1、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 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
•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 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 (σ—s)曲线上s为1.25mm所对应的荷载σs,按 K30=σs/1.25计算得出,单位:MPa/m。
液压缸放在承载板中心位置上,并与加载反力装置底面垂直, 并且要进行加固以防倾倒。承载板与加载反力装置着地点间的净距 离对于直径300mm的承载板不得小于0.75m,直径600mm的承载板不 得小于1.10m,直径762mm的承载板不得小于1.30m。加载反力装置 要进行加固以防移动.加载反力装置安装要牢固、安全。
• 位移测试装置要有防日晒和防风沙的保护措施。检测进行 中平板载荷试验仪和加载装置不得晃动。
• 4、预加载
静态变形模量Ev2检测方法应用体会
![静态变形模量Ev2检测方法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35e83a5a8102d276a22f59.png)
项 目 ,检 测 人 员 实 际 操 作 不 多 。笔 者 通 过 现 场 大 量 试 验 .针 对
在 石 武 客 运 专 线 路 基 静 态 变 形 模 量 检 测 中遇 到 的 问题 .浅 谈
几 点 体 会
二 、工程 简介
新 建 石 武 客 运 专 线 为 京 广 铁 路 大通 道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
进 行 控 制 。石 武 客专 路基 检测 指标 中 .静 态 变 形 模 量 的要 求
值 为基 床 以 下 部 位 Ev2≥45 MPa,EJE l≤2.6;基 床 底 层 Ev2≥ 60 MPa,EJE 1≤2.5;基 床 表 层 Ev2≥ 120 MPa,Ea/E l≤2.3。
三 、静 态变 形模 量 E 的基本 原 理及 适用 范 围
载 .再 进 行 二 次 加 载 .虽 然 沉 降 变 形 未 能 完 全 消 除 填 料 的 塑
性 变 形 .但 微 小 的 残 余 变 形 可 忽 略 不 计 .二 次 加 载 所 得 到 的
荷 载一 沉 降 曲 线 基 本 反 映 了填 料 的弹 性 变 形 .能 够 更 真 实 地
反 映路 基 的 压实 质 量 静 态 变 形 模量 检测 属 于 一 个 新 的 检 测
静 态 变 形 模 量 试 验 属 于平 板 载荷 试 验 ,是 通 过 在 直
变形模量E_(v2)与地基系数K_(30)的相关性分析
![变形模量E_(v2)与地基系数K_(30)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1c06f0941ea76e58fa04e8.png)
摘
要:以简化试验监测数据 、 提高施 工效率为 目标 , 针对京 沪高速铁路控制路基压实指标 中的变形模量 和地基
系数 两个力学指标作 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 明, 和 。的回归曲线相关性较高, 利用得 出的回归曲线 , 取规范 中 规定 的 值计算得到的 。 值与规范值的偏差较小 , 说明规范 中要求的 。和 E 对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标准相当。 关键 词 : 高速铁路 ;压实指标 ; 相关性分 析 ; 控制标准
变 形 模 量 2与 地 基 系数 0的 相 关 性 分 析
冯 华 曲宏略 杨 海清。 , ,
(. 1 中国水 电顾 问集团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 0 6 2 10 5;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成都 6 0 3 ; .四川 国正建设管理有 限公 司 , 10 1 3 四川 成都 68 0 ) 10 0
第2 2卷 第 4 期 2011 年 8月
水 资 源 与 水 工 程 学 报
Ju n lo ae e o re o r a f W trR su c s& W ae n ie r g trE gn e n i
Vo . 2 N0 4 12 . Au g. , 2011
cm at ni i tr o e r t nm d l 以a df n a o ofc n K0i B in —hn h i i o p c o dc os f f ma o o ua E n u dt nc e i t 3 n e igS ag a H g i n a do i s o i i e j h
S e d Ral y,t e p p rc rid o tt e c rea in a ay i p e iwa h a e are u h or l t n l ss. T e r s ls s o d t a o h e u t h we h t E以 a d 0 h v n ae h g o r lto n te r g e so H V .Usn her g e so H e a b an dE以v l e a si u a e n ih c re ain i h e r s in C I e i g t e r s in C I sc n o ti e V au stp l td i t e u ain,a d t e ac lt d K3 au a malr d vai n wi tn r a u . Th s e p a n d he r g l to n h n c lu ae ov l e h s s le e ito t sa dad r l e h i x l i e t tt e r q ie fK3 a ha h e u r d o o nd E i h e u ain a e a p o rae t u r d o n t e r g lto r p r p t o s bg a e c mpa to u lt o to i c in q aiy c n r l sa d r s tn ad . Ke y wor ds:h g p e al y;c mp cin i d x s;c rea in a l ss, o r lsa a d ih s e d r iwa o a to n e e o r lto nay i c nto tnd r s
路基工程EV2试验原理及作业指导书
![路基工程EV2试验原理及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d2180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46.png)
路基工程EV2试验原理及作业指导书路基工程EV2试验原理及作业指导书Er2是德国、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一直沿用的、成熟的路基压实标准。
变形模量EV2试验是通过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再进行第二次加载,用测得的承载板下应力σ和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来计算变形模量EV2和EV2/EV1值的试验方法。
变形模量EV2的计算单位为MPa。
二次变形模量EV2的检测,是在施工现场通过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对路基进行静态平板载荷试验,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再进行二次加载,用测得的二次加载应力一位移(σ-)曲线来计算EV2值的试验方法。
由于土是弹塑性体,在平板载荷试验中,一次加载后的卸载σ-曲线上,σ-为零时证明土没有发生塑性变形,事实上是不为零的,即土体由于塑性的存在或多或少要发生不可恢复的剩余变形。
二次加载时,由于已消除了土体的局部塑性变形,得到的二次加载σ-曲线更能反映土体的弹性变形能力。
理论上,如果反复卸载、加载、再卸载、再加载,循环下去,那么土体的塑性逐渐消除,最后得到的σ-曲线更接近于直线,就可反映出来土体的弹性性能。
但通过试验发现,假设循环反复进行加一卸载试验需要大量的时间,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二次加载曲线与后几次加载曲线的形状差异较小,可以认为二次加载曲线根本上可以反映土体自身的弹性性能。
因此,用测得的二次加载曲线来计算土体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二次变形模量EV2,并采用EV2作为路基压实标准是比拟科学、合理的。
路基压实质量越好,EV2值越大、EV2/EV1值越小;反之EV2值越小、EV2/EV1值越大。
根据长期现场检验情况我们总结出,比拟难达标的是EV2/EV1值。
因为,并不仅仅是压实效果好了就一定能检验合格,而是受以下几种情况的影响较大:①对于水分挥发快的中粗砂,外表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不容易合格,必须将外表压光并且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也不能过湿,过湿就会发生外表软化的现象〕方可合格;②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h内开始检测,不要时间过久。
Ev2变形模量试验
![Ev2变形模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e9498dc16fc700aba68fc88.png)
Ev2变形模量试验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Ev2静态模量试验是通过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再进行第二次加载,用测得的承载板下应力σ和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来计算变形模量Ev2及Ev2/Ev1值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承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2、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器应包括承载板、反力装置、加载装置、荷载量测装置及沉降量测装置。
1)承载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载板直径应为300±0.2mm,厚度应为25±0.2mm,材质应为Q345钢。
承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
(2)承载板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6.3μm。
2)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10kN以上。
3)加载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千斤顶应通过高压油软管与手动液压泵连接。
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
(2)高压油软管长度不应小于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
(3)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对承载板进行分级加、卸载。
(4)千斤顶两边应固定,并确保不倾斜。
千斤顶活塞的行程不应小于150mm。
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千斤顶高度不应超过600mm。
4)荷载量测装置的量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最大误差应不大于1%,显示值应能保证承载板上的荷载有效位至少达到0.001MPa。
5)沉降量测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沉降量测装置应由测桥和测表组成。
(2)测桥的测量臂可采用杠杆式(见图17.11)或垂直抽拉式(见图17.12)。
测量臂应有足够的刚度。
图17.11 杠杆式测量臂1—触点 2—承载板 3—千斤顶 4—加长杆件 5—反力装置6—沉降量测表 7—支撑架 8—杠杆支点 9—测量臂 10—支撑座图17.12 垂直抽拉式测量臂1—触点 2—承载板 3—千斤顶 4—加长杆件 5—反力装置6—沉降量测表 7—支撑架 8—垂直支架 9—支撑座(3)承载板中心至测桥支撑座的距离应大于1.25m。
Ev2静态变形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Ev2静态变形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b9eb6af121dd36a22d8277.png)
Ev2静态变形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E静态变形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v2
仪器 HMP PDG-K型E静态变形模量测定仪 v2名称
主要用于土壤的动态变形模量E的测量。
v2用途
性能指标
环境要求
1、将承载板放置在测试点
2、将压力盒放在承载板的轴径上,压力部件放在压力盒上。
3、压力缸放在压力部件上。
4、将磁性球接头上压原板靠近加载机动车。
5、将支撑横臂的另一端按照指示标记连接到测量筒,并借
助盒式水准器将整个三点支撑调成水平。
操 6、将数显测量表安装在测量基准梁上的测量表接口处并固
定。
7、将测量头安装在支撑横梁上。
作
8、将压力盒的连接线插入测试头上标有“Force”的端口
中。
规 9、将数显电子测量表连线和测试头的连线连接好。
10、按使用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1、将试验结果做好记录。
程
12、将仪器装入包装箱内保管。
ev2变形模量
![ev2变形模量](https://img.taocdn.com/s3/m/c8f59d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c.png)
EV2变形模量
EV2变形模量是一种用于评估土体力学性质的参数,通常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EV2变形模量是指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土体单位应变下的弹性模量,也称为弹性模量或弹性系数。
EV2变形模量是指在土体受到荷载作用后,土体内部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土体在受到一定的荷载时所产生的应变量与荷载之间的比例关系。
EV2变形模量越大,说明土体的弹性变形能力越强,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高。
通常情况下,EV2变形模量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或土样试验来测定。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三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等。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土体类型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来测定EV2变形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v2变形模量试验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Ev2静态模量试验是通过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再进行第二次加载,用测得的承载板下应力σ和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来计算变形模量Ev2及Ev2/Ev1值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承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2、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器应包括承载板、反力装置、加载装置、荷载量测装置及沉降量测装置。
1)承载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承载板直径应为300±0.2mm,厚度应为25±0.2mm,材质应为Q345钢。
承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
(2)承载板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6.3μm。
2)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10kN以上。
3)加载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千斤顶应通过高压油软管与手动液压泵连接。
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
(2)高压油软管长度不应小于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
(3)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对承载板进行分级加、卸载。
(4)千斤顶两边应固定,并确保不倾斜。
千斤顶活塞的行程不应小于150mm。
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千斤顶高度不应超过600mm。
4)荷载量测装置的量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最大误差应不大于1%,显示值应能保证承载板上的荷载有效位至少达到0.001MPa。
5)沉降量测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沉降量测装置应由测桥和测表组成。
(2)测桥的测量臂可采用杠杆式(见图17.11)或垂直抽拉式(见图17.12)。
测量臂应有足够的刚度。
图17.11 杠杆式测量臂
1—触点2—承载板3—千斤顶4—加长杆件5—反力装置
6—沉降量测表7—支撑架8—杠杆支点9—测量臂10—支撑座
1—触点2
6—沉降量测表7—支撑架8—垂直支架9—支撑座
(3)承载板中心至测桥支撑座的距离应大于1.25m。
杠杆式测量臂杠杆比hP:hM可在1:1至2:1范围内选择,选定后不得改变。
(4)沉降量测表最大误差不应大于0.04mm,分辨率应达到0.01mm,量程不应小于10mm。
辅助工具应包括铁锹、钢板尺(长400mm)、毛刷、刮铲、水准仪、铅锤、褶尺、干燥中砂、石膏粉、油、遮阳挡风设施等。
测试仪器标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测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定。
(2)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必须每年标定一次。
3、试验要点
1)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表面松土。
当测试面处于斜坡上时,应将承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2)测试仪器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承载板放置于测试点上,使承载板与地面完全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
同时利用承载板上水准泡或水准仪来调整承载板水平。
当用石膏腻子做垫层时,应在承载板底面上抹一层油膜,然后将承载板安放在石膏层上,左右转动承载板并轻轻击打顶面,使其与地面完全接触,被挤出的石膏应在凝固前清除,直至石膏凝固以后方可进行测试。
(2)将反力装置承载部位安置于承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
承载板外侧边缘与反力装置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75m。
(3)将千斤顶放在承载板的中心位置,使千斤顶保持垂直。
用加长杆和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与反力装置承载部位紧贴。
(4)安置测桥时应将沉降量测装置的触点自由地放入承载板上测量孔的中心位置,沉降量测表必须与测试面垂直。
测桥支撑座与反力装置支撑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25m。
(5)试验过程中测桥和反力装置不得晃动。
(6)沉降量测装置应有遮阳挡风设施。
3)预加载时,应预先加0.01MPa 荷载约30s ,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沉降量测表读数调零。
4)加载与卸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变形模量Ev2试验第一次加载应分为6级,并以大致相等的荷载增量(0.08MPa )逐级加载,达到最大荷载为0.5MPa 或沉降量达到5mm 时所对应的应力后,再进行卸载。
(2)承载板卸载应按最大荷载的50%、25%和0三级进行。
(3)卸载后,按照第一次加载的操作步骤,并保持与第一次加载时各级相同的荷载进行第二次加载,直至第一次所加最大荷载的倒数第二级。
(4)每级加载或卸载过程必须在1min 内完成。
(5)加载或卸载时,每级荷载的保持时间为2min ,在该过程中荷载应保持恒定。
(6)试验中若施加了比预定荷载大的荷载时,应保持该荷载,并将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加以注明。
5)当试验过程中出现承载板严重倾斜,以至水准泡上的气泡不能与圆圈标志重合或承载板过度下沉及量测数据出现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另选点进行试验,并在试验记录表中注明。
4、资料整理与计算
1)每一级荷载的应力σ和所对应的沉降量测表读数sM 应按表17.34填写。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 应按下式计算:
M
M
P
h
h
s =s
(17-51)
式中 s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
sM ——沉降量测表读数(mm ); hP/hM ——杠杆比。
2)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应力—沉降量曲线(见图17.13),应力—沉降量曲线上应用箭头标明受力方向。
应力
沉降量S (m m
)
图17.13 应力—沉降量曲线
3)变形模量Ev 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所得到的应力—沉降量曲线,可用17-52式表达:
s = a0 + a1·σ + a2·σ2 (17-52)
式中 σ——承载板下应力(MPa );
s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 a0——常数项(mm );
a1——一次项系数(mm/ MPa ); a2——二次项系数(mm/ MPa2)。
2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的系数是将测试值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的。
用于计算系数的方程式为:
201i 2i
i
1
1
1
n n n
i i i a n a a s σσ===⋅++=∑∑∑ (17-53)
230i 1i
2i
i i
1
1
1
1
n
n
n
n
i i i i a a a s σσσσ====++=⋅∑∑∑∑ (17-54)
2342
0i 1i 2i i i 1
1
1
1
n n n n
i i i i a a a s σσσσ====++=⋅∑∑∑∑ (17-55)
σ1,s1;σ2,s2;σn……sn ,分别为每级荷载的应力和相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测试值。
3 变形模量EV 是通过应力—沉降量曲线在0.3σmax 和0.7σmax 之间割线的斜率确定的,变形模量应按下式计算:
EV =
121max
1
1.5r
a a σ+ (17-56)
式中 EV —— 变形模量(MPa );
r —— 承载板半径(mm );
σ1max —— 第一次加载最大应力(MPa ); a1 —— 一次项系数(mm/ MPa ); a2 —— 二次项系数(mm/ MPa2)。
6.0.4 试验结束应将试验结果按表1
7.35填写。
表中E v2/ E v1的比值可用来检查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此值一般不应大于2.5。
v1形模量为E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