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优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人教版必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理知识体系明目标学法1.结合具体现象,明确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2.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中的作用。

3.理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4.理解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掌握科技创新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影响。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系统知识—学扎实]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与人类个体文化是一种素养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与物质载体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细解题点—考清楚]以相关文化活动为载体,考查文化的特点[典例](2013·海南高考)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主要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而不是看它是否古老,故排除;从悬棺岩画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故④正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文化与生活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文化与生活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 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 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 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 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9 辨析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辨析、评析类试题一般以引言、引文为背景,考查运 用基础知识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问中的关键词有评价、评析、认识、看法、态度等。
设问方式有:有人认为:“……”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 析或评价;这一观点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这种 观点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或态度;对“……”观点 进行评说、辨析等。
【技法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 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 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 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 字搞乱。”
答案:(1)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 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西文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 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2)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西文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有利 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 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词数量很 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 三,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 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高考政治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新人教必修3

高考政治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新人教必修3

文化的形式(外延)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文化与人
表现 特点 作用
文化 要 与综 求 合国

提升 文化 竞争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作用
1.从文化的内涵看: 2.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 3.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 4.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 5.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 6.从优秀文化的作用看: 7.从文化交流的意义看: 8.从文化创新的意义看: 9.从民族精神的作用看: 10.从先进文化的作用看:
1.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决定
一定的文化是反映一定政治。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 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2)相互交融 第一,政治的发展,人们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需要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 力,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文化?
(1)文化 的概念
①文化的内涵:
(1)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 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部分。
A意识形态性质(三观)
B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与科技、语言和文字)
②文化的外延(形式)
A文化的形式丰富有思想、理论、信仰、道 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静态) B人们进行的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属于文化活动(动态)
(1)第一问4分。 答:1、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给予经济重大的影响。 2、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与与经济相互交融 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2)第二问原理6分,联系材料4分。 答:1、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 予经济重大的影响。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2、文化与与经济相互交融。(2分)——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意义——意义 4、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精讲练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综合提升1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精讲练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综合提升1

单元滚动检测(九)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 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中凝的举措
• (1)方向和道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 (2)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 (3)社会为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为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文化自信的 力量。
• (4)文化交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吸收各国优 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综合提升
栏 目 导 航
01
网络构建总结
02
前挂后联提能
01
网络构建总结
02
前挂后联提能
• 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命题导向]
导向1 依托题干材料,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注意
把握文化的双重作用
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
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
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
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
①文化已与经济、政治不可分割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
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
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文化与经济、政治不可分割,①正确;②③也符合题 意。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不同的反作用,④表 述不准确,应排除。故选A。
答案 A
导向2 依托题干材料,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海外“汉语
热”持续升温。“汉语热”表明
()
A.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B.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C.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
D.文化竞争力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解析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表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在不断提高。A、D言过其实,C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选C。A项错在“纯粹”,表述太绝对;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考点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梳理]
[方法指津] 正确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的是生产力。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 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 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题设置相 关情境,考查对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点 的把握程度。回答第(1)问时,需要综合考虑文化的作用,回答第(2) 问时,需要综合考虑、精准选择先进文化的发展措施。
常考题型指导 关键能力培养
-16-
文化意义类主观题解法 ——设问角度看高考
-18-
常考题型指导 关键能力培养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 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 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 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 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 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 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 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 意义。
-19-
常考题型指导 关键能力培养
设问角度 (限定范围)
运用文化传 播的知识
说明中国铁 路“走出去” 的文化意义
关键信息
对应答案
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
输出向产品、服务、技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
术、品牌、管理和资本 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
高铁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
中国铁路越来越成为中 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 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 化的交流和传播
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 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 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
-20-
常考题型指导 关键能力培养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3.2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必修3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3.2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必修3
健全的人格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感染力和感召 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 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增强精神力 量,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
题组一
题组二
题组三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 【典例引导】(2016·浙江)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 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B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 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 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扫描 深化拓展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文 化 影 响 人 的 表 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扫描 深化拓展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文 化 影 响 人 的 特 点
①潜移默化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 的、强制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 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 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 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 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 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志 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 词 黑”等
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 文化影响
主要侧重影响的效果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般 不会改变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总结·特色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总结·特色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来说,文化是综
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4)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图示: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认 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 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 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对个人的作用图示:
用。首先,分析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必须立足农民这 一主体;其次,分析时要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个人的关 系角度入手。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农村文化建
取得最大的功效,这种方法也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特色:
通过扩充不对称战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美国进行 有力的抗衡。
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解析
本题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载体,以中美两国激烈
的奖牌争夺为切入点,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学生提
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相应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本
意义。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和时政热点可知,重视航天事业,
以提高文化竞争力,对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文化繁荣 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步,整合思维过程,组织答案。从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和作用及发展中国家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分析,注 意联系材料分析。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美两国 体育文化竞争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两国整体综合国 力的强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