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 漓尽致。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 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在“路转溪头”后 才忽然见到。
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 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
诗中情怀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 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 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修辞手法 对偶; 互文: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 鸣叫起来了 2、以动写静 “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 “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 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 在争说着丰收年。
《西江月· Biblioteka 行黄沙道中》作者介绍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 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 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 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 卒。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 村之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 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 怀。
诵读诗歌
朗诵这首词,并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什么季节? 2、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 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点明时间 夏季
2、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 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 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 活的热爱。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 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
全词是围绕题目中那个词写的?
全词抓住了词人夜晚行走在黄沙道
中的所见、所闻、所嗅、所想来写, 处处体现了一位行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