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阅读及答案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阅读及答案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阅读及答案《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阅读及答案《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阅读及答案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

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③则甚:做什么。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景色有何作用?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①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②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

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

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
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
导语: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3分)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①身处逆境;②乐观自适;③随性洒脱;④热爱自然。

(任意三点得3分)
2.①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2分)
②通过写景营造出清冷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1分,只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③“弥弥”“隐隐”使用叠词,两句对仗工整,在形式上构成美感。

(1分)。

《西江月》阅读训练及答案三则

《西江月》阅读训练及答案三则

《西江月》阅读训练及答案三则《西江月》阅读训练及答案三则《西江月》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本首词也是考试重点,下面让我们做一些课后习题巩固知识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训练及答案一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 )人A.南宋B.北宋C.南唐正确答案:A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正确答案:A3.这首诗中有两个对偶句,请找出来。

(多选题)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正确答案:A C4.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答: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训练及答案二1、默写这首词。

2、修改小短文。

1.默写这首词。

(16分)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10 分)答: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0 字内)。

(12分)答: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4.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0分)答: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

西江月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江月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江月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江月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江月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

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

幺凤:鸟名。

④涴(w):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

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沾污,弄脏。

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1.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

(4分)
2.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

(7分)
参考答案
1.【①玉骨仙风,不染尘俗,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品性高洁);
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

(意思对即可。

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
2.【高情已逐晓云空句。

(2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

(1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1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1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

(1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西江月【注】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呜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苏轼的这首词写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

“人生几度新凉”中“新凉”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案示例】①“新凉”照应“中秋”,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②“新凉”亦指诗人因“乌台诗案”被系入狱,备受凌辱,后侥幸不死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③“几度新凉”表达了对年华似水的无限惋惜和悲叹;④同时也表达了含冤被贬后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之情。

“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

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

“夜风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

既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又引出了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

示例二:主要运用了烘托映衬等表现手法。

“夜来风叶”烘托“眉头鬓上”的孤独。

“中秋”烘托“把盏”的凄凉。

示例三:主要运用了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

“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奸佞小人。

“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鉴赏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

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苏轼《西江月 中秋和子由》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轼《西江月 中秋和子由》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头虽也写人生如梦,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旷达不同,流露出悲切之感。

B.上阙三四句由写景到写人,由季节之秋写到人生之秋,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C.下阕以物喻人,既写中秋佳节却乌云闭月之景,也喻指词人自身的政治遭遇。

D.中秋之夜,词人却无人可以秉烛共饮,一句“谁与”更衬托出“凄然”之感的浓郁。

18.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词人心绪系于“凉”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7.D(3分)“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的“孤光”指的是月光,而非是烛光。

故选D。

18.①伤秋苍凉,中秋之夜风吹树叶之声,环境苍凉,引出伤秋之情;
②年老悲凉,由秋景写到“眉头鬓上”的秋意,表达了年华逝去的悲凉;
③世事薄凉,以酒贱客少、乌云遮月喻指词人被贬后无人问津的境况、小人当道的政治环境,体现了世事薄凉;
④孤寂凄凉,中秋与弟弟分隔两地,无人陪伴赏月,只能独自把酒北望,表达了词人孤寂凄凉之情。

[6分。

一点2分,任答3点即可。

其他答案于文有据、言之成理亦可。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问题及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问题及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问题及答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问题及答案「篇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1、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人。

A、南宋B、北宋C、南唐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3、这首诗中有两个对偶句,请找出来()。

(多选题)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答:参考答案:1、A2、A3、A C4、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问题及答案「篇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下面我们再一起做一些阅读练习加以巩固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名师讲题】苏轼《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苏轼《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②。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③。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②障泥未解玉骢骄: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

《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

济曰:此必是惜障泥。

”③琼瑶:美玉。

14.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个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

B.上片首句“照野”,突出地点,点明了月色之佳。

“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在明月朗照之下,这无限的空间,美好的自然,便和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

C.下片“解鞍欹枕绿杨桥”一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表现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

D.词人在词中不去写小序中“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抓住了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将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

15.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词人如何来表现出黄州春景清新明丽的自然之美。

参考答案:14.C15.①使用叠词,用“弥弥”形容“浅浪”,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隐隐”形容云层,写出云层隐隐约约地在若有若无之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

②侧面烘托,“我欲醉眠芳草”通过词人不胜酒力,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侧面烘托此处芳草之幽美、清新。

③借喻,将月色喻为美玉,突出皎洁月色之下周遭环境的清丽、静谧、纯洁。

④以动衬静,通过杜宇在黎明的一声啼叫,衬托出了野外春晨的静谧、清幽。

名师讲题: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表现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错误,词人在此处并无借酒浇愁,苏轼在这首小词里,反映他在黄州的旷放生活,表达了他乐观而豁达的胸襟。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临溪流,从马
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芳草 之美,又表现了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渴望。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皎洁的水上月色;水月交辉,有如缀满了 无数晶莹剔透的珠玉,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用“解鞍欹枕”这个特 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写出空山春晨 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 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答案:C“写出了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说法错误,春天的早晨只 听到了杜鹃的声音,故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
•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 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 ,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 媲美。
•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 隐层霄。”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 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 ,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 ,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 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 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
• 解析:赏析时,首先解释这两个叠词在句中的含义,“弥 弥”形容水盛;“隐隐”即隐约,不很清楚,说明云很淡 。其次,将它们还原到句中,诗意地翻译原句。最后,点出 表达效果,既从侧面烘托出月光朗照,月色美好的意境, 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 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 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 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古诗文阅读】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阅读练习及答

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公元1079(神宗元丰二)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这首词写于元丰三(1080)。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1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

(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复杂情感”说明不是一种情感,这一点在审题时要清楚。

此题考查对诗句中蕴含情感的把握能力。

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

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

(1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练习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3分)3.《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

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3分)4.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

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

“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阅读答案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阅读答案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皎洁的水上月色;水月交辉,有如缀满了 无数晶莹剔透的珠玉,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用“解鞍欹枕”这个特 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写出空山春晨 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 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下片开头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 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 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 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 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 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 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 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 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 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 ,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 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 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 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 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 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翻译及阅读答案 苏轼
• 西江月 • 【宋】 苏轼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 参考译文: • 月光下小溪春水涨满、水波涌动,隐隐约约的看见
天空中云气弥漫。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 马鞯,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3分)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①身处逆境;②乐观自适;③随性洒脱;④热爱自然。

(任意三点得3分)
2.①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2分)
②通过写景营造出清冷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1分,只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③“弥弥”“隐隐”使用叠词,两句对仗工整,在形式上构成美感。

(1分)
二:
(1)“我欲醉眠芳草”一句,有多种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该句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也写出了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渴望,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一种境界?
(借喻,表现了一种幽美、精密、纯洁的境界。


(3)“_____”的特写镜头,使旷放、豁达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解鞍欹枕)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这首小令反映了词人在黄州的旷放生活,表达了乐观而豁达的胸襟。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练习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3分)3.《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

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3分)4.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

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

“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其阅读练习,一起来巩固一下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篇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词题是_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词上片写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和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

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和_______ 。

参考答案: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清风半夜鸣蝉3、xiàn现4、月、鹊、蝉、蛙、星、雨、店、桥5、月明风清、蝉鸣、蛙噪、黄沙道、天气时阴时晴、旧游之地、夜行乡间、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习与答案篇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参考答案:1、词的上阙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词的下阙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古诗词阅读理解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古诗词阅读理解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注]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过去种种努力奋斗终随流光归于破灭的恨事,表现了苏轼被贬后的消极和厌世的情绪。

B.“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

“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则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

C.“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是典型的秋色秋景,作者借此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D.下片写酒贱客少,浮云遮月,中秋团聚无人,只好独自把盏北望,把作者中秋之夜独自一人居于异乡的孤寂落寞和伤时感事的愤慨、落寞之情表达了出来。

2.本词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是写中秋,分别用“人生几度新凉”的“凉”字和“高处不胜寒”的“寒"字表达情绪意境,试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

【答案】1.A2.相同之处:都有中秋时节天凉之意,都表现了作者被贬谪后的悲凉心境。

不同之处:“凉”字表现作者慨叹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之感。

“寒”字表现虽月宫好,但高寒难耐,不可久居,作者虽然被贬,人生不如意,但还是愿意留在人间,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充满热情。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A项,“表现了苏轼被贬后的消极和厌世的情绪”错。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练习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3分)3.《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

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3分)4.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

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

“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苏轼《西江月》阅读训练附答案
本文是关于苏轼《西江月》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1)“凉”字用得妙。

(1分)因为①指中秋时节天气凉;(1分)②诗人遭贬,感到悲凉;③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

(1分)
(2)既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云遮月),又借此抒发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被贬之后的孤寂之感和失意后的苦闷心情)。

(2分)且“月明多被云妨”多指自古贤良多被奸佞陷害,美好的品质常被污浊掩盖,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