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f089d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5.png)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染料废水具有高浓度、难以降解、色度高等特点,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效果不佳。
而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包括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高级氧化过程等。
1. 引言纺织工业是全球最大的水污染源之一,废水中的染料成分使其具有难以降解和高度有毒性的特点。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无法彻底处理染料废水,因而高级氧化技术应运而生。
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强氧化剂产生高活性的氧自由基,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去除染料的目的。
2. 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紫外线、可见光等能量激发催化剂产生高活性的氧自由基,进而进行染料废水的氧化降解。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降解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催化剂种类、光源强度以及反应条件可以显著改善光催化氧化技术的效果。
3. 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是利用臭氧气体对废水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迅速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
然而,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存在一定的挑战,如臭氧生成量的控制、反应时间的控制等。
4. 高级氧化过程高级氧化过程是综合利用多种高级氧化技术进行染料废水处理的方法。
比如,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产生的自由基和臭氧氧化技术产生的臭氧自由基相结合,可以实现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技术,如奥氏体催化剂、电化学技术等,进一步改善高级氧化过程的效果。
5. 研究现状与问题目前,高级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高级氧化技术对染料废水中的不同颜料呈现不同的降解效果,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难题。
其次,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fe1bf404a1b0717fd5dd18.png)
废水的 污染物质被吸附到吸附 剂上, 达到去除的目 的。目 前工业 技术对 1 3种酸性、 碱性染料溶液的分离结果。18 92年中国科学 上使用较多的吸附剂是粒状活性炭、 活性硅藻土和树脂。研究表 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光华染织厂合作进行了超滤法处理还 , 5 9% C D去 明, 活性炭是大部分染料( 含偶氮染料) 最好的吸附剂, 但其再生 原染料废水的研究试验 J脱色率一般在 9% 一 8 , O
5 4
第6 期
N . O6
宜宾学院学报 Ju l f i n n e i oma o Y b i rt iU v sy
J n.0 7 ue2 0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 究进 展
黄 玉
( 宜宾卫生学校 , 四川 宜宾 6 40 ) 4 00
摘要 : 偶氮染料废 水是一种有机物含 量高、 成分复杂、 色度高、 可生化性差的难降解废水 , 其处理 方法 已引起 广泛关 注。本文 阐述 了物理 法、 学法 化 和生物 法3种废水处理 方法在偶 氮染料废 水处理 中的应用,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述 , 展望 了 后的发展 方向。 今 关键词 : 偶氮染料废水 ; 物理法 ; 学法 ; 化 生物法
许海梁旧盯等人也采用同样的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对单偶氮双偶氮三偶氮四偶氮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通过电氧化还原作用可以破坏偶氮染料分子中的发色共轭体系有效去除偶氮染料废水中的色度和cod但偶氮染料的分子结构及空间构型对其降解行为有影响
维普资讯
中的苯系偶氮分散染料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 白土处理 , 脱色
收稿 日期 :0 7— 5— 4 2 0 0 0
( hM a之间。刘梅红等¨ m .. P) ¨采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 对染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02592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a.png)
1、氧化法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 氧、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等。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但氧化剂 的使用量和成本较高。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的吸附和代谢作用将染料废水中 的污染物去除。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但可能产生大量的 污泥。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固体介质(如滤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的代谢作用 将染料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 点,但生物膜的脱落和再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还原法
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还原分解。常用的还原剂包括硫 酸亚铁、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还原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但还原 剂的使用量和成本较高。
3、中和法
中和法是利用酸或碱将染料废水中的酸碱物质中和,以达到调节pH值的目的。 常用的酸或碱包括硝酸、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中和法具有操作简单、成 本低等优点,但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了解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 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实验设计,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过 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染料废水,以便更好地反映实际情 况。
2、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平行实验对比。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01 引言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3 染料废水污染的现状
04
《2024年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
![《2024年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67e3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f.png)
《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印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印染废水的高色度和有毒物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色度过高成为了制约废水回收再利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如何高效脱色处理印染废水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论文将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现状及问题印染废水色度高的主要原因是染料和助剂的使用。
传统的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在脱色处理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存在诸多问题。
如物理法难以彻底去除染料,化学法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处理周期长等。
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技术的研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方法——光催化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对印染废水进行催化氧化,从而达到脱色效果。
同时,本研究还对其他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光催化氧化法的优越性。
四、光催化氧化法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脱色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催化氧化法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提高处理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五、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和光照条件进行试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处理前后印染废水的色度变化、COD变化等指标,来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法在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此外,我们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与处理,以验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讨论与展望本论文通过研究光催化氧化法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环保性。
然而,光催化氧化法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考虑催化剂的稳定性、成本以及光源的选择等问题。
此外,其他脱色处理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cd96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2.png)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一、内容综述印染废水处理研究是环保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染料、添加剂、盐类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使得废水的处理变得尤为复杂和困难。
这些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印染废水处理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如絮凝、沉淀、过滤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污染物,但其在处理染料类化合物时的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更为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方法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生物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方法还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生物处理方法外,高级氧化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这些技术通过产生自由基、氧化剂或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能够有效地破坏废水中的有机物结构,从而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
印染废水处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废水中染料的种类和浓度差异较大,使得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变得复杂;废水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也对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处理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我们有望实现印染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工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整理等过程。
这些环节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包含大量的染料、助剂、浆料、纤维屑、酸碱等物质,其中部分物质具有难降解性、毒性甚至致癌性,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印染废水的水量巨大。
由于纺织印染工业的生产规模庞大,其废水排放量也相应较大。
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40563831126edb6f1a1057.png)
增刊 2
厦 门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unl f i nUn e i Na r c ne ora o a i rt X me v sy( t a Si c ) ul e
Vo . 7 S p 2 14 u .
20 08年 1 2月
De .2 o c 08
染的现状 , 概括介绍了物理 、 化学和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缺点 , 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和下游技术研究 2个 角度总结 了 国内外对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染料废水 ; 生物法; 基础理论; 下游技术; 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 - 7 X 1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3- 7 (08 ¥- 8 - 0 8 49 20 )20 6 5 4 0 2 0
水 生植 物死亡 , 而造 成 水体 中食 物链 的 中断 以及 水 进
1 染料 废水 治理 的 国 内外 研 究现 状
目前 , 国内外染 料废水 的处理方 法 主要有 物理法 、 化学 法和生物法 等( 其工艺 特征 如表 2所示 L ) 臭氧 3 . 氧化法 、 光合氧化法 、 电凝法 、 附法 、 吸 活性 污泥法 、 泡
污泥、 环保等方面的优点以及具有转变或者降解污染
增刊 2
王 慧等 : 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 的研究进展 染
.27 . 8
化学方法
混凝法 ; 化学氧化法; 电解法
对C OD 的 去除效 果 好 ; 对疏水 对亲水 性染 料 的脱 色效差 ; 处理 性染料的脱色率高 成本高 ; 泥渣难处理 处理费用高; 适合范 围窄 ; 易产生 大量难处理污泥 , 导致二次污染
体缺氧, 使整个水体生态系统崩溃; 另一方面染料尤其
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分析和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分析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c4cfdac1c708a1284a44aa.png)
【 关键词】 染料废水处理 ; 工 艺技术 ; 研 究进展
1 物 理 法
1 . 1 膜 分 离 工 艺
膜分离工艺就是 指利用特殊 的薄膜对液体 中的某些成分 进行选 择性透过的方法的统称 ,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 渗析 、 超滤 、 电渗析和反 渗透 。. I s m a i l K o y u n c u  ̄ 】 用D S 5 一 D K型纳滤膜处理染槽废 水 , 结果表 明 膜对染料的截 留率在 9 9 %以上 。 膜分离法具有 能耗低 、 工艺简单 、 不污 染环境等特点。但是膜分离技术由于浓差 极化 、 膜污染 及膜 的价格较 贵. 更换频率较快 , 使处理成本较高 , 从 而严重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更 3 生 物 法
大 规 模 的 工 业 应 用 1 . 2 萃 取 工 艺
降解污染物 的优点 2 . 2 等离子体工艺 高压放 电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有效 的分解难生物降解 的有机物 . 该 技术用于降解水染料废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 Z d e n k a S t a r a [ 3 3 等人采 用液 相直流微 孔放 电处 理染料废 水 .在处理 1 O 分钟 后脱色 率达到 8 0 %以上 B i l j a n a N 等人采 用介质 阻拦放 电处理染料废水 . 最佳脱色效 果达到 9 7 %以 上
项目 钠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科技
・
探索・ 争鸣
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分析和研究进展
韩 瑜 闫丹 阳 潘婷 婷 ( 沈 阳化工 大学 环 境与 安全 工程 学 院 , 辽 宁 沈阳 1 1 0 1 4 2)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4c22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6.png)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染料污染是最主要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之一。
其种类繁多、化学结构稳定、常常具有酸碱度和多种颜色,如果随意排放自然水体会对水体酸碱性、能见度和有机物含量造成很大影响,污染极大。
工业染料废水一般通过物理、化学、生化法去除,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根据染料废水水质特征,比较几种主流去除技术,考虑技术难易程度、方法适用性分析、处理效果等多方面因素,为染料废水治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染料废水;特征与危害;治理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化学物质导致的淡水污染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不但影响水体生物链的稳定,还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将污染物从溶液中廉价有效的去除,已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染料是水体污染物之一。
市场上的染料种类超过10万种,染料的年产量超过70万吨,其中超过10%的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使得水环境污染从地表深入到地下。
所以,探索出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染料污染物,以重获安全可靠淡水,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课题。
1.染料废水的分类、特征和危害染料废水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化学结构特征可分为:(1)偶氮染料;(2)蒽醌染料;(3)靛族染料;(4)菁类染料;(5)芳基甲烷染料;(6)杂环染料。
按染料性质和应用可分为[1]:(1)酸性染料,又称为阴离子染料;(2)碱性染料,即阳离子染料;(3)直接染料;(4)活性染料;(5)分散染料;(6)还原染料。
染料废水的特点主要有[2]:(1)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强且难生物降解,印染废水属于有机废水,其中所含的颜色及污染物主要由天然有机物如天然纤维所含的蜡质、胶质、半纤维素、油脂等及人工合成有机物质如染料、助剂、浆料等所构成,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助剂、浆料的使用,这些有机物的毒性强,可生化降解性降低,处理难度加大;(2)成分复杂,印染废水含有未反应的染料、颜料(涂料),带有浓重的色泽,还有未反应的助剂,以及反应后的生成物和织物上的脱落物。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d1591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e.png)
《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染料废水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类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因其具有较高的色度、毒性和生物难降解性。
因此,研究高效、环保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
二、高浓度染料废水及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高浓度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其中偶氮染料废水更是具有生物难降解性。
这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对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膨润土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膜分离法则通过半透膜将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四、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针对偶氮染料废水的特殊性,常采用的方法有光催化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
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偶氮染料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法则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偶氮染料进行降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合多种处理方法提高处理效果,如物理法与生物法的结合、化学法与生物法的结合等。
五、结论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f3c8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1.png)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本文旨在探讨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的重要性以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印染工业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工业,它通过在面料上应用颜色和图案来创造有吸引力的设计。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印染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它包含各种污染物质和化学物质,如色素、重金属、钠盐和阴离子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危害水资源、土壤和空气质量,从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发表的几篇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以探讨这项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2014年发表的“铁氧化物纳米材料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Dye Wastewater with Iron Oxide Nanomaterials)是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使用铁氧化物纳米材料来处理多种染料废水,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去除污染物质,并实现更低的水处理成本。
这项研究不仅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且为其他废水处理领域带来了启示。
其次,2018年发表的“利用自组装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Dye Wastewater UsingSelf-Assembly Technology)是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自组装技术,将复杂的染料废水自我净化,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在相同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更少的废物并提高能效。
这项研究为染料废水处理领域带来了新契机,其中自组装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废水处理解决方案。
此外,2019年发表的“分子印染柔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Preparation of Molecular Dyeing Flexible Hydrogels and Their Treatment Performance for Dye Wastewater)是一项有潜力的研究,它将染料废水和柔性水凝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偶氮染料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偶氮染料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8d6e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8.png)
[11] Priya B, Uma L, Ahamed A K, et al. Ability to use the diazo dye C.I. Acid Black 1 as a nitrogen source by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Oscillatoria curviceps BDU92191[J]. Bioresour Technol, 2011, 102(14): 7218-7223.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40Fra bibliotek(2021)06-0062-03
偶氮染料是一种合成染料,在纺织、印染、 造纸、印刷等领域得到大量使用。目前,其使 用量达到总有机染料的 80%左右。据统计, 大约有高于 10%~15% 的偶氮染料释放到水环 境中。由于其具有较强抗光照和抗氧化的作 用,在水环境中能够持久存留,进一步带来水 体生态系统严重毁坏。此外,偶氮染料的“三 致”作用和生物抵抗性,引起其在环境中积聚 进一步对自然界的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和降解途径的研究 得到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1]。本文主要介绍了 吸附脱色、常规生物法(包括好氧处理法、厌 氧处理法)、真菌技术、光合细菌法、藻类、 微生物燃料电池方法对偶氮染料的脱色及降 解途径。
参考文献 : [1] 卢婧 , 余志晟 , 张洪勋 . 微生物降解偶氮染料的研
究进展 [J]. 工业水处理 , 2013, 33(1):15-19. [2] 花莉 , 解井坤 , 朱超 , 等 . 微生物对偶氮染料脱色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8f9c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7.png)
《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染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高浓度染料废水,包括含有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重大挑战。
这类废水的有效处理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高浓度染料废水及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高浓度染料废水具有色度深、成分复杂、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等特点,其中偶氮染料废水更是因其难降解、易产生致癌物质而备受关注。
这些废水的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三、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概述目前,针对高浓度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其中,物理法包括吸附、膜分离等;化学法包括混凝、氧化等;生物法则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对废水的处理。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四、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针对偶氮染料废水,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光催化降解、电化学还原、生物降解等。
光催化降解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对偶氮染料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废水的净化。
电化学还原法则通过电解过程将偶氮染料还原为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法则利用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降解作用,将有毒有害的偶氮染料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些方法在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或技术组合。
五、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型吸附材料、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的应用,使得高浓度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针对高浓度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优化微生物菌群、改进反应器等方式,提高了生物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六、研究展望未来,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低能耗。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1eb7e54afe04a1b071de59.png)
染 料 废 水 处 理 技 术 现 状 与 发 展
岳 治 杰 杨 佳 财 ,
(. 1 哈尔滨市环境工程评估 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0 7 ; . 5 0 0 2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 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0 5 ) 5 0 6
摘 要: 文章介绍 了染料废水的物理 、 化学和生物处理技 术 , 并分析 了其去除原理和工 艺优缺 点, 目的在 于为染 料 废 水 处 理 工作 提 供 理 论 基 础 和 现 实指 导 , 并提 出未 来 染 料 废 水 处理 技 术 的发 展 走 向— — 高 效 、 济 、 应 性 经 适
2 H i nj n rvn i eerhIs tt o n i n e tl rtci ,H ri 10 5 C ia . el gi gPoica R sac ntue f v o m na Poet n abn 5 0 6, hn ) o a l i E r o
Ab t a t T i a e e c b s t e a v n a e n ia v n a e fp y i a ,c e c la d b o o i a e h o o i s i y s r c : h sp p rd s r e h d a t g s a d d s d a t g s o h sc l h mi a n il g c lt c n l ge n d e i
伴 随染料 生产 和 印染 行 业 的 发展 , 料 工 业 废 染 水 的排放 量 也 急 剧 增 多 , 调 查 中 国 每 年 约 有 16 据 . 亿 立方 米 的染 料 废 水 排 放 进 入 水 环 境 中… 。并 且 染 料废 水 具 有 色 度 大 、 机 污 染 物含 量 高 、 分 复 有 组
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761ef14a76e58fafab003a6.png)
作 者 简 介 : 先 学 (9 7 )男 , 李 17 一 , 山东 淄博 人 , 教授 。 副
0 7 . 5mN, 也就 是 只有 2 m 以上 的 不 锈 钢 单纤 2 维 , 以对 人 的皮 肤 产 生 刺 痒感 。而 直 径 2 m 可 0F 以上 的不锈 钢纤 维柔 曲性差 , 法进 行纺 纱 加工 , 无 不 锈钢 短纤 维 的 纺纱 是 在 棉 纺 设 备 上 进 行 的 , 采 用 的不 锈钢 短纤 维直 径 都小 于 1 m, 以 , 2 所 纺织
21 0 0年 第 2期
山 东 纺 织 科 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 9
Ti 光催 化 降解 染 料 废 水 的研 究 进 展 O2
李 先 学 , 彰 旭 , 高扬 , 国 强 陈 沈 陈
( 田 学 院 , 建 莆 田 3 10 ) 莆 福 5 1 0
摘 要 : 文章 综述 了 T O。 i 光催化 降解 染料废 水 的研 究现 状和机 理 , 并详 细介 绍 了降解 溶 液 p 值 、 H 催 化 剂 用量 、 杂 物质 浓度 、 掺 煅烧 温度 以及超 声波 等 因素 对 降解 效 果 的 影 响 。最 后 对 T O 光 催 化 降 解 iz
于 特种行 业 中 , 多数 情 况 下 是 以混 纺 纱 或 包 覆 纱 进行 生产 和使 用 , 能够 很 好 地 改 善 纺 织 纤 维 的导 电 能力 、 辐 射 能力等 。同时 , 抗 纤维 的轴 向压缩试
验证 明 , 纺织 用不 锈 钢 纤 维 通 常 不 会 对 人 体 皮肤
展趋势 [] 纺织科技进展 ,0 8 ( ) 1 —4 . J. 2 0 ,2 :5 2 [3 杨 5 强, 徐丰军 , 国华。 陈 不锈 钢纤维损 伤机 理初探 [] 现 J. 嫒, 于伟东. 毛纤维 刺扎力 学行为 的测量 I ] - . J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aa50f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3.png)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染料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性强,色度深,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浓度高,难以生化降解等特点。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有氧化、吸附、膜分离、絮凝、生物降解等。
吸附法以其能够选择性地富集某些化合物的特性在废水处理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
吸附法是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多种组分积聚或凝缩在表面进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和其他一些吸附材料。
本文重点对吸附法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应用较早的方法,该法对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非常有效,但它再生比较困难,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应用面窄,一般可用于浓度较低的染料废水处理或深度处理。
活性炭是目前最有效的吸附剂之一,但由于活性炭去除色度和COD时大多数是和其它工艺耦合的,因此活性炭吸附多用于深度处理或将活性炭作为载体和催化剂,单独使用活性炭处理较高浓度的染料废水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近年来,很多科学家通过对活性炭吸附过程的进一步了解,在吸附机理和活性炭预处理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G.M.Walker等研究了3种酸性染料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发现只有14%的比表面积发挥了吸附作用。
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存在多分子层的吸附,另一方面原因是活性炭中很多微孔孔径太小,不能吸附染料大分子。
HuZhonghua用ZnCl2溶液浸泡活性炭,然后在110℃的炉子里用N2活化,然后炉温升至800℃,把活化气体换作CO2,最后用盐酸和脱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取得了更高活性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于2400m2/g,孔分布以中孔为主,对大分子染料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CO2的使用,CO2在800℃下有着适中的氧化性,能够开辟新的微孔或者将部分微孔扩大为中孔。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气体流量来控制活性炭的孔结构,以取得对吸附某种特定染料分子最合适的活性炭。
生物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吸附法和生化法综合起来的方法。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38e514f46527d3250ce033.png)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摘要: 文章介绍了染料废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并分析了其去除原理和工艺优缺点,目的在于为染料废水处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并提出未来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走向—高效、经济、适应性强、清洁性的废水处理技术。
前言伴随染料生产和印染行业的发展,染料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多,据调查中国每年约有1. 6亿立方米的染料废水排放进入水环境中[1]。
并且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组分复杂、水质变化和生物毒性大,以及难生化降解,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的方向发展等特点,使处理染料废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
印染废水含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及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
沉于水底的有机物,会因厌氧分解而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恶化环境。
由于以上几点,使其成为国内外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中国己将染料废水的治理列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染料废水是指棉、毛、化纤等纺织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水的总称,并具有水量大、色度高、组份复杂的废水,水质变动范围大等特点。
为了解决有机染料对环境的污染,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与技术对染料废水进行了各种处理途径的尝试,其主要目的为[3 - 4]: ①分离去除富集发色物质; ②破坏发色物质,以达到脱色和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1、常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当前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均可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处理,国内外常用于工业染料废水处理的方法有: 生物处理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5 - 7]。
其他如膜分离技术、辐照技术等也正在推广应用[8 - 10]。
在具体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中,废水首先在工厂作预处理,达到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后进行集中处理。
废水经过预处理再排放可改善污水水质,降低城市污水厂处理负荷,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的废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11]。
在对印染废水进行最终处理时,有机物的去除一般以生物法为主,对难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采用厌氧( 水解) 好氧联合处理较为合适,对易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可采用一段生物处理。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4bc80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e.png)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我国是纺织印染大国,用水量大,导致废水排放量大.纺织印染废水的高排放和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大量人工合成难生物降解染料和助剂的使用。
关键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前言:在纺织工业中会产生各种废水,其中以印染废水污染较为严重,其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10,我国每年约有6~7亿t印染废水排入水环境中,是当前最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因此印染废水的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纺织印染废水的性质和来源随着纺织印染行业规模日益增大,生产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用到化学原料类型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废水成分复杂性和多样性。
纺织印染废水类型主要用以下几种,分别是退浆废水、漂白废水和煮练废水等,其中,退浆废水大约占总废水量的15%,该废水的成分主要以浆料、淀粉为主,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
漂白废水占总废水量比较高,其比例达到70%,但是这种类型的废水具有较低的污染程度,被称作“清洁废水”。
煮练废水的pH值达到了9. 5,因此,这种类型的废水碱性比较强,而且色度比较深,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处理难度比较大。
二、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2.1 物理处理技术2.1.1 吸附法。
吸附法作为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活性黏土、粉煤灰、硅胶泥等为主要材料,具有多孔性、接触面积广等特性,可以起到吸附有害物质的效果。
同时,由于吸附法用到的吸附材料成本过高,并且在吸附的有害物质容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方法智能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是深度废水处理情况和水量较小废水处理情况。
目前,国外某些发达国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这种类型材料具有复合型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吸附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这种吸附材料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广,从而极大地推广了物理吸附法的应用和普及。
例如:通过将用于微波处理的活性炭应用到酸性染料中,可以在脱色和解读方面起到理想的效果。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46972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2.png)
第53卷第3期 辽 宁 化 工 Vol.53,No. 3 2024年3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March,2024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崔可清,王志博(沈阳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摘 要: 高级氧化技术具备快速降解速率和便捷操作等优势,能够将染料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CO2和H2O等小分子物质,因此在染料废水处理的实验中被广泛使用。
本综述列举了光催化、光电催化、芬顿、臭氧氧化等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应用,并对高级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光催化; 光电催化; 芬顿; 臭氧氧化; 染料废水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4)03-0446-04染料废水是指在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染料、助剂、盐类、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废水。
这些染料具有难降解、高色度、污染性强等特点,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1-2]。
并且其中还含有大量的盐类、酸碱度高等特性,使得其处理难度较大。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在处理这类物质时降解不完全,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这类难降解有机物得到广泛应用,其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备强氧化性,可将染料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本文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在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最新应用,包括光催化技术、光电催化技术、芬顿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并对几种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未来进行了展望。
1 光催化技术近年来,光催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方面的处理,该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吸收光子能量,促进化学反应,其产生的空穴电子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3]。
该技术具有节省能源、无二次污染、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在低温和低压下实现有机物的完全矿化。
TiO2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能力,且催化活性高、毒性低、制备成本低[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刘冬莲(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综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进展,尤其是在化学法、生化法以及物理化学法中的新技术,其中包括膜、超声波、等离子体、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染料废水;废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04)12-0005-03R 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Methods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DyestuffsL IU Dong-lian(Department of Chemistry,Tangshan Normal College,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reatment methods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dyestuffs are reviewed.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membrane,ultrasonic wave,super2 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process(SCWO),plasma,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oxi2 dation,a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K ey w ords:dyestuff waste water;waste water treatment 随着染料与印染工业的发展,其生产废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
这类废水具有颜色深,COD、BOD值较高,组成复杂多变,排放量大,分布面广,难降解等特点,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化学法、生化法及物理化学法中处理含染料废水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1 物理化学法1.1 吸附法在物理化学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将分子态的污染物浓集于其表面而达到去除目的,目前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法。
近年来,活性炭纤维用于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ClO2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相结合处理印染废水,与单独用ClO2氧化或活性炭吸附处理相比,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均有较大提高。
粉煤灰由于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有较大的潜力。
阎存仙[1]研究了粉煤灰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废水的吸附脱色能力。
Qodah[2]采用页岩油灰处理活性染料废水,效果良好。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具有投资少、周期短等特点,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但应对吸附染料后的吸附剂再生及废吸附剂的后处理引起重视,以减少二次污染。
1.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冯冰凌等[3]采用壳聚糖超滤膜处理印染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0%左右,脱色率超过95%。
吴开芬[4]则利用超滤法处理含靛蓝废水,可使染料的浓溶液直接回用,透过液可作为中性水再利用。
郭明远等[5]自制了醋酸纤维素(CA)纳滤膜,结果表明,CA纳滤膜可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处理和染料回收。
活性炭填充共混的改性壳聚糖超滤膜,经适当交联后用于酸性红染料废水的分离脱色,最大脱色截留率达98.8%[6]。
Soma等[7]采用氧化铝微滤膜,对不溶性染料废水,膜的截留率高达98%。
但是膜分离技术由于浓差极化、膜污染及膜的价格较贵,更换频率较快,使处理成本较高,从而严重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更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收稿日期:2004-06-08 作者简介:刘冬莲(1971-),女,讲师,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013522168397。
1.3 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利用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溶剂将染料分子从水中萃取出来。
实验证明,电泳萃取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染料回收技术。
近年来液膜技术发展较快,利用液膜技术萃取含染料废水中的染料物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化学法2.1 混凝法混凝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果很高。
但该法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以及对水体中其他可溶性N、P化合物去除率差,需开发新型高效混凝剂。
2.2 Fenton法用Fenton试剂对含染料废水进行混凝前的预处理,脱色率可达96.77%,而直接混凝法脱色率仅为10%~30%。
随着人们对Fenton工艺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引入Fenton工艺中,使Fenton工艺的氧化能力大大增强。
Pigllatello[8]研究表明,当用少量紫外光的可见光照射时降解作用明显增强,降解时间缩短。
Fenton试剂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但处理成本高。
在处理毒性大、一般氧化剂难氧化或生物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方面,与其他方法如与混凝沉降法、活性炭法、生物法等联用,可降低处理成本,拓宽Fenton试剂的应用范围。
2.3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具有明显的节能高效、污染物降解彻底等特点,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钛、过氧化氢、草酸铁等无机试剂。
以载铂二氧化钛半导体为催化剂,对3B艳红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表明,过氧化氢对3B艳红的载铂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具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9%和92.3%[9]。
Fe3+及其络合物在近紫外及可见光区有强的配体,能催化或充当光化学反应的媒介,紫外光照射下草酸铁/过氧化氢复合体系对染料活性艳红X-3B水溶液脱色和降低COD有明显效果,处理24min后,脱色率达90%以上,COD去除率为33%~70%[10]。
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氧化有机染料技术,在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程沧沧等[11]采用TiO2-Fe3+体系,太阳光照射0.5h,浓度25mg/L,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分子降解率达85%。
在探索光催化技术的过程中,光催化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电化学辅助光催化降解技术即光电催化。
利用光透电极和纳米结构TiO2作为工作电极和光催化剂,采用光电催化法对水中染料进行电解,发现光电催化降解对三种染料———品红、铬蓝K、铬黑T 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12]。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寻求更高效的催化剂,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尚需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低能高效的能源等。
以上问题的解决,将会推动染料废水处理的光催化降解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2.4 电化学氧化法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得到了改进,在传统电化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氧化、催化氧化或光催化氧化作用,有效地突破了微电解技术的局限。
王慧等[13]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研究发现,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电解60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99.8%。
利用活性炭和氢氧化铁组成的复合催化剂,采用电催化法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电压10V、电流0.1A、电解时间1.5h 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7.5%~90%,脱色率达99%~100%[14]。
章婷曦等[15]采用内电解—催化氧化—氧化塘法处理染料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以上。
祁梦兰等[16]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飞灰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活性染料生产废水, COD去除率达95%以上,脱色率达99.9%。
电催化氧化技术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是研究出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电极材料,提高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提高电流效率、弱电极极化以降低能耗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将电催化氧化与脉冲电源结合起来,改变电极结构,达到提高处理效果和节能的目的,将是电催化氧化投入工业应用的努力方向。
2.5 超声波降解技术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当一定强度的超声波通过媒体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效应。
超声波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简便、有效。
祁梦兰等[17]采用声化学氧化法对靛蓝染料废水做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染料废水可生化性BOD/COD值由0.21~0.23提高到0.44~0.51。
刘静[18]用超声波—电解法处理活性紫染料废水研究表明,超声波与微电场的协同作用可大大提高水的脱色率。
在最佳工艺下,废水经超声波—电解处理60min,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9.69%。
将超声波应用到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酸性粒子元青染料反应中,在相同反应时间内降解率为78.5%,而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率为65.0%[19]。
王晓宇等[20]采用超声波与紫外光协同氧化法处理酸性红B染料废水60min后,脱色率可达99.1%。
3 生化法生化法运行成本低,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泛,近年来人们对厌氧—好氧、深层曝气、纯氧曝气、生物氧化沟、UASB等生化处理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中。
如肖雨堂等[21]将好氧处理中的原曝气池改为生物铁屑反应池,从而使COD去除率由原来的20%~30%上升到90%,色度去除率由原来的15%~25%提高到90%以上。
选育和培育出各种优良脱色菌株或菌群是生化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Shah等[22]用筛选到的海洋藻青菌处理酸性红119、直接黑155时,去除率达到90%。
生化法去除染料废水时,微生物对营养物质、p H值、温度等条件有一定要求,难以适应染料废水水质波动大、染料种类多、毒性高的特点。
4 其他方法在难降解染料废水处理方面,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也是目前研究较为活跃的新技术。
此外,国外对臭氧—生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臭氧—紫外法、射线辐射法均有相当进展,其中射线辐射法可加强后续混凝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对阳离子染料的去除效率。
5 结论目前,含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合理组合工艺,使处理效率不断提高,并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在新技术研究方面,需开发高效、低毒、低能耗、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技术,特别是光、声、电、磁、无毒药剂氧化、生物氧化等各种手段联用的新型绿色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1] 阎存仙.粉煤灰的综合利用[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2):21-23.[2] Qodah Z.Absorption of using shale oil ash[J].WaterResearch,2000,34(17):4295-4303.[3] 冯冰凌,叶菊招,朗雪梅.聚氨基葡糖超滤膜的研制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8,18(4):16-18.[4] 吴开芬.用超滤法处理靛蓝废水[J].环境科学进展,1998,6(增刊):124-127.[5] 郭明远,杨牛珍.纳滤膜分离活性染料溶液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6,22(2):97-99.[6] 俞胜飞,叶菊招,朗雪梅,等.壳聚糖活性炭共混超滤膜的研制[J].水处理技术,1999,25(5):255-258. [7] S oma C,Rumeau M,Sergent e of mineral mem2branes in the treatment of texiles effluents pore intl continorganic membrane[C].France:Montpeller,1989.523-526.[8] Pigllatello J J.Dark and photoassisted Fe3+catalyzeddegradation of chlorophenoxy herbicides by hydrogenperoxide[J].Environ.Sci.Technology,1992,26:944.[9] 沈学优,李华英,陈群燕,等.载铂二氧化钛对3B艳红染料溶液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 2001,27(1):33-36.[10] 邓南圣,刘筱红,罗 凡,等.Fe(Ⅲ)-草酸盐络合物/H2O2/UV体系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28(1):45-48.[11] 程沧沧,胡德文.TiO2-Fe3+体系降解耐酸大红染料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20(4):17-19.[12] 姚清照,刘正宝.光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J].工业水处理,1999,19(6):15-17.[13] 王 慧,王建龙,占新民,等.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5):441-444. [14] 杨柳燕,许翔元,朱水源,等.复合催化电解法处理染料工业废水[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557-560.[15] 章婷曦,周 建,黄 俊,等.内电解—催化氧化法治理染料废水[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23(6):547-549.[16] 祁梦兰,韩兆瑞,李赶响,等.微电解—催化氧化—吸附法处理活性染料生产废水[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0,21(3):62-65.[17] 祁梦兰.声化学—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研究[J].化工环保,1996,16(6):332-336.[18] 刘 静.超声电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0,20(3):151-153.[19] 白 波,赵景联,冯 霄.超声光催化降解酸性粒子青染料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2,12(6):319-323.[20] 王晓宇,卞华松,张国莹.超声与紫外光协同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34-337.[21] 肖雨堂,许建华,陈 静.铁屑强化传统工艺处理降解印染废水实践[J].给水排水,1998,24(4):37-39. [22] Shah V,G ang N,Madamwar D.An integrated processof texile dye removal and hydrogen evolution usingcyanobacterium phormidium valderianum[J].World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1,17(5):4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