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教育 (1)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
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
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
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
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
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
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
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外音乐教育比较分析

中外音乐教育比较分析作者:杨阳来源:《大观》2020年第10期摘要: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还具有德育、美育等功能。
近年来,音乐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地位也显著提高,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文件,支持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文化融合的新时代,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要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就需要保证自身不落后、不封闭,秉承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基于中外音乐教育的差异性与共通性,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方式,豐富我国音乐教育体系。
为此,文章对比分析了中外音乐教育的异同,并对我国音乐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外音乐教育;共通性;差异性众所周知,艺术具有共通性,作为艺术教育的形式之一,中外音乐教育必然具备一定的共通性。
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中外音乐教育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诚然,国外音乐教育有其先进及可取之处,但其并不是在我国社会背景下经过实践及探索总结出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不能全方位满足我国音乐人才的成长需求及音乐艺术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国音乐教育事业需要在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及音乐教育异同的基础上,将国外音乐教育理念与方法“本土化”,以稳固我国民族音乐地位为前提,“洋为中用,以洋促新”,继而实现音乐教育借鉴、转化、创新一体化发展。
一、中外音乐教育的共通性(一)音乐教育目标的共通性中外音乐教育都包含了音乐艺术知识及音乐技能、音乐艺术欣赏及音乐审美能力两部分内容。
前者的教育目标为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及训练,提高受教育者在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如声乐演唱技能、钢琴演奏技能等;后者的教育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感知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素养,继而发挥音乐艺术的美育与德育功能。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外音乐教育目标的共通性愈发凸显,这是我国音乐事业发展逐渐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尝试。
《中外音乐史》考试重点

1 中国古代音乐是指夏商时期至清代中叶的音乐文化.2 史前资料来源一是考古发现二是古代文献3 音乐的起源 1 异性求爱说(达尔文)2 动物起源说3语言抑扬说(卢梭)4自然模仿说5信号说6巫术起源7音乐起源于恐惧8音乐起源于游戏9为了解除病痛(未病)4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音乐5 野蛮时代“乐" 的含义由乐这一概念表示的,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相结合的原始乐舞。
6 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相传为黄帝时作的《弹歌》7 萧韶: 月舞高潮第九段所谓“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给予了“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8 商乐:巫乐和淫乐是商代两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9 《乐记》评价:它是我国古代光辉的音乐思想理论著,是前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音乐所做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古代美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批判的继承.10 乐府的历史意义(论述题)A、乐府创建于秦朝,汉代兴盛起来,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定性)B、李延年是乐府领导人。
C、乐府含义:三种:其一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
其三,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
D、乐府的功绩与影响:乐府机构的建立,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宫廷享乐需要,但客观上保存了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千百年间中国音乐的发展,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汉代乐府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永远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汉代以后,各朝虽仍有乐府机构,却不在大规模的进行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比起汉代乐府所取得的成就,已是大为逊色了。
E 郭茂倩把乐府歌词分为十二类:一二类是效庙歌曲和燕射歌曲:同属雅乐,第三类:鼓吹曲,风格:激烈豪放(源于北方),第四类:横吹曲(西域)有鼓角者为横吹,以萧笳者为鼓吹,第六类:清商曲:以南方音乐为主,七:舞曲歌:宴会行乐,八:秦曲歌:伴琴而歌《胡笳十八拍》,九:杂歌曲:《孔雀东南飞》,十:近代曲则是隋唐时期的杂曲,十一:杂歌谣是历代民间歌谣和短歌歌谣,十二:新乐府诗:唐代诗人写的歌行体乐府诗。
中外音乐知识简介

西方音乐教育与实践
古典音乐教育
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艺训练,从基础乐理、视唱 练耳到乐器演奏都有严格的要求。
流行音乐教育
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西方流行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涵盖了创 作、演唱、演奏等多个方面。
教堂音乐与合唱团实践
西方教堂音乐和合唱团实践历史悠久,这些实践在西方音乐文化中 占有重要地位。
中西音乐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西音乐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吸收彼此的优点和 特色,促进双方的发展和创新。
共同推广和发展
通过中西音乐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共同推广和发展双方的音乐文 化和艺术成果,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创造新的音乐语言
中西音乐的交流可以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形式,创造出既具 有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新的音乐语言。
京剧
古典音乐
中国国粹之一,集唱、做、念、打于 一体,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 音乐风格。
以传统乐器演奏为主,如琴、筝、笛、 箫等,注重旋律和音色的表现。
民歌
包括山歌、小调、号子等,具有地域 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不同民族和 地区的生活和文化。
西方音乐类型
交响乐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音乐作品, 通常包括四个乐章,具有宏大的
中外音乐知识简介
目 录
• 中外音乐历史 • 中外音乐类型 • 中外音乐家与作品 • 中外音乐风格与特点 • 中外音乐教育与实践 • 中外音乐的影响与未来发展
01
中外音乐历史
中国音乐史
01
02
03
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可追溯至新 石器时代,以钟磬乐、琴 瑟乐等为代表,强调和谐 与秩序。
近代音乐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中国音乐受到西方音乐的 影响,出现了学堂乐歌和 民族音乐改良运动。
中外音乐鉴赏期末总结

中外音乐鉴赏期末总结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用声音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在这个充满多元文化的时代,中外音乐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来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让我对中外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中外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的内容。
本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分为中外两个模块,其中分别涵盖了中外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的要素和分类、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等内容。
中外音乐鉴赏课程通过学习中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了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首先,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外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乐府时期,而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
通过学习中外音乐的发展历程,我了解到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变革,并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外音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宗教、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我们学习了音乐的要素和分类。
音乐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而音乐的分类主要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摇滚音乐等。
这部分内容让我对音乐的构成和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有不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接着,我们学习了中外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
在中外古典音乐方面,我们学习了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欣赏了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风格。
在民族音乐方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京剧、二泉映月等经典作品,以及西方的爵士乐、民谣等。
不同流派的音乐给我带来了不同的音乐享受,也让我领略到了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学习了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程中,老师教我们如何聆听音乐,如何分析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我们通过学习音乐学的知识,学会了如何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价值。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
音乐教育学(1)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学?1、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2、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
3、是由音乐学和教育学结合而成的学科。
4、它揭示了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
5、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6、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系科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音乐教育学与音乐教学法主要不同点是什么?1、研究对象不同。
2、研究任务不同。
3、学科功能不同。
4、理论高度不同。
三、为什么要研究音乐教育学?1、从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动态看。
2、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看。
3、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看。
四、简谈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学的发展过程?1、1903年清政府正式将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科目,设立“唱歌”和“乐歌”。
2、1904年清政府明文规定师范生要学习“教育学”,其内容包括“各科教授法”。
3、191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4、“五四”运动后,我国一些音乐教育家结合介绍国外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写出一批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
如缪天瑞的《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
5、80年代以来,教育受到重视,音乐教学法也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出版了一批音乐教育研究专著,如王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五、研究音乐教育学的可行性是什么?1、国外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近年来,在我国音乐教育形势发展的推动下,为建立和发展音乐学科教育学已经逐步形成一支音乐教育学科的研究力量。
六、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从广义上讲,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教育范畴。
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按国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教育一般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根据我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普通大学和特殊教育学校。
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因此也必然涉及师范音乐教育。
谈中外音乐交流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

谈中外音乐交流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1. 引言1.1 音乐交流的意义音乐交流的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国家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还可以拓宽个人的音乐视野,增加音乐知识。
通过与外国音乐师生的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传统乐器以及音乐发展历程,从而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培养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兴趣。
音乐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接触和学习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独特的艺术情感。
音乐交流在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外国音乐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国音乐教育可以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音乐人才。
音乐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
音乐交流可以促使我国音乐教育水平与国际接轨。
随着国际音乐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音乐教育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只有不断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优秀音乐人才。
1.2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传统和文化的音乐,拓宽视野,增加音乐知识。
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合作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音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

17、五句子歌 五句子歌也是山歌的一种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南部等地区。它的结构形式是:第1、2句是一个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第4、5句是第1、2句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的第3句或是第1句的变尾(即乐句的尾部发生变化),或是第1、第2乐句的综合(比较常见的是第1句的头加第2句的尾),或者使用新的材料。同时,第3句的落音常为调式主音,有时是调式主音的上、下二度音或四度音。这样,五句子歌的落音就形成了如下的规律:五度音-主音-主音(或二度音、四度音)--五度音-主音。
13、山歌的歌种 山歌的歌种是不同地区民间对本地山歌的独特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
14、"头尾齐"、"两担水"、"折断腰" "头尾齐"、"两担水"和"折断腰"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山歌"花儿"的歌词结构形式。"花儿"唱词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尾齐"式,由4句唱词、即两对上下句组成,每句字数大体一致,但上下句唱词的词组结构在节奏上形成相互交错的效果,单数字或词组与双数词组相对;第二种歌词结构形式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是六句式的结构,也就是在"头尾齐"式的每对上下句之间,加进一个3至5字的半截句,不仅增加了歌词的容量,而且节奏富于变化,念起来朗朗上口。
国内外声乐教学示范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声乐教学示范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郭红岩【摘要】以美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威廉·文纳等为代表的“新机理学派”,显示了当代声乐教学科学化的发展水平.主张声乐教师在深入研究歌唱发声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声乐教学实践经验,采用“机理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官能听觉”,驾驭声乐教学训练活动.在声乐教学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中,它指示着国际范围内以及我国声乐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加强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声乐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为声乐课程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国内外对声乐教学的研究具有同一性,研究既有对声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分析,也有针对声乐教学某一方面的研究,中外声乐教学已把“示范法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方法”.【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示范;歌唱;教学;声乐【作者】郭红岩【作者单位】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山西长治04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声乐艺术历史悠久,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更是源远流长。
人类在长期的歌唱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声乐及声乐教学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历来具有重视实践的传统。
歌王卡鲁索的朋友—嗓音专家P·M·马腊弗奥迪指出:“意大利美声唱法(Bel canto)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教学生直接模仿,由一个好的歌唱家传给另一个歌唱家,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中也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歌唱发音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大大促进了声乐学科的建设发展。
声乐与声乐教学已由传统的“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主义,走向实践与科学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声乐教师主张探求声乐教学的科学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威廉·文纳(W.Vennard,1909—1971)等为代表的“新机理学派”,显示了当代声乐教学科学化的发展水平。
中德音乐教育方法比较之我见

中德音乐教育方法比较之我见摘要:音乐教育是包括在基础教育里的,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对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素养,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能和美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较研究中、德的音乐教育方法,为两国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理性思考。
在本文中,以两国音乐教育历史发展为基础,对两国在音乐教育目的和音乐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德音乐教育;教育目标;教学方法My view of Chinese and German music education methods comparisonAbstract:Music education is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it’s an important way of implementing aesthetic. And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o cre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literacy and aesthetic capacity, to promote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metho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oth Chinese and Germa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music education, will giv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ir purposes and methods of music education.Key words:Chinese and German music education;educational goals; teaching methods一、音乐教育的含义广义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可以说它是与音乐结合产生的,因为它与涉及到我们的生活;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人为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学校里的音乐教育、存在于家庭里的音乐教育或是其他社会中的音乐教育。
谈中外音乐交流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

谈中外音乐交流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1. 引言1.1 音乐交流的重要性音乐交流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音乐交流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通过音乐交流,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从而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经验。
音乐交流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互动,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音乐交流还可以激发人们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创造力,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交流不仅有助于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种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活动。
通过加强中外音乐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1.2 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功利性,注重传授技巧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很多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侧重于技术性的训练,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尚未得到有效推进,学生对于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音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一些发达城市的音乐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是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较低,师资和教学设施都存在不足的情况。
这导致了学生在音乐素养和技能方面的差异,造成了音乐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中国音乐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与国际音乐教育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字数:275】2. 正文2.1 中外音乐交流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通过与国外音乐界的交流互动,我国音乐教育可以及时了解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可以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促使我国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
中外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及比较

(一)融入生活式音乐教学策略
1、生活中的声音都是具体的,能够直接 感受到的,是帮助儿童更好感受和体验音 乐的有效途径
2、融入生活式音乐教学法的理论总结
(1)引导儿童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声音 ,并转化 为乐音 (2)结合生活作息实施音乐教学
(3)结合生活情境实施音乐教学 a.利用视频创设音乐情境 b.利用图画展示情境 c.利用语言进入情境
(三)次序式音乐教学策略
1、儿童看到一些东西置于恰当的地方时会显 得很高兴,这是儿童的秩序敏感性的反应; 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件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 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 也表明了一个人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 在所 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 。
2、次序式音乐教学的理论总结
(1)音乐教学时间上的次序性 (2)音乐教学过程次序性
中外儿童音乐教育教学 现状及比较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陈雅先
问题的提出
一、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手段,也是理 想的教育内容。
二、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儿童的音乐教学自发性、随意性较大 ;与 学校、幼儿园、社区教育脱节 ;儿童的音乐 教学发展水平不一,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 衡。
(二)重复式教学策略
1、重复可以促进认识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发展, 促进思维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重复某种意义 上来说,是一种能力练习。这种重复的过程本 身就是在自主地不断地学习,产生了一种不易 察觉的内隐学习。
2、重复式音乐教学的理论总结
(1)音乐教学地点位置的重复 (2)音乐教学内容重复 (3)音乐教学中语言、表情、动作、教具 使用的重复
要性
1、幼儿具有音乐“前能力” 2、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儿童与成 人的差异 3、营造音乐环境的建议
中外教育史第1阶段练习题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3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重视音乐教育并作系统论证的第一人是()。
(2 分)A. 昆体良B. 亚历士多德C. 夸美纽斯D. 苏格拉底2. 前苏联学者的“劳动起源说”是迄今解释教育起源问题最具影响的观点,但它也有一个弱点,就是()。
(2 分)A. 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唯心的B. 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C. 混淆了劳动与教育两个概念,显得绝对而不完整D. 违背了“人从猿演变而来”的科学结论3. 以口耳相传为基本形式的教育叫做()。
(2 分)A. 形式化教育B. 非形式化教育C. 制度化教育D. 非制度化教育4. 世界上最早倡行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2 分)A. 苏格拉底B. 孔子C. 亚历士多德D. 孟子5. 古印度学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2 分)A. 宗教教育与军事训练结合B. 种姓制度与军事训练结合C. 宗教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D. 宗教教育与种姓制度结合6. ()主张“师道尊严”。
(2 分)A. 孟子B. 孔子C. 荀子D. 上述四位都7. 根据现有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结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
(2 分)A. 古代埃及的学校B. 古代印度的学校C. 我国夏代的学校D. 古希腊的学校8. 在(),奴隶也能当教师。
(2 分)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D. 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9. 罗马帝国时期政府对教育的监督()。
(2 分)A. 加强了B. 放松了C. 和共和时期一样D. 希腊化了10. 文士学校是古埃及的一种()学校。
(2 分)A. 官立学校B. 私立学校C. 宗教学校D. 家庭教育11.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叫做()。
中外音乐史及其名作欣赏

中外音乐史及其名作欣赏一、单项选择。
1、我国七声音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商朝2、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是什么?管仲的“三分损益法”3、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蔡琰4、秦汉时期以吹管和打击乐器的乐器合奏形式?鼓吹乐5、唐时期主要的音乐文化是?弹奏6、谁发明减字谱?曹柔7、中国古代市民音乐走向繁荣的时期?宋元8、元朝音乐文化的主要标志?市民音乐9、明清时期我们北方的说唱形式?鼓词10、春江花月夜是哪首琵琶曲改编的?《夕阳箫鼓》11、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开始于什么时候?1919年12、《我爱你,中国》是哪部影片的插曲?《海外赤子》13、《游击队歌》的作者?贺绿汀14.《延安颂》的作者?郑律成曲、莫耶词15、《春节序曲》的作者?李焕之16、《嘎达梅林》的作者?辛沪光17、《思乡曲》的作者?马思聪18、《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赵元任曲、刘半农词19、《祖国颂》的作者?刘炽曲、乔羽词20、《长城随想》的作者?刘文金二、多项选择。
1、远古时期的大型乐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2、唐代的流行乐器?琵琶、箜篌、笙、筝、筚篥、羯鼓等3、宋代流行的艺术形式?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4、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5、明朝初年的戏曲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6、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7、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乡》、《花非花》、《西风的话》8、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光明行》、《病中吟》、《空山鸟语》、《良宵》、《独弦操》、《悲歌》、《闲居吟》、《苦闷之讴》、《烛影摇红》、《月夜》等9、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等10、徐沛东的作品?《梅花引》、《大地飞歌》、《黄河渔娘》等11、唐代早期的拉弦乐器有哪些?轧筝、奚琴12、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杏花天影》、《鬲溪梅令》等13、阿炳的作品?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14、贺绿汀的作品?《四季歌》、《秋水伊人》、《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15、聂耳的作品?《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16、施光南的作品?《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打起手鼓唱起歌》、《洁白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初中音乐教案中外

初中音乐教案中外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2.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3. 著名西方古典音乐作品鉴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如和声、旋律、节奏等。
2. 教师讲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到现代时期。
三、作品鉴赏(20分钟)1. 教师播放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选段,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方古典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
2. 学生听赏这些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西方古典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各组汇报自己的鉴赏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喜爱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中外音乐知识点总结

中外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音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外音乐的知识点,包括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演奏方式和音乐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内容。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指由声音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调、节奏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可以是人声的歌唱,也可以是乐器的演奏,还可以是两者的结合,总之,音乐具有无限的表现形式。
根据这个定义,音乐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风格和类型,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摇滚音乐等等。
音乐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音乐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来区分,比如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就是两种典型的音乐分类。
古典音乐通常是指欧洲古典音乐,它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等多种形式,是以器乐或声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音乐。
而流行音乐则更注重旋律的简单易记和节奏的明快活泼,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摇滚、爵士、蓝调、民谣、流行、电子音乐等多种类型。
此外,音乐还可以根据其演奏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器乐音乐和声乐音乐就是根据这种标准来区分的。
器乐音乐是指主要以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而声乐音乐则是以人声演唱为主要形式的音乐。
音乐的基本元素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音乐的基本元素都包括音调、节奏和旋律三个方面。
音调是指音高的高低,音的高低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音阶和和音,音符就是用来表示音调的符号。
节奏是指音符的时值和强弱,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旋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音调组成的,它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关键。
除了这三个基本元素之外,音乐还包括和声、动态、音色等方面的内容。
和声是指不同音调的组合和运用,动态是指音乐的音量和强弱的变化,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音的特点和质地。
音乐的演奏方式音乐的演奏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奏方式包括独奏、合奏和伴奏。
独奏是指一个演奏者独自演奏一首乐曲,合奏是指多个演奏者共同演奏一首乐曲,而伴奏则是指一个或多个演奏者为其他演奏者或歌手提供伴奏。
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1

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1有人认为,教幼儿学音乐就是叫他们学一种技能。
这种早期定向的技能传授,不等于就是对幼儿在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只有正确理解了幼儿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内涵,真正发挥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音乐的功能是历来被大中认识并运用的,但人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往往不能综合利用它的功能而有些顾此失彼,我们教育工必须对它的功能加以全面的理解。
(一)音乐教育的功能因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教育功能运用得比较广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乐教,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这里,他充分阐明了音乐的教育功能。
但随着对音乐的潜在功能的研究和利用,人们发现,音乐教育除了有教育功能外,还有政治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它既具有外显功能,还有隐性功能。
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只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让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音乐教育现状目前,对幼儿进行的音乐教育还存在这诸多问题。
(1)流行音乐充斥与大众传播媒介,幼儿几乎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的氛围中,很难接触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乐。
美好的音乐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故幼儿难以获得健康的、美的熏陶。
(2)由于幼儿存在者某些生理性的音乐素质差异(嗓音条件、动作的协调性、柔韧性等),在幼儿园中一些“能歌善舞”的孩子往往为教师所重视,大多数“平平常常”的孩子却被忽视了,是音乐教育失去了对象的广泛性。
(3)由于历史的原因,家长的音乐能力普遍较低,音乐教育意识普遍不强,家庭生活中缺乏音乐艺术氛围。
在望子成龙心切的驱使下,有些家长为孩子购置了钢琴、电子琴等昂贵的乐器,对幼儿进行了不恰当的定向、拔高培养,让孩子以牺牲其他素质发展为代价来提高音乐技能,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孩子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大学一年级音乐教案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巧

大学一年级音乐教案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巧大学一年级音乐教案: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巧第一章:西方音乐史简介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1. 古希腊音乐的发展与特点2. 古罗马音乐的影响与演变二、中世纪音乐1. 教会音乐的兴起与发展2. 世俗音乐的特点与流派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2.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四、巴洛克时期音乐1.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与风格2. 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第二章:西方作曲技巧概述一、旋律与节奏的构建1. 西方音乐中的旋律特点与发展2. 节奏在作曲中的运用与表现二、和声与和弦的应用1. 和声学在作曲中的地位和作用2. 常见和弦的构建与使用三、曲式与结构1. 西方音乐常见曲式形式2. 音乐结构的组成与演进四、音色与配器的运用1. 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与使用方法2. 配器在作曲中的重要性与技巧第三章: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巧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教学目标与方法的设定1. 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方法2. 结合实践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二、教学内容的布置与安排1. 确定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进度2. 分解知识点,便于学生逐步掌握和理解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1. 挑选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2.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四、评估与反馈1. 设计合理的测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音乐技能结语:本教案通过对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巧的概括与分析,为大学一年级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了解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西方作曲技巧,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音乐教育方法差异及问题摘要: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音乐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且其作为孩子教学的中心,西方国家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特点,其在教育内容集教学形式上具有明显特征,其认为音乐教育首先是融与音乐、舞蹈和语言为一体的全体艺术,其次其认为音乐教育是很原始的民族音乐艺术形式,其在儿童身上得以体现。
对于我国来说音乐专业人才匮乏,很多人小时候没接受过音乐教学。
我国教育教学制度下学生完全按照家长或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进行学习的,这就需要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追求自由化、兴趣化的学习思想和学习原则,让儿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汇总接受音乐和喜欢音乐。
关键词:中外音乐;教育方法;差异性;问题引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加强音乐教师的素质教育和音乐素养是现代化教育面向全世界也是面向未来的主要需求,是培养四有青年和四有学生的需要更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关键是提高人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的需要。
一、中外音乐教育差异1、中外音乐教育体制的差异对于我国来说音乐专业人才匮乏,很多人小时候没接受过音乐教学。
我国教育教学制度下学生完全按照家长或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进行学习的,这就需要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追求自由化、兴趣化的学习思想和学习原则,让儿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汇总接受音乐和喜欢音乐。
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着外在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技能培训,其主要是通过人们真实的感受,自发性的自然地获取体验和内容。
国外音乐体制中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及性原则,国外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对儿童的积极参与和演奏实践,通过即兴活动的方式来发展儿童额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能力,即兴活动更加重视儿童音乐体验感受,尝试创造音乐能力。
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实践中的取长补短主动学习,并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做得好不好是次要问题。
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在培养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才上还存在很大的弱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缺乏新鲜感和创造性,比如一节课教室固定在钢琴前,孩子则被捆绑在座位上,我们给予孩子活动的实践和场地都相对较小。
孩子应该充分的参与感受音乐,教师也应该投入到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活动中中。
2、中外音乐教育方法的不同每一个人都有公平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平等的接受教育这项权利在国外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种教学理念,不管你是在城镇还是乡村,不管你是什么种族,不管是不是有钱,不管你的社会是怎样的,在国外每一个国外人都享有国家提供的没有任何差别的音乐教育。
一般对于学生来说其在15岁16岁之间没有任何的淘汰或者是选择系统,所学的学生和学童都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接受质量相对一般的教育。
在国外强调教育平等的结果,尽管国外是全球教育落差最小的国家,国外的音乐教育是不分流的,在此之前的十年间国外就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教育,在国外很多家长有权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距离家庭最近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在此过程中家长是没有权利选择学校的,在国外一些地方是没有精英学校也没有特色学校。
在国外音乐教育中充分展现出相互尊重和信任,首先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普遍老师认为教育是按照学生的意愿和禀赋循序渐进的,不是按照教师或者是家长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
在国外中央政府制定的关于教育的大纲只提供给学校和学生不同科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大致方向。
学校有权在国家规定的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和发展计划,教师掌握充分的教学自由度和课程自主权,教师有权利自行决定教材的内容及教育方式和教学进度。
在国外老师和学生在教育资源的使用上拥有高度的自由权和自主权,这不仅不会影响国外的音乐教育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和老师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使得整个国外的教育根据个体的时间需求和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
在国外由于其教育模式的自由性及自主性,其追求更多的合作和学习以及衡量和信任,和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我国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将关注点放在教学实践和课堂学习时间以及竞争和测试和差异和控制。
这样的交由教学理念在平等且公平的教育环境下,在被尊重和被信任的良好的氛围,可以无限的释放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家校均不重视音乐教育,目前音乐教师普遍认同童谣的教育功能,但在具体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受到自身知识结构、音乐特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侧重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启蒙音乐的德育作用等,使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教师采取的都是诵读的方式,导致教学停留于朗读与记忆层面,没有真正培养孩子的审美体验。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低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变化发展,使其适应当前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实际需求,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很多地区学校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学校领到教室都积极参加到素质训练和素质教育中去,教师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学校的美誉工作并将其实际融入到学校中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加强音乐教师的素质教育和音乐素养是现代化教育面向全世界也是面向未来的主要需求,是培养四有青年和四有学生的需要更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关键是提高人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的需要。
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音乐教师当前存在的主要素质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当前这种大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探究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及其实际教学质量来说都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并培养教师的音乐素养,给基层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论保障和支持。
3、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缺乏兴趣当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大多数是注重短期成效,因此,往往设置短期的教育目标,强调幼儿的智力发展,对其长期的素质发展没有足够的引导。
体现在唱歌让孩子们一起进行合唱,跳舞就是简单的机械模仿教师的动作等。
这样一味追求短期成效的教育目标是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塑造艺术素养、发掘其音乐创造力和情感的。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都是天真且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学前儿童,教师不仅仅是儿童启蒙知识的启蒙者也是儿童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的塑造者。
作为幼儿教师其自身的责任是重大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品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都采取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在主题音乐活动时间上,幼儿活动时间较少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因此本次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主题音乐活动活动教学效率,培养幼儿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体会到主题音乐活动所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往往会采取“填鸭式”方法,以自己早已经成形的思维来主导孩子们的需要,决定幼儿的接受程度,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思维发展和需要。
长此以往,孩子们一旦习惯了重复的模式化学习,便会形成固定的思维,不利于其创造力的发展。
三、西方音乐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1、音乐教育方法面向全体化对于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尽管当前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影像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和发展,很多学校尽管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但并不常用,结合国外音乐教学的教育教学经验,首先我们要转变课堂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地位的提升,将学生和老师放在相对平等的关系上,教师是帮助学生提高的人,还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影像技术来进行联想式教学,通过直观的画面或者是音频以及视频等方式,将抽象化的事物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想象。
另外还要把学生和老师从考核和评比的压力上解放出来,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启蒙学生教给学生知识,只有学生学会了并加以利用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这三方要承担其各自的责任,老师要通过新颖且独特、相对独立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意,我们可以仿照国外音乐教学给老师和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权。
我国的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体系之中,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具体来说,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注重本土音乐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要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纵向上来看,要使现代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相接轨;从横向上来看,要注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较好地丰富和充实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体系,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音乐教育核心导向。
在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现代化意识和教育理念,使音乐教育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契合和适应,并面向世界和全球,培育属于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吸纳和借鉴世界音乐文化体系中精华部分,更好地充实和发展我国自身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我国音乐文化教育的资源,更好地面向我国音乐教育的未来,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领性的思路、超前性的思维,不断加强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使之向更为先进的方向提升和进步,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领域相链接和整合,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先进的有力支撑。
2、音乐教育方法要体现个性化音乐模式不能考虑学生之间的专业差别,忽视专业不同导致的需求不同,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其专业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忽视新课标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划分区别这就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共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不仅仅是专业课程成绩好,其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比如一些学生会选择专升本,但学校音乐教学中没有考虑到这种现实问题,限制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院校为了自身的管理便捷,过分追求统一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
3、注重核心课程改革发展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其兴旺发达的关键动力,如果没有创新那么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界上立足,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方面,肩负着伟大而又特殊的使命,我们要借鉴国外的自主性以及自由性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小学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小学的动作与情绪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小学参与生活实践的极好机会,小学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身体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了,音乐的感知力也随着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地增强,在音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丰富了小学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园开展音乐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四、结束语我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获得生活以及生命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