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中学联盟]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四-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中学联盟]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四-酵母细胞的固定化](https://img.taocdn.com/s3/m/f81327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72.png)
[中学联盟]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级中学⽣物(⼈教版)选修⼀:专题四-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课题: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课题⽬标】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和原理。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固定化酵母细胞进⾏酒精发酵。
【课题重点与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导学诱思】⼀、本课题提出的背景酶已经⼤规模地应⽤于⾷品、化⼯、医药等各个领域,但在使⽤过程中⼀些很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酶对强酸、强碱、⾼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既造成了浪费,提⾼了⽣产成本;⼜由于酶混在产物中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可以从哪些⽅⾯⼊⼿去解决?⽅法⼀、能否通过基因⼯程等⼿段⽣产出耐性较强的酶?⽅法⼆、能否使⽤⼀种技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能与产物分离达到循环利⽤的⽬的?⽅法三、能否使⽤⼀种技术,将合成酶的细胞直接进⾏固定,使⽣产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以⾼果糖浆⽣产为例,认识“固定化酶”在⽣产中的应⽤1.⾼果糖浆的⽣产需要使⽤酶,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
这种酶的好,可以持续发挥作⽤。
2.使⽤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种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个反应柱内,柱⼦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孔的。
酶颗粒⽆法通过筛板的⼩孔,⽽反应溶液却可以⾃由出⼊。
⽣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半年,⼤⼤降低了⽣产成本,提⾼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参见教材装置图解)3、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利⽤物理或化学的⽅法将酶固定在⼀定空间内的技术,常⽤的固定⽅法有、。
为什么?4、⾼果糖浆⽣产采⽤“固定化酶技术”有什么实际意义?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及应⽤1、与固定化酶⽅法相⽐,固定化细胞技术更适合采⽤什么⽅法?为什么?2、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各有优缺点。
⽣产上采⽤哪种技术往往需要根据需要去确定。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迎期中综合训练(一)

高二生物迎期中综合训练(一)《基因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A、繁殖速度快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D、DNA为单链,变异少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A、抗虫基因B、抗虫基因产物C、新的细胞核D、相应性状5、转基因动物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A、受精卵B、精细胞C、卵细胞D、体细胞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B、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农药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7、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的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能够与其结合D、它的参与能够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8、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A、质体B、染色体C、质粒D、线粒体9、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10、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11、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T4噬菌体D、质粒DNA1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运载体的本质是双链DNA分子,下列功能不能由运载体完成的是()A、目的基因的转运B、目的基因的扩增C、目的基因的表达D、目的基因的定位13、下列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A、培养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B、基因治疗C、蛋白质工程D、杂交育种1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15、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第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生物清单一现代生物科技

清单一:现代生物科技整理清单一、知识网络二、基础导练基因工程1、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
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2、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人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人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3、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圈l、圈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rna Ⅰ切割,原因是。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细胞工程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提醒:愈伤组织是由一些已分化的细胞经脱分化为未分化的细胞,而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群;植物组织培养后形成的任何一个结构不是都可以作为人工种子的材料,如愈伤组织则不可以。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学案专题1_课题3制作泡菜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学习目标】1.尝试制作泡菜,并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2.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制作泡菜并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预习案】任务一、基础知识(一)乳酸菌1.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在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常见种类:和3.分布:分布广泛,、土壤、植物、人或动物的内等均有分布。
4.应用:常用于生产(二)亚硝酸盐1.物理性质粉末、易溶于。
2.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3.分布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据统计,亚硝酸盐在蔬菜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咸菜中平均含量在以上,而豆粉中的平均含量可达4.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死亡5.我国卫生标准亚硝酸盐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酱腌菜中不超过,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
6.代谢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和一定的作用,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任务二、泡菜腌制过程1.泡菜坛的选择(1)应选用火候好、无砂眼、、坛沿深、好的泡菜坛(2)检查时可将坛口压入水中,看坛内有无现象2.腌制(1)过程:将清水和盐以的质量比例配制盐水。
将盐水后备用。
将蔬菜装至时加入香辛料,装至时,加入盐水,要使盐水盖好坛盖。
将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环境(2)条件: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容易造成细胞大量繁殖,含量增加任务三、亚硝酸盐的测定1.原理(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比较,可以大致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2.测定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探究案】探究点一、如何防止泡菜质量不合格?探究点二、简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操作过程。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考生物复习变异育种进化

知识网络关于变异类型1、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3、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的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思考:不分裂的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吗?为什么?关于育种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用到的技术依次为:A、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关于生物的进化6、某植物群体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A :Aa:aa=1:4:1,比较自交一代与随机交配一代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A、基因型频率相同B、纯合子之间比例不同C、基因频率不同D、杂合子所占比例相同7、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致生物共同进化思考: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吗?为什么?生殖隔离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试举例说明。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迎期中综合训练(五) (2)

高二生物迎期中综合训练(五)《选修3+选修1》一、单项选择题:1.(2010江苏)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C.利用胚胎分剖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2.(2010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
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3.(2010江苏)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4.(2010全国卷二)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5.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伤寒杆菌B.炭疽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C.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D.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7.(2010浙江卷)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8.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9.(2006北京)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10.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的番茄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应用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12.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C .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D .保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1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14.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情检测生物试题1.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中秋节前后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时间,下列有关大闸蟹的叙述正确的是()A.蟹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与其复杂空间结构有关的化学键包括肽键、氢键和二硫键等B.蟹肉中富含钙、铁、磷等大量元素,对于骨质疏松、贫血的人群有很好的改善作用C.蟹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胆固醇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人群不宜过多摄入D.蟹壳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元素组成是C、H、O,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用途2. Ca2+与肌细胞的收缩密切相关。
细胞膜上的Na+-Ca2+交换器(NCX)和肌质网(特化的光面内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将Ca2+泵到细胞外或细胞器内,使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维持在很低水平。
动作电位从邻近细胞传来会导致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打开,内流的Ca2+作用于RyRCa2+通道促使肌质网中大量Ca2+外流,进而引发肌细胞收缩,相关转运机制如图。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NCX进行钠、钙的反向转运,转运的完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Ca 2+通过L型钙通道与RyRCa 2+通道的方式相同,为协助扩散C.肌质网膜上的Ca 2+ -ATP酶与RyRCa 2+通道协助Ca 2+转运的方向相反D.对心肌细胞施加Na + -Ca 2+交换器抑制剂处理,会使心肌收缩3.“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酶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
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研究,得到的四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S CTH、S CU分别表示催化CTH、CU反应后的S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酶可催化CTH和CU,但催化CU的活性更高B.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C.若增加S CU+CU组,结果曲线应与②完全重合D.为探究S CTH是失活还是空间结构固化,可增设S CTH+CTH组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夏季一天中的光照强度,并测定苦菊幼苗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生物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一 传统的发酵技术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本节目标解读】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置果酒和果醋的装置,能对装置设计原理及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开展作相关分析。
【导学过程】(一)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3.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请解释装置主要部分作用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还可用显微镜观察 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核生物。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出料口 充气口 排气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首先通过观察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操作过程中相关核心问题分析】1、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4、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什么?6、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7、在利用酵母菌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这是为什么?8、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9、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专题一 课题

专题一传统的发酵技术课题:腐乳的制作【导学诱思】1.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被分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2.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是一种丝状,常见于、、、上。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腐乳制作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要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加盐量要,接近瓶品表面的盐要铺的厚一些。
②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为宜。
如果含量过高,会抑制蛋白酶的活性,使腐乳成熟期;酒精含量过低,又会使。
③因豆腐含水量不同,发酵条件的不同,可以制成今百种不同风味的腐乳,红方是因为加了而呈现深红色;糟方因加了而糟香朴鼻;青方因,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
5.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操作过程中核心问题分析】1、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2、腐乳装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该过程灭菌的原理是什么?3、腐乳的主要成份是什么?豆腐长毛是什么原因?4、毛霉的代谢类型是什么?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对人体有害吗?5、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入很多的盐,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6、你认为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有哪些?7、探究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反思总结】【巩固练习】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A.蛋白酶和脂肪酶B.蛋白酶和淀粉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2.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A.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 B.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C.温度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 D.温度为25℃,并保持一定湿度3.在配制卤汤时,酒是不可缺少的,对酒量的要求是()A.30%B.20%C.15%D.12%4.卤汤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镁溶液、氯化钠、香辛料 B.酒及香辛料C.氯化镁溶液、香辛料 D.酒及氯化镁溶液5、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臼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6、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7、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用胶条将瓶口密封8、(多选)下列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动作要迅速小心 B.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C.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9.(多选)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消毒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来腌制腐乳的容器,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B.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杂菌污染C.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D.灭菌不仅是杀灭细菌,还要杀灭其他的微生物10.(多选)下列因素中会影响腐乳口味的有()A.食盐的用量 B.酒的种类和用量C.菌种的选择和用量 D.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11、豆腐乳的品种很多,红方腐乳因加入红曲而呈红色,味厚醇香;糟方腐乳加入酒糟而糟香扑鼻;青方腐乳不加辅料,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专题五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五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课题目标】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
【课题重点与难点】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及血红蛋白大分子的分离过程。
【导学诱思】以下为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流程,针对该流程回答讨论相关问题样品的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的操作(凝胶色谱柱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与洗脱(分离))→电泳提纯一、样品的处理1、本实验的血液样品应该选用鸡血还是猪血红细胞?为什么?2、为了防止血液凝固,预先在采集的新鲜血样容器中加入什么物质?3、为什么要对红细胞进行“洗涤”?怎样“洗涤”?“洗涤”结果达标的标准是什么?在“洗涤”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生理盐水”?用“蒸馏水”行吗?为什么?4、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使洗涤后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说说其中的原理。
5、怎样将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分离?“高速离心”后的结果怎样?在使用“分液漏斗”分液后,最终获取的液体是什么?6、使用“玻璃纸”制作的透析袋工作原理是什么?本实验中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目的是什么?二、凝胶色谱的操作1、在装柱前,往往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需要的凝胶量,本实验使用的是交联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75),认识G-75的含义。
2、在色谱柱内装填凝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3、凝胶色谱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可以绘图加以说明。
4、预处理后的样品在贴着色谱柱上端管壁加入时要注意哪些事项?5、在洗脱分离血红蛋白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血红蛋白洗脱分离的效果是否成功?三、电泳提纯1、电泳提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以及等因素。
如果加入SDS,则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的大小。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 基因工程学案(无答案)

基因工程考点解读1、识记: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延伸(蛋白质工程)2、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说明:本专题内容近年来一直为江苏高考所看重,命题出手很重,涉及到难以理解的以下几个问题,限制酶(一种或两种)对DNA 分子(线性或环状)的切割、拼接。
在本专题的复习中,需要用心去体会。
基础知识回顾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和 ,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 。
2、基因工程的分子手术刀①切割DNA 的工具是 ,作用于DNA 分子的什么部位?②这类酶在微生物体内的作用可能是什么?③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 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这种酶作用的特点是:一种限制酶 。
④DNA 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即 和 。
3、分子缝合针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coli E ⋅DNA 连接酶。
coli E ⋅DNA 连接酶只能将连接起来,不能将双链DNA 片段平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另一类是从分离出来的,称为T 4DNA 连接酶。
T 4DNA 连接酶既可以“缝合”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又可以“缝合”双链DNA 片段的 ,但连接 之间的效率比较低。
请比较DNA 连接酶与DNA 聚合酶不同之处:4、分子运输车①基因操作过程中使用载体两个目的:一是用它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去(或停留在细胞中自我复制,或 );二是利用它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的复制。
②现在通常使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独立于拟核DNA 之外的环状DNA ,有的细菌中有一个,有的细菌中有多个。
③其他载体还有 和 等。
有人认为线粒体也可以作为载体使用,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④作为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够在宿主细胞中 ,具有 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 ,便于进行筛选,如对抗菌素的抗性基因、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等。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迎期中生物综合训练四

高二生物迎期中综合训练(四)《选修1综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A.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4.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一定不能做碳源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0100mlMgS049。
25gCaCl20.5g I+++++++Ⅱ+++++++Ⅲ++++++++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甲、乙都足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6.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7.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乳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特性是( )A.由ATP供应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B.无氧呼吸产生CO2C.遗传物质是DNAD.在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9.某同学尝试制作果醋,他将新鲜葡萄榨汁后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下图)。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第2-3章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第2—3章专题复习一、课前诊断: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1、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构成细胞的元素都来自无机环境,没有那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3、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4、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5、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6、蛋白质和还原性糖的鉴定物质及方法完全一样7、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8、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9、乳酸菌是真核生物10、细胞膜是静止不动的二、基础知识回顾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但是不同。
大量元素中是最基本的元素;是鲜重中含量最多元素。
二、糖糖的元素组成,动植物共有的糖。
三、脂质良好的储能物质,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四、蛋白质1、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内大约有种。
2、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3、各种氨基酸性质不同的原因4、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和一个(),并且都有一个和一个连接在同一个。
氨基酸的结构简式(通式)是。
5、列举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6、列举蛋白质的功能并举例五、DNA、RNA的比较质+ (试剂)——(颜色)脂肪+ (试剂)——(颜色)还原性糖+ (试剂)——(颜色)淀粉+ (试剂)——(颜色)DNA+ (试剂)——(颜色)RNA+ (试剂)——(颜色)七、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线粒体遗传信息库溶酶体进行光合作用作用的场所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中心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及脂质合成场所细胞核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及运输叶绿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高尔基体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三、练习提升1、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请根据其生理功能分析回答:(1) A 是指; E 在动物细胞内是指,在植物细胞内主要是指。
(2) F 是指;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3) D 是指。
(4)能体现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5)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人体内物质H 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20张PPT)

多糖
二糖
单糖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 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 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米饭和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 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糖类的功能:
1.主要的能源物质 2.细胞的构成物质
糖都是甜的吗?
很多糖是不甜的,例如淀粉、植物细胞壁的组 分之一的纤维素等。
甜的物质一定是糖吗?
不是,如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甜蜜 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
单 糖
半乳糖
(C6H12O6)
动物细胞中
H2O HO OH HO OH
脱水缩合
HO O OH
葡萄糖
葡萄糖
麦芽糖
H 2O
HO O OH
HO
OH
葡萄糖
水解
麦芽糖
HO OH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蔗糖,乳糖水解产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二糖 (C12H22 O11)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发芽的小 麦、谷粒中含量 丰富) 植物(甘蔗、甜 都能提供能量 菜中含量丰富) 动物(人和动物 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
淀粉
糖原
纤维素
葡萄糖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
种
类
淀粉
分
布
功
能
多
纤维素
植物粮食作物的 种子、变态茎或 根等储藏器官中 植物细胞的 细胞壁中
储存能量
支持保护细胞
糖
糖
18:54:24
储存能量, 动物的肝脏中 肝糖原 调节血糖
原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bc过程存在染色单体B.图甲中ac过程和图乙中ac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图乙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是着丝粒分开的结果D.图甲中的cd和图乙中的de是同一个过程参考答案:B甲图表示的是DNA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乙图表示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bc段着丝粒还没有分裂,所以有姐妹染色单体,甲图中的ac段表示间前中后,乙图中的ac段表示间前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cd段和de段都是表示末期,分开形成两个细胞。
2. 雄性果蝇有8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来自此雄性果蝇亲代的哪一方(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B.父方 C.母方 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参考答案:D3. 如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同种b切割a和d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D.若要获得未知序列的d,可到基因库中寻找参考答案:B4. 下图是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某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并将其清除参考答案:A5. 下列所列出的是四种常见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请填出①~④所对应的育种方法名称B.基因工程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参考答案:D6.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成熟组织的韧皮部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 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 幼嫩的芽、叶、萌发的种子是主要的合成部位D. 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正确,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是主要的合成部位,C错误,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正确。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专题五 DNA

专题五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目标】1、理解DNA粗提取与鉴定原理2、熟悉实验课题的操作过程及相关步骤原理【导学诱思】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原理1、提取原理:①DNA与杂质在不同浓度的中溶解度不同,在溶液中溶解度最低;②DNA (能,不能)溶解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能,不能)溶解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特点能将DNA和蛋白质分离;③蛋白酶能水解,但是对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 C的高温,而DNA在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但对DNA没有影响。
可以利用升高温度、添加洗涤剂、加入蛋白酶等方法进行提取除杂。
2、鉴定原理:在条件下,DNA遇会被染成色,因此该试剂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设计流程(1)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思考:在本实验材料选取时,有人建议使用鸡的红细胞,但也有人建议使用哺乳动物猪的红细胞,你觉得哪种材料更好?说说其中的道理。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释放):如果使用的是鸡的红细胞,怎样才能使其破碎?如果使用的是植物细胞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纯化):阅读课本的三个方案,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4)DNA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冷却的,静置,溶液中会出现,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
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搜集健康人体内的4种液体,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检验,不能出现紫色反应和能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依次分别是①尿液 ②血清 ③唾液 ④胃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参考答案:A2. 某植物绿叶经光照4小时后,脱色再用碘处理,结果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而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
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参考答案:D3. 用碘液、苏丹III 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甲 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 .碘液、苏丹III 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 橘黄色和紫色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亚显微镜D .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参考答案: A4.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基因B .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C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参考答案:A【考点】7B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一条染色体上含许多个基因,A错误;B、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正确;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正确;D、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D正确.故选:A.5.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一座水库里的全部鱼 B 、一个湖泊中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C、一片草原上昆虫和小鸟D、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参考答案:B6. 小李在进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时,向待测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111染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传统的发酵技术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本节目标解读】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置果酒和果醋的装置,能对装置设计原理及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开展作相关分析。
【导学过程】(一)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3.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请解释装置主要部分作用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还可用显微镜观察 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核生物。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出料口 充气口 排气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首先通过观察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操作过程中相关核心问题分析】1、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4、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什么?6、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7、在利用酵母菌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这是为什么?8、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9、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知识拓展链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最好是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反思总结】【典型例题分析】例1、(2008江苏卷)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例2.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呼吸作用的特点是。
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2)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
其余1.5%则用于(3)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巩固练习】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3.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A.C6 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 D.C2 H5OH+O2→CH 3COOH+H2O4.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B.防止杂菌污染C.防止散热过多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5.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6.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变形虫7.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A.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等位基因分离8.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9、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出料口充气口排气口10、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11、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 .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C .制果酒和果醋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D .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12、(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 )A .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B .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 .发酵罐消毒不彻底D .发酵液灭菌不彻底13.(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A .发酵装置的消毒B .接种菌种C .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D .发酵过程高温加热14、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
(2)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可用反应式: 表示。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 措施是 。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 与酒精反应呈现 。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各种微生物,在上述 两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生物在结构上本质区别是 。
(2)制作果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菌体,必须先 ,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 ,此时发酵作用的反应式是 。
(3)发酵过程应及时排气,这是因为。
(4)当果酒制作好之后,如果利用此装置继续制作果醋,为保证效果,应向发酵液中。
16、右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________微生物。
(2)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
制作果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3)甲装置中,A液体是_______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 ttp://w /wxt/list.aspx?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