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责任书“打白条” 形式主义作怪
市政府办关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市政府办关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
改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市政府办关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市纪委:
收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通知书》后,我办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夏成朴同志迅速召集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股室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强化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完成时限,确保整改成效。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市政府机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牵头抓好政府系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市政府办公室成立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政府机关及政府系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负责抓好分管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二、明确整改工作目标
认真对照市纪委印发的《全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清单(2020年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通知书》中列出的涉及市政府机关及政府系统存在的有关问题,重点从责任担当、文风会风、检查考核调研、工作实绩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治理,明确整改责任人、责任股室及整改时限,确保按时整改到位。
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个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个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有效推进改革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存在于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中,也广泛存在于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形式主义的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形式主义是指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内容的行为。
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中,形式主义表现为注重公文文山会海、庸俗繁文缛节,忽视问题的实际解决和工作的实效性。
形式主义的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浪费时间和资源。
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过多地注重各种形式的手续和程序,导致大量时间和资源被浪费在徒劳的工作上,无法有效推动事务的发展和进展。
2.工作效率低下。
形式主义注重的是工作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核心问题的解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和问题。
3.缺乏实质性结果。
形式主义的行为只注重完成任务,而不注重任务的实质性结果,导致工作的实际成果不尽人意,无法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针对形式主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理顺工作流程。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繁文缛节的手续和程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使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工作的实质性成果。
强调工作的实际成果和实际效益,不只注重工作的形式,更要注重工作的实质性结果,使工作真正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产生实质性影响。
3.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形式主义行为进行全面地监督和评估,激励积极因素和整治消极因素,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加强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素质和意识,加强对形式主义的认识,从根本上减少形式主义行为的发生。
二、官僚主义的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官僚主义是指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中,官员或工作人员按照常规和规定行事,不熟悉或不关心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问题的行为。
形式主义表现根源及整改措施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形式主义表现根源及整改措施
一、“形式主义”表现
1.抄。
对于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决策部署,仅仅做“传真机”“打印机”“传声筒”,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全靠开会发文来做姿态、表决心,至于实践落实,则“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
例如环保部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发现有个别单位重污染天气专项应急预案存在照搬照抄问题。
有的单位抄的时候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正式文件中居然还出现了其他县的地名。
2.懈。
上班期间精神萎靡,下班休息精神抖擞,干起私活争先恐后,干起工作散漫松懈,一拖再拖,工作任务则敷衍了事。
某镇政府未进行日常巡查和跟踪落实整改,导致上述两家企业继续违规生产经营,严重污染环境,鹤山市环保局和桃源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均受到了党纪处分。
3.假。
为了应付检查,工作办事不惜假作为、“放卫星”,工作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
有的貌似卖力,实则装样,人到心不到……其要害在于“假”,蒙骗上级、糊弄群众。
如在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有的干部办公用房超标,表面配合整改,实则改成套间,设置暗门,暗地变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方面48个问题及“七型干部”具体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方面48个问题及“七型干部”具体表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方面48个问题表现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潍坊市委和市委工作安排方面(1)对中央精神空喊口号、阳奉阴违,片面理解、机械执行;开展工作不考虑实际、不因地制宜,简单化、一刀切、乱加码。
(2)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及时、不深入,不加消化、≡图吞枣,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没有扑下身子抓落实。
(3)地方和部门利益至上,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说一套做一套。
(4)政绩观错位,没有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管党的形象,不顾群众感受,背离人民立场。
(5)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报喜不报忧,讲成绩多、谈问题少。
(6)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在抓本级带下级上用力不够,“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把自己摆进去的意识不强。
(7)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危害性认识不够,不愿意下大力气查处,往往是整治“一阵风”,没有做到抓常、抓细、抓长。
(8)缺乏斗争精神,奉行好人主义,抓班子、带队伍失之于宽松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失责失察、姑息迁就,甚至对出了问题的干部包庇纵容。
(9)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不重视,存在“过关”心态、“交卷”思想,整改措施浮于表面、标准不高,以制定措施代替实际整改,部分问题整改拖沓缓慢,复杂问题长期“挂账”。
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10)漠视群众利益,对群众急难愁盼无动于衷、消极应付,遇到难题“绕道走”;对群众合理诉求“打太极”“踢皮球”、冷硬横推;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
(11)落实“一网通办”“只跑一次”、首问负责等改革措施不到位;便民服务单位和政务服务窗口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政务服务热线、政府网站、政务APP运行“僵尸化”。
(12)“新官不理旧事”,言而无信,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对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疑难复杂问题久拖不决、放任不管,或随意回复、敷衍解决。
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十个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十个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形式主义问题1.1问题表现:因为枯燥沉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人很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效地利用时间,导致形式主义问题的频繁出现。
很多官员或领导只关注“流程”,只关注眼前事,追求不断满足上级或者良好的表象形象,而不是真正去体察民情,去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
1.2整改措施:重视反馈,重视情况。
相信改善贵在行动。
能够厉行节俭,建设效率高、协作性强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加强对学习工作内涵的管理,强化对学生、干部职工的监督和考核。
打破繁文缛节,让工作回归本质,真正关注解决问题。
2、官僚主义问题2.1问题表现:官僚主义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也存在于企业和社会组织中。
在这些机构中,官僚主义的表现是办事事无巨细,文山会海,文过饰非,阻碍了有效地工作开展,困扰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健康运行。
2.2整改措施: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官员、工人和企业负责人都应该在一起讨论任务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共识达成。
确保工作的透明度。
关联组织应该向公众反馈有鉴别力的有关生产物、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信息。
赋予雇员更多的自治权。
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应该给工作人员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去创新组织方式,提高公司效率,降低组织成本。
3、办公环境问题3.1问题表现:不幸的是,现在的某些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办公环境并不关心。
这些问题包括差劣的工作空间、缺乏通风或冷气、有害的文件归档和地形或设备设置不合适等。
在这些办公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很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2整改措施:办公环境与工作质量息息相关。
一间宽敞、崭新的办公室至少可以提升员工工作质量的10%-15%。
因此,企业领导应当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员工的办公室环境。
合理划分工作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打造一个通风、温度适宜、干净、安静、卫生、优美的办公环境,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
规范档案文件管理,要严格保证档案安全,方便取用。
4、思维僵化问题4.1问题表现:思维僵化主要刻画那些对于问题沉迷于一种方法、过程或模式,并失去了对新思维的开放性的思考方式。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工作措施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工作措施近年来,形式主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屡禁不止,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为基层减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明确责任清单明确责任清单是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首要步骤。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根据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
通过责任清单的明确,可以避免工作过程中的推诿扯皮和责任不清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二、简化工作流程形式主义问题往往与繁琐的工作流程有关。
因此,简化工作流程是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缩短工作时限,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监管,确保流程简化不损害工作质量。
三、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检查是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实、作风不正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推广科技应用科技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有效途径。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
通过科技应用的推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和传输,降低工作成本。
五、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是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关爱,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七、倡导务实作风倡导务实作风是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根本途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种严重影响组织和社会发展的病态行为和思维方式。
它们在各个层面和领域都存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问题和困扰。
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和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角度,列举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政府领域存在的问题1. 执法部门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实操能力。
许多执法人员只关注表面的文件齐全而忽略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导致执法效果差。
整改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的实操能力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重视实际结果的评估。
2. 行政审批流程繁琐,容易产生形式主义。
许多审批文件要求过多的材料和手续,增加了企事业单位的负担。
整改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3. 行政干部过分注重政绩,忽视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他们只追求线性增长,重视与权力相关的指标,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注重综合评价,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企业领域存在的问题1. 企业内部存在繁琐的流程和程序,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企业为了避免责任和风险,制定了过多的流程和程序,使真正的工作效率低下。
整改措施:优化流程和程序,简化审批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 企业内部存在权力依附和关系主义问题。
一些干部和员工过分依赖权力和关系,忽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整改措施:建立公平竞争的人事制度,加强对干部和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激励他们的创新和动力。
3. 企业内部存在形式主义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些企业只追求表面的数字和指标,忽视实际效益的提升和创新。
整改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实际业绩和创新成果的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1. 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校只追求高分和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现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显现问题及整改方法三篇

现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显现问题及整改方法三篇第一篇:问题显现1.1 问题定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指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和工作效率,甚至滥用职权、推诿扯皮,给群众带来不便和负担。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还降低了行政效率,损害了群众利益。
1.2 问题表现1. 文山会海:频繁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2. 过度留痕:过分强调工作留痕,导致基层干部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
3. 敷衍了事:对于工作不够认真负责,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失误。
4. 权力寻租:个别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推诿扯皮,不作为或慢作为。
第二篇:整改方法2.1 整改原则1. 问题导向: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找出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措施。
2. 协同治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形成整改合力。
3.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改效果得到巩固。
4. 优化流程: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
2.2 整改措施1. 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印发,注重实际效果。
2. 强化工作落实: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 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干部负担。
4. 严格干部管理:对滥用职权、推诿扯皮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
5.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第三篇:持续推进3.1 持续监督加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媒体和上级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3.2 定期评估对整改措施进行定期评估,了解整改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完善。
3.3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监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改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三篇,我们希望对现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法,以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形式主义是指追求形式和程序的形式化,而忽视实际问题和结果的一种倾向。
在我国,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企业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从行政机关、企业管理和教育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形式主义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行政机关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整改措施1. 过多的手续和审批程序。
在政府工作中,很多程序被视为正当的,不得不执行,但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这导致效率低下,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整改措施:(1)简化手续和审批程序。
对于一些简单的事项,可以实行“零审批”或“一次办好”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内部流程优化。
对于复杂的事项,可以通过内部流程优化来减少繁琐的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2. 机械式执行任务。
形式主义导致人们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不重视实际情况的灵活调整,过度追求标准化的操作。
整改措施:(1)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
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注重任务过程的细节和效果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任务实施的综合评价。
(2)增加工作情境培训。
培养公务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二、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整改措施1. 管理手续繁琐。
在许多企业中,管理人员过分注重手续的完备和完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整改措施:(1)简化管理手续。
精简冗余环节,合理划定职责范围,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企业管理绩效,从而使管理人员更加关注结果而非过程。
2. 盲目追求指标。
很多企业在考核绩效的时候,只看重量化指标,从而忽视了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过程。
指标只是一种指导,但不能成为工作的唯一标准。
整改措施:(1)合理设置考核指标。
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系统,既包括定性指标,也包括定量指标,全面考评绩效。
(2)重视员工自我评价。
建立员工自我评价的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参与绩效评估,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摘要:1.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背景2.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目标3.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措施4.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成果5.下一步工作计划正文:一、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旨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政府效能,确保政策和决策的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目标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确保政令畅通。
通过专项整治,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2.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工作中。
3.严肃党风廉政建设,严明纪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三、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措施为实现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摸排形式主义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3.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基层减负。
4.完善问责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
四、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政策执行效率得到提升,政策落地效果明显。
2.基层负担得到减轻,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
3.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4.社会反响良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形式主义问题,政府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做好以下工作:1.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摸排形式主义问题。
2.持续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3.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基层减负。
4.完善问责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
警惕“责任状泛滥病

警惕“责任状泛滥病作者:毛建国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年第4期防汛抗旱、村道管养、烟叶生产、劳动力转移、果树病虫害防治……据《半月谈》报道,湖南省部分地区一些乡镇每年要与上级党委政府签订二三十份责任状。
不少乡镇干部反映,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的初衷是好的,一些责任状也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放任各种责任状“ 满天飞”,势必造成基层干部忙乱不堪、无所适从,甚至带来浮夸虚报、数字造假、报喜不报忧等不正之风。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作“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用以描述有些地方、有些干部作风漂浮的现象。
现在看来,这种现象中还得加上一条——“ 以责任状落实责任状”。
一些乡镇干部与上级组织一年就签了33 份责任状,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古有军令状,今有责任状。
应该说,需要签订责任状的工作,一般都是非常重要的。
也不能说签订责任状没有作用,责任状就是承诺书,不仅是对上承诺,而且也是对下承诺。
既然是承诺,那就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只是当责任状泛滥成灾时,这样的承诺还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吗?从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在各类责任状的压力下,一些基层工作只看结果不问过程、手段的情况时有出现。
湖南省某产粮大县的一位镇党委书记坦言:“为应付上级落实责任状情况的检查,避免出现耕地抛荒情况,镇政府甚至出钱请人种地。
”由此可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责任状的使命只是出现在签订之时。
签订责任状时,往往要举行仪式,邀请媒体进行报道;签订之后,责任状也就被打入了“冷宫”,到了年底,根本不兑现奖惩——对责任状兑现情况没有检查。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针对责任状的兑现情况,有关方面确实组织了检查,可正如一位乡镇干部所说,这种检查不少是走马观花。
可是,既然上边有检查,下边就得隔三差五准备材料、开会汇报、陪同检查,不堪重负。
对有关方面来说,只要没有出大问题,检查“意思意思”就行了,根本就不会较真。
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切实为基层政府减负

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政府减负作者:周振超王京菁王琦君来源:《重庆行政》2021年第04期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加重基层政府负担的影响,相继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基层减负。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2021年为基层减负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和改头换面的新表现,逐项提出解决措施。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现实形态从2019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查处数据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呈现如下表现形态。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已占据“四风”问题的首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处理力度不断加强2019年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数、处理人数均有所上升。
2020年与2019年相比,查处问题数增加3620件,处理人数增加9634人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数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总数中的占比由55%升到57.7%,增加2.7个百分点,其态势已经超过“四风”问题中的享乐之风、奢靡之风。
(二)履职尽责不担当、不作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四大类型中,基层干部在履职尽责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这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占比最高,居于中央划分四大类型的首位。
2019年查处问题数占同年查处问题总数的79.5%;2020年查处问题数占同年查处问题总数的76.6%。
较之2019年,查处问题数增加596起,处理人数增加4825人,查处问题数占同年查处问题总数的比例下降了2.9个百分点,说明履职尽责不担当、不作为仍是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重要方面。
虽然查处问题数占同年查处问题总数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不能对该类型下的各种老问题,多样新表现放松警惕。
(三)“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文山会海方面,中央对于精文减会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政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报告

政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报告I. 背景政府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些政府机构和公务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形式主义表现为过度关注手续、文件和程序要求,而忽视实际效果和问题解决。
官僚主义则体现为冗长的决策流程、缺乏透明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旨在识别并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体制。
II. 自查自纠发现通过对我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形式主义问题:在一些工作流程中,我们过于注重文件的数量和提供材料的完整性,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效率降低。
2. 官僚主义问题:决策过程缺乏透明性和公众参与,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决策结果的可能质疑。
3. 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我们在解决问题和推动改革方面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性,导致一些困难和挑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III. 改进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方案:1. 收紧程序要求:我们将重新评估程序要求的合理性,避免过度关注无关的文件和材料。
只保留必要的程序要求,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提升决策的透明度:我们将建立更加透明和公开的决策流程,确保相关信息的公示和公众参与。
决策的依据和结果将及时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进行通报。
3. 鼓励创新和灵活性:我们将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业务培训。
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IV. 预期成效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方案,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预期成效:1. 提高工作效率:剔除不必要的手续和程序要求,减少工作流程中的繁琐环节,提高决策的迅速性和准确性。
2. 增强政府公信力:通过更加透明和公开的决策流程,建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可。
3. 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员工提供创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方法,挖掘潜在的工作改进和创新空间。
V. 结论政府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自查自纠和改进,我们将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并激发创新活力。
形式主义和政绩观错位在作祟

形式主义和政绩观错位在作祟作者:来源:《党员生活》2021年第05期形式主义在作怪农村文化设施“走样变形”,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
一方面,错位的政绩观作祟。
有的地方上级部门给设施标准设硬杠杠,有的甚至还指出可提高建设标准,造成一味向高标准看齐,层层加码、贪大求全;少数干部“唯上不为实”,把文化设施建设当成政绩工程汇报,在空心村也花钱建漂亮村部、大广场,且应付检查考核后就不再管护。
另一方面,陈旧思想、机械执行作梗。
有些基层干部思想认识还停在过去时,文化设施建设照搬照抄,不从实际出发,选址、设施、内容不合理,导致文化设施大量闲置、群众不认可。
(仙桃張豪昌)乡村振兴搞不得半点“面子工程”文化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一些地方搞形式主义建成了“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让群众深恶痛绝不说,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乡村振兴搞不得半点“面子工程”。
要迅速“治标”。
对乡村振兴领域“面子工程”问题,要迅速建立问题清单,责任到人限时逐一整改到位。
要长久“治本”。
针对问题举一反三,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地方实际,确定乡村振兴领域设施建设要求,不“摊大饼”“撒胡椒面”。
要彻底“治根”。
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以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作为设施建设唯一考虑指标,切实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成民心工程,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崇阳万李超)人民群众才是文化消费者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村民对文化的需求,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异化为宣扬政绩的“面子工程”,以致于建设的文化设施变成了政绩展览场馆,这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和错位的政绩观在作祟。
要知道,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文化创造者和消费者,脱离了群众的建设,怎能不让农村文化设施“走形变样”?(华中科技大学胡心甜)。
如何应对政绩观导致的形式主义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何应对政绩观导致的形式主义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形式主义问题是指在工作中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
这种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可能会出现,通常是由政绩观导致的。
政绩观是指官员追求政绩成就的心态和倾向,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往往会出现形式主义问题。
形式主义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人民满意度。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官员行为、加强监督和约束等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制度建设。
政府和各级部门需要重视和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包括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指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
通过明确制度和规章,可以有效约束官员的行为,防止他们出现形式主义现象。
在制度建设中,需要注重实际效果和服务质量,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形式。
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其次,需要规范官员行为。
这包括加强官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素质。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官员进行惩处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工作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
另外,政府可以加强对官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工作质量。
第三,需要加强监督和约束。
政府和社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可以来自上级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等多个方面。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官员的约束,包括对他们的晋升、职务调整、任免等方面的约束。
只有加强监督和约束,才能够有效杜绝形式主义问题的发生。
总之,形式主义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政府和社会需要立足实际,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官员行为,加强监督和约束,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减少形式主义问题的发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人民满意度。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随着中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形象和群众满意度的一大问题。
简单来说,形式主义就是重形式而轻实际,过分注重表面的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官僚主义则是一种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文山会海、文件繁琐、批文拖累等许多不必要的环节。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并存,会给政府机构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工作效率低、形式主义滋生等。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清单和整改措施,以期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实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满意度。
1.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清单1.1 文山会海问题在政府工作中,一些部门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会议,会议内容繁琐复杂,文山会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 办事繁琐拖沓政府部门对一些证照材料的审核非常严格和苛刻,往往难以及时办理下来,给群众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1.3 公共事务低效政府在很多公共事务处理中,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1.4 城乡一体化不足城乡一体化问题非常严重,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城市独立、与乡村相隔离的现象,此现象更加限制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1.5 领导干部长官意识突出在一些基层和中层领导干部中,长官意识非常强,不愿意听其他人的意见,这对于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效非常不利。
2.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措施2.1 精简会议流程应该尽可能做到会议短、议程精、讲话精简,避免无谓讨论,确保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2.2 减少文件数量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减少文件数量、简便流程、加快审核过程等方式,使个人和企业能够更快地办理证照和手续,这种方式也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实效。
2.3 优化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的方式有很多,首先应该尽可能减少公共服务的步骤和时间,同时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加快公共事务的处理速度和质量,最终令公共事务得以更加高效地解决。
2.4 支持城乡一体化支持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应该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着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中国党政部门对外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在实施一系列措施来纠正这一趋势,但在基层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1.问题清单1.1按规矩办事问题表现:有的干部在工作中为了追求政治结果,忽视了规章制度,不遵守工作规划和程序,首先强调"政绩〃,其次才考虑工作的真正效果和实益。
1.2文山会海问题表现:不少单位在平常的工作中会安排一些无意义的会议,包括学习交流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几乎每天都会开会,而会议往往变成形式主义的工具,在会议中提出的大量建议往往不能得到落实。
1.3办公室政治问题表现:在一些单位的办公室中,其实行的是一种〃政治〃工作,领导喜好与不喜好甚至派系和利益交叉,办公室内之间存在的政治派系和相互排挤,会对工作以及同事的素质产生负面影响。
1.4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存在与一些公务员、部门主管或一些领导干部, 他们在工作中经常推卸责任。
不愿意与下属沟通交流,对工作不作为或者太过于冷漠,对于自己的工作失之淡漠,对于他人的工作则自以为能力卓越,忘记了是自己是团队的一员,以及作为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使命。
2.整改措施2.1提高管理规范为了解决按规矩办事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加强管理和制度监督。
在政府部门中,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以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现代管理的概念,做到独立清晰、完整规范的制度体系。
22优化会议制度要解决文山会海的问题,我们应该优化会议制度,限制和规范会议方式,提高会议的质量和实效性。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的会议数量,建立质量评价系统,强制执行法律条款,使会议真正成为推进工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2.3加强人际沟通为了解决办公室政治的问题,我们建议领导干部应加强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良性互动的工作氛围。
在管理和决策系统中也应该增加同志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增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交际。
责任书不能成“白条”

责任书不能成“白条”
作者:张永生
来源:《党政论坛》 2017年第6期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披露,一些地方签订的责任书过多过杂,有的甚至一签了之,成
了“白条”。
责任书满天飞甚至成“白条”,应引起相关方面重视及反思。
比如,有的责任书只管把任
务派下去,而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有的责任书是统一的“格式合同”,而没有根据
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有所区别;还有的责任书权责匹配不尽合理,过多强调基层的
责任义务,而没有意识到完成目标任务需要相应的权限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从报道来看,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且较为突出。
有些部门看中的是“签”而不是“行”,一缺明确思路,二
缺配套措施,三不考核问责,有的想落实却力不从心,有的没落实却无人追究。
防止责任书满天飞甚至成“白条”,根本还要从责任入手。
事实上,有效的责任书管理,
各级职责清晰划分是前提,建立权责匹配制度是保障。
换言之,不仅要强调下级特别是基层的
责任,也要明确上级自身的职责,上下共同负责、共同问责。
无论是制定签订责任书,还是督
促监督履行责任书,每一级都常掂量责任的
分量,扪心自问是否尽到应尽职责,就会多考虑基层的实际、多听听基层的意见,依责而定、量力而行;考虑到基层的特殊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重点、紧抓关键;正视基
层的现实困难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创造条件,做好配套,各担其责,共同履职。
问责形式主义,难不难?

反形式主义要求简化接待,具体要求之一就是不要到高速路口迎接。
那问题来了。
如果某地为迎接上级调研或者检查,几名党员干部驾公车到高速公路路口迎接。
这种情况,是否问责?又应如何问责?记者就此咨询了数名纪检监察干部,说法各异。
有的说,这应该不算公车私用,如果要问责,可能从违反工作纪律方面比较合适。
有的称,应该从政治纪律方面问责,因为“八项规定”是中央政策,当地显然落实政策不力。
也有的建议,除非迎接后出现车祸,或者其他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事故,如果仅仅是迎接,未必一定要进行纪律审查与问责,谈话函询,或者领导批评教育就行了。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直观看到,为什么中央将反形式主义列为反“四风”首位,但各地问责却并不多。
界定难科层制作为现代政治执行的核心制度之一,强调的是程序、规定、文书等,这些因素都需要以一定形式体现出来。
这就使得现代政治是高度重视形式的政治。
在实际工作中,与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有一定具体的标准不同,一些形式比较好界定,一些形式到底是必要的形式,还是形式主义,界定起来就比较难。
比较好界定的情况是,各方已经形成了共识的,比如调研“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接待强调复杂繁琐的环节与形式;讲话言之无物、大而空等等。
这些形式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说,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本身存在的价值就不大。
但另外一些形式主义,则是本身形式没有问题,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地方被形式扭曲,成为形式主义。
这些形式主义,存在一些认定要件,比如不切实际等,问责形式主义,难不难?◎文_本刊记者徐浩程形式还是形式主义,主要看初衷是解决实际问题、求实效,还是应付、走形式。
但有些实际工作要虚实结合,两方面都有才行,这时候,是形式还是形式主义,就很模糊。
2014年10月,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州大道的浚县检察院9层豪华办公楼,遭举报后被查封5层。
28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但具体到某件事情上,就比较难以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责任书“打白条” 形式主义作怪
1 舆情综述
近年来,签订责任书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实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方式,各地为了完成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都要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加以落实。
签订责任书,可以起到监督、警示、鞭策的作用,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人,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是一种抓工作、促落实的好办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种类繁多的责任书却成为了“压箱底”的一堆废纸,责任书成了“打白条”。
“每年年初,各种责任书就纷至沓来,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种类繁多。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一位干部表示,这些责任书签完就搁柜子里了,事前指导、事中管理都跟不上,责任书成了“打白条”。
这种“责任书年年签,签了这家签那家,签完就锁柜子里,签了也白签,白签谁不签”的现象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有舆论指出,那些彼此心照不宣、虚晃一枪的责任书,变了味走了样,起不到任何作用,无非是多浪费一些纸张、多开支一些会议费用、多牺牲一些干部干工作的时间。
对这一现象,必须坚决整改纠正。
只有让责任书的内容更加具体、科学,以公开透明的形式将责任书“晒
出来”,同时擦亮问责利剑,才不会让许下的承诺被束之高阁,变成无人兑现的“白条”。
说到底,唯有制度链条形成闭环,责任书被“压箱底”的现象才能彻底杜绝。
2 责任书沦为“白条”背后原因多种
签责任书沦为“白条”,背后原因复杂多样,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责任虚置、制度执行变形走样和问责缺席。
《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强调,责任书沦为一纸空文,与形式主义之垢尚未被扫除干净,一些领导干部仍心存侥幸有关。
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制度执行的变形、走样。
一方面,制度太宽泛,没有针对性,不落小、落细、落实自然会让滥竽充数、形式主义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制度不执行、监督不到位、问责不严格,“把开会当作跟进,把发文当作督促”等不良风气会有生长的土壤也就不足为怪了。
《河北日报》发表观点称,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责任书为何成了无法兑现的“白条”?其一,责任书过于泛滥。
不少地方和部门把签订责任书作为推动所有工作的必用手段,这个要签责任书、那个也要签责任书,事事都要签责任书,以致责任书过多,不仅很难全部“兑现”,而且还淡化了责任书的权威性、严肃性。
其二,签订责任书后,上级部门不重视对目标落实情况的考核、监督,致使“落实不落实一个样”。
正因为如此,签订责任书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逐渐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秀场:信誓旦旦地承诺、煞有介事地签字,却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走走过场。
这严重偏离了签订责任书这一工作方法的初衷。
人民网评论指出,出现责任书“打白条”现象,是因为签订责任书的动机不纯,一是为完成任务而签。
既然上面有要求,那就按要求来,奉行“拿来主义”,改改抬头、时间,换换落款单位,至于是否合双方的“身”,一概不管;二是为立“挡箭牌”而签。
出了问题怎么办,由责任书来“挡”,至于责任书要素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妥当,随它去,只要能应付检查、推卸责任就行;三是为当“装饰品”而签。
别家单位在签,咱也别落下,跟着凑凑热闹,至少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可以拿来当成绩“说道说道”。
从深层次看,源于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责任心在“沉睡”,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
3 高举问责利剑,唤醒责任意识
责任贵在落实,不落实必然落空。
失责必须被问责,责任书“打白条”,必须将“板子”打在责任人身上。
《京华时报》建议道,要使责任书名副其实,就应该先让政府负起责任。
责任履行到了哪个环节,政府有责任督查;完不成既定安排,政府要负责处理。
如果政府麻木不仁,或者不履行责任,相关负责人也该被问责。
此外,还需将责任书公之于众,引入公众监督。
公众最有参与热情,也不乏监督能力,如果政府和企业都敷衍塞责,公众就有责任提醒和举报。
《楚天金报》发文称,要让行政领域里的目标责任书回到它原来的样子。
一方面,要督促各地完善目标责任书里的追责条款,倘若目标责任无法完成,就当追究相应部门和官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要从源头上建立对地方目标责任书的考核机制,倒逼各地减少那种形式主义的目标责任书。
唯有如此,才能让责任书回到它本来的意义,而不至于再次成为新闻话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指出,避免责任书“打白条”要严抓“三个环节”:一是定责必须具体实在。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
定岗定责,是落实工作责任制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督责必须做细做实。
好干部是管理监督出来的。
为构建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的制度链条,
必须从建章立制入手,探索落实相关工作责任制怎么做、怎么管的问题。
三是追责必须从重从严。
对于相关工作责任制履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的,必须从严格责任追究入手,并且要从重从严,让相关责任人明白失责带来什么后果、承担什么责任,不让责任打水漂。
4 网友呼吁制定责任书要联系实际
目标责任书变为“白条”连日来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广大网民纷纷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介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抽样统计发现,网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观点:
86%的网民认为,一些地方签责任书就像“打白条”,签完之后就束之高阁,这无疑背离了签署责任书的初衷,起不到督促履职的作用,反而滋长了形式主义的作风;
75%的网民表示,责任书“打白条”,成了一种形式,缘于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淡薄;
63%的网民称,“变味走样”的责任书,毁了领导干部的形象,更伤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52%的网民强调,制定责任书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提过高的要求,不写空对空的内容,让责任实打实、真较真;
29%的网民建议,责任书不能一签了之,必须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厉问责,把责任书刻进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心中,才能让他们真正树立起责任意识。
此外,还有5%的网民表达了其他观点。
如有网友提醒,责任书是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善条件下的“补偿制度”,充满人治因素,党政部门,更应强调依法履职,各负其责,出了问题依纪依法追究,培养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