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1.1《奇妙的化学》第二课时
年级化学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精品原创教案鲁教版

相关知识 重点 难点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思维误区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⑴知识与技能 ①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
学观。 ②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③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
不同的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
化学研究的范畴: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课题 第 1 课时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第周
课型 年月日
新授
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
教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
一、化学给我们带 来了什么
活动天地 P2 观察教室:
了解:天然材料与人工制造材料
哪些材料是天然的?
1.天然材料
哪些材料是人工制造的?
如:木材、棉花、
石料、石油、羊毛
等
结论: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 观察 P3 页彩图并思考:
数是人造材料,它们都属于化学制品。 化学制品的广泛存在与应用。
板书 设 计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奇妙的化学
观察实验一~实验四:
1.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等 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
现象: 3.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如:塑料、玻璃、纤维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化学真奇妙》教案1-新版

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提高学习兴趣。3.初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难点
1.日常生活中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辨别。2.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准备
化学教育的影片素材、木头、纸张、石头、塑料、橡胶、纤维、镁带、盐酸、氢氧化钠、酚酞、硫酸铜溶液等
[提出问题]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本质还是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
巩固练习: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冰融化成水(2)铜器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3)汽油挥发(4)镁带燃烧(5)酒精燃烧(6)蜡烛融化(7)剩饭变馊(8)高梁酿酒(9)牛奶变酸(10)自行车轮胎爆炸(11)木炭燃烧成灰烬
小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学习目的
(1)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常常伴随的现象;能利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来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变化。(3)知道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4)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到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确实离不开化学。(5)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6)体会宏观的变化,依靠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变化而实现。
巩固练习:教材[挑战自我]第2题
A、紫红色铜片在空气中被加热后变黑
B.海水经日晒析出食盐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4、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冰熔化成水;粉笔折断
C、电灯通电;火药爆炸D、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投影录像]展示我们身边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观察身边的化学变化,进入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初三化学第一节开头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一.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原子有类别之分,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出发,提出了很多饶有兴趣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如下:1.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尽管教材中出现了原子、分子、元素等,但仅仅是作为名词出现,并不是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涵义,不要不恰当地把属于后面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到这个课题中完成,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可以采用多媒体和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可以放映相关的教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和幻灯片,展示实物、图片和数表等;可以请化学家来畅谈化学和展望化学的未来;也可以组织学生分头搜集资料,到课堂上展示和演讲,谈他们对化学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等等。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化学学习有关的展览和化工厂,鼓励学生对专家、工程师等进行访谈,并利用板报等交流自己的感想。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1《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等活动,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3.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4.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
二、问题导学:1.化学改变了世界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材料等是天然材料而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材料则是人造材料;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
2.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且它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三、学情诊断:【诊断1】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下列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A.人们吃上了不含农药的绿色蔬菜 B.使用味精等人造调味品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的人造纤维D.使用汽车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答案】A【诊断2】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答案】D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五、问题记录:1.观察镁条的颜色:_银白色_,点燃镁条,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 _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镁+氧气点燃氧化镁__2.观察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_无色_,酚酞试液的颜色:__无色_,混合后的现象:_溶液变红色__3.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消失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__4.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__蓝色_混合后的现象__产生蓝色沉淀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__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 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D.无法判断【答案】C2.下列房屋的结构主要是用人造材料建造的是()A.茅草屋B.竹楼C.钢筋混凝土的楼房D. 窑洞【答案】C3.你的学习用品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尺B.钢笔C.圆珠笔D.毛笔【答案】D4.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给自行车打气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C.用食醋去除水垢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答案】C5.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答案】B6.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木炭在O2中燃烧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A B C D【答案】B7.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答案】B第2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五四制)

说明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的腐蚀 性、氧气助燃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熔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滴水中 含有1021
个水分子
水 分 子 H2O
氢 原 子 H
氧 原 子 O
氢原子和氧原子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宇宙
显微镜下的花粉微粒
化学——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
石油
石 油 的 综 合 利 用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食
住
衣
化学
行
衣
食
住
行
活动天地 1.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说一说哪些 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 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 2.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 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蜡烛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
后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观察, 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你会观察实验吗? 变 化 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察反应发 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变 化 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 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 化 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请你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设计实验证明你对问题的猜想。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固体石蜡是否需
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燃烧?
谢
谢
体验化学探究
内容提要
1
从问题开始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预习目标】1、通过阅读,体会化学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能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预习重点】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预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化学对人类社会有什么作用?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是的学问。
是利用的方法研究,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
2.化学能创造出,也能消除还能实现。
3、生活中离不开化学,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及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活动2:完成活动天地问题二、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活动3:结合教完成下列活动思考下列问题:⑪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⑫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
⑬铁生锈的变化过程中,原物质是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
思考: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化学变化是。
物理变化是。
活动4:化学变化的判断(怎样知道物质是否发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演示实验,小结:1、化学变化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活动5:阅读课本,填空:蜡烛燃烧是由______能变成_______能。
篝火燃烧是由______能变成_______能。
电池供电是由______能变成_______能。
二、预习诊断1、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完整版)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到图书馆去:你好,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到图书馆去:卡文迪什的发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节元素第三节物质构成的表示到图书馆去:化学自有深意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节氧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到图书馆去:点燃化学革命火种的勇气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到图书馆去:用天平秤出来的伟大定律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到图书馆去:地球越来越热问题越来越烫手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到图书馆去:无处不在的溶液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到图书馆去:分子变成离子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三节海水制碱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到图书馆去:深藏海底的天火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到实验室去:研究金属的性质到图书馆去:有锂走遍天下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一节十五中的有机物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到图书馆去:阿斯巴甜之苦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到图书馆去:合成我们的未来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第3页共3页天涯疏影。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1.1《化学真奇妙》教学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化学教学案__年_ _月 ___日第__ 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点拨讲解合作探究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在宏观和微观上有什么区别?2.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3、分析:下图为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变化是示意图:回答: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为变化,理由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在该变化过程中,分解变成,、重新组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交流展示1.各小组之间相互纠错帮教。
2.各小组派讨论交流自己难解决的题目。
3.教师释难解疑。
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的收获。
作业练习题P5 3--8练习反馈1、H2O表示的意义:①表示②表示水是有两种元素组成③水④一个水分子是有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2、物质是有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据此说明化学变化的基础是()A、原子的破裂B、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C 、分子的破裂 D、原子、分子同时破裂,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09泉州)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2.(09厦门)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3.(09孝感)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4. (09雅安)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状态B. 熔点、沸点C. 还原性、可燃性D. 密度、硬度5. (09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 酒精燃烧 C. 铁丝弯曲 D. 西瓜榨汁6.(09朝阳)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1.1《奇妙的化学》第二课时随堂练习

观察化学变化【我思我学】1、观察《实验一点燃镁条》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镁条迅速变短B、发出耀眼的强光C、生成一种白色固体D、放出热量2、地雷爆炸时,只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只发生了化学变化?还是两种变化都有?3、小明说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会观察实验,首先明确观察目的,1、变化前:装置特点、仪器名称、反应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和类别2、变化中操作方法、反应条件、产生现象3、变化后生成物的物理性质,结束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二、方法指引有伴随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发热为物理变化,并且有些化学变化没有明显现象表现出来。
因此,上述现象只是判断的辅助手段。
【自评归纳】【随堂检测】观察化学变化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红磷燃烧 B.冰融化成水C.矿石粉碎 D.铜丝弯曲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冰溶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火药爆炸,粉碎矿石D、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冰熔化C、镁带燃烧D、水蒸发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制氢气B、水结成冰C、酒精燃烧D、铁生锈日常生活中的下6、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B.气球爆炸,煤气中毒C.自行车生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面碱风化,活性炭吸附毒气7、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B.吃进的食物一断时间后被消化了C.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 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8、在下列被媒体爆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D、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9、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D.道路冲毁10、在下列被媒体爆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D、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111化学真奇妙-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课件(共48张PPT)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超强钢
四氟乙烯
(ETFE)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神 八
神
九
壮
丽
升
空
与
天
宫
一
号
完
美
的
对
接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活动天地
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 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 ②塑料 ③棉花 ④玻璃 ⑤石料 ⑥不锈钢
是否生成新物质。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 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 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课堂练习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A.钢铁生锈 灯泡发光
B.煤爆炸 煤燃烧
C.酒精挥发 食物腐败
D.蜡烛融化 水变成冰
5.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泥土烧制陶瓷 D.石块修筑长城
1.东某平衣县服实标验签中上学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C A.全问由题驱天动然课材堂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光导纤维
芯片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化学真奇妙 初中化学 教案 第二课时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2.了解:化学变化的能量观——化学变化会放出或消耗能量;化学研究的目的观——利用化学反应可获得新物质或能量;化学的科学价值观——化学科学的两面性;绿色化学观。
3.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
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化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关键点:采用对比的方法、模拟化的方法,利用影视资料,把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教学媒体:有关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视频资料;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天然材料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的特征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6、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常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获得有用的物质或能量7.绿色化学:化学对环境的承诺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等小微粒(微观)水:H2O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氢气:H2氧气:O2铁:Fe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2.物质的组成——元素(宏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
组成与构成的区别:3.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1.1 化学真奇妙 学案

化学真奇妙【学习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重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和区别。
【学习过程】一、化学改变了世界目标1:写出所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目标2: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目标3: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目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别三、化学变化的奥秘思考1:水可以分成许多小水滴,小水滴又可以再分成许多更小的水滴,原因是什么?思考2:通过课本图片可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并实现了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说明观看水分子的构成图片及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动画过程,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明确以下几点:(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交流与讨论:1.分析水分子的模型可知,水分子中含有原子和原子;每个水分子是有和构成的;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呈排列的,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水分子可以用表示。
2.表示氢气的符号为“H2”,表示氧气的符号为,结合水分子的符号分析:氢气是有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有构成的;氧气是有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有构成的。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知2-导
燃烧的火柴
折断得火柴
这里有两根火柴,都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两种变化
一样吗?有哪些共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感悟新知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与联系
知2-讲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分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常伴有发光、放热、 常有状态、形状、大小
综合应用
例6 [原创题] 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寻光明的历程, 人类照明经历过下列过程:
篝火→油灯→蜡烛→电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经历的过程中, ___电__灯___照明没有产生
化学变化。
感悟新知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
综合应用
过程:石蜡先融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石蜡气体
感悟新知
知1-讲
1. 化学的研究方向 化学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感悟新知
2.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2)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知1-讲
感悟新知
化学研究内容的 内涵与外延
知1-讲
A.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
难病救治的问题
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问题
D.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见多识广 “白色污染”是对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
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一节 化 学 真 奇 妙 ( 1 )
你心目中的化学是什么?
你心目中的化学是什么?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化学有关, 那么,
化学是么?
思考
01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 02 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实验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物质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04 研究目的? 改变和创造物质、获取能量
条表面的氧化膜)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 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 锌粒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
4mL稀盐酸
泡产生。
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在 产生蓝色沉淀。
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现象:
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
4.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
的面料( C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5.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C ) A.玻璃 B.塑料 C.棉花 D.不锈钢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什么?
4.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食物腐败
5.厨房里有我们家庭小实验所需的很多材料。厨房里发生物 理变化的是 (C ) A、沼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
6.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初中化学】奇妙的化学PPT课件2 鲁教版

邹平县青阳中学:王庆越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哪 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哪些是由人工 材料制成?哪种材料多?
提示:天然材料:就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 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材料。如:木材、棉花、石料等。 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 材料。如: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1.分辨以下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2.你知道下列成语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1)花香四溢、蜡炬成灰 (2)木已成舟、磨杵成针 (3)滴水成冰、百炼成钢
化学 反应
绿色化学:
化学对环境的承诺
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用球和吉祥物
普天同庆 扎库米
设想你来到一座与世 隔绝的荒岛上,没有了 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 是什么样子?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在试管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将一锌粒放入试管,倒入1ml-2ml稀 盐酸,观察现象。 3.在试管中倒入3ml-4ml硫酸铜溶液, 再向试管中倒入1ml-2ml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现象。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 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不再使
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一百的转 变成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例如, 生产防止“白色污染”的生物降解塑料,不再 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绿色化学是一门 从源头上常常伴随___ ___ ___ ____ ___ 等现象,但有这些 现象产生的变化 (填一定或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 、 、 和 的放出或吸收。
3.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 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 是化学变化 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 学变化
【初中化学】奇妙的化学PPT课件3 鲁教版

第二节、化学之旅 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获得结论 (5)交流评价
3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注意】要遵守实验规则,注意安全。
4
一、药品的取用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 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 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 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 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14
探究?想一想?
加热时,为何不能让试管等玻璃仪器 接触酒精灯灯芯 ?
实验1 把一根火柴梗 放在酒精灯的灯焰 中(如上图A),约 2s后取出,观察到 与外焰接触处的火 柴已经烧焦,而焰 心处还完好无损。
15
三、托盘天平的使用
用前调零, 左物右码; 从大到小, 盘上垫物。
16
四、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注意事项】 1.量筒 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 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
正确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
17
五、试管的洗涤
标准:内壁均匀附着水,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 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难溶加酸油加碱, 不聚水滴不成股。
18
LOGO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时
教学过程
1.1.2观察化学变化
一、活动1-3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实验一: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变化前:镁条是()、有()的固体
变化中:①镁条剧烈燃烧
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现象:
2、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变化前:无色溶液+无色溶液
变化中: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现象:
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反应,生成新物质
3.实验三:zn粒与稀盐酸反应
变化前:Zn是()色固体颗粒
变化中:Zn粒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变小消失
现象:
结论:Zn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4、实验四: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变化前:蓝色溶液+无色溶液
备课时间
2013-8-25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
课题
1.1奇妙的化学--观察化学变化
备人
王增华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2、学会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3、能分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教学重难点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仪器和药品:镁条、火柴、酒精灯、石棉网、氢氧化钠、酚酞、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变化中:生成蓝色沉淀
现象:
结论:
探究结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有()、()、()、()、()等现象。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1、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得到有用的物质和获取能量(热、电、光能等)
小结: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作业:
板书设计
一、活动1-3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实验一: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3.实验三:zn粒与稀盐酸反应
4.实验四: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1、本质区别:
2、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