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作业答案第2章

普通化学作业答案第2章
-622.5 kJmol-1
2.4rHm=2fHm(CO2,g)+3fHm(H2O,l)+(-1)fHm(CH3OCH3,l)+(- 3)fHm(O2,g)
fHm(CH3OCH3,l) =2fHm(CO2,g) +3fHm(H2O,l)-rHm= -183 kJmol-1
2.5
C(s)+O2(g)rHm(1) CO2(g)
由题意知,rHm(1)<0,rHm(3)<0
故:以水煤气作燃料时放热较多
2.7均为熵增过程。
2.8标准状态下:
rHm
rSm
<0
<0
低温自发
<0
>0
任意温度均自发
>0
>0
高温自发
>0
<0
任意温度均不可能自发
2.9
(2)(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过程,rSm>0)
2.10
不可以。因为物质的Sm,不是指由参考状态的元素生成该物质(B=+1)反应的标准摩尔熵。
rSm(298K)=4Sm(Fe,s)+3Sm(CO2,g)+(-2)Sm( Fe2O3,s)+
(-3)Sm(C,s)=557.98Jmol-1K-1
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
rGm(T)rHm(298K)-TrSm(298K)
T>[rHm(298K)/rSm(298K)] ,即T>839K
故以木炭为燃料时,因最高温度低于839K,反应不可能自发。
2.11
H: -40 kJ -40 kJ
G: -38kJ -38 kJ
S: -6.7JK-1-6.7 JK-1

2化学热力学初步(1)

2化学热力学初步(1)

化学热力学初步学号姓名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1、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 .................. .........................()2、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 p=△H=H2-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 ....................()3、已知298K时,△f Gθm(SbCl5,g)=-334.3kJ·mol-1,△f Gθm(SbCl3,g)=-301.0kJ·mol-1,则反应SbCl5(g)→SbCl3(g)+Cl2(g)在298K、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4.如果一个反应的△r Hθm和△r Sθm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r Gθm将减小.................()5.冰在室温下自发地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6、如果一个反应的△r Hθm和△r Sθm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r Gθm将减小................()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1、已知反应C2H2(g)+5/2 O2(g)→2CO2(g)+H2O(l)的△r Hθm (1)=-1301.0kJ·mol-1,C(s)+O2(g)→CO2(g)+H2O(l)的△r Hθm (2)=-393.5kJ·mol-1,H2(g)+1/2 O2(g)→H2O(l)的△r Hθm (3)=-285.8kJ·mol-1,则反应2C(s)+H2(g)→C2H2(g)的△r Hθm为.......................... .....................................()。

第2章化学热力学习题

第2章化学热力学习题

一、思考题1. 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环境两者有什么区别根据两者的关系,可以将体系分为哪几类 答案:体系:我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

环境:在体系周围与体系有关系的物质。

体系分为:孤立体系;封闭体系;敞开体系。

2. 与环境连通的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的系统为什么答案:属于敞开系统,此时环境与系统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3. 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的系统为什么4. 密闭且保温性能绝好的容器中的化学反应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的系统为什么5. 什么是等容热效应与等压热效应两者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它们相等 答案:等容过程的热效应,称等容热效应,Q v = Δr U ;等压过程的称等压热效应Q p =ΔH。

化学反应、相变过程等一般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故手册中列出的有关数据,一般是等压热效应。

对应同一反应,等容和等压热效应 ΔγU m 和 ΔγH m 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ΔγH m =ΔγU m +ΔnRT式中Δn (或示为 )为反应过程中气体物质的量的增量。

6. 内能变U ∆与等容热效应,焓变H ∆与等压热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7. 内能变与焓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它们相等 8. 在下列反应或过程中,Q p 与Q v 有区别吗① NH 4HS (s)−−−→−K15.273NH 3 (g) + H 2S (g) ② H 2 (g) + Cl 2 (g) −−−→−K15.273 2 HCl (g) ③ CO 2 (s) −−−→−K15.195CO 2 (g) ④ AgNO 3(aq) + NaCl (aq) −−−→−K15.273AgCl(s) + NaNO 3(aq) 9. 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的H ∆≈U ∆① 2H 2(g )+O 2(g )== 2H 2O (g )② Pb(NO 3)2 +2KI (s )== PbI 2(s )+ 2KNO 3 (s) ③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 2O (l) ④ CO 2(g) + NaOH(s) == NaHCO 3(s)10. 什么是状态函数状态函数有什么特点Q 、W 、H 、U 、S 、G 中哪些是状态函数,哪些不是 答案:体系的性质是由体系的状态确定的,这些性质是状态的函数,称为状态函数; 11. 上题的状态函数中,哪些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请说明其物理意义。

大一无机化学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

大一无机化学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思考题与习题2-1 何谓物质的标准状态?答:物质的标准状态是在温度为T 及标准压力P ө(P ө=100 kpa )下的状态。

2-2 计算下列各体系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时热力学能的变化(1) 吸收了2000KJ 热量,并对环境做功300KJ 。

(2) 向环境放出了12.54KJ 热量,并对环境做功31.34KJ 。

(3) 从环境吸收了7.94KJ 热量,环境对体系做功31.34KJ 。

(4) 向环境放出了24.5KJ 热量,环境对体系做功26.15KJ 。

解:(1)1700KJ 300KJ -KJ 2000==+=∆W Q U (2) -43.88KJ 31.34KJ -KJ 4.512=-=+=∆W Q U (3) KJ 8.293KJ 4.331KJ 4.97=+=+=∆W Q U (4) 1.64KJ 26.15KJ .5KJ 24=+-=+=∆W Q U2-3 某体系由状态Ⅰ沿途径A 变到状态Ⅱ时从环境吸热314.0 J ,同时对环境做功117.0 J 。

当体系由状态Ⅱ沿另一途径B 变到状态Ⅰ时体系对环境做功44.0 J ,问此时体系吸收热量为多少?解:(1)由状态Ⅰ变到状态Ⅱ:J 0.197J 0.117J 0.3141=-=+=∆W Q U (2)由状态Ⅱ变到状态Ⅰ:122U J,0.44U W ∆-=∆-=J 0.1971222-=∆-=-=∆U W Q U J 0.1532-=Q2-4、在1标准压力下,100℃时1mol 液态水体积为18.8mL ,而1mol 水蒸气的体积为30.2ml ,水的汽化热为40.67KJ·mol -1,计算100℃时在标准压力下由30.2g 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时的△H 和△U 。

解:68.23KJ l 40.67KJ.mo mol 18.030.2H 1-P =⨯==∆Q ()63.02K J 103738.314mol 18.030.2-68.23KJ RT n -H U 3-=⨯⨯⨯=∆∆=∆ 2-5、甲苯,CO 2和水在298K 时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48.0KJ·mol -1、-393.5KJ·mol -1和-286.0KJ·mol -1,计算298K 和恒压下10gCH 4 (g)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思考题1.状态函数得性质之一就是:状态函数得变化值与体系得始态与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在U、H、S、G、T、p、V、Q、W中,属于状态函数得就是U、S、G、T、p、V。

在上述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性质得就是U、H、S、G、V,属于强度性质得就是T、p。

2.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⑴状态函数都具有加与性。

⑵系统得状态发生改变时,状态函数均发生了变化。

⑶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

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得热效应只与反应得起止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⑷因为物质得绝对熵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得△S大大增加。

⑸△H,△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G受温度得影响不大。

2.⑴错误。

强度状态函数如T、p就不具有加与性。

⑵错误。

系统得状态发生改变时,肯定有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但并非所有状态函数均发生变化。

如等温过程中温度,热力学能未发生变化。

⑶错误。

盖斯定律中所说得热效应,就是等容热效应ΔU或等压热效应ΔH。

前者就就是热力学能变,后者就是焓变,这两个都就是热力学函数变,都就是在过程确定下得热效应。

⑷错误。

物质得绝对熵确实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但反应物与产物得绝对熵均增加。

化学反应△S得变化要瞧两者增加得多少程度。

一般在无相变得情况,变化同样得温度,产物与反应物得熵变值相近。

故在同温下,可认为△S不受温度影响。

⑸错误。

从公式△G=△H-T△S可见,△G受温度影响很大。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3.标准状态就是指0℃,1atm。

标准态就是指压力为100kPa,温度不规定,但建议温度为25℃。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就是否相同?试说明之。

4.这三者得概念不同。

热力学能就是体系内所有能量得总与,由于对物质内部得研究没有穷尽,其绝对值还不可知。

热量就是指不同体系由于温差而传递得能量,可以测量出确定值。

温度就是体系内分子平均动能得标志,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习题: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pVT 关系?答: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p 、体积V 和温度T 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U 、熵S 、Gibbs 自由能G 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推算;此外,还有一些概念如逸度等也通过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

因此,流体的p –V –T 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2.理想气体的特征是什么?答: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严格地说,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在极低的压力下,真实气体是非常接近理想气体的,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以便简化问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RT pV =2-3.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它可以直接测量吗?答:纯物质的偏心因子ω是根据物质的蒸气压来定义的。

实验发现,纯态流体对比饱和蒸气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近似直线关系,即符合:⎪⎪⎭⎫ ⎝⎛-=r sr Tp 11log α 其中,c s s r p p p =对于不同的流体,α具有不同的值。

但Pitzer 发现,简单流体(氩、氪、氙)的所有蒸气压数据落在了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该直线通过r T =0.7,1log -=sr p 这一点。

对于给定流体对比蒸气压曲线的位置,能够用在r T =0.7的流体与氩、氪、氙(简单球形分子)的sr p log 值之差来表征。

Pitzer 把这一差值定义为偏心因子ω,即)7.0(00.1log =--=r s r T p ω任何流体的ω值都不是直接测量的,均由该流体的临界温度c T 、临界压力c p 值及r T =0.7时的饱和蒸气压s p 来确定。

2-4.纯物质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吗?答:正确。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解答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解答

⼤学⽆机化学第⼆章试题及解答第⼆章化学热⼒学基础本章总⽬标:1:掌握四个重要的热⼒学函数及相关的计算。

2:会⽤盖斯定律进⾏计算。

3: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吉布斯⾃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向。

各⼩节⽬标:第⼀节:热⼒学第⼀定律了解与化学热⼒学有关的⼗个基本概念(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体积功、热⼒学能),掌握热⼒学第⼀定律的内容(△U=Q-W )和计算。

第⼆节:热化学1:掌握化学反应热的相关概念:○1反应热——指恒压或恒容⽽且体系只做体积功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当⼀个化学反应发⽣后,若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

○2标准⽣成热——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元素的指定单质⽣成标准状态的1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

符号f m H θ?,单位:1J mol -?或1kJ mol -?)。

○3燃烧热——在100kPa 的压强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

符号:c mH θ;单位:1kJ mol -?。

2:掌握恒容反应热△U=Q v -W;恒压反应热Q p =△H 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的关系:p V Q Q nRT =+? 3:掌握盖斯定律内容及应⽤○1内容:⼀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各步反应的热效应之和。

○2学会书写热化学⽅程式并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向1:了解化学热⼒学中的四个状态函数——热⼒学能、焓、熵、吉布斯⾃由能。

2:重点掌握吉——赫公式r m r m r mG H T S θθθ?=?-?的意义及计算。

3;建⽴混乱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由能和标准熵以及标准摩尔反应熵的概念,并学会对化学反应的⽅向和限度做初步的讨论会运⽤吉布斯⾃由能判断反应的⾃发性。

Ⅱ习题⼀选择题1.如果反应的H 为正值,要它成为⾃发过程必须满⾜的条件是()A.S 为正值,⾼温B.S 为正值,低温C.S 为负值,⾼温D.S 为负值,低温2.已知某反应为升温时rG 0值减⼩,则下列情况与其相符的是()A.rS 0<0B.rS 0>0C.rH 0>0D.rH 0<03.该死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关。

化学热力学初步

化学热力学初步

化学热力学初步【2-1】计算下列系统得热力学能变化:(1)系统吸收了100J 能量,并且系统对环境做了540J 功。

(2)系统放出了100J 热量,并且环境对系统做了635J功。

解:(1)J 440J 540J 100-=-=+=∆W Q U (2)J 535J 635J 100=+-=+=∆W Q U【2-2】2.0m olH 2(设为理想气体)在恒温(298K)下,经过下列三种途径,从始态0.015m3膨胀到终态0.040 m 3,求各途径中气体所做得功。

(1)自始态反抗100k Pa的外压到终态。

(2)自始态反抗200kPa 的外压到中间平衡态,然后反抗100kP a的外压到终态。

(3)自始态可逆地膨胀到终态。

解:(1)()kJ 5.2015.0040.01001=-⨯-=∆⋅-=V p W(2)()()222022222V V p V V p W W W '-''⨯''--''-=''+'=,关键是确定中间态在2p '下的体积2V ': 311220.025m L 8.24kPa 200K 298)K mol L kPa (315.8mol 0.2≈=⨯⋅⋅⋅⨯=''='--p nRT V()()kJ 5.3025.0040.0100015.0025.02002-=-⨯--⨯-=W(3) 4.9kJ J 4861015.0040.0ln 298315.80.2ln12321≈=⨯⨯-=-=-=⎰V V nRT pdV W V V 【2-3】在θp 和885oC 下,分解1.0m olCaCO 3需耗热量165kJ 。

试计算此过程得。

和、H U W ∆∆ C aC O3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32CaCO (s)=CaO(s)+CO (g)解:ﻩ ﻩﻩ (s)CaCO 3(g)CO CaO(s)2+1θm f mol kJ /-⋅∆H ―120.69 ―635.1 ―393.5系统的标准摩尔焓变:1θm r mol kJ 3.1781206.9][393.5]635.1[-⋅=----=∆H 系统对环境做功:kJ 6.9115810315.80.13-=⨯⨯⨯-=∆-=∆-=-nRT V p W 等压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kJ 165==∆Q H内能变化值:kJ 4.1556.9165=-=+=∆W Q U 【2-4】已知(1)θ-1221C(s)+O (g)=CO (g)ΔrH =-393.5kJ mol ⋅(2)θ-122221H (g)+O (g)=H O(l)ΔrH =-285.9kJ mol 2⋅ (3)θ-142223CH (g)+2O (g)=CO (g)+2H O ΔrH =-890.0kJ mol ⋅试求反应24C(s)+2H (g)=CH (g)的m rH θ∆。

化学热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OK

化学热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OK

h
5
5.下列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
f
G
m
不为零的是 C 。
A.白磷(s) B.Br2(l) C.Hg(s) D.N2(g)
h
6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恒压过程才有焓变 B.只有恒压且不做非体积功W’的过程的反
应热才等于焓变 C.任何过程都有焓变,且焓变等于反应热 D.单质的焓变和自由能变都等于零
S
m
/J·mol-1·K-1
191.6
205.14
rH
m
=90.25 kJ·mol-1
210.76
rS
m
=210.76-
1 2
×191.6-
12×205.14
=12.39 J·mol-1·K-1
h
37
rG
m
(298K)=
rH
m
-T
rS
m
=90.25-298.15×12.39×10-3
h
35
2.设汽车内燃机内温度因燃料燃烧可达
1300℃,试估算反应 1
2
N2(g)+
1 2
O2(g)→NO(g)
在25
℃和1300
℃的
r
G
m
和K
的数值。并联
系反应速率简单说明在大气污染中的影响。
h
36

1
1
2 N2(g) + 2 O2(g) = NO(g)
f
H
m
/kJ·mol-1
0
0
90.25
h
16
二、填空题
1.反应CaO(s)+H2O(l)→Ca(OH)2(s),在 298K及100kPa时是自发反应,高温时其逆反

化学热力学初步练习

化学热力学初步练习

化学热力学初步练习选择题:1.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系所作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B 、体系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C 、体系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D 、以上叙述均不正确2.某反应在标准状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ΔrH m Θ > 0 ΔrS m Θ>0B 、ΔrH m Θ< 0 ΔrS m Θ< 0C 、ΔrH m Θ > 0 ΔrS m Θ< 0D 、ΔrH m Θ< 0 ΔrS m Θ > 03.CO(g)的Δf H m Θ 等于** ( )A 、CO(g)的摩尔燃烧热B 、CO(g)的摩尔燃烧热的负值C 、C(石墨) +21O 2(g)=CO(g) 的ΔrH m Θ D 、2 C(石墨) +O 2(g)= 2 CO(g) 的ΔrH m Θ 4.稳定单质在298 K ,100 kPa 下,下述正确的是** ( )A 、S m Θ,Δf G m Θ 为零B 、ΔfH m Θ 不为零C 、S m Θ不为零,ΔfH m Θ为零D 、S m Θ,Δf G m Θ,ΔfH m Θ均为零5.一个体系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总是有*** ( )A 、Q 途径1=Q 途径2B 、W 途径1=W 途径2C 、(Q + W )途径1=(Q + W )途径2D 、ΔU =0,与途径无关6.下列单质在298K 时的Δf H m Θ不等于零的是* ( )A 、Fe(s)B 、C(石墨)C 、Ne(g)D 、Cl 2(l )7.在25℃,1.00 g 铝在常压下燃烧生成Al 2O 3,释放出30.92 kJ 的热,则Al 2O 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铝的原子量为27)** ( )A 、30.92 kJ·mol -1B 、-30.92 kJ·mol -1C 、-27×30.92 kJ·mol -1D 、-54×30.92 kJ·mol -18.已知: 物质 C 2H 4(g) CO(g) H 2O(g)Δf H m Θ / kJ·mol -1 52.3 -110.5 -242.0则反应:C 2H 4(g)+2 O 2(g) = 2 CO(g) + 2 H 2O(g)的ΔrH m Θ为** ( )A 、-300 kJ·mol -1B 、-405 kJ·mol -1C 、-652 kJ·mol -1D 、-757 kJ·mol-19.下列反应中,ΔrH m Θ 等于生成物的Δf H m Θ 的是** ( ) A 、H 2(g)+Cl 2(g)=2 HCl(g) B 、CaO(s)+CO 2(g)=CaCO 3(s)C 、Cu(s)+21O 2(g)=CuO(s) D 、Fe 2O 3(s)+6HCl =2FeCl 3+3H 2O 10.下列各组都为状态函数的是** ( )A 、Q 、H 、GB 、S 、V 、WC 、P 、T 、WD 、G 、H 、S11.在恒压且不作非膨胀功条件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 *** ( )A 、Q P =ΔHB 、H = U + pVC 、G = H - T ΔSD 、ΔG = -W´max12.标准状态下,下列离子的水合离子Δ f H m Θ 值为0 的是 *** ( )A 、Na +B 、Cu 2+C 、H +D 、Cl -13.已知 2 PbS(s)+3 O 2(g)=2 PbO(s)+2 SO 2(g) ΔrH m Θ =-843.4 kJ · mol -1,则该反应的 Q v 值是*** ( )A 、840.9B 、845.9C 、-845.9D 、-840.914.已知:CuCl 2(s) + Cu(s) = 2 CuCl(s) ΔrH m Θ =170 kJ · mol -1 ,Cu(s) + Cl 2(g) = CuCl 2(s) ΔrH m Θ =-206 kJ · mol -1 ,则CuCl(s) 的Δf H m Θ (kJ ·mol -1)为*** ( ) A 、36 B 、18 C 、-18 D 、-3615.已知: 化学键 C -H C -Cl Cl -Cl C =C C -C键焓/ kJ ·mol -1 413 326 239 619 348 则可估算出反应:H 2C =CH 2 + Cl 2 = H 2C(Cl)-C(Cl)H 2 的ΔrH m Θ(kJ ·mol -1)为*** ( )A 、-381B 、-142C 、142D 、381填空题1.对某体系作 165 J 的功,该体系应 热量 J 才能使内能增加100 J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_化学热力学初步-部分习题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_化学热力学初步-部分习题解答
219.4
-241.8
188.7
(1)25℃ ΔrGmθ =68.2+(-228.6)-(-168.6)=8.2 KJ/mol>0
正向反应不自发 360℃ ΔrHmθ=52.3+(-241.8)-(-235.3)=45.8 KJ/mol
ΔrSmθ= 219.4+ 188.7 -282 =126.1 JK-1mol-1 (2)ΔrGmθ =ΔrHmθ -TΔrSmθ= 45.8- 633× 126.1×10-3 =-34.02 KJ/mol <0 正向反应自发

m

K
1
rSm


218 . 8 1000 190 . 3
1150
K
P43 24 解: • (1)标准态下
rG m
θ


vi f G m


10 f G m ( H 2 O ( g)) f G m Na 2 S O 4) f G m Na 2 S O 4 10 H 2 O ) ( ( - 2286 (-1267 ) ( 3644 ) 91 kJ/mol 0
• (3)
T
45 . 8 10 J mol
3
1 1
126 . 1 J mol
1
K
363 K
P43 21
解: (1)
f H m /( kJ mol
S m /( J mol
θ 1
C 2 H 5 OH (l) C 2 H 5 OH (g)
1
θ
)
-277.6
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θ
(4)错,温度高于0K时 (5)错,如反应

热力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一、是非题1、任意过程只要知道其始末状态即可确定过程与外界的热交换(x)、功交换(x)及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

2、简单可压缩系统任意过程中对外所作膨胀功均可用计算(√)。

⎰pdV计算(x),用⎰dWpsurr3、流动功Δ(pdV)只有在开口系统中研究气体流动时才需要考虑(√)。

4、q和w是状态参数(x)二、选择题1、表达式δQ=dU+δW c 。

(a)适用于任意热力过程;(b)仅适用于准静态过程;(c)仅适用于闭口系统中的热力过程。

2、表达式δQ=dU+pdV适用a1中的a2。

(a1)闭口系;(b1)开口系;(c1)闭口及开口系;(a2)准静过程;(b2)任意热力过程;(c2)非准静过程。

3、任意准静或非准静过程中气体的膨胀功均可用b 计算。

(a)pdV;(b)p surr dV;(c)d(pv)。

4、在正循环中⎰Qδa零,同时⎰Wδa零。

在逆循环中⎰Qδ c 零,且⎰Wδ c 零(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三、习题2-1 0.5kg 的气体,在汽缸活塞机构中由初态p 1=0.7MPa 、V 1=0.02m 3,准静膨胀到V 2=0.04m 3。

试确定在下列各过程中气体完成的功量及比功量; (1) 定压过程; (2) pV 2=常数。

解: (1)由准平衡过程体积变化功的表达式,当为定压过程时:W=p △V=0.7×106×0.02=14000 J=14 kJ 比功量 w= p △v=W/m=14000/0.5=28000 J=28 kJ(2)pV 2=0.7×106×0.022=280 J ·m 3 由准平衡过程体积变化功的表达式W=dV Vpdv v v ⎰⎰=04.002.0228021=7000 J=7 kJ 比功量 w= p △v=W/m=7000/0.5=14000 J=14 kJ 2-2为了确定高压下稠密气体的性质,取2kg 气体在25MPa 下从350K 定压加热到370K ,气体初终状态下的容器分别为0.03 m 3及0.035 m 3,加入气体的热量为700kJ ,试确定初终状态下的热力学能之差。

化学热力学基础练习

化学热力学基础练习

化学热力学基础练习一.是非题1. 某一可逆反应,当J>K 时,反应自发地向逆方向进行。

()2、化学反应的△r G越小,反应进行的趋势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3、对于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凡是△r G m>0的化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5、Fe (s)和Cl2 (l)的△f H m 都为零。

()6、一个化学反应的△r G m 的值越负,其自发进行的倾向越大。

()7、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8、将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ΔH,ΔS的符号依次为-、+、+。

()9、乙醇溶于水的过程中ΔG=0。

()10、CO2(g)的生成焓等于石墨的燃烧热。

()11、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12、如果一个反应的Δr H m <0, Δr S m >0 ,则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的。

()13、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故对可逆反应而言,不管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均相同。

()14、某一反应平衡后,再加入些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则两次测得的平衡常数相同。

()15、在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g) + O2 (g) = 2NO2 (g) 达到平衡,当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时,总压将增加,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即生成NO2的方向移动。

()16. 反应A+B→C 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如果升高体系的温度,则生成C 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17. 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18.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如何不同,反应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都相同。

()19.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常数也随之减小。

()20.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由于反应物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的缘故。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4、可逆过程和最大功 U是状态函数,Q和W不是状态函数。
2.3热化学
一、焓的概念 1、反应热:当系统发生化学变化后,并使生成物的 温度回到反应前反应物的温度(即等温过程),系 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个反应的反应热。等温 过程系统的热变化叫做反应热。 2、等容反应热 △V=0。 系统不做体积功,即W=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则,QV =△U–W =△U。 这说明,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V(右下标表示等容 过程)全部用来增加或减少系统的热力学能。
2、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其热效 应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说明:
三、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 分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2、应用:
四、生成焓
1、生成焓:由元素的指定单质生成1mol某
物质时的热效应叫做该物质的生成焓。 2、标准生成焓:如果生成反应在标准态和指 定温度(通常为298K)下进行,这时的生成 焓称为该温度下的标准生成焓。用 表 示。
2.5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1、吉布斯自由能(自由焓) 1878年美国物理学家吉布斯根据 及T对反 应自发方向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热力学函数— —自由焓G。 定义为:G=H-TS ,是状态函数。 过程的自由能变ΔG=ΔH-TΔS (KJ/mol) 推导过程: 1)传入环境的热量等于传入系统热量的负值, 即Q环= - ΔH系 又由于ΔS=Qr/T(等温过程熵变的公式) 所以ΔS环=Q环/T= - ΔH系/T
3、物质标准熵的大小有如下的规律: (1)同一物质熵值大小次序是:气态>>液态> 固态; (2)聚集态相同,复杂分子比简单分子有较 大的熵值; (3)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熵 值大; (4)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构型复杂,熵 值大; (5)物质的熵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态物 质的熵值随压力增高而减小。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解)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解)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1. 热力学第一定律WU-=Q∆,由于U为状态函数,所以Q和W也是状态函数,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Q和W只有在能量交换的时候才会有具体的数值,并且随途径不同,共和热的数值都会有变化,所以不是状态函数。

2. 解释下列名词(1) 体系与环境(2) 热(Q)(3) 功(W)(4) 焓(H)和焓变(H∆)(5) 热力学能U(6) 恒容反应热(Q V)和恒压反应热(Q p)答:(1) 热力学中称研究的对象为体系,称体系以外的部分为环境。

(2) 体系在变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Q。

(3) 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

(4) H=U+PV当泛指一个过程的时候,其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为焓变。

(5) 体系内一切能量的总和叫热力学能。

(6) 在恒容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其热效应称为恒容反应热。

在恒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其热效应称为恒压反应热。

3. 什么叫状态函数?它具有何特性?答:藉以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称为体系的状态函数。

它具有加和性。

4. 何谓热效应?测量方法有哪两种?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为当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可以选择恒压和恒容两种条件下测量。

5. 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几点?答:表示出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写热化学方式式,要注意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条件,如果反应是在298K和1.013×105Pa下进行时,习惯上不予注明。

(2)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晶形。

(3)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只是表示计量数,不表示分子数。

但计量数不同时,同一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也不同。

6. ①无机化学中常用的反应热有哪几种?反应热的实质是什么?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V=Q p?等摩尔的NaOH和NH3·H2O溶液分别与过量的HCl溶液中和所放热量是否相等?为什么?②反应2N2(g)+O2(g)=2N2O(g)在298K时,ΔrH mø=164K J·mol-1, 求反应的ΔU?答:①无机化学中常用的反应热有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平衡态熵最大。

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10.自发过程的熵变?S > 0。

11.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T HS ∆=∆计算。

1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14.冰在0℃,pT HS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G = 0。

20.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 d 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 U = T d S - p d V ,因而可得d S = 0,为恒熵过程。

21.是非题: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此话对否? 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此话对否?⑶ 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⑷ 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⑸ 1mol 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能否用公式:⎪⎪⎭⎫⎝⎛=∆12ln VV R S计算该过程的熵变?22.在100℃、p 时,1mol 水与100℃的大热源接触,使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成100℃、p 的水蒸气,试计算此过程的?S 、?S (环)。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答案2022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答案2022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2221()()450(,)25.018.0H O g H O l gH O g molg mol -=-∆==-⋅ 忽略液态水的体积:1125.00.0083137377.52.264501017939.5p W p V nRT mol kJ mol K K kJ H Q Q kJ g kJ U W Q kJ--=-∆=-∆=⨯⋅⋅⨯=∆===-⨯=-∆=+=- 2.214[反应式(1)-反应式(2)]得: {}2211()()()221(,)(1)(2)4f m r m r m Ng O g NO g H NO g H H θθθ+=∴∆=∆-∆11111107(1150)490kJ mol kJ mol kJ mol ---⎡⎤=-⋅--⋅⎣⎦=⋅ 2.314[反应式(3)-反应式(4)+3×反应式(2)-反应式(1)]得: 2224()2()()N g H g N H l += (5){}{}24111111(,)(3)(4)3(2)(1)41143(286)3(317)(1010)450.5f m r m r m r m r m H N H g H H H H kJ mol kJ mol kJ mol kJ mol kJ mol θθθθθ-----∆=∆-∆+⨯∆-∆=-⋅--⋅+⨯-⋅--⋅=⋅2×反应式(4)-反应式(5)得:24222()()()2()N H l O g N g H O l +=+1112(4)(5)2(286)50.5622.5r m r m r m H H H kJ mol kJ mol kJ mol θθθ---∆=⨯∆-∆=⨯-⋅-⋅=-⋅ 2.4223322(,)3(,)(1)(,)(3)(,)r m f m f m f m f m H H CO g H H O l H CH OCH l H O g θθθθθ∆=∆+∆+-⨯∆+-∆13322(,)2(,)3(,)183.54f m f m f m r m H CH OCH l H CO g H H O l H kJ mol θθθθ-∆=∆+∆-∆=⋅ 2.5(1)22()()()r m H C s O g CO g θ∆+−−−−→r m H θ∆由题意知,(1)0,(2)0,(3)0r m r m r m H H H θθθ∆<∆<∆< 因为(1)(2)(3)r m r m r m H H H θθθ∆=∆+∆ (1)(3)(2)0r m r m r m H H H θθθ∆-∆=∆< 即以炭直接做燃料时放热较多 2.622()()()()C s H O g CO g H g +=+2(,)(1)(,)r m f m f m H H CO g H H O g θθθ∆=∆+-∆111110.5(241.8)131.3kJ mol kJ mol kJ mol---=-⋅+-⋅=⋅22()()()r m H C s O g H O g θ∆++(3)m θ(2)r m H θ∆22()()()CO g H g O g ++因为(1)(2)(3)r m r m r m H H H θθθ∆=∆+∆(1)(3)(2)0r m r m r m H H H θθθ∴∆-∆=∆>由题意知,(1)0,(3)0r m r m H H θθ∆<∆< 故以水煤气做燃料时放热较多 2.7标准状态下:Δr H m θΔr S m θ自发进行的的温度条件< 0 < 0 低温正向自发 < 0 > 0 任何温度均正向自发> 0 > 0 高温正向自发> 0 < 0任何温度正向均不自发2.8 均为熵增 2.9 (3) 2.102HgO(s) = 2Hg(l) + O 2(g)∆f H m Ө/kJ·mol -1 -90.83 0 0 S m Ө/J·mol -1·K -1 70.29 76.02 205.03 ∆r H m Ө(298K)=181.66 kJ·mol -1>0,∆r s m Ө (298K)=(-2×70.29+2×76.02+205.03) J·mol -1·K -1=216.49 J·mol -1·K -1>0 ∆r G m Ө(298K)=(181.66-298.15K×0.21649) kJ·mol -1=117.11 kJ·mol -1>0 所以,反应2HgO(s) = 2Hg(l) + O 2(g)在298.15K 时不自发. T(转)= ∆r H m Ө(298K)/ ∆r s m Ө (298K)=839K2.11Sn (白) → Sn (灰)Δf H m θ/kJ ·mol -1 0 -2.1S m θ/J ·mol -1·K -1 51.55 44.14Δr H m θ= -2.1 kJ ·mol -1Δr S m θ= 44.14 – 51.55 = -7.41 J ·mol -1·K –1T e = -2.1×103/-7.41 = 283.4(K ) 2.122Fe 2O 3(s )+ 3C (石墨)= 4Fe (s )+ 3CO 2(g )Δf H m θ/kJ ·mol -1 -824.2 0 0 -393.51 S m θ/J ·mol -1·K –1 87.40 5.74 27.3 213.6Δr H m θ= 467.87 kJ ·mol -1 > 0Δr S m θ= 557.98 J ·mol -1·K –1 > 0T > T e = 467.87×103/557.98 = 838.5(K ),反应才能正向自发。

化学热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勿删

化学热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勿删

G m ( ZnO,s )
=
-318.3kJ·mol-1
;f
G m(HgO,s)
=-58.43kJ·mol-1
3.由于 rHm ,rSm 一般随温度的变

不大
,故在温度变化不大时,
r
G
m
=
G
T
=
H298-T
S298

4.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2SO2(g)+O2(g)
→2SO3(g)在任意状态下的

rG
、标准状态下
m

r
G
m
及体系中各物质分压之间的关系是
r
G
=
m

r
G
m
+2.303RTlg
( pSO3 p )2 ( pSO2 p )2 ( pO2
p)
5.对于 孤立 体系,自发过程一定是ΔS
的过>程0,达平衡时熵S值
。 最大
6.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封闭或敞开体 系,自发过程一定是ΔG < 0 的过程,且达 平衡时,自由能G值最 小 ,这就是著名的 最小自由能 原理。
=91 kJ·mol-1
ln
K
= rG RT
=
91103J mol1 8.314J mol1 298K
=-36.73
K =1.12×10-16
(2)方法1 298K时的饱和水蒸气压为
3.17kPa,298K时空气水蒸气压为
p1=3.17kPa×60%=1.90kPa
设Na2SO4·10H2O风化时平衡水蒸气压为p2,则
7.定温下,下列反应熵变rSm 最大的是 D 。
A.CO2(g)→C(s)+O2(g) B.2SO3(g)→2SO2(g)+O2(g) C.CaSO4·2H2O(s)→CaSO4(s)+2H2O(l) D.2NH3(g) →3H2(g)+N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目录第一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化学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题第二部分熵、吉氏函数与化学反应方向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题第一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化学一判断题1气体的标准状况与物质的标准态是同一含义。

()2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 p=△H=H2-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3系统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确定的值。

()4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

()5功和热是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6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

()7由环境中吸收热量,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8环境对系统做功,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9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10系统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11系统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12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该反应的焓变。

()13由于CaCO3的分解是吸热的,故它的生成焓为负值。

()14298K时反应Na(s)+1Cl2(g)→NaCl(s)的△r H=-411.1kJ·mol-1,即该温度下NaCl(s)的2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11.1kJ·mol-1。

()15298.15K时由于Na+(g)+Cl-(g)→NaCl(s)的△r H=-770.8kJ·mol-1,则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770.8kJ·mol-1。

()16298K时,反应CO(g)+Cl2(g)→COCl2(g)的△r H=-108kJ·mol-1,则△f H(COCl2,g)=-108kJ·mol-1。

.()17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18△f H(Br2,g)=0kJ·mol-1。

()19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20在密闭容器中盛有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使其反应生成NO(g),保持反应在等温下进行,则该反应的焓变一定等于△f H(NO,g)。

.()21已知在某温度和标准态下,反应2KClO3(s)→2KCl(s)+3O2(g)进行时,有2.0molKClO3分解,放出89.5kJ的热量,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r H=-89.5kJ·mol-1。

()22反应H2(g)+Br2(g)→2HBr(g)的△r H与反应H2(g)+Br2(l)→2HBr(g)的△r H相同。

()23298K、标准态时,NH3(g)与O2(g)反应生成NO(g)和H2O(g),每氧化1molNH3(g)放出226.2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5O2(g)→NO(g)+3H2O(g),△r H=-226.2kJ。

()24反应N2(g)+3H2(g)→2NH3(g)的△r H与反应12N2(g)+32H2(g)→NH3(g)的△r H相同。

()25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二选择题1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A)△H;(B)Q;(C)H;(D)△U。

2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A)△U;(B)U;(C)Q;(D)W。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B)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C)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D)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系统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B)不做非体积功时,系统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C)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D)单质的生成焓等于零。

5已知△f H(N2O4,g)=9.2kJ·mol-1,则N2O4生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2O2(g)→N2O4(g) △r H=9.2kJ·mol-1;(B)N2(g)+2O2(g)→N2O4(g) △r H=-9.2kJ·mol-1;(C)O2(g)+12N2(g)→12N2O4(g) △r H=-9.2kJ·mol-1;(D)2N2(g)+4O2(g)→2N2O4(g) △r H=18.4kJ·mol-1。

6在下列各反应中,其△r H恰好等于相应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2H(g)+12O2(g)→H2O(l);(B)2H2(g)+O2(g)→2H2O(l);(C)N2(g)+3H2(g)→2NH3(g);(D)12N2(g)+32H2(g)→NH3(g)。

7与△f H(H2O,l)=-285.8kJ·mol-1对应的反应式是()。

(A)2H2(g)+O2(g)→2H2O(l);(B)H2(g)+12O2(g)→H2O(l);(C)2H(g)+O(g)→H2O(l);(D)2H(g)+12O2(g)→H2O(g)。

8下列各反应中,其△r H等于相应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2S(s)+3O2(g)→2SO3(g);(B)12H2(g)+12I2(g)→HI(g);(C)C(金刚石)+O2(g)→CO2(g);(D)C(石墨)+O2(g)→CO2(g)。

9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相应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等的是()。

(A)CO2(g)+CaO(s)→CaCO3(s);(B)12H2(g)+12I2(g)→HI(g);(C)H2(g)+I2(g)→2HI(g);(D)H2(g)+12O2(g)→H2O10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是()。

(A)在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某物质时反应的热效应;(B)在0℃及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某物质时反应的热效应;(C)在298K 及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 某物质时反应的热效应;(D)在298K 及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化合生成一定量的某物质时反应的热效应。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等于零;(B)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C)单质的生成焓为零;(D)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11298K 时下列物质的△f H 不为零的是( )。

(A)Fe(l);(B)P 4(白磷,s);(C)Ne(g);(D)Cl 2(g)。

12下列物质中,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A)C(金刚石);(B)P 4(白磷,s);(C)O 3(g);(D)I 2(g)。

13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

(A)C(石墨);(B)N 2(l);(C)H 2(g);(D)I 2(s)。

14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

(A)C(石墨);(B)N 2(g);(C)Br(g);(D)I 2(s)。

15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 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

(A)CO 2(g);(B)H 2O(l);(C)I 2(s);(D)N 2(l)。

16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A)C(石墨);(B)N 2(l);(C)Br 2(g);(D)H 2O(l)。

17已知298K 时反应2HCl(g)→H 2(g)+Cl 2(g)的△r H =184.6kJ ·mol -1,则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

(A)-184.6kJ ·mol -1;(B)184.6kJ ·mol -1;(C)-92.3kJ ·mol -1;(D)92.3kJ ·mol -1。

18已知在某温度时,反应A +B →C +D 的△r H (l)=-40kJ ·mol -1,反应2C +2D →E 的△r H (2)=60kJ ·mol -1,则反应E →2A +2B 的△r H =( )。

(A)140kJ ·mol -1;(B)-140kJ ·mol -1;(C)-20kJ ·mol -1;(D)20kJ ·mol -1。

19已知在相同温度下,金刚石和石墨与O 2(g)反应生成1.0molCO 2(g)的反应热分别为-395.4kJ ·mol -1和-393.5kJ ·mol -1,则C(石墨)→C(金刚石)的反应热为( )。

(A)1.9kJ ·mol -1;(B)-1.9kJ ·mol -1;(C)38kJ ·mol -1;(D)-38kJ ·mol -1。

20已知在298K 时,H 2(g)与O 2(g)反应生成1.0molH 2O(l)和1.0molH 2O(g)的反应热分别为-285.8kJ ·mol -1和-241.8kJ ·mol -1,则H 2O(l)→H 2O(g)的反应热为( )。

(A)-44.0kJ ·mol -1;(B)44.0kJ ·mol -1;(C)-537.6kJ ·mol -1;(D)537.6kJ ·mol -1。

21已知2Cr(s)+32O 2(g)→Cr 2O 3(s)的△r H =-1135.0kJ ·mol -1, C(石墨)+12O 2(g)→CO(g)的△r H =-110.5kJ ·mol -1, 则反应3C(石墨)+Cr 2O 3(s)→2Cr(s)+3CO(g)的△r H 为()。

(A)803.5kJ ·mol -1;(B)-1466.5kJ ·mol -1;(C)-803.5kJ ·mol -1;(D)1466.5kJ ·mol -1。

22已知C(s)+12O 2(g)→CO(g)的△r H =-110.5kJ ·mol -1,C(s)+O 2(g)→CO 2(g)的△r H =-393.5kJ ·mol -1,则CO(s)+1O 2(g)→CO 2(g)的△r H =( )。

(A)-283.0kJ ·mol -1;(B)283.0kJ ·mol -1;(C)-110.5kJ ·mol -1;(D)-504.0kJ ·mol -1。

23已知HgO(s)→Hg(l)+12O 2(g)的△r H =90.8kJ ·mol -1;则2Hg(l)+O 2(g)→2HgO(s)的△r H 为( )。

(A)90.8kJ ·mol -1;(B)-90.8kJ ·mol -1; (C)-181.6kJ ·mol -1;(D)-45.4kJ ·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