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校加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服务提供了先进 的技术手段 , 为师生服务提供 了多向保障。
l O
@
醵辩
④
2 1年 第 l期 ( 第 19 ) 00 0 总 3期
近年来,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大量引进了高 学历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受教育的背景不同, 对微生物学 基本操作的理解和 把握也不尽不 同。一些高校存在重科 研、 轻教学现象 ; 部分青年教师责任心不够 , 微生物实验教 学走过场 , 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 学生难 以真正掌握微生物
随着电子阅览室的建立, 管理人员可 以利用现代通讯 技术 , 拓宽参考咨询服务的 内容 , 扩展包括教育新成果检 索、 教育实验专题检索、 新科技成果查新、 专业信息导航、 专 题数据库编制等综合性服务。 六、 不能忽视计算机联网服务的作用 计算机联网服务对教学科研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
为 了加 强师 院 图书 阅 览室 的建 设 , 新 阅览室 的服 务 方式 , 更
络领域的信息进行系统挖掘, 进行加工整合, 提供给师生利 用, 是阅览室管理人员的艰巨任务。挖掘信息资源的范围
和重点, 要根 据 学 院不 同专业 教 学 和科 研 的 信息 需 求 来确
定, 要及时采集新开设的专业在教育、 科研活动中急需的信 息, 以满足师生教学实验、 教育科研 的需求。 五、 不能忽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高校开设微生物学课程 的班级较多, 生物学实验教 微 学任务大都非常繁重 。一些高校实验教学面积 、 设备和设 施等建设跟不上, 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加强微生物 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在硬件上确保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的顺利实施 : 在此基础上 , 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管理 , 开出研
究性、 综合 性 、 用 性实 验 , 励 学生 进 行科 学 研 究和 技 术 应 鼓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各组学生查阅文献 资料 后设计 实 验方案 , 可行性论 证 后 经 学生领取所需实验材料进行 实验操作 , 独立整理 、 分析实 验 结果并按科研论 文的基本格 式写 出实验论 文 , 整个 过程 中 教师 只起把关 和指导作用 , 实验室和实验 时间均是开放 的。 3 实验考核 的内容 与形 式的规 范化 . 实验教学 虽然 是该 课程 教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但在 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 门介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 之间 的 桥梁课程 , 与临床结 合紧密且实践性 强 , 微生物实验 课更是
实验 、 综合性实 验、 设计 性实 验 总学 时 分别 占 5 % 、J 、 0 4% D
1 0% 。
如此 。实验教学是该课 程教学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学微 生 医 物学实验教学能加强 学监 对 病原微生 物 的感 性认 识 , 助 有
摘
要 : 出 目前 医学微生物 学实验课教 学中存在 的 问题 , 实验课教 学的改革 进行探 索和 思考 , 面阐述 了教 指 对 全
学 改 革 的 内容 、 果 的反 馈 及 注 意 的 问题 。 效
关 键 词 : 学微 生物 学 ; 验 课 ; 革 医 实 改 中 图 分 类 号 :4 0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实 践 活 动 , 利 于 学 生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及 创 造 性 。 基 础 性 有
文 章编 号 :0 6— 3 2 2 0 )4— 18— 2 10 54 (06 0 02 0
医学 微生 物 学 实 验 课 教学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思考
孙 剑 刚 , 毛 子 , 惠芳 , 邓 应 梁 莹 , 余 娜
( 宁 学院 医学院微 生 物学教 研 室 , 成 湖北 成 宁 4 7 0 ) 3 1 0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重 要 性
实 验 教 学是 教学 活 动 中不 町缺 少 的 环 节 , 提 高 学 生 实 是
验 技 能 的重 要 途 径 。微 生 物 学 足 一 门 发 展 迅 速 、 践 性 很 强 实 的学 科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为 深 入 学 习 微 生 物 学 及 相 关 学 科 微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中 的 几 点 体 会
宋 波 赵 丹 蒋 丽 艳 周 芳 烨 刘 继 鑫
微 生物 学 是 生 命 科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分 支 , 研 究 微 生 物 的 是 种 类 、 布 、 态 、 构 、 谢 、 长 繁 殖 、 传 、 化 以 及 与 人 分 形 结 代 生 遗 进 类、 动植 物 等 相 互关 系 的一 ¨ 科 学 。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是 微 生 物 学 教学 的关 键 步 骤 , 培 养 、 练 学 生 的操 作 能 力 及 独 立 是 训 分 析 解 决 问题 能 力 的重 要 环 节 。高 等学 校 实 验 室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立 工 作 能 力 和 实 践 能力 的 主 要 基 地 , 学 中 , 独 教 突 出实 验课 的重 要 地 位 , 我们 改 革 的主 要 思 路 。 是
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 今 后 从 事 微 生 物学 的 相 关 解 为
这些 内容 , 町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强 学 生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既 增 责任 意识 , 能够 激 发 他们 解 决 医学 难 题 的 迫切 愿 望 。 又 3 改 革 实 验 教 学 的 内 容 与 形 式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内 容 . 微 包 括 显微 镜 使 用 技 术 、 色 制 片 技 术 、 离 纯 化 技 术 、 菌 鉴 染 分 细 定技 术 、 菌 操作 技 术 等 。 这 技 术 繁 多 、 碎 , 教 学 中 可 无 琐 在 恰 当 优化 组 合 这 些 实 验 内容 , 且 将 学 习形 式 变 得 丰 富 多 样 , 并 这 样 可以 克 服学 生 学 习 时 的 卡 燥 感 , 高 教 学 质 量 。如 可 针 占 提 对I 临床 七常见 的感 染 性 疾 病 , 行 脓 汁 、 便 、 进 粪 以及 痰 标 本 的 细 菌 学 检查 , 过 一 系 列 实 验 将 临 床 上 , 起 化 脓 性 感 染 、 道 通 - j l 肠 感 染 、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体 分 别 加 以 鉴定 , 样 做 既 强化 了 理 呼 这 论知 识 的 学 习 , 可 根 据 同 的病 原 体进 行 临 床 用 药 指 导 , 又 为 以后 的 临 床实 践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另 外 在 实 验 课 上 , 安 排 可 学 生 组 合 成 学 习小 组 的 形 式 , 学 生 观 看 实 验 相 关 内容 的 录 让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中 图分 类 号 : k3 9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o 1 3 ) 2 1 — 0 2 2 8 — 0 2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制、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 检测方法及相
改进 是进 行 一 系列实 验教 学改 革 的基 础 。在此 , 仅 就 医学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改进谈点个人体会 。
改进 实验 内容 。 提 高基 本操 作 技能 实验课教学作 为医学教育不 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 分 。 目前 , 多数 医学 院校 医学 微生 物学 实 验 内容 的设 置
高浓 度 的酚可 用 乙酸 丁酯蒸 馏 回收 。 低浓 度 的酚 可 以加入 次氯酸钠或漂 白粉使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和水 , 消除其危
害。
在 实验教 学 中让 学生 自己设 计 方案 , 亲 自处理 化 学废
液, 是发展学生个性 , 开发智力 、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 , 化 学 教 师在 实 验 教学 中 , 应 从 学校 化 学 实 验 室
【 实验平台】
医学微 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的体会
胜
( 西北民族大学
利, 慈彩虹 , 殷神 隆 , 米友军 , 王月颖
兰州 7 3 0 0 3 0 )
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 甘肃
摘要 : 医学微 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 为基础的学科 , 实验教 学是培养学生理 解能力、 创 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 为提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似乎总是神秘而又难以捉摸。
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微生物实验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探索微观世界的神奇大门。
然而,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走进微生物的奇妙世界,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节微生物实验课上,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台上详细地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则在台下被动地听着,然后按照老师的指示机械地完成实验。
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实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微生物实验项目,并制定实验方案。
比如,有的小组选择研究酸奶中乳酸菌的生长条件,有的小组选择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验内容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更新和拓展。
除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观察实验,我们还增加了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技术等前沿实验内容。
例如,在微生物基因工程实验中,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提取微生物的DNA,进行基因克隆和表达,感受基因工程的神奇魅力。
这些新的实验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了解到了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我们还引入了虚拟实验和在线实验平台。
虚拟实验可以让学生们在电脑上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提前熟悉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在线实验平台则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后通过在线实验平台向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且对实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它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
但随着教学侧重点的偏移,传统微生物实验的教学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对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弊端;课程改革一、当前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实验前期准备阶段缺失,学生无法独立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很多,例如大量的洗刷、包扎、灭菌、制备培养基、以及实验样品的采集等工作。
而这些准备工作均由教师或者固定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实验时老师直接将准备好的器材、物品发放给学生,学生只是熟悉了部分关键环节,缺乏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全面了解,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实验的理解与吸收。
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会因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而无法独立开展工作。
(二)实验内容拘泥于书本,学生缺乏兴趣与创新教师是决定实验课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上好实验课、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前提。
但如果在实验课程中,教师仅仅是单纯的示范教学,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本中的步骤最后验证实验的结果,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尽管学生完成了实验,但对如何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如何分析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了解甚微,不仅脱离了实践,而且不利于应用技术的掌握和实验技能的训练。
目前微生物实验课基本上按照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指导进行教学,实验课主要开设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实验项目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解决,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
(三)实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传统的实验课程一般都是示范教学,即教师在上面做示范,将步骤要点写在黑板上,随后学生跟着一起做。
但鉴于微生物实验的特殊性,很多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很难在黑板上画出来,也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准确,这时学生只能依靠自身想象去抽象的理解。
对于一些受条件限制,只能教师展示的实验,学生只能围在设备及教师周围观看过程,听教师讲解,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接收到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佳。
简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实 验 教 学 是 全 面 实 施 教 学 大 纲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环 节 , 验 教 学 是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验 活 动 、 接 经 验 与 直 接 经 实 间 验 、 象 思 维 和 形 象 思 维 、 授 知 识 和 训 练 才 能 相 结 合 的 过 抽 传 程 , 谨 认 真 是 试 验 成 功 的关 键 。 严 2 I 让 学 生 参 与 实验 前 的 准 备 .
深 , 其 中 的重 点 、 点 以及 基 本 操 作 更 易 掌 握 , 高 了学 生 对 难 提
2 22 激 发 学 生 对 实 验 课 的兴 趣 ..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 持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设 计 为 重 点 , 用 坚 以 采
师生讨论 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 同时教 师有意识 的扩展 与实
因 为 学 生 在 高 中 阶 段 受 教 学 条 件 的 限 制 和 片 面 追 求 升
学率 等因素的影响 , 生们 大多 数都 反应 实验课 上 的很少 。 学 所 以 , 须 加 强基 本 实 验 技 能 训 练 , 放 实 验 室 不 占 用 学 生 必 开 实验课 学时 , 冲淡对 学生基 本技 能 的训练 , 般在 学生 的 不 一
方 法 的 改 革 , 仅 提 高 了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果 , 且 还 激 发 不 而
22 3 开 展 综 合 性 实 验 .. 把 一 些 独 立 实 验 合 并 成 一 个 大 实 验 , 样 既 节 省 了 时 这 间 , 时 又 能 使 学 生 将 所 学 知识 联 系 起 来 , 行 综 合 分 析 , 同 进 提 高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及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2 2 4 建 立 统 一 的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 不 同 的老 师 毕 业 不 同 的 院 校 , 教 方 法 各 有 不 同 , 样 带 这 就 需 要 制 定 一 套 完 整 的 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教 师 们 在 开 新 实 验 课 前 , 共 同 商 议 , 实 验 应 达 到 的 目的 、 点 、 点 、 验 应 对 重 难 实 的 规 范 示 教 方 法 、 作 流 程 , 求 学 生 掌 握 的 基 本 技 能 都 要 操 要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医学检验、疾病预防和控制、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课程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1. 课程设置精准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革创新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展开:① 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理论课程设置,吸引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② 加强实验教学的设置,引导学生理论通联实际,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③ 加入前沿科技内容和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2. 教学方法灵活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一般注重理论课讲授,实验课讲解实验操作步骤,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改革创新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展开:① 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PPT、视瓶等形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③ 开展讨论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改革创新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展开:① 实验室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② 开展实习课程,将学生送入医院、实验室等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习,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提前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③ 制定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参与科研、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4. 评价体系健全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也需要改革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微生物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微生物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生理活动、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以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实验内容创新微生物学实验的内容常常涉及到纯培养、染色观察、代谢测定、基因工程等方面,传统的实验内容往往是老生常谈,让学生难以产生新鲜感。
实验内容的创新非常重要。
可以结合当下热点问题或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内容,如抗生素产生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在实验手段方面,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尝试。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往往以培养观察为主,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PCR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基因组测序技术等,这些新的手段不仅能够展示微生物学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
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让学生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与分析,培养其数据处理和利用能力。
实验环境的创新也是促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实验室环境往往显得单一和乏味,可以尝试搭建具有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室,如微生物菌种馆、微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室、微生物生态环境模拟室等,通过展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应用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微生物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实验教材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
传统的实验教材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验的操作性和趣味性,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的创新,编写新的实验教材,将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实验教材的多媒体和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相关知识,提升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讲解 , 哪些 知识 在 实验 室 中讲 解 . 教 师 必须 进行详 细地分析 . 从而提高 教学效 果 。如教学革 兰氏染色 内容 时 . 在实验
一 可 蔽曩l 专业课教学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教 学 改 晕 搽 讨
●河南 医药高级技工学 校 管 宁
技工 学校培养 出来 的人才 . 必须具 有较 高的操作技 能 . 以便 毕业 后能更好 地适应社 会 . 实 验是实现这 一 目标 的重 要保障 。 微生物学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 的 课程 . 实验教学 作为微生物学 教学的重 清楚 需要 注 意 的事 项 即可 .给学 生 留 出更多 的时间思考 、 探讨 。对于一些 实 验 .教师 如不 提前 演示 .在 课 堂操作 时. 学生 可能看 不清 教师 的演示 。 进 而 学 生 在实 验 过 程 中会 出现 操 作 失误 如 果得 不到及 时 纠正 .学 生可 能养成 不 良的习惯 . 因此 . 指 导教 师要 多做 实
验 演示 , 确保实 验教 学效 果 。其次 , 实
验教 学 中要 多给 学 生动 手 的机 会 . 对
世界 。 还能 让学 生 了解操 作技 能 . 培 养
学生严谨 的工作态度 传统 的微 生物学 实验教学 是一些普通 验证性 的实验 . 只
是 为 了加 深 学 生 对 基 本 理 论 的认 识 与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微生物 实验要求 严格 . 必须彻 底清 洗器皿 . 准确 称量 药 品 . 如 果学 生忽 视
这些 . 会 导 致 实 验 结 果 不 理 想 针 对 学
一
实 验评 价是 实验 教 学不 可缺 少 的 个环节 .是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
高职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生物学知识越来越受到关注。
微生物学作为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内容单一、实践性不足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限制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发现。
因此,我们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设更多的实验环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针对微生物培养技术和鉴定技术,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样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技能以提高工作熟练度。
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二、知识点的衔接与延伸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多样化,但存在着知识点之间的独立性较强,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也没有考虑到知识点的衔接和延伸。
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让学生透彻地了解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基于理论知识创建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此外,教学中还需要适当拓展知识面,引入相关的医学科学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的创新设计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设计,引入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细菌表达系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基因组,结合国际微生物标准样品库建立微生物基因鉴定流程等研究方向,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医学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需要注重教学方法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实验课程的创新设计等方面,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精选10篇)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精选10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篇1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实验往往是几个知识点的结合,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就比如现在我们正在做的紫外诱变,就是融合了我们正在学的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技术,这不仅使我们空空的课本知识有了及时的实践,也能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验证试验时提高对理论的理解能力,无疑,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
以前经老师讲解过使用说明后,脑海中觉得这些仪器的使用也挺简单的,只有进入实验室自己真正动手操作过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像移液枪的使用: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吸取固定体积的液体)。
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
可是在我真正第一次在实验室使用时就出错儿了,所以,想法永远比不上行动,事不在小,但一定要去做。
在当今社会,只有技术型、实践型人才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纸上谈兵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到了实际中总会受到内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只有通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证明、一次次优化,最后才能投放入市场、造福人类。
我想,有技术才能站得住脚,肚子里有墨水才可以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运筹帷幄。
经过暑期的微生物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的锻炼,在接下来的组培教学实验中总能比很多人做得得心应手,我想这也是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吧!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要会说,也要会做。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篇2对于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在微生物学中显得更加重要,随着对生命现象的不断探索研究,越来越多的生物资源被开发利用,而微生物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现今所发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大、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优于动植物细胞成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反思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存我们的教学体会,那么教学反思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反思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反思1[课例名称]叶绿素形成与光照的关系1、从创设情境中发觉问题职工让学生视察韭菜和韭黄,并提出以下问题:(1)它们是同一植物吗?(引导学生从根、叶的形状、叶的气味等方面来判定)(2)为何它们的叶色彩不同?(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讲韭黄的培养方法,即韭黄放在不透光的薄膜或草木灰中)(3)叶色不同与什么有关?(叶片中含有的色素种类、数量有关)(4)绿色植物的叶中主要含有什么色素?(叶绿素)(5)同一植物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即都是叶绿素,为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叶色?由此产生了需要探究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2、从大胆猜测中提出假定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根据生活体验,猜测与叶绿素形成有关的许多假定:如植物种类、空气、水分、气温、光照等。
3、从设计对照中检验假定在探究“叶绿素形成与光照的关系”时,把每班学生一分为二:一半学生用绿芽菜。
一半学生用水稻秧苗,提早几天,由组长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实验室做以下实验:每组各取两份实验材料(同种),一份放在有光照的实验室-窗,另一份放在不透光的纸盒内,上面用不透光的纸糊起来。
到上实验课时。
打开纸盒,与实验室的样本一起视察,做好实验记录。
4、从分析实验中得出结论有的组由于实验操作失误,纸盒没有盖严而透光,结果造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区分而失败,让学生分析并找出原因,排除这些因素后重新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课后反思]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本课例中,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觉的能力。
如何做实验,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数,主要-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研究,从而发觉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现象或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摸索、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医 学微 生物 学 实验 是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教 学 的重 要 组
师 的讲解 , 老师讲授吃力 , 并且需要 在板 书上花费大量 的时 间。而且仅仅通过语言表述 , 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 很容易造
成 开 展 医 学微 生物 学 实验 使 得 学 生 能 够 将 学 习到 的理 论 知 识 转 化 为 实践 . 加 全 面 、 统地 掌 握 好 医学 微 生 物 学 及 更 系 其 他 相 关 医 学 知 识 . 且 能 够 培 养 学 生 一定 的 动 手 能 力 . 并 独
o e eae e ia no e e n d a l o tan te sud nt h t rr ltd m dc k wldg ,a be t r i h t e sa l
c r i rc ia l y i d p n e t ay i n r b e s l- e t n p a t l a i , n e e d n l ssa d p o lm— ov a c bit n a
连接在显微 镜上的摄像 头转到投影屏幕上给学生看 ,这样 更 易于学生在 自己观察的时候 找到 目标 ,也节约 了老师指
导 学生 的时 间 。
h n ie a d s se t o ma trt e Me ia co ilg n e sv n y t mai t s h d c lMir b oo y a d c e
立 分析 及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通 过 对 医学 微 生 物 学教 学手 段 、
成注意力不集 中 , 教学效果不好。与传统教学相 比 , 多媒体 技 术借助文字 、 图片 、 画和录像等传 递信息 , 得讲授 的 动 使
知识具体形象 ,将一些通过传 统教 学手段很难表达 的教学 内容生 动地展现 给了学生 。同时由于老师提前制作教学课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针对我院以往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在优化实验内容、重视预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科研课题、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进行了探索。
实践表明,微生物教学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考核当今是生命科学时代,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已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微生物学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2]。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开设,为了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验技术,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我们对微生物实验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1 实验内容较单一,探索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以往,我们微生物实验大多数是根据实验教材内容安排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没有或较少,实验内容多是对理论课程的简单验证, 缺少创新性。
当然, 这部分验证性实验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起重要作用[3], 但各个实验彼此之间孤立进行、缺乏内在的联系, 学生对各个实验的用途及地位认识不足, 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缺乏,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4-5]。
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问题及改革实践
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问题及改革实践随着微生物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已成为研究生生命科学专业必修课之一。
目前在高级微生物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性、教学手段单一等,急需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就“高级微生物学”教学问题及改革实践展开讨论。
一、教学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微生物分类、结构与功能、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等方面展开,但与时代的发展和微生物学研究实践的需要脱节。
近年来,微生物在环境修复、食品加工、药物生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2. 缺乏实践性高级微生物学课程通常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学习,缺乏对微生物学的实际操作和观察经验,不能全面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应用。
而临床、环境、农业等各个领域对高级微生物学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虚拟仿真、远程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但现实中这些手段还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改革实践为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级微生物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需求,需要对高级微生物学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 更新教学内容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微生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环境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更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学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技术。
2. 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室操作、科研实践、实习实训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体相对于环境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和微生物感染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提高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多是以传统实验室技术和常规文献为基础,内容更新不及时,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环境微生物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多是以课堂讲授和实验为主,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 培养目标单一传统的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培养目标与时代的需求不符,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解决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及时更新教材,将最新的环境微生物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时效性。
拓宽教学资源,引入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前沿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入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环境微生物知识。
3.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4. 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环境微生物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环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走进微观世界,学懂人生哲理——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一门探究微观世界的学科,微生物学不仅引领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深刻启示着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人生的哲理。
在微生物学课程里,思政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它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认识微生物学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内涵和课堂体验。
一、多元教材引领思想碰撞微生物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广泛领域。
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多元化的教材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碰撞。
同时,多元教材也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将学生带入多元思考、开阔视野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营养的思维碰撞,提升思维的多元性。
二、课外拓展促进生命关怀除了教材的规范学习外,课外拓展也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走进实验室、企业或社区,学生将有机会亲身体验科学实践、社会热点问题等,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
同时,课外拓展也是关爱生命、激发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
在学生参与的社区服务项目中,他们将有机会通过微生物学的知识,探寻环境污染、饮用水卫生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真正投身于生命保护和环境维护的大计中。
三、多元评估促使内涵深入在思政教育中,多元化的评估策略将帮助学生成长,将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传统的学术性评估,更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笔记以及网上问答等形式,全面深入地展现个人的思想品质和学术素养。
在这样的课程评估中,思政教育的影响不仅仅是表层的,更是深入骨髓的,建立了学生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
思政教育与微生物学课程紧密结合,不仅为过去的课程注入了精神内涵和新动力,也为未来的教育探索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在微观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对生命的关爱和奉献、对环境的影响和承载,也看到了我们对待生命的责任和担当。
生命的珍贵,是我们与微生物共同探讨生命哲学的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发表时间:2011-09-27T16:29:04.15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供稿作者:李毅然马亢[导读] 微生物实验课改革是一项既紧迫又繁重的系列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李毅然马亢(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特点及其在微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当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笔者依据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特点和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从实验操作、ATDE、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并对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实验教学教学改革Some proposals on the reform of Microbial experiment teachingLI Yi-ran MA Ka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HenanShangqiu 476000)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ce of microoganism experiment education. It analyzed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l and emphasized the pressure to reform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l. The auther advanced some proposals on the micro- experiment course reform from bisic operation, ATDE, teaching equipment, teaching content and examine system also prospected the future reform on the micro-experiment course.Keywords: micro-experiment course; experiment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微生物学是高等学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该学科主要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特点、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鉴定和进化等方面,内容极为丰富。
微生物学与植物学、动物学相比,其渗透性更强,涉及领域更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
微生物应用可涉及到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而微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微生物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提高到具体实践应用的必经步骤,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实现“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必要环节,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可见,微生物实验教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微生物专业人才的重大使命,微生物实验教学能否很好的展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今时代,教育观念不断发展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盛行,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微生物实验教学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以教师为主角学生旁观的落后模式,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实验理论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解放出自己的双手,在实验课中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动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实践和创新能力。
1 当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弊端当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思维模式比较固定且具有很强预见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的准备都是由教师一人包办。
整个实验内容和流程比较固定,缺乏创新和新鲜感,以至于导致学生对实验课内容感到乏味,积极性不足。
在实验课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灌输方式将给学生,然后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一成不变的完成。
在当前提倡教育创新的形势下,显然这种旧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弊端也明显暴露出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有:1实验内容单一性强、几乎没有研究性实验,缺少新颖性,体现不出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综合性;2 实验演示性和验证性居多,深度不够、思维空间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3 实验课前准备基本都是由教师单独完成,学生极少参与课前准备,因此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掌握,学生只能生硬的按照预设的操作步骤去做,这样就难以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发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实验教学在整个微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实验课时量较少,实验教学时间比较固定,误导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心理。
例如,很多实验很难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常常会把一个完整的实验分割成多个部分、多个时间去做,这样就造成实验时间跨度太长,增加了实验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实验最终往往是草草了事,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这对学生系统掌握完整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极为不利。
5 考核方式简单,不能合理有效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目前,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效果评定办法多采用试卷评分,即使有实验操作评定,但往往也比较简单不够全面。
国家的发展和创新,归根揭底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在于其实质就是能够培养出勇于创新和敢于打破陈规的创造型人才。
2 关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有很多[2,3,4,5],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根据我们当前的微生物实验教学状况,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2.1 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能否正确熟练的实施实验操作往往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微生物学实验研究对象主要是形态微小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分布广、繁殖快、生长周期短,在自然界中往往是多种微生物混合生长,彼此之间生长代谢关系极为密切复杂,在对一种微生物做纯培养时容易受到污染,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在具体操作中仅仅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就能造成实验结果的极大误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极为重要。
在实验课上,一方面老师要把实验操作步骤给学生做个完整的演示,并且把每一个动作、操作技巧做详细的分解说明,另一方面,要加大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强度,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求。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轮流进行练习,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不规范或错误的地方大家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2.2 将创造型思维理论应用于实验教学我国台湾学者陈龙安先生首先提出了ATDE教学模式,就是将创造性思维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模式,它强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问、想、做、评”四步训练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6]。
该模式中四步训练法,其中第一步是核心,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兴趣,最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创建性问题。
问题提出以后,然后就会引发对解决问题的思考,这时不妨鼓励学生大胆的自由想像,联想任何与问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物,联想其本身就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整理、再思考和再认知的积极思维过程,通过再认知,不仅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事物,而且往往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旦对所设计的问题有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完全调动起来,其内心对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和挑战自我的心理意识逐渐形成,这种心理素质也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这样以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动手去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评价,对上述的“问、想、做”做个总体的评议,总结成果和经验,找出问题和漏洞。
2.3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基于微生物学实验研究对象的微观性和抽象性特点,传统的实验教学多采用语言描述,其弊端就是缺乏直观性,学生不能进行直观的接受和理解。
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应用软件、网络和数码影像技术等已应用到各个领域,这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果将更多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实验教学当中,例如,用多媒体动画将细胞周期生动逼真的展示给学生,数码影像可以把微生物实验中发现的感兴趣的现象拍摄下来,现代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微生物相关知识和内容变得直观,更容易接受,印象更深,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学习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2.4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目前,微生物实验课综合性实验不够,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较少。
现代人才的培养,创新是关键,而学生能否对一门课做到系统完整的掌握,能否把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他们能否进行创新学习的基础。
如果对知识理论体系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没有把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就像一个机器的单个零件一样,离开整体,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实验课,就是对本门课有关理论的实践检验,就是对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和完善的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将知识理论内化为完整体系、形成技能和实现创新的高级学习阶段。
为了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体系得到平衡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实验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首先,适当增加实验课时量,为学生进实验室提供更多机会;其次,增加相关的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设计的连续性、综合性和趣闻性,同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实验资料,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第三,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实验做个全面的总结报告,便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2.5 让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提高学生自我挑战意识科技的发展在于创新,而创新来源于对科技前沿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发现。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其涉及领域极为广阔,而与微生物有关的现象更是浩如烟海,如果教学模式墨守陈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就会逐渐被抹杀殆尽,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灵魂,如果没有了灵魂哪有创新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