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_工夫与境界_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9月第26卷第5期

唐都学刊Tangdu Journa l

Sep .2010V o.l 26 N o .5

博士论坛

收稿日期:2010-05-1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与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J K232)作者简介:彭 鹏(1973#

),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彭 鹏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心;道心;心文化;工夫;境界中图分类号:B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10)05-0074-05

在宇宙万物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凸现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与高扬。中国文化对人的问题的探讨通常是围绕着!心∀展开的。儒家讲尽心知性,道家讲修心合道,禅宗讲明心见性,!心∀皆为人性问题讨论之核心。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传统!心∀论,肇始于孔、老、释乃至更早,而展开于∃孟子%∃庄子%∃坛经%,三家分别建立起相互区别又内在相通的!心∀文化体系。到了宋明的陆王那里,更是融合三家心论之精华,蔚为心学之大观,渐次形成了一种将!心∀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圆融贯通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本文称之为心文化。认真挖掘与整理这种心文化思想资源,对于维护现代人的心灵和谐、重建现代社会的精神家园以及深化哲学、心理学等的本土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道心惟微:中国文化之!心∀

!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不仅蕴含着东方哲学思想,还浓缩了东方心理学、生命科学以及宗教精神的精髓,潜藏着儒道佛各家追求人格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所有奥秘。正确理解!心∀及与之相关的!道∀、!性∀、!命∀等范畴,乃是理解人性和中国文化的关键。中国文化所言之!心∀主要是指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言,泛指人的意识、情志、欲望、心灵等精神心理现象的总和。不过,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心∀又分为体和用两个基本的层面,这里分别称之为!道心∀与!人心∀。

!道心∀与!人心∀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后成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1](P16)

这16个字起源

于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当这些古圣先贤在传递帝位并以天下重任相托付的时候,谆谆嘱托并代代相传的便是这十六个以!心∀为主题的字,足见其寓意之深,非一般人所能领会。所以∃荀子&解蔽%说:!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2](P400)

宋儒更是尊

之为!十六字心传∀,重视有加。其实,这!十六字心传∀对后世的实际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儒家道统里,它同时也为道家和佛门所吸纳。因此,对它的解读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里的!人心∀,大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心理∀,主要是指人的意识与欲求之心,它与人的思虑、情欲、分别、取舍等心理活动相联系。!人心∀作为!心∀的功用外显层面,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受环境熏染而逐步形成的,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利益纷争的根源,因此其在中国文化中亦被称为机心、成心、妄心、分别心、识神、小我等。人心也就是我们在日常意识当中模模糊糊觉知到的!我∀,但它不是真实和本来意义上的我,而是被情欲、思虑等后天习性污染和扭曲了的我,佛教称之为!我执∀,道家称之为!前识∀。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圣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3](P265)

老子一再批评那些!自是、自

见、自伐、自矜∀者,反对!以智治国∀,提醒人们要!虚其心∀、!弱其智∀、!无知无欲∀,因为人心一旦被各种智识和欲望所系缚,就会远离大道和质朴真我。所以!人心∀被视为修道上

的最大障碍,也是儒道佛各家都要破除和穿越的。所谓!人心惟危∀,意谓!人心∀是肤浅、动荡和有染的,如果单凭人心去行动就只能导致烦恼和堕落,因此是危险的。

与!人心∀相对的是!道心∀,它是更为深刻和隐微的!心∀之本体。!道心∀意味着与天道、天理相通相合之心,或者说是天道和天理在人性中的贯注与体现。!道∀作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具有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法则等含义,人与宇宙万物都源于!道∀并按照它的原则运行。但与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不同,!道∀不是外在于人的、处于彼岸的人格神,也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主宰者,它就寓居于人和万物的本性之中,无形而遍在,只要人顺道而为、顺性而生,就自然能得道成道。所以∃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4](P46)所谓道不远人,人乃载道之器,!道心∀即是!道∀在人身上的内化与贯通,它形成人的先验本性,也是人之所以能超凡入圣、自我实现的根据。∃管子&心术上%云:!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这里的!神∀即是道寓于人而形成的心神或!道心∀。在中国文化心道一元、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人道本于天道并以天道为依归,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超越小我回归大我即天道。人的这种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与动力即存在于人的!道心∀之中。因此, !道心∀范畴潜藏着!修心合道∀、!天人合一∀等哲学意蕴。在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中,对道心的称谓各不相同,儒家称之为道心、性命、天命、天心、本心、心神,道家称之为常心、真心、真人、灵台、灵府、精神、元神、谷神,佛教称之为自性、真我、真如、法身、阿那耶识、如来藏等等。但不同称谓的背后,都隐含着人性的真实以及合道之心等含义。

所谓!道心惟微∀,是说道心作为人性之本体是精深微妙、隐秘不显的。∃道德经%对道心之!微∀做了精彩的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3](P135)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P172)老子用夷、希、微、湛、渊、恍惚、窈冥、寂寥、玄妙等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道的那种深奥幽远、若有若无、超言绝相的特点,这是言道亦是言心,可谓即心即道,即道即心,道心不二。因为作为天地万物本体的道,是无形无相、超越语言的,也是感官和!人心∀所无法把握的。只有从人心返归于道心,处于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心道冥合的状态下,人才可以直观世界万物的真相。所以∃道德经%第十章说:!涤除玄览(鉴),能无疵乎?∀[3](P115)人内心深处的道心原本澄明如镜,只要将其外面的污物(!疵∀)擦除干净(!涤除∀),它就可以直接观照道和万物。

佛教所讲的!心∀主要是指!道心∀,并把它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早期佛教即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论述。到了佛教中国化的奠基人慧能那里,更是直接提出!即心即佛∀、!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观点。在慧能闻法而悟之后,当下所言便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5](P134)这里的!自性∀就是!道心∀。

因此,相对于肤浅、躁动、割裂和有染的人心而言,道心是深刻、宁静、完整和纯洁的。人生之时,!道∀寓其中,成为道心或人性,只要人能持之不堕,或去除!人心∀的覆盖和障碍,就可以成就自我、超凡入圣。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道家所讲的返朴归真、炼神合道;佛教所讲的觉悟成佛、自在解脱。从来源和功能上讲,!人心∀是从道心衍化而来的,体现为日常人伦之用;!道心∀来源于道体,也是深居于!人心∀背后的心中之心。所以∃管子&内业%说:!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6](P110)∃道德经%亦云:!心善渊。∀[3](P108)

二、修心合道:心文化之工夫境界

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体现在心文化中,就是通过一系列直观内省式的心法工夫,去证悟!心∀的内涵,提升!心∀的境界,契合!道∀的本体,从而形成一种融本体、工夫与境界为一体的体验式形而上学。这是心文化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人性的圆满实现,使人达到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儒家讲的超凡入圣,道家讲的返朴归真,还是佛门所讲的解脱成佛,都是人性圆满境界的实现,而且这种境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工夫达到的。作为心文化的方法论基础,心法工夫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修心养性的过程,实现由!人心∀返!道心∀的目的,并最终达到修心合道、天人合一以及生命的自然、自发和自由境界。儒、道、佛各家都非常重视修养工夫的探索,并形成了各有特色而又内在相通的修养工夫体系。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为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事实上也是儒家在做人方面所追求的圣人境界。所谓!明明德∀,是说人的内心(道心)原本是光明至善的,现在要去除其后天人心玷污,使之重现本性光明。但要做到这一点,须经过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4](P3)随之∃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德目∀,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而形成了儒家完整的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其中有本体、有工夫,亦有境界。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大学%的思想,在修养工夫上主张!反求诸己∀、!内求于心∀,开创出一条内在超越之路。孟子主张!心∀为人性之根源:!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7](P309)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是!心∀所本然固有的德性,人只要能持守、扩充和竭尽本心,就能自然通达本性、上合天道。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7](P301)这样孟子就实现了心、性、天的贯通。但现实中的人往往不知涵养本性而迷失了本心,这就需要重新发明本心,孟子称之为!求其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