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_工夫与境界_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和 本 来 意 义 上 的 我 , 是 被 情 欲 、 虑 等 后 天 习性 污 染 和 扭 而 思
曲了的我 , 佛教 称之 为 “ 执 ” 道 家称 之 为 “ 识 ” 我 , 前 。老 子
要是指人 的主观 精神世界 而言 , 泛指人 的意识 、 情志 、 欲望 、 心灵等精神心理 现象 的总和 。不过 , 中 国文 化 的视 野 中 , 在 “ ” 心 又分为体 和用 两个 基 本 的层 面 , 里 分别 称 之为 “ 这 道

之为 “ 十六字 心传 ” 重视有加 。其 实 , “ , 这 十六 字心传 ” 对后 世 的实际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儒家道统里 , 同时也为道家 它 和佛 门所吸纳 。因此 , 对它 的解读成 为理解 中国文 化的一个
重要途径 。
这里 的“ 人心 ” 大致相当于现代 心理学所 讲 的“ , 心理 ” , 主要是指 人 的意识 与欲 求之心 , 它与人 的思虑 、 欲、 情 分别 、 取舍等心 理活 动相 联 系。“ 心 ” 为 “ 人 作 心” 的功 用外 显 层
面 , 人 在 后 天社 会 化 过 程 中受 环 境 熏 染 而 逐 步 形 成 的 , 是 也

道 心 惟微 : 中国 文化 之 “ ” 心
“ 作 为中国文化的基本 范畴之一 , 心” 不仅蕴含着东方哲 学思想 , 浓缩 了东方心 理学 、 还 生命 科学 以及宗 教精 神的精 髓 , 藏着儒 道佛 各 家追 求人 格完 善 和精 神超 越 的所有 奥 潜 秘 。正确理解“ ” 与之相关 的“ ” “ ” “ ” 心 及 道 、 性 、 命 等范 畴 ,
要 : 心” “ 是中国文化 的核心范畴之 一 , 其与性 、 、 、 道 命 理等范畴一起 , 构成 了一种包含本体论 、 工夫论 和境

王阳明“本体工夫之辨”在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中心的考察

王阳明“本体工夫之辨”在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中心的考察

融, 并极 力促 成 了宋 明理学 i清 代 实学 的过渡 。 n , ]


王 阳明 : 体工 夫合 一 本
我们知道 , 阳明在 自己建 构 的 良知心学 体系 中, 王
十分 强调“ 即本 体 即工 夫” 本 体 : 的“ 】夫合一 ” 。 阳 说 王
至于阳 明后学对本 体 、 工夫论 之分歧 , 笔者认 为可
明有 “ 见得真 时 , 慎恐 惧是 本体 , 戒 不睹不 闻是工 夫” ,
明 清 之 际 的 河 北 学 者 孙 奇 逢 (5 4 17 )就 认 为 这 是 1 8 .6 5
“ 合本体 工夫 而一之 也” 论者 一般 也认为 , 王阳 明 ①。 在
向度 , 一悟 本体即是工 夫” “ 即“ 和 由工 夫见本体 ” 刘 宗 ; 周( 5 814 ) 为“ 17 .6 5作 明代 最后一位儒 学大师” 极力主 张 由“ 体” “ 本 至 工夫” 的重 心转 移 , 即工 夫即本 体” “ “ 、 即
收稿 日期 :0 91 .0 2 0 .O 1 作 者简 介 : 宏敏 (9 2 ) 男, 学硕士 , 教 , 江工 贸职 业技 术 学 院 区域 文化 研 究中心 专职 科研 人 员 , 要 研 究方 张 18一 , 哲 助 浙 主 向 为 中 国哲 学与 浙 东 区域 学 术文 化
9 9
遇 。本体功 夫一悟尽透 , 颜子、 此 明道 所不敢承 当, 岂 可 轻易望人” !另一方面 , 人有 习心 , 教他 在 良知上 “ 不 实用 为善 , 恶功夫, 去悬 空想个本 体, 去 只 一切事 为俱
不着 实 , 不过养成一个虚寂 ” 通 过对 比阳明先生对两 。
种教法 的态度 , 笔者认为王 阳明对 钱 氏的看 法是彻底 许肯 的, 对王龙溪的“ 四无说” 既有肯定 的一面 , 对他又 提 出了忠告 , 以防“ 体” 于“ 寂” 当然 了, 本 流 虚 。 王阳明

本体_工夫与境界_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本体_工夫与境界_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2010年9月第26卷第5期唐都学刊Tangdu Journa lSep .2010V o.l 26 N o .5博士论坛收稿日期:2010-05-16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与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J K232)作者简介:彭 鹏(1973#),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彭 鹏(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摘 要:!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

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心;道心;心文化;工夫;境界中图分类号:B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10)05-0074-05在宇宙万物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凸现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与高扬。

中国文化对人的问题的探讨通常是围绕着!心∀展开的。

儒家讲尽心知性,道家讲修心合道,禅宗讲明心见性,!心∀皆为人性问题讨论之核心。

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传统!心∀论,肇始于孔、老、释乃至更早,而展开于∃孟子%∃庄子%∃坛经%,三家分别建立起相互区别又内在相通的!心∀文化体系。

到了宋明的陆王那里,更是融合三家心论之精华,蔚为心学之大观,渐次形成了一种将!心∀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圆融贯通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本文称之为心文化。

认真挖掘与整理这种心文化思想资源,对于维护现代人的心灵和谐、重建现代社会的精神家园以及深化哲学、心理学等的本土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道心惟微:中国文化之!心∀!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不仅蕴含着东方哲学思想,还浓缩了东方心理学、生命科学以及宗教精神的精髓,潜藏着儒道佛各家追求人格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所有奥秘。

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

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

关 键 词 : 想 渊 源 ; 德 本 体 论 ; 德 工 夫 论 ; 朱异 同 思 道 道 王 中 图 分 类 号 : 2 82 B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10 (0 9 0 — 0 9 0 10 — 5 2 2 0 ) 3 0 7 — 6
道德 本体 论 和 工夫 论 是宋 明道 ( ) 所 着力 探 理 学
之 心 ” 并 表现 为 天 赋 的道 德 意识 仁 、 、 、 (孟 , 义 理 智 《 子 ・ 孙 丑 上 》 , 谓 “ 、 、 、 非 外 铄 我 也 , 固 公 )所 仁 义 礼 智 我
有 之 也 ” “ 义 礼 智 根 于 心 ” 《 子 ・ 心 上 》) 在 他 ,仁 (孟 尽 。
20 第 3 09年 期
NO. 2 09 3, 0






2o—5 0 9. 0 Ma . 0 9 y2 0
TH Eo RY A ND M o D ERN l ZATI N O
略论王 阳 明的道德本 体论和工夫论
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勤
摘 要 : 阳 明 “ 知 ” 德 本 体 论 和 “ 良知 ” 夫 论 主 要 来 源 于 孟 子 和 陆 九 渊 的 道 德 思 想 , 阳 明 王 良 道 致 工 王 对 孟 子 、 九 渊 的 道 德 思 想 不 是 简 单 的 继 承 而是 进 行 了许 多新 的 创 造 和 发 挥 , 而 将 儒 家 的 心 性 道 德 本 陆 从
心 产 生 道 德 的 本 体 义 , 讲 :尽 其 心 者 , 其 性 也 , 他 “ 知 知 其 性 则 知 天矣 ” “ 其 心 , 其性 , 以事 天 也 ”《 ,存 养 所 (孟 子 ・ 心 上 》 。并 从 而 开 启 了道 德 形 上 学 、 体 论 探 寻 尽 ) 本 的 先 河 。冯 友 兰 讲 :孟 子 因 人 皆有 仁 义 礼 智 之 四端 而 “ 言 性 善 。 人 之 所 以 有 此 四 端 , 之 所 以 善 , 因 性 乃 性 正

程颢与程颐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异同

程颢与程颐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异同

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是宋代理学的代表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程颢与程颐有着一些异同,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思想进行比较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贡献。

下面将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方面对程颢与程颐的异同进行探讨。

本体论:程颢认为“性即人情”,强调内在的理性和道德规范,主张对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信念的追求。

而程颐则更关注“性即理”,强调理性的一致性和普遍性。

程颐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修养,才能真正达到道德境界。

他们在本体论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对“性”的理解上,程颢更注重情感和真实性,而程颐更强调理性和普遍性。

工夫论:在工夫论上,程颢更加注重“养心”,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来悟道。

他认为要修养内心,就需要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修养。

而程颐则更注重“修己”,主张通过“致良知”来实现道德境界。

他认为内心的修养是通过良知的引导和自我完善来实现的。

程颢强调通过观察外部事物来提升修养,而程颐更侧重于内心的自我完善和纯化。

程颢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更加注重情感和真实性的追求,更强调通过观察外部事物来悟道和提升修养;而程颐更侧重于理性和普遍性,更强调通过良知和自我完善来达到道德境界。

他们在思想上的差异丰富了宋代理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思想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今天,我们可以从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中汲取到很多启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真实情感和信念的追求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完善来达到道德境界。

通过对程颢与程颐思想的比较和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修养和人情之理,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程颢和程颐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在宋代理学思想中,程颢和程颐的观点互相补充,各有所长。

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到许多启发。

从本体论上看,程颢强调内在的真实情感和信念,提倡对个体内心深处的追求。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境界和层次是人们对其内容和范围的理解和评估,成为了研究文化的基础。

本文将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文化的境界和层次的定义入手,一一阐述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文化是指人类智力劳动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包括人类的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制度体制等等。

文化的外延是指文化素材的铺陈,而文化内涵就是指这些文化被具体的个人或团体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因此,文化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彼此联系着。

二、文化的境界文化的境界是文化内涵集中表现的地方。

它涵盖了文化的内部和外部两个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境界体系。

1.文化的内部境界文化的内部境界可以理解为文化中的精神核心。

他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结合。

这些内部境界划定了一个人或团体在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和范畴,广义地说,他属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狭义地说,则体现于人类思想、美学、道德、信仰、礼仪等领域中。

在这些领域中,文化的内部境界反映了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

2.文化的外部境界文化的外部境界主要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这些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例如建筑、美术作品、交通运输工具等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语言、歌舞、传统节日、习俗等等。

二、文化的层次文化的层次是指文化现象的分类。

文化现象总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文化现象所涉及的对象、内容、特征等,将其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次。

文化的层次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文化层次基础文化层次是指文化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等。

这些文化层次的内容是文化形态的最原始和最抽象的形式,它们是维系用文化的命脉,是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互通的基础。

2.高级文化层次高级文化层次是指文化体系中更加复杂和精致的部分,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教育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西方哲学发展历史中一直有对真理的不懈求索,然而真理始终被罩着一层迷雾,从来没有人敢说找到了一个绝对普遍的真理。

这个真理也可以说是终极识度或终极存在,那个涵盖万有的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有无、仁、本体都是对这个终极存在的阐发。

很多人质疑中国没有哲学,如《论语》讨论的多是日常人伦起居之事,很实际,似乎就是告诉人一些社会家庭的规范礼仪和人性品格上的追求,没有西方哲学那样严谨的演绎推理、逻辑论证,易传和老庄上的形而上的言说似乎又过于武断而又玄妙不可解,没有理性依据。

可以说,中国古人求真理的方式是与西方哲学中的大相径庭的,以下笔者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的几个特点。

一、超越思维、语言,立足于体证、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哲学从来不只是智识上的事,智性上的理解、思维中的推导、语言上的阐述都只是通达于道的工具。

把这一套工具摆弄得很好并不意味着真正拥有想要获取的东西。

魏晋时期的玄学大概是中国哲学中最富有思辨性的,玄学家们当时所谈论的天地万物有无同异之理都最富于普遍性,可涵盖古往今来天地宇宙之间最精幽宏阔的命题,他们的确可以说出种种超妙之理论,使听到其言论的人“若超临于天地万物之上,而达一廓然虚旷之境”,但这些理论与由此理论所达之超临虚旷的心境,只是随我们之意而起,此所起之意与所达之理,都是只能提起,不能真正放下到实际的直接经验的世界的。

如放下而落实,就会发现其自身的虚幻。

所以理论上再完美的论述体系如果没有实证作为根基,就面临随时坍塌的风险。

所谓“得意忘言,得鱼忘诠”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思维和语言最重要的意义和最终的趋向是走向自身的否定。

《庄子》:“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各种名理只是“以辩相示”,还未达到”圣人怀之”的境地,更高的境界是“体之,怀之,亦可当下空此诸理论,而尽消融于实际”或者“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的超言意境,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二元对立,主客分化的思维语言,达于浑化圆成。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的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吴光王阳明的思想学说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而对儒学的理论贡献尤其卓著。

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下文谨对阳明学的理论结构、根本精神以及阳明学的当代意义作一概述。

(一)阳明学的理论结构什么是阳明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

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

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阳明良知学的理论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良知本体论。

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

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

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

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

如他所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第二,“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

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同上。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以从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这里所谓“是非”、“好恶”、“真诚”、“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个“仁心”(道德心),这“仁心”便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天理”。

功夫哲学:世界哲学的新尝试

功夫哲学:世界哲学的新尝试

058《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哲学作为对世界最根本性问题之思,遍及古今中西。

通过对哲学史的梳理,可见古今中外哲学各有侧重,其各自优劣也在古今中西之际凸显出来。

近来,中外学者愈发意识到传统西方形而上学二元论存在的种种弊端,尤其是传统哲学对整全世界观的打破,并力求寻找适当方法对二元论问题进行纠正。

倪培民等人提出的“功夫哲学”尝试从功法有效性的角度寻求本体论的价值,以经验作为对功法有效性的检验,由此统摄起本体世界与实践世界。

“实践”作为全人类不可忽视的共同经验范畴,从功夫出发,将本体论统摄其中,哲学对世界的追问便有望再度回归整全意义上的世界。

[关 键 词] 世界哲学;哲学转向;功夫哲学功夫哲学:世界哲学的新尝试陈国宇哲学(Philosophy),作为爱智之学,追问着世界的终极真理。

追溯哲学的起点,对真理的追问始于惊诧,惊诧于“为何世界如此?而我可以理解它”。

“可理解”关联着“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于人而言是理性精神的发端,于“存在”而言则构成了其形上世界之根据。

理性作为人的精神,沟通着实践领域的人道和形上领域的天道。

天道作为人道之依据,为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人道则作为天道的践履,在具体实践中生成、确证着天道。

这既是哲学之源起,又是哲学最原初之样态。

作为对世界最根本性问题之思,哲学思考遍及人类各历史时期、地理方位。

雅思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轴心时代”[1]概念,用以衡量各种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意义,具体指公元前500年前后300年间(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

“一个民族的中心价值大体是在这一阶段定型的,而这些价值则对该民族此后的发展起着范畴的作用。

”尽管各民族价值有所侧重,然而作为最源初的民族文化,这一思考无不是对世界整全式的发问,是经验和理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因此,这一时期成为“创造元典的时代”,是一个在它之前都“趋进”它、在它之后都“回味”它的时代。

(十六)朱子论敬

(十六)朱子论敬

(十六)朱子论敬以上略述朱子论心性,论心之仁与诚,论天理与人欲,人心与道心,凡此诸章,皆是指陈心体。

人因赋有此心体,故能到达心与理合人与天合之境界。

在各章中,已屡次涉及工夫即修养方法之一面。

工夫必与本体相关。

有此本体,始得有此工夫。

亦因有此工夫,始得完成此本体。

此亦是一而二、二而一者。

大体言之,理学诸儒,于本体上争论尚较少,在工夫上,在修养方法上,则分歧较多。

此下当继续略述朱子在工夫上,即修养方法上之各论点。

所谓工夫与修养,则必一一归本于此心,此层可不烦再论。

首当略述朱子之论敬。

朱子说:圣人言语,当初未曾关聚,到程子始关聚出一个敬来教人。

因叹敬字工夫之妙,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皆由此。

又曰: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底尾,不可顷刻间断。

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网领,存养之要法。

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

伊洛拈出此字,真是圣学真的要妙工夫。

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

可见朱子言敬,乃是直承二程传统。

今再分述朱子论敬诸涵义如次。

一曰敬只如畏字相似。

朱子说: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

只是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

又曰:莫看得戒谨恐惧太重。

道着敬字已是重了。

只略略收拾来,便在这里。

二曰敬是收敛,心中不容一物。

此是程门弟子尹焞和靖之说。

朱子说之曰:只是收拾自家精神专一在此。

有所畏谨,不敢放纵。

常要此心在这里。

此说收敛义。

又曰:心主这一事,不为他事扰乱,便是不容一物。

此说不容一物义。

心有有事时,有无事时。

无事,则此心便应专一在此无事上。

若遇这事,心想那事。

遇无事,心想有事。

遇有事,又想无事。

皆是不专一,心成两路。

朱子又说:凡是安排要恁地,便不得。

如人立心要恁地严毅把捉,少间只管见这意思,到不消恁地处也恁地,便拘逼了。

又说:人心如一个镜,先未有一个影像。

有事物来,方始照见妍丑。

先有个影像在,如何照得。

三曰主一之谓敬。

此伊川之说。

朱子说之曰:心广大如天地,虚明如日月。

要闲,心却不闲,随物走了。

不要闲,心却闲。

以小见大,以古鉴今评《玩物尊生——休闲审美与创意养生》

以小见大,以古鉴今评《玩物尊生——休闲审美与创意养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演进,消费文化和休闲产业日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表征,无所不在地构筑着当代世界的生活景观,形塑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样态。

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迅疾变化相因应,一系列相关联的议题由此催生,它们关乎生产者,也关乎消费者——总而言之,它们关乎人,关乎新兴城明文人休闲文化的专著作为切入点,对于休闲、审美、创意、养生的内在关系理路进行了深入浅出、富于启示的探讨和阐发。

作者选择《遵生八笺》作为主要分析文本,一方面,体现了其博士阶段治学兴趣的延伸,另一方面,在此书中更为迫近地展现出对当代议题的回应。

这种经由传统个案出发的研究方式,具有以小见大、以古鉴今的优长。

以小见大,指的是《遵生八笺》为晚明休闲文化臻于成熟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将审美、休闲、修身、养生相联通而集大成的理论格局,记录了晚以古鉴今的前提,是指晚明与当代的城市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所面临的问题颇有相通之处。

时移世易,《遵生八笺》最宝贵的美学价值,与其说在其作为风雅指南的“时尚”面向,不如说在其对待物质和生命的态度:一种经由对物质的充分享用而通向精神超越的维度,昭示了全球消费时代一种新的生命和谐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唯有从宏观层面对晚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做出结构性的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和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理论潜力。

《玩物尊生》最令人称赏且超越以往研究之处的即在于此。

这得益于本书对于休闲美学视域的引入,集中呈现为以“本体—工夫—境界”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作为理论统摄;显然,本书的五章内容,是对这一理论框架的具体展开。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特具启示的是,作者以“身”作为本体,工夫与境界皆依此本体而腾挪、化显。

同时,正因作者的目光落脚于人的肉身,古人与今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才有了交流、互通的根基。

养生与创意、审美与休闲,才可能在身身相感、生生不息的流转中,发生无穷无尽的联通。

评《玩物尊生——休闲审美与创意养生》。

阳明心学的工夫论分析

阳明心学的工夫论分析
文性” 的关联 , 从 道 德修 养 的角 度 来 看 , 际 上 是 且 实 以工夫 论 为枢机 的 。
基 本特点 , 蒙培元 先生论 到 :儒家 所说 的‘ ’ 是 如 “ 本 ,
本 根 、 源之 意 , 是西方 哲学所 说 的 本体 。它 有生 本 不 长、 生成 、 育的意 思 , 同树之 有根 、 发 如 苗之有 根 。 [ ”3 ] (3) P3良知 的 本源 性 突 显 出 了 良知 本 体 的 内在 特 质 ,
2 0 年 第 4期 09 总 第 2 1期 1
齐鲁 学 刊
QI J R AL L U OU N
No 4 .
Ge ea . 1 n rlNo 2 i
阳 明心 学 的工 夫论 分 析
梁 徐 宁
( 苏技 术 师 范 学院 人 文 社 科 学 院 , 苏 常 州 23 0 ) 江 江 1 0 1
基金 项 目 : 江苏 省 高 校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指 导 项 目( KYZ 6 1 ) 0 0 8 作者 简 介 : 梁徐 宁 ( 98 ) 男 , 西 临 汾 人 , 学 博 士 , 16一 , 山 哲 江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人 文 社 科 学 院 副 教 授 。
2 6
德性 明觉 之义 , 同时 也 具 有 德性 实 践 的力 量 。这 里
体 现 了阳明心 学早期 就 已经确立 的知 行 合一 的思 想 主 旨。也 即是说 , 良知本体 不是局 限 于“ 性 之 维 , 知” 而 是必 然要贯 彻 落 实在 “ ” 行 的层 面 。 同时 , 阳明 王 认 为人 人 皆有 良知 , 由于私 欲 的窒 塞 间 断而 不 能 但
不 因外 物 的作用 而 有 生灭 , 是凡 圣 平 等 一 如 的德 性

中国哲学工夫论

中国哲学工夫论

中国哲学工夫论
中国哲学工夫论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修炼和实践,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和境界提升的哲学理论。

中国哲学工夫论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一定的工夫修炼和实践,例如道德修养、气功、坐禅等。

中国哲学工夫论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和体验。

它注重内在的修炼和体验,通过体验和领悟来达到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同时,中国哲学工夫论也强调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在工夫修炼和实践上都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哲学工夫论在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不仅在哲学领域,也在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文学领域,中国文人常常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对自然和宇宙的感悟和体验;在艺术领域,中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常常表现了艺术家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总之,中国哲学工夫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和体验,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觉”:杨慈湖对心学的创造性诠释

“觉”:杨慈湖对心学的创造性诠释

“觉”:杨慈湖对心学的创造性诠释“觉”是杨慈湖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他对心学的理解中占有首出地位。

杨慈湖不仅对“觉”有自己的规定与分判,而且还形成一整套论“觉”的思想言说。

这套论“觉”的话语的开启点是“微觉”,核心是“常明常觉”,由此所达至的境界,便表现为“永”或“无思无为”。

从思想性质上看,“觉”这一重要思想范畴,是杨慈湖在践履陆九渊心学过程中融摄佛禅的系统呈现,是一个本体—工夫论的诠释体系;他这一理论实践,既显现出他对心学的独特理解,又为心学的后续开展提供思想资源与理论教养。

标签:杨慈湖;心学;觉;觉悟;创造性诠释作为思想史上的人物,杨慈湖(即杨简,1141—1226)往往以陆象山门人的形象和身份而被认识和评价。

这种做法难免会带来一种前见,即慈湖思想不过是象山心学的注脚而已,没有多少值得探讨的。

而一旦进入慈湖的思想世界,他的那些“觉悟”就很引人注意,也最先为人所知。

如钱穆就指出:“简之后学又张扬师说,谓其师尝大悟几十,小悟几十,真俨然成了禅宗一祖师。

”①与此说相对照,第一代新儒家如熊十力、马一浮和梁漱溟等,也都注意到慈湖受佛禅的影响,但不认为慈湖是禅。

②如此,慈湖是否是禅的问题就成了学者们研讨慈湖思想的主脑。

目前的杨慈湖研究,大多悬置这个问题。

作为研究者,不应总是被慈湖的“觉悟”事件所吸引,而应当看看这些“觉悟”的里面藏着什么。

只有这样,慈湖是否是禅的问题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觉悟”到底指什么?它由哪些思想要素构成?在一定意义上讲,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慈湖是否是禅这个论题的解答。

笔者以为,慈湖“觉悟”事件的内在,包含着一整套论“觉”的思想言说。

或者说,“觉”不仅是慈湖思想的重要范畴,还在他对心学的理解中占有首出地位。

一、“觉”的观念与慈湖论“觉”的思想前缘“觉”的观念最初出现在《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赵歧注释道:“觉,悟也。

”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觉,寤也。

王阳明的心学中的本体与工夫分别指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中的本体与工夫分别指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中的本体与工夫分别指什么
功夫是明本心的一系列修养,包括读书,实践等等.最后达到“识本心”,所谓的识本心,首先就要“破光景”——能把一些相似的东西识别开来,知道变化所在,知道这些,才能控住自己的心,才能做到喜怒未发而空,百感齐集而不动.
王学流弊就在于空守本体,不做踏实工夫.
这些概念在宋明儒学里常会提到,像什么本心习心之类.建议你从四书看起.
如对王学有兴趣建议从《大学问》、《拔本塞源论》两篇入手.这些概念一定要本人有了一些体会,和你说,你才会觉得有感触.。

论中国人之中华文化本体

论中国人之中华文化本体

论中国人之中华文化本体中华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创造的、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的心灵之源和文化自信的象征。

它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的结晶,具有悠久、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华文化的本体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强调和谐、仁爱、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

对于中国人来说,相对和谐是中国社会的核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仁爱则体现在中国人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上,体现了中国人民始终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传统美德。

礼义廉耻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大家相处的时候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

其次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提倡中庸之道和君子为本。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道的和谐,主张以无为而治。

而佛教则以追求人生的解脱和超越痛苦的境地为主题。

这些思想体系相辅相成,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传统。

此外,中华文化的艺术表现也是其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形式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

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表达。

而中国传统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音色和深沉的情感被世人所赞美。

中国传统绘画则以其独特的意境、优美的笔触和独到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艺术的瑰宝。

最后,中华文化的风俗习惯也是其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重视传统节日、崇尚礼仪和注重家庭生活。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人重要的文化符号和传统习俗的集中体现。

而礼仪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尊长、孝敬、尊重他人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动摇的传统价值观。

家庭生活也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强调家庭的和睦、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

总之,中华文化的本体是中国人民创造的、经过历史洗礼的文化传统,它体现在核心价值观、思想精髓、艺术表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先秦儒家的工夫与本体

先秦儒家的工夫与本体

儒学研究先秦儒家的工夫与本体崔海东摘要:儒家工夫在先秦时期已卓然挺立,自成体系,然有实无名㊂ 工夫 概念则经过漫长发展至唐时方接近儒门修证义理,宋儒始使工夫名实相符㊂先秦儒家之工夫可强分为下学而上达(醒觉心体㊁反躬性体㊁对越道体)㊁上达而存养和存养而践履三大阶段,彼此相对应,工夫阶及本体三境,即欲仁斯至境㊁民胞物与境㊁天命流行境㊂关键词:工夫;上达;存养;践履;本体作者简介:崔海东,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08)㊂儒家工夫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主体乃凡庸百姓,其地位则大根大本,其对象乃常情常理,其方法则实证实修,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㊁精妙之处㊂其在先秦时期已卓然挺立,自成体系,兹就此义,略发其绪,以待方家㊂一 工夫的词源学考察关于工(功)夫的由来,学界已多有讨论①,下面即据之参以己意逐步考察 工 功 夫 功夫 工夫 诸义的发展㊂(一)工工 乃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作(‘粹137“)㊁(‘粹1273“),象工具形㊂ 工 的本义乃工匠的曲尺㊂② 工 巨 (矩)古同字,如云有 规矩 ,即持有工具㊂由此工具义,又引申出三义㊂其一,由工具引申为工匠㊁工人,即对从事各种手工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㊂如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论语㊃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㊃卫灵公“)㊂其二,由专业从事引申出擅长之义,如 工文学者非所用 (‘韩非子㊃五蠹“)㊂其三,由从事引申出结果㊁劳绩㊁功绩,如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 (‘周礼㊃春官“),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韩非子㊃五蠹“)㊂(二)功工 是 功 的母源字, 功 是会意字,从力,工声,工兼表义,指用力从事工作㊂如‘小尔雅㊃广诂“云: 功,事也㊂ 功 有三义㊂其一,同 工 之义,指事情,包括农事㊁劳役㊁㊃122㊃先秦儒家的工夫与本体①②参见沈俊‘ 工夫 与 功夫 “,‘辞书研究“1980年第4期;楼观伟‘也谈 工夫 与 功夫 “,‘辞书研究“1981年第4期;屠承先‘论本体功夫思想的理论渊源“,‘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张学力‘ 功夫 词义演变研究 兼析 功夫 工夫 关系“,湖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㊂‘说文解字“: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㊂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云: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矩,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㊂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㊂知者:‘工部“巨下云: 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㊂ 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 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㊂文事㊁武事等,如‘尚书㊃无逸“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 等㊂其二,特指土木工程等,如‘尚书㊃益稷“ 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等㊂其三,指功绩㊁功劳,如‘尚书㊃仲虺之诰“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孟子㊃梁惠王上“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等㊂由上可见,在本义上 工 指人, 功 指事,区别甚明;然在引申义上,二者则出现交叉㊂(三)夫其一,本义㊂古人成年男子要绾发㊂夫 ,甲骨文作(‘前㊃5.32“)在(大,成人)的头部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发簪㊂金文承甲骨文㊂篆书作,‘说文解字“云: 从大,一以象簪也㊂ 故 夫 字表示 人 头上插一发簪,本义指成年男子㊂其二,引申义㊂一是指女子的配偶,即丈夫㊂如‘庄子㊃让王“ 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 ㊂二是泛指人,或特指某一群体的人,如某一职业㊁官职的人等㊂如‘尚书㊃胤征“有 啬夫驰 ,‘诗经㊃小雅㊃宾之初筵“有 射夫 ,‘国语㊃周语“ 宰夫 等㊂①(四)功夫工 功 夫 ,三者各自发展,本自相安㊂在先秦汉语单音节与多音节的互动过程中, 功 率先与 夫 相结合,成为新词 功夫 ,其义演变有四㊂其一, 功 指工程, 夫 指夫役㊂如据宋洪适‘隶释“所㊃222㊃东方哲学与文化.第四辑① 夫 可以与前字搭配组成偏正结构的词,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的例子非常常见,先秦文献中出现的有: 牧夫 勇夫 愚夫 (‘尚书“), 哲夫 仆夫 狂夫 膳夫 (‘诗经“), 士夫 元夫 金夫 后夫 (‘易经“), 匹夫 (‘吕氏春秋“), 恶夫 (‘论语“), 顽夫 懦夫 薄夫 鄙夫 旷夫 (‘孟子“), 作夫 (‘商君书“), 农夫 独夫 馋夫 (‘荀子“), 讼夫 御夫 (‘晏子春秋“), 良夫 媚夫 善夫 臣夫 (‘逸周书“), 命夫 行夫 (‘周礼“), 篡夫 猎夫 (‘庄子“),等等㊂。

读书心得——《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读书心得——《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读书心得——《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孟子以心论性,以心善说性善,将心性本体化并获得超验意义,故孟子心性论被现代新儒家作为内在超越的代表。

但是,孟子同时提出践形生色说和养气论,本心之呈现与身体之生色乃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身体在践形过程克服了小体之局限,同样获得了超越意义。

孟子养气论则表明,不管是心性的内涵、践形的实现都以气论为基础,而工夫的最高境界乃是经由集义养气而达到的“上下与天地同流”。

因此,孟子的成德工夫,并非单纯的内在超越说所能局限,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一、心性的超越孔子发明仁学,奠定了礼乐文明的内在基础,但性与天道为孔子所罕言,孔子也没有说仁即人性或天命,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对于主宰之天的敬畏,由此建构了究天人之际的儒家中道超越形态。

孔子之后,七十子及其后学继续探讨道德的内在根源,寻求性与天道融合的新形式。

《性自命出》主张“性自命出”,将性的来源追溯到天命,又认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将性的内容落实到情;还提出“道始于情”,以情作为道的出发点。

楚简《五行》篇继讨论道德的内在基础,提出了仁、义、礼、智、圣“形于内”和“不形于内”的问题,以德为天道,善为人道;《中庸》则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从孔子到《中庸》,天人关系逐渐以性命关系的命题呈现出来。

孟子的心性论显然是从以上思想发展而来,他沿着五行“形于内”的方向深化,在《公孙丑上》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以四心为四德之端,将道德之根源追溯到人内在的道德情感。

在《告子上》中,他则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上面以四心言四德之端,这里又以四心与四德为一,前者侧重于道德养成的工夫论说明,而后者侧重于儒家道德法则中的情理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9月第26卷第5期唐都学刊Tangdu Journa lSep .2010V o.l 26 N o .5博士论坛收稿日期:2010-05-16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与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J K232)作者简介:彭 鹏(1973#),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彭 鹏(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摘 要:!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

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心;道心;心文化;工夫;境界中图分类号:B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10)05-0074-05在宇宙万物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凸现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与高扬。

中国文化对人的问题的探讨通常是围绕着!心∀展开的。

儒家讲尽心知性,道家讲修心合道,禅宗讲明心见性,!心∀皆为人性问题讨论之核心。

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传统!心∀论,肇始于孔、老、释乃至更早,而展开于∃孟子%∃庄子%∃坛经%,三家分别建立起相互区别又内在相通的!心∀文化体系。

到了宋明的陆王那里,更是融合三家心论之精华,蔚为心学之大观,渐次形成了一种将!心∀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圆融贯通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本文称之为心文化。

认真挖掘与整理这种心文化思想资源,对于维护现代人的心灵和谐、重建现代社会的精神家园以及深化哲学、心理学等的本土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道心惟微:中国文化之!心∀!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不仅蕴含着东方哲学思想,还浓缩了东方心理学、生命科学以及宗教精神的精髓,潜藏着儒道佛各家追求人格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所有奥秘。

正确理解!心∀及与之相关的!道∀、!性∀、!命∀等范畴,乃是理解人性和中国文化的关键。

中国文化所言之!心∀主要是指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言,泛指人的意识、情志、欲望、心灵等精神心理现象的总和。

不过,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心∀又分为体和用两个基本的层面,这里分别称之为!道心∀与!人心∀。

!道心∀与!人心∀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后成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

∃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1](P16)这16个字起源于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当这些古圣先贤在传递帝位并以天下重任相托付的时候,谆谆嘱托并代代相传的便是这十六个以!心∀为主题的字,足见其寓意之深,非一般人所能领会。

所以∃荀子&解蔽%说:!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2](P400)宋儒更是尊之为!十六字心传∀,重视有加。

其实,这!十六字心传∀对后世的实际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儒家道统里,它同时也为道家和佛门所吸纳。

因此,对它的解读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里的!人心∀,大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心理∀,主要是指人的意识与欲求之心,它与人的思虑、情欲、分别、取舍等心理活动相联系。

!人心∀作为!心∀的功用外显层面,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受环境熏染而逐步形成的,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利益纷争的根源,因此其在中国文化中亦被称为机心、成心、妄心、分别心、识神、小我等。

人心也就是我们在日常意识当中模模糊糊觉知到的!我∀,但它不是真实和本来意义上的我,而是被情欲、思虑等后天习性污染和扭曲了的我,佛教称之为!我执∀,道家称之为!前识∀。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圣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3](P265)老子一再批评那些!自是、自见、自伐、自矜∀者,反对!以智治国∀,提醒人们要!虚其心∀、!弱其智∀、!无知无欲∀,因为人心一旦被各种智识和欲望所系缚,就会远离大道和质朴真我。

所以!人心∀被视为修道上的最大障碍,也是儒道佛各家都要破除和穿越的。

所谓!人心惟危∀,意谓!人心∀是肤浅、动荡和有染的,如果单凭人心去行动就只能导致烦恼和堕落,因此是危险的。

与!人心∀相对的是!道心∀,它是更为深刻和隐微的!心∀之本体。

!道心∀意味着与天道、天理相通相合之心,或者说是天道和天理在人性中的贯注与体现。

!道∀作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具有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法则等含义,人与宇宙万物都源于!道∀并按照它的原则运行。

但与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不同,!道∀不是外在于人的、处于彼岸的人格神,也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主宰者,它就寓居于人和万物的本性之中,无形而遍在,只要人顺道而为、顺性而生,就自然能得道成道。

所以∃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P46)所谓道不远人,人乃载道之器,!道心∀即是!道∀在人身上的内化与贯通,它形成人的先验本性,也是人之所以能超凡入圣、自我实现的根据。

∃管子&心术上%云:!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

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

∀这里的!神∀即是道寓于人而形成的心神或!道心∀。

在中国文化心道一元、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人道本于天道并以天道为依归,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超越小我回归大我即天道。

人的这种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与动力即存在于人的!道心∀之中。

因此, !道心∀范畴潜藏着!修心合道∀、!天人合一∀等哲学意蕴。

在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中,对道心的称谓各不相同,儒家称之为道心、性命、天命、天心、本心、心神,道家称之为常心、真心、真人、灵台、灵府、精神、元神、谷神,佛教称之为自性、真我、真如、法身、阿那耶识、如来藏等等。

但不同称谓的背后,都隐含着人性的真实以及合道之心等含义。

所谓!道心惟微∀,是说道心作为人性之本体是精深微妙、隐秘不显的。

∃道德经%对道心之!微∀做了精彩的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3](P135)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P172)老子用夷、希、微、湛、渊、恍惚、窈冥、寂寥、玄妙等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道的那种深奥幽远、若有若无、超言绝相的特点,这是言道亦是言心,可谓即心即道,即道即心,道心不二。

因为作为天地万物本体的道,是无形无相、超越语言的,也是感官和!人心∀所无法把握的。

只有从人心返归于道心,处于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心道冥合的状态下,人才可以直观世界万物的真相。

所以∃道德经%第十章说:!涤除玄览(鉴),能无疵乎?∀[3](P115)人内心深处的道心原本澄明如镜,只要将其外面的污物(!疵∀)擦除干净(!涤除∀),它就可以直接观照道和万物。

佛教所讲的!心∀主要是指!道心∀,并把它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早期佛教即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论述。

到了佛教中国化的奠基人慧能那里,更是直接提出!即心即佛∀、!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观点。

在慧能闻法而悟之后,当下所言便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5](P134)这里的!自性∀就是!道心∀。

因此,相对于肤浅、躁动、割裂和有染的人心而言,道心是深刻、宁静、完整和纯洁的。

人生之时,!道∀寓其中,成为道心或人性,只要人能持之不堕,或去除!人心∀的覆盖和障碍,就可以成就自我、超凡入圣。

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道家所讲的返朴归真、炼神合道;佛教所讲的觉悟成佛、自在解脱。

从来源和功能上讲,!人心∀是从道心衍化而来的,体现为日常人伦之用;!道心∀来源于道体,也是深居于!人心∀背后的心中之心。

所以∃管子&内业%说:!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

∀[6](P110)∃道德经%亦云:!心善渊。

∀[3](P108)二、修心合道:心文化之工夫境界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行合一、体用不二。

体现在心文化中,就是通过一系列直观内省式的心法工夫,去证悟!心∀的内涵,提升!心∀的境界,契合!道∀的本体,从而形成一种融本体、工夫与境界为一体的体验式形而上学。

这是心文化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人性的圆满实现,使人达到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儒家讲的超凡入圣,道家讲的返朴归真,还是佛门所讲的解脱成佛,都是人性圆满境界的实现,而且这种境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工夫达到的。

作为心文化的方法论基础,心法工夫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修心养性的过程,实现由!人心∀返!道心∀的目的,并最终达到修心合道、天人合一以及生命的自然、自发和自由境界。

儒、道、佛各家都非常重视修养工夫的探索,并形成了各有特色而又内在相通的修养工夫体系。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为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事实上也是儒家在做人方面所追求的圣人境界。

所谓!明明德∀,是说人的内心(道心)原本是光明至善的,现在要去除其后天人心玷污,使之重现本性光明。

但要做到这一点,须经过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P3)随之∃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德目∀,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而形成了儒家完整的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其中有本体、有工夫,亦有境界。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大学%的思想,在修养工夫上主张!反求诸己∀、!内求于心∀,开创出一条内在超越之路。

孟子主张!心∀为人性之根源:!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7](P309)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是!心∀所本然固有的德性,人只要能持守、扩充和竭尽本心,就能自然通达本性、上合天道。

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7](P301)这样孟子就实现了心、性、天的贯通。

但现实中的人往往不知涵养本性而迷失了本心,这就需要重新发明本心,孟子称之为!求其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

[7](P267)!本心∀之所以迷失主要是因其被多欲之!人心∀所蒙蔽,因此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

[7](P339)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诚∀的修养原则:!万物皆备于我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