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五复习__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解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编习俗变迁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定位 教法简介 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简述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编辑ppt
编辑ppt
桂东一中 方利文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分析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的
1、男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9-1978年)
3、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4、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 款 式的服装层 出不穷。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 闭”走向“开放”编辑。ppt(个性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展览编辑馆ppt 示意图
展厅一 服饰方面
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人 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简述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过程怎样?)
编辑ppt
清代男女服饰
编辑ppt
编辑ppt
末代皇帝溥仪与编辑p皇pt 后婉容的合影
编辑ppt
旗袍
中山装
编辑ppt
宁 50 装年
代 的 时 尚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简述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巩固小结 4、练习反馈
编辑ppt
板书设计:
变物 迁质
生 活 与 习 俗 的
服饰方面 饮食方面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编辑ppt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在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如何继 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开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习俗领域的变化。
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1)男子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开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表达。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山东省枣庄市三校2012届高三期中,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
“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2月质检,10)下图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
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C.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D.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解析: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据此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与中华民国平等观念不符。
答案:D4.(湖北省天门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6)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已由通商口岸进人内地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地点及反映的内容——西餐,经分析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C。
答案:C6.(2012年江苏卷)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3)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 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积极主动 地吸收国外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2.特点: (1)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 衡; (4)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解析】 近代服饰五花八门,各有所好,西装和中山装只是 新派人士所喜,谈不上最流行,故排除 D 项;近代中国着装多样, 主要是受鸦片战争后西方社会风潮传入所影响,非辛亥革命导致, 故排除 B 项;题干中“1912 年”,表明所描述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较 为准确,五花八门的服饰背后浓缩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故排 除 A 项,答案选 C。
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③20
演变
服饰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
西服、粗布大褂、旗袍、学生装等,仿照欧洲风
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特征 从政治性、保守性到开放性。
①20 世纪 50~70 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匮乏,食物比较简 饮
单。②到 1987 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 食
► 思维启迪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 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 过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这 为人民生活发生变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菜篮子工程”、“安 居工程”、双休日等政策的实行,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具体的政 策导向。
答案:D
2.(山东临沂市 2012 届高三 11 月质检,12)中国近代史上促进 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2新人教版必修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重点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 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1、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2、发展分期:(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合作探究】XXXXX: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1、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2、流行的原因:(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3)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合作探究】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合作探究】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高三用课件
(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宽松肥大 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
2、表现:
①古代:父母命之,媒妁之约
(1)婚姻风俗变化:②清末民初:反删对繁包就办简,婚姻自主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丧葬礼俗变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土葬 火葬
(3)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反对迷信、公历使用、 点头鞠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
探究学习
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
变请化思:考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原因是两:幅图受有西何式变服化饰?的出影现响的原因是什么?
中山 装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 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 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家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立行法政、、司考法试、、
三民
监督五权分立
主义
以文治国
耻
义
礼 廉
粤菜的特色:
(1)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2)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烤乳猪
(3)清淡爽口。
东江盐焗鸡
(4)烹饪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广东菜的烹调
方法许多源于北方或西洋 。
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器,兼有南北
之长。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 鱼香、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当代信息社会的物质生活与习 俗:互联网普及,信息爆炸, 生活方式更加便捷,注重创新
和个性化。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对个人和社
会的影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价值观、生 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中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学策略与 建议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历史研究的 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中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案例分析
古代农业社会的物质生活与习 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 男耕女织,尊老爱幼,重视家
族传承。
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生活与习 俗: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 进程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
习俗变迁的影响
社会结构变化:习俗变迁 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如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等。
文化传承:习俗变迁对传 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 如节日习俗、传统技艺等。
社会心理:习俗变迁影响 人们的社会心理,如价值
观、道德观等。
经济发展:习俗变迁对经 济发展产生影响,如消费
习惯、产业结构等。
04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中物质 生活与习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迁内容解析
01
物质生活变迁概述
物质生活变迁的定义
物质生活变迁是指人类社会在 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发生 的变化。
物质生活变迁包括衣食住行等 方面的变化,如服装、饮食、 住房、交通等。
物质生活变迁受到社会、经济、 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物质生活变迁反映了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物质生活变迁的原因
科技进步:新技术、新产品的 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生版
第五单元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高考考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的变化二、考情分析:1、近五年考试情况:5年15考。
2、高频考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3、命题趋势:通过妇女解放的过程、婚姻习俗、商品广告、词语的发展演变、人们之间的称呼变化等形式,考查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且对社会生活史方面进行考查的题目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在复习备考时要特别重视。
三、考点基础梳理:考点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迁。
(1)变迁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变迁的表现:物质生活:①“穿”:“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服装五花八门。
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和平民化发展。
②“吃”: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等。
③“住”:西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风俗习惯:①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③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3)变化特点:①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②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渗透。
③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④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⑤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但传统习惯却坚如磐石。
_4.1_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解析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向美观、适体、 方便、平民化转变。
阶段 鸦片战争 后——新中 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 后——十一 届三中全会
表现
男: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女: 上衣下裙 旗袍
列宁装、连衣 裙; 军装、“干部 服”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中式与西式、代服饰之变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二)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三)总的变化趋势:
趋思势考::由以拘中谨国、近保代守以、呆来板女、性等服级饰森的严变,化逐为 向美观、例适,体说、明方中便国、服平饰民的化发转展变趋。势
一、近现代服饰之变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二)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变
服饰之变
“变”的
表现
饮食之变 建筑之变 习俗之变
“
变
“变”的原因
”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一、近现代服饰之变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一定时代的服饰文化显示着一定时代物质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社会意 识形态乃至整个社会风貌。
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 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山装。此 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三民 主义
❖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 监察五权分立
耻
义
礼 廉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1、代表性服饰
2、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1-课件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4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4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4日星期 四2021/3/42021/3/42021/3/4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 候,社会习俗与风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话说婚姻风俗:古代、 近代 风俗——现代风俗 (3)丧葬礼俗:中西式并存—— 火葬 (4)其他风俗:特点
清 末 传 统 婚 礼
20 年 代 的 婚 礼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谈话法 讲述法 分组讨论法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服饰方面 饮食方面 居室建筑 习俗风俗
清代男女服饰
传入:
西
1840年
装 革
的妇女时装
50 年 代 的 时 尚
列 宁 装
——
6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 装
——
70 年 代 末 的 时 尚
碎 花 衣 裳
外因:外来文化的涌入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1:41:17 PM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 世纪40 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
教学重点从衣、食、住、习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导入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哪么这一变化的趋势怎样?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哪么,中国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这一面貌的?【一看变迁】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的P54—57页,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个大方面的变迁?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各组依次展示并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教师进行点评。
然后进一步提问:从上表中同学们能发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化特点吗?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社会习俗: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废止缠足
A
C 婚姻自由
D 改用阳历
4、维新派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地突破清朝
禁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突破的禁忌主要有
①断发易服
②废止缠足
③住洋楼吃西餐 ④改正朔,用阳历
A ①②③④ C ③④
B ①② D ①②④
B
5、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新中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前:变化巨大
①新中国的成立 ②大规模经济经济建设
2)改革开放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①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②党和政府领导实现小康生活。 ③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合作扩大。
全课总结
动荡中近代生活变化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建国初 改革开放后
衣
长袍马褂——西装——中 山装——旗袍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与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媒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纲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习导航:
物 一、动荡中变化 质 的近代社会生活
生
1、表现:
活
2、原因:
与
习 二、新中国社会
多彩、多样、 时尚
食
南方米饭、北方面食——
衣着朴素 “菜篮子工程”
西餐馆、面包房、咖啡 食物简单
住 中国传统住宅 西式洋房
“安居工程”
住房拥挤 习 留辫缠足、婚姻包办、婚
俗 风
丧繁琐
物资缺少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休闲娱乐多样
尚 婚姻自由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1930年,某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太可能
C
D. 经济建设是我党的工作中心
高考回眸
1(10年上海历史卷)23.学习历史可以用 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 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南方“排屋” (北方“四合院”)
逐渐西化 中西合璧
婚姻习俗的变化
清末传统婚礼
五四前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外因:通商(西方文化的涌入)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法令)
风尚
新式婚丧、礼仪节庆
中国近代女子服
旗
袍
袍
中国近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最 早 “ 中 山 装 ” 的 式 样
三 民 主 义 廉
耻
行政、立法、司 法、考试、监察
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礼
义
传统饮食
南方饮食
北方饮食
中国 “八大菜系”
川菜
徽菜
鲁菜
苏菜
闽菜
湘菜
粤菜
浙菜
西餐的传入
◆中国传统住宅
穿 灰蓝色调,单一
色彩款式多样; 年年翻新,时尚服装
住 分得土地、住房
农民建新房;沿海小洋楼 1995“安居工程”宽敞舒
风俗 习惯
移风易俗、婚姻法 包办婚姻到婚姻自主
适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 质量提高;重环保、讲 卫生、赈灾区。
50 年 代 的 时 尚
列 宁 装
——
布拉吉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衣 服都以蓝灰色为主调,被称为“蓝色的海洋”。
60和70年代蓝黑装
-
60 7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 装
——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服饰
防寒保暖 美观 时尚个性
现代服装
粮票、布票和油票
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 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 些票证呢?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 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 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俗 生活新风尚
的
1、表现:
变 迁
2、原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时期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
服饰 饮食
长袍马褂旗袍 布衣 西服,中山装; 洋布洋装
满汉美食,粗食
西餐馆 面包房 咖啡馆 西式糖烟酒、饮料
城市 建设
深宅大院 普通民居
工厂洋楼、马路电灯
习俗 婚姻包办,迷信缠足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A
11、从目前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来衡量我国正处于
A.温饱型社会
B.初步小康型社会 C.高度发达的小康社会 D.向全面小康型转变的社会
D
12、“菜篮子工程”与“安居工程”的实施,从
根本上反映了
A.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经济生活
B.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C.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B、随身携带粮票,购买面包
B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2、鸦片战争后人们物质生活变迁的原因不包括
C A、西方船舶带来各种洋货
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C、洋务运动的倡导 D、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
3、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
命色彩的是
A 断发易服
C.取消统购统销
D.863计划
9、建国初期我国发行大量票证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
B.国民经济发展的有计划性 C.社会产品相对短缺
C
D.人民币的流通有限
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下 面与之相关的有①双休日的实行 ②收藏热的掀起 ③黄金周旅游的火爆 ④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C
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
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
的社会变化出现在 A.戊戍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C
7、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
经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新产品)
文化(留学潮、新学堂:崇洋思潮) 上述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之中,那 么广大的农村有没有大的改变呢?为什么? 农村封闭的自然经济;传统保守观念坚固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时期 吃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统购统销,未能温饱 1987温饱,菜篮子工程, 讲究营养合理膳食结构
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
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
政方针,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
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民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
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
B.中山装
C.绿军装
D.夹克衫
C
8.下列措施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无直接关系的
是
A.菜篮子工程
D B.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