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整理)生态学期末复习

(完整word版)(整理)生态学期末复习

生态学期末复习绪论1。

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3。

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基本原则:整体有序原则、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原则、循环再生原则、反馈平衡原则、最小因子原则、环境资源有限性原则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概念与术语a。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b.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c.生态福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d。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e。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f。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

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g。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

5m以内的气候。

h.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i.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j。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k。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学期末试题

生态学期末试题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名解:1.Liebig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2.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为生态幅,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3.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或其他个体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

5.生物群落的排序: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6.高斯假说: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

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

这一假说称为高斯假说,又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7.他感作用:他感作用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对别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

又称异种抑制作用或异株克生。

这种作用在种内也有此现象。

8.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种群数越多,称为岛屿效应。

9.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连续出现各种不同生物群落的时间过程,达到和当地气候条件协调和平衡的群落就是演替终点。

10.群落交错区与镶嵌性: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两个不同森林类型之间或两个草木群落之间也都存在交错区。

因此,这种过渡带有的宽,有的窄;有的是逐渐过渡。

有的变化突然。

群落的边缘有的是持久性的,有的在不断变化。

11.Allen规律: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的趋势12空间异质性: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spacial heterogeneity)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13.MacArthur平衡说:岛屿上的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这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灭亡,也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补偿灭亡的物种。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感谢吉首大学08生教班无私提供单项选择题: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生态学期末复习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生态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生态学的期末复习题,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1. 什么是生态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等。

2. 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几个例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以及它们与水、土壤、气候等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都是生态系统的例子。

3.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位和资源,增加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减少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威胁,容易发生环境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

4.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线性模型,它显示了食物的传递路径。

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更全面地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调节着能量和物质在生物之间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5. 请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地位。

它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食物来源、生境选择和生殖方式等。

例如,老虎的生态位是顶级食肉动物,它们以其他动物为食,同时控制了食物链中下游物种的数量。

6. 什么是生态足迹?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指标。

生态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生态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单选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计算题、资料分析题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2.赫克尔(Haeckel)(1866)强调有机体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态学”一词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我国。

4.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俊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生态学研究对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7.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食物、其他生物。

8.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作用与反作用。

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9.生态因子分类:(1)按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2)按有无生命的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3)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4)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变动因子。

10.生态因子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阶段性作用(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5)直接和间接作用1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辩证的。

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又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

○1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某些生态因子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

例如热带动植物不能在北半球的北方生长。

生物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对待环境的作用,它也可以从自身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积极地利用某些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以适应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变化,将其限制作用减小。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表现在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2012年秋学期《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2. (√)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3. (×)不能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称为陆生生物。

4. (×)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5. (×)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6. (√)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7. (×)岛屿上生物种类的多少取决于岛屿与大陆的远近。

8. (√)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9. (×)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10.(×)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大气中氮气的浓度的增加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原因。

13.(×)频度最高的种类就是往往就是一个群落的那群种。

14.(×)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就是说有些生态因子的作用是全面的。

15.(√)环境它能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

16.(×)水在零度时密度最大。

17.(×)有冬眠特性的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与平时差不多高。

18.(×)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年当中是春分日日照最长,立冬日日照最短。

19.(×)蚕豆与玉米比较起来,玉米是属于长日照植物。

20.(√)P=C-Fu-R是初级生产公式,当中R表示呼吸损失掉的能量。

21.(×)青蛙的死亡曲线是凸型的,人的死亡曲线是对角线型的。

二、选择题1.(D)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2.(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浓度的增加。

A.CO2B.SO2C.NO2D.NH33.(B)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4.(D)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

西大成人教育森林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大成人教育森林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生态学一.单选题(共24题,43.2分)1与植物的开花、生长和休眠相适应的是其分布区的【】。

A光周期变化B温周期C土壤肥力D光能利用率正确答案:A2在采伐迹地上开始的演替是【】。

A旱生演替B原生演替C水生演替D次生演替正确答案:D3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的作用是【】。

A正反馈B外界干扰C污染D负反馈正确答案:D4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

A瞬时增长率B内禀增长率C环境容纳量D环境阻力正确答案:C5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

A一样B多C少D不确定正确答案:C6被称为杂草对策的生活史对策是【】。

AK对策BC对策CR对策DS对策正确答案:C7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

A常见种B伴生种C建群种D优势种正确答案:D8【】能较明确地描述实际条件下一个种群的死亡的全过程。

A食物链;B逻辑斯蒂方程;C指数方程;D生命表正确答案:D9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包括非生命物质、分解者与【】。

A生产者B消费者C植食动物D肉食动物【】。

A.生产者B.消费者C.植食动物D.肉食动物正确答案:A10影响地球表面森林分布的重要条件是【】。

A风B土层厚度C气候D日照时间正确答案:C111913年谢尔福德在最小量定律上提出了耐性定律,即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最高量的限制,在最低量和最高量限制之间,即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

A最适生存区B耐受范围C环境梯度D耐性定律正确答案:B12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生物之间【】的一种现象。

A互利共生;B偏好;C相互竞争;D寄生正确答案:C13树体冷却降温至冰点以下,使细胞间隙结冰所引起的危害称为【】。

A霜害B寒害C冷害D冻害正确答案:D14决定我国陆地植被纬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温度作用B营养吸收C水分吸收D光的作用正确答案:A15生态系统分为水体、陆地生态系统,其划分依据是【】。

最新生态学期末重点考试考点

最新生态学期末重点考试考点

一、名词解释与填空题1、生态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种群和群落。

a3、研究生态学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传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现代生态学主要有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3大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6、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生物的总和。

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7、生态因子是指组成环境的因素,又称环境因子。

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称为生存条件。

8、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属性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②按性质分(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③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④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

9、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10、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1、光的生物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光质、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

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表现:【贝格曼定律: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个体较大;阿伦定律: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突出部位(耳、四肢、尾)有变短的趋势。

】13、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K=(N-N0)(T-C)14、种群: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

15、种群的3种分布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主要)。

16、①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性成熟的速度;每次新产个体数;单位时间的繁殖次数;繁殖期长短。

②影响死亡率的因素:种群密度越高,死亡率越高;个体发育期,幼体死亡率高;环境恶劣死亡率高。

17、种群年龄的3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8、生命表: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3、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团粒结构C、核状结构D、片状结构6、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9、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A、疏选结构B、紧密结构C、稀疏结构D、通风结构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11、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13、种群平衡是指()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1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215、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谁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17、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A、蒙古标B、长白落叶松C、红松D、兴安落叶松18、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19、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20、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项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项级21、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2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23、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24、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荒漠25、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B、森林C、海洋D、农田26、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湖泊B、草原C、果园D、热带雨林,2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28、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生态学期末复习

生态学期末复习

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7)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协同进化2. 内禀增长率3. 生态工程4. 净初级生产力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 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7. 边缘效应(作用)8. 生态演替二、简述题(任选三题;每题14分)1. 简述种群增长基本类型,并说明环境容量对种群增长的影响2. 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3. 简述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4. 简述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功能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7分)1. 试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2. 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3.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的对策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8)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 生态平衡2. 温室效应3. 生境4. 生态学5. 生物小循环6. 生态工程二、简述题(每题10分)1. 生态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2. 举例解释边缘效应3. 分析单种群增长的两种模型4.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三、论述题(每题15分)1. 试论述种间关系及其内容2. 试用系统科学或控制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生态学问题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9)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1、生态因子2、生态型3、R-对策4、K-对策5、食物链6、食物网7、种群8、群落9、竞争 10、协同进化11、耐性限度 12、生态幅度 13、原生演替 14、次生演替15、初级生产 16、次级生产 17、可再生资源 18、不可再生资源19、温周期现象 20、光周期现象二、简答题(每题5分)1、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及其特征2、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3、生活型与成层现象4、列举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三、论述题(每题20分)1、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分类2、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中科院生态学试卷(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2、最小最大限制定律(Sheford limiting law)3、基质(matrix)4、边际效应(edge effect)5、生态等值(ecological equivalents)6、基石种(key stone species)7、腐食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 8、密度制约(density dependent)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logical services)10、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2、简述种群增长的类型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类型4、简述生物多样性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途径三、论述题(每题15分)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替趋势2、阐明全球碳循环过程,并论述温室效应(这里指全球温度上升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中科院生态学试卷(2001)一、概念(每题3分)1、生态学2、生境3、耐性限度4、温周期现象5、光周期现象6、种群密度7、生态平衡的阈值8、协同进化9、演替 10、食物网二、简答题(每题5分)1、列举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3、种群年龄结构的概念及类型4、两种生态对策对比5、种间关系的类型6、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三、论述题(每题20分)1、概述物质循环的一般过程及主要类型2、试分析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中科院生态学试卷(2002)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2、内稳态3、景观连接度4、生态等值5、生态幅6、基石种7、生物富集8、生态效率9、生物多样性 10、生态服务功能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型2、简述种群存活曲线的类型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机制4、简述生物入侵的危害与控制途径三、论述题(每题15分)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趋势。

生态学期末试题

生态学期末试题

生态学期末试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p120)最后产量恒值法则答:不管初始组织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特定组织种群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公式:Y=W*D=Ki(W-植物个体平均密度 d-密度 Y-单位面积产量 Ki-一常数)2、Simpson’s diversity index(P160)辛普多森多样性指数(同名词解释)3、what is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P131)什么是竞争排斥原理?答: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4、General law of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p258)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水平分布格局有什么规律?答:中国东部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林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西部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山系,植被水平分布呈现: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5、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population(P67)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答:自然种群有3 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着得;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6、What is ecesis(P183)什么是定居?答: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72004) 一、名词解释:1. 生态因子2. 限制因子3. 基础生态位4.阿伦(Allen)规律5. 趋异适应6. 生活型7. 主导因子8.种群增长类型9. 生态位10. 生活史对策11. 邻接效应12. 遗传漂变13. 密度14. 重要值15. 优势种16. 先锋植物17. 构件生物18. 存活曲线19. 集合种群20. 复合种群21. 群落最小面积22. 逆行演替23.群落交错区24. 中度干扰理论25. 物质循环26. 生态平衡27. 林德曼效率28. 流通率29. 氨化作用30. 生态承载力二、简答题1.20 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2.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有哪些?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种群数理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6.比较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的异同。

7.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8.阐述自然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9.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10.种间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写出Lotka-V olterra 的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11.描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1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3.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14.简述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一般特点及其异同。

1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6.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7.陆地上呈大面积分布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主要有哪几类?18.中国东北湿润区从南到北依次出现哪些植被?中国东部温带从东到西依次出现哪些植被?19.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20.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21.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22.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23.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三、论述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生态学B. 种群生态学C. 系统生态学D. 遗传生态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组成部分?A. 土壤B. 水C. 植物D. 阳光答案:C3.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包括其:A. 地理位置B. 食物来源C. 生活习性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物种多样性指数通常用来衡量一个生态系统的: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多样性D. 物种稳定性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学中的种群动态?A. 种群增长B. 种群迁移C. 种群衰退D. 种群稳定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______。

答案:太阳能2. 食物链中,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固定太阳能。

答案:光合3.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指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______。

答案:动物4. 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______、定居、竞争和稳定。

答案:入侵5.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寄生、捕食和______。

答案:互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恒定不变。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于它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能量从生产者开始,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都会损失一部分,只有约10%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说明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度量。

它包括了人类对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卷及答案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卷及答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参考答案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

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层片具有如下特征: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

生态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生态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生态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密……………封……………线……………密……………封……………线…………………4.在低温环境中生活的北极狐的特点有(D )A.四肢长、尾巴短B.四肢短、尾巴长C.四肢长、尾巴长D.四肢短、尾巴短生态学课程考试题题号得分评卷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捕食者或猎物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作为一种选择压力促使对方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进化。

3.每种生物生长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这就是生物的“三基点”。

4.土壤及时地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5.生物的种内关系有集群和种内竞争。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自我调节。

7.按干扰动因可以把干扰划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8.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三个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是(A )A.《寂静的春天》问世B.《只有一个地球》问世C.《人口炸弹》问世D.《增长的极限》问世2.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多,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弱,则系统(C )A.抗性大,弹性大B.抗性小,弹性小C.抗性大,弹性小D.抗性小,弹性大3.阳地植物具有以下特点(B )A.光合速率和代谢速率都比较低B.光合速率和代谢速率都比较高C.光合速率低,代谢速率高D.光合速率高,代谢速率低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复核人5.关于高斯竞争排除原理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能在相同的生态位内永久共存B.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开始不能在相同的生态位内永久共存,后来可以C.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在相同的生态位内永久共存D.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开始可以在相同的生态位内永久共存,后来不可以6.一个在食物网中不被任何其他天敌捕食的物种是(A )A.顶位种B.中位种C.基位种D.关键种7.用来表示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LD50”是指(C )A.绝对致死剂量B.绝对致死浓度C.半数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8.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是(B )A.环境科学B.生态学C.工程学D.生物学班姓名座号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ABCD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景观多样性2.根据Gaia假说,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BC )A.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都起着主动调节作用B.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C.地球生态系统是个有机整体D.生物进化是没有目的的3.下面用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方法中,属于生产成本法的有(BCD )A.市场价格法B.机会成本法C.恢复和保护费用法D.影子工程法4.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主要是(ABC )A.地域性原则B.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第C.最小风险原则与效益最大原则1页D.生物多样性原则…………………密……………封……………线……………密……………封……………线…………………5.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有(ABCD )A.独立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6.目前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类型有(BCD )A.原有替代型B.现有改造型C.全新规划型D.虚拟型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和Shelford耐受性定律?二者有何区别?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生态恢复的标准主要是什么?5.请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提出今后的防治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2)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1.概念与术语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生态福:生物耐受某一生态因子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围。

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腐殖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影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

遗传漂变: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的现象。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多态现象:种群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的个体,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整体的现象。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某一特定的环境。

贝格曼规律: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在寒冷地区的温动物,它们身体的凸出部分有变小的趋势。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将获得的它们存活或死亡的动态过程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次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生物量:单位空间,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2. 简答与论述简述最小因子定律。

德国农业化学家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其基本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

简述耐受性定律。

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于1913年提出,指的是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论述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和影响。

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

强度。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

试述生物对光照的适应性。

(1)光质不同光质对生物的作用不同,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光质不同影响着植物的光合强度,在红橙光下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不同植物的光合色素有一定差异,这些色素种类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植物对生境中光质的适应。

(2)光照强度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表现为阴地植物和阳地植物两类,这种差异是由于叶子生理上的植物形态上的差异造成的;另外,单株植物叶冠不同结构的“阳叶”和“阴叶”的产生,是植物对自身存在的光环境的一种回应。

光照强度不仅使动物在视觉器官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而且与动物的活动行为密切相关,有些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成为昼行性动物,有些适应于黑夜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成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

(3)光照周期光照周期的变化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它使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对动植物适应所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试述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的适应性。

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1)低温的形态适应:形态上,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

生理上,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温动物主要增加体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

行为上,主要是迁徙和集群。

(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以及增加蒸腾作用以散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的热量释放出去,一些小的温动物以夜行加穴居的方式,避开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夏眠或者夏季滞育、迁徙,也是动物度过不良季节的一种适应。

简述水生植物是如何适应于水环境的。

(1)具备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特别是要有一定的适应水环境盐度的机制,有的植物的细胞质中有高浓度的适宜物质,从而增加了渗透压,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盐腺将盐分泌到叶子外表面;(2)水中氧浓度含量很低,水生植物为了适应缺氧环境,使根、茎、叶形成一套相互连接的通气系统;(3)水生植物长期适应于水中弱光及缺氧,使叶片细而薄,多数叶片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没有气孔和绒毛。

简述水生动物是如何适应于高盐度或低盐度的环境。

(1)在低盐度(淡水)环境中淡水硬骨鱼血液渗透压高于水的渗透压,属高渗透性,鱼呼吸时,水通过鳃和口咽扩散到体,同时体液中的盐离子通过鳃和尿可排出体外,进入体的多余水分,由肾排出大量低浓度尿,保持体水平衡。

(2)在高浓度(海水)环境中海洋硬骨鱼渗透压与环境渗透压相比是低渗性的,它们的渗透调节需要排出多余的盐及补偿失去的水,通过吞进海水补充水分,同时减少排尿,进入体的盐分则靠鳃排出。

简述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在干旱环境中,水分是陆地动物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

陆生动物要维持生存,必须使失水与得水达到动态平衡,得水途径可通过直接饮水,或从食物所含水分中得到水。

动物减少失水的适应形式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减少蒸发失水,然后大多数陆生动物呼吸水分的回收包含了逆流交换的机制;其次是在减少排泄失水中,哺乳动物肾的保水能力代表了另一种陆地适应性,陆地动物在蛋白质代产物的排泄上表现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第三是陆地动物还通过行为变化适应干旱,昆虫的滞育也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简述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的作用。

土壤是由于固体、空气、水分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它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影响生物:①质地与结构,这关系到通气性、蓄水性合保肥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动物生存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具有重要意义;②水分,可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和分布;③空气呈现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动,进而影响植物营养状况;④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适应变化。

简述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的作用。

(1)土壤酸度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植物养分的有效性,此外土壤酸度还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有效性和植物生长,土壤酸度还影响了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分布;(2)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很多成分可促进种子发芽、根系生长,增强植物代活动,土壤腐殖质还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可活化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稳温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怎样理解生物种的概念?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交配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具有繁殖隔离。

生物种有如下特点:①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由聚因素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②物种是一个可以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的集合;③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1)r-选择种类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2)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1)水生植物有三类: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有三类:①湿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近代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的原因有哪些?(1)过度利用、过度采伐和乱捕乱猎;(2)生境丧失和片段化;(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的引入导致当地物种的灭绝;(5)农业、牧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着得;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什么是集合种群,集合种群与通常所说的种群有何区别?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集合种群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也就是多个局域种群集合而组成的系统,因此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为什么说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生物学认为,变异位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心脏地位,因为变异既是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根据,种群的变异包括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变异和表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遗传物质的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同一种群个体共有一个基因库,物种的进化过程表现为种群世代间基因频率的变化,由于突变、迁入、选择、漂变等原因,使大部分种群存在相当多的遗传变异。

综上所述,因此可以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密度效应有哪些普遍规律?植物种群部个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